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期貨市場的五位一體監管體系指什麼

期貨市場的五位一體監管體系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2-01-24 12:54:24

『壹』 我國期貨市場的三級監管體系是什麼

wase0581000 你好!上面兩個回答好像都沒有說三級管理是哪三級。

我來明確針對您的問題進行回答:

我國的期貨市場監管模式是中國證監會、中國期貨業協會和各期貨交易所構成的三級管理體系。

『貳』 如何完善"五位一體"的工作體系

為適應期貨市場發展新形勢,提高期貨監管效率,增強防範、控制和化解期貨市場風險的能力,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建立起了「五位一體」的期貨監管協調工作機制。五位包括中國證監會、證監局、期貨交易所、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期貨業協會。「五位一體」按照「統一領導、共享資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協作、合力監管」的原則開展工作,目的是形成一個分工明確、協調有序、運轉順暢、反應快速、監管有效的工作網路。中國證監會負責監管協調機制統一領導、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中國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對期貨公司及其分支機構進行監督管理。期貨交易所、中國期貨業協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機構的章程、規則對期貨公司實行自律管理。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對客戶的保證金實施監控。

『叄』 五位一體」,四個全面是指什麼

五位一體指的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四個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

拓展資料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立足治國理政全局,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意識和問題意識謀劃未來,以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實現「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抓住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鍵,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頂層設計、戰略方向,充分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全局視野和戰略眼光。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每一方面都突出強調「全面」,既有目標又有舉措,既有全局又有重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體現在覆蓋的人群、地域、領域都是全面的,是沒有「掉隊者」的小康。全面深化改革,體現在堅持系統思維,充分考慮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領域改革的關聯性、耦合性,進行統籌配合。

全面依法治國,體現在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從嚴治黨,體現在治標和治本統籌兼顧、自律和他律雙管齊下,提出一系列嚴格管理幹部、完善制度法規的全方位、高標准管黨治黨舉措。

「四個全面」之間又有機聯系、相互貫通,以全面小康凝聚力量,以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以依法治國規范秩序,以黨的建設提供保證。四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戰略統籌,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飛躍。

資料引用人民網推進「四個全面」 實現「五位一體」。

『肆』 證劵監管體系的「五位一體」是指什麼

證監會關於期貨監管有個「五位一體」,不知道是不是你要問的,「五位一體」具體是指:
從信息共享、溝通支持、協同監管等三個層面構建由期貨部、派駐機構、交易所、監控中心和期貨業協會共同參與的五位一體監管網路。

『伍』 闡述什麼是五位一體的對外貿易管制制度

海關必須主動服務、 主動對接、 主動融入於國家發展大局, 以戰略性思維和前瞻性思路謀劃海關現代化發展戰略

海關管理職能是歷史產物, 其范疇、 內涵以及實現路徑應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海關應主動適應世情國情需要, 將稅收征管和貿易管制這兩大基本職能作為全面履職的重要根基, 在總體布局下找准職能定位與實現路徑。 新的歷史階段, 海關應著力在創新職能實現方式和路徑上下功夫, 在「五位一體」 總布局中主動作為,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關鍵詞: 海關現代化; 海關職能轉變; 海關改革; 海關定位黨的十八大確立了「五位一體」 的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 這對海關全面履行職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也為建設「三關」 、 踐行「四好」 、 推進「五型」 海關建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預期和理論支持, 指明了現代化海關的發展方向。 筆者結合轉變政府職能這一熱點問題,對新時期海關的定位、 改革與發展問題作一探討。

