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雙價制

外匯雙價制

發布時間:2022-04-20 06:18:05

㈠ 高潮:弄潮黃金市場

黃金市場的歷史演變——黃金行業的大變革:從采礦權拍賣到金交所開張——百姓又見「小黃魚」——證明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造就世界名牌——「紫金9999」金錠的出彩

隨著貨幣制度的發展,黃金雖然已經逐漸喪失了交易媒介和價值衡量尺度的貨幣職能,但仍然在國際貿易、國際間債權債務清算以及國際儲備方面保持著一定的貨幣特性。

所謂黃金市場,就是確定黃金價格、體現黃金供求的具體形式,是集中進行黃金和以黃金為標的物的金融工具買賣的交易場所和運營網路。

回顧一下世界黃金市場的歷史,將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福建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世紀初,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金融市場首先在倫敦產生。在倫敦市場上,黃金可以自由買賣,金幣可以自由兌換。屬於英聯邦產金國的大部分黃金都運往倫敦集中,然後通過貿易再運往世界各地,黃金市場逐漸形成。

1941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放棄了金本位制,實行外匯管制,規定黃金一般要售給官方外匯管理機構或指定的國家銀行。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決定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各成員國同意以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將本國貨幣與之掛鉤,保持固定匯率制,而美國則向各國承擔按每盎司35美元的價格無限制地兌換黃金的義務,這就是所謂的「金匯兌制」。由於金兌換制的實施,黃金的自由交易受到很大限制,倫敦黃金市場因此曾關閉了1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對黃金的管制有所放鬆,瑞士的蘇黎世率先進入國際黃金市場行列。直到1954年3月,英格蘭銀行才宣布重新開放倫敦黃金市場。

20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美國國際收支出現逆轉,人們對美元的信心動搖,紛紛將手中所持美元轉換為黃金,美國黃金儲備急速下降。1968年3月「黃金總庫」被迫解體,七國中央銀行宣布實行「黃金雙價制」,即各國中央銀行仍可按官方價格兌換黃金,但私人黃金交易則須在自由市場進行,由供求情況決定價格,於是黃金便有了官價與市價的區別。

進入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際收入狀況繼續惡化,終於在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與外國中央銀行兌換黃金,「金兌換制」遂告瓦解。1973年11月,巴塞爾會議宣布正式取消「雙價制」,不再維持美元與黃金官價,而改為自由浮動,黃金自此便直接受供求規律支配,世界黃金市場成為自由交易市場。

隨著官價制度的瓦解,黃金遂不再擔當貨幣的功能,逐步恢復一般商品的地位,同時,完整意義上的黃金市場也迅速發展起來,紐約、芝加哥、香港都先後成為重要的國際黃金市場,連同倫敦、蘇黎世一起組成了國際黃金市場的統一整體,世界各國可以在24小時內連續進行交易。目前世界上約有40多個黃金市場,遍布於四大洲,絕大部分是區域性的。倫敦、蘇黎世、紐約和香港成為了世界四大主要黃金市場。

建國以來,由於黃金的貨幣職能,加之我國又處於艱苦創業時期,需要用黃金換匯和還債,這極大地推動了國內黃金生產的發展,但同時也形成了黃金由國家高度壟斷、實行嚴格計劃供應的局面。

解放初期,我國金銀飾品市場還比較活躍。但1963年1月,國家根據經濟建設的需要,停止了對金銀飾品用金的原料供應,銀行收購的金銀飾品也不再對外銷售。直到1982年9月,中國國內才恢復出售黃金飾品。

迄今為止,中國大陸一直未曾開放黃金市場。無論是本國居民還是外國居民,均不準在我國境內從事黃金交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在我國境內,國家對黃金的生產和使用統一管理,統購統配,不允許以黃金計價進行商品交換,禁止私相買賣和借貸抵押。只有經過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金融機構,才可參與國際黃金市場的交易活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黃金市場開放的滯後已經顯得與這種局面格格不入。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由於沒有規范的黃金市場,我國黃金交易呈現出了統收專營的流通體制、隨行就市的地下交易以及合法與非法交織的民營市場並存的復雜多樣的形態。黃金市場名義上是高度統一的,但實際上明暗並存。統收專營的交易受國家嚴格控制,影響黃金市場按價值規律運轉,約束了生產者和交易者的積極性;地下活動又違反國家的有關經濟政策和法規,破壞黃金資源,損害了國家利益,應予以取締。我國黃金交易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有識之士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我國加入WTO,黃金市場的開放是必然的趨勢。

考察世界上現有的黃金市場,按照政府的規製程度,可以分為:居民和非居民均可以自由買賣、不限制進出口的自由黃金市場;只允許非居民買賣、限制進出口的管制黃金市場;只允許居民買賣、禁止進出口的國內黃金市場。按照黃金交易的期限,可以分為現貨交易市場和期貨交易市場。按照黃金交易的形式,可以分為有固定交易場所的有形市場、無固定交易場所的無形市場。按照黃金交易的范圍,可以分為國際性市場和區域性市場。

根據國際黃金市場的格局和我國實際,我國已經確立了建立黃金市場的目標模式:

以國內市場為主,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並行,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共存的區域性黃金市場。既建立有形的黃金交易所,也允許以無形的方式進行交易;黃金交易所既允許進行現貨交易,也可以進行期貨和期權交易;完全放開黃金進口,但適當限制黃金出口;交易者主要是國內各機構、居民和非居民。

由於我國目前還不具備建立黃金市場的必要條件,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我國將按照先法人、後居民,先現貨、後期貨,先國內、後國外的步驟,循序漸進,逐步達到黃金市場的目標模式。具體將實施三步走的戰略:

1)准備過渡階段:2002年前。由於黃金的市場機制和法律保障幾乎處於空白狀態,難以立即取消指令性計劃、政府定價和統收專營,但應當抓緊進行建立黃金市場的各項准備工作,盡早確立黃金交易市場的首選城市,逐步進行有管理的過渡。加速結構調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行業管理,收購價格進一步向世界價格靠攏。

2)初步開放階段:2002年進入初步開放階段。根據國際經驗和我國國情,由於國內黃金供給遠不能滿足黃金消費需求,導致非法開采和非法交易盛行,因此應當首先開放國內黃金批發市場,由產金企業和用金企業以人民幣計價進行即期和遠期現貨交易,並限制進口,即對法人不對居民,對現貨不對期貨,對國內不對國外。本期將指令性計劃改為指導性計劃,用政策引導黃金企業進場交易,同時仍由人民銀行收購部分產品。國家的黃金儲備,既可以直接向黃金企業收購,也可以通過黃金市場進行吞吐。

3)全面開放階段:根據初步放開階段的實際進程,爭取2005年開始逐步走向目標模式。當人民幣完全可以自由兌換的時候,便可以對外開放,並開展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屆時,上海黃金市場以國內為主,香港黃金市場以東南亞為主,兩者比翼齊飛,將形成亞洲的黃金中心。

考察我國黃金市場開放的進程,2002年在中國黃金行業的發展史上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

1.采礦權拍賣

2002年8月18日上午,上饒縣應家磁塢金礦采礦權拍賣由江西南昌國土資源廳組辦。這是中國首次舉行的金礦采礦權的拍賣。

整個拍賣現場氣氛熱烈。幾個回合下來,私營企業——南方機械化工工程公司的代表最終以200萬元的價格競拍成功,成為中國首個公開拍賣金礦得主。

長期以來,我國金礦的開采者以中央直屬企業和省屬企業為主。但隨著黃金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黃金市場的放開是早晚的事。金礦開采權的拍賣將通過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來推動黃金產業的發展。

根據2002年3月出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新目錄》,黃金等貴金屬的勘查和開采由以前的「禁止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調整到了「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國黃金產業開始謹慎、有條件地向國外資本開放。雖然此次采礦權拍賣得主為私營企業,但是參與競拍的企業中也出現了港資企業的代表,這也成為了本次采礦權拍賣的一大亮點。

業內人士認為,本次拍賣標志著中國黃金行業改革的堅冰從上游被打破了。

2.金交所開張

江西的拍賣槌音剛落,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以下簡稱金交所)又在外灘華俄道勝銀行原址鳴鑼開張了。

開業當天,在短短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里,金交所的黃金交易量就達到了540公斤,交易金額4508.655萬元。

一個多月過後,上海黃金交易所運行平穩,成交量逐步放大。到2002年12月6日,金交所成交量已達930公斤,金價與國際市場基本接軌。

金交所的開張,黃金行業流通領域開閘放水,將對我國金飾品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金飾品行業是我國國內黃金消費的「大戶」,2001年我國270噸黃金消費量中,金飾品消費佔230噸。金交所的開張,使得零售用金單位感到了「一種真正被松綁的感覺」。在以前的「統購統銷」制度下,黃金生產企業的所有產品都賣給中國人民銀行並由其定價,黃金加工企業因無法自主定價而缺乏推廣黃金產品的動力,產品價格競爭又導致企業利潤微薄,無力採用高檔的首飾加工工藝。隨著金交所的開張,零售用金單位可以直接在市場上購買黃金,買多買少可以因需而定。另外,金交所黃金價格直接與國際金價接軌,更加合理、公道。商家提金、用金、買金將更加方便。

但是,業內人士預言,隨著國內金飾品消費量的持續增加,金飾品行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黃金市場全面放開後,對黃金加工企業而言,金飾品生產計劃用金將不復存在。以前,金飾品企業只關注款式、品種等,現在則要從原材料開始全過程關注,並時刻關注交易行情。同時,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今後直接向消費者出售金條、金塊,也會與金店形成競爭。另外,黃金交易的完全放開,也必將吸引海外資金和企業在行業准入條件放寬後蜂擁而來,進一步加劇金飾品行業的競爭。

隨著黃金市場的全面開放,地下黃金交易也將進入合法渠道,雖然黃金交易量的官方統計數字可能會迅速提高,但實際交易量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3.業界面臨整合

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開張將加速黃金生產企業的整合,強者愈強,弱者淘汰。金交所正式營業後,中國人民銀行將放開收購,採取雙軌過渡的辦法,給黃金企業確定一個收購比例,比例之外的產品則進入市場。待黃金交易所發展成熟後,央行將全面停止對黃金生產企業產品的收購,黃金生產企業的產品可以全部進入市場。

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後,規模較大的黃金生產企業率先獲得會員資格並進場交易,通過市場競價可能獲得比原來更高的收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也會迫使這些企業加強管理,盡可能降低生產成本。這樣,一批優秀黃金生產企業將迅速擴大企業規模、樹立自有品牌,並利用品牌優勢在擴大自營業務的基礎上向代理銷售環節滲透。而對於一些中小企業來說,由於沒有直接進場交易的機會,只能選擇將黃金出售給人民銀行,或者製成標金由會員代理通過黃金交易所進行交易。央行為發展黃金市場,鼓勵更多黃金企業進場交易,勢必參照黃金交易所的交易價格降低收購價格;而製成標金代理銷售,一方面企業要為冶煉黃金支付大量的冶煉和運輸費用,另一方面又需向會員支付代理交易費用,這將大大增加企業的成本和風險。因此,黃金市場放開後,一批中小黃金生產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

