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規避外匯交易風險的工具

規避外匯交易風險的工具

發布時間:2022-01-20 09:36:03

Ⅰ 都有哪些工具可以用來規避風險並說說如何來規避風險的

風險控制

①國際經營的多樣化;②分散籌資;③本幣計價;④平衡抵銷法;⑤組合配對法;

風險規避

風險規避

⑥對等貿易法。

風險轉嫁

①出口、借貸資本輸出爭取用硬通貨;進口、借貸資本輸入爭取用軟通貨;②遠期外匯買賣;③外匯期權交易;④採用提前或延期結匯;⑤利用「福費廷」交易;⑥風險的保險。

迴避方法

①談判中貨幣的選擇;

②貨幣保值。

籌資

財務風險通常可以通過有意迴避、實施控制、分散轉移等方式加以規避。在財務活動的各個階段,可以運用不同的技術方法。

籌資風險規避的技術方法

首先,充分利用自有資金,加強對自有資金的控管,對各種借支款項要嚴格審批並及時催收。其次,選擇合理的資本結構,即債務資本和自有資本的比例要適當,充分利用債務資本的財務杠桿作用,選擇總風險較低的最佳融資組合。第三,注意長短期債務資本的搭配,避免債務資本的還本付息期過於集中。第四,選擇多種籌資渠道。例如發行股票、債券、從銀行或非金融機構借款、充分利用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等商業信用。第五、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無論是自有資金,還是債務資金,只有資金使用效益提高,才能保障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

投資

投資風險規避的技術方法

首先,要謹慎投資,在資金運轉良好或有剩餘資金的情況下,才去考慮獲取額外報酬的對外投資。第二,如果投資是生產經營的必須環節或是進行風險性投資,必須擬定嚴謹的投資計劃,進行科學的投資回收評估和論證,選擇最佳的資金投入時間,以避免造成資金短缺或運轉不靈。第三,合理進行投資組合。投資組合包括不同投資品種的組合、不同行業或部門的投資項目的組合,長短期限不同的投資組合等,以追求一種收益性、風險性、穩健性的最佳組合。第四,加強對證券投資的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的研究,以減輕和抵消對證券投資收益的影響。

資金

資金回收風險規避的技術方法

資金回收風險是指資金不能及時周轉或資金流出後不能及時收回的風險。要規避資金回收風險必須做好資金來源、資金佔用、資金分配和資金回收的測算和平衡,以保證資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應收賬款回收控制風險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加以規避:一是利用「五C」系統對客戶進行科學評估,對不同的客戶給予不同的信用期間、信用額度和不同的現金折扣,制定合理的資信等級和信用政策。二是在現銷和賒銷之間權衡,當賒銷所增加的盈利超過所增加的成本時,才應當實施應收賬款賒銷。三是定期編制賬齡分析表,確定合理的應收賬款比例,對應收賬款回收情況進行監督,對壞賬損失事先做好准備。四是針對不同的客戶、不同的階段採取不同的收賬政策,既要保證賬款的有效收回,又要注意避免傷及客我關系,同時,制定收賬政策時要考慮收賬費用與壞賬損失的大小。存貨的流轉控制風險通常是指存貨及時銷售變現的風險。存貨的科學儲存和流轉變現可以通過制定合理的安全儲備、訂貨批量和進貨時間來保證和控制。

收益分配風險規避的技術方法收

益分配風險的規避要從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對現金流入實施控制,另一方面要考慮收益分配政策。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收益留存和利潤分配政策,採取適當的利潤和現金分配方式,保障現金流入與流出的相互配合、協調,以期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Ⅱ 如何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規避外匯風險

  1. 利用遠期結售匯規避外匯風險 遠期結售匯是指進出口企業與銀行簽訂遠期結售匯合約, 約定將來辦理結匯或售匯的外匯幣種、金額、匯率和期限,在到 期日外匯收入或支出發生時,再按照該遠期結售匯台同約定的幣 種、金額、匯率辦理的結匯或售匯業務. 遠期結售匯的交易期限最長至12個月,分為7天、20天、1個 月至12個月14個檔次。交易幣種包括美元、港幣、歐元、日元、 英鎊、瑞士法郎、澳元、加元、新加坡元(紐元)等9個幣種。每 次費用大約2%,需要佔用保證金3%。 的議價能力來承受各種各樣的經營風險,包括匯率風險。

