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90年代期貨市場的情況

90年代期貨市場的情況

發布時間:2022-03-13 02:32:12

期貨市場有沒有連續跌停的記錄

期貨市場也會有連續跌停的紀錄。只不過連續跌停的次數比較少。還是股票連續跌停的記錄會更多一些。因為期貨是帶杠桿兒的,如果連續跌停的話,那麼不管是誰也承受不住。

❷ 鋼材期貨在中國的發展史是什麼

我國鋼材期貨交易的歷史情況
線材期貨上市交易情況
1.1993年—1994年線材期貨合約的上市背景及交易情況 20世紀80年代後期建立的鋼材現貨批發市場,改變了生產計劃由國家規定、產品由國家分配的傳統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鋼材生產企業面向市場、適應市場的能力,也為建立統一、高效、通暢的鋼材流通體系打下了基礎。但當時普遍出現的「三角債」以及由現貨市場本身的缺陷如信息不暢、交易缺少公開性所帶來的問題,困繞著鋼材生產和經營企業,制約了鋼材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因此,人們急需找到一條履約率高、質量有保障、能產生權威價格的有效途徑,線材期貨品種正是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鋼材流通體制改革的進程中應運而生。1993 年3 月,蘇州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φ6.5mm線材期貨交易。之後,天津聯合期貨交易所、沈陽商品交易所、重慶商品交易所、上海建築材料交易所和北京商品交易所也相繼推出該品種的期貨合約。 1993—1994年,我國的經濟正處於特定的起步發展階段,一方面,由於線材是基本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產品,市場需求面廣量大,線材期貨交易一推出,馬上得到鋼廠、物資流通企業和使用廠家的積極響應,另一方面,由於當時的銀行資金相對寬松,因而催化了新上市的線材期貨品種的交易規模迅速擴大。這期間全國線材期貨交易累計成交總量達到4.52多億噸,成交金額計1.32多萬億元,交割總量251多萬噸,成為當時全國成交量最大的商品期貨品。 由於當時國內期貨市場發育不成熟,各項法規制度建設滯後,使交易量大、流通性強的期貨大品種缺乏良好的運作環境,線材期貨交易後期出現了過分投機的違規現象。1994年3月,國務院根據宏觀調控的需要暫停了線材期貨交易。 第一階段(1993年3月至6月),由於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鋼材需求迅猛增長,線材現貨價格由1700元/噸一路攀升,至93年上半年,突破4000元/噸。作為現貨市場價格的預期,線材期貨價在93年初,高位運行於4000元/噸左右,與當時的現貨價保持同步。 第二階段(1993年7月至11月),受國家緊縮政策的影響,鋼材市場需求減少,而國內鋼材產量和國外進口繼續增加,線材現貨價格迅猛下跌,由最高時的4200元/噸降至2620元/噸,跌幅達37.62%。線材期貨價提前於現貨價急速下跌,如三個月的期貨由最高4270元/噸跌至2347元/噸,跌幅達45.04%。 第三階段(1993年12月至94年1月),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形成的泡沫,給市場帶來通貨膨脹的趨勢,在這種趨勢的拉動下,加之銀根松動的配合,現貨價格出現短期回升,而期貨價格在交易者的推波助瀾下,先於現貨價迅速反彈,最高價位3840元/噸,超過了當時的現貨價。 第四階段(1994年2月後),國家採取了抑制通貨膨脹的調控措施,社會需求不旺,加之鋼材庫存過大、進口過多,期貨價格一路回落。
線材期貨交易的經驗總結
