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貴金屬的賦存狀態

貴金屬的賦存狀態

發布時間:2022-01-30 19:46:49

『壹』 貴金屬的定義

什麼是貴金屬

構成自然界的109種元素分為金屬元素、半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和氣體元素。其中專金屬元素有81種。屬

金屬元素又分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

有色金屬依據元素的性質、在地 殼中的豐度以及用途等劃分為有色重金屬、有色輕金屬、貴金屬、稀有輕 金屬、稀有高熔點金屬、稀散金屬、 稀土金屬、天然放射性金屬元素和人造放射性金屬元素等幾大類。

貴金屬元素為: 鋨(Os),銥(Ir),釕(Ru), 銠(Rh),鉑(Pt),鈀(Pd), 金(Au),銀(Ag)。

『貳』 稀有金屬與貴金屬的區別

貴金屬大多數擁有美麗的色澤,對化學葯品的抵抗力相當大,在一般條件下不易引起化版學反應。它們被權用來製作珠寶和紀念品,而且還有廣泛的工業用途。

稀有金屬的名稱具有一定的相對性,隨著人們對稀有金屬的廣泛研究,新產源及新提煉方法的發現以及它們應用范圍的擴大,稀有金屬和其它金屬的界限將逐漸消失,如有的稀有金屬在地殼中的含量比銅、汞、鎘等金屬還要多。

『叄』 貴金屬是如何定義的

貴金屬就是比較貴的金屬了
應該是這樣說的數量比較稀少,價格比較昂貴的金屬
如金,鈀,鉑,銠等

『肆』 PGE、Au的賦存狀態研究

正如前文所述,黑色岩系中各岩類PGE的配分模式均呈「W」型,以Os、Rh、Pt、Pd含量高為特徵。一般熱液礦床中富集Pd、Pt、Os,且因Pd較Pt更具親硫性,故一般Pd>Pt。輝鉬礦是主要的富Os礦物,Pt、Pd、Os傾向分配其中。鉑多金屬礦石中富含膠狀的Mo-S-C化合物,可能為Pt、Pd、Os的富集體。Rh的富集可能和黑色頁岩中所富含的有機質有關(劉英俊等,1984、1987)。鮑振襄等(2001)和李勝榮等(1994)研究亦提出華南黑色頁岩中PGE主要賦存在硫化物中。但從上述全岩PGE、岩石中乾酪根、礦石中黃鐵礦中ΣPGE*含量比較可知,乾酪根和硫化物中的PGE、Au含量高出全岩中的n~n×10倍,其中PGE在乾酪根中的含量更高,說明除了黃鐵礦和粘土礦物外,乾酪根也是華南黑色岩系鉑多金屬礦中貴金屬元素最重要的富集相之一。

此次研究中,作者運用帶EDS系統的HRTEM進行乾酪根中的PGE、Au的賦存狀態研究,在放大40萬倍後,沒有觀察到獨立的含PGE和Au的礦物相,只可見納米級的發絲狀乾酪根及其之間的納米孔隙(圖版Ⅴ1-8),說明在此次分析的鉑多金屬礦石中PGE和Au以不可見態分布於礦石中。

關於金礦中不可見或晶格Au的賦存狀態問題,Arehart等(1993)研究分散狀沉積型金礦中含鐵硫化物的金和砷,提出Au和As關系密切,在成礦過程中分別受氧化、還原作用生成Au3+和As+,取代Fe3+和S2-的位置,並共同沉澱於含砷的黃鐵礦中;賈建業等(1996)通過Au的Ma X射線面分析得出,黃鐵礦中的Au有晶格金、裂隙金、包體金多種賦存狀態,金的含量和黃鐵礦的分布含量成正比;曾貽善等(1996)在氯化物溶液中的黃鐵礦粉末吸附Au的實驗表明,在不同的pH值下,黃鐵礦均可吸附金,pH值隻影響其吸附速率;Genkin等(1998)運用次級離子質譜法(SIMS)研究西伯利亞的中溫金礦毒砂中的不可見金,發現0.02~0.075μm的 Au微粒以顯微包裹體的形式存在;197Au穆斯堡爾譜分析顯示Au分別以化學結合態和金屬態存在,且Au3+可以取代Fe3+;Simon等(1999)對含金毒砂中Au的氧化態研究發現,Au在毒砂中可以Au0的游離金形式存在,亦可以Au2S的形式存在。Au對硫配合物的穩定性導致Au+的分餾更強;胡凱等(1999)等對乾酪根中Au的賦存狀態研究後,在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5000~10000倍並輔助普通顯微鏡放大250~500倍下觀察,沒發現游離的自然金微粒,從而提出Au在乾酪根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與乾酪根中有機官能團結合;Xu(2001)運用透射電子顯微術研究美國內華達州卡林金礦中的白鐵礦,提出Au3+、Au+在白鐵礦的非平衡(快速)結晶作用期間,從白鐵礦-溶液的界面被結合到結晶程度較差的細粒白鐵礦中,主要賦存在白鐵礦納米尺度的帶狀區內,其在白鐵礦中的配分是由非平衡分布系數(Kd』)所控制;溫漢捷等(2003)對乾酪根進行帶能譜散射譜儀(EDS)的透射電鏡(TEM)研究,發現單質Se、Cu存在乾酪根的層狀結構、裂隙及孔洞中;但關於不可見晶態PGE的賦存狀態問題尚很少涉及。

