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2013年11月外匯占款

2013年11月外匯占款

發布時間:2022-04-02 02:24:19

⑴ 2013年9月人民幣升值原因有哪些以及與外匯占款的關系。

國家的原因。

⑵ 2014年11月,為什麼外匯占款下降,中國需要降息、(降准)

美國停止QE,早前在美國以低息借貸、流入中國找機會的熱錢開始迴流美國,引至中國的流動資金不足,息率上升。

⑶ 外匯占款的問題

外匯儲備作為一種金融資產,它的增加無異於投放基礎貨幣。外匯儲備增加越多,人民幣的發放增長越快。因為,官方儲備是由貨幣當局購買並持有的,其在貨幣當局賬目上的對應反映就是外匯占款,外匯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礎貨幣量,再通過貨幣乘數效應,造成了貨幣供應量的大幅度增長,使得流通中的人民幣迅速增多。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增加了4619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按2007年1:7.5的匯率比價,全年就有34642億元的基礎貨幣被投放。這不僅加劇了通貨膨脹的壓力,而且弱化了貨幣當局對貨幣供應量控制的能力,不利於央行宏觀調控目標的順利實現。因為,當國家外匯儲備迅速增長時,為了保證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貨幣當局必須使用金融工具,如正回購、發行央行票據等手段來對沖過多的外匯占款。而近年來,面對外匯儲備的迅速增加,央行除了正回購、發行央行票據來對沖外匯占款之外,已沒有足夠的金融工具可用,也沒有有效的資產來對沖過多的外匯占款,顯示出對外匯儲備超常增長的無奈,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外匯占款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問題,特別是在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占很大比重的中國,涉及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過多的外匯占款會導致經濟過熱、通貨膨脹,迫使政府實行緊縮型的貨幣政策。 外匯占款具體的關系鏈為:國際收支順差一國外凈資產增加一外匯儲備增加一外匯占款增加一基礎貨幣增加一貨幣供應量增加。應該指出的是,這個過程中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是被動的。我國外匯占款逐漸增多,並成為引人關注的問題,主要經過以下幾個過程。
首先,外匯占款問題的產生與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密切相關。1994年實行與市場接軌的單一匯率制,人民幣匯率一次性下調近50%,人民幣的貶值在經過短暫的J曲線效應後促進了出口的增加,當年出口增加31.9%,匯率下調,使得外匯更值錢,加上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巨大的潛在順差需求的吸引,外資大量湧入,使外匯的供給大於需求,從而為外匯占款問題的產生埋下了伏筆。
其次,1994年匯率並軌,對人民幣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東亞金融危機之後,出於規避外匯風險、維持金融體系平穩運行的目的,我國貨幣當局實際上將人民幣釘住了美元,實行了事實上的釘住匯率制.1999年IMF也正式將人民幣匯率列入釘住匯率類.為了維持人民幣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中國人民銀行必須在外匯市場上購入外匯,同時強制結售匯制度使中央銀行只能在外匯市場上處於被動的地位,不得不購入多餘的外匯,外匯占款問題隨之產生。
再次,自2000年開始,我國外匯儲備急速增長,外匯占款問題進一步擴大.其一是隨著我國的良好經濟增長勢頭,外商投資逐漸增多,2003、2004年的投資額分別為:535.05億美元、610億美元。其二,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出口產品結構逐步優化,對外貿易順差持續增大。
最後,從2003年開始,先是以日本,其次是以美國為首的國外集團對人民幣升值施加壓力,使國外投機資金大量湧入,以期人民幣升值獲利。這些因素導致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截至2005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已達7110億美元。與此同時,外匯占款大幅增長,外匯占款問題也就隨之產生了。

⑷ 外匯占款余額環比下降是什麼意思

首先,先搞清楚外匯占款:外幣進來後因為不流通,需換為人民幣才能使用,比如1美元換為7塊人民幣,這7塊錢就是外匯占款。在不考慮匯率變化的因素下,當外匯占款下降,意味著市場上的錢減少,會產生銀根緊縮---大白話說,錢不夠用了。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12月14日更新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央行口徑外匯占款11月環比下降3826.76億元,降至22.26萬億元。

這是央行口徑外匯占款連續第13個月下滑,並創下2016年1月來最大降幅。去年年末今年年初,外匯占款曾出現一波大幅下降,今年1月央行口徑下降6445億元,創歷史第二大降幅,僅次於去年12月下降7082億元。