  2. 加強對貿易渠道控制力。有能力的出口企業要「走出去」建立 自主營銷網路,將貿易鏈延伸到境外批發和零售終端,增強渠道控制 力,提高貿易附加值,也使進出口中問環節中的匯率風險消於無形。

  3. 盡量多採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今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聯 合財政部等六部委發布『關於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企業管理有關 問題的通知』,規定所有具有進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均可開展出口貨 物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而不僅限於試點企業。外貿企業要充分利用 該政策,對於有條件的貿易對象,特別是貿易國同中國簽有本幣互換 協議的,要主動地要求客戶用人民幣來結算,讓客戶感覺使用人民幣 結算對於他們也是有利的,互惠互利。

  4. 利用合同約定、外匯遠期交易等手段進行來鐨定匯率,避免 匯率波動風險。在商品貿易往來中,時問越長。由匯率變動所帶來的 風險也就越大,而進出口商從簽訂買賣合同到交貨、付款又往往需要 相當長時間(通常達30天~90天,有的更長)。

因此有必要利用合同約 定、外匯遠期交易等手段進行來鎖定匯率,規避風險。

Ⅲ 結合國際財務管理 規避外匯風險有哪些方法

?現如今炒外匯時外匯風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很多炒匯者都是因為外匯風險而炒匯失利的,今天筆者手把手教您規避外匯風險。 企業外匯交易風險與結算某一具體交易有關,指企業以外幣進行的各種交易過程中,由於匯率變動使折算為本幣數額減少而造成的損失。各種交易包括:以信用方式進行的商品或勞務交易、外匯借貸交易、遠期外匯交易、以外匯進行投資等。交易還可分為已完成交易和未完成交易。已完成交易為已列入資產負債表項目,如外幣表示的應收帳款和應付賬款;未完成交易則主要為表外項目,如外幣表示的將來的采購額、銷售額、租金以及預期發生的收支等。 一、外匯交易風險的內部防範:技術交易風險防範的內部技術是指企業內部用於防範和降低外匯風險的方法。在簽訂交易合同前,就採取措施防範風險,如選擇有利計價貨幣、適當調整商品價格等。 資產債務調整法。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及債務容易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幣值的變化可能會造成利潤下降或者折算成本幣後債務增加。資產和債務管理是將這些帳戶進行重新安排或者轉換成最有可能維持自身價值甚至增值的貨幣。這一方法的核心是:盡量持有硬幣資產或軟幣債務。硬幣的價值相對於本幣或另一種基礎貨幣而言趨於不變或上升,軟幣則恰恰相反,它們的價值趨於下降。作為正常業務的一部分,實施資產債務調整策略有利於企業對交易風險進行自然防範。如借貸法,當企業擁有以外幣表示的應收賬款時,可借入一筆與應收賬款等額的外幣資金,以達到防範交易風險的目的。 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外匯風險的大小與外幣幣種有著密切的聯系,交易中收付貨幣幣種的不同,所承受的外匯風險會有所不同。在外匯收支中,原則上應爭取用硬貨幣收匯,用軟貨幣付匯。例如,在進出口貿易中,進口支付爭取用軟貨幣,出口收匯爭取用硬貨幣;在借用外資時,爭取借軟貨幣,所承受的風險就比較小。 在合同中訂立貨幣保值條款。在交易談判時,經過雙方協商,在合同中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以防止匯率多變的風險。貨幣保值條款的種類很多,並無固定模式,但無論採用何種保值方式,只要合同雙方同意,並可達到保值目的即可。主要有黃金保值、硬貨幣保值、「一籃子」貨幣保值。目前合同中採用的一般是硬貨幣保值條款。訂立這種保值條款時,需注意三點:首先,要明確規定貨款到期應支付的貨幣;其次,選定另一種硬貨幣保值;最後,在合同中標明結算貨幣與保值貨幣在簽訂合同時的即期匯率。