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央行降准對外匯市場會有什麼影響
如果是美國央行的話,降息降准就是代表市場看美元下跌,那麼黃金就會上漲,非美貨幣也是上漲
Ⅱ 降准降息為什麼會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
降准降息會使持有人民幣的人拋出人民幣兌換成其他貨幣,因此會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
Ⅲ 人民銀行定向降准可以減輕企業的負債壓力為什麼
企業從銀行貸款,基準利率降低了,要企業要還的利息也就變少了,自然壓力就相對降低了啊。
Ⅳ 外匯占款減少了,為什麼要「降准」
轉自知乎
外匯占款數據過去一直是央行決定「降准」與否的重要參考標准,央行最近一次降準是在2016年3月1日,那個時候的2月份,外匯占款比1月份減少2278億。隨後央行自2016年3月1日起,宣布降准0.5個百分點。
所謂外匯占款指的是央行為購買外匯(主要是美元)而佔用的錢。在我國的結售匯制度下,外貿企業在外海賺取的外匯需要兌換成人民幣,央行間接從這些企業購買外匯而支付出去的人民幣就是外匯占款(當然外匯占款還包括其他,但主要是來自企業)。
如此一來,央行獲得了企業的外匯,外貿企業擁有了央行「印出」的人民幣。我們假定為100億人民幣,由於這筆錢金額並不小,企業不可能以現金方式持有,絕大多數都會以活期或定期的方式存在X銀行的存款賬戶里。
這時候100億成了X銀行的存款,當然X銀行也不傻,自己不是活雷鋒,他不可能平白無故地給你保管錢,而且還支付你利息,X銀行會把這些錢拿去放貸,對它來說放貸的錢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是央行現有規定,每存款100塊最少需要有16.50塊存到央行的賬戶里,其餘的83.5塊才能拿去放貸,在這當中,16.50塊就是存款准備金,16.50÷100=16.5%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我們假定X銀行拿去放貸的83.5億全部給了A企業,我們再假定這部分錢又全部打到A企業在Y銀行的活期存款賬戶里(按現有規定大部分錢是不能取出來的),成為了Y銀行的存款,然後Y銀行重復X銀行的操作,在83.5億中拿出16.5%的錢放到央行賬戶後,其餘的69.75億再次拿去放貸……。緊接著K銀行、W銀行、Z銀行……又再一次重復X、Y銀行的操作!
最終100億人民幣通過銀行體系最多可以創造出的錢M2(可以理解為市場上所有的錢)是:
M2=100億×(100÷16.5)=606億
即原始的100億是基礎貨幣,派生出來的606億是廣義貨幣M2(現金+所有存款)。
解釋了那麼多,現在我們來解讀上面那個新聞:
1、「6月份央行的外匯占款余額是21.5萬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央行通過外匯占款放出的基礎貨幣是21.5萬億,21.5萬億通過銀行體系最多派生出來的M2是:
M2=基礎貨幣×(100÷存款准備金率)=21.5萬億×(100÷16.5)=130萬億
2、「6月份外匯占款減少343億」,即基礎貨幣少了343億,派生出來的M2少了:
M2減少量=343億×(100÷16.5)=2078億
3、「外匯占款連續20個月下降」,也就是說通過外匯占款創造的基礎貨幣已經連續20個月降低,通過「M2=基礎貨幣×(100÷存款准備金率)」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存款准備金率不變的情況下,外匯占款(基礎貨幣)減少將會導致M2降低,為了保持M2今年12%的速度增長(今年政府定下的目標),那麼有什麼辦法?
央行可以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導致(100÷存款准備金率)變大,最終避免了因為外匯占款減少導致的M2降低。
2001年以後,受益於中國加入WTO,中國進出口貿易快速發展,外貿企業從海外賺取了巨額利潤,外匯占款快速增加,從2001年初的1.44萬億增加到2014年末的27.1萬億,導致基礎貨幣隨之快速增加。央行為了防止M2過高導致的流動性泛濫,不得不提高存款准備率,促使(100÷存款准備金率)變小,平衡M2。
於是央行的存款准備金率也由2007年的9.00%升高到了2015年的20.5%(而歐洲央行只有2%左右),那麼我們可以反過來說,以前外匯占款增加了導致存款准備金率上調,而現在外匯占款減少了是不是該「降准」呢?
