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2017埃及外匯管制

2017埃及外匯管制

發布時間:2022-02-02 16:47:18

『壹』 埃及可能人民幣結算嗎

埃及沒有外匯管制,
可以直接帶人民幣到埃及,
有的銀行可以直接兌換。

『貳』 馬來西亞外匯管制特點

1:凡是本國貨幣 非國際流通貨幣的(國際流通貨幣 像 美元 歐元 日元 英鎊等 都是)基本都有外匯管制;

2:這種外匯管制 是為了不讓過多不必要的外幣流入和過多不要的本國貨幣兌換流出 過多的外幣流入流出會造成熱錢 也會造成通貨膨脹 (對外貿易除外)。


馬來西亞外匯管制特點:

一、馬來西亞金融環境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馬來西亞金融體系遭到重創,1998年9月2日,馬來西亞政府實施固定匯率制,對外匯流出實施嚴格管制。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2005年7月21日,馬來西亞政府實施管理下的浮動匯率制,外匯管制措施大幅度放寬,為外國投資營造了良好環境。


(一)當地貨幣


馬來西亞貨幣為馬幣(也稱林吉特或令吉,RinggitMalaysia)。外商可到銀行及貨幣兌換所兌換馬幣,馬來西亞所有銀行都能兌現旅行支票。目前,馬幣不允許海外自由兌換。中國的商業銀行暫未經營馬幣幣種。


人民幣與馬幣不可直接兌換。人民幣與馬幣進行結算需以美元搭橋。2010年8月才9日起,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開始公布人民幣對馬幣匯率中間價。人民幣對馬幣匯率中間價採取間接標價法,2017年5月8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幣兌馬幣匯率為100:62.887。


1997年,金融鳳暴席捲亞洲,馬幣6個月暴跌46%,7月1日達到4.885的歷史低位。為應對馬幣貶值,當年9月T日,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將馬幣與美元掛鉤,把兩者之間的匯率固定在1美元兌3.8馬幣的水平,直至2005年7月21日開始放開管制並允許馬幣匯率揮動。


自2005年7月以來,馬幣對美元穩定上升,2008年3月一度升至3.1:1,後略有波動和調整。2006年12月29日1美元約合3.52馬幣,2007年12月31日1美元約合3.31馬幣,2008年10月20日才美元約舍3.51馬幣,2009年3月6日1美元約合3.74馬幣。近年來馬幣對美元再次出現波動,2014年第四季度以來,馬幣領跌亞洲新興市場貨幣。馬幣兌美元匯率先後跌破3.8和4.0的心理關口,甚至一度擊穿4.4。2016年馬幣兌美元貶值超過4.3%。2017年5月8日,一美元約合4.3335馬幣。

『叄』 注意,外匯管制再度收緊,2017年如何換匯成最大難題

致香港保單保費與去年同比升1.21倍至489!
隨後, Visa和萬事達Master卡自10日起也不再接受大陸客戶繳付該類保費。
堅持5萬美元政策不變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一再指出, 中國將堅持個人年度五萬美元購匯政策不變。
統一境內機構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意願結匯政策,同時,國家外匯管理局可根據國際收支形勢適時對結匯政策進行調整。
外管局一旦檢測到海外帳戶收到的來自中國的外匯超出規定,就會進行調查,取消匯款並且進行罰款。有人因為匯款55萬美金的外匯,被罰13萬人民幣,可見政府打擊違法資金外流的決心。
打擊「螞蟻搬家」等換匯錢庄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央行和外管局政府針對螞蟻搬家式的外匯資金匯出,開展了嚴格的外匯限額管理和海外收款方帳戶登記政策。
本月,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公安部表示,將始終保持對地下錢庄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高壓打擊態勢,整頓外匯管理秩序,維護經濟金融安全。
不但嚴格打擊所謂「地下錢庄」和「螞蟻搬家式匯款公司」,並從國內銀行內部打擊「分拆購匯」的行為。
嚴堵重復購匯漏洞,檢測資金流向
罰款比率為1%至5%不等,罰款金額一般為匯款總額減去個人年度外匯額度後的2%。
今年,在毗鄰港澳、資金流動頻繁的地下錢庄活躍地區廣東省,破獲案件14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50餘名,初步統計涉案金額2300餘億元人民幣。
相比流失金額,只是九牛一毛,金融及公安有關部門表示將採取更嚴格的資本和外匯管制。
嚴管企業資金
本月月初,國家外匯管理局推出新規,資本賬戶下超過500萬美元的海外支付,包括組合投資或海外並購等直接投資,必須上報市外管局批准;之前已經獲批的大型投資項目尚未轉帳的外匯部分也適用此規。而原來的報批限度是5000萬美元。
信息交換
杭州峰會後,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家簽署了資產信息交換協議。

