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2017年中期貨幣便利

2017年中期貨幣便利

發布時間:2022-02-13 07:52:49

1. 2017年中國貨幣供應量余額達到167.7萬億元了嗎

據報道,在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7年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167.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2%。

宏觀杠桿率可以用廣義貨幣(M2)供應量與GDP總額之比來測算,2017年GDP名義增速為11.23%,M2供應量只有8.2%,上述比例比上一年有所下降。不過整體仍在2:1左右的水平,比發達國家的1:1水平要高。

分析人士表示,2017年實現了6.9%的經濟增長、不到5%的失業率、1.6%的通脹率,這樣的經濟運行格局難能可貴,在世界范圍內也是一枝獨秀。

2. 什麼是中期借貸便利詳細的。

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於2014年9月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中期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

發放方式為質押方式,並需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

(2)2017年中期貨幣便利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

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不僅面臨來自資本流動變化、財政支出變化及資本市場IPO等多方面的擾動,同時也承擔著完善價格型調控框架、引導市場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任務。

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平穩適度,支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中央銀行需要根據流動性需求的期限、主體和用途不斷豐富和完善工具組合,以進一步提高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2014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

主要作用

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過調節向金融機構中期融資的成本來對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和市場預期產生影響,引導其向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實體經濟部門提供低成本資金,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3. 中期借貸便利的主要內容

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於2014年9月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中期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發放方式為質押方式,並需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

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不僅面臨來自資本流動變化、財政支出變化及資本市場IPO等多方面的擾動,同時也承擔著完善價格型調控框架、引導市場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任務。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平穩適度,支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中央銀行需要根據流動性需求的期限、主體和用途不斷豐富和完善工具組合,以進一步提高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3)2017年中期貨幣便利擴展閱讀

中期借貸便利的主要作用:

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管理不僅面臨著資本流動、財政支出、資本市場ipo等變化的干擾,還承擔著完善價格監管框架、引導市場利率水平等多項任務。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體穩定和適度,支持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央行需要根據流動性需求的持續時間、主體和用途,豐富和完善工具組合,以進一步提高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中期貸款有利於利率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過調整金融機構中期融資成本,將影響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和市場預期,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國家政策導向向實體經濟部門提供低成本資金,促進社會融資成本的降低。



4. 中期借貸便利 (MLF)是什麼意思

MLF全稱中期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通過商業銀行以抵押物的形式向市場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簡單地說,這意味著中央銀行把錢借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把錢借給需要錢的企業,從而增加市場的流動性。MLF的出現將導致商業銀行對外貸款利率的降低,這也將降低企業使用資金的成本。因此,MLF對於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

MLF業務的目的是增加市場流動性,鼓勵商業銀行繼續放貸,以刺激經濟,改善經濟狀況。銀行有足夠的錢借錢給企業,讓企業擴大投資和再生產,又有足夠的錢借錢給個人,讓個人有錢花。為了維護金融市場的健康,當銀行擠兌或金融夥伴拖欠債務時,銀行、企業可能會破產。當今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與金融息息相關。企業規模太大,不能破產,否則會造成系統性風險和金融危機。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中央銀行將在一個MLF中運作,並繼續注入資金,以避免市場上的大公司倒閉。

5. 簡述2017年以來我國採取的貨幣政策及工具

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達到人民幣159.96萬億元,與1990年的1.53萬億相比,增長104倍余。當月滙率約6.18,換算成美元是25.9萬億,同期美國M2是11.6萬億美元,中國M2遠超美國M2。要知道中國含有水份的GDP不及美國一半,人均GDP相距更大,中美相比已可見中國貨幣超發之巨。中國M2存量不僅超越歐美,占據全球規模已達25%,其新增M2常年占據全球50%左右,一國新增貨幣超過世界其餘國家貨幣之和、一年就印了四分一個世界第一經濟體美國所有的錢,從任何角度、標准分析都是很難說是沒有濫發貨幣。

6. 中期借貸便利是什麼意思請通俗講解一下。

中期借貸便利就是是通過調節向金融機構中期融資的成本來對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和市場預期產生影響,引導其向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實體經濟部門提供低成本資金,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中期借貸便利於2014年9月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中期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為提供中期基礎貨幣而提供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針對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可以通過招標方式進行的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發行方式為質押,國家債券、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券、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等優質債券應作為合格質押。

