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民幣幣種問題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
文/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王元龍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實際上就是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問題。從1994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由此開始,人民幣匯率生成逐漸走向市場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核心是: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允許市場匯率在一定范圍內圍繞基準匯率上下浮動。盡管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基本上符合中國國情,對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實事求是地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也存在著以下缺陷。
1、匯率形成機制扭曲
建立銀行結售匯制和全圍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外匯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銀行結售匯制和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構成了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基礎。從理論上來看,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反映的是市場供求關系。但從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看,由於存在著兩個突出的特點,即銀行結售匯的強制性與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封閉性。導致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扭曲,從而使人民幣匯率基本上體現的是政府意志,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匯率。
(1)銀行結售匯制的強制性。結售匯這種制度安排具有較大程度的強制性,企業出口所得外匯必須無條件賣給外匯銀行。企業不能持有外匯賬戶(以後雖允許大型外貿企業持有部分外匯,但受到嚴格的限制),不能根據自己未來的需求和對未來匯率走勢的預期自主選擇適當的出售時機和數量。至於企業的外匯需求,在經常項目下的貿易用匯通過外匯銀行的售匯來滿足,而經常項目下的非貿易用匯則受到較為嚴格的外匯審批控制。在這一制度下,企業無法意願地持有外匯,由此「強賣」而形成的匯率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價格。
(2)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封閉性和嚴格管制。銀行間外匯市場即銀行之間的外匯交易市場,建立該市場的初衷是為了改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然而從實踐來看這一目標並未達到,這是因為該市場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第一,封閉性而非開放性市場。銀行間外匯市場實行會員制,作為市場主體的外匯指定銀行其會員資格的獲得,須經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局的審批,必須符合嚴格的市場准入規則,從而使該市場失去開放性而成為封閉的市場。
第二,嚴格管制的市場。由於中央銀行對外匯指定銀行持有外匯的額度有嚴格的規定,這就使得外匯指定銀行不能意願地持有外匯,也難以根據本、外幣資產的合理組合來實現在風險可控情況下的收益最大化和規避外匯風險。更為重要的是,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中,由於中央銀行實際上處於壟斷地位,即中央銀行具有對外匯銀行的額度控制權以及中央銀行擁有巨額的外匯儲備和貨幣供給權,從而使中央銀行對該市場人民幣匯率的形成具有絕對的控制權。中央銀行在市場上的絕對壟斷地位,使政府的意志自然而然滲透在匯率之中。
第三,被動干預的市場。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中央銀行處於被動干預的地位,當外匯指定銀行之間的交易不能完全匹配時,由中央銀行彌補不足頭寸,以保證整個市場的「出清」。這種被動干預保證了市場的有效運轉,但也對人民幣匯率的形成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由於採用迫不得已的被動干預,極大地限制了中央銀行採取靈活的干預模式,其結果使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僅有管理而缺乏浮動,人民幣匯率趨向僵化。毫無疑問,這種狀況對人民幣體現外匯資源價格的真實性和代表性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嚴重製約了市場配置外匯資源效率的進一步發揮。