『肆』 埃及能直接給中國的農業銀行轉賬嗎求大神講解。

一般不行。
我國實行外匯管制,用戶境外無法直接轉賬,需要辦理匯款(如西聯匯款)。

『伍』 非洲國家的油氣對外開放程度較高

(1)非洲對外石油合作通常採取產量分成制和租讓制

目前,採取產量分成制的國家共有14個,包括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奈及利亞等;採取租讓制的有南非等5國(表6.5)。

表6.5 非洲主要產油國對外合作合同模式

(2)非洲地區是全球油氣對外招標活動最活躍的地區,石油工業對外招標活動頻繁

自2007年以來,在全球舉行的勘探開發招標中,非洲地區的招標次數、提供的區塊數量和招標面積均居全球各區前列。海上招標數量逐漸增加是勘探開發招標的重點,同時,天然氣招標數量呈逐步上升趨勢。肯亞、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坦尚尼亞等非洲新興資源國在油氣勘探開發招標中表現積極,尤其是烏干達。2006年烏干達首次獲得油氣發現。目前該國在西部9個勘探區塊中,已有7個區塊被4家西方的石油公司獲得,還有兩個總面積為1786km2的石油勘探區塊將繼續通過招標發放勘探許可證。2008年,非洲地區招標活動受金融危機影響,上下半年明顯分化。上半年26個國家先後舉行了27次勘探開發招標,招標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75%。下半年勘探開發招標中流標現象大幅增加,為此,一些國家甚至推遲了招標活動。2009年延續了2008年下半年的情況,迦納、尚比亞均延長或推遲了招標截止日期,安哥拉新一輪招標時間也一推再推,很有可能會推遲到2010年總統大選以後進行。

(3)非洲各國對外開放程度和對外合作政策存在明顯差異

北非地區油氣工業對外開放步伐較快。在北非主要油氣生產國中,阿爾及利亞於2005年和2006年對《油氣法》進行了修改,政府積極鼓勵外資參與本國勘探開發及煉油化工領域,吸引外國資本。蘇丹1999年頒布的新投資法採取了貿易自由化政策,放寬外匯管制,放寬進口限制,創造了寬松的投資環境。埃及油氣上下游業務都對外開放,對私人投資的環境相當優越,並在減免礦區使用費、油田服務費等方面作了詳細規定。利比亞在聯合國與美國相繼取消對其制裁後,實施了新的對外開放政策,對外資進入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西非新興產油國雖然對外開放時間較晚,但開放程度較高。奈及利亞和安哥拉20世紀90年代後才真正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但是對外開放步伐邁得更快,對外開放程度更高。其中,奈及利亞為進一步吸引外資,推出免收礦區使用費、提高分成份額及稅收優惠等政策;政府還頒布了優惠政策,積極開放下游煉化業,放寬成品油進口管制,吸引外資投入其煉油工業。

『陸』 中國政府對於公民個人境外消費有何規定嗎比如說境外消費的范圍,境外消費的額度等,境外消費的外匯管制。

中國個人境外刷卡消費規定單日上限為1萬人民幣,或者一年內不得超過10萬人民幣。單筆超過1000元人民幣就會被銀行上報到國家外匯管理局。

依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規范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的通知》第一條: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本人名下銀行卡(含附屬卡)合計每個自然年度不得超過等值10萬元人民幣。超過年度額度的,本年及次年將被暫停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