(6)2017年中期貨幣便利擴展閱讀

中期借貸便利在提供流動性的同時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導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增長。總體看,在外匯占款渠道投放基礎貨幣出現階段性放緩的情況下,中期借貸便利起到了補充流動性缺口的作用,有利於保持中性適度的流動性水平。

2018年12月央行決定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

為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根據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增長情況,向其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大、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大型城市商業銀行,可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

7. 近三年中國的貨幣流動性結構有何特點為什麼

作者:鄧志超

來源:中國貨幣市場

內容提要

2019年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個高頻詞是「寬貨幣緊信用」。數據顯示,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自2017年底進入「8」時代,2019年11月公布的M2同比為8.2%。光從數值上來看,8.2%的廣義貨幣同比增長已經不低了,然而金融市場的感覺卻依然偏緊。

那麼很自然的一個疑問是,什麼樣的貨幣增速較為合適?當前的貨幣流動性為什麼給市場參與者造成偏緊的感覺?造成這種偏緊感覺的原因何在?展望2020年,我國的貨幣流動性可能呈現怎樣圖景?

一、貨幣流動性的定量分析

首先從理論上分析一個基本問題,貨幣的供應量如何規劃?這一問題的答案取決於貨幣政策目標。

傳統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政策目標是追求通脹平衡和經濟增長,因此簡單地理解貨幣增速大致能覆蓋經濟增長率與通脹率之和(用公式簡單表示為:M2=GDP+CPI)。然而,這一理論與我國的實踐顯然有矛盾之處。

圖1顯示的是我國M2同比與GDP和CPI同比之差(M2-GDP-CPI)的情況。按照貨幣理論,三者的差值應該常年在零值上下波動。然而圖1中的差值卻常年為正,且幅度頗大,特別是2009年呈現一個山峰狀,最高時M2增速超出GDP和CPI增速之和23%,是一個較大幅度的貨幣供應量增長。不少學者和分析師認為這是我國「貨幣超發」的一個證明。

圖1 M2-GDP-CPI(1995至今)

單位:%

註:數據皆為同比數據;GDP數據為季度數據,為分解為月度,筆者進行了平滑轉換。

數據來源:wind資訊,筆者整理

然而,以M2-GDP-CPI來衡量「貨幣超發」並不全面。

原因一方面是發展階段不同所適用的理論不同。M2=GDP+CPI貨幣理論建立在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這種環境以經濟平穩增長為前提假設。換言之,是以發達成熟的經濟體為藍本。而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長期快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大量原本不被賦值的資源被「貨幣化」。所以M2=GDP+CPI並不適用於衡量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階段所需要形成的貨幣需求。

另一方面是對資產價格的忽略。M2=GDP+CPI公式一個廣為詬病的問題是,沒有充分考慮到資產價格的變化。近年來,全球各大央行逐漸將資產價格穩定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之一。事實上,資產價格增長所形成的貨幣需求已經佔到了貨幣供應的很大一部分。

客觀來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貨幣供應量確實存在於「超發」的情況,這使得我國貨幣流動性非常充足,進而對經濟增長有刺激作用。然而,這一情況正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而變化。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M2和社融增速要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這是自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不再提M2增長目標之後對貨幣供應量規劃的進一步明確,也預示著M2=GDP+CPI公式在我國經濟發展未來的一個時期內成為貨幣流動性的政策取向。

其背景是經濟結構的調整下貨幣政策框架的轉型,從數量型進一步向價格型轉變,而產生的影響是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對於貨幣流動性「吃緊」的感覺。

二、貨幣流動性對資產價格形成向下壓力

當前,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對於貨幣流動性的感覺大相庭徑,相對而言,貨幣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足,而資本市場卻普遍感到「吃緊」。

在廣義貨幣供應量上,資本市場的「吃緊」也是有跡可循的。將圖1中2013年之後的部分放大形成圖2,我國M2-GDP-CPI的數值於2017年四季度由正翻負,預示著貨幣供應量覆蓋不了經濟增長和物價波動。在隨後的兩年中,只有2019年初M2-GDP-CPI短暫回歸正值。

