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我國基礎貨幣的發型被外匯占款綁架

我國基礎貨幣的發型被外匯占款綁架

發布時間:2022-04-09 02:00:36

A. 外匯占款的問題

這個完全有可能.因為我們國家是實行強制結匯制度,新增外匯都要換成人民幣的,假設有100塊錢的外匯占款,就要相應投放100塊錢的基礎貨幣,問題是如果都投放出去勢必會造成流動性泛濫,國家可能會收回來一部分,比如收回10塊錢的基礎貨幣,這樣比例不就超過100%了么?

B. 為什麼說中國的基礎貨幣主要通過外匯占款,形成

外資或者外貌企業把外匯匯入國內,存入銀行換成人民幣存款,銀行又把外匯賣給央行換成人民幣,央行需要印刷鈔票支持這類兌換,否則人民幣就會供不應求,這樣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大,那麼外資或者出口企業把換來的人民幣都拿去投資,炒股炒房地產。
這就是外匯占款的由來,投機資本過多,只要前幾年來中國遊玩的外資商人,在中國吃喝玩樂,現在可以拿著同樣多的美元回美國了。

C. 外匯占款和基礎貨幣的概念和關系

外匯占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因此增加了「貨幣供給」,從而形成了外匯占款。
狹義的外匯指的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它必須具備三個特點:可支付性(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可獲得性(必須是在國外能夠得到補償的債權)和可換性(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
廣義的外匯指的是一國擁有的一切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此的定義 是:「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基礎貨幣,也稱貨幣基數(MonetaryBase)、強力貨幣、始初貨幣,因其具有使貨幣供應總量成倍放大或收縮的能力,又被稱為高能貨幣(High-poweredMoney),它是中央銀行發行的債務憑證,表現為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R)和公眾持有的通貨(C)。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中,基礎貨幣被稱為Reserve Money,說白了就是真正印刷出來錢的總量。基礎貨幣是整個商業銀行體系藉以創造存款貨幣的基礎,是整個商業銀行體系的存款得以倍數擴張的源泉。
在我國,銀行收入和支出外匯都是通過與央行的結算來完成的。也就是說收入和支出外匯的是商業銀行但這些外匯通過商業銀行與央行的結算變為國家的外匯儲備。好比一家銀行今天收入1000美圓,支出美圓500美圓,那麼當天與央行結算時商業銀行把500美圓給央行,而央行要支付給商業銀行8.21*500的人民幣。由於目前我國外匯管理採取寬進嚴出的原則,各商業銀行都是收的多,支的少,那麼在與央行的結算中,央行不得不為這些外匯支付大量的基礎貨幣,每增加1美圓的外匯儲備就要支付8.21倍的人民幣,而央行發出的貨幣不等同於咱們手中的1塊錢,央行發出的基礎貨幣相當於4倍左右的人民幣,而這些貨幣並不是商品市場流通所需要的貨幣,只是為了兌換外匯而投入市場的貨幣,因此是被外匯所佔用的人民幣,而這么大量的多餘的貨幣投放到市場後勢必將引起通貨膨脹。

D. 請問為何央行的外匯占款增加,就會導致基礎貨幣投放規模相應擴大

因為我國規定企業創匯除了留一小部分流動使用,其餘必須上繳.外匯上繳央行1美圓就可以換回來7塊多的人民幣.創造的外匯越多,央行向民間發放的人民幣越多.所以會導致流動性過剩.這也就是貨幣銀行學中說的貿易順差的缺點.

E. 為什麼外匯占款超過了基礎貨幣發行量

一般情況下,只有當中央銀行收購外匯形成外匯占款時,才成為基礎貨幣投放增加的動力。我國境內的基礎貨幣在近年主要由外匯占款所組成。那麼為什麼有時外匯占款卻多於我國的基礎貨幣的總和呢?這似乎是十分矛盾的。這是由於基礎貨幣從不同的渠道流出國門所造成。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一些外匯占款。而這些外匯占款形成的基礎貨幣不論是否已經流出國門,它已經被計算在外匯占款里了,就是各商業銀行,人民銀行在多年累積收購外匯及結匯運作時已經計算在外匯占款里了。即:

外匯占款 =(外匯儲備)X(結匯時匯率

而國內基礎貨幣總量卻沒有包括流向國外的外匯占款。因此就出現了:

外匯占款 > 國內基礎貨幣總量 的情形。而這也必然導致有的年度:

外匯儲備增發的廣義貨幣余額 > 中國M2餘額

從而我們也意識到央行或許多印了一些基礎貨幣,但央行也確實試圖把多印的基礎貨幣推出國外,而且已經基本達到目的。因此,這一成功之處就表現在:

外匯占款 ≈ 國內基礎貨幣總量 (近似等於)

這導致了一些新結論的出現:

結論1:

如果用<=>表示符號任一端可以大於或等於另一端的話,就有:

我國M2餘額 <=> 外匯儲備增發的廣義貨幣余額 (M)

註:(M)式也可以表示為:

我國M2餘額 <=> 外匯占款產生的M2餘額 (M)

附註:央行印出的基礎貨幣當然包括已流入到海外的基礎貨幣。因此央行就可能把過多的基礎貨幣(多印的)趕到國外,也把少許的外匯占款導致的結匯後又回籠的基礎貨幣趕出國門。(因此,使國內基礎貨幣變少,直接導致國內M2餘額的縮水)。但數年來逐漸流入的外匯儲備增發的所有(注意:所有,也包括被趕出國門的)基礎貨幣卻全部計算在外匯占款里了。又考慮到熱錢突然劇增導致基礎貨幣劇增等因素。因此,就有出現(M)式的情形。具體例子可見本文最後的例注。

結論2: 外匯占款促成了中國的一切!

從最後附加的例子也可以看到外匯占款對M2的余額的貢獻。並由上述分析,外匯占款產生的廣義貨幣余額甚至高於中國M2餘額。因此,是外匯占款幾乎(如果不是全部的話)派生了中國M2餘額。是外匯占款拉動了中國經濟並創造了中國經濟奇跡,是外匯占款促成了中國的通貨膨脹。是外匯占款改變了中國的一切·。一切的一切,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它 —— 外匯占款產生和創造的!

附註:兩個例證:(2013年末及2014年3月末的例子)

例1:對(M)式2013年末的一個例子:(下面兩例數據來自央行公布的數據}

2013年末,基礎貨幣余額為27.1萬億元,而2013年末,外匯占款余額為26.4萬億元。

2013年末貨幣乘數為4.08,因此2013年末:

外匯占款產生的廣義貨幣余項為:26.4萬億元X4.08=107.712萬億元

2013年末,M2餘額110.65萬億元。因此2013年末:

我國M2餘額(110萬億元) ≥ 外匯儲備增發的廣義貨幣余額(107萬億元)

即此時(M)式的<=> 成為 ≥ 。

下面則是式(M)式右端大於左端。

例2:對(M)式2014年3月末的例子:

2014年3月末我國貨幣乘數為4.22倍。2014年3月末的外匯占款293851.92億元。因此:

2014年3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余額116.07萬億元

而外匯占款產生的廣義貨幣余項為:29.38萬億元X4.22=123.98萬億元 即:

我國M2餘額(116萬億元) ≤ 外匯儲備增發的廣義貨幣余額(124萬億元)