2002年10月中旬,上海黃金交易所指定了10家製作金錠的精煉企業。業內人士表示,由於上海金交所規定,凡進場交易的黃金都必須就近送至指定的黃金精煉廠製作金錠,這樣,10家精煉企業會自然形成一個壟斷性的資源市場,而其他的黃金精煉企業則將面臨被整合、吞並的命運。

4.「小黃魚」露臉

開業初期,金交所更多地是在扮演一個商品經營市場的角色,只能進行實物交易,購金者購買黃金大多是出於用金的需求。要真正使黃金發揮出投資價值、讓金交所成為一個金融投資市場,還有待期貨交易、個人投資等業務的放開。個人投資者將可以進行實物和「紙面」(即黃金存摺)兩種交易方式。另一種選擇是直接買條「小黃魚」回家。個人投資黃金市場放開後,投資者將可通過商場的專業櫃台和銀行購買到小克金條,用以投資、收藏。

2002年11月27日,俗稱「小黃魚」的小克金條在「2002北京黃金珠寶展」上剛一露面,即迎來個人投資者的急切詢問。時隔50年,「小黃魚」又逐漸回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

目前,央行正在加緊制定有關個人投資黃金的細則。

回顧2002年,可以說2002年是黃金產業從上游采礦、中間流通環節乃至終端個人投資領域漸次開放的一年。

2002年10月30日,則是中國黃金市場建設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

外灘,華俄道勝銀行原址,備受黃金業界關注、經過長期醞釀的上海黃金交易所鳴鑼開張了。

上海黃金交易所開張的那短短的鑼聲,敲開了中國黃金市場那扇塵封已久的大門。短短兩個半小時,金交所的黃金交易量就達到了540公斤,交易金額4508.655萬元。

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正式開業,標志著我國黃金市場真正走向全面開放。黃金市場的開放將使我國黃金產業格局面臨重大改變。

上海黃金交易所一開張,紫金礦業生產的福建名牌產品「9999」金錠便在上海黃金交易所中成為了主角。

紫金網站(http://www.zjky.com)對紫金礦業參與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的情況作了如下報道:

「今天是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交易的第一天,我

公司為此做好了充分准備,盡管由於遠程交易的限制,沒能搶到前十筆進行交易,但在99.99%金交易中,我公司交易量的優勢非常明顯,一天的成交量為190公斤,占金交所99.99%金總成交量的近53.98%(總成交量為352公斤)。」

由於中國黃金市場在幾十年之後才剛剛恢復,因此市場交易中出現了一些意外的情況,如黃金品位與價格的不相配,但是市場的不健全並沒有影響紫金對於自己產品生產與營銷戰略的決心。對此,紫金礦業網站作了以下報道:

「整個交易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99.95%金的平均成交價格為83.58元/克,高出99.99%金的平均成交價格83.447元/克。上午的交易中,99.95%金的成交量一度大於99.99%金0.133元/克。由於99.99%金與99.95%金成交價格相近,下午99.99%金的購買量呈現大幅上升趨勢。可以據此推測,多數買方(首飾商)原先出於價格因素,選擇購買99.95%金做首飾原材料,所以一直活躍在99.95%金的交易市場中,當他們了解到99.99%金價接近於99.95%金後,才驚醒地開始改購99.99%金。

面對這種現象,股份公司領導表示,無論今後會否再出現這種反差,我公司都將堅持生產和銷售99.99%金。」

紫金礦業網站對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第二天本企業的銷售狀況進行了跟蹤報道:

「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的第二天,我公司仍保持了良好的銷售勢頭,繼昨天成交190公斤後,今日繼續成交57公斤,占金交所總成交量的51.818%;在99.99%金的成交中獨占鰲頭,是總成交量的83.36%。金交所今日總成交量為110公斤,其中99.99%金成交66公斤,平均成交價為83.90元/克;99.95%金成交44公斤,平均成交價為83.64元/克。兩個交易品種平均成交價相差0.26元/克。而今晨,美國黃金信息網公布的『人民幣折算價格』為84.01元/克。可以說,金交所成交價格已逐漸與國際價格接近。

從交易量來看,今日金交所成交人氣明顯比昨天清淡,但99.99%金、99.95%金平均成交價均比昨天高,顯然,買賣雙方交易焦點已從昨天的交易量上轉移到了交易價格上。分析今日的成交情況,99.99%金成交價格與99.95%金成交價格已經拉開了一定距離,我公司預計這個距離在交易價格的波動調整下可以進一步提升到合理的價值差位上。」

心理學家曾經做出這樣的結論:人類生存的目的是為了兩種需要的滿足,一是生活得更為舒適,二是成就一番事業。世界經濟生活的發展表明,前者已經轉化為名牌的消費;後者已轉化為名牌的造就。企業界的成功者多為名牌的創造者,最成功的企業多為那些馳名全球的企業。一位經濟學家如是說「你想證明自己的成功嗎?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造就出世界名牌來。」

市場經濟實際上就是名牌經濟,企業要發展只有華山一條路,那就是創造名牌和發展名牌。在市場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產品,除了產品優質和品牌獨特以外,還要有較大的生產規模和銷售規模作為實力基礎,以保障較高的市場份額,從而產生規模效益。

許多人認為,黃金行業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只要能生產出黃金就能掙錢。但是紫金礦業創業伊始,就確立了強烈的品牌意識,確立了「以質量樹品牌,以標准認證保質量」的紫金品牌戰略。

紫金領導層認為,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的黃金企業也將和其他企業一樣面臨著同一的市場。隨著黃金市場的開放,新的黃金管理體制逐步建立,黃金企業將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黃金走向市場,首先是黃金企業必須走向市場,這要求黃金企業必須建立起適應市場的體制和運行機制。為此,紫金進行了三次企業的改制,特別是2000年9月的第二次企業改制,完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的改造,民營資本進入了企業。2001年11月,加拿大大使館和澳大利亞大使館官員率兩國礦業公司代表對紫金進行考察以後表示,紫金礦業在市場經濟上走得比較超前,是國外黃金企業尋找合作夥伴的首選。