華南黑色岩系鉑多金屬礦石中乾酪根為納米級,其中分布大量納米級孔洞;黃鐵礦由膠狀黃鐵礦生成,結晶程度較差,其中存在大量白鐵礦,它們與黃鐵礦晶格之間存在納米級位錯,因此,成礦流體中的PGE、Au、Ag將受非平衡分布系數(Kd』)的控制而強烈富集於納米級孔洞或位錯中(Xu H F,2000),並以晶格態超常富集在乾酪根和膠狀黃鐵礦表面或內部晶格中,而礦石中的粘土礦物具極強的吸附性,PGE、Au可能主要以吸附態富集於粘土礦物中。

作為有機質演化的固體殘余產物的IV型乾酪根,其結構最為復雜,目前尚無有關其結構的具體資料。PGE、Au有可能通過乾酪根鍵橋上的—COOH、—OH、—NH2與有機官能團配合(溫漢捷,1999 a、1999 b),以不可見有機結合態形式賦存於乾酪根層狀結構、裂隙和納米孔洞中。

作者在乾酪根的提純實驗中發現大量的硫單質從不可溶有機質中淋濾出來,且其所含∑PGE*為123.55×10-9(表4-6)。以上信息指示礦石中含有多種形態的硫,PGE、Au等可能與硫結合,以有機金屬配合物或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在熱液條件下以M(

的形式遷移(M為PGE3+、Au3+等貴金屬元素),在硫化物中M可能取代Fe的位置。

以上研究說明,在華南黑色岩系鉑多金屬礦中,PGE等貴金屬可能主要以不可見有機結合態、無機結合態和吸附態等賦存於礦石中。

『伍』 貴金屬的分析方法有誰知道嗎

貴金屬從方法的角度上看,是需要通過富格林進行科學客觀的分析才能有正確的認知的。

『陸』 稀有元素和貴金屬的選礦試驗

1.某鈮礦床的選礦試驗

某鈮礦床,Nb2O5的平均品位為0.389%,含Ta2O5很低(一般鈮礦床的工業品位要求(Nb2O5+Ta2O5)為0.01%)。Nb2O5儲量為1.0×105t,為一大型鈮礦床。根據鈮鉭礦物精礦質量標准最低等級四級品的(Nb2O5+Ta2O5)不小於30%,對該礦床鈮的賦存狀態分析結果列於表6.4。

從表6.4鈮的賦存狀態分析結果可見,該鈮礦床的絕大多數礦物均含有鈮。但從單礦物中含Nb2O5欄可見,只有燒綠石能符合鈮鉭精礦的質量標准,意即該礦床唯一可供利用的鈮的工業礦物只有燒綠石,而燒綠石的礦物量只佔0.001%,Nb2O5的分布率只佔0.1%,選礦即使能全部回收,也只有100t Nb2O5,該礦實際上是一個「呆礦」,至少在現階段技術條件下,沒有工業利用價值。

2.銀礦床的選礦試驗

銀礦床的選礦,當前主要是選取硫化物銀和自然銀。銀礦床的氧化帶很少見氧化物(包括碳酸鹽、硫酸鹽等)銀。銀的次生礦物最常見的是AgCl。在銀礦床地表的鐵錳氧化物淀積層中常可富集相當量的Ag,還有各種非硫化物脈石,特別是硅酸鹽礦物中也可包裹有少量的Ag。通常這三種狀態的Ag在浮選中是難以回收的。鐵錳氧化物中的Ag含量較高時,則可用強磁選方法回收這部分Ag。因此,用物相分析查明礦石中的各種礦物相和各種狀態Ag的分布率,對指導選礦工藝流程的設計和回收率的估算很有價值。表6.5中列舉了四個銀礦床的相態分析結果和不同選別手段所得的Ag回收率。Ag氧化率一欄系指難為浮選所回收的部分Ag。