外匯占款是指央行因收購美元等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還不是自由兌換貨幣,外貿企業和居民等獲得外匯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流通使用。過去受強制結匯制度和熱錢流入影響,中國外匯占款不斷增加。隨著美元走強和外匯管理局實施意願結匯後,外匯占款開始逐漸下降。

在此前很多年,不斷增加的外匯占款均被視作央行的貨幣投放工具,而在外匯占款大幅縮水後,央行可能需要通過降准等其他手段投放流動性來補充。

外匯占款的這一降幅,與11月外匯儲備的降幅基本一致。

今年11月外匯儲備下降690.57億美元,這一降幅為今年1月以來新高。3.0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規模,降至2011年3月以來的5年半新低。

受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美元指數單邊走強,非美元貨幣承壓貶值,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有所貶值,市場上「資本外流」的擔憂不絕於耳。

備受關注的美聯儲將在北京時間12月15日凌晨3點公布議息結果,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將加息25個基點。

而在美聯儲議息結果出爐之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在岸市場雙雙走低。

12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16時30分收盤價報6.9049,較前一交易日下跌34個基點,最低貶值至6.9084。

早間,更多反映央行意志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貶94個基點,報6.9028。

而在離岸市場上,人民幣在表現「淡定」。

在一度貶值至6.9284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復部分失地,回到6.91關口下方。

外匯占款的下降給中國貨幣政策自主性打開了空間。外匯占款減少的最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場持續震盪下,資金避險動機增強,全球投資風險偏好下降,海外資金開始撤出新興市場,這使我國曾經持續大規模流入壓力得到緩解。多年來,外匯儲備迅速增長導致外匯占款激增已經嚴重改變了我國貨幣供應結構,面對持續快速增長的外匯儲備,貨幣當局不斷地使用貨幣沖銷工具,影響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⑸ 外匯占款下降為什麼會導致人民幣有升值跡象呢

根據定義:外匯占款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可以知道在中國,外匯占款是中國人民銀行收購外匯資產(主要是美元)而相應投放的人民幣。當中國出口貿易增加時,交易貨幣為美元,出口商要拿著美元去銀行進行兌換,這時央行只能售本幣,買美元,這時,市場上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這時人民幣就升值了。但是,央行有保持本幣穩定的職能,為了不讓本幣升值,要採取其他調控,這時,就說是人民幣升值壓力。

⑹ 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下滑原因

2014年經濟增長減慢的原因:
2014年經濟增長減慢並低於潛在經濟增長速度,既有2013年下半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張力度不夠、穩健的貨幣政策寬松力度不足的宏觀調控政策主動調整原因,更重要的是結構和體制問題制約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並影響社會預期。
一是投資面臨一定的資金約束。
2013年下半年以來,央行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控制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適度增長,2013年下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為7.14 萬億元,比上半年減少3.01萬億元;2014年一季度社會融資總量為5.6 萬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700億元。貨幣供給增速也有所降低,廣義貨幣M2由2013年4月的16.1%回落到2013年年底的13.6%,2014年3月進一步回落到12.1%。積極的財政政策執行力度弱於往年水平,2013年財政收入增長達到10.1%,超出預算目標2.1個百分點,而財政支出與預算數基本持平,僅增長10.9%,而2013年財政支出得以完成全年預算支出目標主要靠年終「突擊花錢」,1-11月財政支出持續低於10%的預算增長目標,12月份當月公共財政支出同比增幅高達20.3%。2014年1-2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1.1%, 財政支出增長6%,均低於預算8%和9.5%的水平。考慮到資金投放滯後半年對經濟增長發揮作用,2013年上半年融資總量擴大和下半年減少是2013年下半年經濟穩中有升的原因,也是今年上半年經濟減緩的主要因素。
二是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現階段,不管是人民幣貸款、中期票據還是房地產信託的融資成本,均處於歷史高位,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信託融資成本動輒10%以上,加上各種中間費用甚至高達17%。首先,近年來,產能過剩的國有企業、地方政府等缺乏利率彈性的部門和利潤水平較高的房地產資金需求旺盛,在政府加強房地產調控以及銀監會加強平台貸款管控後,上述部門大量通過發行債券、銀信理財合作等影子銀行進行融資,造成相關部門債務和杠桿水平過快上升,社會資金「借短投長」的期限錯配和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資金「擠出」等結構性問題進一步加劇。其次,銀行理財產品、電子金融等存款替代性金融產品及影子銀行等市場化融資渠道快速發展,在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同時,「金融脫媒」現象愈演愈烈,導致金融機構融資成本上升。再次,受存貸比約束和銀行季末考核因素影響,在季末、年末及春節前後等時點,銀行高息攬儲,貨幣市場利率往往大幅飆升。最後,在中國國際收支逐漸趨向均衡,跨境資金由大舉流入轉為「有進有出」的雙向流動後,以往外匯占款過快增長導致基礎貨幣大量被動投放的情況也出現了變化。
三是人民幣升值,其滯後影響中國出口。
自2011年4月到2014年2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23%左右,匯率升值對出口影響的滯後期一般在1-2年。
四是多因素交織導致財政金融風險上升,影響市場預期。
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化解產能過剩和治理環境污染過程中一些企業出現破產倒閉、地方性債務迎來還債高峰、影子銀行風險增加。特別是房地產市場牽一發動全局,既關系產能過剩行業的發展,也是影響影子銀行和地方債務的安全,一旦出現資金鏈條斷裂,對金融穩定運行產生不利影響,並引起相關產業衰退,加大經濟下行壓力,財政收支矛盾也會加大。近來,中國已經出現了中誠信託、超日債等若干起金融違約事件。同時,隨著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短期國際流動資本外流,可能引發國內資金緊張,加劇金融市場波動。