收付貨款時,如果結算貨幣貶值超過合同規定幅度,則按結算貨幣與保值貨幣的新匯率將貨款加以調整,使其仍等於合同中原折算的保值貨幣金額。 適當調整商品的價值。在進出口貿易中,一般應堅持出口收硬幣,進口付軟幣的原則,但有時由於某些原因使出口不得不用軟貨幣成交,進口不得不用硬貨幣成交,這樣就存在外匯風險。為了防範風險,可採取調整價格法,主要有加價保值法和壓價保值法兩種。 通過風險分攤防範交易風險。指交易雙方按簽訂的協議分攤因匯率變化造成的風險。其主要過程是:確定產品的基價和基本匯率,確定調整基本匯率的方法和時間,確定以基本匯率為基數的匯率變化幅度,確定交易雙方分攤匯率變化風險的比率,根據情況協商調整產品的基價。 靈活掌握收付時間防範外匯交易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提前或推遲收款、付款,對外貿企業來說會產生不同的利益效果。因此,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收付時間。作為出口商,當計價貨幣堅挺,即匯率呈上升趨勢時,由於收款日期越向後推就越能收到匯率收益,故企業應在合同規定的履約期限內盡可能推遲出運貨物,或向外方提供信用,以延長出口匯票期限。若匯率呈下跌趨勢時,應爭取提前結匯,即加速履行合同,如以預收貨款的方式在貨物裝運前就收匯。當然,這要在雙方協商同意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反之,當企業作為進口商時,則做出相應調整。由於使用這種方法,企業所受利益,便是外方的損失,故不易為外方所接受。但企業應對此有所了解,一方面在有條件時可藉此避免收匯風險,另一方面則可以防止外方向我方企業轉嫁風險。 二、外匯交易風險的外部管理技術:除內部管理技術外,企業還有很多外部套期保值工具可供選用,如遠期外匯合同、外匯期權交易等。開展外匯交易是一種實用、直接而科學的方法。 Powered by Runman.cn 通過遠期外匯交易防範交易風險。在進行遠期外匯交易時,企業與銀行簽訂合同,在合同中規定買人賣出貨幣的名稱、金額、遠期匯率、交割日期等。從簽訂合同到交割這段時間內匯率不變,可防範日後匯率變動的風險。遠期外匯交易的一個變種是具有日期選擇權的遠期合約,其允許企業在一個預先規定的時間范圍內的任何一天執行外匯交易。當然,遠期外匯交易本身是存在風險的,企業能否避免損失和獲得好處,關鍵在於匯率預測是否正確。同時,遠期外匯交易在避免了匯率不利變動風險的同時,也喪失了匯率有利變動而帶來的獲利機會。 以外匯期權交易防範交易風險。所謂外匯期權,是外匯期權交易

Ⅳ 有沒有簡單實用的外匯交易方法,怎樣規避風險

你好這位朋友:
推薦你到中國waihui超市網去看看,那裡有好多外匯教學的視頻,各個方面內容都有都是免費的,你可以看一下。

Ⅳ 如何有效規避外匯風險

很多投資者進入外匯市場之前都會評估炒外匯風險,炒外匯有風險這是肯定的,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外匯投資的高回報率也帶來了不小的風險。炒外匯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網路交易風險。即使大部分經紀商有備用的電話交易系統,但外匯保證金交易主要還是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由於互聯網本身的特性,所以可能出現無法連接到經紀商交易系統的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客戶可能無法下單,或無法至損現有的頭寸,這將導致無法預料的虧損的出現。經紀商對此是免責的,甚至經紀商的交易 系統出現當機他們也不會承擔責任。同樣,國內銀行的實盤交易對於此類風險也是免責的,這在交易開戶書的協議條款中寫得清清楚楚。

二是市場風險。 雖然黃金外匯市場24小時運轉且沒有漲跌幅限制,波動劇烈的時候在一天之內就有可能走完平時幾個月才能達到的運動幅度。外匯的走勢受眾多因素影響,沒有人能確切地判斷匯率的走勢。在持有頭寸的時候,任何意外的匯率波動都有可能導致資金的大筆損失甚至完全損失。