表6.4 某鈮礦床中鈮的賦存狀態分析

表6.5 若干銀礦床的Ag物相分析與選礦技術指標的關系

註:①Ag氧化率系指

,這里均指質量分數。

從表6.5的Ag氧化率和選礦回收率兩欄結果可見,實際上浮選的回收率要比各種硫化物Ag和自然Ag的佔有率為高。這是由於部分Ag在硫化物被氧化後,Ag+尚未脫離母體硫化物即形成AgCl沉澱所致。這種狀態的AgCl在浮選中將被硫化物礦物夾帶入精礦之中。同時,在浮選精礦中也夾帶有部分鐵錳氧化物吸附Ag(參看HJ-1 樣的物相分析)。

從HC-1的鐵錳氧化物吸附Ag相結果和強磁選Ag的回收率可見兩者之間吻合得很好。

『柒』 鎢礦脈伴生組分礦化情況及銀的賦存狀態

本次開展了石人嶂-梅子窩礦區伴生組分的研究,研究區域既選擇在平行礦體走向方向的沿脈中采樣,也有橫切礦體剖面的穿脈中采樣,同時確保礦體在垂深方向自上而下對比研究。石人嶂礦區主要有+598m、+550m、+500m、+450m、+410m、+380m、+340m等中段,結合礦山實際生產情況與需求開展鎢礦脈的伴生銀礦化特徵研究,我們選擇了340m中段的11#、14#、17#,410m中段的11#、14#、17#,550m中段的3#、4#、14#礦脈和部分鑽孔岩心,以及梅子窩礦區的640m中段的59#、2#、12#、18#,680m中段的59#、2#、12#、18#,720m中段的2#、18#礦脈共計兩礦區6中段9條礦脈進行系統采樣分析。石人嶂礦區的采樣位置見圖7-18。另外還選擇了石人嶂鎢礦選廠破碎後運送皮帶上的一個礦石大樣(SZ7),人工手選丟棄的廢石大樣(SZ19),選礦中選出硫化物樣(SZ4),還有選礦的尾砂樣(SZ6)、選礦副產物硫砷鐵礦等等,力爭從礦體的整體和生產流程全過程對銀的含量分布情況作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盡量確保采樣具有代表性。

圖7-18 石人嶂鎢礦區采樣點分布位置圖

伴生銀研究所用的高級顯微鏡為德國萊卡公司生產,型號為DM-RXP;掃描電鏡為日本電子株式會社生產,型號為JEOL6380LV;能譜儀為英國牛津公司生產,型號為X-Sight;X射線衍射儀為荷蘭帕納科生產,型號為X』PertPRO。

一、伴生銀礦化富集規律

1.伴生銀礦化強度

本次研究在坑道內共採集121件塊樣進行分析(表7-7),統計結果(表7-8)表明,Ag平均含量58.928×10-6,其中>1×10-6的共有69件,占所測樣品總數的57%以上,含鎢礦脈22件,雲英岩10件,變質岩2件,花崗岩4件;按Ag品位分布看,在1×10-6~10×10-6有35件,10×10-6~100×10-6有26件,100×10-6~1000×10-6有5件,>1000×10-6有3件(最高2584.7×10-6),表明Ag礦化強度大,多數樣品達到國家規范可利用伴生有用組分所要求的銀含量標准(1×10-6)##。

表7-7 石人嶂、梅子窩鎢礦多元素分析結果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表7-8 石人嶂-梅子窩鎢礦伴生Ag含量統計表(10-6)

測試單位:合肥石油化探研究所。

對各成礦元素進行相關系數分析,結果(表7-9)表明,Ag與W、S和Sn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222、0.275和0.351。顯示Ag與這3個元素分別具有正相關關系(臨界值γ0.90=0.2108),特別Ag與主元素W呈正相關,預示銀礦化與鎢礦化具有較密切的關系,Ag元素是主礦元素W的主要伴生組分,有利於綜合回收,甚至有可能形成伴生銀礦床。

表7-9 石人嶂-梅子窩鎢礦元素相關關系表

注:臨界值γ0.90=0.2108。

2.不同岩類銀含量分布特徵

通過原始數據統計(表7-10)可知,各類岩性的銀礦化強度普遍很高,尤其在鎢礦脈、雲英岩中Ag的含量很高,其中,在鎢礦脈中Ag的含量最高,最大2584.7×10-6,平均58.928×10-6;雲英岩中Ag含量最高也達1008.2×10-6,平均值更高,達到162.842×10-6;近礦花崗岩含銀最高也有90×10-6,平均13.028×10-6。由此可知,雲英岩平均含銀量最高,達到了獨立銀礦床的要求,其次是鎢礦脈,達到了伴生礦床的要求,而且Ag含量與主礦元素W的相關系數也大於臨界值,並且兩者之間成正相關關系,說明在采礦中的伴生銀具有明顯的開采價值。