一、 海關的戰略定位與發展方向總體布局是指向, 是路徑, 也是規律。 於廣洲署長在20 13年全國海關關長會工作報告中指出: 「我們要把十八大精神融人到海關具體工作中, 形成我們海關的工作思路和發展戰略。 」 新時期, 必須主動服務、 主動對接、 主動融人於國家發展大局, 以戰略性思維和前瞻性思路謀劃海關現代化發展戰略。
( 一)開放創新十八大報告強調: 「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 」 在轉變職能
創新實現方式的進程中, 既要立足國內, 找准海關改革發展的導向; 也要放眼全球, 以開放的胸襟借鑒和吸收國際海關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是海關改革發展的動力源泉。 從歷史演進看, 緊跟國際海關轉型式改革浪潮,
堅持「監管互認、 執法互助、 信息互換」 理念, 加強國際海關事務交流與合作, 豐富中國海關發展思路與管理手段。 注重政策性、 前瞻性研究, 建設性地參與國際海關事務管理和國際貿易規則制訂, 服務國家公共外交戰略和開放型經濟發展目標。
( 二)依法行政這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建設法治型海關的題中之義。 秉持職權法定、 程序規范理念, 實現依法履職與依法治關的有機統一。 政府職能轉變到哪一步, 法治建設就要跟進到哪一步。 海關職能靠法律來設定和規范, 職能轉變的障礙靠法律來清除, 職能轉變的成果靠法律來鞏固。 從執法依據角度看, 隨著海關職能不斷拓展和演變, 其外延已超出了四項傳統職能,逐步擴大到反恐和防止核擴散、 維護貿易安全、 保護生態環境等新領域, 但由於法規新中國成立初期, 我國於19 5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暫行海關法》 規定, 中國海關承擔監管、 征稅、 查私三項職能。 改革開放後, 中國海關的職能進行了調整。海關工作在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參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制定、 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作用更加重要」 。 首次在4 項傳統職能的基礎上, 明確提出7 項非傳統職能和7 項新增業務, 標志著海關職能緊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 又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加拿大、 英國、 新加坡、 荷蘭和澳大利亞等西方主要國家海關在其現代化改革與發展的道路上紛紛掀起了大規模的轉型式改革浪潮。 改革的方向主要包括: 更新管理思想, 調整組織機構, 轉變管理職能, 職能范圍趨向從側重進出境監管轉向全面實施邊境保護, 最為典型的比如,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 c B P )著力於增強美國邊境及各口岸的安全, 把美國的安全區擴展至地理邊境之外, 使美國邊境由第一道防線變為最後一道防線。 當前, 邊境安全保護已經從傳統的經濟安全擴大到國家安全、 社會安全、 金融安全、 國際貿易供應鏈安全、 公共衛生安全等領域。 以上這些, 為中國海關轉變和創新職能實現方式、 豐富職能內涵和手段提供了有益借鑒。
20 0 9 年5月 , 中國海關在第二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 H E D )和第四次中歐聯合海關合作委員會會議( Jc c c )期間首次提出3M 理念, 作為中歐雙方海關統一安排、 協調管理各項合作的基礎。 3M 理念高度概括了國際海關界現有的合作特點與主張, 一經提出就受到各國海關的積極評價。 3M 是「監管互認( M u tu a l R e c o g n itio no fc o n tr o ls)、 執法互助( M u tu a l A ssist a n c e o fE n f o r ce m e n t)、 信息互換( M u tu a l E x c h a n g eo fIn f o r m a tio n )」 的英文首字母的簡稱。
《海關法》 以列舉方式確定了監管、 征稅、 緝私、 統計等4 項基本職能, 除此之外還規定了「辦理其他海關業務」 , 從立法技術的角度看, 屬於保險條款, 為進一步補充完善海關職能預留了發展空間, 也為拓展海關監督管理的含義創造了條件。9萬方數據 海關與經貿研究2 0 14 年第2 期不健全, 缺乏鮮明的界定, 制約了海關依法、 有效和全面履職; 從執法程序角度看, 海關執法涉及諸多主管部門, 但許多政策法規在對海關的管理授權方面, 僅僅規定了海關享有的職權, 缺乏程序性規定或指引, 比如《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許可證管理辦法》 ( 商務部、海關總署令20 0 5年第29 號)賦予了海關質疑的權力, 但對於質疑形式、 程序、 標准、 時限等並未具體明確。 綜上, 海關執法應遵循「職權法定」 原則, 從立法層面對新型職能進行授權和界定, 向國務院或立法機關提出廢、 改、 立建議, 完善海關職能法律體系和程序性配套, 確保海關執法行為實體公正、 程序正當。堅持統一執法、 公正執法, 維護法律權威與公平正義。 堅持「開門立法、 民主立法」 ,通過對內多層級徵求意見、 對外舉辦聽證會、 網路徵求意見等渠道開展調研, 健全執法爭議解決機制。 將行政處罰、 違禁品查扣等爭議高發、 多發領域列為普法重點, 綜合運用溝通、解釋、 調解、 復議等手段, 力爭第一時問解決爭議、 化解矛盾, 維護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實現法治與善治的和諧統一。
( 三)有限海關「轉變職能、 簡政放權」 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內在要求。轉變職能就要做到「管少、 管好、 管准、 管精」 。 按照《行政許可法》 所確立的「公民自主決定優先、 市場機制優先、 社會自律優先」 的「三優先」 原則, 重新審視現行審批制度和事項的合法性、 合理性問題, 簡政放權、 清權確權、 規范用權、 提質增效, 清晰界定哪些職能需要加強, 哪些職能需要轉移、 下放或整合。轉變職能就是要把有限資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對此, 要強化效能理念, 促進獨立第三方介入易引發爭議的海關技術性事務, 把一部分不好管、 管不好、 管不了的事項放權、 讓渡給具有專業資質、 信譽良好的行業協會或中介機構, 這將有利於消除行政相對人的不信任感, 也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審批事項、 審批環節和資源佔用, 把有限的資源用在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上, 既能管好, 又能放開。
( 四)有為海關海關處於國際貿易和口岸執法的最前沿, 不僅掌握外貿第一手資料, 對於進出口政策法規的執行情況、 相互關系和實際效果也有著最全面、 最及時、 最清晰的掌握, 應當增強「職能自信」 , 擺脫「被動執法、 機械執法」 的自我束縛, 突出垂直管理體制優勢, 主動參與《海關法》 第四十條規定: 「國家對進出境貨物、 物品有禁止性或限制性規定的, 海關依據法律、 行政法規、 國務院的規定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依據法律、 行政法規授權做出的規定實施監管。 」 該條款即明確了國家對外貿易管制政策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是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實施貿易管制的執法依據。