第四條: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外幣卡由每卡每日不得超過等值1000美元調整為等值1萬元人民幣,由發卡金融機構在自身業務系統內實現;人民幣卡管理維持每卡每日不得超過等值1萬元人民幣,由境內人民幣卡清算組織統一在自身業務系統實現。

依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金融機構報送銀行卡境外交易信息的通知》規定:自2017年9月1日起,境內發卡金融機構向外匯局報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發生的全部提現和單筆等值1000元人民幣以上的消費交易信息。

(6)2017埃及外匯管制擴展閱讀:

外匯管制的主要目的:防止資本外逃;維持匯率穩定;維護本幣在國內的統一市場不受投機影響;便於實行貿易上的差別待遇;保護民族工業;有利於國計民生;提高貨幣幣值,穩定物價。

根據外匯管制內容和嚴格程度的不同一般分為三種類型:

1、實行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

這類國家的典型特徵是外匯極端缺乏,經濟不發達或對外貿易落後,如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和實行中央計劃經濟的國家。

2、實行部分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

這類國家對非居民辦理經常項目外匯支付不加管制,但對資本項目卻加以限制。如一些發達國家或開放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名義上取消但仍在不同程度上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

截至1991年,這一類型國家有20多個,主要是工業發達國家和石油輸出國。

『柒』  中東和北非的經濟合作組織

中東和北非是世界上油氣儲產量最豐富的地區,發達國家為了獲取這里的油氣資源不惜動用各種手段,為了捍衛石油利益和與發達國家相抗衡,中東北非的許多國家聯合成立並加入了許多該地區的多個組織。

一、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為了捍衛石油資源利益而與發達國家抗衡,1960年9月10日,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960年9月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

它是一個自願結成的政府間組織,對其成員國的石油政策進行協調、統一。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宗旨是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最大限度地維護成員國的石油權益;確保國際石油市場的穩定;確保生產國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有效地、節約地和正常地向消費國供應石油,並使他們在石油業的投資中得到公平的收入。隨著時間的推移,歐佩克的政策重點也在一直發生變化,包括:協調歐佩克各成員國的石油生產立法,特別是在特許權制度和稅收方面要統一協調;組建國家石油公司與跨國公司相抗衡;通過國家公司購買股權在外國石油公司中獲得參股權;提高與石油有關的稅收;對外國石油公司實行國有化;與外國公司締結服務合同和供應合同;統一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為避免石油生產供過於求,確定各成員國的生產限額。歐佩克的成立不僅保衛了石油生產國的利益,而且在石油領域的每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都對世界政治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歐佩克大會是該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各成員國向大會派出以石油、礦產和能源部長(大臣)為首的代表團。大會每年召開兩次,如有需要還可召開特別會議。大會奉行全體成員國一致原則,每個成員國均為一票,負責制定該組織的大政方針,並決定以何種適當方式加以執行。大會審議通過對來自任何一個成員國的理事的任命,並選舉理事會主席。歐佩克理事會類似於普通商業機構的理事會,由各成員國提名並經大會通過的理事組成,每兩年為一屆。理事會負責管理歐佩克的日常事務,執行大會決議,起草年度預算報告,並提交給大會審議通過。理事會還審議由秘書長向大會提交的有關歐佩克日常事務的報告。

歐佩克組織條例要求該組織致力於石油市場的穩定與繁榮,因此,為使石油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證,歐佩克實行石油生產配額制。如果石油需求上升,或者某些產油國減少了石油產量,歐佩克將增加其石油產量,以阻止石油價格的飆升。為阻止石油價格下滑,歐佩克也有可能依據市場形勢減少石油的產量。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其成員除原來的五國外,又增加了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印度尼西亞、阿聯酋、卡達、加彭、厄瓜多等13國。歐佩克總部設在維也納。1992年厄瓜多退出歐佩克,1995年,加彭退出歐佩克。經過2003年的美伊戰爭,薩達姆下台後,美國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輸出權,實際上,目前歐佩克的真正會員國就剩下10個。