第四,單調的市場。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交易的幣種僅限於美元等少數幾種貨幣,成交量也主要以美元為主,而且幾乎不存在遠期、期貨交易,除了少數幾家銀行有資格辦理人民幣遠期交易外,幾乎沒有其他衍生工具。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的狀況對外匯交易量有重要的影響。不言而喻,交易品種稀少和交易方式單調是制約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量擴大的重要因素。真正意義上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必須具有一定數量的交易主體,形成多層次的市場結構,從而具有相當的交易規模。否則,就不可能形成活躍的外匯市場,也就不可能生成合理的市場匯率。
2、匯率缺乏靈活性或彈性
在客觀因素以及一部分主觀因素的作用之下,我國於1994年初開始實行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已經逐步演變成為固定匯率安排。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承載了包括政治因素在內的沉重負擔,我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對穩定亞洲經濟金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已經成為中國政治、經濟穩定的極其重要的標志。正因如此,人民幣匯率已經陷入僵化即缺乏靈活性或彈性,喪失了調節功能。
缺乏靈活性或彈性的人民幣匯率制度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從而成為危及我國金融安全的嚴重隱患,最突出地表現為弱化了企業的風險意識。匯率長期窄幅波動,不僅制約了市場引導外匯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發揮,並導致市場忽視匯率風險。在基本固定的匯率安排下,使市場和企業的匯率風險意識淡薄,在經營與投融資活動中很少考慮和顧及風險,從而出現和累積了一定的風險,如大量不良債務的產生,而這些風險的累積則是發生金融危機的重要條件。
由於人民幣匯率缺乏靈活性或彈性,人民幣名義匯率與實際有效匯率之間產生較大的差距。在單一釘住美元的匯率安排下,由於匯率浮動區間處在狹小的范圍之內,這種狀況使匯率難以對其他貨幣間匯率變化及時進行調整,特別是對美元和其他主要儲備貨幣間的匯率變化及其影響做出反應,其結果往往是表面上名義匯率保持穩定,而實際有效匯率已經與之發生偏離。
在我國的貿易結構中,與美元區的貿易額約占貿易總額的50%左右,而與非美元區即日本、歐元區和東南亞的貿易額約占貿易總額的一半左右。我國的現行匯率政策只是重視保持與美元區匯率的穩定,而對非美元區貿易夥伴的匯率穩定則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近年來,由於日元和歐元對美元的匯率不穩定,出現了美元不斷貶值的趨勢,相應地也導致了這些貨幣的升值。正是這些因素導致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趨降。
1994年人民幣匯率並軌時,我國規定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每天的波幅為中心匯率上下0.3%,按目前8.28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的水平,每天可上下浮動250個基本點,而實際上人民幣匯率每天波幅不過幾個基本點。人民幣匯率窄幅波動這種格局,較大程度是由於中央銀行作為銀行間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幾乎每天都參與市場交易,平補市場買賣差額,影響匯率生成。這就形成了中央銀行與市場博弈的格局,造成了匯率變動的政策敏感性。如果匯率出現大幅波動,可能向市場傳遞的是政府縱容或操縱匯率貶值或升值的政策信號,從而使得匯率波動從政策上變得比較敏感,這反過來制約了匯率政策操作的彈性。
3、匯率調整缺乏准確依據
1996年我國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並對資本項目下嚴格管制,從而使銀行間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供求決定於貿易項目。而貨幣的購買力則是與貿易相關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需要選擇購買力平價理論作為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的理論模型。但是,在人民幣匯率制度已經逐步演變成為固定匯率安排的情況下,用購買力平價來計算人民幣與美元的均衡匯率存在著重大缺陷,如購買力評價理論的前提條件(例如信息充分、交易成本為零、關稅為零)幾乎完全不能滿足,而且由於購買力平價理論的一般物價水平既包含了貿易品又包含了非貿易品,其計算結果必然存在著較大的偏差。顯而易見,從理論上來看,現行人民幣匯率的調整缺乏充足的依據。
