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匯儲備的管理
外匯儲備管理的原則如下:
1,保持外匯儲備的貨幣多元化,以分散匯率變動的風險;
2,根據進口商品、勞務和其它支付需要,確定各種貨幣的數量、期限結構以及各種貨幣資產在儲備中的比例;
3,在確定儲備貨幣資產的形式時,既要考慮儲備資產的收益率,也要考慮流動性、靈活性和安全性;
4,密切注意儲備貨幣匯率的變化,及時或不定期調整不同幣種儲備資產的比例。 各國政府管理和經營外匯儲備,一般都遵循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三個原則。
安全性
是指外匯儲備應存放在政治穩定、經濟實力強的國家和信譽高的銀行,並時刻注意這些國家和銀行的政治和經營動向;要選擇風險小、幣值相對穩定的幣種,並密切注視這些貨幣發行國的國際收支和經濟狀況,預測匯率的走勢,及時調整幣種結構,減少匯率和利率風險;還要投資於比較安全的信用工具,如信譽高的國家債券,或由國家擔保的機構債券等。
流動性
是指保證外匯儲備能隨時兌現和用於支付,並做到以最低成本實現兌付。各國在安排外匯資產時,應根據該國對一定時間內外匯收支狀況的預測,並考慮應付突發事件,合理安排投資的期限組合。現金和國庫券流動性較強,其次是中期國庫券、長期公債。
盈利性
是指在保證安全和流動的前提下,通過對市場走勢的分析預測,確定科學的投資組合,抓住市場機會,進行資產投資和交易,使儲備資產增值。
但是,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三者不可能完全兼得。一般高風險才能有高收益,盈利大的資產必然安全性差,而安全性、流動性強的資產必然盈利低。所以,各國在經營外匯儲備時,往往各有側重。比如富國多重視流動性,以隨時干預外匯市場或用於對外支付,小國和資源貧乏國家多看重價值增值和財富積累。一般來說,應盡可能兼顧這三項原則,採用投資組合的策略,「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實行外匯儲備的多元化經營,降低風險,實現增值。
⑵ 外匯儲備貨幣結構管理的含義是什麼
外匯儲備貨幣結構是指外匯儲備中的各貨幣以及以其標價的金融資產(如美元債券、歐元債券、黃金等)所佔的比重,外匯儲備貨幣結構管理就是通過動態調整貨幣結構來達到外匯儲備規避風險和增值。
⑶ 國際儲備管理的國際儲備的結構管理
(一)黃金儲備、外匯儲備、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的結構管理 各項儲備資產結構管理的目標,是確保流動性和收益性的恰當結合。然而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流動性和收益性互相排斥。這就需要在流動性與收益性之間進行權衡,兼顧二者。由於國際儲備的主要作用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因而各國貨幣當局更重視流動性。按照流動性的高低,西方經濟學家和貨幣當局把儲備資產劃分為三級:
一級儲備資產,富於流動性,但收益性較低,它包括活期存款、短期存款和短期政府債券。
二級儲備資產,收益性高於一級儲備,但流動性低於一級儲備,如2~5年期的中期政府債券;
三級儲備資產,收益性高於二級儲備,但流動性低於二級儲備,如長期公債券。
普通提款權,由於會員國能隨時從IMF提取和使用,所以類似一級儲備。特別提款權,由於它只能用於其他方面的支付,須向IMF提出申請,並由IMF指定參與特別提款權賬戶的國家提供申請國所需貨幣。顯然,這個過程需要一定時日才能完成。因此,特別提款權可視為二級儲備。而黃金儲備,由於各國貨幣當局一般只在黃金市價對其有利時,才會轉為儲備貨幣,可視為三級儲備。
一級儲備充作為貨幣當局隨時、直接用於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和干預外匯市場的儲備資產,即作為交易性儲備。二級儲備用作為補充性的流動資產。三級儲備主要用於擴大儲備資產的收益性。一國應當合理安排這三級儲備資產的結構,以做到在保持一定流動性的前提條件下,獲取盡可能多的收益。
(二)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管理 對外匯儲備的結構管理主要是儲備貨幣的幣種選擇,即合理地確定各種儲備貨幣在一國外匯儲備中所佔的比重。確定外匯儲備幣種結構的基本原則是:
(1)儲備貨幣的幣種和數量要與對外支付的幣種和數量保持大體一致。即外匯儲備幣種結構應當與該國對外匯的需求結構保持一致,或者說取決於該國對外貿易支付所使用的貨幣、當前還本付息總額的幣種結構和干預外匯市場所需要的外匯,這樣可以降低外匯風險。
(2)排除單一貨幣結構,實行以堅挺的貨幣為主的多元化貨幣結構。外匯儲備中多元化貨幣結構,可以保護外匯儲備購買力相對穩定,以求在這些貨幣匯率有升有跌的情況下,大體保持平衡,做到在一些貨幣貶值時遭受的損失,能從另一些貨幣升值帶來的好處中得到補償,提高外匯資產的保值和增值能力。在外匯頭寸上應盡可能多地持有匯價堅挺的硬貨幣儲備,而盡可能少地持有匯價疲軟的軟貨幣儲備,並要根據軟硬貨幣的走勢,及時調整和重新安排幣種結構。
