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 巴西 韓國 外匯儲備 數據 網站
建議到外匯交易網查詢下 印度 巴西 韓國 外匯儲備
希望能找到你滿意的答案
http://www.cn.xtb.com
2. 韓國受次貸危機影響大嗎
金融海嘯直接沖擊,亞洲第一個遭殃的是韓國。首爾股市昨日126點,創歷來最大點數跌幅,韓圜匯價也跌至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新低。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專題報告分析,韓國經濟危機四伏,可能步冰島後塵,踏上瀕臨破產之路。
《金融時報》17日報道,李明博特使、韓國國家競爭力強化委員長司空一在法國出席世界政策會議時,向該報記者坦言,韓國股市正面臨「無底的恐懼」,首爾政府需要予以正視。他認為,政府應公開一切的事實和數據,包括外匯儲備和短期國債的情況。
盡管韓國外匯儲備仍然高達2400億美元,但受累於短期流動性不足,標准普爾昨日仍把韓國七家銀行納入「信用觀察」(Credit Watch)名單,進一步加深市場疑慮。為此,首爾政府已經向東亞一些鄰國求援,提出總值8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方案。同時,總統李明博已焦急地向中國和日本招手,要求聯同東盟一起舉行區域性峰會,商討應付當前危機。
《金融時報》早前的專題報告指出,金融海嘯的沖擊已經抵達亞洲的岸上,斷層線(fault-lines)亦已出現--曾在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被迫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會「拯救」的韓國,匯價已經重回到十年前的低位,令人擔憂當年的悲劇會否重演。該國財長姜萬洙在國會上坦言,目前除了出口的部分外,包括投資、消費、就業和經常帳的趨勢,都跟當年金融危機時相似。
雖然韓國人現在仍未奔跑到銀行去把現金提出,仍然相信國家和銀行體系可以避免「冰島式」的爆炸(Icelandic-style implosion),甚至自以為可以從今次危機中取利,但總統李明博已經開始警告,指民眾無視於韓圜的崩潰危機。他說:「有些個人和企業以為可以藉著持有美元賺大錢,但在今次國家危機中,一切個人的貪欲都要放下!」
除此之外,韓國在其他方面也與今次海嘯中嚴重受損的兩個西方大國--美國和英國--有著恐怖的相似性。像美國,韓國的消費者和企業也出現過度借貸。像美國和英國,韓國的借款人也太依賴於貸款批發市場,一旦個這市場出現停滯,他們就會發現自己走投無路。
然而,韓國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應付自97年金融危機之後,開始累積起來的高度杠桿化經濟,開始出現的去杠桿化過程。這使得聘請了韓國88%雇員的中小企部門,在海嘯面前喪失抵抗之力,意味著高失業率、內需減少和大量銀行壞帳將會出現。盡管韓國持有的2400億美元外匯儲備必要時仍可發揮作用,但問題是國內的信貸流動性已在迅速收縮。瑞銀亞洲首席經濟師Duncan Wooldridge說:「我最擔心的危機是(韓國)本地信貸泡沫會爆破,但許多人對此仍不知不覺。」
李明博譴責部分國民無視韓圜的崩潰危機,只顧換美元賺錢。
3. 1998年韓國泡沫經濟崩潰是怎麼回事
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仍令人記憶猶新,當時已經邁入發達國家的韓國也倒下了。最近韓國有一部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就是講述當時的危局。韓國之金融危機,始於經濟泡沫,終於泡沫破滅。
當時韓國政府控制了所有金融機構,而韓國企業依靠大量投資來擴張,並且帶動經濟增長。韓國政府鼓勵銀行給企業投放大量貸款,也造就了三星、LG等巨無霸財團,這是其有益的一面。
然而,事物總有兩面性,這種做法產生了大量過剩產能,也導致了房地產和股市投機的盛行。當韓國技術開始落後,不得不從日本進口先進零部件和設備,導致對日本產生大量貿易逆差。之後韓國又遭遇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爭,導致對美國也產生了大量貿易逆差……因此韓國的外匯儲備開始快速下降,這里已經開始埋下了伏筆。
隨著韓國企業向銀行貸款越來越多,銀行的外債也持續走高至700多億美元,整個韓國的外債更是高達1700億美元。要知道韓國當時的外匯儲備卻僅有區區300億美元……而且更要命的是這些外債中很大一部分還是短期外債,短期內面臨還本負息的巨大壓力。因此,韓國實際上已經資不抵債,已經形成國家破產的事實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也很難在國際上再進行新的借貸了,這也導致了後面跟IMF談判時的全面被動。
