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所的在岸人民幣期貨(代碼:SCY)和離岸人民幣期貨(代碼:SUC),港交所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 (代碼:CUS),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人民幣/美元(代碼:RY)我就知道這幾個,也不知道對不對。不過你有問題可以問我,我可以趁機問別人,有朋友做這個,我也准備試著做,大家可以互相學習
B. 台期所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量為什麼大
一句話,
利潤明顯,需求很大。如果你要發分析,最好明白,為什麼外匯有什麼特點,人民幣本身交易量已經足夠大,在銀行,企業,交易機構為什麼足夠吸引這些投資機構關注。如此便很好理解了。
目前,國內實體企業規避匯率波動風險主要是利用銀行間市場的NDF(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和外匯互換等工具。在當前內地外匯期貨市場仍處於空白的背景下,境外交易所正在挖掘銀行、企業等大客戶利用外匯期貨的需求。
據了解,看好國內人民幣匯率風險管理的還有多家海外交易所。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有8個國家或地區上市了人民幣外匯期貨。其中包括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CME歐洲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中國香港交易所[0.00%]、中國台灣期貨交易所、南非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巴西商品期貨交易所和莫斯科交易所。具體品種既有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期貨,也有人民幣兌本地幣種匯率期貨。
知識延伸:外匯交易市場的特點www.hqjhw.com/2016/whzs_0201/4188.html
C. 外匯期貨定價理論
中國衍生金融工具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金融自由化的擴展、石油危機和債務危機的爆發以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風險急劇增加。為了規避、轉移和分散風險,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在此背景下,作為金融創新的核心,衍生金融工具應運而生,它不斷突破管理制度的禁錮,如雨後春筍般地大量涌現出來,引領著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最新潮流。目前,我國已經加入WTO,即將面臨著金融業的全面開放,發展我國的衍生金融工具已是大勢所趨。
一、中國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現狀
從國際經驗來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發展都是以一個健全的基礎金融工具市場(如貨幣、股票、債券市場等)為依託,因而在時間順序上,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遠遠落後於傳統的基礎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國的產生同樣遵循這樣的規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商品期貨市場的出現和不斷發展,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中國的產生創造了一定的環境和條件。1992年6月,上海外匯調劑中心率先創辦了上海外匯期貨市場,開辦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易,同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第一張國債期貨合約,1993年3月,海南出現非正式的股票指數期貨交易,1994年1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認股權證交易掀起熱潮,此後,越來越多的衍生金融工具開始沖擊成長中的中國金融市場。下面介紹一些中國主要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情況。
(一)外匯期貨
1992年6月1日,中國開始試辦外匯期貨交易,上海外匯調劑中心成為中國第一個外匯期貨交易市場。由於當時的匯率實際上是雙軌匯率,外匯期貨價格形成難以直接反映匯率變動的預期,再加上外匯現貨交易有許多嚴格的附加條件,使市場交易顯得非常清淡。相比之下,全國各地涌現出的大量外匯期貨經紀公司,它們的交易量則顯得很大。為了使外匯期貨正規化,1993年7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出通知規定,辦理外匯(期貨)交易僅限於廣州、深圳的金融機構,其他各地的外匯期貨交易機構必須停止辦理,金融機構辦理外匯期貨交易,以企業進出口貿易支付和外匯保值為目的,不得引導企業和個人進行外匯投機交易。企業和個人的外匯交易必須是現匯交易,嚴禁以人民幣資金的抵押辦理外匯交易,嚴禁買空賣空的投機行為。實際上,由於嚴格的管制辦法,中國外匯期貨試點處於停頓狀態