⑺ 外匯占款減少了,為什麼要「降准」

轉自知乎
外匯占款數據過去一直是央行決定「降准」與否的重要參考標准,央行最近一次降準是在2016年3月1日,那個時候的2月份,外匯占款比1月份減少2278億。隨後央行自2016年3月1日起,宣布降准0.5個百分點。
所謂外匯占款指的是央行為購買外匯(主要是美元)而佔用的錢。在我國的結售匯制度下,外貿企業在外海賺取的外匯需要兌換成人民幣,央行間接從這些企業購買外匯而支付出去的人民幣就是外匯占款(當然外匯占款還包括其他,但主要是來自企業)。
如此一來,央行獲得了企業的外匯,外貿企業擁有了央行「印出」的人民幣。我們假定為100億人民幣,由於這筆錢金額並不小,企業不可能以現金方式持有,絕大多數都會以活期或定期的方式存在X銀行的存款賬戶里。
這時候100億成了X銀行的存款,當然X銀行也不傻,自己不是活雷鋒,他不可能平白無故地給你保管錢,而且還支付你利息,X銀行會把這些錢拿去放貸,對它來說放貸的錢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是央行現有規定,每存款100塊最少需要有16.50塊存到央行的賬戶里,其餘的83.5塊才能拿去放貸,在這當中,16.50塊就是存款准備金,16.50÷100=16.5%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我們假定X銀行拿去放貸的83.5億全部給了A企業,我們再假定這部分錢又全部打到A企業在Y銀行的活期存款賬戶里(按現有規定大部分錢是不能取出來的),成為了Y銀行的存款,然後Y銀行重復X銀行的操作,在83.5億中拿出16.5%的錢放到央行賬戶後,其餘的69.75億再次拿去放貸……。緊接著K銀行、W銀行、Z銀行……又再一次重復X、Y銀行的操作!
最終100億人民幣通過銀行體系最多可以創造出的錢M2(可以理解為市場上所有的錢)是:
M2=100億×(100÷16.5)=606億
即原始的100億是基礎貨幣,派生出來的606億是廣義貨幣M2(現金+所有存款)。
解釋了那麼多,現在我們來解讀上面那個新聞:
1、「6月份央行的外匯占款余額是21.5萬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央行通過外匯占款放出的基礎貨幣是21.5萬億,21.5萬億通過銀行體系最多派生出來的M2是:
M2=基礎貨幣×(100÷存款准備金率)=21.5萬億×(100÷16.5)=130萬億
2、「6月份外匯占款減少343億」,即基礎貨幣少了343億,派生出來的M2少了:
M2減少量=343億×(100÷16.5)=2078億
3、「外匯占款連續20個月下降」,也就是說通過外匯占款創造的基礎貨幣已經連續20個月降低,通過「M2=基礎貨幣×(100÷存款准備金率)」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存款准備金率不變的情況下,外匯占款(基礎貨幣)減少將會導致M2降低,為了保持M2今年12%的速度增長(今年政府定下的目標),那麼有什麼辦法?
央行可以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導致(100÷存款准備金率)變大,最終避免了因為外匯占款減少導致的M2降低。
2001年以後,受益於中國加入WTO,中國進出口貿易快速發展,外貿企業從海外賺取了巨額利潤,外匯占款快速增加,從2001年初的1.44萬億增加到2014年末的27.1萬億,導致基礎貨幣隨之快速增加。央行為了防止M2過高導致的流動性泛濫,不得不提高存款准備率,促使(100÷存款准備金率)變小,平衡M2。
於是央行的存款准備金率也由2007年的9.00%升高到了2015年的20.5%(而歐洲央行只有2%左右),那麼我們可以反過來說,以前外匯占款增加了導致存款准備金率上調,而現在外匯占款減少了是不是該「降准」呢?
對於這個問題,觀點如下:
1、現在不同於以前,國際層面上,2017年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幾乎要見頂,美國從2015年到現在已經加息了4次,日本、歐洲也在醞釀退出寬松貨幣政策。中國為了防止錢流出,也開始收緊貨幣。而在國內「降准」一直被視為寬松貨幣的重要象徵,如「降准」將會和目前總基調相違背,可行性不大。
2、按照監管層最新的定調,貨幣政策2016年底被定為「中性」,最新的表態定為「穩健」。所謂「穩健」最根本的是要控制M2的增長速度,未來M2具體的增長速度是多少,我們不知道。但是根據近期的信息,M2同比增速已經由原來的兩位數(2009年接近30%),降低為最近2個月的個位數(6月份是9.4%)。
也就是說在M2同比降低的情況下,並不需要下調「M2=基礎貨幣×(100÷存款准備金率)」公式中的「存款准備金率」以對沖基礎貨幣(外匯占款)下降而導致的M2增速不足。
3、央行「印鈔」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外匯占款,二是通過購買債券投放資金,從而達到「印鈔」的目的。也就是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外匯占款減少了,央行還可以通過購買債券放出錢呢!