線材期貨品種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好品種。1993年,中國的期貨交易所在沒有任何國際參照物的情況下,首創線材期貨品種並成功上市,這在世界期貨交易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1.線材期貨交易中的價格發現功能 線材期貨上市交易後,由於參與者眾多、成交量大、流通性強,所以價格的預期性較為真實、可靠。分析蘇州商品交易所線材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對比走勢圖可以看到:1993年6月份以前,受供需影響,期價在4000元/噸左右高位運行,與當時的現貨價格保持同步;6月份以後,國家宏觀調控措施逐步到位,在交易者合理預期下,期價先於現貨價下調至2340元/噸;當年年底,由於大規模基建項目上馬,引發交易者對遠期價格看好,期價又呈遠期升水態勢;而到1994年年初,面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加緊實現,期價又掉頭向下,此後,再未高過國家計委規定的指導價。整個過程中,在一般月份沒有出現期價遠遠偏離現貨價的情況,而到交割月份期價又基本與現貨價接軌。另外,與開設期貨交易前的現貨價格波動比較,1993年,現貨市場上,φ6.5線材最高價4400元/噸,最低價1600元/噸,而期貨價最高4270元/噸,最低2340元/噸,減少波動870元/噸。期價起到了削峰填谷的調整作用。由此可見,在近兩年的期貨交易中,線材的期貨價格走勢是貼近實際,比較理性的,基本上真實反映了我國政治、經濟因素對期貨市場的影響。 2.線材期貨交易為企業提供了迴避風險的渠道 正因為成交活躍及期貨價格走勢相對合理,使得鋼材市場的各類主體可以利用期貨市場來迴避現貨價格風險。在線材期貨交易中,曾涌現了一些成功的套期保值案例。如蘇州商品交易所線材上市之初,只有蘇州、南京兩家地方鋼鐵企業參加,隨著套保功能的發揮,一年後發展到華東地區生產線材的大中型鋼廠相繼入市,其他地區的主要鋼廠也都以不同形式參與了線材的套期保值交易。在期貨價格的兩波大跌勢中,一些鋼廠在高價位時按生產計劃在遠期合約上拋售,既實現了銷售,又確保了貸款及時回籠,免受了"三角債"之苦,還避免了現貨價大跌帶來的重大損失。 3、線材期貨交易為鋼材流通創造了規范的交易環境 線材期貨交易以公開競價、計算機撮合成交為手段,改革傳統落後的交易方式,規范了交易行為,為鋼材流通創造了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環境,保證了交易的透明度。
線材期貨交易的教訓
1.線材期貨交易的價格發現功能有所體現,但套期保值功能尚不成熟 在線材期貨交易中,首鋼、鞍鋼、唐鋼、包鋼等一些國有大中型鋼廠曾以不同形式參與了套期保值交易。但是,由於當時的市場發育不成熟,對套期保值尚沒有一套健全的管理辦法,不少市場參與者對套期保值缺乏正確的認識和運用,在交易過程中,遇到行情波動,便一改初衷,參與投機,從而誤失套保良機,造成損失。 2.線材期貨交易後期,風險管理存在問題,造成投機過度 線材期貨上市交易期間,由於當時國內期貨市場尚處於試點階段,市場管理者、交易者尚未成熟,表現在:第一,期貨合約設計不盡合理;第二,交割倉庫布局不夠合理,如蘇州商品交易所的線材交割倉庫集中在華東地區,使投機者操縱市場有機可乘。沒有建立品牌交割制度,交割量不宜控制,交割質量缺乏保證,容易產生糾紛;第三,各項法規制度建設滯後,整個市場缺乏嚴格的風險管理規范和抵抗風險的能力;第四,交易者缺少科學、合理的投資意識,一些管理部門對期貨市場存在一些不正確的看法。綜上種種原因造成線材期貨交易在後期一度投機過度,使廠家、商家造成損失,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3、國家根據宏觀調控的需要暫停線材期貨交易是必要的 由於線材上市交易期間,當時國內期貨市場發展不成熟、期貨合約的設計不嚴密、管理不規范等原因,造成了線材交易一度投機過度,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1994年3月國務院依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而暫停了該品種的期貨交易是完全必要的。