(3)採取積極的外匯風險管理策略,安排預防性儲備貨幣。如果一國貨幣當局有很強的匯率預測能力,那麼它可以根據無拋補利率平價(預期匯率變動率等於兩國利率差)來安排預防性儲備的幣種結構。例如,若利率差大於高利率貨幣的預期貶值率,則持有高利率貨幣可增強儲備資產的營利性;若利率差小於高利率貨幣的預期貶值率,則持有低利率貨幣有利於增強儲備資產的營利性。
[編輯]
⑷ 一國外匯儲備中幣種的結構管理需考慮的因素有
一.單項選擇題
1.根據蒙代爾的分配原則,當一國同時面臨通貨膨脹和國際收支逆差時,政府應採取( )。
A.緊縮的財政政策和擴張的貨幣政策
B.擴張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
C.緊縮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
D.擴張的財政政策和擴張的貨幣政策
答案與解析:選C。
2.若國際收支不平衡是由於總需求大於總供給而形成的收入性不平衡,可採取的措施是( )。
A.緊縮的財政貨幣政策
B.擴張的財政貨幣政策
C.直接管制政策
D.貨幣貶值的匯率政策
答案與解析:選A。
3.若國際收支不平衡是由於季節性變化等暫時性原因形成的,可運用的政策是( )。
A.外匯緩沖政策
B.直接管制政策
C.財政貨幣政策
D.匯率政策
答案與解析:選A。
4.在國際收支調節中,應付臨時性失衡一般使用( )。
A.外匯緩沖政策
B.貨幣政策
C.財政政策
D.匯率政策
答案與解析:選A。
5.在國際收支出現結構性失衡的情況下,許多發展中國家採取的調節政策通常是( )。
A.外匯緩沖政策
B.財政貨幣政策
C.匯率政策
D.直接管制措施
答案與解析:選D。
6.如果一國出現國際收支逆差,該國可以採取的政策是( )。
A.增加政府支出
B.降低再貼現率
C.本幣貶值
D.在公開市場業務中賣出政府債券
答案與解析:選C。本幣貶值,當一國滿足馬歇爾—勒那條件時,可以改善國際收支。
7.通過增稅和減少政府開支,使私人和政府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萎縮,藉以減少商品和勞務的進口,從而縮小和消除國際收支逆差的調節政策是( )。
A.緊縮性財政政策
B.擴張性財政政策
C.緊縮性貨幣政策
D.擴張性貨幣政策
答案與解析:選A。
8.根據通行的國際標准,一國持有的國際儲備應能滿足其( )的進口需要。
A.2個月
B.3個月
C.5個月
D.6個月
答案與解析:選B。
9.按照( )的高低,外匯儲備資產可分為三級儲備。
A.安全性
B.流動性
C.盈利性
⑸ 談談我國外匯儲備的管理
外匯儲備對於一個開放經濟體而言至關重要,是融通國際收支赤字、
干預外匯市場、維持本幣匯率穩定、舉借和償還外債的保證等,但持有外
匯儲備是有一定的代價的,體現為用它進口資本品的投資收益率(機會成本
)、造成資源的浪費等。儲備增長過快還會帶來通貨膨脹壓力,使本幣產生
升值壓力,使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自主權受到限制,對產業結構的調整產
生不利影響,等等。在國際資金流動規模日益龐大的情況下,一國如何確
定儲備的合理數量是各國積極探討的問題。同時,外匯儲備的迅速增長帶
來的通貨膨脹壓力、貨幣升值預期、貨幣政策靈活性下降等負面影響如何
緩解,是、與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美元的不斷貶值使各國儲備資產正
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發展中國家如何對外匯儲備進行有效管理,實現
保值、增值,是貨幣當局面臨的一個現實而重要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
筆者選擇「中國現階段外匯儲備管理研究」為題,展開丫較為深入的分析
和討論。
通過本書的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創新觀點:①當前國際上通行的外
匯儲備規模理論主要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的,這些理
論都有各自的優勢,當然也不乏不足之處。本書認為,各國應根據本國的
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理論來確定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②中國
在今後較長一段時期內對外匯儲備的需求將是巨大的,而儲備供給卻不容
樂觀。危機發生時,被沖擊國的外匯儲備需求急劇上升,而外匯儲備的供
給卻急劇下降,所以,發展中國家需要外匯儲備的超前積累來滿足危機時
的需要。因此,我斟現有外匯儲備的規模並不明顯偏大,現有儲備規模應
該包括未來儲備的超前積累部分。③短期內,由於中央銀行的干預和不完
全的市場機制,使外匯儲備增長與物價上漲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相關關系,
但從長期來看,外匯儲備可以通過影響貨幣發行而間接影響消費物價指數
,從而增加物價上漲的壓力;外匯儲備增加會導致人民幣升值,但二者的
相關系數較小,從長期來看,外匯儲備增加必然會導致本幣升值;外匯儲
備和貨幣供應量的被動增加,使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的主動性大大降低