於是國內之間過度拉伸的資金鏈開始斷裂,國內企業無力償債,充滿投機泡沫的房地產和股市開始暴跌,銀行壞賬隨之開始爆發。不僅中小企業大量倒閉,就連一些大型企業也難逃一劫,甚至銀行也開始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金融危機濃墨登場,開始嗜血吞噬。
短時間內,韓元就由 849 韓元兌換1美元的匯率暴跌到 1900 韓元兌1美元!最終韓國為了獲得IMF的資金援助,不得不接受苛刻要求,拱手將國家金融的控制權讓給了外資……時至今日,韓國的金融話語權仍掌握在外資手中。金融危機的慘痛教訓令人不敢忘,值得反復思考,以史為鑒。
4. 韓國97年為什麼發生金融危機,政府欠債
不是政府欠債。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沖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
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幾乎不受影響。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
1997年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
1997年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
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211.47點;28日,下跌1621.80點,跌破9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
1997年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4)2009年韓國外匯儲備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從泰國蔓延到全亞洲:
在20世紀90年代的繁榮時期,亞洲被世界上公認為新千年的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當時的泰國,和許多亞洲國家一樣,開始從海外銀行和金融機構中借入大量的中短期外資貸款,外債曾高達790億美元。
在一片表面繁榮之下,泰國修建起許多空無一人而鋥光發亮的辦公大樓,韓國建立起了年產5百萬輛小汽車的生產能力,這是當時韓國國內汽車市場容量的10倍。
1997年,泰國經濟疲弱、出口下降、匯率偏高並維持與美元的固定匯率,給國際投機資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捕獵機會。由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主導的量子基金乘勢進軍泰國,開始大量賣空泰銖,以迫使泰國放棄維持已久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
泰國政府不甘示弱,不惜血本以強硬手段進行對抗,在短短幾天內耗資100多億美元吸納泰銖,但卻徒勞無益。泰國政府不當的干預手段反而被金融大鱷們利用,他們不斷散布謠言,說泰國政府束手無策,一時間泰國金融市場被攪得一潭渾水、陰雲翻滾。
1997年7月2日,苟延殘喘的泰銖終於崩潰。泰國宣布實行泰銖浮動匯率制。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即一路狂跌18%,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泰國金融危機的正式爆發。
對那些依賴外國資金進行生產並用泰銖償還外債的泰國企業帶來的,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泰國的老百姓也如驚弓之鳥,擠垮了銀行56家,泰銖貶值60%,股票市場狂瀉70%,泰國人民的資產大為縮水。
泰國金融危機像瘟疫一樣傳染到東南亞各國,在泰銖急劇貶值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們的攻擊對象。
7月11日,菲律賓對比索的大規模干預宣告破產,決定放開比索與美元的比價,比索開始大規模貶值。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 8月23日,印尼盾貶值以歷史低點,甚至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財政援助。
11月中旬,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5.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的韓國經濟概況
韓經濟發展歷程回顧:
1948年韓建國後不久,朝鮮戰爭爆發
韓經歷了三年戰爭洗禮,經濟遭受沉重打擊戰爭結束後
其經濟主要依賴美國的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