❸ 期貨出金年前回排隊嗎

一般情況下會排隊。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❹ 期貨市場的發展簡史

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國際貿易普遍開展,世界市場逐步形成,市場供求狀況變化更為復雜,僅有一次性地反映市場供求預期變化的遠期合約交易價格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而要求有能夠連續地反映潛在供求狀況變化全過程的價格,以便廣大生產經營者能夠及時調整商品生產,以及迴避由於價格的不利變動而產生的價格風險,使整個社會生產過程順利地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期貨交易就產生了。
最初的期貨交易源於16世紀的日本,大阪。在日本的大米市場得到了發展。直到19世紀,仍是日本獨有,後來漸漸被全世界效仿。
1848年美國芝加哥的82位商人為了降低糧食交易風險,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CBOT的成立,標志著期貨交易的正式開始。1865 年,CBOT 推出了標准化合約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1882 年,CBOT 開始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 1925 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結算公司( BOTCC )成立,同時規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所有交易都要進入結算公司結算。至此,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開始形成。
期貨交易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發展的基礎上,基於廣大商品生產者、貿易商和加工商的廣泛商業實踐而產生的。1833年,芝加哥已成為美國國內外貿易的一個中心,南北戰爭之後,芝加哥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發展成為一個交通樞紐。到了19世紀中葉,芝加哥發展成為重要的農產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農產品在芝加哥進行買賣,人們沿襲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對面討價還價進行交易。這樣,價格波動異常劇烈,在收獲季節農場主都運糧到芝加哥,市場供過於求導致價格暴跌,使農場主常常連運費都收不回來,而到了第二年春天穀物匱乏,加工商和消費者難以買到穀物,價格飛漲。實踐提出了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以防止價格的暴漲暴跌,需要建立更多的儲運設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穀物生產地的經銷商應運而生。當地經銷商設立了商行,修建起倉庫,收購農場主的穀物,等到穀物濕度達到規定標准後再出售運出。當地經銷商通過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的方式收購農場主的穀物,先儲存起來,然後分批上市。當地經銷商在貿易實踐中存在著兩個問題:他需要向銀行貸款以便從農場主手中購買穀物儲存,在儲存過程中要承擔著巨大的穀物過冬的價格風險。價格波動有可能使當地經銷商無利可圖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是未買先賣,以遠期合約的方式與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聯系,以轉移價格風險和獲得貸款,這樣,現貨遠期合約交易便成為一種普遍的交易方式。
然而,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同樣也面臨著當地經銷商所面臨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肯按比他們估計的交割時的遠期價格還要低的價格支付給當地經銷商,以避免交割期的價格下跌的風險。由於芝加哥貿易商和加工商的買價太低,到芝加哥去商談遠期合約的當地經銷商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尋找更廣泛的買家,為他們的穀物討個好價。一些非穀物商認為有利可圖,就先買進遠期合約,到交割期臨近再賣出,從中盈利。這樣,購買遠期合約的漸漸增加,改善了當地經銷商的收入,當地經銷商支付給農場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1848年3月13日,第一個近代期貨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成立之初,還不是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所,還只是一個集中進行現貨交易和現貨中遠期合約轉讓的場所。
在期貨交易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兩次堪稱革命的變革,一是合約的標准化,二是結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實現了合約標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標准期貨合約。合約標准化包括合約中品質、數量、交貨時間、交貨地點以及付款條件等的標准化。標准化的期貨合約反映了最普遍的商業慣例,使得市場參與者能夠非常方便地轉讓期貨合約,同時,使生產經營者能夠通過對沖平倉來解除自己的履約責任,也使市場製造者能夠方便地參與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貨交易的市場流動性。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在合約標准化的同時,還規定了按合約總價值的10%繳納交易保證金。
隨著期貨交易的發展,結算出現了較大的困難。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起初採用的結算方法是環形結演算法,但這種結算方法既繁瑣又困難。1891年,明尼亞波里穀物交易所第一個成立了結算所,隨後,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結算所。直到現代結算所的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才算產生,期貨市場才算完整地建立起來。因此,現代期貨交易的產生和現代期貨市場的誕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內在要求。
從1848 年到 20 世紀 70 年代,期貨市場的交易品種主要是商品期貨,他們可以分為以小麥、玉米、大豆等為代表的農產品期貨;以銅、鋁、錫、銀等為代表的金屬期貨和以原油、汽油、丙烷等為代表的能源期貨三大類型。
上世紀 70 年代,利率、股票和股票指數、外匯等金融期貨相繼推出,而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於 1982 年 10 月 1 日 在 CBOT 的上市,又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
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情況
我國的期貨市場發展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方案研究和初步實施階段(1988-1990年)
1990年10月,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作為我國第一個商品期貨市場正式啟動。
第二個時期:迅猛發展階段(1990-1993年)
到 1993 年下半年,全國期貨交易所達 50 多家,期貨經紀機構近千家,期貨市場出現了盲目發展的跡象。
第三個時期:治理整頓時期(1993-1998)
1993年11 月,國務院發出了《關於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通知》,1994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批轉國務院證券委《關於堅決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若干意見的請示》,開始對期貨交易所進行全面審核,到1998年,14 家交易所重組調整為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三家;35個期貨交易品種調減為12個;兼營機構退出了期貨經紀代理業,原有的294家期貨經紀公司縮減為180家左右。
1999年9月,一個條例、四個管理辦法的正式實施,構建了期貨市場規范發展的監管框架。這樣,在經過幾年較大力度的結構調整和規范整頓,以《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及四個管理辦法為主的期貨市場規劃框架基本確立,中國證監會、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交易所三層次的市場監管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期貨市場主體行為逐步規范,期貨交易所的市場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不斷增強,期貨投資者越來越成熟和理智,整個市場的規范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在清理整頓過程中,我國期貨市場交易量有了比較大的下滑,但是從2000年開始,期貨市場逐步走出低谷。上海期貨交易所目前已經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銅期貨交易中心,2003年的成交量達到11166.29萬噸, 10年內增長了50多倍。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貨品種的交易量在2003年達到了2818.80萬噸,已經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豆期貨交易中心,成交量僅次於美國的CBOT 。
2004 年1月31日 ,國家發布了《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穩步發展期貨市場,對期貨市場的政策也由規范整頓向穩步發展轉變。證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紛紛參股期貨公司,使期貨行業獲得新的資金流入。大米、股指期貨等新品種也即將推出。在我國加入WTO 、融入國際經濟大家庭之際,作為發現價格和規避風險的重要金融工具,期貨市場將對中國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發揮其無可替代的作用。