表7-10 石人嶂-梅子窩鎢礦各類岩石銀含量統計表

測試單位:合肥石油化探研究所。

3.銀礦化在縱向上的變化規律

分別將石人嶂鎢礦區的340m中段、410m中段、550m中段所有礦脈樣品的Ag元素含量進行平均統計(表7-11)發現,Ag元素的平均品位在550m中段最高,達到130.87g/t,到410m中段則降低為30.26g/t,到340m中段又升高到119.43g/t。

表7-11 石人嶂鎢礦各中段Ag含量統計表

注:銀品位單位為g/t「/」下的數字為統計樣品數。

4.刻槽取樣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伴生銀的礦化強度,我們特意選擇了3條礦體,垂直礦體方向進行刻槽取樣11件(每件刻槽樣長1m,刻槽樣類型包括鎢礦脈及礦脈兩側的雲英岩和蝕變花崗岩)。通過刻槽樣分析,其中有10件樣品的Ag品位達到5.02~91.01g/t(另一件0.74g/t),11件樣平均24.25g/t,達到綜合利用價值,預示存在伴生Ag礦體的可能。此外,對礦山選廠選出的硫化物樣進行分析,含Ag高達2732g/t,充分說明伴生銀完全具有綜合利用價值。

如果考慮單條礦脈的變化情況,3、4號脈和11號脈具有降低趨勢,而14號脈和17號脈則有上升趨勢。如前所述,石人嶂鎢礦脈具有「五層樓」礦化疊加現象,兩期「五層樓」鎢礦脈疊加在一起,使礦化情況變得十分復雜。而Ag元素作為主礦元素W的主要伴生組分,很可能也有這種疊加情況存在,預示由340m中段往深部,Ag的礦化富集具有進一步增強的趨勢。

通過繪制等值線圖(圖7-19),發現Cu、Sn和Ag異常吻合性較好,說明這3元素之間具有很好的成礦相關性。研究3元素在橫向和縱向上的品位變化規律(圖7-20),發現在縱向上的相關性和整合性要比橫向上的明顯。

5.含銀礦物特徵

(1)含銀礦物種類

為查找本礦床的銀礦物,首先對含銀量高的樣品磨製光片進行鏡下顯微鑒定,由於銀礦物具有反射色為灰白色,反射率中等,硬度低,粒度細等特徵,它與斜方輝鉍鉛礦、輝鉛鉍礦、硫鉍銻鉛礦、斜方硫鉍鉛礦等礦物的鏡下特徵差異不大,我們對大量的光片進行仔細觀察與鑒定,研究結果均未發現獨立銀礦物。為了慎重考慮,我們又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一些可能含有銀礦物的含鉍礦物、方鉛礦等含量較高的光片進行細致地面掃描,終於發現了兩種銀礦物(表7-12)。

分析結果表明,按含銀量的大小依次為碲銀礦、銀硫鉍礦,但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本礦床獨立銀礦物的種類、數量偏少,大量的銀主要分布在含銀礦物中,對雲英岩、鎢礦脈中的鉍礦物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後發現,本礦床中含量較多的鉛鉍硫鹽礦物是輝鉍礦、斜方輝鉍鉛礦及自然鉍,其中斜方輝鉍鉛礦普遍含一定量的銀,含銀量在1%~9%之間(表7-13),銀含量從高至低的鉛鉍硫鹽礦物依次為輝鉛鉍礦(7.44%)、硫鉍銻鉛礦(5.51%)、鎢礦脈中的斜方輝鉍鉛礦(4.25%)、雲英岩中的斜方輝鉍鉛礦(3.69%)、斜方硫鉍鉛礦(3.00%)。而輝鉍礦、自然鉍均不含銀(或含銀量較低,在儀器的檢測下限),其他少量的鉍礦物如輝鉛鉍礦、硫鉍銻鉛礦、斜方硫鉍鉛礦均含一定量的銀,但礦物量少。對於較廣泛分布的含銀礦物斜方輝鉍鉛礦,對其賦存在不同標高、礦體和岩性分別進行分析和統計(表7-14),由表可看出,340中段賦存於鎢礦脈的斜方輝鉍鉛礦含銀1.39%~6.72%,平均3.56%;賦存於雲英岩的斜方輝鉍鉛礦含銀1.02%~8.14%,平均4.25%,賦存於雲英岩中比鎢礦脈中的含銀量高些。450中段賦存於雲英岩的斜方輝鉍鉛礦含銀0.43%~2.05%,平均0.97%,含銀量很低。550中段賦存於鎢礦脈的斜方輝鉍鉛礦含銀1.59%~6.37%,平均2.72%;而賦存於鎢礦脈+板岩的斜方輝鉍鉛礦含銀6.61%~8.32%,平均7.54%。從以上可看出,斜方輝鉍鉛礦的含銀量在標高、岩性等方面的變化無規律,這可能受形成時熱液局部含銀量的多少決定。這些含銀礦物的銀變化較大,尤其是斜方輝鉍鉛礦,時高時低,變化無規律,其他含銀礦物變化有無規律還需作進一步的研究。本礦床銀主要是以含銀礦物為主,尤其是含銀斜方輝鉍鉛礦分布廣泛,時常與黑鎢礦交替共生,或以浸染狀分布於鎢礦脈或雲英岩中,對回收非常有利。

