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

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

發布時間:2022-05-02 14:50:19

⑴ 人民銀行與外匯管理局是什麼關系

中國人民銀行是外匯管理局的上級主管單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四條 中國人民銀行履行下列職責:

(一)發布與履行其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

(二)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

(三)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四)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

(五)實施外匯管理,監督管理銀行間外匯市場;

(六)監督管理黃金市場;

(七)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

(八)經理國庫;

(九)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

(十)指導、部署金融業反洗錢工作,負責反洗錢的資金監測;

(十一)負責金融業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

(十二)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

(十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職責。

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依照本法第四章的有關規定從事金融業務活動。

(1)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條 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第十條 中國人民銀行設行長一人,副行長若幹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任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由國務院總理任免。

⑵ 美國NFA監管牌照怎麼申請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NFA簡介
美國全國期貨協會(NATIONAL FUTURES ASSOCIATION),簡稱NFA。美國全國期貨協會(NFA)是根據美國《商品交易法》第17節的規定,於1976年組建的期貨行業自律組織,屬非盈利性會員制組織。《商品交易法》第17節源自1974年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法》第三章,該部分規定了期貨協會的登記注冊和CFTC對期貨專業人員自律管理協會的監管。1981年9月22日,CFTC接受NFA正式成為"注冊期貨協會",1982年10月1日,NFA正式開始運作。
美國全國期貨協會(NFA)其初始宗旨是樹立期貨及其它市場的道德規范,保護交易員和投資者的利益。在美國期貨、外匯市場給客戶提供交易服務的每一個個人和公司必須在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注冊並成為NFA成員。現在,NFA約有4300個成員和50000名關聯成員(NFA成員公司的代表)。
NFA的主要職能在於為使NFA成員嚴格遵守聯邦法律及CFTC制定的規則,實施嚴格管理。NFA也有自身的規則,用來監督經紀商對交易員和投資商的行為規范,使交易員和投資商免受欺騙。
NFA的職責
審核和監督會員必須符合NFA的財務要求;
制訂並強制執行保護客戶利益的規則和標准
對與期貨相關的糾紛進行仲裁
審批NFA會員資格,期貨代理商(FCMs)、介紹經紀人(IBs)、商品交易顧問(CTAs)和商品合資基金經理(CPOs)都可以成為NFA的會員。
此外,任何在CFTC登記注冊的機構或個人都可以成為NFA的會員,包括所有的期貨交易所和任何其他從事期貨業務的,只要申請人符合NFA的會員資格條件。自1985年8月31日起,按照《商品交易法》,NFA會員的員工作為「相關聯的人」被要求注冊為NFA的「聯合會員」。CFTC還授權NFA處理場內經紀人和場內交易商的申請注冊。按照NFA的規定,所有的FCM、IB、CTA和CPO都必須取利NFA的會員資格。
NFA的監管運作
1、財務要求
NFA的一個首要任務便是制訂針對FCM和IB會員的低財務標准,按該標准進行審計和強制執行,並從這些會員手中獲得財務報告並加以分析。目前NFA的規則還沒有對其他會員如CPOs和CTAs作出類似的要求。盡管NFA可以對交易所會員FCMs進行審計,但NFA還是將這一職能委託給交易所來執行。NFA要求的財務標准基本上與CFTC和期貨交易所所要求的財務標准相同,但特殊的財務專案如保證金水準的確定,仍由交易所決定。
2、行業道德標准
NFA實行的行業道德標准包括了《商品交易法》第17節特別規定的內容,例如禁止欺詐、操縱和欺騙性的行為,以及不公正的和不正當的交易等。NFA還禁止黑市交易,要求會員制訂對雇員和自由帳戶的監督制度。這些與CFTC和交易所的要求相類似的。此外,NFA要求CPO和CTA會員遵守CFTC和交易所的特別規定。NFA還制定了一條"瞭解你的客戶"的規則,要求會員對新客戶的情況進行全面瞭解,並在客戶開立期貨帳戶前提供期貨交易風險揭示書。
3、會員和聯合會員
任何在CFTC登記的機構或個人和期貨交易所都可以成為NFA的會員,除非該登記者或交易所達不到會員資格條件(例如CFTC下令取消其注冊資格的)。按照《商品交易法》,NFA會員的雇員也被要求注冊為NFA的"聯合會員",這些個人與會員一樣要達到NFA要求的資格。
4、會員資格審查
首先由NFA工作人員進行初步審查,最終NFA會員資格委員會在聽證會上作出決定。假如總裁有理由相信申請者不符合會員資格或不適合注冊為NFA的聯合會員,申請者或者會員資格委員會可以要求舉行聽證會
5、處罰
NFA設立了一個由NFA執行副總裁和部門首席執行官領導下的負責財務審計和道德監督的部門。如果發生違反NFA規則的事件,該部門需要准備一份報告並提交給業務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按照報告採取行動,出具意見或者對會員(或聯合會員)提出正式的控告。在後一種情況下,被告人必須作出答復,並有權參加聽證委員會的聽證會。假如問題不能得到解決,並且針對被告人的決定已經作出,該會員或聯合會員可以到申訴委員會進行上訴,上訴結果是終局性的。
可能對會員作出的懲罰包括開除、暫時取消會員資格、禁止和某會員發生聯系、訓誡、申斥、每宗不超過250,000美元的罰金、或者其他類似的處罰。同時,為了及時保護市場、客戶或者其他會員,總裁和執行委員會可以聯合採取緊急措施,事前或事後,會員和聯合會員可以到業務指導委員會要求舉行聽證會。
6、NFA新的規定
根據NFA新的的要求,所有外匯交易商必須與2011年2月4日開始,每天遞交電子報表。報表必須於紐約時間下午5點准備完成,並於午夜前將確認無誤的報表上傳至NFA系統。2月4日以後,凡是沒按時交表的,每天罰款200美元
 