❺ 中國目前期貨市場發展情況如何

國內期貨屬於剛剛起步階段,將以前的大米的不成熟品種通通去掉,保留和新增了部分品種,從發展來看,與國外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就目前來說,也夠國內期貨愛好者進行投資了,在黃金上市後,生豬,鋼材,股指也會陸續上市的。

❻ 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簡史(分為哪幾個階段)

由中國期貨協會編制的09年新版期貨市場教程中,將我國期貨市場20年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

1、理論准備與試辦(1987-1993)
介紹此階段,必須介紹期貨市場發展的原因,即中國期貨市場建立的背景——產生的原因是,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沿著兩條主線展開,即價格改革和企業改革。

農產品價格的搞活,使得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此時,政府需要一個市場手段來防範農產品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因此一批學者提出了簡歷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設想。

1988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體改委、商業部等部門根據中央領導的只是,組織力量開始對期貨市場的研究,並成立了期貨市場研究小組,系統的研究了國外期貨市場的現狀和歷史。組織人員到國外期貨市場進行考察研究,積累了大量的期貨市場理論知識。

1990年10月12日,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進期貨交易機制,作為我國第一個商品期貨市場正式開業,賣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1991年6月10日,深證有色金屬交易所宣告成立,並於1992年1月18日正式營業,同年5月28日傷害金屬交易所成立,1992年我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成立。

2、中國期貨市場的清理整頓時期(1993-2000)

93年國務院發表了《關於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通知》,開始了第一次整頓。最終確定15家交易所為試點交易所。1998年,國務院又開始了第二次整頓,將15家交易所合並壓縮為3家。

此次整頓,使得我國期貨市場監管架構基本確立。使得我國期貨交易所得到治理。使得期貨經紀公司得到治理。對違規事件進行了處理。

3、中國期貨市場的規范發展(2000-今),表現有以下幾點,你可參考:

01年,全國人大批準的十五規劃,第一次提出了「穩步發展期貨市場」,為我國期貨市場長達七年的清理整頓畫上了句號。
03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十六屆三中全會,將關於期貨市場的發展方針寫入了黨的會議決議。
規范發展期貨市場的法律法規相機出台.《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期貨經紀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期貨從業人員職業行為准則》.....

我國期貨交易量呈現恢復性增長並連創新高,相關數據,你可查閱相關資料。
我國期貨市場,不斷有新產品推出
鋼材、早秈稻、PVC.....是近期推出或將要推出了

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成立(2006年5月18日)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06年9月8日0

相關資料,你可以在查查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❼ 期貨開市和收市時間

期貨開市和收市時間:
在我國期貨的交易時間一般只有4個小時的交易時間,一般情況下,上午的交易時間為9:00一11:30;下午交易時間為1:30-3:00。這也就意味著期貨有兩個開市時間,分別是上午9:00和下午1:30;也有兩個收市時間,分別是上午11:30和下午3:00。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交所、大交所以及鄭州所,上午小節休息時間為10:15-10:30,下午小節休息時間為14:10-14:20,大交所和鄭州所下午是沒有小節休息的。
【拓展資料】
期貨,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❽ 中國有哪些期貨市場以及發展現狀