60年代韓經濟開始起步,以第1個「5年經濟發展計劃」為標志
韓開始工業化進程此時,韓政府開始實施以促進出口為特徵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為促入出口,韓將韓元貶值100%
並將多元匯率體系轉為單一匯率體系當時勞動力成本較低,出口主要以輕工業產品為主
入口中糧食占較大比重採取措施擴大出口同時
韓還制定了《外國資本促入法》,鼓勵外資流滲入滲出外資在當時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據統計,1962年外資在韓國內投資中所佔的比重高達83%
70年代,韓開始著力促入重化工業的發展1973年韓公布並開始實施「重化工業發展計劃」
大量投資向重化工行業傾斜這一時期是韓造舟、鋼鐵、汽車、電子、石化等工業的萌芽期
也是韓城市化入程開始加速的時期重化工業的發展對經濟拉動效果十分明顯
1972-1978年韓GDP年均增長10.8%,重化工產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亦由72年的21%上升至78年的35%同期,韓發起了聞名的「新農村運動」
大大提高了農村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水平
80年代韓經濟開始自由化並開始著手進行結構調整70年代的過度發展帶來一系列問題
韓政府要求大企業進行合並重組
結構調整主要集中在汽車、重機械製造、冶煉、造舟和海外工程建設領域這一措施促使韓產生了一批大財閥加深了這些大企業集團的市場壟斷同時,韓開始銀行業私有化,降低民間資本進滲透金融領域的障礙,金融服務開始逐步走向多樣和成熟這一時期韓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亦有所放寬
1984年修改了《吸引外資法》,取消了對外資持股比率和利潤匯出等的限制,對外資的審批亦轉向NEGATIVE系統
90年代是韓經濟逐步融滲透世界化入程的時期90年代經濟區域化蔚然成風,新的國際貿易體制逐步形成韓積極參與烏拉圭往返合談判並於1995 年成為WTO創始國之一,1995年韓人均收入首超1萬美元
1996年韓加入OECD
標志著韓正式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同期韓還先後加入了APEC、ASEM等國際組織
1997年韓發生金融危機80年代以來的過度經濟擴張過程中,韓積累了大量外債
外債在GDP中所佔比重快速增長,1994年已接近GDP的25%,其中,短期外債所佔比重極高,1996年曾高達58%,而韓本身外匯儲備並不充足大企業為實現自身快速發展不惜大舉借貸進行投資
導致企業負債率居高不下
企業財務結構十分脆弱據統計
1997年前韓企業平均負債率超過400%,30家大企業的平均負債更高達518%此外,在金融危機發生的前一年即1996年
韓貿易收支狀況較差
韓寶鋼鐵、起亞汽車等若干大企業又相繼破產
更加重了韓整體的經濟脆弱程度
1997年10月
東南亞金融風暴爆發,韓國股市隨之暴跌
韓元匯率急劇下跌截至11月21日
韓外匯儲備幾乎耗之殆盡韓政府迫不得已向IMF申請了135億美元的緊急貸款援助
暫時渡過了這場危機
危機過後
韓政府根據與IMF達成的協議
開始對其經濟入行改革,主要著眼於提高宏看經濟的穩定性通過在公共領域、企業領域、金融領域、勞動力領域入行大幅度結構調整和制度改革
迅速地擺脫了金融危機的陰影
提前償還了IMF借款,外匯儲備大幅增加,1997年韓外匯儲備僅為38億美元,2005年已增至2104億美元
6. 韓國的經濟發展歷程
韓經濟發展歷程回顧
1948年韓建國後不久,朝鮮戰爭爆發,韓經歷了三年戰爭洗禮,經濟遭受沉重打擊。戰爭結束後,其經濟主要依賴美國的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
60年代韓經濟開始起步,以第1個「5年經濟發展計劃」為標志,韓開始工業化進程。此時,韓政府開始實施以促進出口為特徵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為促進出口,韓將韓元貶值100%,並將多元匯率體系轉為單一匯率體系。當時勞動力成本較低,出口主要以輕工業產品為主,進口中糧食占較大比重。採取措施擴大出口同時,韓還制定了《外國資本促進法》,鼓勵外資流入。外資在當時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據統計,1962年外資在韓國內投資中所佔的比重高達83%。
70年代,韓開始著力促進重化工業的發展。1973年韓公布並開始實施「重化工業發展計劃」,大量投資向重化工行業傾斜。這一時期是韓造船、鋼鐵、汽車、電子、石化等工業的萌芽期,也是韓城市化進程開始加速的時期。重化工業的發展對經濟拉動效果十分明顯,1972-1978年韓GDP年均增長10.8%,重化工產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亦由72年的21%上升至78年的35%。同期,韓發起了著名的「新農村運動」,大大提高了農村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水平。