對於這個問題,觀點如下:
1、現在不同於以前,國際層面上,2017年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幾乎要見頂,美國從2015年到現在已經加息了4次,日本、歐洲也在醞釀退出寬松貨幣政策。中國為了防止錢流出,也開始收緊貨幣。而在國內「降准」一直被視為寬松貨幣的重要象徵,如「降准」將會和目前總基調相違背,可行性不大。
2、按照監管層最新的定調,貨幣政策2016年底被定為「中性」,最新的表態定為「穩健」。所謂「穩健」最根本的是要控制M2的增長速度,未來M2具體的增長速度是多少,我們不知道。但是根據近期的信息,M2同比增速已經由原來的兩位數(2009年接近30%),降低為最近2個月的個位數(6月份是9.4%)。
也就是說在M2同比降低的情況下,並不需要下調「M2=基礎貨幣×(100÷存款准備金率)」公式中的「存款准備金率」以對沖基礎貨幣(外匯占款)下降而導致的M2增速不足。
3、央行「印鈔」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外匯占款,二是通過購買債券投放資金,從而達到「印鈔」的目的。也就是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外匯占款減少了,央行還可以通過購買債券放出錢呢!
Ⅳ 央行降准啟動,外匯市場會受到哪些影響
降准就是往市場投放了增量的人民幣,從供求理論來說:短期來看,人民幣相對於其他外幣會有貶值的壓力,尤其對強勢美元會加大貶值的趨勢。當然,這也不排除是央行主動加大對美元貶值的力度導致,因為外匯儲備管理的邊際成本已經比較高了。對於投資者來說,人民幣對美元有貶值的趨勢,進而可能會影響到市場的風險偏好,
Ⅵ 人民幣降准 為什麼會導致美元對人民幣掉期點下降
本周第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延續下跌趨勢。當天(6月25日)的人民幣中間價下調89個點,報6.4893。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幅擴大,截至16:30收盤報6.5240,較上一交易日跌276點,盤中一度跌破6.54關口。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幅更大,當天一度跌破6.55關口,日內跌超300點,創1月10日來新低。這也是離岸人民幣匯率連續8天下跌,為2016年以來最長連跌紀錄。
市場普遍認為,近日人民幣匯率接連下挫,主要受國內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以及中美貿易戰等國內外因素影響。資深外匯專家韓會師認為,近期即期匯率持續在中間價上方運行,可能意味著市場總體上對人民幣的情緒仍然偏空,市場結售匯偏逆差的概率較高。
昨日人民幣匯率的繼續下挫也與央行年內第三次實施定向降准有關,本次定向降准將於7月5日正式實施,釋放流動性約7000億元,是今年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定向降准。華創證券債券團隊認為,央行的定向降准無疑會加劇人民幣貶值壓力,盡管貶值幅度可能還會在央行可控的范圍內,但也容易強化市場對人民幣的預期。
不過,從利多方面看,不少分析人士表示,當前人民幣貶值也利於應對中美貿易摩擦。「中美貿易談判給人民幣貶值提供了較好的時間窗口,降准和匯率貶值組合拳開打,預計人民幣存在繼續貶值到6.6的可能性,這個降准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說。
經濟學家鄧海清也認為,為了保匯率,丟了外儲,或者為了維持所謂的中美利差,而硬把中國無風險利率維持在不合理的水平,其實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中美貿易問題愈演愈烈,徹底改變了人民幣兌美元的均衡匯率基礎,美國有錯在先的情況下,沒有理由指責中國匯率貶值。中國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反而可以大大改善中國在貿易戰中的被動局面,獲得更大的迴旋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4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已經抹去今年以來的所有漲幅,但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年初至今呈現持續升值態勢,升值幅度達3%左右。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上半年人民幣延續2017年中期升值行情,相對美元一度升值突破6.25。相較其他非美貨幣,人民幣體現顯著「抗跌」特性,使得三大人民幣指數持續上行。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則表示,這次降準的時機要滯後於美聯儲加息一周,說明央行試圖避免降准對人民幣匯率的直接打壓作用。然而,央行也將會努力避免持續貶值加劇資本外流,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總體貶值將會相當溫和,預計今年底部在6.7上下。
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從外匯交易層面看,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存在貶值壓力,但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匯率走勢存在諸多變數,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不知道貿易戰是否會引發匯率戰、金融戰。如果引發匯率戰、金融戰,則不確定更大、殺傷力更強。
「經歷了『811』匯改以及中國貨幣當局近年來成功應對匯率波動,特別是中國尚有龐大的外匯儲備,我對中國應對匯率波動很有信心。」管清友說
Ⅶ 「降准」對人民幣匯率有什麼影響
央行突然宣布降准,勢必釋放大量的流動性,而貨幣寬松必然會對匯率產生貶值壓力,這是否意味著人民幣會進一步貶值呢?筆者認為概率不高。
今年年初以來公布的PMI等經濟數據反映國內宏觀經濟下行態勢依然嚴峻,通縮風險不斷上升,加上12月外匯占款大幅負增長,近期實體經濟資金面趨於緊張,下周又有多隻新股發行,央行在此時降准應該主要是為了避免春節前流動性過於緊張,對沖外匯占款下降的影響,同時刺激目前疲弱的宏觀經濟,而不是要開啟人民幣貶值的空間。雖然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出口,但在國內經濟不景氣,經濟增長依然主要靠投資拉動,資金已有外流跡象的情況下開啟人民幣新一輪貶值走勢,引發的大規模購匯需求可能是央行難以承受的,因此央行目前考慮的可能主要是如何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