二、 海關的職能定位與路徑選擇海關管理職能是歷史產物, 其范疇、 內涵以及實現路徑應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筆者認為, 應主動適應世情國情需要, 將稅收征管和貿易管制這兩大基本職能作為全面履職的重要根基, 在總體布局下找准職能定位與實現路徑。

( 一)深化職能管理內涵, 圍繞「五位一體」 全面履職從更高更廣的層面去定位自身職能, 確立圍繞「五位一體」 全面履職的價值總目標, 堅持以「經濟建設」 為中心不動搖, 堅持「把好國門」 這一最基本職責, 促使職能重心向經濟、 政治、 社會、 文化、 生態全領域覆蓋, 全面高質量完成黨和國家交給海關的各項任務。
( 二)拓展貿易管制職能外延, 從傳統職能延伸到非傳統職能國際貿易格局錯綜復雜, 恐怖主義、 敵對勢力等影響國家安全的因素不斷出現, 海關面臨著傳統任務不斷加重、 新型職能不斷衍變的雙重挑戰。 對此, 應進一步推動海關職能向更大范圍、 更廣空問發展, 逐步向維護貿易安全與便利、 履行原產地管理職責、 參與反恐和防核擴散、 履行國際約定、 負責口岸規劃管理等新領域拓展, 完善「海、 陸、 空、 郵」 立體防控體系, 預防、 查緝和打擊非傳統安全因素, 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 三)豐富關稅職能實現手段, 發揮財政、 調節和保護的功能作用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海關稅收是中央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因而海關要繼續堅持依法征管、 科學征管、 綜合治稅, 量質並重, 為國家辦大事、 惠民生提供重要保障。同時, 海關稅收工作是結構性減稅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應強化其在「穩增長、 調結構、 促平衡」 中的杠桿作用。 圍繞轉型升級、 鼓勵進口、 穩定出口的目標, 主動對接結構性減稅改革導向, 加大對貿易、 產業的形勢研判和監測預警, 提出優化稅收結構和稅率分布的政策建議,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服務區域發展戰略, 優化進出口貿易和商品結構。強化在國際貿易中的保護功能。 配合宏觀調控實施反傾銷稅、 反補貼稅和報復關稅, 維護國內產業利益和市場穩定; 主動爭取參與涉外合作和交涉的活動, 積極參與國家問自由貿易協定和互惠安排的談判; 藉助關稅審價技術工具, 設置更為合理的出口價格參數, 對出口價格過低的商品及時發出預警, 提出出口稅收政策調控建議, 規避國際貿易摩擦
《海關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是國家的進出關境監督管理機關。 海關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 行政法規,監管進出境的運輸工具、 貨物、 行李物品、 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 徵收關稅和其他稅費, 查緝走私, 並編制海關統計和辦理其他海關業務。 本法條的第一句話就是對海關的定性, 即對海關職能的內涵作了界定, 即「國家的進出關境監督管理機關」 。 本法條的第二句話是對海關職能的外延作了界定, 即監管、 征稅、 緝私、 統計和其他海關業務。
在強化貿易安全方面, 歐美發達國家推出了「集裝箱安全倡議( c sI)」 、T P A T )」 、 「特大型港口計劃」 、 「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試點計劃」 等項目。結構性減稅是寬泛概念, 涉及關稅、 消費稅、 增值稅、 資源稅等多個稅種, 其中進出口關稅政策是重要組成部分。 海關稅收征管, 除了依法徵收進出口關稅, 還按照程序徵收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 增值稅、 消費稅); 這三個稅種均屬間接稅,處在結構性減稅的政策范圍內。 財政部20 12年結構性減稅政策五項措施中包括, 「通過實施較低進口暫定稅率等方式, 鼓勵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要求的先進技術設備、 關鍵零部件以及國內緊缺的重要能源、 資源、 原材料等產品的進口」 。 由此可見, 關稅政策是「結構性減稅」 政策的組成部分。「海關商界反恐夥伴關系計劃( c〕〕萬方數據 海關與經貿研究2 0 14 年第2 期( 四)增強職能「張力」 ,
