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lbma全球貴金屬年會

lbma全球貴金屬年會

發布時間:2022-03-19 19:50:44

㈠ 中國的黃金現貨交易公司有哪些

大陸沒放開黃金現貨交易,所以沒有現貨黃金公司。只有期貨,紙黃金,實物黃金等交易。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2004年9月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 (LBMA) 上海年會上表示,中國黃金市場應當逐步實現三個轉變:從商品交易為主向金融交易為主的轉變、由現貨交易為主向期貨交易為主的轉變、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的轉變。這段話概括了中國黃金市場的現狀和特點-以實物現貨為主,市場封閉;同時也為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做了指引-黃金金融衍生產品為主要交易方式的國際性黃金市場。

㈡ 黃金的大事記

195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下發《金銀管理辦法》(草案),凍結民間金銀買賣,明確規定國內的金銀買賣統一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
1982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熊貓金幣。
1982年9月,在國內恢復出售黃金飾品,邁出中國開放金銀市場的第一步。
1983年6月15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對金銀實行統一管理、統購統配的政策」;「中國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機關、部隊、團體、學校,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一切金銀的收入和支出,都納入國家金銀收支計劃」;「境內機構所持的金銀,除經人民銀行許可留用的原材料、設備、器皿、紀念品外,必須全部交售給中國人民銀行,不得自行處理、佔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單位和個人不得計價使用金銀,禁止私自買賣和借貸抵押金銀」。
1999年11月25日,中國放開白銀市場,封閉了半個世紀的白銀自由交易開禁,為放開黃金交易市場奠定了基礎。12月28日,上海華通有色金屬現貨中心批發市場成為中國唯一的白銀現貨交易市場。白銀的放開視為黃金市場開放的「預演」。
2000年8月,上海老鳳祥型材禮品公司獲得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批准,開始經營舊金飾品收兌業務,成為國內首家試點黃金自由兌換業務的商業企業。
2000年10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發表有關黃金市場開放的研究報告。同年,中國政府將建立黃金交易市場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綱要。
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中央銀行啟動黃金價格周報價制度,根據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兌國內金價進行調整。
2001年8月1日,足金飾品、金精礦、金塊礦和金銀產品價格放開。
2001年9月29日,中國國家黃金集團公司成立。
2001年11月28日,黃金交易所模擬試運行,黃金走過了一條從管制到開放的漫長歷程。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面開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推出「黃金寶」業務,個人炒金大門被撞開。
2004年6月,高賽爾金條推出,國內首次出現按國際市場價格出售與回購的投資型金條;7月中金黃金與其他公司合作分別成立鄭州黃金交易中心、大連黃金交易中心。
2004年8月1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AU T+D現貨延遲交收業務。
2004年9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上海年會上表示,中國黃金市場應該實現從商品交易為主向金融交易為主轉變,由現貨交易為主向期貨交易為主轉變,由國內市場向融入國際市場轉變。
2004年11月2日,鑫力黃金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1月8日,山東黃金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1月16日,中國農業銀行與山東招金集團聯手推出「招金」個人黃金業務;隨後中國銀行開立計帳式紙黃金業務;中國建設銀行於2月28日推出個人帳戶金交易業務。
2005年7月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與工行上海分行聯合推出「金行家」業務,這是上海黃金交易所首次推出的面向個人的黃金投資產品。
2005年8月,山東招金黃金交易中心正式開業。