此外,紫金人認為,對於任何一種商品來說,質量、品牌和營銷都是相當重要的三個環節。紫金在這三個環節上都做了大量工作。

2002年12月23日,紫金礦業黃金冶煉廠先後接到中國方圓認證委員會頒發的金錠生產國際標准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證書、ISO14001:96國際標准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成為了在國內同行業中首家通過ISO14001:96國際標准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填補了福建省和國內在此方面的空白,進一步提高和鞏固了紫金黃金的品牌地位。

從名不見經傳到成為上海黃金交易所首批確認的可提供一級品的10家合格黃金精煉廠之一,紫金礦業活躍在上海金交所的交易活動之中,成為中國黃金市場的佼佼者,「紫金」黃金的品牌之路,就是一條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追求卓越的奮進之路:

1)1999年,紫金礦業黃金冶煉廠自行研製的無氰高溫高壓解吸電積設備運行成功,「紫金」金錠成為福建省人民銀行指定的免檢產品,紫金黃金受到福建省內外用戶的青睞,與此同時,紫金礦業冶煉廠導入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應用於黃金冶煉生產。

2)2000年12月,紫金金錠生產線獲得中國方圓認證委員會ISO9002:1994國際標准質量體系認證,金錠產品通過國標Au-1質量認證,成為當時國內惟一率先通過質量體系和產品質量「雙認證」的黃金企業。

3)2001年,隨著國內黃金市場放開的腳步漸近,紫金黃金以其高純品質和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順利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考評,成為上海黃金交易所首批可提供標准金錠認證的企業,「紫金」金錠獲準直接進入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

4)2002年初,紫金黃金冶煉廠結合ISO9000轉換2000版的契機,一並導入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實施質量/環境管理體系一體化國際標准認證。2002年2月,「紫金」Au-1金錠獲得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首開金錠產品成為省名牌產品的先河。按照國際慣例,通過ISO9000認證是使企業產品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鑰匙,通過ISO14000認證則使企業產品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由此,紫金黃金進入了與國際接軌的快車道。

5)福建紫金礦業黃金冶煉廠在2002年5月份對金鹽產品進行了工業化生產,已生產出六批金鹽產品。作為一種廣泛用於電鍍、電鑄、電子、工藝產品的精細化工產品,目前,國內金鹽年需求量達10噸(摺合為黃金計量),但由於國內生產的金鹽未達到國外生產(BS5658-1979)的水平,只能依靠瑞典進口,每年需付外匯14億元人民幣。紫金礦業成功地填補了這一空白,紫金產金鹽產品可以替代進口。

6)2002年底,紫金礦業突破了高純度金99.999-的提煉工藝。

7)2003年,紫金山金礦進一步推行標准化管理,導入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准、OHSAS18001職工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准等「三標一體」管理體系,制定出台了《一體化管理手冊》和49個《程序文件》,一體化管理體系進入了實質性的運行階段;紫金黃金冶煉廠繼續鞏固和提高以質量樹品牌的成果,制定了嚴於上海黃金交易所的質量內控標准,對產品重量、成色、外觀進行嚴格把關,對重點工序進行重點質量控制,進一步鞏固「紫金」金錠的信譽和品牌,同時紫金還積極申報英國倫敦黃金市場協會(LBMA)認證的前期工作;紫金實驗室按照ISO/IEC17025-1999完成了質量體系的轉版,保持著與國際實驗室認可發展的同步和持續有效運行。紫金實驗室還開展了與長春國家金銀質檢中心以及內蒙古乾坤金銀精煉公司化驗室的金錠的「室間比對」工作,結果表明,紫金實驗室主持的主要項目的檢測質量持續穩定。

2003年,紫金礦業被國家工商總局授予全國第二批「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被福建省授予「2001~2002年度福建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為應對中國黃金市場開放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面對國內黃金市場開放的前景日漸明朗、國內黃金收購價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金價隨國際價格呈現靈活多變的趨勢,紫金礦業在2002年便專門設立了銷售信息部,負責金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預測,以分散價格風險,把握銷售時機。紫金委派了公司的一名副總經理專門負責黃金市場的銷售。經過一年多的運作,成效顯著,為企業贏得了上千萬元的利潤。

如果說紫金金錠品牌的確立、紫金黃金冶煉廠入圍上海黃金交易所十大黃金精煉廠為紫金進軍上海黃金交易所取得了通行證,那麼紫金黃金市場意識的確立、紫金企業信譽的建立,則為紫金成為中國黃金市場的弄潮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紫金人一再強調,他們姓「礦」不姓「金」,他們說,看看他們公司的名稱就清楚了,他們是「礦業公司」,不是「黃金公司」。紫金人做的不僅僅是黃金,他們做的是有色金屬礦,現在,除了黃金,他們還做「銅」、做「鐵」,如果可能,他們還會做「鋁土」礦。

目前,紫金礦業銷售的產品除了黃金之外,還有陰極銅。據公司市場部資料,紫金礦業從2002年6月開始銷售陰極銅。到2003年,紫金礦業生產陰極銅839噸,銷售收入1488萬元。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經濟內參》,2003年全球銅的需求將保持強勁勢頭,銅的平均價上升6.2%,升到每磅75美分,而我國仍保持著全球銅工業的亮點,銅需求仍將繼續保持增長的勢頭。國家統計部門的最新報告顯示,2002年,我國銅消費量達到了250萬噸,佔世界銅總量1520萬噸的16.4%,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國銅精礦等原料的持續緊缺,將是制約國內銅業生產的瓶頸。一方面是銅需求帶來的市場機遇,一方面是國內銅資源短缺面臨的挑戰。紫金決定搶抓這次機遇。