與2013年末不同的是,即出現(M)式右端大於左端情形。但數值都不是相差太多。

註:2014年第一季估計是人民幣貶值導致的熱錢湧入使外匯占款激增。

F. 我國中央銀行是如何買進外匯儲備的而外匯儲備是如何影響我國的基礎貨幣供給的

我國自1994年以來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度,除境外法人和自然人持有的外匯可以在指定銀行開設現匯賬戶外,國內企事業單位的外匯收入必須按當日外匯牌價賣給指定銀行,而外匯指定銀行由於受外匯頭寸的限制,多餘頭寸必須在外匯市場上再賣出。而中央銀行充當銀行間外匯市場唯一的做市商。比如,你是一個企業主,你的產品今年出口到美國賺了1000美元,但是在中國美元是不能直接用於支付的,你必須將這1000美元兌換成人民幣,也就是說國家要用人民幣買你賺到的美元,這樣你的美元利潤變成了人民幣,而你賺到的美元則成為了國家的外匯儲備。
國家在從企業手中「買進」外匯的過程中,就是使用的基礎貨幣,相應的就增加基礎貨幣的投放,例如,如果企業的外匯收入為A(以美元計價),當時的匯率為f(直接標價法),外匯指定銀行則動用存放在中央銀行的超額准備金購匯,但由於外匯頭寸的限制,外匯指定銀行也只能持有k×A(0<k<1)外匯,其它的(1-k)×A外匯也只能由央行在外匯市場上收購,這樣央行又新投放了(1-k)×A×f的基礎貨幣,使得基礎貨幣達到:B*=B (1 -k)×A×f。這樣的結果是,外匯儲備被動集中到國家手中,外匯儲備的增加直接引起外匯占款乃至基礎貨幣投放的增加。
國家外匯儲備的管理原則是:「安全、靈活、保值、增值」,保持外匯儲備的貨幣多元化,以分散匯率變動的風險;目前美國占國際貿易的比例很大,美元是歷史形成的國際支付手段、交易中介、價值儲藏手段,相對於其他幣種來說,保留美元還是比較安全的,雖然現在美元在不斷的貶值,但是還是要不繼續支持他,讓美元保持一定的價值,否則如果美元全盤崩潰,那麼中國的那部分美元的外匯儲備就會「蒸發」了,中國將血本無歸,可以說中國現在持有美元是騎虎難下,不得不繼續購買。

G. 外匯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礎貨幣量

我國採用的是結匯售匯制,即企業獲得的外匯必須賣給外匯結算銀行(如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外匯結算銀行取得的多餘的外匯頭寸賣給中央銀行(中國人民幣銀行),即形成了中國的國家外匯儲備,中央銀行取得外匯是用人民幣向商業銀行購買的。也就是通過發行人民幣取得儲備外匯,這樣發的人民幣也就是外匯占款,引起基礎貨幣量的增加。