2008年12月30日,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在天津濱海新區空港經濟區注冊,注冊資本金為一億元人民幣,公司營業范圍為「貴金屬(含黃金、白銀)、有色金屬現貨批發、零售、延期交收,並為其提供電子平台;前述相關咨詢服務及許可的其它業務」。
交易所於2010年2月開始試運行,2012年2月正式運行。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品種有鉑、鈀、白銀、黃金四種貴金屬。2010年度總成交金額為1,432億元,創稅1,500餘萬元;2011年總成交額為16,309億元,創稅約1.6億元;截至2012年1月,交易所共有簽約會員85家,保有客戶逾13萬戶。
2014年11月,國務院取消個人攜帶黃金及其製品進出境審批。 擁有黃金很早就被人們看作擁有財富的象徵,由於黃金所特有的自然金屬特性:數量較少總量持續穩定,不容易出現人為的數量膨脹(紙幣可以輕易印刷導致人為性數量隨意增加),生產黃金需花費較多勞動,所以黃金單位價值昂貴。
黃金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物理穩定性極佳,不易腐蝕,便於分割和攜帶等,這一切都決定了黃金成為人類商品社會中最適宜充當貨幣的商品——即一般等價物,黃金是用來給其他物品衡量價值的標准。
黃金用來給其他物品衡量價值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羅馬時代,近現代被作為通行貨幣來衡量其他商品價值的標准,在16—19世紀初期被各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所廣泛採用的金銀本位制或復本位制是比較成熟完善的體制。
復本位制分兩種形式,一種是金銀兩幣按其各自實際價格流通的「平行本位制」,如英國的金幣「基尼」與銀幣「先令」,就同時按市場比價流通;另一種是兩幣按國家法定比價流通的「雙本位制」或「兩幣位制」也即通常所稱的「復本位制」。美國和歐洲大陸國家曾採用這種制度。
1、黃金與美元價格穩定期後的第一次小牛市1792年,美國政府規定了紙幣和黃金的固定兌換率,在本國貨幣體制內引入了金復本位制。當時的黃金兌換官價約為20美元/盎司,在隨後的100多年裡這個比例關系總體變化不大。
同期英國也開始實行金本位制,標准規格和成色的金幣和金條可以同英格蘭銀行發行的紙幣自由兌換。美英兩國的帶頭作用,使得世界上許多國家也相繼採用金本位制,於是黃金逐漸發展為公認的國際貿易結算工具。當時黃金與美元的兌換價格在每盎司黃金兌換18--20美元之間窄幅波動,這一價格區間維系了約100多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國家之間產生了大量戰爭賠款以及歐洲各國幾乎都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從1918年至30年代初,絕大多數國家被迫放棄了政府發行的紙幣可兌換黃金的貨幣體制,在這些國家內都出現了紙幣狂貶和金價暴漲的局面。到了30年代又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使得世界「金本位制」徹底崩潰,於是各國紛紛加強了貿易管制,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進出口。
這些重大變故導致公開的黃金市場失去了存在的基礎,世界各地的黃金市場相繼倒閉和被關閉。到1939年當時世界僅剩的唯一黃金市場---倫敦黃金市場被迫關閉,倫敦黃金市場這一關閉就是持續了15年,直至1954年才重新開張。
在這個期間一些國家實行「金塊本位」或「金匯兌本位制」,大大壓縮了黃金的流通貨幣功能,使之退出了國內流通支付領域。但在國際儲備資產中,黃金仍是最後的支付手段,充當世界貨幣的職能,黃金仍受到各國政府的嚴格管制。 英國
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在出任首相前還曾擔任英國財政大臣,據相關報載顯示,布朗曾與1999年-2002年間以超低的價格拋售黃金,當時的價格僅為275美元/盎司,所售黃金價值僅為39億美元。布朗在黃金價格觸底時選擇拋售,讓納稅人付出了巨大代價,對英國經濟也造成了負面影響。
各大央行
2013年12月11日由於擔心重蹈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的低價拋售黃金的覆轍,全球各大央行並未擇機拋售黃金儲備,據二元期權交易商Banc De Binary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央行所儲備的黃金價值從1.7萬億美元下跌至1.28萬億美元,下跌了多達4000億美元。作為黃金現貨儲備的大戶,美聯儲的損失最高,8134噸儲備黃金的價值從2013前的4330億美元下降至3270億美元,賬面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
Banc De Binary認為當前全球央行或許極為擔心金價將來出現反彈,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尷尬並未著急出售黃金儲備。進入2013年以來,金價已累計下跌25%至每盎司1253美元。
Banc De Binary首席執行官Oren Laurent表示:」金價自2011年8月經歷了10年增長創下歷史新高後便一直處於下降趨勢。但是央行仍囤有大量黃金儲備,何時減倉是一個很難預測的難題。然而由於未來美聯儲可能會削減量化寬松規模(Taper),金價可能面臨進一步下跌。「