2002年底至2003年一季度,世界大部分地區精銅需求都低迷不振,但亞洲除外。預計2003年全球的精銅需求將增長4%,其動力主要來自於亞洲。我國近兩年由於經濟建設迅速發展,銅需求保持了每年超過15%的消費量,成為世界最大的銅消費國,致使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同時,因為社會庫存有較多的下降,國際銅價又有新的回升,國內銅價也有較大幅度的上漲,是一個利好。

2003年一季度,我國銅新增資源量72.53萬噸,與上年同期大體持平,其中,3月份新增資源量25.45萬噸,比去年下降1.3%;進口銅31.1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9.3%;同期,國內整體經濟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高增長局面,增長速度突破9%,多數耗銅產品也大幅度增長,從而帶動了銅消費量近30萬噸,增幅為23%。4月份,銅消費量31萬噸,比2002年同期增長15%,1~4月份,累計消費銅110萬噸,增長25%。總體看,2003年前4個月,銅市場明顯供小於求,缺口部分主要依賴庫存解決。據統計,近10年來,我國精銅消費平均增長率是世界精銅消費平均增長率的2.4倍。近兩年,平均每年增加35萬噸,由2000年消費量180萬噸,猛增到2002年的250萬噸,增幅高達38.9%,主要消費領域集中在發電項目、建築工程等方面,如國內房地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汽車業、電網改造等。

面對這種大好的市場機遇,在中國黃金業界異軍突起、成效顯著的紫金人又一次顯出了其市場意識,他們決定藉助延伸資源鏈來延伸企業的產業鏈。紫金礦業目前正在加大生物提銅技術的工業化,正在加緊紫金山銅礦的開發,並加緊研究生物提銅的一些技術問題,以進一步提高企業陰極銅的質量。

紫金領導人說,黃金市場放開以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紫金礦業與其他黃金企業一樣面臨著新的發展局勢。但他們認為,中國黃金行業走向國際市場還需要一個「過渡」。在這個過渡期中,企業應該進一步理清思路,選擇好自己的目標定位和發展戰略,為最終迎來黃金市場的全面開放做好最充分的准備。紫金礦業希望能夠和廣大同行加強聯系,增進合作,共同實現平穩過渡。

未雨綢繆,和衷共濟。

㈡ 什麼是價格雙軌制如題 謝謝了

我國境內目前使用兩種貨幣:人民幣和港幣。近20多年來,筆者觀察到一種實際存在的現象——人民幣匯率在不斷地貶值(從1978年合0.357美金到2003年合0.121美金),即貶值到原有的三分之一;而港幣匯率不斷地升值(從1978年合0.29元人民幣,到2003年合1.06元人民幣)即升到三倍還要多。2006年以後,人民幣對美金的匯率才趨向於逐步(小幅度)升值。 這種現象是怎麼、為什麼發生的呢? 歷年來人民幣對美金的匯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統一發行的人民幣,是一種不能自由兌換的貨幣。幾十年間,對外貿易的匯率,由國家外匯管理局統一制定和調控。 從1949年1月到1953年初,人民幣對美金的匯率是根據中國出口商品比價、進口商品比價和華僑日用品生活費比價三者的加權平均數來確定的,並按照國際市場相對價格水平的變化來調整。 經過三年經濟恢復時期,轉入第一個五年計劃,穩步發展工業、開展城鄉建設,物價趨於穩定。從1953年以後,人民幣匯率不再充當調節對外經濟交往的工具,對外盈虧全部由國家財政負擔與平衡。當時國際上「固定匯率制度」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此後十幾年匯價固定在1美金=24618元(舊幣)=2.4618元(新幣),也就是人民幣1元=美金0.40元 然後,按照1978年全國出口平均換匯成本計算,1美元兌換人民幣2.80元。 1979年開始外貿體制改革,1980年12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1980年4月1日中國銀行開始發行「外匯券」,用來在友誼商店購買彩電、冰箱、洗衣機之類家用電器,以及洋煙、洋酒等等進口物品。 港幣早就跟美金掛鉤 香港自1983年10月17日實施「聯系匯率制度」,將港幣跟美金掛鉤,中心匯率為1美元兌換港幣7.8元。 1984年的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2角9分,調劑價格為3角3分,而黑市價格平均為4角至6角人民幣。 1980年10月中國開辦了外匯調劑業務,規定外匯調劑價格在官方匯率之上加10 %,形成了匯率的雙軌制。此後10年來,匯率調整的依據,是國家的出口換匯成本的變化。匯率雙軌制的基礎是價格雙軌制。官方牌價和調劑市場價格並存,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此外,還存在外匯黑市或灰市,屢禁不止。 從1985年起,對境外匯給國內居民的匯款或從境外攜入的外匯,准許全部保留,在銀行開立存款帳戶。調劑外匯的匯率,原由國家規定在官方匯率的基礎上加一定的(如10%)幅度。 1988年3月放開匯率,由買賣雙方根據外匯供求狀況議定,中國人民銀行適度進行市場干預。1991年11月起允許個人所有的外匯參與外匯調劑。個人出國探親、移居出境、去外國留學、贍養國外親屬需用外匯,可以憑出境證件和有關證明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經批准後賣給一定數額的外匯,但批匯標准較低。 人民幣的匯率貶值到三分之一 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呼聲一直很高。這有非常明顯的利益背景,即國有外貿部門的出口利益集團,希望藉人民幣貶值而擴大出口,從中獲利。 從1991年4月9日起,中國政府對官方匯率的調整由以前大幅度、一次性調整的方式轉為逐步調整的方式,即實行有管理的浮動, 到1993年底調至1美元兌5.72元人民幣,比1990年11月17日下調了9%;同時,放開外匯調劑市場匯率,讓其隨市場供求狀況浮動,匯率波動較大,調劑價格一度達到1美元合11元人民幣。 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和中國人民銀行入市干預下,1993年底調劑價格返回到1美元合8.72元人民幣。 1994年1月1日,實行了人民幣匯率的並軌,人民幣對美元的官方匯率牌價猛地由1: 5.8貶為1:8.67,一下子貶值50%,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次貶值太過分了。 在匯率大貶值的刺激下,出口大幅度增長,國營外貿部門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也加劇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 1995年上半年我國出口創造了增長44%的歷史最高記錄。 20年來港幣隨同美金迅速升值 1985年的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4角左右,調劑價格為4角5分,而黑市價格平均為8角人民幣。 1988年的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6角左右,調劑價格為7角左右。 1993年的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7角左右,而調劑價格與黑市價格拉平,為1.12元人民幣。 1995年,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將港幣匯率波動區間限定在1美元兌換港幣7.75元至7.85元。這是22年來香港首次調整「聯系匯率制度」。 1997年的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1.06元,調劑價格相同。此後,1元港幣兌換人民幣的官方匯率,一直為1.06元。 最終,1元港幣=人民幣1元。也就是認定20年來港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升值了三倍…… 港幣的實際購買力 我們知道,各種貨幣的實際購買力、跟它的匯率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兒。那麼港幣的實際購買力究竟值多少呢? 1999年9月,香港的「經濟學家」張無常說:「香港的困境是我們的工資、房價、物價等比中國大陸的高出四倍以上,而本領卻高不出那麼多。」 這就是說——港幣的實際購買力,只有它面值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說——1元港幣的實際購買力,只相當於人民幣0.25元。 豈不是咄咄怪事!……