一個很自然的問題是,M2-GDP-CPI為負意味著什麼?筆者的觀點是,貨幣供應量不足以覆蓋實體經濟增長和消費品價格波動,從而牽連了資產價格向下。

圖2 M2-GDP-CPI(2013至今)

單位:%

註:GDP數據為季度數據,為分解為月度,筆者進行了平滑轉換。

數據來源:wind資訊,筆者整理

理解這一點並不難。從前文中可知,我國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貨幣超發」,而「超發」貨幣可能的去處一是資源的貨幣化,二是資產價格的上升。如果我們將原本沒有貨幣化的資源也看做一種資產,貨幣化的過程就是資產價格從零到有交易價格的過程。那麼「超發」貨幣的這兩個去處都可以看做是資產價格的上升。

筆者用API表示資產價格指數,上述M2=GDP+CPI拓展為M2=GDP+CPI+API。倒推一下,API=M2-GDP-CPI,這一公式所表示的就是圖1和圖2中差值運行情況。而從圖2中可以清晰的看到,2017年四季度後M2-GDP-CPI為負,但幅度不大。然而,時間進入到2019年四季度後,負值的幅度陡然增加,觸及-2.5%左右。於資本市場中,現實的表現是股市、債市,以及規模最大的房地產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格下降,背後都有著流動性收縮的影子。

這可能是當前資本市場感覺貨幣流動性「吃緊」的數字解釋,因為貨幣供應已經不足以覆蓋經濟增長和物價波動了,所以一部分流動性從資產價格中撤出,以彌補前兩者。

需要指出的是,關於M2=GDP+CPI+API是否成立,理論研究並沒有統一的意見。但是絕大部分研究人員都認為,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價格上升吸收了大量「超發」的貨幣。

三、貨幣流動性收縮的原因

資產價格有向下的壓力是因為整體貨幣供應量提供的流動性不足,筆者稱之為貨幣流動性收縮,那麼收縮的原因是什麼呢?

理論上,廣義貨幣的形成由貨幣發行和貨幣創造兩個環節共同構成。如前文所述,貨幣發行由央行的貨幣政策所制定的發行規則和規劃所決定,主要受央行對宏觀經濟增長和物價波動的研判;貨幣創造由商業銀行和企業共同創造,主要受經濟繁榮程度的影響,經濟越繁榮基礎貨幣在一定時間段內周轉次數越多,創造的廣義貨幣就越多,反之則反是。

考慮到2001年加入WTO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外匯占款成為人民銀行投放貨幣的主要渠道。筆者整理了M2總量(實際貨幣量)、外匯占款(人民銀行外匯占款)*貨幣乘數等數據用以描述理論上的貨幣供應量,繪製成圖3。

從圖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2014年二季度之前,M2總量與外匯占款*貨幣乘數後的理論貨幣量幾乎重合,只是在2009年前後出現小幅分叉,這是受2008我國四萬億刺激政策影響。然而2014年三季度開始,M2總量和外匯占款*貨幣乘數開始出現明顯背離,且再也沒有重合。

原因從圖3中的國際收支總差額中可以得出。2014年開始,我國國際收支總差額出現了大幅度下降,這意味著外匯占款渠道下的外匯流入大幅下降,從而使得貨幣投放渠道受阻。特別是2015年「811」匯改之後,外匯儲備出現較大幅度波動,更是降低了外匯占款渠道下的貨幣投放。

圖3 M2、外匯占款、國際收支(2000年至今)

單位:億元

註:國際收支總差額數據為季度數據,為分解為月度,筆者進行了平滑轉換。

數據來源:wind資訊,筆者整理

也正是在2014年三季度,人民銀行創設了中期借貸便利工具MLF,隨後又在2015年二季度創設了抵押補充貸款工具PSL。筆者將兩者相加,圖3中用紫色的線表示兩者的余額,並沒有很明顯的特徵。

但當筆者將MLF和PLS之和加到外匯占款,之後乘以貨幣乘數後,發現新的(外匯占款+MLF+PSL)*貨幣乘數的理論貨幣總量與M2總量幾乎重合。說明當前,我國貨幣供應的主要渠道已經由外匯占款轉變為「外匯占款+央行創設的貨幣投放工具」。