;我國外匯儲備增長導致貨幣供給渠道改變,對東西部貧富差距擴大有一
定影響,體現在:外匯儲備增長與東西部人均GDP差距和居民消費水平差距
擴大之間有較大程度的一致性,同時,東部居民消費水平增長明顯減慢,
這與同期高速增長的外匯儲備和人均GDP不相協調,表明外商直接投資對我
國東部地區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作用已經進入「邊際效益遞減」階段。④
建議從制度上和機制上解決外匯儲備增長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著力在以下
幾個方面做出改進:加強外匯市場建設,推進匯率制度改革;加強對資本
項目的監管;穩步推進對外直接投資;積極採取其他沖銷措施;積極發展
貨幣市場等。⑤建議成立國務院領導下的由多個政府職能部門相互協調的
國際儲備戰略決策小組,實現各部門對儲備管理的高度協調和配合。對於
外匯儲備委託經營部分和中央銀行自營部分提出了建立相應的授權系統。
⑥在外匯儲備結構管理方面,可將外匯儲備分成兩大部分分別管理:是穩
定組合和投資組合。同時,對我國外匯儲備的資產結構和貨幣結構安排做
出了設計。
【本書目錄】
1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外有關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的研究現狀
1.2.2 國內外有關外匯儲備結構管理的研究現狀
1.2.3 國內外有關外匯儲備增長對物價影響的文獻綜述
1.3 結構安排
1.4 研究方法
2 外匯儲備的規模管理
2.1 全球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
2.1.1 亞洲國家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原因
2.1.2 中國外匯儲備規模變化的軌跡
2.2 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理論綜述
2.2.1 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理論的提出
2.2.2 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理論綜述
3 中國外匯儲備的需求研究
3.1 中國外匯儲備的近期需求
3.2 中國外匯儲備的遠期需求
3.2.1 傳統分析指標的局限性
3.2.2 用卡爾標和范的定性分析法分析影響中國外匯儲備需求的因素
3.3 外匯儲備干預匯市、防範危機的功效分析
3.3.1 投機沖擊時外匯儲備的供求分析
3.3.2 外匯儲備在貨幣危機中的作用分析
3.3.3 墨西哥金融危機和東亞金融危機中外匯儲備作用的實證分析
4 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增長的負面影響分析
4.1 形成通貨膨脹壓力
4.1.1 外匯儲備增長對物價影響的文獻綜述
4.1.2 外匯儲備增長對物價影響的理論分析
4.1.3 中國外匯儲備增長對物價影響的實證分析
4.2 產生人民幣升值壓力,助長國際投機資本流入
4.2.1 國際投機資本進入中國的表現
4.2.2 外匯儲備增加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分析
4.2.3 國際投機資本進入中國的危害
4.3 降低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靈活性,制約宏觀金融調控效果
4.4 改變貨幣供給渠道,對宏觀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4.4.1 使內、外資企業在人民幣資金分配上形成不平衡局面
4.4.2 形成對外資企業的嚴重依賴
4.4.3 加工貿易模式有可能使我國進入「貧困化增長」
4.4.4 政策建議
4.5 使持有外匯儲備的成本增加
4.5.1 持有外匯儲備的成本
4.5.2 外匯儲備面臨的匯率風險
5 降低外匯儲備持續增加的負面影響的措施
5.1 加強外匯市場建設,推進匯率制度改革
5.1.1 加快完善外匯市場
5.1.2 改革強制結售匯制度,逐步實行意願結售匯
5.2 加強對資本項目的監管
5.2.1 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監管
5.2.2 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質量
5.2.3 加強對外債的監管
5.3 穩步推進對外直接投資
5.3.1 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不合理性
5.3.2 積極擴大對外直接投資
5.4 其他沖銷措施
5.4.1 政府存款轉移
5.4.2 適當放鬆證券投資
5.4.3 徵收資本進口稅
6 加強對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
6.1 東亞各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的比較