㈢ 什麼因素導致1971年固定匯率體系的崩潰

從5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美國經濟競爭力逐漸削弱,其國際收支開始趨向惡化,出現了全球性「美元過剩」情況,各國紛紛拋出美元兌換黃金,美國黃金開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國的黃金儲備再也支撐不住日益泛濫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於這年8月宣布放棄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兌換黃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實行黃金與美元比價的自由浮動。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日本、加拿大等國宣布實行浮動。1973年2月美元進一步貶值,世界各主要貨幣由於受投機商沖擊被迫實行浮動匯率制。
匯率制,不再承擔維持美元固定匯率的義務,美元也不再成為各國貨幣圍繞的中心。這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礎已全部喪失,該體系終於完全崩潰。
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運轉與美元的信譽和地位密切相關,到20世紀60~70年代,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財政赤字巨大,國際收入情況惡化,美元的信譽受到極大的沖擊,爆發了多次美元危機。大量資本出逃,各國紛紛拋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搶購黃金,使美國黃金儲備急劇減少,倫敦金價暴漲。為了抑制金價上漲,保持美元匯率,減少黃金儲備流失,美國聯合英國、瑞士、法國、西德、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八個國家於1961年10月建立了黃金總庫,八國央行共拿出2.7億美元的黃金,由英格蘭銀行為黃金總庫的代理機關,負責維持倫敦黃金價格,並採取各種手段阻止外國政府持美元外匯向美國兌換黃金。
60年代後期,美國進一步擴大了侵越戰爭,國際收支進一步惡化,美元危機再度爆發。1968年3月的半個月中,美國黃金儲備流出了14億多美元,僅3月14日一天,倫敦黃金市場的成交量達到了350~400噸的破記錄數字。美國再也沒有維持黃金官價的能力,經與黃金總庫成員協商後,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價向市場供應黃金,市場金價自由浮動,但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仍按官價結算,從此黃金開始了雙價制階段。但雙價制也維持了三年的時間,原因是美國國際收支仍不斷惡化,美元不穩;二是西方各國不滿美國以已私利為原則,不顧美元危機拒不貶值,強行維持固定匯率。於是歐洲一些國家採取了請君入瓮的策略,既然美國拒不提高黃金價格,讓美元貶值,他們就以手中的美元兌換美國的儲備黃金。
當1971年8月傳出法國等西歐國家要以美元大量兌換黃金的消息後,美國於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對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協定》為標志美元對黃金貶值,同時美聯儲拒絕向國外中央銀行出售黃金,至此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名存實亡。
1973年3月因美元貶值,再次引發了歐洲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風潮。西歐和日本外匯市場不得不關閉了17天。經過磋商最後達成協議,西方國家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至此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完全崩潰,從此也開始了黃金非貨幣化的改革進程。但直至1976年國際社會間才了達成了以浮動匯率合法化、黃金的非貨幣化等為主要內容的「牙買加協定」。從法律的角度看,國際貨幣體系的黃金非貨幣化到1978年才正式明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978年以多數票通過批准了修改後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該協定刪除了以前有關黃金的所有規定,宣布:黃金不再作為貨幣定值標准,廢除黃金官價,可在市場上自由買賣黃金;取消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必須用黃金支付的規定;出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6黃金,所得利潤用於建立幫助低收入國家優惠貸款基金;設立特別提款權代替黃金用於會員國與IMF之間的某些支付等等。

㈣ 外匯里什麼叫雙向交易

雙向交易就是無論什麼情況下,你都可以進行買入或賣出某一貨幣的操作。例如,你並沒有歐元和英鎊,你也可以對歐元/英鎊這個貨幣對進行買入歐元賣出英鎊或買入英鎊賣出歐元的操作,並且隨時可以進行反向操作(對沖)。