二、海灣合作委員會

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錢學文,2000)由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卡達、阿曼和巴林六國於1981年5月成立。旨在加強成員國之間各領域的協調與合作,推進一體化進程。總秘書處設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最高權力機構為最高理事會,由成員國元首組成,主席由各國元首輪流擔任,任期一年。

六國主要資源為石油和天然氣,石油儲量5000億桶,佔世界總儲量45%,天然氣儲量25.6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16%。2001年GDP總值3300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2370億美元(中國外交部網站,2003)。六國政治、經濟體制相似,王室聯系緊密,在政治、經濟、外交、國防等方面有共同的利益,是中東地區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組織。

GCC六國處於東西兩半球交通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北與伊拉克、約旦接壤,南與葉門及阿拉伯海相鄰,東靠阿拉伯灣,西瀕紅海。境內絕大部分是沙漠,屬熱帶沙漠氣候。

GCC六國的自然條件和單一的資源狀況形成了單一的石油經濟結構。石油工業是六國的支柱工業,石油產值約占其GDP的30%,石油收入占其財政收入的70%。沙特石油儲量2615億桶,佔全球總儲量25%,居世界第一,年石油收入500億美元;阿聯酋980億桶,佔10%,居世界第三;科威特965億桶,佔9.6%,居世界第四。卡達天然氣儲量8.8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

為改變這種單一型經濟模式,GCC六國在經濟來源多樣化方面也取得一些進展。各國投巨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灌溉農業,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積極鼓勵發展加工業與金融、保險、旅遊等服務業。

對外貿易在GCC六國的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於其單一的經濟結構,除了石油和石化產品外,其他生活和生產所需大都依賴進口。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約2400億美元,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日本、歐盟、韓國、東南亞等國,主要進口國家為歐盟、美國、日本和東南亞等國。

在GCC六國的出口產品中,石油出口佔90%以上,其餘為化肥、化工原料等;進口產品主要是機械設備、家用電器、糧油產品、紡織品、服裝、輕工產品等。

GCC六國貿易條件好,無外匯管制,關稅較低(一般關稅為4%~12%),進口無限制、無配額。

六國還決定於2010年發行統一貨幣。

三、中東北非經濟會議

1991年馬德里中東和會召開後,中東和談取得了重大進展。巴勒斯坦和約旦相繼和以色列簽署了和平協議,阿以關系出現重要轉變。中東、北非地區國家普遍希望藉此機會加強彼此間的經濟交往與合作,振興國家經濟,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和世界經濟論壇聯合發起召開中東、北非經濟首腦會議。

第一屆中東、北非經濟首腦會議於199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舉行。美國和俄羅斯總統任名譽主席,摩洛哥哈桑二世國王任大會主席。61個國家的官方代表團以及1100多名企業家和經濟界人士共2000多人與會。大會議題為「中東和北非:和平與經濟發展新夥伴」。大會舉行了地區投資環境、資本市場、基礎設施、旅遊、水資源、農業和約旦河谷開發等專題小組討論會。會議通過了《卡薩布蘭卡宣言》。會議同意建立四個地區機構:①建立中東、北非開發銀行,設立專家小組研究建行等地區籌資機制。②建立地區旅遊委員會。③建立地區私人企業商會和商務管理理事會。④大會決定設立指導委員會和秘書處。

第二屆中東北非經濟首腦會議於1995年10月29日至31日在約旦海珊國王主持下在約旦首都安曼舉行。這次首腦會議是由美國和俄羅斯聯邦共同發起的,得到了歐洲聯盟、加拿大和日本的支持。54個國家的官方代表團和400多家各國公司企業的代表,共約140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就地區投資環境、地區貿易集團、經貿政策、人力資源、私有化、證券市場、經濟特區、資本市場、中小企業作用、旅遊、貿易資助和水資源等方面舉行了十五場專題小組討論會。會議通過了《安曼宣言》。《宣言》強調要促進擴大私營部門對地區的投資,增強國營部門與私營部門之間能夠確保實現上述目標的合作,以及努力加強地區合作和發展。會議就建立中東北非開發銀行、地區旅遊委員會和地區實業委員會,啟用經濟首腦會議的行政秘書處等達成協議。作為對卡薩布蘭會議建議的地區機構的補充,多邊和平談判協調委員會決定在安曼建立一個常設性的地區經濟機構——地區經濟發展工作小組監控委員會秘書處,以促進和加強中東與北非地區的經濟合作。

