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知道朗咸平說講的6+1
郎咸平從2008年全球經濟動向及國家宏觀調控措施著眼,從國內外經濟現象背後的規律入手,解析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下的經濟發展走勢,並結合惠州的企業發展現狀深入探討經濟大勢下惠州企業的發展之道。
■關鍵詞:產業鏈戰爭
必須改變產業鏈錯誤定位
「誰是製造業大國?是美國而非中國,為什麼?因為從2005年開始,整個世界已經進入了 『產業鏈戰爭』的時代。」郎咸平在論壇上語出驚人。他認為「產業鏈戰爭」就是在整條產業鏈上,美國把價值最低的製造業一端(即「1」)放在了中國。價值最低的製造業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因此,美國人把它全放在中國,而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和終端零售等六塊非製造業(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裡。「6」是「軟」的生產環節,「1」是「硬」的生產環節。在這樣一種「6+1」產業鏈的定位下,中國就淪落在了價值的最低端。
郎咸平以芭比娃娃為例:芭比娃娃在美國沃爾瑪的零售價近10美元,在這個產業鏈里,我們只能創造1美元的價值,而且還給自身帶來了難以避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但美國人通過「6」,獲得了9倍的價值,而且這9倍的價值沒有污染、沒有浪費。也就是說,我們創造1萬元的價值,就為美國創造9萬元的價值,我們創造100萬元的價值,美國人就會獲得900萬元的價值。所以我們越勤勞、越製造,美國人就會越富裕。也正因為這種產業鏈的錯誤定位,美國維護了綠地和美好家園,而我們中國則遭到了污染和浪費。針對現在被常常提及的產業升級問題,郎咸平認為如果只在「6+1」中的「1」上作文章,而不進入「6+1」中的「6」,那所謂的產業升級只能加重這種不平衡。
■關鍵詞:廉價勞動力
未來企業降低成本關鍵不在於利用廉價勞動力
「今天,中國的勞動力已經沒有優勢了。」 郎咸平直言,因為我們已經進入「產業鏈戰爭」的時代,在產業鏈戰爭的情況下,勞動力成本已不具優勢。我們惠州的一些企業,想利用國內廉價勞動力,配合國際品牌和技術,走一條國際化的發展路子,是行不通的。郎咸平認為,在「產業鏈戰爭」時代,如果一個企業還在「1」上下功夫,還寄希望於利用國內的廉價勞動力謀求發展,失敗的結果將不可避免,因為在整條產業鏈裡面,勞動力所佔的成本已經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了,中國已經失去了勞動力的優勢,任何企業還想通過廉價勞動力站起來,像以前那樣,「我告訴你那不行,因為產業鏈戰爭不允許你那樣做!」郎咸平形容說,這是「血淋淋」的現實。
未來企業降低成本不在於利用廉價勞動力,而在於「6+1」中的六大塊必須高效整合,比如惠州和深圳的服裝紡織業,都沒有「6+1」,可能是不同的企業在做,從第一道環節到最後一道環節,惠州一般需要180天,至少也要100天,而西班牙有一個服裝企業,85%的產品都是在歐洲生產的,價格非常便宜,款式非常新穎,質量一般,但也可以滿足大多衣服只穿一年的時間需求,這就是「6+1」高效整合的結果,從第一道環節到最後一道環節只需12天,其效率是廣東同行企業的15倍。「『6+1』高效整合是未來產業鏈戰爭取勝的法則。」郎咸平說。
■關鍵詞:通貨膨脹
推動企業大轉型解決通脹
對於目前大家關注的通貨膨脹現象,郎咸平認為這不是流動性過剩引起的,而在於中國存在的二元經濟現象,即同時存在過熱部門和過冷部門。「哪些部門過熱?與投資建設有關的領域是過熱部門,比如鋼鐵、水泥、房地產行業,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靠這些固定資產投資拉動,而大部分的民營企業則是過冷部門。」郎咸平說,在二元經濟環境之下,資金產生一種逆流轉現象——從過冷的部門轉到過熱的部門,所以,過熱部門越來越熱,所有和過熱部門有關的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他認為,政府對過熱和過冷部門的宏觀調控要區別對待,不能搞一刀切。首先對過熱的部門要採取行政手法壓抑他們的過熱行為,對過冷部門不僅不應該打壓,反而應該通過政府的力量協助民營製造業走向比較好的明天,要扶持要鼓勵。過冷企業這么多部門,不是簡單的融資可以幫助他們,不是簡單的優惠政策能夠幫助他們,而是推動我國企業大轉型。怎麼轉呢?那就是從「1」進到「6」。
B. 超發貨幣使得經濟膨脹,政府解決方案是加息並打擊經濟成長。誰能解釋下教授郎咸平的觀點嗎