⑻ 為什麼外匯占款超過了基礎貨幣發行量

一般情況下,只有當中央銀行收購外匯形成外匯占款時,才成為基礎貨幣投放增加的動力。我國境內的基礎貨幣在近年主要由外匯占款所組成。那麼為什麼有時外匯占款卻多於我國的基礎貨幣的總和呢?這似乎是十分矛盾的。這是由於基礎貨幣從不同的渠道流出國門所造成。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一些外匯占款。而這些外匯占款形成的基礎貨幣不論是否已經流出國門,它已經被計算在外匯占款里了,就是各商業銀行,人民銀行在多年累積收購外匯及結匯運作時已經計算在外匯占款里了。即:

外匯占款 =(外匯儲備)X(結匯時匯率)

而國內基礎貨幣總量卻沒有包括流向國外的外匯占款。因此就出現了:

外匯占款 > 國內基礎貨幣總量 的情形。而這也必然導致有的年度:

外匯儲備增發的廣義貨幣余額 > 中國M2餘額

從而我們也意識到央行或許多印了一些基礎貨幣,但央行也確實試圖把多印的基礎貨幣推出國外,而且已經基本達到目的。因此,這一成功之處就表現在:

外匯占款 ≈ 國內基礎貨幣總量 (近似等於)

這導致了一些新結論的出現:

結論1:

如果用<=>表示符號任一端可以大於或等於另一端的話,就有:

我國M2餘額 <=> 外匯儲備增發的廣義貨幣余額 (M)

註:(M)式也可以表示為:

我國M2餘額 <=> 外匯占款產生的M2餘額 (M)

附註:央行印出的基礎貨幣當然包括已流入到海外的基礎貨幣。因此央行就可能把過多的基礎貨幣(多印的)趕到國外,也把少許的外匯占款導致的結匯後又回籠的基礎貨幣趕出國門。(因此,使國內基礎貨幣變少,直接導致國內M2餘額的縮水)。但數年來逐漸流入的外匯儲備增發的所有(注意:所有,也包括被趕出國門的)基礎貨幣卻全部計算在外匯占款里了。又考慮到熱錢突然劇增導致基礎貨幣劇增等因素。因此,就有出現(M)式的情形。具體例子可見本文最後的例注。

結論2: 外匯占款促成了中國的一切!

從最後附加的例子也可以看到外匯占款對M2的余額的貢獻。並由上述分析,外匯占款產生的廣義貨幣余額甚至高於中國M2餘額。因此,是外匯占款幾乎(如果不是全部的話)派生了中國M2餘額。是外匯占款拉動了中國經濟並創造了中國經濟奇跡,是外匯占款促成了中國的通貨膨脹。是外匯占款改變了中國的一切·。一切的一切,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它 —— 外匯占款產生和創造的!