㈢ 國際黃金市場的中國發展

與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一樣,中國人發現和使用黃金的歷史非常悠久,並且也一直將其作為權勢和財富的象徵。早在春秋時期,當時的楚國就已經開始鑄造金幣郢爰.但是,從五千年的歷史來看,中國在傳統上是一個黃金貧乏的國家。總量上的匱乏使黃金缺乏成為主要流通手段的物質基礎,在中國古代和近代歷史上長期承擔主要貨幣職能的金屬是白銀。
除了黃金生產力的落後之外,中國貧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自鴉片戰爭以後長期遭受西方列強的巧取豪奪,大量黃金和白銀被當作鴉片貨款和戰爭賠款流出中國,造成國內貴金屬硬通貨的嚴重匱乏。而此後中國境內的連年內戰和日本侵略戰爭更是造成了我國黃金與白銀的大量外流,其中一部分被用於購買軍械物資,另一部分被達官顯貴在外逃時攜帶出去。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炮製的金圓券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黃金外流事件。當時國民黨政府由於財政連年出現巨額赤字而大量發行法幣,導致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為了挽救實際上已經崩潰的經濟局面,1948年8月19日,國民黨政府實行了所謂的幣制改革和限價政策.其頒發的《金圓券發行辦法》規定金圓券每元含黃金0.22217克,發行額以20億為限;按1金圓券摺合法幣300萬元的比率收兌法幣。同時規定黃金1兩等於金圓券200元,白銀1兩等於金圓券3元,美元1元等於金圓券4元。國民黨政府使用高壓和誘騙等手段強制推行這個法令,命令國統區的人民必須在1948年9月30日前將所持黃金和白銀全部兌換成金圓券,過期不交者一律強制沒收。不到兩個月,就從人民手中榨取了金銀外幣總值達兩億美元。1948年10月初,由上海開始的搶購風潮波及國統區各大城市,物價進一步飛漲。11月10日,國民黨政府被迫宣布取消限價政策。12日又公布了《修正金圓券發行辦法》法令,規定1金圓券的含金量減為0.044434克,等於公開宣布金圓券貶價4/5,並撤銷了金圓券發行20億元的限額。之後金圓券開始無限量發行,至1949年5月共發行了六十七萬多億元,金圓券也像法幣一樣成為廢紙。這些用金圓券兌換來的黃金和白銀,以及國民黨政府中央銀行歷年積累的黃金和白銀儲備於1949年用軍艦押送至台灣。
對於國民黨當時運台黃金的總數量還存在一些爭論,但總之這在當時是一筆相當可觀的巨額財富,並由此造成了新中國在建立之初就面臨的貧金局面。此時中國政府只能從新生產黃金中獲得儲備的增加,而幾乎沒有歷史積累。在建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在黃金問題上一直是嚴格管制,黃金開采企業必須將所生產出來的黃金交售給中國人民銀行,而後由中國人民銀行將黃金配售給用金單位。那時新生產出來的黃金主要用於緊急國際支付和國家儲備。
因此,新中國成立後,國內的黃金市場一直是封閉的,黃金的市場流動需要申請和配額。195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下發了《金銀管理辦法》(草案),凍結民間金銀買賣,明確規定國內的金銀買賣統一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
1983年6月15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對金銀實行統一管理、統購統配的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機關、部隊、團體、學校,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一切金銀的收入和支出,都納入國家金銀收支計劃;境內機構所持的金銀,除經中國人民銀行許可留用的原材料、設備、器皿、紀念品外,必須全部交售給中國人民銀行,不得自行處理、佔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單位和個人不得計價使用金銀,禁止私相買賣和借貸抵押金銀.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從1949年開始的三四十年時間里,整個中國社會出現了一個黃金斷層,這個斷層整整影響了兩代人。其間,中國人民幾乎與黃金絕緣,只是很樸素的知道黃金很值錢,黃金很貴重,但無法接觸到黃金,更談不上對黃金的了解與認識,對黃金的重要作用和金融屬性了解甚少。這個黃金斷層實際上導致了整個社會對黃金的普遍缺乏認識和漠視。可以說,大多數中國投資者都需要對黃金投資理念與相關知識進行大補課,中國也需要一個重新喚醒民眾真切認識黃金的過程。對市場參與各方來說,這個過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中國黃金市場發展大事記
195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下發《金銀管理辦法》(草案),凍結民間金銀買賣,明確規定國內的金銀買賣統一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
1983年6月15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對金銀實行統一管理、統購統配的政策.
1999年12月10日,中國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售1.5噸千禧金條.
1999年12月28日,白銀取消統購統銷放開交易,上海華通有色金屬現貨中心批發市場成為中國唯一的白銀現貨交易市場。白銀的放開被視為黃金市場開放的預演.
2000年8月,上海老鳳祥型材禮品公司獲得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批准,開始經營舊金飾品收兌業務,成為國內首家試點黃金自由兌換業務的商業企業。