第三屆中東北非經濟會議於1996年11月12日至14日在埃及開羅舉行。由於1996年5月內塔尼亞胡上台後執行強硬政策,使阿拉伯國家認為,以新政府缺少合作誠意,因此,對此次會議持消極態度。會議由首腦會議降格為經濟會議。此次大會的經濟色彩較前兩屆濃重。會議由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主持。來自中東、歐洲、美洲的87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團、52個國際、地區組織負責人及2600名企業家共4600人出席了會議。會議主題是建設未來、創造適宜的投資環境。以和平與發展、經濟氣氛、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投資和二十一世紀的中東北非國家等主題舉行了全體會議。就私有化、政府在發展經濟中的職能、水、BOT項目、金融貨幣等舉行了三十多場專題小組討論會。會議通過了《開羅宣言》。

第四屆中東北非經濟會議於1997年11月16日至18日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此次會議是在內塔尼亞胡政府繼續執行強硬政策,中東和平進程嚴重受挫,多數阿拉伯國家堅持在以不做讓步的情況下拒絕繼續同以進行經濟合作的形勢下召開的。埃及、沙特、摩洛哥等主要阿拉伯國家堅持將與會同巴以和談取得進展掛鉤,並最終抵制了此次會議。僅有阿曼等少數阿拉伯國家出席。各國與會級別較前降低。卡達埃米爾哈馬德主持了會議。會議主題為:「為2000年後的經濟、貿易發展建立一種新型公營、私營夥伴關系」。大會以中東北非地區21世紀展望、經濟政治改革、天然氣及基礎設施戰略、私有化為主題舉行了五次全會,還以水資源、石油及天然氣、巴勒斯坦經濟、糧食與農業等專題組織了三十九場研討會,並舉行了多次合作項目發布會。會議通過了《多哈宣言》。

四、阿拉伯馬格裡布聯盟(Union Maghreb Arabe-UMA)

1989年2月17日,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利比亞、茅利塔尼亞5國發起組織了阿拉伯馬格裡布聯盟(簡稱馬盟)。1994年11月,埃及正式要求加入馬盟,但馬盟迄今未審議埃及的要求。其宗旨是在尊重各成員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的前提下,加強馬格裡布地區國家之間經濟互補合作,實現經濟一體化;在外交和國防領域協調立場,維護本地區利益,最終實現阿拉伯統一。

馬盟最高機構是元首委員會,由成員國元首組成,每年舉行一次例會,執行主席由各國元首輪流擔任,任期一年。會議主席由元首輪流擔任並在委員會休會期間任馬盟執行主席。外長理事會由各成員國外長組成,負責審議後續工作委員會和各部長專門委員會提交的工作報告,為元首會議作準備,並列席元首委員會例會。後續工作委員會由成員國負責馬格裡布事務的國務秘書組成,負責落實元首委員會的決議。部長專門委員會現有糧食安全、財政經濟、人力資源和基本建設4個專門委員會。

組織機構中常設秘書處:原為總秘書處,由各成員國一名代表組成,常設秘書處設在摩洛哥,秘書長任期為三年,可連任一屆。有咨詢委員會:即馬盟議會,設在阿爾及利亞,由成員國各20名立法代表組成,其主要職責是對元首委員會作出的決議、計劃提出意見,並就馬盟活動和實現目標提出建議。馬盟法院:由成員國各兩名法官組成,設在茅利塔尼亞。科學院和大學,將設在利比亞。馬盟與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馬爾他5國有對話關系(稱「5+5」會議)。

馬盟成立後至1994年共舉行6次元首會議,在地區一體化進程方面取得一定進展,通過了聯盟行動綱領,提出1995年實現關稅同盟和2000年建立經濟共同市場的發展戰略,並簽訂了大量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協議。但受諸多問題困擾,1995年以來,馬盟活動基本停頓,迄今未舉行過首腦會議。