所有這些問題都是一個原因造成的,那就是貨幣的超發。超發的貨幣沒有相對應的資源(資源都被我們賤賣到國外了),這些貨幣就像洪水一樣,需要一塊超級大的海綿來吸收它。提高利率就一定會影響到經濟成長,如果還想讓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就只能更多的超發貨幣,那個時候就會有更嚴重的通貨膨脹。500元新鈔的新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C. 為什麼郎咸平說中國每出口1美元的產品,就必須在國內增發與當時匯率等額的人民幣,這是怎麼回事。
如果國家的外匯市場是開放的,即資本賬戶和經常賬戶開放,那麼一國到底發行多少本國貨幣來沖銷外匯,則是由市場決定(利率和交易量)。但是因為中國基本上官方控制外匯市場,而且外匯交易很小,所以基本上用來沖銷而必須發行的貨幣不由官方決定,一旦因為外貿活躍,國內廠商從國外賺取了較多美金,那麼他們回到國內,必須要換取人民幣,這個時候央行就不得不增加貨幣基礎供給,於此同時因為市場不開放,國內居民拿人民幣換美金去國外投資和買東西受到較多限制,這樣的記過就是美金越來越多,於此同時用來對沖的人民幣也越來越多,要是央行發行了用來延期支付的某種「央票」,國內的貨幣早就多到可以達到通貨膨脹了。
D. 郎咸平說第152期:我們拿什麼來應對通脹 mp3
買房
E. 郎咸平講的經濟通貨膨脹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但是也不一定對 原材料都是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呀 人家掌握著主動權 送前幾年開始到現在 鋁鐵礦已經漲了不知多少了 國內為了拉動GDP增長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 二 是消費 消費郎也說了 不足30% 現狀就是畸形發展 因為從領頭的就是本末倒置的 鋼鐵我看就是一直會漲 因為我們主動權沒有 我們喜歡談判 卻不會談判 只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我們一直等著看吧
F. 在通貨膨脹嚴重的今天,怎樣的投資可以適當的規避風險
目前的中國,股票和基金都可以說都是一場騙局,如果沒有內幕消息的話,散戶們很難賺到錢。股市長期低迷,而且是在中國經濟增長的情況下仍然低迷。今年經濟下行趨勢更明顯,所以仍然不樂觀。去年的公墓基金也都虧得一塌糊塗,反而是銀行和券商由於收取各種費用賺得滿滿。現在的制度是不保護投資者的,你玩不過他們。最近兩年我沒聽說誰賺錢了。
貴金屬現在好像也不是好機會,因為世界經濟都不景氣,黃金價格好像已經太高了。
之前郎咸平說過,按照現在的經濟形勢,投資房產或許真的是中國人唯一可以抵擋通脹的投資手段了,只不過這種畸形的投資馬上也快到頭了。所以結論是,沒有可以投資的好項目。
當然我的結論比較悲觀,你可以嘗試積極一些的投資方案,股票基金都可以,但是只拿工資的一部分先試試比較好,如每個月拿500-1000,就算虧了20%也沒多少錢,關鍵是經驗有了。到了明年這個時候你有經驗了,再做自己的判斷。
還有就是千萬不要涉足民間融資和高利貸,他們的投資對象都不穩定的,現在經濟又不行,搞不好血本無歸。
G. 郎咸平:物價上漲後,老百姓應該怎麼辦
我認為今年物價上漲原因有以下幾點:1.供求規律的長期表現形式為供不應求;2.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但是目前的情況是一年之內人民幣對美圓的匯率上漲了5%,也就是增值了5%,現在我國的各種工業產品大部分是出口銷售,國內自己人消費的其實很少,因為大家的錢都拿去買高價房了,誰還有多餘的閑錢用來自己消費???3.寡頭壟斷行業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競爭;4.國家宏觀調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銀行利率,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資金流入市場,刺激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必然帶動物價上漲;5.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是指太多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額需求狀況;其實通貨膨脹有3種解釋,這只是其中一種。6.生產要素價格,其中土地是最關鍵的,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受國家嚴格控制,導致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帶動其相關的產業鏈條同時受影響;當然房地產價格上漲還有很大原因是因為炒房引起的。