附註:兩個例證:(2013年末及2014年3月末的例子)

例1:對(M)式2013年末的一個例子:(下面兩例數據來自央行公布的數據}

2013年末,基礎貨幣余額為27.1萬億元,而2013年末,外匯占款余額為26.4萬億元。

2013年末貨幣乘數為4.08,因此2013年末:

外匯占款產生的廣義貨幣余項為:26.4萬億元X4.08=107.712萬億元

2013年末,M2餘額110.65萬億元。因此2013年末:

我國M2餘額(110萬億元) ≥ 外匯儲備增發的廣義貨幣余額(107萬億元)

即此時(M)式的<=> 成為 ≥ 。

下面則是式(M)式右端大於左端。

例2:對(M)式2014年3月末的例子:

2014年3月末我國貨幣乘數為4.22倍。2014年3月末的外匯占款293851.92億元。因此:

2014年3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余額116.07萬億元

而外匯占款產生的廣義貨幣余項為:29.38萬億元X4.22=123.98萬億元 即:

我國M2餘額(116萬億元) ≤ 外匯儲備增發的廣義貨幣余額(124萬億元)

與2013年末不同的是,即出現(M)式右端大於左端情形。但數值都不是相差太多。

註:2014年第一季估計是人民幣貶值導致的熱錢湧入使外匯占款激增。

⑼ 外匯占款的影響

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依賴於適宜的政策中介目標和有效的政策工具與傳導機制。當外匯占款達到一定規模時,現有的貨幣政策體系就可能出現一些問題:
1.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1994年以前,外匯占款需要投放一部分人民幣資金,但這一部分資金在總量和增量中所佔比重較低,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主要是控制國內信貸,即信貸規模。1994年以來,外匯占款所投放的人民幣資金在總量和增量中所佔比重大幅度提高,如果仍然採取信貸規模控制的辦法,換句話說,繼續維持現有的信貸規模,結果必然是貨幣供應的增長突破控制目標。在這種情況下,信貸規模管理方式失靈,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貨幣供應量。1996年我國中央銀行正式將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以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投放是否適度的觀測指標和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是市場經濟國家的通常做法。可以認為,外匯占款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國決策層更改了貨幣中介目標。
2.貨幣政策工具
傳統的貨幣政策操作主要靠公開市場的操作、貼現率、法定準備金三大政策工具。中央銀行根據經濟的發展,靈活運用這些貨幣政策工具,保持了貨幣信貸平穩增長。八次降息,二次下降和一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取消貸款規模控制,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入基礎貨幣等等。當然貨幣政策的傳導主要是通過銀行的信貸體系來實現。但由於利率沒有市場化,銀行公司化變革尚未完成,信貸體系傳導貨幣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1994年以來,外匯占款逐年增加,為了減少外匯占款對於基礎貨幣投放的影響,避免貨幣供給量大幅增加而帶來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和實際匯率的升值,央行不得不採取措施沖銷外匯儲備的流入。即當外匯市場出現供求不平衡時,中央銀行買入或賣出外匯,從而相應地投放或收回基礎貨幣。1997年以前央行的對沖手段主要是收回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1997年後央行開始採用公開市場業務沖銷外匯占款,並且事實上,公開市場操作已成為我國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但作為公開市場業務主要工具的國債,中國國債的期限較長,品種不多,使公開市場業務缺乏載體,市場的交易量小,所以中央銀行利用對沖手段維持合適的貨幣供應量的餘地也越來越小。有數據為證,自2003年2月10日以來,為保持基礎貨幣的平穩增長和貨幣市場利率的相對穩定,央行在公開市場連續進行了20次的正回購操作,回籠基礎貨幣量總額達2140億元。但隨著操作次數的頻繁,央行到去年底手持的大約2863億元的國債面值,除去20次正回購佔用部分,目前國債余額只為原來的四分之一,繼續進行正回購操作的空間已經不大,回購的力度不斷減弱。而3月末M2餘額高達19.4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國家外匯儲備余額3160億元,同比增長38.8%,貨幣供應量充足有餘,資金回籠的任務仍然艱巨。為確保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繼續回籠基礎貨幣,對沖快速增長的外匯占款(為支持經濟增長,2001年以來央行不斷通過外匯占款方式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央行在2002年4月22日試點的基礎上,開始正式發行央行票據,通過央行票據實施正回購的功能。可以認為,外匯占款的不斷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