盡管馬盟建設進展緩慢,但馬盟各國都認識到,唯有聯合自強才能應付國際劇變的挑戰,因此各國都不願放棄聯合。1998年2月馬盟成立9周年之際,各成員國元首互致賀電。1999年5月,馬盟後續委員會第35次會議在阿召開,會議確定10月在阿召開第18次外長理事會,並於年底前在阿舉行馬盟第7次首腦會議,但上述兩會至今尚未召開。

北非馬格裡布的石油天然氣的儲量也是十分豐富的,同中東、前蘇聯地區同屬於「石油心臟地帶」,在國際油氣版圖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五、阿拉伯國家聯盟(League of Arab States-LAS)

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議下,7個阿拉伯國家的代表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通過了《阿拉伯聯盟憲章》,阿拉伯國家聯盟正式成立,簡稱阿拉伯聯盟或阿盟。其宗旨:密切成員國間的合作關系,協調彼此間的政治活動,捍衛阿拉伯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全面考慮阿拉伯國家的事務和利益,各成員國在經濟、財政、交通、文化、衛生、社會福利、國籍、護照、簽證、判決的執行以及引渡等方面進行密切合作。成員國相互尊重國家的政治制度,彼此之間的爭端不得訴諸武力解決,成員國與其他國家締結的條約和協定對其他國無約束力。

阿盟共有成員國22個(1999年),它們是:阿爾及利亞、阿聯酋、阿曼、埃及、巴勒斯坦、巴林、吉布地、卡達、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茅利塔尼亞、摩洛哥、沙特、蘇丹、索馬里、突尼西亞、敘利亞、葉門、伊拉克、約旦、葛摩。

阿盟憲章規定,阿盟總部的永久地址為開羅。阿盟的主要負責人為秘書長艾哈邁德·伊斯馬特·阿卜杜勒·馬吉德博士(Dr.Ahmed Esmat Abl Maguid),埃及人,1991年5月15日當選。1996年3月14日在阿盟第105次外長會議上蟬聯。從當年5月算起,任期5年。

阿盟組織機構:①理事會:最高權力機構,由全體成員國代表組成。②聯合防禦理事會。理事會致力於統一各成員國的防務計劃,為加強其軍事力量而開展合作。③經社理事會。致力於實現阿盟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制定的目標,並有權建立或取消任何專項組織,負責監督其運作情況。④秘書處:它是阿盟的常設行政機構和理事會及各專項部長理事會的執行機構。⑤首腦會議:1964年起開始舉行,商討地區性重大問題。2000年10月21至22日,阿拉伯國家特別首腦會議在開羅召開,決定每年定期舉行阿國首腦會議。其他組織機構有:聯合防禦理事會,經社理事會,阿拉伯內政部長理事會,阿拉伯衛生部長理事會,阿拉伯社會事務部長理事會,阿拉伯住房部長理事會,阿拉伯青年部長理事會,阿拉伯新聞部長理事會,阿拉伯經濟統一理事會,阿拉伯教育、文化和科學組織,阿拉伯工業發展組織,阿拉伯農業發展組織,阿拉伯國家民航理事會,阿拉伯國家廣播聯盟,阿拉伯勞工組織,阿拉伯通訊衛星組織等。

『捌』 注意,外匯管制再度收緊,2017年如何換匯成最大難題

如果只是單純的換匯,數額過大,建議通過外匯貨幣兌來實現現有資金的保值。每天匯率是波動的,但如果擁有大量,且在一定周期(如半年、一年內)結算的貨幣確實會存在貶值的空間。

『玖』 2017年外匯管理有什麼新規定

最新的個人購匯說明書中,明確給出了境內個人在辦理個人購匯業務時的六項禁止行為,分別是:

1、不得虛假申報個人購匯信息

2、不得提供不實的證明材料

3、不得出借本人便利化額度協助他人購匯

4、不得借用他人便利化額度實施分拆購匯

5、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6、不得參與洗錢、逃稅、地下錢庄交易等違法違規活動。