㈤ 1美元=多少RMB 1刀=多少RMB

一刀就是一美元,美元就是刀,根據2020年1月6日實時匯率,1美元=6.9715人民幣,1人民幣=0.1434美元,一美元等於6.9715人民幣。

美刀是美元的別稱,其直接音譯自美元的英文dollar,開頭發音音譯為中文就是「刀」,於是被稱之為美刀。

匯率轉換舉例:

一包紙巾需要3人民幣,則需要美元:3*0.142美元=0.426美元。

一個熱水壺需要10美元,則需要人民幣:10*7.0406人民幣=70.406人民幣。

美元貨幣面額有:

硬幣: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1美元。

紙幣:1美元、2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100美元。


(5)外匯雙價制擴展閱讀:

關於$這個美元標志的由來,有許多說法,其中較為普遍的有兩種,一種說法認為,這個符號是將一個寫得較窄的U放在一個寫得較寬的S上形成的,所以它代表了美國(United States)的美元符號。另一種說法卻指出,它是PS疊合寫法的演變。

PS是18至19世紀期間美國的一種圓形硬幣比索(Pesos)的縮寫,這種硬幣在1974年美國正式建立造幣廠以前一直在全國通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元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銀行官網-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㈥ 外匯里的雙向報價是什麼意思 請教各位大俠

在外匯市場中交易進行時,通常採用雙向報價法。即報價者(Quoting Party銀行或經紀商)同時向客戶報出買入價格Bid Rate和賣出價格Offer Rate.由於貨幣的報價法有直接及間接報價兩法,為了方便及清楚表示買入或賣出的「標的對象」是何種貨幣,我們在此推薦介紹「被報價幣」的角色。英文專有名詞為(Reference CurrencyR.C.),就是用來表示其它貨幣價格的貨幣,在匯率上所扮演的是「商品」的角色。
其表示法為:×××報價幣=1單位報價幣先不論是直接報價法還是間接報價法,凡是扮演「商品」角色的貨幣,便是被報價幣。
例如:0.8800 USD=1 EUR中 EUR是R.C. 被報價幣。1.6600 CHF=1 USD中 USD是R.C. 被報價幣。133.00 JPY=1 USD 中 USD是R.C. 被報價幣。
一般而言,報價者(銀行或經紀商)會同時報出買價與賣價,如:歐元報:EUR/USD= 0.8800/ 0.8810,第一個數字0.8800表示報價者願意買入被報價幣EUR的價格,這就是所謂的買入匯率Bid Rate,第二個數字0.8810表示報價者願意賣出被報價幣的價格,這就是賣出匯率Offer Rate.在國際外匯市場上,交易時通常只先報出00/10,一旦成交,再確認全部的匯率數字是0.8800或0.8810.再例如:日元報價USD/JPY= 133.10/20,133.10是報價者買入USD/JPY的價格,133.20是報價者賣出USD/JPY的價格,而對客戶來說買日元的動作就是「買入日元賣出美元」Buy JPY/Sell USD=>Sell USD/JPY,即成交在133.10的價位。小心!成交在數字小的一方。許多客戶,甚至銀行職員,在與對方敲定價格時常常弄錯。

㈦ 外匯匯率有哪兩種標價方法

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是一美元作為單位來計算,例如1美元等於多少人民幣;1美元等於多少日元....依此類推來計算各國貨幣;間接標價法是以各國貨幣直接來標價的,例如1人民幣等於多少日元、1歐元等於多少港幣等等,相對而言的話,直接標價法換算要容易些,但是如果是炒外匯就一定要知道間接標價

㈧ 雙重匯率與外匯留成制

外匯留成制是指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規定外匯收入的廠商能按一定比例得到自留外匯的制度,又稱「外匯分成」。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差別匯率。
這是國家為了鼓勵出口的一種措施

㈨ 現行的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內容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基本內容

⒈人民幣匯率的形成、公布和調整。從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的浮動匯率制度。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形成的價格,每日公布人民幣對美元交易的中間價,並參照國際外匯市場的變化.同時公布人民幣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

外匯指定銀行和經營外匯業務的其他金融機構,根據中國民銀行公布的匯率和浮動范圍,確定對客戶的外匯買賣價格,辦理外匯買賣業務。

國家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如貨幣政策調節外匯供求,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其中,中國人民銀行向外匯市場吞吐外匯是主要的手段之一。

為了使國內外有關方面及時了解人民幣匯價變動情況,新華社每日早晨用中、英、法三種文字報道人民幣匯價消息。

⒉人民幣匯率涉及的幣別。現行人民幣匯率掛牌的貨幣都是自由兌換貨幣。它包括澳大利亞元、奧地利先令、比利時法郎、加拿大元、丹麥克朗、德國馬克、新加坡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英鎊、美元、芬蘭馬克、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日元、荷蘭盾、挪威克服香港元、澳門元、馬來西亞林克特、歐元等21種。以前我國曾公布雙邊協定項下使用的貨幣(如巴基斯坦盧比、伊朗里亞爾等)的牌價,由於目前雙邊協定逐步廢除,這一類貨幣的匯價已不再公布。

⒊人民幣匯率的標價方法。人民幣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即以一定單位的外幣(通常為100,個別也有1萬或10萬)為標准,摺合一定數額的人民幣來表示匯率的高低。外幣固定單位的大小依外幣的單位價值大小而定,例如,日元由於單位價值較小,為便於表示,則以10萬為單位表示。該標價法的特點是外幣數額固定不變,而摺合的人民幣數額經常調整。人民幣的數額增大,表示人民幣匯率降低,外幣匯率提高。

⒋人民幣匯率實行對外匯買賣雙價制。銀行買入外匯用買入價,賣出外匯用賣出價,買賣差價5‰炒作為銀行業務收入。銀行採用電匯、信匯、票匯賣出外匯時。使用同一匯率。但買入外匯匯票、旅遊支票等因考慮到銀行墊付資金,則銀行要另收7.5‰的貼息。外貿企業對外報價,當發生人民幣對外幣的折算時,出口要用買入價,進口要用賣出價折算。