3.外匯占款成為基礎貨幣投放的主渠道
金融機構存貸比不斷上升
我國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途徑,一是再貸款,二是再貼現,三是財政借透支,四是外匯占款。改革開放相當長一段時期以來,再貸款和財政借透支是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渠道。但從1995年起,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是隨著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法》的頒布與實施,人民銀行與財政的借透支關系中斷,財政借透支已不是基礎貨幣投放主渠道,二是外匯占款在基礎貨幣投放中的比重逐漸增加。1994年以來,中國國際收支實現了雙順差。一般來說,國際收支順差,本幣必然產生升值趨勢。但是為了維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穩定,央行只好大量地買進美元。但是外匯儲備的增加直接導致了外匯占款的增加。外匯占款成為基礎貨幣供應的重要渠道。 有數字證明,1994年以來外匯儲備的連續大幅增加使基礎貨幣投放對外匯占款的依賴性增強,1994年至1997年間,一半以上的基礎貨幣是通過外匯占款的形式投放出去的。1998年外匯儲備增幅的急速下降導致基礎貨幣投放阻滯,1998年2月,出現了基礎貨幣減少6億元的現象。1998年5月26日,中央銀行開始恢復於1997年停止的國債回購公開市場業務,政策調整的速度滯後了一個多季度。剔除存款准備金制度改革這一因素,1998年基礎貨幣增加3323億元,比1997年少增加482億元,廣義貨幣M2增長15.3%,增幅比1997年下降2個百分點。由於外匯占款的急劇減少導致的基礎貨幣少增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通貨緊縮。1999年開始,針對1998年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增長速度迅速下降的情況,中央銀行加大了投放基礎貨幣的力度,例如1999年外匯占款增加了1013億元,而1998年外匯占款僅增加440億元。(參見下表)2000年後外匯占款穩步增加。
表11994-2002年外匯占款變動表
外匯占款
資料來源:
1、戴相龍主編:《中國貨幣政策報告(1999)》,中國金融出版社;《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季報》,2001年,第1期。
2、2001年、2002年數據來自人民銀行2001年、2002年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可以看出外匯占款已成為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渠道之一。隨著我國銀行存款的增加,再貸款的作用逐步降低,同時外匯占款相對於其他一些貨幣投放方式的重要性也處於上升中,這些其他貨幣投放方式包括調整存款准備金、貨幣市場的公開市場運作等。其中存款准備金的調整由於不能經常性地運用,而國內債券市場的規模較小和發育程度較低等也削弱了公開市場運作的有效性。所以根據以上對若干貨幣投放渠道的分析可以認為,未來我國貨幣供給中外匯占款將繼續充當主要角色。
4. 外匯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縮短了貨幣擴張的時滯
由再貸款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必須經由以下環節才能產生派生存款:再貸款 →商業銀行對企業貸款→企業借款轉為存款→創造派生存款。
在以上環節中,明顯存在商業銀行貸款決策時滯和企業借款時滯,這兩種時滯的存在必然延緩基礎貨幣轉化為M1、M2的速度。但是,由結售匯產生的外匯占款幾乎是一次性地立即轉化為企業的人民幣存款,因此這部分M0轉化為M1、M2的時滯遠低於由再貸款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會導致M1、M2的迅速擴張,這樣就可以一方面通過買入外匯而投放本幣,從而擴張貨幣供給;另一方面買入外匯使得外匯匯率提高從而達到本幣相對貶值,而增強本國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進而促進本國出口增長,這樣實際上達到了政策效果上的一舉兩得,這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央行的現行貨幣政策。
5.貨幣投向發生變化