2000年10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發表有關黃金市場開放的研究報告。同年,中國政府將建立黃金交易市場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2001至2005年)綱要。
2001年1月,上海公開發行新世紀平安吉祥金牌,中國金幣總公司作出承諾,在政策許可的條件下,適當時候予以回購,購買者可在指定的商家或商業銀行網點自主買賣或選擇變現。
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啟動黃金價格周報價制度,根據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對國內金價進行調整。
2001年11月2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模擬運行。
2002年10月17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實際交易試運行中,中金黃金股份公司與北京菜市口百貨公司以每克83.5元的價格成交了3千克2號金。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面開放。
2003年4月,人民銀行取消了黃金生產、加工、流通審批制,改為工商注冊登記制,標志著黃金商品市場的全面開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國銀行的黃金寶在上海試點,拉開了商業銀行參與黃金市場的序幕
2004年6月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小金條業務,面向普通投資者
2005年7月18日,工商銀行與上海黃金交易所聯合推出了個人實物黃金投資業務。
2006年12月,中國銀行推出面向個人投資者的黃金期權業務期金寶和兩金寶.
2006年12月25日,上海金交所正式推出面向個人投資者的AU100g實物黃金投資品種。
2007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關於同意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黃金期貨合約的批復》(證監期貨字[2007]158號)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黃金期貨。 中國的黃金生產和消費量位居世界前列
在中國古代,黃金主要產自黃河下游及相鄰地區,在長江流域也有個別產金地。這一時期生產黃金的方法主要是挑揀和采出自然金,對黃金的加工方法主要是錘揲法。到商代、西周時期已有熔鑄工藝,如劉家河出土的笄。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中國古代和近代的黃金生產又陸續發展出重力法淘金和岩金開采等。找礦也出現了一些新方法:認識礦物共生關系,從一條礦脈找尋其他礦脈;按礦物的光澤找礦等。《史記·天官書》記載:金寶之上皆有光,不可不察.到了漢代,黃金冶煉技術已有了更加長足的進步,西安上林苑出土的馬蹄金和麟趾金經測定含金量高達97%,而北京懷柔出土的馬蹄金純度已達99.3%.
中國的金礦資源比較豐富。總保有儲量超過四千噸,居世界第七位。我國金礦分布廣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外,在各個省、市、自治區都有金礦產出。就省區論,以山東的獨立金礦床最多,江西的伴生金礦最多;黑龍江、河南、湖北、陝西、四川等省的金礦資源也較豐富。
中國最有名的金礦是山東的膠東金礦,其中90%以上集中分布在招遠-萊州地區,最主要的礦區是玲瓏金礦。該礦區有著悠久的開采歷史,建國以來引進現代采治技術,逐漸發展壯大,產金量一度居世界第五位。屬於這一類型的還有河北遷西縣金廠峪金礦、河南西部小秦嶺金礦等。中國第二大金礦類型是沉積岩型,即所謂卡林型或微細浸染型.這類礦雖然品位較低,金粒細小而且分散,但礦床的規模大,在當今采礦、選治技術發達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很高產量。我國卡林型金礦主要分布在滇、桂黔和川、陝、甘地區。
時至今日,中國不但已經成為全球黃金生產大國-2006年黃金產量達240.08噸;同時也是消費大國,2006年消費量高達269.3噸,佔世界黃金消費總量的9.23%.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下屬國際貿易公司稱,2007年中國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黃金生產國,中國為世界第三大黃金生產國。
中國國內的黃金需求一直是以首飾性消費需求為主,每年中國市場銷售的黃金大部分是黃金飾品,工業、醫療、科研等行業占消費需求的比重較小。黃金的金融投資需求還只是剛剛起步,但增長迅速。出於種種歷史和金融體制的原因,中國大陸人均只佔有不到4克的黃金;年人均黃金消費量只有0.2克,並且消費量集中在黃金飾品上,與港台地區和西方國家的水平差距懸殊(阿聯酋人均年消費黃金最多,達30克),離印度人均約1克的水平也有很大距離。預計今後幾年中國的黃金消費量有望大幅增長至500噸,這對國際黃金市場的價格將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國內的黃金總存量約為五千多噸,包括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和民間擁有的黃金製品。截至200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持有的黃金儲備仍為1929萬盎司,即600噸,長期以來沒有任何變化。200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儲備余額為14336.11億美元。按800美元/盎司的國際市場價格計算,600噸黃金的價值約為154億美元。黃金儲備約占外匯儲備1.07%左右。