H. 外匯占款的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是整個商業銀行體系藉以創造存款貨幣的基礎,是整個商業銀行體系的存款得以倍數擴張的源泉。從質上看,基礎貨幣具有幾個最基本的特徵:
一是中央銀行的貨幣性負債,而不是中央銀行資產或非貨幣性負債,是中央銀行通過自身的資產業務供給出來的;
二是通過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和調節的變數對它的影響,達到調節和控制供給量的目的;
三是支撐商業銀行負債的基礎,商業銀行不持有基礎貨幣,就不能創造信用;
四是在實行准備金制度下,基礎貨幣被整個銀行體系運用的結果,能產生數倍於它自身的量,從來源上看,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通過其資產業務供給出來的。 事實上,在外匯占款之前,再貸款一直是基礎貨幣投放的主渠道。例如,上世紀90年代的部分年份,央行對國有商業銀行的再貸款占基礎貨幣增量比重甚至曾超過八成。
隨著外匯占款投放基礎貨幣機制的確立,再貸款才逐漸退出。
「近年來,適應金融宏觀調控方式由直接調控轉向間接調控,再貸款所佔基礎貨幣的比重逐步下降,結構和投向發生重要變化。」張曉慧也稱,新增再貸款主要用於促進信貸結構調整,引導擴大縣域和「三農」信貸投放。
新增外匯占款增長乏力,再貸款能否接替外匯占款,成為基礎貨幣投放的主渠道?
上述未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表示,央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不太可能再走再貸款的路徑,這不是當下的主流做法。再貸款也與實際經濟活動較少直接聯系,是一種純信用性的合約,並帶有一定的信貸分配色彩。
一般而言,央行的基礎貨幣發行渠道主要有四條:在二級市場上購買國債,這也是央行發行基礎貨幣最常用的渠道;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包括向金融機構再貼現和向貨幣市場拆入資金;購買黃金(1602.20,-0.20,-0.01%)增加黃金儲備;購買外匯,增加外匯儲備。
一位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在二級市場上買賣國債,可能成為央行今後投放基礎貨幣的一個重要渠道。
而現行的《商業銀行法》也規定,貨幣政策工具中,央行可以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其他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及外匯。
上述分析師還提醒,買賣國債吞吐基礎貨幣,需要一個有足夠深度和廣度的國債二級市場,否則空間不夠,大規模的購買國債將引發利率飆升,推高國債發行成本。 基礎貨幣由現金和存款准備金兩部分構成,其增減變化,通常取決於以下四個因素:
(1)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債權的變動。這是影響基礎貨幣的最主要因素。一般來說,中央銀行的這一債權增加,意味著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再貼現或再貸款資產增加,同時也說明通過商業銀行注入流通的基礎貨幣增加,這必然引起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增加,使貨幣供給量得以多倍擴張。相反,如果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債權減少,就會使貨幣供應量大幅收縮。通常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銀行對這部分債權有較強的控制力。
(2)國外凈資產數額。國外凈資產由外匯、黃金占款和中央銀行在國際金融機構的凈資產構成。其中外匯、黃金占款是中央銀行用基礎貨幣來收購的。一般情況下,若中央銀行不把穩定匯率作為政策目標的話,則對通過該項資產業務投放的基礎貨幣有較大的主動權;否則,中央銀行就會因為要維持匯率的穩定而被動進入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以平抑匯率,這樣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對中央銀行的外匯占款有很大影響,造成通過該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具有相當的被動性。
(3)對政府債權凈額。中央銀行對政府債權凈額增加通常由兩條渠道形成:
一是直接認購政府債券;二是貸款給財政以彌補財政赤字。無論哪條渠道都意味著中央銀行通過財政部門把基礎貨幣注人了流通領域。例如,我國1995年的財政借款存量為1600多億元,對近幾年的基礎貨幣量產生了一定影響。
(4)其他項目(凈額)。這主要是指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化以及中央銀行在資金清算過程中應收應付款的增減變化。它們都會對基礎貨幣量產生影響 我國流動性過剩的問題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但是主要還是由於國際雙順差的不斷擴大造成的巨額外匯占款以及央行對此採取的干預措施,導致了貨幣供應量的內生性擴張和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的結構性失衡。正如上面所分析的,為了防止外匯外逃,央行公開收購外匯導致人民幣貨幣政策失去主動性。央行發行的基礎貨幣量嚴重超過了國民經濟正常發展的所需,從而產生持續的通脹壓力。
外匯占款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對物價指數產生影響:
1、在商品市場中,市場中的交易貨幣量增加,導致通貨膨脹。
2、在貨幣市場方面,隨著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市場利率下降,鼓勵了居民和企業將儲蓄轉為消費,引起物價上升,轉向通貨膨脹。
3、在資金市場上,由於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加引起利率下降,證券價格隨之上升,從而資金就會轉向實物資產投資,則相應的勞動需求增加,工人工資增加,進而轉化為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但是根據實際情況,中國面對的通貨膨脹問題是實行新的匯率制度後幾年,這是因為外匯占款導致的通貨膨脹是存在時滯應的,央行在外匯占款大量增加的年份,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出售國債的方法回籠一定量的通過外匯占款發行的貨幣,以達到控制貨幣供給量的目的,但隨著國債到期日的來臨,這種物價上漲的壓力就會被釋放出來,這就是外匯占款導致的通貨膨脹的時滯效應。外匯占款對經濟的影響卻不止引起通貨膨脹這么簡單,還會導致貨幣政策的畸形和貨幣投放的區域性和結構性失衡。央行通過發行國債的公開市場操作來降低外匯占款對流動性的影響,會導致市場利率的上升和商業銀行可貸資金的減少。商業銀行面對有限的資源,都傾向於物流、貿易、來料加工等這些風險低資金回收周期短的行業。但是對於需要重點發展的機械重工業企業就會惜貸,由此造成貨幣投放的結構性失衡。

I. 中國的基礎貨幣來源和外匯收入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主要的關系式外匯占款
所謂外匯占款,就是比如張三出口一雙襪子,1美元,
這個1美元賺到後,張三到中國銀行結匯,拿到了6.5人民幣
這個6.5人民幣就是外匯占款。