80年代韓經濟開始自由化並開始著手進行結構調整。70年代的過度發展帶來一系列問題,韓政府要求大企業進行合並重組,結構調整主要集中在汽車、重機械製造、冶煉、造船和海外工程建設領域。這一措施促使韓產生了一批大財閥加深了這些大企業集團的市場壟斷。同時,韓開始銀行業私有化,降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障礙,金融服務開始逐步走向多樣和成熟。這一時期韓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亦有所放寬,1984年修改了《吸引外資法》,取消了對外資持股比率和利潤匯出等的限制,對外資的審批亦轉向NEGATIVE系統。
90年代是韓經濟逐步融入世界化進程的時期。90年代經濟區域化蔚然成風,新的國際貿易體制逐步形成。韓積極參與烏拉圭回合談判並於1995 年成為WTO創始國之一,1995年韓人均收入首超1萬美元,1996年韓加入OECD,標志著韓正式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同期韓還先後加入了APEC、ASEM等國際組織。
1997年韓發生金融危機。80年代以來的過度經濟擴張過程中,韓積累了大量外債,外債在GDP中所佔比重快速增長,1994年已接近GDP的25%,其中,短期外債所佔比重極高,1996年曾高達58%,而韓本身外匯儲備並不充足。大企業為實現自身快速發展不惜大舉借貸進行投資,導致企業負債率居高不下,企業財務結構十分脆弱。據統計,1997年前韓企業平均負債率超過400%,30家大企業的平均負債更高達518%。此外,在金融危機發生的前一年即1996年,韓貿易收支狀況較差,韓寶鋼鐵、起亞汽車等若干大企業又相繼破產,更加重了韓整體的經濟脆弱程度。
1997年10月,東南亞金融風暴爆發,韓國股市隨之暴跌,韓元匯率急劇下跌。截至11月21日,韓外匯儲備幾乎耗之殆盡。韓政府迫不得已向IMF申請了135億美元的緊急貸款援助,暫時渡過了這場危機。
危機過後,韓政府根據與IMF達成的協議,開始對其經濟進行改革,主要著眼於提高宏觀經濟的穩定性。通過在公共領域、企業領域、金融領域、勞動力領域進行大幅度結構調整和制度改革,迅速地擺脫了金融危機的陰影,提前償還了IMF借款,外匯儲備大幅增加,1997年韓外匯儲備僅為38億美元。截至2009年1月,韓外匯儲備為已增至2017.4億美元。
7. 1997年金融危機和2008年金融危機對韓國的影響
韓國股市受到的沖擊在世界主要國家中排名第六位。
朝鮮日報委託大宇證券將31個主要國家股市下降率摺合成美元計算的結果顯示,在全球股市達到最高點的去年10月以後至本月16日,韓國股市下跌61.4%,跌率排在第六位。這表明通過股價下跌及韓元貶值兩種途徑傳遞的金融危機的沖擊有多麼嚴重,同時說明用美元計算投資收益率的外國投資者的損失也很大。
以韓元計算的韓國的KOSPI指數下降率在調查期間達41.2%,而從用本國貨幣標示的股價下降率來看,在調查對象國中排在第22位,表現還不錯。但如果將其摺合成美元,下降率則達到20%以上。這是因為在這一期間美元對韓元比價上漲50%以上,從1比901漲至1比1373。
KB投資證券首席研究員周怡煥表示:「目前的狀況是全球投資者開始從危險的地方抽走資本。韓國的用美元摺合的股價跌至俄羅斯水平,有可能使外國投資者為了不再受損失而拋售手中的股票。」
相反,Good morning新韓證券研究員李善燁表示:「這意味著韓國股票便宜這么多,因此,如果匯率在某種程度上表現穩定,外國投資者有可能低價買進。」
世界金融危機襲來,韓國經濟受到嚴重沖擊。目前,韓國政府正在全力以赴應對此次危機,韓國民眾也在堅強忍耐著危機帶來的痛苦。2009年,政府與民眾有著不同的計劃,但都有同一個願望,那就是盡早度過這次金融危機。
韓國總統李明博在1月2日發表新年施政演說,表明政府克服金融危機的決心,並號召全體國民齊心協力,共度難關。李明博在講話中特別強調,解決就業和民生問題是政府新一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對於解決就業問題,李明博表示,政府將出台具體措施,幫助部分企業承擔一定比例的員工工資以鼓勵企業不裁員,並創造更多機會,讓年輕人到企業中實習工作。對於解決民生問題,李明博表示,韓國政府將為低收入階層提供生活補助,並為失業人員提供6個月的生活費和醫療費等。
其實,金融危機對百姓生活的影響更是真切。盧泳和是首爾一所私立高中的英語教師,08年12月中旬剛剛舉辦了婚禮。談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她不無感慨地說:「整個婚禮和新婚旅行都被金融危機攪亂了。」原來,盧泳和的丈夫一直在投資基金和股票,08年年初的時候還賺了些錢,但後來,丈夫的基金和股票卻一跌再跌,這也讓她們的婚禮和新婚旅行都只能一切從簡。盧泳和說:「舉辦婚禮需要很多錢,現在賣掉股票和基金吧,心裡有些不甘心;不賣吧,的確手上沒什麼現金。婚禮只能從簡,新婚旅行也從原計劃的『歐洲游』變成了『東南亞游』。另外,最令人後悔的就是當初沒多換些美元,韓元不斷貶值,讓我感覺到國外旅行的費用貴了很多,就連在國外購買禮品都要精打細算。」