7.國家財政購買力度,包括國家政策性銀行,國家認為某種商品的價格高了,就減少對某種商品的購買,反之道理一樣。8.物價指數,資金具有投資回報率或資金價值,也就是折現率和本金化率.說白了就是未來的錢不如現在的"錢"值錢,未來同樣的錢購買力不如現在買的東西多;9.國際經濟對我國有很大影響,包括外匯儲備情況。目前我國大概有2000萬億美圓的外匯儲備。自從加入WTO以來,跟國際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了。10.這一條本人認為非常關鍵。美國大型金融投機集團對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果的掠奪。中國外匯制度改革以來,尤其2007年,人民幣對美圓上升5%,這是美國控制的。目的是象90年代對日本進行經濟掠奪一樣。舉個例子:2006年1美圓=10元人民幣,美國人在2006年用1美圓換了10元人民幣,用這10元人民幣買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價翻一翻,美國人把房子賣了得到20元人民幣,而2007年人民幣升值,假設1美圓換8元人民幣了,美國人再將20元人民幣換成美圓就是2.5美圓。如此可見,美國人的1美圓在一年時間就變成2.5美圓,他賺了中國多少???2.5倍的利潤啊。而且這2.5美圓回到美國又可以繼續投資美國,美國經濟又可以發展了,美圓重新升值。還有1美圓換成人民幣10元投資固定資產後,市場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銀行就會發行10元人民幣來彌補這個空擋,而這2.5美圓走了以後留給中國的卻是市場上多了10元人民幣,還不通貨膨脹才怪。中國被掠奪後,人民幣再度貶值。就跟日本一個結局,看著吧,朋友,有你哭的那一天11.天氣災害導致很多產品脫市,如地震,台風等,所以供不應求。再來看看價值規律,它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綜合了供求規律和競爭規律.商品價格的本質是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內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決定價值量的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規律的作用:1.自發的調節生產和流通;2.自發的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生產率;3.造成貧富兩極分化.通常所說的物價其實就是生產價格,而生產價格是由部門平均生產成本加上社會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生產價格就是價值的轉化形態。
H. 讀解 郎咸平《中國經濟八大危機》 高手請進
中國經濟不景氣,對於老百信而言最直接的就是通貨彭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呢?針對原因各位請看:一、全球能源危機;二、中國經濟的結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能源需求國、最大的原材料需求國;三、美元的貶值!(而中國的外匯儲備位居世界第一!)雖然目前通貨彭脹的壓力是全球性的,但是由後兩點的特殊性而言,顯然中國的通貨彭脹的壓力和損失是世界任何國家都不能相提並論的。
無形的黑手:是誰挑起戰爭導致世界能源起伏不定?是誰任由美元貶值,導致世界通貨彭脹?在中國通貨脹彭脹的三大原因當中,與無一不與美國有直接或間接關系!從美國的一系列的舉動中可以看出,作為一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對自身次貸危機放任不管又出手干預房利美事件,在美元不斷貶值的今天,無疑又給全球經濟注入了新的危險因素!
回到主題:中國現在的溫總理今年說了:「由於國內和國外不可測的因素太多,所以給決策帶來了極大的困難,2008年,將會是中國經濟遇到的最困難的一年!」
不錯!從目前中國經濟的現狀而言,我們現在就要做好面臨長期通貨彭脹的准備,但從根本上要想解決問題,我現在只想送一句話給現在面臨停業、破產的公司老總們:「內需求變謀生存,創新求變謀發展。」
從企業內需和外需入手,一方面內需從技術入手節能、換材;另一方面從又技術入手,自主創新注重和知識產權保護,這樣才能在長期通脹的環境中為自己的現在求得生存,為自己的將來的發展打造自己的竟爭優勢。
衷心地祝中國的企業家們:2008 我們一路走好!