至於本次降准對人民幣匯率的具體影響,應該主要是市場預期上的影響,未必會演變成即期匯率的大幅貶值。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已連續多日逼近跌停價,貶值預期不斷上升,但在周三央行宣布降准之後的第二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在中間價貶值的情況下並沒有呈現極端的貶值走勢。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周四跳空高開接近100個基點觸及6.2560,離跌停價不足50個基點,但隨後很快跟隨美元指數的下跌而回落,並沒有出現全天弱勢的情況。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一直在6.14下方,限制了境內人民幣即期匯價跌停的價格在6.2628以下,因此,只要後續中間價一直低於6.14,即期匯價前期的高位6.2676就不可能被突破。在非美貨幣紛紛貶值,資金外流加劇的背景下,為了避免單邊貶值預期形成,防止資金外流的情況加劇,筆者認為中間價有較大的可能會穩定在目前的水平,人民幣即期匯率大幅貶值的概率也就變得非常小了。
受本次降准影響比較大的是人民幣的遠期匯率。由於本次降准將有效緩解境內資金面緊張的局面,若境內銀行間市場利率相應下降,人民幣遠期匯率的貼水幅度也將會有所回落。
總之,本次降准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將遠大於外匯市場;對人民幣遠期匯率的影響將大於即期匯率;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將大於市場的實際走勢。
Ⅷ 人民銀行這次降准對匯率影響大嗎
外匯管理局是中國人民銀行下的一個分支機構。 根據國務院「三定方案」,國家外匯管理局的主要職責是:(一)設計、推行符合國際慣例的國際收支統計體系,擬定並組織實施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制度,負責國際收支統計數據的採集,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二)分析研究外匯收支和國際收支狀況,提出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議,研究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可兌換。(三)擬定外匯市場的管理辦法,監督管理外匯市場的運作秩序,培育和發展外匯市場;分析和預測外匯市場的供需形勢,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供製訂匯率政策的建議和依據。(四)制訂經常項目匯兌管理辦法,依法監督經常項目的匯兌行為;規范境內外外匯帳戶管理。(五)依法監督管理資本項目下的交易和外匯的匯入、匯出及兌付。(六)按規定經營管理國家外匯儲備。 (七)起草外匯行政管理規章,依法檢查境內機構執行外匯管理法規的情況、處罰違法違規行為。(八)參與有關國際金融活動。(九)承辦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交辦的其他事項。 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的宏觀調控部門。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包括: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按照規定審批、監督管理金融機構;按照規定監督管理金融市場;發布有關金融監督管理的業務的命令和規章;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經理國庫;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負責金融業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依法從事有關的金融業務活動;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根據國務院規定,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 由外匯管理局的第九個職能和人行的最後一個職能可知:外匯管理局是中國人民銀行下的一個分支機構。
Ⅸ 中國降准之後,人民幣/美元跌向6.60還會遠嗎
從宏觀角度看,此次降準是2016年8月-2018年初「緊貨幣+緊信用」政策組合向2018年2月以來「寬貨幣+緊信用」政策組合轉變的延續,並不是全面放水刺激,政策目的是支持債轉股去杠桿、小微企業融資、為銀行非標轉標提供流動性支持、化解信用風險、應對中美貿易戰沖擊等。
從外匯市場看,中美利差進一步縮小,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降准消息傳出以來,人民幣/美元匯率已經連續兩天大跌,並跌破6.55大關。雖然從長遠看,降准對市場的影響應該是有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已從兩年來的高點回落,因為中國似乎正允許人民幣相對走弱。
另外,此次降准不同於4月份的存款准備金率下調,那主要是用來取代中期借貸便利(MLF),而今日的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將釋放7000億元人民幣,為實體經濟帶來新的流動性,因此,它也預示著中國央行決定放鬆貨幣政策的信號。
而在另一方面,雖然美元近期迎來了一波調整,但貿易戰態勢的嚴重化與擴大化將使美元的避險屬性得到重視。在貿易戰的陰影下,美股全線回撤。
美國的貿易戰同時也並不僅僅針對中國。上周末,特朗普承諾將對歐洲汽車出口徵收20%的關稅,如果歐洲對汽車的貿易壁壘沒有降低的話,這就增加了貿易方面的擔憂。當然,這場貿易戰最終也是對美元有利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日益嚴峻的中美貿易戰形勢下,有一個特殊的點需要特殊對待,那就是中國政府是否會拋售美國國債。我個人認為中國是不太可能採用這種頗為極端的處理方法的,因為這只會適得其反。但即便中國政府不增加強管制,今年的人民幣/美元也將在基本面與市場的預期之下,逐步走向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