狹義上的期貨市場主要指的是期貨交易所。目前中國的期貨市場主要構成部回分 分為以下答幾類:
1.中國證監會以及各地派出機構(證監局)、中國期貨業協會、中國期貨市場保證金監控中心
2.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
3.期貨公司會員單位以及非期貨公司會員單位
4.投資者: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套保企業客戶
截至2020年9月24日,全市場資金總量近8000億元,較2019年年底增長超40%,較2017年年底增長超80%;期貨市場有效客戶數180.80萬個,較2017年年底增長41.6%;期貨市場結構逐步機構化,目前法人權益佔全市場比例超過六成,較2017年年底明顯上升。
溫馨提示:請遠離非法集資、違法配資、代客理財、虛假或誤導性宣傳/誘導交易、非法咨詢/喊單、提供交易軟體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期貨公司總部!開戶、原油/鐵礦/PTA/股指/手續費返還!追問即可!

❾ 2000年後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概況

WTO後中國期貨市場:現狀、問題和對策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內投資者,無論是商品生產者還是需求者,無論是證券市場的參與者還是外匯市場的參與者,都迫切地需要規避價格風險的手段,這給中國的期貨市場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而入世後資本市場的開放將使中國期貨市場直接面對國內外游資的沖擊,市場發展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改進?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市場是否能承受住入世的沖擊,是否能把握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取得跨越式發展。

一.期貨市場發展現狀

2001年對中國人來說是喜慶的一年:北京申奧成功、男足首進世界盃、中國正式加入WTO,等等;2001年對中國期貨市場來說也是喜慶的一年:經過六年的規范整頓之後,市場出現了恢復性增長,交易額和交易量比2000年增長近一倍,期貨市場在沉靜多年後逐步重新受到社會和投資者的關注。盡管從交易量來看市場似乎已經走出了低谷,在政府重拳規范治理後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易,但要說市場信心已完全恢復還為時尚早,從圖1可以看到由於期貨市場各類風險事件頻發,市場起伏跌宕,要想達到或超過1995年的歷史高位,市場還得先在質上給投資者更大的信心。

資料來源:2001年及以前的統計數據來自《中國證券期貨年鑒》,1995-2001,2002年數據來自鄭州商品交易所研發部。

期貨市場和其它資本市場一樣,其基本功能發揮情況和與國際市場的聯系程度將決定它是否能在國際化過程中經受住考驗。下面分別考察上海銅、大連大豆和鄭州小麥三個市場在不同階段的表現情況1。

1. 期貨和現貨價格關系

商品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的發揮取決於期貨和現貨價格關系,下列圖表說明了各個市場的情況。

圖2和表一說明上海銅期貨市場的走勢和現貨市場非常緊密,這表明期銅市場起到了很好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從各階段看,第二階段期貨、現貨價格相關性比其他兩階段差,第三階段的相關系數較前兩階段都高,說明上述兩個功能的發揮越來越好。

圖2 滬銅期貨、現貨價格走勢表 1 滬銅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9704 0.9598 0.9307 0.9822
資料來源:上海期貨交易所,其中期貨價格為三月合約日收盤價,現貨價1993年-1998年2月23日采自國家物資信息中心,之後采自安泰科《中國金屬通報》時間區間 1993.03.01-2001.12.28

從圖3看出,連豆市場期現貨價格相關性較好,但表2表明從1996年3月到2001年1月間雖然二者總的相關性不錯,為0.8288,但期間變化很大,1999年為0.7181,1999年後只有0.1092。而2000年9月到2001年8月二者的相關系數也不超過0.5。這說明大豆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發揮不是很好。

圖 3 連豆期貨現貨價格關系 表 2.連豆期貨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8388 0.7181 0.1092/<0.5①

資料來源:大商所市場部。大豆現貨價格為吉林玉米批發市場、黑龍江糧油批發市場的每周現貨價的算術平均價,期貨價格為每周各合約結算價加權平均價。

分析圖4和表3,發現1996年以前鄭麥市場功能發揮比其他市場好,相關系數為0.97,但1996年以後就遠不及其他兩個市場,尤其是1999年以後相關系數僅為0.19,市場完全沒有發揮其基本功能。