D. 今年人民幣會走國際化路線嗎比如說推出人民幣期貨,在外匯市場上自由交易
首先,人民幣已經在走國際化路線。經常項目下的結算已經放開,資本項目下的使用也在逐步放開。
第二,人民幣外匯市場現在分為兩個市場,一個是國內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一個是以香港為代表的離岸人民幣交易市場,在離岸市場上人民幣可以自由交易。
第三,在產品種類上,國內市場上只有即期、遠期、掉期、期權,期貨還沒有開。期權是4月1日開的。離岸市場上擁有國內的所有品種。但是兩個市場的價格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存在套利空間。
E. 外匯期貨合約的人民幣計價外匯期貨合約
CME集團昨日宣布推出全新的人民幣計價外匯期貨合約。CME表示,為了滿足全球客戶對於人民幣計價產品的越來越大的需求,這些創新性的期貨合約將按銀行間(歐洲)條款報價,體現1美元兌換人民幣的數量。這些期貨產品遵守場外市場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的規范,同時可降低交易所衍生品交易的對手風險。這些將在CME掛牌上市並受其規則與規章條例制約的新貨幣產品,將於2011年8月22日(星期一)在CME國際貨幣市場(IMM)開始掛牌交易,並於2011年9月交割。
CME集團外匯產品董事總經理羅傑·盧瑟福(RogerRutherford)指出:「鑒於人民幣朝著可自由兌換的方向發展,而且人民幣在香港的離岸交易量也越來越大,CME集團開發了這些創新化的新人民幣期貨合約。我們此次所推出的新人民幣合約產品與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均密切相關,彰顯CME集團對於全球客戶的一貫承諾。我們相信此次新合約產品將延續我們在其他新興市場相似產品的成功,例如我們的俄羅斯盧布和巴西雷亞爾相關產品今年迄今的增長率分別達到了350%和450%。交易量和未平倉合約的顯著增長反映了我們的客戶對於降低新興市場產品信用風險的日益增加的需求,我們認為這些新的人民幣期貨產品為希望控制人民幣貨幣風險的客戶提供了同樣的益處。」
為了服務機構和零售市場,CME集團將推出完整的美元/人民幣合約及一個E-micro(小型電子)版本。這些新合約將成為CME集團於2006年6月推出的現有人民幣/美元期貨合約的一部分,在CMEGlobex進行交易,也可通過CMEClearPort用於大宗交易和期貨轉現貨。
CME集團提供一系列全球性的創新化產品,包括54種期貨和31種期權合約。2010年,CME的外匯交易量為日均930,000份合約,比2009年上升了49%,相當於名義價值日均1,200億美元。E-micro日均外匯交易量在2011年第一季度為6,900份合約以上,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109%。
F. 中國有沒有人民幣外匯期貨產品
您好,中國目前有人民幣外匯現貨可以交易。
一標准手合約為10萬美金。代號CNY.
只要開通外匯賬戶,基本都可以交易。
希望能幫到您。
G. 不會做外匯期貨,麻煩高手幫忙。
我做的是外匯貴金屬的現貨交易 做外匯 不外乎關注幣種國的經濟動態和一個長期的發展經濟政策 期貨和現貨還是不一樣的 你的時間有點長 我這個是及時交易的 我只關注近期或者當天的經濟信息 你需要的是一個長期的
H. 外匯期貨是指什麼
什麼是外匯期貨外匯市場的交易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即期交易、遠期交易、掉期交易、外匯期貨交易以及外匯期權交易。
外匯期貨是指買賣雙方成交後,按規定在合同約定的到期日內按約定的匯率進行交割的外匯交割方式,買賣雙方在期貨交易所以公開喊價方式成交後,承諾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以當前所約定的價格交付某種特定標准數量的外幣,即買賣雙方以約定的數量、價格和交割日簽訂的一種合約。
中國的外匯期貨產品將分為人民幣匯率期貨和交叉匯率期貨兩大類。所謂交叉匯率,是指兩個外幣之間的兌換匯率,交叉匯率期貨是指以外幣之間的兌換匯率為標的的期貨。中金所選擇歐元/美元、澳元/美元為標的,是因為它們均是國內市場主要的交叉匯率交易幣種。
外匯保證金與外匯期貨的區別外匯保證金交易也可以稱為現貨外匯保證金交易,是屬於即期交易的一種,其和外匯期貨交易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相同點
1.都具有杠桿性,擴大了收益同時放大了風險。
2.交易時間長,工作日24小時交易。
不同點
1.交易性質不同
外匯保證金是銀行間市場,由銀行或做市商提供報價,沒有固定的交易所,買價和賣家之間有點差;外匯期貨是期貨交易所的一種期貨合約,由買賣雙方集中撮合交易,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全世界的期貨交易所主要有: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所、悉尼期貨交易所、新加坡期貨交易所、倫敦期貨交易所。期貨市場至少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交易市場,另一個是清算中心。期貨的買方或賣方在交易所成交後,清算中心就成為其交易對方,直至期貨合同實際交割為止。