隨著世界經濟和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的地位、實力及其在世界事務中的作用也在發生著變化。黃金的市場需求及價格變化之所以能夠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是因為黃金的地位及其對相關方面的影響仍然是重要的。從世界黃金協會提供的數據看,黃金仍然是國家戰略儲備的主體。
說到這里,也許有的投資者會提出疑問:為什麼許多歐洲國家央行要大量拋售黃金,以至於從1999年開始不得不通過簽訂售金協議來限制其拋售活動?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華盛頓協議簽約國的央行共有近兩萬噸黃金儲備,每年拋售幾百噸只會對市場產生短期內的影響。同時,全世界每年礦產黃金至少超過2500噸,其中相當一部分作為投資進入市場或作為儲備進入各國金庫。因此,歐洲各大央行一年裡拋售幾百噸黃金並不表示黃金的戰略儲備地位降低了,而只是體現出黃金在一些國家儲備多元化調整過程中的靈活性。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國家實行的是藏金於民的政策,官方黃金儲備並不高。如印度,數據顯示其官方黃金儲備只有357.7噸,在儲備總額中也僅佔3.4%.但據有關資料顯示,印度民間的黃金存量至少有1萬噸,白銀的民間儲藏量至少也有11萬噸。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消費市場。另外,在九十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泰國、韓國等國家的民眾紛紛拿出自己的黃金幫助國家克服金融危機,藏金於民的優勢在此時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中國黃金市場處於起步階段
綜觀中國黃金市場現狀,不但國家缺乏長遠的黃金儲備規劃,普通民眾對黃金的投資意識也比較薄弱。但目前國內民眾投資黃金的意識正在被喚醒,中國黃金市場在逐步開放後必將對全球黃金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我國黃金市場改革起始於1993年,這一年國務院63號函確立了黃金的市場化方向。2001年4月,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2002年10月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標志著中國的黃金行業開始走向市場化。據初步統計,上海金交所***單位年產金量約佔全國的75%;用金量佔全國的80%;冶煉能力佔全國的90%.這些都體現了黃金市場化趨勢的推進。
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004年9月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上海年會上表示,中國黃金市場應當逐步實現三個轉變:從商品交易為主向金融交易為主的轉變、由現貨交易為主向期貨交易為主的轉變、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的轉變。這段話概括了中國黃金市場的現狀和特點-以實物現貨為主,市場封閉;同時也為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做了指引-以黃金金融衍生產品為主要交易方式的國際性黃金市場。
當今的黃金市場可分為商品性市場和金融性市場,商品實物黃金交易額不足總交易額的3%,9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黃金金融衍生品。也就是說,黃金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才是市場主流,中國黃金市場還停留在以實物商品交易為主的階段。以上海黃金交易所為例,作為我國唯一的黃金場內交易所,2005年該所年黃金交易量突破900噸,交易金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但與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倫敦黃金市場相比,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量不足其1%.此外,中國黃金市場又是個相對封閉的市場,金交所的外資***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目前有1家中外合資企業***和12家外商獨資與中外合資企業客戶。2005年這類***與客戶的黃金交易量為9427公斤,只佔交易所交易總量的1.04%.缺乏國際金融機構的參與,造成國內黃金市場價格不能完全與國際市場接軌,有時甚至出現明顯背離。
2007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黃金期貨。在黃金期貨的基礎上,一系列衍生產品,包括期權,遠期以及近幾年異常火熱的黃金ETF,甚至更多的創新產品都將逐步推出,進一步加大中國黃金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我國開展黃金期貨交易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利於廣大企業和投資者利用黃金期貨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二是有利於進一步完善黃金市場體系和價格形成機制,形成現貨市場、遠期交易市場與期貨市場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局面;三是有利於打擊黃金變相期貨交易,維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我們相信,中國黃金市場在經歷十幾二十年的發展後,將逐步成為占據主導地位的國際黃金市場:首先是投資品種的豐富與多樣化,黃金期貨,期權,黃金存摺,紙黃金,黃金EFT,黃金遠期等產品不斷推出並逐步完善。其次是市場主體的廣泛參與,黃金市場作為投資性的金融市場不但吸引大量的境內機構和個人加入進來,同時開放國門,讓國際性的大銀行和大金商一同參與,從而使得與國際其他黃金市場逐步接軌。