通過外匯占款投放的基礎貨幣的投向具有單一性,在銀行進行結匯時,貨幣的投放是這部分外匯收入的持有者,因此在地區上主要流向外匯供求順差的地區,在行業上主要流向出口部門。而在經濟生活中,這些出口外向型的企業資金遠遠比其他企業充裕。並且在外匯占款急劇上升的同時,央行會通過收縮再貸款等方式對沖,其他企業得到資金的可能性進一步下降,從而承擔了部分的對沖成本。這樣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發生了改變,廣大的非外向型企業仍然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 外匯占款的增加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外匯占款的增加對我國的產業結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於結售匯制度的存在,隨著外匯占款的逐漸增加使得我國外向型企業較容易通過結匯獲得充裕的人民幣資金,從而這些企業的發展條件相對較為寬松,這對其生產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技術人員、勞動力更進一步向外向型企業轉移。這是因為內向型企業由於資金不足,開工率低,對勞動力的需求日趨減少,大量技術人員下崗,而外向型企業由於資金相對比較充裕,仍有擴大生產的勢態,這勢必促進技術人員和勞動力向外向型企業流動。
其次是大量的原材料向外貿部門轉移。外向型企業有較充裕的資金,可以在生產資料市場上處於主導地位,為其及時低價的購買原材料與機器設備創造了良好的資金環境。較低的成木又加強了外向型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創造更高的利潤.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使得外向型企業得到了更長足的發展.我國外向型部門主要是外商投資企業從事的加工貿易。而加工貿易的發展,一方面,造成我國貿易依存度過高,致使我國外貿出口缺乏持續增長的潛力;另一方面,沖擊了國內相關原料工業的發展,不利於帶動國內產業結構的升級。在加工貿易方面,外商投資企業完全掌握市場和銷售渠道,嚴密控制關鍵技術,把技術和產品的開發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參與簡單的加工裝配環節。
此外,還有些外商投資企業甚至將技術水平低、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我國生產,給我國的環境帶來災害性的後果.加工貿易以外商投資企業而非國有企業為經營主體的格局,造成我國原有的大工業基礎和技術基礎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這也延滯了整個加工貿易的升級和國內配套程度的提高,從而延緩了加工貿易對產業結構的帶動作用。 1.適度刺激進口需求
增加社會供給中央銀行應根據國際收支的變化動態,從及時調節外匯供求出發,建議國家適當降低關稅,並在信貸、售匯規定方面進行傾斜和導向,通過有限度地刺激進口,增加國內短缺商品的供給,減少外匯占款對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應量的壓力,減少社會貨幣存量,平衡社會供求。
2. 合理確定外匯儲備水平
目前外匯儲備不斷增加是導致中國外匯占款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應合理確定一個外匯儲備水平,減輕外匯占款對貨幣供應的沖擊。外匯儲備水平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從理論上講,適量外匯儲備應結合國家宏觀經濟狀況、國際收支結構、貨幣政策與外匯政策對宏觀經濟的調控力度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認為,外匯儲備應保持支付三至四個月的進口用匯額和10%左右的外匯債務償還量。據此認識,目前我國外匯儲備總量已非不足,中央銀行應進一步協調貨幣政策與外匯政策,調節經常項目的外匯收支,控制外匯儲備的再增,並充分運用匯率杠桿、利率杠桿、外債統計監測系統、國際收支統計申報體系等宏觀監控手段,對進出口收付匯、外資外債流出入等涉及國家外匯收支變動的趨勢進行長期分析,確定合理的外匯儲備水平。同時,中央銀行應根據安全、流動、增值的原則,加強國家外匯儲備的經營與管理,以免寶貴的外匯資源閑置。
3. 逐漸擴大持匯企業范圍和持匯比例
在目前的情況下,盡管完全以自願結匯取代強制結匯尚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可以逐漸擴大持匯企業的范圍和持匯比例還外匯於民間,從而使過度向中央銀行傾斜的外匯分布結構逐漸趨向合理。更進一步地講,作為一項政策建議,可以考慮將外匯賬戶中的留匯比例作為一項特殊的貨幣政策調控工具,通過調節企業和銀行外匯賬戶保有外匯的比例,來控制外匯儲備的總量,從而調控外匯占款的比重,達到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效果。當外匯占款增長較快引起貨幣供給壓力上升時,可以提高民間持匯比例。反之,當需要通過外匯占款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則可以減少民間持匯比例。通過此項改進,有利於將外匯占款調節發展成為平抑經濟波動的貨幣政策工具。
4. 加強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調控能力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穩定本幣幣值,以促進經濟發展。在外匯占款較多的情況下,中央銀行要在發行央行票據的基礎上,創新外匯占款的對沖工具,同時注意與其他工具搭配使用。另外要改變中央銀行成為外匯市場主要買方的格局,允許更多的金融機構和外資企業參與外匯市場,使外匯市場具有廣泛的參與性和高效率的運行機制。