提升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話語權在部際頂層設計層面, 緊緊抓住大部制改革的有利時機, 依託部際聯席會議平台, 協調解決部門問執法不銜接、
標准不統一等矛盾, 理順與其它部委的分工協作關系, 完善在數據交換、 情報交流、 案件協查等方面的合作機制, 實現資源共享、 優勢互補、 執法聯動, 形成部際合力。 在這方面,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 在20 10 年通過牽頭廣東省人民政府打擊走私綜合治理辦公室、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共同制定了《關於加強固體廢物進口管理的聯系配合辦法》 , 在固體廢物進口監管、 檢驗檢疫、 證件管理、 送檢化驗、 屬性鑒別以及案件辦理、 處置等方面, 形成了高效聯動的長效機制, 加強對固體廢物進口管理的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 共同打擊固體廢物走私違法犯罪活動, 防止固體廢物污染我國環境。在具體實施策略層面, 關鍵是找准切人點和突破口, 從優勢項目人手, 成熟一項, 鞏固一項, 由點到面, 逐步鋪開, 主動謀劃、 主動聯絡、 主動協調, 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和深度。比如, 海關作為自由貿易區原產地規則談判的牽頭部門, 國家實施自由貿易區發展戰略, 為海關介入和參與原產地規則的國際談判和標准制訂提供了難得機遇, 可利用原產地管理協調委員會平台, 協調相關部委, 調動行業協會力量, 推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及自由貿易區建設。
三、 海關的角色定位與重點任務新的歷史階段, 海關應著力在創新職能實現方式和路徑上下功夫, 在「五位一體」 總布局中主動作為, 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一)助推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十八大指出「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發戰略」 , 「加快走出去步伐」 。 這要求海關准確把握自身在開放型經濟發展中的方位, 在促進科學發展和發展方式轉變中, 打開海關工作的新局面。為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服務, 主動適應服務貿易、 跨境電子商務等新興貿易的發展趨勢, 在原產地認定、 監管方法適用等方面研究制定靈活有效管理方法, 進一步凸顯海關在保障貿易安全、 處理貿易摩擦和爭端中的積極作用, 支持「引進來」 和「走出去」 , 促進產業和企業在更大范圍、 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服務, 產業方面, 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 先進製造業、 現代服務業所謂「張力」 ( te n sio n ), 原為物理學概念, 意為受到拉力作用時, 物體內部任一截面兩側存在的相互牽引力。 筆者將「張力」 概念移植到行政管理領域, 取「由內而外的張力, 富有彈性」 之義; 作為一個特定名詞, 「張力」 ( ten sio n )是將邏輯術語「外延」 ( ex ten sio n )和「內涵」 ( in ten sio n )去掉前綴而形成的, 區別於前文的「職能內涵」 、 「職能外延」 , 藉以說明主管部門之間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共生的合力和輻射力等種種力最。