圖7-19 石人嶂Cu、Sn、Ag元素含量等值線圖

表7-12 石人嶂鎢礦銀礦物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分析結果一覽表

測試單位:桂林理工大學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元素含量單位:%。

圖7-20 石人嶂不同中段、礦脈Cu、Sn、Ag品位變化曲線圖

表7-13 石人嶂鎢礦含銀礦物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分析結果一覽表

續表

測試單位:桂林理工大學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元素含量單位:%。

在研究中還發現許多目前還無法命名的銀礦物及含銀的礦物,在同一個礦物顆粒的不同部位,成分變化也很大,銀的分布也不均一,但都在Pb-Bi-Ag-S體系中,只是各元素的含量在變化。斜方輝鉍鉛礦、輝鉛鉍礦、硫銻鉍鉛礦和斜方硫鉍鉛礦中,普遍含一定量的銀,而輝鉍礦、自然鉍基本不含銀。硫化物如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基本不含銀,砷化物毒砂不含銀,有些礦物如銅藍、方鉛礦等有時含一定量的銀。

(2)銀礦物的嵌布特徵

含銀鉍鉛硫鹽礦物:在石人嶂鎢,含鉍鉛硫鹽礦物是最常見的含銀礦物,它們在鎢礦脈、雲英岩中以他形晶、半自形晶呈細脈狀、浸染狀產出,或與黑鎢礦、硫化物交生在一起,主要以斜方輝鉍鉛礦為主,少量的輝鉛鉍礦、斜方硫鉍鉛礦、硫鉍銻鉛礦等,還有不含銀的輝鉍礦、自然鉍。

銀硫鉍礦:反射色白色,正交偏光下非均質性強,反射率與方鉛礦相當,分布於斜方輝鉍鉛礦中,圍繞於自然碲周圍。

碲銀礦:灰白色,具雙反射,非均質性強,粒度較細,3μm左右,不規則粒狀為主,分布於方鉛礦和閃鋅礦粒間。

(3)銀的賦存狀態研究

初步研究得知,本礦床銀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呈類質同象或固溶體狀態存在,在對鉛鉍硫鹽礦物(斜方輝鉍鉛礦)進行電子顯微鏡面掃描中發現,銀在斜方輝鉍鉛礦中的面掃描圖中點分布密集,表明銀與鉍鉛的關系非常密切,在鉍礦物中銀的分布均較高,局部形成鉍鉛硫銀礦物的微細出溶體混合物,其組分變化極大,屬於Pb-Bi-Ag-S多元體系中的一些礦物,局部點集中但與周圍無明顯的界線,推斷銀應是以類質同象形式與鉛、鉍兩種元素互換晶格,局部形成固溶體析出。另一種是獨立銀礦物。銀在面分布掃描電鏡圖中呈密集的亮點,明顯高於周圍的礦物,特別在方鉛礦與閃鋅礦的礦物粒間,形成碲銀礦。

表7-14 石人嶂鎢礦斜方輝鉍鉛礦能譜分析一覽表

測試單位:桂林理工大學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元素含量單位:%。

為了了解礦山選礦過程中銀的流失情況,對從選廠所收集到的部分單礦物和選礦樣品進行了銀的分析(表7-15)。從表中可看出,石英是分布最為廣泛的脈石,其含銀量為156g/t,礦石中的其他金屬礦物含銀量如白鎢礦(271g/t),輝鉬礦(364g/t),錫石(200g/t),螢石(462g/t),可見這些礦物的含銀量均很低。對於礦山的選礦樣,其含銀量為7791g/t,丟棄廢石大樣則為2298g/t,兩者相差近3倍多,可見銀在分布上具普遍性,對於選礦中選出的硫化物、毒砂和尾礦壩尾砂進行銀分析,銀含量分別200.8g/t、2.754g/t、2.098g/t,銀含量與丟棄廢石基本一致,說明銀在選礦過程中未產生富集,主要流失在硫化物、毒砂和尾礦中,特別是大量產出的尾砂中。