就是說因為出口,產生了6.5元人民幣基礎貨幣的發行
目前,這個占款非常大,所以應外匯占款產生的基礎貨幣非常大

不懂得繼續問我

J. 外匯占款的影響

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依賴於適宜的政策中介目標和有效的政策工具與傳導機制。當外匯占款達到一定規模時,現有的貨幣政策體系就可能出現一些問題:
1.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1994年以前,外匯占款需要投放一部分人民幣資金,但這一部分資金在總量和增量中所佔比重較低,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主要是控制國內信貸,即信貸規模。1994年以來,外匯占款所投放的人民幣資金在總量和增量中所佔比重大幅度提高,如果仍然採取信貸規模控制的辦法,換句話說,繼續維持現有的信貸規模,結果必然是貨幣供應的增長突破控制目標。在這種情況下,信貸規模管理方式失靈,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貨幣供應量。1996年我國中央銀行正式將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以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投放是否適度的觀測指標和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是市場經濟國家的通常做法。可以認為,外匯占款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國決策層更改了貨幣中介目標。
2.貨幣政策工具
傳統的貨幣政策操作主要靠公開市場的操作、貼現率、法定準備金三大政策工具。中央銀行根據經濟的發展,靈活運用這些貨幣政策工具,保持了貨幣信貸平穩增長。八次降息,二次下降和一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取消貸款規模控制,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入基礎貨幣等等。當然貨幣政策的傳導主要是通過銀行的信貸體系來實現。但由於利率沒有市場化,銀行公司化變革尚未完成,信貸體系傳導貨幣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1994年以來,外匯占款逐年增加,為了減少外匯占款對於基礎貨幣投放的影響,避免貨幣供給量大幅增加而帶來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和實際匯率的升值,央行不得不採取措施沖銷外匯儲備的流入。即當外匯市場出現供求不平衡時,中央銀行買入或賣出外匯,從而相應地投放或收回基礎貨幣。1997年以前央行的對沖手段主要是收回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1997年後央行開始採用公開市場業務沖銷外匯占款,並且事實上,公開市場操作已成為我國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但作為公開市場業務主要工具的國債,中國國債的期限較長,品種不多,使公開市場業務缺乏載體,市場的交易量小,所以中央銀行利用對沖手段維持合適的貨幣供應量的餘地也越來越小。有數據為證,自2003年2月10日以來,為保持基礎貨幣的平穩增長和貨幣市場利率的相對穩定,央行在公開市場連續進行了20次的正回購操作,回籠基礎貨幣量總額達2140億元。但隨著操作次數的頻繁,央行到去年底手持的大約2863億元的國債面值,除去20次正回購佔用部分,目前國債余額只為原來的四分之一,繼續進行正回購操作的空間已經不大,回購的力度不斷減弱。而3月末M2餘額高達19.4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國家外匯儲備余額3160億元,同比增長38.8%,貨幣供應量充足有餘,資金回籠的任務仍然艱巨。為確保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繼續回籠基礎貨幣,對沖快速增長的外匯占款(為支持經濟增長,2001年以來央行不斷通過外匯占款方式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央行在2002年4月22日試點的基礎上,開始正式發行央行票據,通過央行票據實施正回購的功能。可以認為,外匯占款的不斷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
3.外匯占款成為基礎貨幣投放的主渠道
金融機構存貸比不斷上升
我國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途徑,一是再貸款,二是再貼現,三是財政借透支,四是外匯占款。改革開放相當長一段時期以來,再貸款和財政借透支是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渠道。但從1995年起,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是隨著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法》的頒布與實施,人民銀行與財政的借透支關系中斷,財政借透支已不是基礎貨幣投放主渠道,二是外匯占款在基礎貨幣投放中的比重逐漸增加。1994年以來,中國國際收支實現了雙順差。一般來說,國際收支順差,本幣必然產生升值趨勢。