㈣ 所謂的黃金交易T+D是一個什麼概念是否屬於期貨的范疇

自我國黃金市場開放以來,圍繞現貨黃金市場的交易模式是否需要發展做市商制度,以及現貨黃金市場的做市商交易模式是否屬期貨交易或變相期貨交易等問題的爭論就從未間斷過。筆者不揣淺陋,謹憑借自身的黃金投資專業知識及對我國關於現貨黃金投資相關規定的理解,擬就我國黃金市場進行的現貨黃金延遲交收買賣業務的做市商的角色定位,以及做市商交易模式是否屬期貨交易或變相期貨交易等略抒己見,以就教於專家、學者。

一、 我國黃金市場的歷史和現狀
1、我國黃金市場的歷史概況
我國黃金市場的發展經歷:195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金銀管理辦法(草案)》,凍結民間金銀買賣,明確規定國內金銀買賣統一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1983年6月15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對金銀實行統一管理、統購統配的政策;中國境內的機關、部隊、團體、學校,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一切金銀的收入和支出,都納入國家金銀收支計劃;禁止私自買賣和借貸抵押金銀。1999年11月25日,中國放開白銀市場,封閉了半個世紀的白銀自由交易開禁,同年12月28日,上海華通有色金屬現貨中心批發市場成為我國唯一的白銀現貨交易市場。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面開放。2003年3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根據2003年2月27日《國務院關於取消第二批行政審批項目和改變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管理方式的決定》取消了26項行政審批項目中,其中第3、4、5、6項分別取消了黃金收購許可、黃金製品生產、加工、批發業務審批、黃金供應審批、黃金製品零售業務核准等,標志著中國黃金市場全面開放格局的形成。2004年6月,國內首次出現按國際市場價格出售和回購的投資型金條;同年8月1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Au(T+D)黃金現貨延遲交收業務。2004年9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上海年會(又稱貴金屬年會)上表示,中國黃金市場應逐步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實現黃金市場從商品交易為主向金融交易為主的轉變;二是實現中國黃金市場由現貨交易為主向期貨交易為主的轉變;三是實現中國黃金市場由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融入全球市場的轉變。可見,我國黃金市場從全封閉走向全面開放的轉變時間是漫長的,過程是艱辛的,黃金市場的國際化是黃金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既然黃金已被作為一種商品允許在市場上自由流通,那麼,再去限制其流通的途徑,交易方法和交易模式就顯得沒有必要。更何況,國家對黃金買賣的交易方法和交易模式也沒有做出任何限制性的規定,因此,引進國際上存在已有數百年歷史的且早已成熟的做市商交易制度及交易模式,結合國內外普遍存在且方便快捷的電子系統網路交易平台的交易方式,將是我國黃金市場的主要選擇與必然的發展趨勢。