圖 4 鄭麥期貨現貨價格關系 表 3 鄭麥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838931 0.9720 0.8559 0.1892

資料來源:鄭商所研發部。時間為1994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貨價格為鄭商所小麥交割月價格的每旬平均值,現貨價格為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小麥車板交貨價。

從以上分析得出,國內三個交易所在價格發現這一基本功能上表現各異。滬銅無論是總的情況還是各個階段表現最好,期貨現貨價格相關性強,市場運行平穩,連豆和鄭麥總區間和前兩個階段表現還好,但第三階段很差。

2. 國內外市場關系

從圖5和表4可得,滬銅從上市以來一直和全球最大的金屬期貨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保持著非常好的相關關系,滬銅價格不僅很好的反映了國內市場的供需情況,而且反映了國際市場的供需狀況,這說明滬銅市場和國際聯系緊密,是一個相對開放的,較成熟的市場。

圖 5 上海和LME三個月合約價格關系

表 4 上期所和LME期貨價格相關系數

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9542 0.9193 0.9128 0.9449

資料來源:上期所信息部,時間為1993.03.31-2002.02.28

由於缺少相關詳細數據,對連豆國內外關系的分析引用大商所研發部的資料,不能分階段對比。從圖6和表5中看出,連豆與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期貨市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聯系比較緊密,相關系數達到0.85左右,這說明作為中國大豆期貨價格很好的反映了國際期貨價格,能同時反映國內外的供需狀況,是一個較成熟的市場。

圖 6 大商所和CBOT的S0109合約價格走勢對比

表5 大商所與CBOT各合約相關系數統計表

合約
S0109
S0111
S0201
S0203

相關性
0.913
0.917
0.805
0.794

資料來源:大商所研發部,他們研究的是幾個代表性合約2000年到2001年與CBOT對應合約的相關情況。

從圖7和表6可得,鄭商所期貨價格和國際期貨價格的相關性不是很好,尤其是第三階段,相關系數僅為0.053,而且鄭商所小麥價格一直比CBOT高,這一方面說明小麥期貨作為最大的在交易期貨品種,和國際的聯系不緊密,市場開放度不夠,不能反映國際市場的供需狀況;同時也說明我國小麥現貨市場和國際市場存在差距,由於小麥是最大的糧食品種之一,國家和地方存在一定的保護政策,使得各地的現貨市場以及國內外的現貨市場出現分割,造成信息流和物質流不能同步,從使市場間長期維持較大差價,資源不能被有效配置。

圖 7 鄭商所和CBOT近交割月合約價格走勢對比

表6 鄭商所和CBOT期貨價格相關系數

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4530 0.5806 0.6357 0.0534

資料來源:鄭商所研發部。時間區間為1993年6月到2001年12月,數據由劉少華老師提供。

通過以上分析,從和國際市場的相關性角度來看,滬銅市場比較成熟,而且在不斷進步,連豆市場稍差,鄭麥市場則幾乎和國際市場不相關。結合期現貨關系分析,可以認為在規范程度和市場功能發揮程度方面,滬銅最成熟,連豆次之,鄭麥最後。

二.中國期貨市場存在的問題

雖然兩次治理整頓使中國期貨市場從無序到初步規范化發展,雖然中國期貨市場在2001年出現了六年來的首次恢復性增長,但以上結果表明中國期貨市場離規范和成熟還很遠,市場存在以下問題:

1.市場法制不健全,市場信用不夠。中國期貨市場已經經過了12年的發展了,但「期貨法」始終不能推出,和證券市場相比,期貨市場的立法和執法都嚴重滯後了。

2. 現貨市場不發達,國內缺少大型的規范的現貨批發市場,和國際市場聯系也不夠,削弱了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發揮的效果。當代的經濟越來越全球化,這就要求市場的價格不僅要能反映國內市場的供求情況,而且還要能反映國際市場的供求狀況。成熟的現貨市場和遠期市場是期貨有序市場發展的必要條件[46],只有成熟的現貨市場才能形成有代表性的現貨價格,只有成熟的遠期市場才能培養人們的套保意識,只有有了具有代表性的現貨價格和良好的套保意識,期貨市場才能很好的發揮其基本功能。