從實踐上來看,現行人民幣匯率的調整也缺乏准確的依據。在匯率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來決定時,這一市場十分狹窄,而且僅限於由經常項目中的貿易項目派生出的外匯供求,但由於一方面中央銀行與外匯指定銀行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導致中央銀行無法獲取准確定價所需要的完全信息;另一方面,由供求偏好變化而造成的匯率變動的不確定性導致中央銀行管制定價的時間滯後,甚至發生判斷錯誤。在信息不對稱和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管制定價的中央銀行無論採用何種方法,都難以計算出一個「出清」供給與需求均衡的匯率水平。當中央銀行管制定價無法確定均衡的匯率水平時,匯率水平的調整不得不主要依賴於經驗以及有關黑市匯率水平、出口換匯成本等參考指標,使調整的准確性大為降低。
4、較高的維持成本
維持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成本較高,需要付出的代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增加貨幣政策靈活操作的難度。在資本自由流動的條件下,固定匯率制將沒有自主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只能被用於維持匯率的穩定;而在資本管制條件下,資本難以自由流動進行套利活動,利率平價理論將不再發揮作用,固定匯率制下的貨幣政策因此而重新獲得自主性。但是,我國的實踐表明,由於受資本控制有效性和貨幣管理當局沖銷手段的限制以及貿易平衡存在著不確定性,即使在資本管制條件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依然受到較大的影響,有時甚至會發生貨幣政策的作用方向與宏觀經濟政策目標背道而馳的現象。
(2)增加財政負擔。當美元相對於主要貨幣保持強勢的情況下,如果維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絕對穩定,勢必增加我國出口增長的難度,而擴大出口又是保持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為了刺激出口,我國採取了提高出口退稅比率、對出口商品貼息等措施,其結果:一方面是保持了出口的增長,對拉動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國家財政支出,並誘發了出口騙稅等道德風險。
(3)增加外匯管理成本和難度。為維持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在政策操作上我國不得不在一定程度藉助外匯管制的力量來實現既定目標。在1998年以前,為緩解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中央銀行加強了銀行結匯管理,明確規定中資企業借用的國際商業貸款不得結匯成人民幣使用;在1998年以後,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對人民幣匯率產生的貶值壓力,中央銀行又加大了對銀行售付匯管理的真實性審核力度。毫無疑問,嚴格的管制勢必增加管理成本。在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下,由於人民幣匯率基本固定、匯率無風險,當國內外利率存在利差時,必然導致無風險套利機會的出現。盡管在我國資本項目外匯管制之下,這種套利活動有一定的成本,但只要收益大於成本,套利仍會通過非法逃套等形式進行。這種狀況增加了資本項目外匯管理的難度。
(4)外匯儲備增加的成本與風險。在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框架下,強制性結售匯的實施、經常項目可兌換以及中央銀行對外匯指定銀行外匯頭寸額度控制,銀行、企業與居民都不能意願地持有外匯,而中央銀行則以國家外匯儲備的形式持有相當數量的外匯。這種狀況導致我國外匯儲備持續超速增加,由1994年初的212億美元上升到2004年底的6099億美元。持有如此規模巨大的外匯儲備,盡管可以看作是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穩定以及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的重要標志,或者說為市場提供了一個穩定與信心的重要標志,但是持有如此巨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對經濟發展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影響,最突出表現為:
首先,支付巨大的成本。既然外匯儲備是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進行外匯交易和國際債務清算、干預外匯市場的外匯資產,而且這種重要資源又必須具有較高流動性的前提條件,因此外匯儲備屬於暫時閑置或只能獲得很低收益的資產。由此可以這樣認為:外匯儲備的規模越大則意味著資源利用的效率就越低,同時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高。我國外匯儲備主要用於購買美國政府的短期債券和在境外金融機構的同業存款,其資產收益率大大低於對外借款所支付的利息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所付出的成本。我國在持有大量低收益外匯資產的同時,又以高成本從國際金融市場大量借入外資,造成巨額的資源浪費,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其次,承擔匯率風險。我國外匯儲備高度集中於中央銀行,匯率變動所產生的匯率風險就不可能向其他微觀經濟主體分散,必然由中央銀行獨自來承擔,在當前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市場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央銀行持有巨額外匯儲備特別是美元儲備資產將面臨巨大的匯率風險。
(5)增加社會交易成本。主要表現為:第一,在強制性的結售匯制度下,必然增加企業的額外負擔,使交易成本提高,而成本的提高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第二,對交易真實性的審核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管理費用的支出,而且隨之產生的效率下降也意味著社會成本的增加;第三,在結售匯制度下,對外匯的超額需求是外匯市場的重要特徵,因外匯超額需求而出現的大量的行政審批則又是產生尋租、腐敗等問題的重要根源。這樣不僅降低了外匯資源的使用效率、造成效率損失,而且又要為此支付監管的成本。所有這些,無疑會加大社會交易成本,造成社會福利的凈損失。
我國加入WTO之後,由於對外貿易擴大、外資流入增加、外資銀行大量進入及其業務增加,外匯市場日趨活躍,致使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壓力逐漸增大。伴隨上述重要變化,資本的流動性在我國逐漸提高,穩定匯率的難度越來越大,外匯管制的成本也將越來越高。這些變化必然要求人民幣匯率加快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㈡ 人民幣外匯即期詢價與競價走勢圖不一樣是為什麼
這個問題需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
1)需要弄明白即期競價與即期詢價的內在含義;
即期是指「交易期限限制」,是「當前、當下、現在」之意。即期交易要求某種商品交易的結算通常在1-2個交易日內完成。
競價及詢價是指形成價格的方式。競價,主要通過市場運營機構(如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組織交易的買方或賣方參與市場投標,以競爭方式確定交易量及其價格的過程。以銀行間外匯市場為例,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即期匯率的形成過程即為競價過程,通過銀行間外匯市場,買方報出人民幣對美元買入報價(以美元為例)及數量,賣方報出人民幣對美元賣出報價及數量,若買賣雙方報價相同,則成交;如果市場中有很多買賣報價,則秉持「價格優先、及時間優先」原則。具體而言,買入價格高者,先成交;賣出價格低者,先成交。先進者,先成交。
詢價,是指交易的一方(如銀行間外匯市場中做市商)為購買或出售某種商品,向對方口頭或書面發出的探詢交易條件的過程。其內容可簡可繁,可詢問價格,也可詢問其他有關的交易條件。以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為例,做市商在外匯市場通過向買賣某種貨幣的交易主體(個人或金融機構)通過雙邊(即做市商低買或高賣)詢價,自主報出其買入或賣出的價格,其清算也在買賣兩邊分別清算。其中,做市商有從中獲取價差(一般是對做市商而言,低買——做市商買入某種貨幣對應市場交易主體賣出某種貨幣;高賣——做市商賣出某種貨幣對應市場交易主體買入某種貨幣)獲利的權利,也有持續不斷地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的義務。
2)具體來談二者之間的差別。在明確即期競價及即期詢價兩者具體含義的基礎上,二者之間的差別清晰可見:交易期限方面,兩者相同,都是在「即期」;主要區別在於價格的形成方式不同。
㈢ 什麼叫即期匯率、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和市場匯率,三者的區別是什麼
即期匯率也稱現匯率,是指某貨幣目前在現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價格。通專常指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屬當日人民幣外匯牌價的中間價。企業發生的外幣兌換業務或涉及外幣兌換的交易事項,應當按照交易實際採用的匯率(即銀行買入價或賣出價)折算。
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是指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通常採用當期平均匯率或加權平均匯率等。
市場匯率是外匯管制較松的國家自由外匯市場上進行外匯交易的匯率。