三是高杠桿風險。每種投資都包含風險, 但由於外匯保證金交易採用了高資金桿桿模式,放大了損失的額度。尤其是在使用高杠桿的情況下,即便出現與你的頭寸相反的很小變動,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甚 至包括所有的開戶資金。所以,用於這種投機性外匯交易的資金必須是風險性資金;也就是說,這些資金即便全部損失也不會對你的生活和財務造成明顯影響。

四是資金安全。外匯交易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資金安全。美國全國證券期貨協會(NFA)在針對外匯交易零售客戶的官方宣傳材料中明確指出:外匯交易沒有結算機構的擔保,客戶用於買賣外匯和約的入金不受任何監管機構保護,且在破產時不被優先考慮;即便客戶的資金由經紀商存放在擁有 FDIC 保險的銀行帳戶中,在經紀商破產的情況下客戶的資金也得不到保護。

那麼怎麼去規避這些風險呢?通匯國際教您如何去規避這些炒外匯風險。

第一:炒外匯不能隨意的進場和離場。我們是投資者,不是經紀人,只會更多的虧損。

第二:炒外匯不能心中沒價。投資者心中應該有一個向上和向下的了解。

第三:炒外匯不能沒有止損指單,或是過了心裡的止損水平後,仍報希望,不想離開。

第四:炒外匯不能把放大比率放得太大。意思是,不存300美元到60000美元的投機。

第五:炒外匯不需要做鎖倉的行動。許多公司都是鎖定客戶,事實上只有傷害,但沒有利處。同樣的錢購買和銷售,客戶只需支付約三厘利息,因為外匯交易是百分之三,放大率如此,但事實上是三、四十厘。如果錯了,應該開放數,再重新來,不要鎖。

第六:炒外匯進入市場前,多分析,看看兩面的新聞,看看圖;進入市場後,與市場保持接觸,不能因為做好自己的倉庫,只去看對自己有利的新聞。一有風吹草動,可以立刻平倉。

第七:不要在外匯頑固的投機。有時要看風使舵。多種行情都是在市場上,也就是說,有時在市場有好消息,市場不好,但是,這是你以前的分析有誤,請迅速作出決定,不要固執。

第八:炒外匯不要聽那些所謂的專家,通匯國際建議我們需要獨立思考,不人雲亦雲,下單前先仔細考慮。

Ⅵ 規避外匯風險的方法有哪些

1.最低成本原則。採用任何一種方法規避外匯風險,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所以在眾多方法中,就有一個具體選擇哪種方法的成本比較問題。如果遭受外匯風險而造成的損失小於採用防範方法所花費的成本,那麼採用該種方法就沒有必要。比如,企業為了迴避遠期支付而可能產生外幣匯率升值的風險,往往會採用按即期匯率購入外幣的方法。衡量這一方法的可行性,就要分析遠期支付產生外幣升值的風險程度是否大於企業用本幣購買即期外幣的到期利息損失。如果企業的本幣資金來自貸款,就要與到期的貸款利息相比較來確定這一避險方法的取捨。
2.迴避為主原則。企業進行匯率變動預測,選擇適當的操作方法,其目的不在於利用風險進行投機活動,而在於規避可能面臨的風險。根據這一原則,企業在選擇各種方法時,應本著保守的原則,不能把企業的理財活動變成一次賭注,為賺取較大的收益而採取激進的冒險措施。
3.預測先導原則。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成功地迴避外匯風險必須建立在對匯率變動走勢的科學預測基礎上。這就要求在選擇具體操作方法時,堅持理論與實際、定量與定性、歷史與未來相結合的辦法對匯率波動的趨勢進行外推預測,以確保實施方法的准確有效性。
望採納