I. 購買外幣能否應對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
國家中央銀行,如美聯儲,可經由設定利率及其他貨幣政策來有力地影響通貨膨脹率。高利率(及資金需求成長遲緩)為央行反通脹的典型手法,以降低就業及生產來抑制物價上漲。
然而,不同國家的央行對控制通貨膨脹有不同的觀點。例如說,有些央行密切注意對稱性通貨膨脹目標,而有些僅在通貨膨脹率過高時加以控制。歐洲中央銀行因在面對高失業率時採行後者而受指責。
貨幣主義者著重經由金融政策以降低資金供給來提高利率。凱恩斯主義者則著重於經由增稅或降低政府開支等財政手段來普遍性的降低需求。其對金融政策的解釋部分來自羅伯特•索羅對日用品價格上漲所作的研究成果。供給學派所主張的抵抗通貨膨脹方法為:固定貨幣與黃金等固定參考物的兌換率,或降低浮動貨幣結構中的邊際稅率以鼓勵形成資本。所有這些政策可透過公開市場操作達成。
另一種方法為直接控制薪資與物價(參見工資議價,incomes policies)。美國在1970年代早期,尼克森主政下,曾試驗過這種方法。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是,這些政策與刺激需求面同時實施。故供給面的限制(控制手段、潛在產出)與需求增長產生沖突。經濟學家一般視物價控制為不良作法,因其助長短缺、降低生產品質,從而扭曲經濟運行。然而,若能避免因經濟嚴重衰退導致成本升高,或在抵抗戰時通貨膨脹的情形下,這樣的代價或許值得。
實際上,物價控制可能因抵抗通貨膨脹而使經濟衰退更具影響力(因降低需求而提高失業率),而經濟衰退可在需求高漲時防止物價因控制產生歪曲。
通貨膨脹對經濟生活的影響
在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必將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影響。如果社會的通貨膨脹率是穩定的,人們可以完全預期,那麼通貨膨脹率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很小。因為在這種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之下,各種名義變數(如名義工資、名義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據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從而使實際變數(如實際工資、實際利息率等)不變。這時通貨膨脹對社會經濟生活的的唯一影響,是人們將減少他們所持有的現金量。但是,在通貨膨脹率不能完全預期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將會影響社會收入分配及經濟活動。因為這時人們無法准確地根據通貨膨脹率來調整各種名義變數,以及他們應採取的經濟行為。
(一)在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通貨膨脹將有利於債務人而不利於債權人
在通常情況下,借貸的債務契約都是根據簽約時的通貨膨脹率來確定名義利息率,所以當發生了未預期的通貨膨脹之後,債務契約無法更改,從而就使實際利息率下降,債務人受益,而債權人受損。其結果是對貸款,特別是長期貸款帶來不利的影響,使債權人不願意發放貸款。貸款的減少會影響投資,最後使投資減少。
(二)在僱主與工人之間,通貨膨脹將有利於僱主而不利於工人
這是因為,在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之下,工資增長率不能迅速地根據通貨膨脹率來調整,從而即使在名義工資不變或略有增長的情況下,使實際工資下降。實際工資下降會使利潤增加。利潤的增加有利於刺激投資,這正是一些經濟學家主張以溫和的通貨膨脹來刺激經濟發展的理由。
(三)在政府與公眾之間,通貨膨脹將有利於政府而不利於公眾