三者區別是概念不一樣。
㈣ 我國目前即期外匯交易的外幣幣種和兌換人民幣的相關規定
即期外匯交易(Spot Exchange Transactions):又稱為現貨交易或現期交易,是指外匯買賣成交後,交易雙方於當天或兩個交易日內辦理交割手續的一種交易行為。
主要貨幣交易特性:
美元
美國經濟實力為世界之最,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最高。90%的外匯交易貨幣對都有美元。所有新興市場都將它們的貨幣和美元聯系起來,美元對美國股市和債券市場的變動相當敏感,因此從美國自身利益角度考量美國對美元匯率的態度對把握匯率走勢就非常重要。
例如,1985年「廣場協議」,當時美國面臨過高美元匯率導致的創歷史記錄的巨額貿易赤字,而日本投資持有大量的美元資產。1985年9月,美國施壓,同日、德、法、英達成五國聯合干預市場的協議,各國拋售美元,使美元有序下跌,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最終美元持續大幅貶值,美元對日元在此後不到三年時間,貶值50%。持有美元資產的日本投資者損失慘重,日元匯率的大幅上漲也最終促使日本經濟陷入長達十餘年的衰退,日本對美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挑戰也一敗塗地。
此外,2004年10月後美元一波大幅下跌,歐元創造了歷史新高1.3670。其間歐洲方面一再呼籲干預美國干預匯率,以避免歐元匯率過高導致歐元區經濟增長受挫。但美國方面只是口頭申明堅持強勢美元政策,但不願聯合入市干預,因為美元貶值對美國緩解貿易赤字有利。結果市場更添做空美元信心,年底前美元一路大跌不回頭。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了解美國方面對匯率走勢的真正意圖對於投資者是何等重要。
美國國內金融資本市場發達,與同全球各地市場關系緊密,且國內各市場也密切相關。因為資金隨時能在逐利目的下,在匯市、股市、債市間流動,也能隨時從國內流向國外,這種資金的流動對匯市影響的重大影響不言而喻。比如,美國國債的收益率的漲跌,對美元匯率就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匯市關注點在美國利率前景時。因國債對利率的變化敏感,投資者對利率前景的預期的變化,敏銳地反應在債市。如果國債收益率上漲,將吸引資金流入,而資金的流入,將支撐匯率的上漲,反之亦然。因此,投資者可以從國債收益率的漲跌來判斷市場對利率前景的預期,以決策匯市投資。
歐元
歐元佔美元指數的權重為57.6%,比重最大,因此,歐元基本上可以看做美元的對手貨幣,投資者可參照歐元來判斷美元強弱。歐元的比重也體現在其貨幣特性和走勢上,因為比重和交易量大,歐元是主要非美幣種里最為穩健的貨幣,如同股票市場里的大盤股,常常帶動歐系貨幣和其他非美貨幣,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因此,新手入市,選擇歐元做為主要操作幣種,頗為有利。
同時,因為歐元面市僅數年,歷史走勢頗為符合技術分析,且走勢平穩,交易量大,不易被操縱,人為因素較少,因此,僅從技術分析角度而言,對其較長趨勢的把握更具有效性。除一些特殊市場狀況和交易時段,如04年底,歐元在聖誕和元旦的節假日氣氛和交易清淡狀況下,對歷史新高做出突破,後續行情表明此為假突破,是部分市場主力出貨的狡猾手段。一般而言,對重要點位和趨勢線以及形態的突破,可靠性都是相對較強的。
一國政府和央行對貨幣都會進行符合其利益和意圖的干預,區別在於各自的能力不同。上面提到美國方面,因其國家實力和影響力,以及政治結構帶來政府對貨幣的干預能力頗強,可以說,基本上,美元的長期走勢可以按照美國的意圖,而歐元區的政治結構相對分散,利益分歧較多,意見分歧相應也多。因此,歐盟方面影響歐元匯率的能力也大打折扣,根本不能與美國方面同日而語。當歐美方面因利益分歧在匯率上出現博弈時,美國方面占上風是毋庸質疑的。正如前面所說,04年歐元上漲過程中,歐盟方面的口頭干預只能對歐元短線的走勢產生影響,沒有實際入市干預,也是因為歐洲方面明了,如無美國方面的配合,效果也是不如人意的。
澳元
澳元是典型的商品貨幣,商品貨幣的特徵主要有高利率、出口占據國民生產總值比例較高、某種重要的初級產品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國、貨幣匯率與某種商品(或者黃金價格)同向變動等等,澳大利亞在煤炭、鐵礦石、銅、鋁、羊毛等工業品和棉紡品的國際貿易中占絕對優勢,因此這些商品價格的上漲,對於澳元的正面影響是很大的,另外,盡管澳洲不是黃金的重要生產和出口國,但是澳元和黃金價格正相關的特徵比較明顯,還有石油價格。例如,近幾年來代表世界主要商品價格的國際商品期價指數一路攀升,特別是04年黃金、石油的價格大漲,一路推升了澳元的匯價。
此外,澳元是高息貨幣,美國方面利率前景和體現利率前景的國債收益率的變動對其影響較大。
英鎊
英鎊是曾經的世界貨幣,目前則是最值錢的貨幣,因其對美元的匯率較高,因而每日的波動也較大,特別是其交易量遠遜歐元,因此其貨幣特性就體現為波動性較強,而倫敦做為最早的外匯交易中心,其交易員的技巧和經驗都是頂級的,而這些交易技巧在英鎊的走勢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英鎊相對歐元來說,人為因素較多,特別是短線的波動,那些交易員對經驗較少的投資者的「欺騙」可謂屢試不爽。因而,短線操作英鎊是考驗投資者功力的試金石,而那些經驗和技巧欠缺的投資者,對英鎊最好敬而遠之。