Ⅶ 如何來規避外匯交易風險

輕倉操作,先計劃,再交易。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

嚴格執行,一定要按計劃止損止盈,戰勝自己、戰勝人性才有可能在外匯市場生存

Ⅷ 人們可以通過外匯市場上的金融工具來規避匯率風險這句話對嗎

正確。
可以通過外匯交易的各種工具,如:期貨合約、遠期合同、掉期交易合約等,鎖定將來收付外匯款項或者將來支付外匯款項的價值,以規避匯率變動產生的風險。

Ⅸ 外匯風險的規避方法

企業外匯交易風險與結算某一具體交易有關,指企業以外幣進行的各種交易過程中,由於匯率變動使折算為本幣數額減少而造成的損失。各種交易包括:以信用方式進行的商品或勞務交易、外匯借貸交易、遠期外匯交易、以外匯進行投資等。交易還可分為已完成交易和未完成交易。已完成交易為已列入資產負債表項目,如外幣表示的應收帳款和應付賬款;未完成交易則主要為表外項目,如外幣表示的將來的采購額、銷售額、租金以及預期發生的收支等。 技術交易風險防範的內部技術是指企業內部用於防範和降低外匯風險的方法。在簽訂交易合同前,就採取措施防範風險,如選擇有利計價貨幣、適當調整商品價格等。
資產債務調整法。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及債務容易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幣值的變化可能會造成利潤下降或者折算成本幣後債務增加。資產和債務管理是將這些帳戶進行重新安排或者轉換成最有可能維持自身價值甚至增值的貨幣。這一方法的核心是:盡量持有硬幣資產或軟幣債務。硬幣的價值相對於本幣或另一種基礎貨幣而言趨於不變或上升,軟幣則恰恰相反,它們的價值趨於下降。作為正常業務的一部分,實施資產債務調整策略有利於企業對交易風險進行自然防範。如借貸法,當企業擁有以外幣表示的應收賬款時,可借入一筆與應收賬款等額的外幣資金,以達到防範交易風險的目的。
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外匯風險的大小與外幣幣種有著密切的聯系,交易中收付貨幣幣種的不同,所承受的外匯風險會有所不同。在外匯收支中,原則上應爭取用硬貨幣收匯,用軟貨幣付匯。例如,在進出口貿易中,進口支付爭取用軟貨幣,出口收匯爭取用硬貨幣;在借用外資時,爭取借軟貨幣,所承受的風險就比較小。
在合同中訂立貨幣保值條款。在交易談判時,經過雙方協商,在合同中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以防止匯率多變的風險。貨幣保值條款的種類很多,並無固定模式,但無論採用何種保值方式,只要合同雙方同意,並可達到保值目的即可。主要有黃金保值、硬貨幣保值、「一籃子」貨幣保值。目前合同中採用的一般是硬貨幣保值條款。訂立這種保值條款時,需注意三點:首先,要明確規定貨款到期應支付的貨幣;其次,選定另一種硬貨幣保值;最後,在合同中標明結算貨幣與保值貨幣在簽訂合同時的即期匯率。收付貨款時,如果結算貨幣貶值超過合同規定幅度,則按結算貨幣與保值貨幣的新匯率將貨款加以調整,使其仍等於合同中原折算的保值貨幣金額。
適當調整商品的價值。在進出口貿易中,一般應堅持出口收硬幣,進口付軟幣的原則,但有時由於某些原因使出口不得不用軟貨幣成交,進口不得不用硬貨幣成交,這樣就存在外匯風險。為了防範風險,可採取調整價格法,主要有加價保值法和壓價保值法兩種。
通過風險分攤防範交易風險。指交易雙方按簽訂的協議分攤因匯率變化造成的風險。其主要過程是:確定產品的基價和基本匯率,確定調整基本匯率的方法和時間,確定以基本匯率為基數的匯率變化幅度,確定交易雙方分攤匯率變化風險的比率,根據情況協商調整產品的基價。