由於在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之下,名義工資總會有所增加(盡管並不一定能保持原有的實際工資水平),隨著名義工資的提高,達到納稅起征點的人增加了,有許多人進入了更高的納稅等級,這樣就使得政府的稅收增加。但公眾納稅數額增加,實際收入卻減少了。政府由這種通貨膨脹中所得到的稅收稱為「通貨膨脹稅」。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實際上是政府對公眾的掠奪。這種通貨膨脹稅的存在,既不利於儲蓄的增加,也影響了私人與企業投資的積極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三次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分別發生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
J. 關於通貨膨脹 請知道的給講講 為什麼說如果中國不應對通貨膨脹,不加息,那麼全球的通貨膨脹都會流入中國
一:國內因素
1:我們的出口產品的結構,主要以輕工,和附加值很低的低端產品為主。所以匯率的穩定對我們很重要。
2:我國長期處於貿易順差,積累了大量外匯,且外匯儲備相對單一,美元為主(盡管IMF已經將中國的份額提高)外匯儲備的增加,勢必導致人民幣的升值,而以我們的外貿產品結構,一旦人民幣大幅升值,我國的出口業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所以我們的匯率是保持相對穩定的,央行不得不增發大量貨幣。來對沖外匯儲備。(以上是貨幣供給方面引起的)
3:我國從08年就實施擴大內需的金融危機應對政策,4萬億的投入方向,大部分用於城市的改擴建工程,導致耕地擠占,農產品的產量勢必要受到影響,而很多農產品是作為工業產品的生產原料的,而且例如蔬菜,糧食,蛋禽,肉類這一類農產品的需求彈性很小,就是他就是漲到每1000萬一斤,你也得吃,你沒得選。這樣很多產品的成本就漲上去了。(成本推動的上漲)接著是勞務工資水平的上漲,進一步推動價格上漲。
4:改革開放30年,沿海經濟迅速發展,積累了大量資本,而作為私人資本是不能涉及或進入一些利潤相對較高的自然壟斷行業的如:移動通訊,國防工業,電力行業。這些國內游資無處尋利。所以從09年就開始了農副產品的囤積抬價如:糖高宗,蒜你狠等。
二:國外因素:
1:人民幣比值穩定,中國經濟形勢大好,所以人民幣就會看漲,很多外匯市場上人民幣的投機需求就會增加,進一步推動人民幣的升值,聯系去前面說的我們的匯率機制,我們的貨幣到底增發了多少是不得而知的。
2:從08年以來,美國為了擺脫經濟危機,不斷的是增發美元,使得美元不斷貶值,而我們為了維持相對穩定的匯率就不得不繼續印錢了。
3:很多產品我們是沒有定價權的,例如大豆,價格是被四大糧商控制的(前段時間的食用油廠家DB的事情不是危言聳聽)鐵礦石就更別說了,所以價格上漲就是人家說了算。
對策:
這個我只能談一下個人觀點,對於大量的外匯儲備,國家是成立了一些投資公司處理的,不過效果很差,例如:中投在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證券不知道虧了多少,還有中鐵在非洲的項目好像虧了幾百億。
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國家實施外匯補貼,如:吉利收購沃爾沃的項目,中石油的海外能源資源企業的並購。可以貼補外匯。
對於出口企業的出口退稅等政策,可以換成外匯激勵,就是把原來的退稅直接折成外匯給企業,郎咸平教授說的藏匯於民大概是這個意思。
對內的話,緊縮銀根,上調存款准備金率。
上面的對策都是暫時性的,不解決根本問題,從長期來看,不妨可以把增發的貨幣放在一個池子里(類似於周小川行長對國際游資的處理方法)把增發的貨幣用到一些短期不能明顯影響實體經濟的領域,例如教育,可以想辦法讓港大,耶魯等名校到中國開辦新式大學,與國內的腐敗教育形成有效競爭。有那麼多錢,短時間搞幾個名牌應該沒問題。為以後的發展打打基礎。
力促技術革新,把錢花在刀刃上。切實的讓國內的企業學會並應用國外的先進的管理技術,加強我們自主技術的研究(高鐵項目,我們要支付高額的專利費用給那些技術出口國)。
農業保障,世界性的糧食危機不可以不深思熟慮,中國的人口龐大,一旦發生真正的糧荒,沒有一個國家能救我們,我們十幾億人,就是願意用黃金去買人家也不一定就賣給你,必須正視現在的拆改擴的過程中基本耕地的保障。這是所有產業發展的前提。
加息主要是控制流動性,呵呵。保持市場的產出與貨幣的流通在合適的比例上。當然通過利率的杠桿效應還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