但是為了維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穩定,央行只好大量地買進美元。但是外匯儲備的增加直接導致了外匯占款的增加。外匯占款成為基礎貨幣供應的重要渠道。 有數字證明,1994年以來外匯儲備的連續大幅增加使基礎貨幣投放對外匯占款的依賴性增強,1994年至1997年間,一半以上的基礎貨幣是通過外匯占款的形式投放出去的。1998年外匯儲備增幅的急速下降導致基礎貨幣投放阻滯,1998年2月,出現了基礎貨幣減少6億元的現象。1998年5月26日,中央銀行開始恢復於1997年停止的國債回購公開市場業務,政策調整的速度滯後了一個多季度。剔除存款准備金制度改革這一因素,1998年基礎貨幣增加3323億元,比1997年少增加482億元,廣義貨幣M2增長15.3%,增幅比1997年下降2個百分點。由於外匯占款的急劇減少導致的基礎貨幣少增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通貨緊縮。1999年開始,針對1998年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增長速度迅速下降的情況,中央銀行加大了投放基礎貨幣的力度,例如1999年外匯占款增加了1013億元,而1998年外匯占款僅增加440億元。(參見下表)2000年後外匯占款穩步增加。
表11994-2002年外匯占款變動表
外匯占款
資料來源:
1、戴相龍主編:《中國貨幣政策報告(1999)》,中國金融出版社;《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季報》,2001年,第1期。
2、2001年、2002年數據來自人民銀行2001年、2002年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可以看出外匯占款已成為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渠道之一。隨著我國銀行存款的增加,再貸款的作用逐步降低,同時外匯占款相對於其他一些貨幣投放方式的重要性也處於上升中,這些其他貨幣投放方式包括調整存款准備金、貨幣市場的公開市場運作等。其中存款准備金的調整由於不能經常性地運用,而國內債券市場的規模較小和發育程度較低等也削弱了公開市場運作的有效性。所以根據以上對若干貨幣投放渠道的分析可以認為,未來我國貨幣供給中外匯占款將繼續充當主要角色。
4. 外匯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縮短了貨幣擴張的時滯
由再貸款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必須經由以下環節才能產生派生存款:再貸款 →商業銀行對企業貸款→企業借款轉為存款→創造派生存款。
在以上環節中,明顯存在商業銀行貸款決策時滯和企業借款時滯,這兩種時滯的存在必然延緩基礎貨幣轉化為M1、M2的速度。但是,由結售匯產生的外匯占款幾乎是一次性地立即轉化為企業的人民幣存款,因此這部分M0轉化為M1、M2的時滯遠低於由再貸款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會導致M1、M2的迅速擴張,這樣就可以一方面通過買入外匯而投放本幣,從而擴張貨幣供給;另一方面買入外匯使得外匯匯率提高從而達到本幣相對貶值,而增強本國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進而促進本國出口增長,這樣實際上達到了政策效果上的一舉兩得,這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央行的現行貨幣政策。
5.貨幣投向發生變化
通過外匯占款投放的基礎貨幣的投向具有單一性,在銀行進行結匯時,貨幣的投放是這部分外匯收入的持有者,因此在地區上主要流向外匯供求順差的地區,在行業上主要流向出口部門。而在經濟生活中,這些出口外向型的企業資金遠遠比其他企業充裕。並且在外匯占款急劇上升的同時,央行會通過收縮再貸款等方式對沖,其他企業得到資金的可能性進一步下降,從而承擔了部分的對沖成本。這樣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發生了改變,廣大的非外向型企業仍然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 外匯占款的增加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外匯占款的增加對我國的產業結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於結售匯制度的存在,隨著外匯占款的逐漸增加使得我國外向型企業較容易通過結匯獲得充裕的人民幣資金,從而這些企業的發展條件相對較為寬松,這對其生產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技術人員、勞動力更進一步向外向型企業轉移。這是因為內向型企業由於資金不足,開工率低,對勞動力的需求日趨減少,大量技術人員下崗,而外向型企業由於資金相對比較充裕,仍有擴大生產的勢態,這勢必促進技術人員和勞動力向外向型企業流動。