表7-15 石人嶂鎢礦單礦物及礦樣銀含量分析結果表

分析單位:桂林理工大學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對選礦中選出的大量毒砂(礦山稱之為硫砷鐵礦),對其進行X射線衍射譜圖分析(圖7-21),對所得譜圖進行國際標准卡查詢(表7-16)得知,本礦物除大部分為毒砂外,還含有少量的石英、黃鐵礦、硒銀礦、黃銅礦、粒碲銀礦、砷硫銀礦,推測其含銀量較高可能是有這部分銀礦物所致。從選礦流程來看,銀主要流失在尾礦中,因此可在去硫階段進行有用硫化物的收集,並對硫化物進行銀的采選,減少銀礦物丟失在尾砂中。

圖7-21 石人嶂毒砂X射線衍射分析譜圖(測試者:朱文鳳,桂林理工大學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8))

表7-16 石人嶂毒砂X射線衍射分析礦物表

測試者:朱文鳳,桂林理工大學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8)。

(4)礦石的篩分分析

將礦石大樣破碎後,用不銹鋼網篩來進行篩分,目的是研究在破碎後礦石在不同粒級中的百分含量及各種有用元素在不同粒級中的流向,粒級採用>60目、60~80目、80~120目、120~160目、160~200目和<200目共6個粒級。同時將W、Bi兩個主元素一並列於表中,便於將伴生元素與主元素的對比。對從選廠生產過程所取的選礦樣進行篩分分析,結果表明(表7-17),在破碎中礦物在>60目的佔有率最大,為44.04%,其次為<200目,為21.42%,其餘按佔有率由大到小為由粗到細的順序:60~80目→80~120目→120~160目,分別為13.61%、13.41%、5.71%、1.80%。

表7-17 石人嶂鎢礦選礦樣篩分分析結果表

分析單位: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2008),合計欄中的品位為選礦大樣的分析結果。

由表7-17可見,選礦樣含銀為7.791g/t,含量雖然較低,但也達到了規范對伴生組分的要求。篩分分析結果,在各粒級中的含銀量相差不大,未有在哪個粒級中出現明顯富集現象。同樣,WO3的含量在各個粒級也基本沒有變化,在>60目的樣品中,銀和鎢佔有率佔40%左右,鉍的佔有率也將近30%,說明它們均是以礦物態形式產出。而鉍含量由粗到細有逐漸增高的趨勢,在<200目的樣品佔有率近40%,可能是鉍礦物粒度較細,在細粒中產生富集所致。在<200目銀和鎢佔有率20%多,說明在目前的選礦工藝中流失量比較大。

研究表明,選礦過程人工手選丟棄的塊樣部分含有較多的硫化物,我們收集了一個大樣進行篩分分析(表7-18)。從表可看出,在破碎中礦物在>60目的佔有率最大,為42.15%,其次為<200目,為21.13%,其餘按佔有率由大到小為由粗到細的順序:60~80目→80~120目→120~160目,分別為16.10%、13.18%、5.53%、1.71%。

表7-18 石人嶂鎢礦丟棄廢石的篩分分析結果表

分析單位: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2008),合計欄中的品位為丟棄廢石大樣的分析結果。

丟棄廢石樣含銀含鉍量較選礦樣低,而鎢的含量差別不大,由此說明人工去貧礦的效果不太理想。銀含量和鉍含量均有由粗到細明顯增高的趨勢,可能是鉍礦物粒度較細,而銀含量與鉍礦物關系密切,從而都能夠在細粒中產生富集。鎢在>60目中的佔有率約40%,在<200目中約佔20%,而銀和鉍在>60目中的佔有率將近30%,<200目近40%,說明兩者富集的粒度明顯不同。

二、其他伴生組分礦化情況

1.Mo、Cu、Sn礦化情況

統計結果(表7-19)顯示,除了銀礦化強度大以外,Mo品位在50×10-6~100×10-6有7件,>100×10-6有16件(最高達到1477×10-6),23件樣平均為412.9×10-6(超過國家規范可利用伴生鉬品位100×10-6標准,佔19%)。Cu品位在100×10-6~500×10-6有12件,>500×10-6有9件(最高達到2757.6×10-6),21件樣平均為575.9×10-6(超過國家規范可利用伴生銅品位500×10-6標准,佔17.36%)。Sn品位在150×10-6~300×10-6有10件,>300×10-6有3件(最高達到752×10-6),13件樣平均為275.7×10-6(接近國家規范可利用伴生錫品位300×10-6標准,佔10.74%)。