⑽ 請問外匯占款從哪裡可以看到,我要有歷史數據,請詳細一點

隨著歐債二次沖擊波的來襲,以及國內政策放鬆預期未能進一步落實,2307點以來的反彈折戟於2500點附近,股指收出四連陰,重新退守至2400點區域,「M」頭形態也愈發明確。一時間,恐慌殺跌的氛圍再度趨濃,不過,重回2400點的底部區域,過度悲觀已不可取。盡管歐債危機仍在繼續蔓延,且10月外匯占款近4年來首現負增長,資金的大幅流出嚴重打擊了市場人氣;但事物都有兩面性,外匯占款的大降或意味著政策放鬆的時間窗口更加臨近,預計在實質性放鬆政策未出台前,市場將在「壓力」和「支撐」的夾板中繼續展開「拉抽屜」行情。
外匯占款大降倒逼政策放鬆
10月外匯占款三年來首現負增長,負增長額達248.92億元。表面上,資金的大幅流出嚴重打擊了市場人氣,昨日滬綜指盤中兩度跌破2400點關口。但實際上10月外匯占款大降背後的意義,卻非完全負面。
雖然我們不能僅憑單月的數據去斷定接下來熱錢的流向,但在歐債風波短期難散、美元階段性強勢格局較為確定的背景下,即便人民幣NDF重現升值跡象,預計也難阻止全球資金撤出新興市場迴流美國的趨勢,因而11月份外匯占款大幅回升的概率也較小,短期資金面難免會重新趨緊,進而倒逼政策繼續放鬆。
眾所周知,基礎貨幣的投放主要有三大途徑:公開市場操作、財政占款及外匯占款。整體而言,央行年底在基礎貨幣方面的投放力度會較小,而年底前資金到期量極小,因而即便年底有財政存款投放,但資金面仍可能會維持偏緊的格局,從這個角度而言,為了應對年底准備金率繳款的需求並緩解資金面偏緊的狀態,不排除下一步央行會採取下調存准率的舉措。
財政存款方面,盡管年底大概有1.5萬億的財政存款,但投放的時間點卻是在12月下旬,其對接下來一個月的資金面影響較小。
外匯占款方面,10月單月的凈減少,說明資金已大幅流出,盡管11月份人民幣NDF重現升值跡象,但在歐債危機短期難解決的背景下,未來資金仍應延續趨勢性下降的通道。首先,從目前OECD領先指標的下行趨勢來看,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出口仍將持續疲軟,不排除明年上半年再次出現逆差的可能。其次,考慮到國內通脹下行以及貿易順差佔GDP的比重已回到2005年之前的低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空間已不大;退一步講,單純從歐債危機短期仍繼續蔓延的宏觀背景來看,美元仍將是避險資金階段性的首選,美元階段性走強的概率極大,預計全球資金迴流美國將是階段性的趨勢。從這個角度而言,11月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概率也較小,因而11月外匯占款即便不出現負增長,也難以迅速擺脫谷底運行的態勢。另外,在M2下降至歷史低點的背景下,新增信貸反過來還會影響貨幣供應總量的擴張。10月新增信貸額超預期回升至5868億元,據此,市場對11、12月新增信貸投放額將超6000億的預期十分強烈。事實上,10月貸款反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畢竟10月份新增信貸超預期反彈有鐵道部臨時新增2000億貸款的因素在內,而未來這一因素不具備可持續性。伴隨著通脹壓力的緩解和投資增速的放緩,再加上房地產調控依然未見松動,實體經濟的貸款需求已經在逐步下降,從這個角度而言,今年最後兩個月新增貸款可能並不會如市場預期那麼高,這也就意味著央行在基礎貨幣方面的投放力度依然很小。
在外部流動性急劇收縮、國內基礎貨幣投放增長有限的背景下,央行接下來的確有必要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而且主要著力點將在提高貨幣乘數上。需要指出的是,要緩解流動性的緊張局面,央行後續可能的動作包括增加國庫現金招標規模、暫緩保證金存款補繳法定、停發一年期央票及下調存准或差別存准。本周一央行繼續採取縮量發行一年期央票,這說明央行實施其他三方面舉措的可能性正逐步加大,從增加貨幣乘數的角度考慮,年內央行下調存准率的可能性已進一步增大。

閱讀全文

與2013年11月外匯占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信託地產信託 瀏覽:512
信託成立的法律風險 瀏覽:380
哪家app貸款方便 瀏覽:110
恆指喊單傭金 瀏覽:339
白面大米股票 瀏覽:681
芴類衍生物上市公司 瀏覽:339
北京隨匯億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20
馬雲貸款公司地址 瀏覽:615
動力電池電芯上市公司 瀏覽:898
社保基金屬於金融機構嗎 瀏覽:649
前海理財公司 瀏覽:93
北京中關村融匯金融服務 瀏覽:701
重慶證券營業部有哪些 瀏覽:696
愛立信內部金融服務 瀏覽:678
股票友聯 瀏覽:631
停牌質押融資 瀏覽:942
5分鍾動量交易法 瀏覽:297
下周開盤黃金開盤預測最新消息 瀏覽:378
2016石油價格 瀏覽:559
理財產品顯示已質押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