㈤ 哪一年中國解禁了黃金的私有流通

195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下發《金銀管理辦法》(草案),凍結民間金銀買賣,明確規定國內的金銀買賣統一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
1982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熊貓金幣。
1982年9月,在國內恢復出售黃金飾品,邁出中國開放金銀市場的第一步。
1983年6月15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對金銀實行統一管理、統購統配的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機關、部隊、團體、學校,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一切金銀的收入和支出,都納入國家金銀收支計劃」;「境內機構所持的金銀,除經人民銀行許可留用的原材料、設備、器皿、紀念品外,必須全部交售給中國人民銀行,不得自行處理、佔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單位和個人不得計價使用金銀,禁止私自買賣和借貸抵押金銀」。
1999年11月25日,中國放開白銀市場,封閉了半個世紀的白銀自由交易開禁,為放開黃金交易市場奠定了基礎。12月28日,上海華通有色金屬現貨中心批發市場成為中國唯一的白銀現貨交易市場。白銀的放開視為黃金市場開放的「預演」。
2000年8月,上海老鳳祥型材禮品公司獲得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批准,開始經營舊金飾品收兌業務,成為國內首家試點黃金自由兌換業務的商業企業。
2000年10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發表有關黃金市場開放的研究報告。同年,中國政府將建立黃金交易市場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綱要。
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中央銀行啟動黃金價格周報價制度,根據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兌國內金價進行調整。
2001年8月1日,足金飾品、金精礦、金塊礦和金銀產品價格放開。
2001年9月29日,中國國家黃金集團公司成立。
2001年11月28日,黃金交易所模擬試運行,黃金走過了一條從管制到開放的漫長歷程。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面開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推出「黃金寶」業務,個人炒金大門被撞開。
2004年6月,高賽爾金條推出,國內首次出現按國際市場價格出售與回購的投資型金條;7月中金黃金與其他公司合作分別成立鄭州黃金交易中心、大連黃金交易中心。
2004年8月1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AU T+D現貨延遲交收業務。
2004年9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上海年會上表示,中國黃金市場應該實現從商品交易為主向金融交易為主轉變,由現貨交易為主向期貨交易為主轉變,由國內市場向融入國際市場轉變。
2004年11月2日,鑫力黃金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1月8日,山東黃金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1月16日,中國農業銀行與山東招金集團聯手推出「招金」個人黃金業務;隨後中國銀行開立計帳式紙黃金業務;中國建設銀行於2月28日推出個人帳戶金交易業務。
2005年7月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與工行上海分行聯合推出「金行家」業務,這是上海黃金交易所首次推出的面向個人的黃金投資產品。
2005年8月,山東招金黃金交易中心正式開業。
2008年12月30日,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在天津濱海新區空港經濟區注冊,注冊資本金為一億元人民幣,公司營業范圍為「貴金屬(含黃金、白銀)、有色金屬現貨批發、零售、延期交收,並為其提供電子平台;前述相關咨詢服務及許可的其它業務」。
交易所於2010年2月開始試運行,2012年2月正式運行。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品種有鉑、鈀、白銀、黃金四種貴金屬。2010年度總成交金額為1,432億元,創稅1,500餘萬元;2011年總成交額為16,309億元,創稅約1.6億元;截至2012年1月,交易所共有簽約會員85家,保有客戶逾13萬戶。
2014年11月,國務院取消個人攜帶黃金及其製品進出境審批。

閱讀全文

與lbma全球貴金屬年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業銀行應當合理控制理財資金投資 瀏覽:793
廣州攜信金融服務 瀏覽:69
上巷集團最新消息 瀏覽:563
股票十大股神 瀏覽:752
銀行理財屬於什麼基金 瀏覽:273
微信的理財通是貨幣基金嗎 瀏覽:564
賬面匯率是過去的記賬匯率 瀏覽:801
期貨教材第8版 瀏覽:130
期貨交易的分層結算方式 瀏覽:787
2014年10月份匯率 瀏覽:358
p2p金融機構服務費 瀏覽:19
銷售傭金英文 瀏覽:41
股票三個底 瀏覽:730
期貨成功後乾女人 瀏覽:481
誠通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3
期貨定價公式e 瀏覽:277
剪刀杠桿畫法 瀏覽:950
國外留學未確定學校可以先換外匯嗎 瀏覽:998
國際貴金屬交易手續費 瀏覽:603
大連土地交易網融科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