其次是大量的原材料向外貿部門轉移。外向型企業有較充裕的資金,可以在生產資料市場上處於主導地位,為其及時低價的購買原材料與機器設備創造了良好的資金環境。較低的成木又加強了外向型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創造更高的利潤.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使得外向型企業得到了更長足的發展.我國外向型部門主要是外商投資企業從事的加工貿易。而加工貿易的發展,一方面,造成我國貿易依存度過高,致使我國外貿出口缺乏持續增長的潛力;另一方面,沖擊了國內相關原料工業的發展,不利於帶動國內產業結構的升級。在加工貿易方面,外商投資企業完全掌握市場和銷售渠道,嚴密控制關鍵技術,把技術和產品的開發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參與簡單的加工裝配環節。
此外,還有些外商投資企業甚至將技術水平低、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我國生產,給我國的環境帶來災害性的後果.加工貿易以外商投資企業而非國有企業為經營主體的格局,造成我國原有的大工業基礎和技術基礎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這也延滯了整個加工貿易的升級和國內配套程度的提高,從而延緩了加工貿易對產業結構的帶動作用。 1.適度刺激進口需求
增加社會供給中央銀行應根據國際收支的變化動態,從及時調節外匯供求出發,建議國家適當降低關稅,並在信貸、售匯規定方面進行傾斜和導向,通過有限度地刺激進口,增加國內短缺商品的供給,減少外匯占款對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應量的壓力,減少社會貨幣存量,平衡社會供求。
2. 合理確定外匯儲備水平
目前外匯儲備不斷增加是導致中國外匯占款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應合理確定一個外匯儲備水平,減輕外匯占款對貨幣供應的沖擊。外匯儲備水平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從理論上講,適量外匯儲備應結合國家宏觀經濟狀況、國際收支結構、貨幣政策與外匯政策對宏觀經濟的調控力度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認為,外匯儲備應保持支付三至四個月的進口用匯額和10%左右的外匯債務償還量。據此認識,目前我國外匯儲備總量已非不足,中央銀行應進一步協調貨幣政策與外匯政策,調節經常項目的外匯收支,控制外匯儲備的再增,並充分運用匯率杠桿、利率杠桿、外債統計監測系統、國際收支統計申報體系等宏觀監控手段,對進出口收付匯、外資外債流出入等涉及國家外匯收支變動的趨勢進行長期分析,確定合理的外匯儲備水平。同時,中央銀行應根據安全、流動、增值的原則,加強國家外匯儲備的經營與管理,以免寶貴的外匯資源閑置。
3. 逐漸擴大持匯企業范圍和持匯比例
在目前的情況下,盡管完全以自願結匯取代強制結匯尚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可以逐漸擴大持匯企業的范圍和持匯比例還外匯於民間,從而使過度向中央銀行傾斜的外匯分布結構逐漸趨向合理。更進一步地講,作為一項政策建議,可以考慮將外匯賬戶中的留匯比例作為一項特殊的貨幣政策調控工具,通過調節企業和銀行外匯賬戶保有外匯的比例,來控制外匯儲備的總量,從而調控外匯占款的比重,達到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效果。當外匯占款增長較快引起貨幣供給壓力上升時,可以提高民間持匯比例。反之,當需要通過外匯占款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則可以減少民間持匯比例。通過此項改進,有利於將外匯占款調節發展成為平抑經濟波動的貨幣政策工具。
4. 加強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調控能力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穩定本幣幣值,以促進經濟發展。在外匯占款較多的情況下,中央銀行要在發行央行票據的基礎上,創新外匯占款的對沖工具,同時注意與其他工具搭配使用。另外要改變中央銀行成為外匯市場主要買方的格局,允許更多的金融機構和外資企業參與外匯市場,使外匯市場具有廣泛的參與性和高效率的運行機制。

閱讀全文

與我國基礎貨幣的發型被外匯占款綁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b輪融資 瀏覽:79
非融資擔保公司風險指標 瀏覽:511
股票有哪些盤 瀏覽:667
國企幹部能否參股非上市公司 瀏覽:499
用於引進設備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瀏覽:563
融資融券承做 瀏覽:479
怎樣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267
2015年3月天津汽油價格 瀏覽:620
融資融券華泰網上開通 瀏覽:489
不同形態的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不同 瀏覽:153
元理財基金 瀏覽:838
黃金代碼查詢 瀏覽:259
同方股份收購壹人壹本失敗 瀏覽:334
上海長江聯合石油交易所 瀏覽:78
朝鮮黑市匯率2016 瀏覽:106
公司結匯看哪個匯率 瀏覽:311
中國外匯管制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23
固定換固定是金融資產嗎 瀏覽:914
平安離職傭金 瀏覽:675
內黃金星啤酒廠電話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