6.1.1 日本的外匯儲備管理體制
6.1.2 韓國的外匯儲備管理體制
6.1.3 新加坡的外匯儲備管理體制
6.1.4 中國香港的外匯儲備管理體制
6.1.5 東亞外匯儲備管理體系異同及對中國的啟示
6.2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研究
6.2.1 我國外匯儲備資產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6.2.2 中央匯金公司面臨的新問題及在金融國有資產管理上的角色定位
6.3 改革現有的儲備經營管理體系
6.3.1 建立我國的外匯儲備管理授權體系
6.3.2 加快外匯儲備立法
6.4 提高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效率
6.4.1 完善外匯儲備的結構管理
6.4.2 明確外匯儲備的投資策略
6.4.3 拓寬外匯儲備的運用范圍
7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恩 好好 研究 ~ 加油哦 分 頂頂頂頂頂
⑹ 外匯儲備幣種結構管理多元化歷史與現實的表現
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是指在國際金本位制度時期,英鎊是各國的主要國際儲備;實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後,英鎊被美元取而代之。在當前的浮動匯率制度下,各國的國際儲備除了美元、馬克、日元外,還有英鎊、法國法郎、瑞士法郎、荷蘭盾等,出現了儲備貨幣多元化的格局。多元化國際儲備貨幣的結構為國際經濟提供了多種清償貨幣,擺脫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對美元的過分依賴;多樣化的匯率安排適應了多樣化的、不同發展程度國家的需要,為各國維持經濟發展提供了靈活性與獨立性;靈活多樣的調節機制,使國際收支的調節更為有效與及時。
⑺ 簡述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管理
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管理的具體內容有:1.儲備貨幣應與干預市場所需要的貨幣保持一致 2.應選擇多種儲備貨幣 3.儲備貨幣應與貿易支付所需貨幣保持一致 4.儲備貨幣不需要和金融支付所需貨幣保持一致
拓展資料
一、外匯儲備幣種結構的第一個原則:
要保持整體外債的軟硬貨幣搭配,適當控制趨於堅挺的貨幣在外債中所佔的比例,實現幣種結構多元化。借款和發行債券都有貨幣選擇問題,即在借款或發行債券時是利用匯率呈下降趨勢的軟貨幣,還是採用匯率呈上升趨勢的硬貨幣。如果單從匯率考慮,當然是使用軟貨幣借款或發行債券對借款者有利,因為使用軟貨幣借款或發行債券到期還本時由於貨幣貶值,本金的價值減少,實際上等於少還一部分本金。但由於利率因素影響,軟貨幣借款和債券的利率一般比硬貨幣借款或債券的利率高,有時軟貨幣借款和債券由於高利率因素使本金加利息扣除貶值因素還可能比硬貨幣借款和債券的代價高。軟硬貨幣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能發生相互轉化,當時是軟貨幣,將來可能是硬貨幣,而且「軟」,「硬」也是相對的,一種貨幣比起這種貨幣可能是硬的,但比起另一種貨幣來又可能是軟的。所以外債幣種結構的選擇不能以當時的「軟」、「硬」貨幣為標准,而應以外債幣種分散於諸種貨幣並有適當比例為標准。當前,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美元和日元仍是兩大對抗貨幣,其中任何一方升值或貶值都會直接影響對方,導致其他貨幣的匯率變化,對債務國的還本付息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要保持美元債務和日元債務的適當平衡。此外,德國馬克、港幣、瑞士法郎、英鎊等貨幣也存在相對的軟硬時期,保持這些貨幣的合理搭配也是外債幣種結構管理的重要內容。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都曾因外債幣種結構的不合理承擔了匯率變動的損失,後來它們總結了經驗,不少發展中國家將其幣種結構轉向多元化。在80年代初,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開始上升,美元利率又居高不下,當時發展中國家就降低美元借款的比重,增加其他貨幣的借款。以印度尼西亞為例,從1980年開始,印度尼西亞將其債務由集中美元轉向其他貨幣,以日元為主。
⑻ 我國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管理應堅持什麼原則
我國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管理的三個原則:(1)堅持儲備貨幣多樣化,以減少匯率變動可能帶來的損失;(2)根據對外支付的需要確定該貨幣在儲備貨幣中的比重;(3)隨時根據外匯市場的匯率運動趨勢調整儲備的幣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