英鎊屬於歐系貨幣,與歐元聯系緊密。因英國與歐元區經濟政治密切相關,且英國為歐盟重要成員之一。因此,歐盟方面的經濟政治變動,對英鎊的影響頗大。例如,法國和荷蘭的公投反對通過歐盟憲法,造成的政治動盪,歐元大幅下跌,就拖累了英鎊跟隨下跌。
此外,英國發現北海石油,使其成為G7里少數能石油自給的國家,油價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還利好英鎊,相對日元,那英鎊對日元的交叉就有較好的表現。
日元
因為日本國內市場狹小,為出口導向型經濟,特別是近十餘年經濟衰退,出口成為國內經濟增長的救生稻草,因此,經常性地干預匯市,使日元匯率不至於過強,保持出口產品競爭力成為日本習慣的外匯政策。日本央行是世界上最經常干預匯率的央行,且日本外匯儲備巨大,干預匯市的能力較強,因此,對於匯市投資者來說,對日本央行的關注當然是必須的。日本方面干預匯市的手段主要是口頭干預和直接入市。因此,日本央行和財政部官員經常性的言論對日元短線波動影響頗大,是短線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也是短線操作日元的難點所在。
也正因為日本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聯系,特別是與主要貿易夥伴,如美國、中國、東南亞地區密切相關。因此日元匯率也較易受外界因素影響。例如,中國經濟的增長對日本經濟的復甦日益重要,因而中國方面經濟增長放緩的消息對日元匯率的負面影響也愈來愈大。
日本雖是經濟大國,但卻是政治傀儡,可以說是美國的小伙計,唯美國馬首是瞻。因此,從匯率政策上來說,基本上需要符合美國方面的意願和利益。如1985年的「廣場協議」正是政治上軟弱,受制於人的結果。因此,上面所提到的干預匯率,也只能是在美國人「限定」的框架內折騰了。
石油價格的上漲對日元是負面的,雖然日本對石油的依賴日益減少,但心理上依舊。
加元
加元也屬於商品貨幣,是西方七國里最依賴出口的國家,其出口占其GDP的四成,而出口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和海產品。同時,加元是非常典型的美元集團貨幣(美元集團是指同美國經濟具有十分密切關系的國家,這主要包括了同美國實行自由貿易區或者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以加拿大、拉美國家和澳洲為主要代表),其出口的80%是美國,與美國的經濟依存度極高。
表現在匯率上,就是加元對主要貨幣和美元對主要貨幣走勢基本一致,例如,歐元對加元和歐元對美元在圖形上保持良好的同向性,只是在近年美元普遍下跌中,此種聯系才慢慢減弱。
另外,加拿大是西方七國里唯一一個石油出口的國家,因此石油價格的上漲對加元是大利好,使其在對日元的交叉盤中表現良好。
紐西蘭元
紐西蘭從1840年開始為英國的殖民地,最終宣布獨立,其建國歷史不超過兩百年,這個位於南太平洋的國家面積大約二十七萬平方公里,人口約有三百六十六萬,具備天然環境良好、氣候適宜、農業發達、資源豐富以及政治局勢穩定等優越條件,使紐西蘭享有南太平洋樂園的美譽。
過去二十年紐西蘭成功轉型,由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變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經濟體系。該國經濟仍然以出口農牧和旅遊業為主,而貨品和服務出口占國民生產總值30%。紐元和澳元一樣屬於高利率貨幣。 紐西蘭中央銀行是紐西蘭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成立於1934年,並在1936年收歸紐西蘭儲備銀行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並每半年發布一次貨幣政策報告。
瑞士法郎
瑞士是傳統的中立國,瑞士法郎也是傳統的避險貨幣,政治動盪期能吸引避險資金流入。另外,瑞士憲法曾規定,每一瑞士法郎必須有40%的黃金儲備支撐,雖然這一規定已經失效,但瑞士法郎同黃金價格仍具有一定心理上的聯系。黃金價格的上漲,能帶動瑞郎一定程度的上漲。
瑞士是一小國,因此,決定瑞郎匯率的,更多的是外部因素,主要的是美元的匯率,另外,因其也屬於歐系貨幣,因此,平時基本上跟隨歐元的走勢。
瑞士法郎貨幣量小,在特殊時期,特別是政治動盪引發對其大量的需求時,能很快推升其匯率,且容易使其幣值高估。
㈤ 人民幣與哪些貨幣可進行外匯直接交易
馬來西亞林吉特和俄羅斯盧布,再加上美元、日元,目前可直兌的共四個幣種
㈥ 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什麼意思
所謂即期匯率,指的是當天成交,兩個工作日後交割的外匯買賣採用的匯率。
人民幣對美元的即期匯率也相同,也可以看做人民幣對美元的實時匯率。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以USD/CNY這種貨幣對形式來表現,表示1美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人民幣即期匯率體現人民幣與美元的供求關系,由外匯交易中心交易產生,央行對即期匯率進行干預及調控。
㈦ 以下關於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的期權費幣種有哪些
麻辣小財
熱愛股票技術分析的小財
外匯期權交易的形式有哪些?
外匯期權交易的形式有哪些?