比如, 出口貨物侵犯知識產權問題, 侵權貨物的源頭在境內的生產、 流通等環節, 若不實現相關主管部門的聯動執法, 不從源頭上進行綜合治理, 單憑海關在進出境環節強化監管只能治標不治本。

比如, 我國越來越重視鼓勵資源開采和加工型企業「走出去」 投資建廠, 那麼對於在境外採用「包山包礦」 方式進口的能礦類產品, 可通過出台扶持政策明確, 企業向有關國家主管當局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不予作為進口完稅價格的組成部分,減輕進口稅負, 彰顯國家對「走出去」 企業的實質性支持。12萬方數據 江育春: 「五位一體」 總體布局下海關的改革與定位和傳統優勢產業健康發展, 逐步淘汰落後產能, 促進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區域方面, 圍繞主體功能區戰略部署, 重點研究完善特殊監管區域的發展規劃和管理體系, ⑩健全商品展示、期貨交割、 融資租賃、 離岸結算等新型業態的管理模式, 推動條件成熟的特殊監管區域轉型升級為具有自由貿易園區特徵的綜保區, 形成多層次、 多業態並存的加工貿易集聚區, 促進區域開放型經濟發展; 商品方面, 鼓勵資源性產品、 基礎性原材料、 關鍵設備及零部件進口, 支持低能耗、 低排放、 高附加值商品擴大出口, 調整「兩高一資」 產品出口退稅, 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

( 二)服務國家民主政治、 反恐維穩體系建設一是著力增強海關公信力。 從能力建設角度來看, 轉變職能, 便是轉變形象, 也是對海關核心價值觀中「增信」 的具體落實。 因此, 必須積極改進作風, 摒棄行政管理中的「單邊主義」 ,

將自身的權力、 義務、 責任置於陽光之下, 做到辦事公平、 執法公正、 行政公信,自覺強化自身的「回應性」 ,

從網上跨境購物、 國際快遞、 旅檢執法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人手, 查找和整治庸懶散奢不良風氣, 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不斷增強行政公信力和權威性。 二是著力凸顯政治保衛功能。 將工作重心從維護貿易安全擴展至維護意識形態和政治安全, 既要集中力量打擊重點涉稅商品走私、 出口走私和騙退稅、 違法攜帶貨幣進出境等行為, 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 維護公平國際貿易秩序; 又要履行好邊境保護職能, 在禁毒、 防滲透、 反恐維穩、 查堵反宣品等領域把好關, 在保障國土安全和政治安全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 三)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創新服務, 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藉助關稅減免、 保稅等政策工具, 降低文化生產與貿易的運營成本, 積極引導重大文化產業項目、 大型文化流通和創意企業入駐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推動文化產品在特殊監管區域內開展展示交流、 加工裝配等新型業務, 支持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為國際電影電視節、 旅遊節、 藝術節等活動提供便捷通關服務, 增強國內影視、 動漫、 演藝等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比如, 北京海關在利用保稅政策促進文化產業方面做了有益嘗試, 20 12年出台了《關於促進首都文化發展繁榮的六項措施》 , 推動了歌華「文化保稅區」 落戶天竺綜合保稅區, 設立了國內首家進口出版物專用保稅倉, 支持中影集團以加工貿易方式承接洗印加工境外電影底片和拷貝。 嚴密監管, 履行文化把關職責。 堅持開展口岸查堵和參與「掃黃打非」 聯合行動並舉, 清理淫穢色情書刊及音像製品,掃除危害人民身心健康、 污染社會文化環境的文化垃圾; 嚴厲打擊破壞社會安定、 危害國家⑩《國務院關於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 國發〔 20 12〕58 號)原則上明確: 「在基本不突破原規劃面積的前提下, 逐步將現有出口加工區、 保稅物流園區、 跨境工業區、 保稅港區及符合條件的保稅區整合為綜合保稅區」 、 「新設立的特殊監管區域, 原則上統一命名為『綜合保稅區』 。 」 但實旅方案及具體的條件和標准, 還需「由海關總署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⑩此處借用國際關系學概念術語。 行政管理視野下的「單邊主義」 是指「一切政府『說了算』 , 包括信用缺失, 工作缺乏連續性; 工作中隨意性強; 表裡不一, 糊弄群眾, 工作態度粗暴; 透明度不夠等。 」 參見朱光磊、 周望: 《在轉變政府職能的過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 ,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 11年第3期。
回應性( r esp o n siv en ess)是近年來「善治」 理論極為推崇的一個要素。 它的基本含義是, 公共管理人員和管理機構必須對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時、 負責的反應, 不得無故拖延或沒有下文。 在必要時還應當定期、 主動地向公民征詢意見、 解釋政策和回答問題。〕3萬方數據 海關與經貿研究2 0 14 年第2 期安全、 煽動民族分裂的違禁出版物, 以及其他侵權盜版非法出版物; 健全與文廣新聞、 文物保護部門的聯動執法機制, 嚴防文物走私出境, 保護國家文化安全。( 四)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走群眾路線, 強化公共服務效能。 從便民、 親民、 利企著眼的角度, 密切與大型企業、 行業協會、 社會團體以及人大代表、 政務委員等的交流溝通, 了解社會各界的意見和訴求, 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 不斷改進海關公共服務, 用足用好國家產業、 財稅、 貿易政策, 促進科技、 文化、 教育、 衛生、 救災防疫等事業發展。提升輿論應對能力, 深化公共關系建設。 建議總署層面開發網路輿情監控系統軟體, 實現自動檢索、 採集、 分析和預警, 把互聯網作為知民情、 察民意、 解民憂的重要渠道, 及時掌握新聞、 論壇、 微博等涉關網路動態, 用准確、 權威的信息及時回應輿論焦點和公眾關切, 搶佔先機和主動權, 藉助微博、 微信等新興媒體, 發布普法性、 公益性和成效性宣傳片, 澄清事實, 消除隔膜和誤解, 擴大影響力, 提升美譽度。