3. 期貨市場中品種結構不合理,缺少金融期貨等衍生品,限制了期貨市場的規模擴張。現在交易的12個品種中只有小麥和銅屬於大品種,但因交割標準的限制,實際符合標準的現貨量也不是很大,這使得現貨大戶或資本大戶有力量操縱市場價格。從國際的經驗來看,金融市場最終主角是金融衍生品,包括股指期貨、匯率期貨、利率期貨和相關的期權,而這些產品中國市場都沒有。

4. 融市場開放程度不夠。我國利率和匯率都沒有實現市場化,金融行業對境外資本又一直採取禁入態度,所以限制了國內外游資的流動性,造成市場缺血。

三. 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為了應對WTO後市場地挑戰,筆者認為中國期貨市場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 加強市場法制建設,完善市場監管和自律體系。一方面要盡快出台《中國期貨法》和相關法規,完善法制建設,另一方面則要建立行業自律體系,加強行業職業道德建設。

2. 加強糧食和相關產業流通體制改革,建立發達的現貨市場。首先在對農產品的補貼上政府可以考慮借鑒發達國家差價補貼或是幫助農民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等經驗來替代定價收購。這樣一是能使我國農業政策和世界接軌,適應加入WTO以後逐步開放市場的挑戰;二是能使我國現貨市場的價格更全面的反映整個市場的供求狀況,有利於現貨市場的完善和形成權威的現貨價格信號,從而為期貨市場提供正確的信息。其次要加快糧食批發市場整合步伐,建設現代的大型糧食批發市場。

3. 培養理性的市場主體,保證期貨市場健康發展。我國現階段從事期貨經紀業務的公司大多剛達到證監會要求的資本底線,嚴重限制了公司各項業務的開展。要借鑒證券市場發展的經驗,在市場規則的指導下培育大型的期貨公司和專業投資集團,以保證期貨市場快速理性的發展。在發展現有投資機構的同時,考慮建立期貨投資基金,為期貨市場增資。中國資本市場的現狀不是缺少資金,而是缺少有效的投資方式,國際資本市場和國內股票市場發展的經驗表明,建立投資基金可以加快市場完善的步伐。

4. 開發和恢復上市更多的期貨品種,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渠道。我國現在新品種上市還是審批制,不能由市場說話,應該參照國際經驗,引入核准制,讓市場決定期貨品種的存亡。即使暫時保留審批制,經過多年的治理整頓,當年造成風險事件的主客觀環境都已得到改善,應該順應市場需要,盡快推出這些期貨品種,以適應加入WTO後各行業面臨的國內外競爭。

5. 加快資本市場的整合和開放步伐,為中國資本市場在國際中爭取一席之地。我國資本市場不僅和國外有割裂,就是國內的各個市場,也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股票市場、利率市場、期貨市場和保險市場等等幾乎互相隔絕,尤其是期貨市場和其他市場之間更是如此。一方面要放鬆對資金自各市場間流動的限制,包括在國內外市場間的流動的限制,最大限度的發揮資本的效率;另一方面要開發聯系各個市場的金融產品,現階段主要是推出金融期貨,如股票期貨、股指期貨和利率期貨等,為資金流動提供渠道。只有有了充分的市場流動性和多樣的投資工具後,才能吸引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只有有了規范運作的市場環境和適度的規模,中國資本市場才能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90年代期貨市場的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軍工 瀏覽:866
2015年6月人民幣對泰銖匯率查詢 瀏覽:324
防範金融詐騙培訓小結公司 瀏覽:782
疫情結束後股票 瀏覽:712
招聯金融服務協議書 瀏覽:863
今天股票哪個股會大漲 瀏覽:961
人民幣兌匯率台幣 瀏覽:628
降杠桿減負債講話稿 瀏覽:369
創業板新股票上市時間 瀏覽:760
外匯交易技巧心得 瀏覽:758
期貨原油研發報告 瀏覽:361
黃金非農行情100賺錢嗎 瀏覽:796
廣發期貨如何轉賬 瀏覽:735
中外運海運發展股份 瀏覽:611
各大銀行類似余額寶的理財 瀏覽:102
三胞集團收購 瀏覽:1000
浙江大盛融資租賃公司待遇 瀏覽:882
江蘇融佰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19
微投資理財是真的嗎 瀏覽:585
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金融座談會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