談到09年韓國的經濟狀況以及自己的生活,盧泳和有些擔憂地說:「作為普通百姓,我也不知道韓國的經濟會如何,很多專家都說今年下半年會好轉,我也只能這么認為。不過,我們學校的學生已經開始有拖欠伙食費、學雜費的情況了,如果再這么下去,我們學校的經營狀況也不太樂觀,畢竟我們是私立學校,主要靠學生的錢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行。」
對於09年的計劃和希望,盧泳和十分無奈地說:「今年就希望能攢下些錢,租一套大點的房子。我們現在租的房子太小,但沒辦法,手裡沒什麼現金,首爾的房價太貴,就連房租的押金都能在其他地方城市買套房子了,在首爾買房的事情最近這幾年是不敢想了。真羨慕那些一直存現金的人,現在房價下降了不少,買房子正合適,以後經濟好轉了,房價也就該漲回來了。另外,今年計劃到濟州島旅遊一次,就算是彌補一下新婚旅行的遺憾吧。」(人民網首爾1月9日電)
8. 20009年世界哪些國家受金融風暴影響厲害一點
日本,歐洲。最嚴重。
中國和美國的損失差不多。雖然金融風暴是從美國開始的,但是真正受影響的反而是別的國家。
9. 2010各國外匯儲備
1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不包括香港及澳門) 2,847,300 Dec 2010
2 日本 1,101,000 Nov 2010
- 歐盟
(歐盟歐元區所有國家,包括歐洲中央銀行) 530,666 Feb 2009
3 俄羅斯 484,600 Nov 2010
4 中華民國 379,300 Nov 2010
5 印度 294,000 Nov 2010
6 韓國 290,200 Nov 2010
7 巴西 284,900 Oct 2010
8 瑞士 266,400 Oct 2010
9 香港 273,200 Jan 2011
10 新加坡 221,400 Oct 2010
11 阿爾及利亞 145,363 Apr 2009
12 德國 143,518 Feb 2009
13 泰國 140,000 Jan 2010
14 義大利 110,811 Feb 2009[1]
15 法國 99,930 Feb 2009[1]
16 馬來西亞 87,700 Apr 2009
17 墨西哥 82,100 Feb 2009
18 伊朗 81,000 May 2008
19 利比亞 79,000 Sep 2007
20 美國 75,654 Apr 2009[1]
21 土耳其 66,746 May 2009
22 英國 64,332 Mar 2009[1]
23 波蘭 63,847 Oct 2008
— 歐洲中央銀行
(不被任何一個單獨歐盟國家擁有) 62,921 Feb 2008 [1]
24 丹麥 62,400 May 2009
25 印度尼西亞 56,600 May 2009
26 伊拉克 48,779 Jan 2009[2]
27 阿根廷 47,024 Feb 2009 [1]
28 以色列 45,076 Apr 2009
29 奈及利亞 45,000 Apr 2009
30 加拿大 43,524 Mar 2009[1]
31 委內瑞拉 42,628 Dec 2008
32 挪威 42,364 Nov 2008
33 菲律賓 39,319 May 2009
34 捷克 36,854 Mar 2009[1]
35 羅馬尼亞 35,910 Feb 2009[1]
36 南非 33,418 Apr 2009
37 沙烏地阿拉伯 31,320 Oct 2007
38 埃及 31,189 Apr 2009
39 秘魯 30,930 Mar 2009
40 澳大利亞 30,692 Nov 2008
41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29,620 2007 est.
42 烏克蘭 27,800 May 2009
43 瑞典 27,719 Feb 2009
44 荷蘭 26,630 Feb 2009[1]
45 哥倫比亞 23,800 Mar 2009
46 智利 22,895 Feb 2009[1]
47 匈牙利 22,712 Sep 2008
48 摩洛哥 22,009 Feb 2009[1]
49 西班牙 20,886 Feb 2009[1]
50 越南 20,700 Jun 2008
51 澳門 20,000 Dec 2008
52 哈薩克 19,658 Feb 2009[1]
52 科威特 19,630 2007 est.
53 黎巴嫩 19,400 2007 est.
54 斯洛伐克 18,504 Sep 2008
55 塞爾維亞 17,490 Nov 2008
56 比利時 16,056 Feb 2009[1]
57 奧地利 15,871 Nov 2008
58 保加利亞 15,189 Feb 2009[1]
59 葡萄牙 12,770 Feb 2009[1]
60 紐西蘭 12,470 Feb 2009[1]
61 安哥拉 12,290 2007 est.