( 五)共築「美麗中國」 夢總體布局由「四位一體」 拓展為包含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 , 要求海關發揮職能作用, 把好生態文明關。 一手抓引導和扶持, 提供稅收減免、 貼身監管、 便利通關等鏈式綜合服務, 扶植新能源產業和企業發展壯大, 助推綠色發展、 循環發展、 低碳發展; 健全海關特殊監管區准人退出機制, 引導優化國土資源開發利用。 一手抓綜合治理, 主動與環保、 檢驗檢疫、 工商等部門溝通協調, 從政策法規、 管理機制和操作層面人手, 利用貿管政策和監管措施, 嚴控「兩高一資」 產品、 國家戰略性資源流出;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 發達國家在設置綠色貿易壁壘的同時, 逐步將污染產品和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因此, 在加快「引進來」 、 「走出去」 步伐的同時, 嚴把環境控制標准關, 嚴格審批外商投資建設項目,嚴防污染產業向我國轉移, 堅決阻遏「洋垃圾」 等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污染環境的物品入境, 共同維護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中國」 。

『陸』 五位一體是指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
五位一體總布局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中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證,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只有堅持五位一體建設全面推進、協調發展,才能形成經濟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公平、生態良好的發展格局,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柒』 五位一體指的是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捌』 五位一體指的是什麼

五位一體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

五位一體是十八大報告的「新提法」之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著眼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中國共產黨對「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重大戰略問題的科學回答,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8)期貨市場的五位一體監管體系指什麼擴展閱讀:

從「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的發展,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適應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新認識。

五位一體總布局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中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證,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

只有堅持五位一體建設全面推進、協調發展,才能形成經濟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公平、生態良好的發展格局,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玖』 什麼是「五位一體」的協作監管體系

為適應期貨市場發展新形勢,提高期貨監管效率,增強防範、控制和化解期貨市場風險的能力,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建立起了「五位一體」的期貨監管協調工作機制。五位包括中國證監會、證監局、期貨交易所、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期貨業協會。「五位一體」按照「統一領導、共享資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協作、合力監管」的原則開展工作,目的是形成一個分工明確、協調有序、運轉順暢、反應快速、監管有效的工作網路。
中國證監會負責監管協調機制統一領導、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中國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對期貨公司及其分支機構進行監督管理。期貨交易所、中國期貨業協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機構的章程、規則對期貨公司實行自律管理。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對客戶的保證金實施監控。

閱讀全文

與期貨市場的五位一體監管體系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