1、即期外匯交易:又稱現匯交易,是交易雙方約定於成交後的兩個營業日內辦理交割的外匯交易方式;
2、遠期交易:又稱期匯交易,外匯買賣成交後並不交割,根據合同規定約定時間辦理交割的外匯交易方式;
3、套匯:套匯是指利用不同的外匯市場,不同的貨幣種類,不同的交割時間以及一些貨幣匯率和和利率上的差異,進行從低價一方買進,高價一方賣出,從中賺取利潤的外匯交易方式;
4、套利交易:利用兩國貨幣市場出現的利率差異,將資金從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以賺取利潤的交易方式;
5、掉期交易:是指將幣種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交割日不同的兩筆或者以上的外匯交易結合起來所進行的交易;
6、外匯期貨:所謂外匯期貨,是指以匯率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用來迴避匯率風險,它是金融期貨中*早出現的品種。
編輯於 03-13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申請轉載
分享到
外匯期權
遠期外匯交易
外匯市場
評論
添加評論...
推薦閱讀
外匯高手不願公開的秘密:原來500美元做到1000萬只需5步,看看你能到哪
MEXG...的文章 · 21 贊同
外匯交易、外匯保證金與外匯期貨的區別
易魚易語的文章 · 6 贊同
外匯交易、外匯保證金與外匯期貨的區別
外匯交易總結
又到一年年末時,6年的外匯交易歷史總結。 每一筆的外匯交易我都有記錄,保存著14年至今的所有交易記錄。 月收益如下: 各平台交易總體如下: 2019年是有所成就的第一年。 做最差的月份9月,…
火山的文章 · 24 贊同
外匯交易18個技巧與策略
1. 外匯交易交易的是貨幣對,而非貨幣 你需要理解這句話,外匯交易貨幣對和其它任何關系一樣,你必須了解牽涉其中的雙方。外匯交易的成功還是失敗取決於你對這兩種貨幣的正確了解、清楚它們…
外匯之家的文章 · 16 贊同
【外匯騙局】揭秘TR外匯資金盤
最近我們發現有不少人在一個叫TR外匯保險對沖的平台做託管理財。他們的一個亮點就是AB倉保險對沖,宣稱通過這個模式可以實現穩賺不賠,也有人懷疑他是一個資金盤。那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
阿薩的文章 · 26 贊同
破解外匯交易規則,實現穩定盈利(一)外匯交易游戲真相
傳說中的...的文章 · 29 贊同
交易類干貨合集:外匯、期貨、股票
一、金融安全知識普及1、【警示】我收到的幾個外匯詐騙套路和案例 2、美股歷史性暴跌,全球金融危機來了嗎? 3、不得不防的金融騙局二、交易歷程:1、我的交易十年 2、從一個交易小白到成熟…
八位數花...的文章 · 59 贊同
外匯交易初級篇——謹以此文獻給准備踏入外匯交易的朋友
歌易的文章 · 391 贊同
外匯交易初級篇——謹以此文獻給准備踏入外匯交易的朋友
外匯專業術語全解析(超級全)
在外匯交易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專業術語,新手看起來一頭霧…
李陽的文章 · 13 贊同
外匯專業術語全解析(超級全)
外匯交易小課堂——外匯市場的交易時間
鄂穀子3 的文章 · 6 贊同
外匯交易小課堂——外匯市場的交易時間
㈧ 我國外匯市場的交易幣種和交易品種有哪些
銀行間外匯市場主要包括即期、遠期、外匯掉期和貨幣掉期四類人民幣外匯產品,共回有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答元、港幣和英鎊5個本外幣交易貨幣對。
此外,銀行間外匯市場還包括歐元/美元、澳元/美元、英鎊/美元、美元/日元、美元/加元、美元/瑞士法郎、美元/港幣和歐元/日元8個外幣對外幣的即期交易。
匯市場的交易品種:
1.人民幣外匯即期交易(FXSpot)
2.人民幣外匯遠期交易(FXForward)
3.人民幣外匯掉期交易(FXSwap)
4.人民幣外匯貨幣掉期交易(CurrencySwap)
5.外幣對外幣交易()。
㈨ 有哪幾種外匯交易幣種
招「行外匯實盤買賣」有以下交易幣種:港幣、澳元、美元、歐元、加元、英鎊、日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紐西蘭元。其中紐西蘭元目前只提供和美元的直盤交易,不提供與其他幣種的交叉盤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