表7-19 石人嶂-鎢礦各類岩性Mo、Cu、Sn含量統計表

測試單位:合肥石油化探研究所(2007)。含量單位:10-6

對不同類型岩性統計結果(表7-19)顯示,Mo、Cu、Sn元素的含量也較高,其中在鎢礦脈、雲英岩、花崗岩中都達到了工業品位,在變質岩中略低。說明在成礦階段熱液所帶來的成礦物質是相當豐富的,有利於形成伴生礦床。其中,就平均值而言,Cu和Sn在雲英岩中富集程度最高,其次是花崗岩,當然最大值發育在鎢礦脈中。而貴金屬Ag元素在鎢礦脈中富集程度最高,雲英岩次之,花崗岩最弱。

2.石人嶂鎢礦區發現晶質鈾礦

通過對石人嶂鎢礦區的礦石光片鏡下觀察,發現雲英岩、花崗岩和鎢礦脈中均存在有完好的晶質鈾礦晶體,並得到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分析確認(表7-20,圖7-22)。晶質鈾礦常常與黃鐵礦共生,或與黃鐵礦成連晶體,或被不規則狀的黃鐵礦包圍,還與磁鐵礦、獨居石、磷憶礦等副礦物共生。

表7-20 石人嶂鎢礦床晶質鈾礦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分析結果

測試者:朱文鳳,桂林理工大學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8)。含量單位:%。

圖7-22 石人嶂石英脈中(左,被黃鐵礦環繞成環邊結構)和雲英岩(右)中的晶質鈾礦(掃描電子顯微鏡二次電子像)

根據晶質鈾礦常常與黃鐵礦共生的特點,按照硫化物礦物相平衡原理,黃鐵礦要在491°C以下才能生成,高於491°C時,硫將呈蒸氣相,不能結合生成黃鐵礦。顯然這個溫度(491°C)要比岩漿溫度(>650°C)要低得多,推測晶質鈾礦的形成溫度屬於高溫氣成熱液范圍。

粗略統計發現,晶質鈾礦的豐度與白雲母化的強度有一定關系。花崗岩中的黑雲母被蝕變為白雲母時,含鈾副礦物已基本消失。這些副礦物所含的鈾被釋放出來進入熱液中,經過較短距離搬運,在適宜條件下聚積形成晶質鈾礦。根據石人嶂鎢礦區的晶質鈾礦測試數據(見表7-20),發現晶質鈾礦的鈾含量在雲英岩中含量都高於石英脈和花崗岩,也證明晶質鈾礦與白雲母化程度有一定的關系,為以後尋找晶質鈾礦提供了有利的找礦線索。

3.伴生組分的潛在經濟價值估算

根據礦山資源潛力調查,目前石人嶂鎢礦區保有礦石量37萬t,依據2008年的礦產品價格,計算Ag、Cu、Mo等伴生組分的潛在經濟價值。計算公式:

潛在經濟價值=保有礦石量×礦石體重×可綜合利用的比例×可綜合利用樣品的平均品位×回收率×市場價格

鎢礦山各元素的回收率見表7-21,市場價格見表7-22。

表7-21 石人嶂鎢礦床伴生銀、錫、銅、鉬的平均品位及回收率

注:根據《廣東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韋新遠,2004)綜合整理。

表7-22 銀、錫、銅、鉬等金屬2008年5月市場價格

注:引自上海物貿中心有色金屬交易市場(2008.5.14)資料整理(網址http://www.511535.cn/)。

各個伴生礦的潛在經濟價值計算過程如下:

GAg=370176×2.61×58.82%×131.21×10-6×84.11%×2140000=134215331.25(元)

GSn=370176×2.61×1.9%×423×10-6×64.60%×70483.88=353557.15(元)

GCu=370176×2.61×9.8%×1217.7×10-6×30.82%×50508.83=1794766.49(元)

GMo=370176×2.61×13.73%×687.14×10-6×40%×72201.77=2632496.10(元)

伴生組分合計潛在經濟價值:

G=GAg+GSn+GCu+GMo=138996150.84(元)