靈活掌握收付時間防範外匯交易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提前或推遲收款、付款,對外貿企業來說會產生不同的利益效果。因此,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收付時間。作為出口商,當計價貨幣堅挺,即匯率呈上升趨勢時,由於收款日期越向後推就越能收到匯率收益,故企業應在合同規定的履約期限內盡可能推遲出運貨物,或向外方提供信用,以延長出口匯票期限。若匯率呈下跌趨勢時,應爭取提前結匯,即加速履行合同,如以預收貨款的方式在貨物裝運前就收匯。當然,這要在雙方協商同意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反之,當企業作為進口商時,則做出相應調整。由於使用這種方法,企業所受利益,便是外方的損失,故不易為外方所接受。但企業應對此有所了解,一方面在有條件時可藉此避免收匯風險,另一方面則可以防止外方向我方企業轉嫁風險。 除內部管理技術外,企業還有很多外部套期保值工具可供選用,如遠期外匯合同、外匯期權交易等。開展外匯交易是一種實用、直接而科學的方法。
通過遠期外匯交易防範交易風險。在進行遠期外匯交易時,企業與銀行簽訂合同,在合同中規定買人賣出貨幣的名稱、金額、遠期匯率、交割日期等。從簽訂合同到交割這段時間內匯率不變,可防範日後匯率變動的風險。遠期外匯交易的一個變種是具有日期選擇權的遠期合約,其允許企業在一個預先規定的時間范圍內的任何一天執行外匯交易。當然,遠期外匯交易本身是存在風險的,企業能否避免損失和獲得好處,關鍵在於匯率預測是否正確。同時,遠期外匯交易在避免了匯率不利變動風險的同時,也喪失了匯率有利變動而帶來的獲利機會。
以外匯期權交易防範交易風險。所謂外匯期權,是外匯期權交易雙方按照協定的匯率,就將來是否購買某種貨幣,或是否出售某種貨幣的選擇權,預先簽訂的一個合約。外匯期權合約給期權買方的是權利,而沒有義務,期權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對套期保值者來說,外匯期權有三個其它保值方法無法相比的優點。其一,將外匯風險局限於期權保險費;其二,保留獲利的機會;其三,增強了風險管理的靈活性。 財務主管或財務部門可能會犯的一個最大錯誤是,不與他們的業務單位緊密合作去看待過去的外匯風險。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外匯風險,重要的是要確保風險管理策略與企業的整體目標保持一致。這也意味使企業避免現金流風險,現金流風險可能會危及到企業追求其戰略需要的能力。
分析現有的數據
雖然外匯風險管理是一項單調乏味的手工過程,但重要的是了解你的貨幣風險以及監控這些風險的執行方式。由於數據完整性的原因,外匯風險管理是最困難的金融工作。因此,分析現有數據是對沖的最關鍵組成部分。
基礎分析是側重於重要的經濟數據和政治新聞,來確定貨幣價值的走向。所有的貨幣市場都是相互關聯的,將有助於了解當前事件驅動外匯市場經濟的方向,做出更好的決策。風險偏好,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也能影響到外匯市場,特別是在存在投資流入和流出的國家。基礎分析的其他內容包括,貨幣政策的決定,利率市場以及稅政和監管法律的變化。
有些公司可能會採用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特別是當風險程度高或者管理層有防禦風險的態度時。全面的風險和影響分析,應該考慮經濟,監管和操作方面的因素。
然而,由於風險程度低,使得綜合風險管理策略的成本大於收益,或者管理層選擇採取投機的辦法來處理匯率變動,在這兩種情況下,重要的是要積極主動地制定你的對沖方針,以應對市場發展情況,以及在你的公司里有合適的媒介可以在適當的水平上快速批准對沖方針。
制定對沖政策
一旦確定並評估風險後,接下來要考慮的是,確定哪些對沖策略可以更好地使公司在其風險偏好范圍內實現其戰略目標。確定這些以後,公司要根據這些目標制定對沖政策,這很重要。一旦確定了對沖策略,創建政策的內容應該是直接的了,因為政策應該在以下幾方面明確對沖策略:使用什麼金融工具,誰有權使用這些工具,職責分工,以及如何管理和控制政策,還包括向高級管理人員和董事會報告。
擁有健全的外匯策略,對一個全球性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使用你可用的數據來選擇最與公司目標一致的對沖外匯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規避外匯交易風險的工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