(9)2017埃及外匯管制擴展閱讀:

主要類型:

1、各國外匯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嚴格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實行管制,實行這種外匯管制的國家通常經濟比較落後,外匯資金短缺,市場機制不發達,因而試圖通過集中分配和使用外匯以維持穩定的匯價、保障國際收支平衡、維護民族經濟的發展。

2、第二種是部分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的外匯交易原則上不加限制,但對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進行一定的限制。如日本、丹麥、挪威、法國、義大利等約20個國家。

3、第三種是完全自由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均不進行限制,外匯可自由兌換、自由流通、自由出入國境,實行金融自由化。這類國家有美國、英國、瑞士、荷蘭、新加坡和外匯儲備較多的石油輸出國(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

4、中國外匯管理體制基本上屬於部分型外匯管制,對經常項目實行可兌換;對資本項目實行一定的管制;對金融機構的外匯業務實行監管;禁止外幣境內計價結算流通;保稅區實行有區別的外匯管理等。這種外匯管理體系基本適應中國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也符合國際慣例。

『拾』 中國的一塊錢等於非洲的多少錢

等於2.04南非蘭特,南非蘭特兌人民幣 1 南非蘭特 = 0.4902 人民幣,人民幣兌南非蘭特 1 人民幣 = 2.04 南非蘭特
拓展資料
1.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86億)。
2.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簡稱,對於Africa一詞的由來,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一種傳說是,古時也有位名叫Africus的酋長,於公元前2000年侵入北非,在那裡建立了一座名叫Afrikyah的城市,後來人們便把這大片地方叫作阿非利加。另一種傳說是「阿非利加」是居住在北非的柏柏爾人崇信的一位女神的名字。這位女神是位守護神,據說早在公元前1世紀,柏柏爾人曾在一座廟里發現了這位女神的塑像,她是個身披象皮的年輕女子。此後,人們便以女神的名字「阿非利加」作為非洲大陸的名稱。還有一種說法是africa一詞來源於拉丁文的aprica,意思是「陽光灼熱」的地方,與地中海北岸希臘、羅馬互相比,北非地區的陽光的確要灼熱得多。此外,afri在是北非和迦太基人常見的名字,通常認為這和腓尼基語afar,「塵土」有關。但是1981年又有新的說法是該詞彙是源於柏柏爾人的詞彙ifri,即「洞穴」,指代這一地區的穴居人。不過在古羅馬人通過三次布匿戰爭打敗迦太基人以後,不斷擴張,建立了阿非利加行省,這個名字的含義才不斷地擴大。最初這個名稱只限於非洲大陸的北部地區。到了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在非洲的疆域擴大到從直布羅陀海峽到埃及的整個東北部的廣大地區,人們把居住在這里的羅馬人或是本地人統統叫阿非利干(African),意即阿非利加人。這片地方也被叫作「阿非利加」,以後又泛指非洲大陸。中世紀開始在英語里也用作Affrike指代非洲。
3.考古學的材料證明,非洲各族人民很早就創造並發展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在遠古時代,當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故鄉還處在冰川封固階段的時候,在非洲大陸上就已出現了沸騰的生活。那時候,尼羅河流域還是不適於居住的沼澤,現在荒無人煙的撒哈拉沙漠,在那時卻是一片河流縱橫的森林和草原。大約距今一萬年以前,北非氣候發生了急劇變化,大草原逐漸乾旱而變成沙漠。
4.尼羅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搖籃之一。尼羅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埃及早在公元前五千年就出現了農業,懂得了栽培穀物和興修水利。埃及人很早就發展了天文學,早在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就制定出相當精確的人類最早的太陽歷。太陽歷一年365天,分為三季,一季4個月,每月30天,最後一個月多加5天作為宗教節假日。它每年與回歸年的誤差僅約四分之一天。古埃及在公元前35世紀就創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19世紀就知道如何計算正方形的邊長和截頭角錐體的體積,公元前21世紀左右埃及人就已經能夠近乎精確地確定圓周率為3.16。

閱讀全文

與2017埃及外匯管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