至此,我們得到近期貨幣流動性收縮的一個重要原因:貨幣投放渠道的切換,以及背後我國國際收支格局的變化,由雙順差格局向貿易項下小幅順差、資本項下小幅逆差、總體平衡的轉變。這一變化使得長期以來在雙順差寬貨幣環境下浸溺慣了的資本市場變得不再適應。

貨幣流動性收縮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在貨幣創造環節。現階段從外部環境看,全球政治格局出現重大變化,經濟發展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同時金融風險不斷上升;從我國自身來看,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兩項因素作用,使得整個經濟體呈現一定程度的「悲觀預期」,這就影響了貨幣創造程度和速度。特別是近期,我國民營企業投資下降較快,削弱了民營企業這一部門的貨幣創造。

四、2020年貨幣流動性展望

展望2020年,筆者對於我國貨幣流動性依然持謹慎樂觀態度。預期2020年我國貨幣流動性會保持2019年的整體趨勢,即M2=GDP+CPI格局大致不變,符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M2和社融增速要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同時資本市場的流動性緊張還將持續,原因在於:

首先是貨幣投放渠道有待明確。外匯占款已經不再適用於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貨幣投放主渠道了,這一點已是大勢所趨。事實上,我國應該培育自身大國信用的貨幣發行體制和規則。當前以MLF和PSL補充因外匯占款而減少的貨幣投放,是一個暫時性的過渡舉措。短期內,人民銀行還將繼續使用這一過渡手段。

然而,人民銀行必將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會濫用進行大水漫溉,同時全面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也非常有限。所以,貨幣流動性的源頭貨幣投放環節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放鬆,這就限制了貨幣流動性大幅寬松的可能。

其次是國內外經濟環境短期內難出困境。國內外經濟所處環境在短期內很難出現大幅度向好變化,這使得企業家的投資信心在未來一個時期內只能慢慢恢復,貨幣創造環節,特別是貨幣流動性進入實體經濟的環節也隨之放慢,而這又反過來影響了經濟環境的向好。從我國整體經濟體來看,用內生性的經濟結構代替原來投資推動型的經濟增長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內內生的經濟元素發展情況決

8. 中期借貸便利與常備借貸便利的區別是什麼

中期借貸便利和常備借貸便利其實可以從文字上區別,中期相對的是一個時間的概念,一般幾個月;常備是一種經常性的行為。都是一種貨幣政策,為了對貨幣的流動性產生影響,從而間接對市場產生影響。

中期借貸便利,是指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於2014年9月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設。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

發放方式為質押方式,並需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

常備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簡稱SLF),是全球大多數中央銀行都設立的貨幣政策工具,但名稱各異,如美聯儲的貼現窗口(Discount Window)、歐央行的邊際貸款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

英格蘭銀行的操作性常備便利(Operational Standing Facility)、日本銀行的補充貸款便利(Complementary Lending Facility)、加拿大央行的常備流動性便利(Standing Liquidity Facility)等。

9. 2017年,某國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10萬億元,由於生產發展貨幣需求量增加20% 怎麼計算得12億

10*(1+20%)=10*1.2=12(億)

閱讀全文

與2017年中期貨幣便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南省內融資登記服務中心 瀏覽:32
外匯比股票風險大 瀏覽:637
貴金屬買是什麼 瀏覽:41
黃金操盤高手實戰交易技巧 瀏覽:687
傑克股份最新消息雪球 瀏覽:1000
非洲黃金多少錢一克 瀏覽:636
外匯盈利采訪 瀏覽:687
哪些股票有可轉債 瀏覽:273
信貸資產證券化注冊制 瀏覽:585
黃金遠期價格 瀏覽:570
人民泰銖匯率走勢圖 瀏覽:167
滴滴最後一輪融資能上市么 瀏覽:999
百富達融資有限公司 瀏覽:102
工作需要投融資知識如何學習 瀏覽:58
s5白銀一上黃金5多少錢 瀏覽:839
人民幣黃金該購買哪種 瀏覽:706
國際外匯平台代理商 瀏覽:324
最新河北今日廢銅價格 瀏覽:201
黃金分割角度 瀏覽:347
查上市股票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