62 巴基斯坦 11,190 May 2009
63 克羅埃西亞 10,852 Feb 2009[1]
64 波札那 10,000 May 2008
65 亞塞拜然 9,316 Apr 2008
66 約旦 9,172 Jan 2009[1]
67 突尼西亞 8,426 Feb 2009[1]
68 芬蘭 8,327 Feb 2009[1]
69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8,100 2008 est.
70 玻利維亞 7,717 Dec 2008
71 葉門 7,400 Mar 2009
72 阿曼 7,004 2007 est.
73 烏拉圭 6,672 Feb 2009
74 孟加拉國 6,500 Apr 2009
75 厄瓜多 6,500 Oct 2008
76 卡達 6,368 2007 est.
77 塞普勒斯 6,176 2007 est.
78 敘利亞 6,039 2007 est.
79 立陶宛 5,704 Mar 2009[1]
80 烏茲別克 5,600 2007 est.
81 拉脫維亞 5,556 Feb 2009[1]
82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波黑]] 5,151 Jan 2008
83 瓜地馬拉 4,559 2007 est.
84 古巴 4,247 2007 est.
85 赤道幾內亞 3,928 2007 est.
86 哥斯大黎加 3,915 2007 est.
87 土庫曼 3,644 2007 est.
88 愛沙尼亞 3,526 Mar 2009[1]
89 馬爾他 3,522 2007 est.
90 緬甸 3,500 Aug 2008
91 巴林 3,474 2007 est.
92 白俄羅斯 3,326 Feb 2009[1]
93 希臘 3,181 Feb 2009[1]
94 迦納 2,837 2007 est.
95 肯亞 2,615 Mar 2009
96 冰島 2,792 Feb 2008
97 巴拉圭 2,743 Nov 2008
98 斯里蘭卡 2,600 Oct 2008
99 多明尼加 2,525 2007 est.
100 象牙海岸 2,500 2007 est.
101 坦尚尼亞 2,441 2007 est.
102 喀麥隆 2,341 2007 est.
103 宏都拉斯 2,336 Oct 2008
104 薩爾瓦多 2,417 Feb 2009[1]
105 馬其頓 2,243 Nov 2007
106 巴布亞紐幾內亞 2,193 Dec 2007
108 模里西斯 1,772 2007 est.
109 阿爾巴尼亞 1,615 Dec 2007
110 柬埔寨 1,600 Dec 2007
111 牙買加 1,490 Dec 2007
112 莫三比克 1,470 Nov 2007
113 加彭 1,459 2007 est.
114 摩爾多瓦 1,365 Feb 2009[1]
115 塞內加爾 1,350 2007 est.
116 喬治亞 1,300 2008 est.
117 巴拿馬 1,260 2007 est.
118 蘇丹 1,245 2007 est.
119 辛巴威 1,222 Mar 2008
120 亞美尼亞 1,141 Feb 2009[1]
121 尚比亞 1,100 2007 est.
122 斯洛維尼亞 1,076 Jan 2008
123 尼加拉瓜 1,075 2007 est.
124 吉爾吉斯斯坦 1,029 Feb 2009[1]
125 蒙古 1,000 Jul 2007
126 查德 997 2007 est.
127 布吉納法索 897 2007 est.
128 賴索托 889 2007 est.
129 愛爾蘭 854 Feb 2009[1]
130 衣索比亞 840 2007 est.
131 貝南 825 2007 est.
132 納米比亞 750 2007 est.
133 馬達加斯加 745 2007 est.
134 盧森堡 713 Sep 2008
135 巴貝多 620 2007 est
136 寮國 514 2007 est.
137 盧安達 511 2007 est.
138 史瓦濟蘭 395 2007 est.
139 多哥 363 2007 est.
140 維德角 344 2007 est.
141 塔吉克 301 2007 est.
142 蓋亞那 292 2007 est.
143 海地 221 2007 est.
144 貝里斯 150 Oct 2008
145 萬那杜 149 Dec 2007
146 馬拉維 140 2007 est.
147 甘比亞 120 2007 est.
148 幾內亞 119 2007 est.
149 蒲隆地 118 2007 est.
150 塞席爾 118 2007 est.
10. 韓國外匯儲備近2900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反映了什麼
反映了韓國想加大在國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