⒌人民幣匯率實行現匯和現鈔買賣雙價制。現鈔也分為買入價和賣出價。由於銀行買入現鈔需運送到國外才能作為對外支付的手段,故銀行對買入的現鈔存在著運送、保險費和墊付利息等支出問題,所以買入外幣現鈔價格,要低於買入外匯價格的2%~3%,賣出外幣現鈔價格則與賣出外匯價格相同。

⒍遠期人民幣買賣。我國從1968年開始在對外貿易部分業務中採用人民幣對外計價結算,最初在港、澳地區試行,後來逐步推廣到歐洲、日本、美國和其他地區。為適應我國對外貿易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的需要,中國銀行1971年開始增加了遠期人民幣買賣業務。

目前可用奧地利先令、比利時法郎、加拿大元、丹麥克朗、德國

馬克、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日元、荷蘭盾、挪威克朗、瑞典克朗、

瑞士法郎、英鎊、美元、港幣等15種貨幣來買賣遠期人民幣。

中國銀行買賣遠期人民幣不用升水、貼水、平價表示,而是按即期匯率加收一定比例的遠期費。遠期費率根據西方國家貨幣行市的變動趨勢由中國銀行隨時調整。遠期人民幣買賣的交割期限有1,2,3,4,5,6個月6種,以貿易合同為准。超過6個月,可以申請展期,但最長不超過1年。交割期越長,遠期費率越高。

中國銀行總行營業部。香港中國銀行和倫敦中國銀行均辦理人民幣的遠期買賣。
希望採納

㈩ 歷史上有哪四次美元危機

1、第一次美元危機與十國集團和黃金總庫
1960年10月,爆發了第一次美元危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人們紛紛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引起黃金價格的上升,金價漲到1盎司41.5美元。導致美元第一次危機的直接原因,是當時美國的黃金儲備(178億美元)已低於其對外短期負債(210億美元),引起人們對美元能否按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信心發生了動搖。為了維持外匯市場和金價的穩定,保持美元的可兌換和固定匯率制,其它西方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合作,採取一系列措施穩定國際金融市場。
2、第二次美元危機
美元對內不斷貶值,美元與黃金的固定比價又一次受到嚴重懷疑。由於美國和其它西方主要工業國已無力維持美元與黃金的固定比價,於是在1968年3月,美國不得不實行「黃金雙價制」。 「黃金雙價制」是指黃金官價用於各國中央銀行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市場金價則由供求關系所決定。
為了擺脫美元危機的困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69年通過了設立特別提款權的決議。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被稱為「紙黃金」,成員國可用它履行原先必須黃金才能履行的義務,可用它充當國際儲備,可用它代替美元清算國際收支差額。
「黃金雙價制」的出現,實際上說明了美元已變相貶值,意味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根基已發生了動搖。
3、第三次美元危機與史密森協議
1971年夏,爆發了戰後第三次的美元危機,國際金融市場又一次掀起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西德馬克等西歐貨幣的浪潮,法國政府也帶頭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美元第三次危機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1971年美國出現了自1893年以來未曾有過的全面貿易收支逆差,黃金儲備已不及其對外短期負債的五分之一。面對各國中央銀行擠兌黃金的壓力,美國尼克松政府被迫於當年8月15日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除對內採取凍結物價和工資,削減政府開支外,對外採取了兩大措施: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和徵收10%的進口附加稅。
在國際金融市場極度混亂的情況下,西方「十國集團」於12月達成「史密森協議」,其主要內容是:美元對黃金貶值7.89%,即38美元等於一盎司黃金;一些國家的貨幣對美元升值,比如日元、西德馬克等;擴大匯率波動界限,由不超過平價上下1%擴大到上下2.25%;美國取消10%的進口附加稅。盡管「史密森協議」勉強維持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固定匯率制,但美元與黃金可兌換性的終止,等於抽去了其支柱,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已經瓦解。
4、第四次美元危機與牙買加協定
1972年下半年開始,美國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惡化,人們對美元的信用徹底地失去了信心,國際金融市場上再次爆發了美元危機。美國政府於1973年2月被迫宣布戰後美元第二次貶值,美元對黃金貶值10%,即黃金官價由每盎司38美元再提高到42.22美元。但美元的再度貶值仍未能制止美元危機,倫敦黃金價格一度漲到每盎司96美元,西德和日本的外匯市場被迫關閉達17天之久。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經過磋商達成協議:取消本幣對美元的固定比價,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至此,以黃金為基礎、美元為中心的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徹底解體,布雷頓森林體系完全崩潰。
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牙買加召開會議,達成「牙買加協定」,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最後終結。

閱讀全文

與外匯雙價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博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907
3月31日俄羅斯盧布匯率 瀏覽:88
證券之星中國重工 瀏覽:902
股東告知函可以以什麼方式 瀏覽:460
手機能安裝股票指標 瀏覽:441
世界上最早的證券交易所是 瀏覽:175
花都最大的金融詐騙公司 瀏覽:39
基金為什麼十大持倉 瀏覽:627
一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圖 瀏覽:328
招商銀行公戶可以買理財嗎 瀏覽:323
港幣30是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178
4月8日盧布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05
中國銀行理財騙客戶 瀏覽:612
美金匯率兌換印尼 瀏覽:733
體彩怎麼算傭金 瀏覽:504
外匯占款貨幣投放 瀏覽:744
紅塔銀行理財產品不保本 瀏覽:358
高桿低桿中杠桿桿落袋 瀏覽:139
我國外匯儲備總體 瀏覽:796
股票咋開戶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