在價格確定方面,外匯交易中不同的銀行或經紀公司,則可能給客戶不同的報價,一般來說,大多數銀行或經紀公司是以路透社或美聯社的報價為交易價格,當行情劇烈變化時會略有差異。而外匯期貨價格都源自交易所,全世界只顯示一個價格。需要注意的是,期貨市場並不提供確定的價格或不間斷的交易執行。即使是隨著電子交易時代的到來,且對交易執行速度的有限保證,期貨市場訂單所要填寫的價格遠沒有達到確定的程度。
2.合約性質不同
外匯保證金沒有交割限制,可以長期持有,但是隔夜需要付利息。每個外匯期貨品種都有交割時間。在交割日之前沒有平倉,必須辦理交割手續進行交割。外匯期貨持倉是不需要任何利息的。
3.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同
外匯期貨有專門的交易所來組織交易,並受到各個國家監管機構的嚴格監管,即使期貨經紀公司倒閉,投資者的期貨合約也不會受任何影響。而外匯保證金交易,在很多國家監管的法律法規都不夠完善,萬一外匯經紀公司出現問題,可能會出現'人去樓空'的情況。
可靠性方面,外匯期貨有專門的交易所來組織交易,所以比較可靠;而外匯現貨,是各國之間銀行間的默契和自發行為,一旦有政治因素或者是其他因素影響,報價難免受到影響。
目前我國沒有放開外匯市場,市面上的外匯保證金和外匯期貨均不受我國法律保護。因此大家在投身外匯市場的時候一定要認准平台的安全性,避免出現黑平台、對賭盤、無法出金等情況的發生。
模擬外匯期貨中金所幾乎都個月都會推出新的外匯期貨模擬交易新合約,從2014年10月份至今,中金所已經推出過很多外匯期貨(模擬)合約,只是合約的名稱有所不同,比如:8月15日公布的是AF1811和EF1811合約,而7月18日公布的是AF1810和EF1810合約。合約的名稱有其規律,以「AF1811 」為例,「AF」是澳元/美元期貨合約的代碼,「1811」表示合約在2018年11月份到期。
模擬交易簡單而言就是模擬交易,涉及的資金是虛擬資金,在風險控制上實行保證金制度、漲跌停板制度、持倉限額制度、大戶持倉報告制度、強行平倉制度、強制減倉制度和風險警示制度等。按照新產品上市的程序,模擬交易可以說是新產品上市前檢驗規則、制度設計的關鍵一步,為外匯期貨的正式掛牌交易做好鋪墊。
為什麼要推出外匯期貨1. 人民幣匯率期貨雖然在境外市場已經成為比較熱門的交易品種,但目前在我國境內並未推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市場對於離岸人民幣需求逐漸增多。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統計,今年6月香港的人民幣存款達到5845.21億元,對人民幣匯率風險的對沖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2. 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有8個國家或地區上市了人民幣外匯期貨,其中包括美國、歐洲和新加坡的交易所;但是,我們國家的外匯期貨市場建設卻嚴重滯後,至今未能推出相關的合約品種。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也已躋身世界第五大貨幣,在這個背景下,如果不能盡快推出自己的人民幣外匯期貨,就可能出現「人民幣定價權旁落」的尷尬局面。
而推出人民幣外匯期貨之後,不但能掌握匯率定價的主動權和主導權,還能促使全球各國接納人民幣,為人民幣國際化建立堅實的基礎。更多的跡象顯示,人民幣正在受到世界各國的熱捧,目前已經有60多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3. 目前缺乏一個統一公開透明的外匯衍生品交易市場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外匯避險工具,因此有必要發展境內外匯風險對沖工具。
根據中金所發起的一項調研顯示,中國實體經濟面臨的交叉匯率風險規模中,其中,歐元兌美元風險規模為3153億美元,澳元兌美元風險規模為1097億美元。交叉匯率年波動約10%,遠大於美元/人民幣(2%),給企業帶來經營困難,中國有1/3企業面臨交叉匯率風險。所以,為了應對新形勢下市場主體對風險管理越來越迫切的需求,外匯期貨產品方面的研發工作勢在必行。
如果人民幣外匯期貨在境內上市,外貿企業不僅能更方便地利用這些工具對匯率風險進行管理,避免因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而造成重大損失,企業也不必再想方設法去境外交易所尋找合適的套保工具,從而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這對於企業穩健經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以上簡答如果您也覺得好、也在持有交易數字貨幣、外匯黃金原油、合約期貨:
I. 外匯期貨交易在人民幣貶值,匯兌損失的時候需要交割嘛,為什麼
哎,匯期貨交易的人民幣貶值會匯總對誰誰誰會叫哥嗎?初一
J. 2006 年,( )正式推出人民幣外匯期貨。
A.芝加哥商業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