通過以上計算可知,在當前技術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礦區伴生組分可產生的潛在經濟價值:銀13421.5萬元,錫35.4萬元,銅179.5萬元,鉬263.2萬元,總計潛在經濟價值接近13900萬元。因此提高礦產的綜合利用率顯得相當重要,其中銀的潛在價值最大(佔96.56%),開發利用價值很高,應該作為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捌』 稀貴金屬指什麼有哪些分類

稀貴金屬指稀有金屬和貴金屬。

貴金屬指,金、銀和鉑族金屬(鉑、鈀、銠、釕、銥、鋨)。

稀有金屬根據各種元素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賦存狀態,生產工藝以及其他一些特徵,一般從技術上分為以下五類:

包括鋰Li、銣Rb、銫Cs、鈹Be。比重較小,化學活性強。

包括鈦、鋯、鉿、釩、鈮、鉭、鉬、鎢。熔點較高,與碳、氮、硅、硼等生成的化合物熔點也較高。

簡稱稀散金屬,包括鎵、銦、鉈、鍺、錸以及硒、碲。大部分賦存於其他元素的礦物中。

簡稱稀土金屬,包括鈧、釔及鑭系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非常相似,在礦物中相互伴生。

包括天然存在的鈁、鐳、釙和錒系金屬中的錒、釷、鏷、鈾,以及人工製造的鍀、鉕、錒系其他上述分類不是十分嚴格的。有些稀有金屬既可以列入這一類,又可列入另一類。例如錸可列入稀散金屬也可列入稀有難熔金屬。

『玖』 貴金屬的交易規則

1 什麼是貴金屬?
性質穩定、光澤艷麗、用途廣泛但存量稀少,因而價值較高。目前市場較為常見的貴金屬品 貴金屬是指金、銀和鉑族(釕、銠、鈀、鋨、銥、鉑)等8種稀有金屬。這些金屬化學種有黃金、白銀、鉑金和鈀金,國內投資市場主要交易品種是黃金和白銀。
2.為什麼要選擇投資貴金屬?
近年來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全球經濟形勢持續動盪並不斷演化,通貨膨脹的威脅不斷加劇,具有避險保值特性的貴金屬投資需求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趨勢。相對於傳統的證券期貨、房產投資和銀行儲蓄,貴金屬具有非常好的變現性和保值性,可以抵禦通脹帶來的幣值變動和物價上漲。同時,貴金屬投資也是巴菲特、索羅斯和羅傑斯這些國際投資大師一致看好的未來最佳投資選擇!
貴金屬交易包括多種貴金屬投資產品的交易方式,其中包括貴金屬現貨、貴金屬期貨、以及實物貴金屬和紙貴金屬等。雖然不同的貴金屬投資品種,其交易細則各有不同,但從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分析上看,其對應的參照因素和看盤方法都是基本一致的,下面小編分別從貴金屬市場狀況、貴金屬交易術語、貴金屬操盤常識以及貴金屬技術分析入門這四大板塊展開闡述。
一、貴金屬市場狀況
1、 貴金屬市場狀況,是指貴金屬供應方和需求方市場的構成,供應方通常指貴金屬礦產企業、需求方指國家央行、銀行、對沖基金、貴金屬經紀公司和個人投資者,一些組織既是供應方,又是需求方,如銀行、對沖基金。
2、 貴金屬市場上關於供需方的相互作用,受各種國際因素影響,包括重要經濟大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影響國際政局和平的區域性地緣政治事件、金礦商的產金量增減、金融市場關於貴金屬的投資偏好等,這些都左右著貴金屬市場上供需方的對等關系,從而影響貴金屬市場價格走勢。
3、 貴金屬投資新人想了解貴金屬市場狀況,就應多留意國際性經濟事件和重要大國的經濟成長數據、另外對影響國際重要大宗商品走勢的地緣政治格局也應密切關注,因貴金屬同為國際市場上較為重要的大宗商品,也受其他類似的產品所影響,如石油、有色金屬等,這些都可以通過瀏覽每日的財經新聞了解到最新資訊。
二、貴金屬交易術語
1、 貴金屬交易術語,是指貴金屬交易過程中,需要學會的專用名詞,如做空、做多、平倉、頭寸、鎖倉、K線圖等,不同的專用名詞,代表的含義都不同。各種專用名詞共同構成了貴金屬交易關於看盤和操盤的所有概念。
2、 我們在查看分析師寫的貴金屬交易策略時,經常看到操作建議上提及做多和做空,以及K線圖形態描述等術語運用,因此不懂貴金屬交易術語的話,就無法真正學會貴金屬交易的初步入門知識。

『拾』 貴金屬和非貴金屬的區別

貴金屬就是白銀那些啊,非貴金屬就是瀝青那些啊!!!!

閱讀全文

與貴金屬的賦存狀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