⑶ 美聯儲3000億收購國債 中國2萬億外儲為什麼損失具體點解釋,謝謝

中國的外儲會不會損失現在是不能知道的,要看美聯儲是拿流動金來收購國債,還是帳面資金,如果是流動金,那麼美元還會升值,如果只是支票,沒能影響,如果是印鈔那美元貶值是一定的,現在還沒那一個所謂的經濟學家可以確定。你先了解一下美國的一些相關信息吧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Fed)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這個系統是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於1913年成立的。這個系統主要由聯邦儲備委員會,聯邦儲備銀行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等組成。
主要職責
1、制定並負責實施有關的貨幣政策;
2、對銀行機構實行監管,並保護消費者合法的信貸權利;
3、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定;
4、向美國政府,公眾,金融機構,外國機構等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務
[編輯本段]聯邦儲備委員會
聯邦儲備系統的核心機構是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簡稱美聯儲;它的全稱叫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即聯邦儲備系統管理委員會,也可以稱之為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它是一個聯邦政府機構,其辦公地點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 。該委員會由七名成員組成( 其中主席和副主席各一位,委員五名),須由美國總統提名,經美國國會上院之參議院批准方可上任,任期為十四年( 主席和副主席任期為四年,可連任 ) 。
[編輯本段]美聯儲的基本職能
1、通過三種主要的手段(公開市場操作,規定銀行准備金比率,批准各聯邦儲備銀行要求的貼現率)來實現相關貨幣政策;
2、監督,指導各個聯邦儲備銀行的活動;
3、監管美國本土的銀行,以及成員銀行在海外的活動和外國銀行在美國的活動;
4、批准各聯邦儲備銀行的預算及開支;
5、任命每個聯邦儲備銀行的九名董事中的三名;
6、批准各個聯邦儲備銀行董事會提名的儲備銀行行長人選;
7、行使作為國家支付系統的權利;
8、負責保護消費信貸的相關法律的實施;
9、依照《漢弗萊。霍金斯法案》(Humphrey Hawkins Act)的規定,每年 2月20日及7月20日向國會提交經濟與貨幣政策執行情況的報告(類似於半年報);
10、通過各種出版物向公眾公布聯邦儲備系統及國家經濟運行狀況的詳細的統計資料,如通過每月一期的聯邦儲備系統公告(Federal Reserve Bulletin);
11、每年年初向國會提交上一年的年度報告(需接受公眾性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及預算報告(需接受美國審計總局的審計);
12、另外,委員會主席還需定時與美國總統及財政部長召開相關的會議並及時匯報有關情況,並在國際事務中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編輯本段]聯邦儲備銀行
聯邦儲備銀行區域由國會組建的作為國家的中心銀行系統的操作力量的12個聯邦儲備銀行,是按照1913年國會通過的聯邦儲備法,在全國劃分12個儲備區,每區設立一個聯邦儲備銀行分行。每家區域性儲備銀行都是一個法人機構,擁有自己的董事會。會員銀行是美國的私人銀行,除國民銀行必須是會員銀行外,其餘銀行是否加入全憑自願而定。加入聯邦儲備系統就由該系統為會員銀行的私人存款提供擔保,但必須繳納一定數量的存款准備金,對這部分資金,聯邦儲備系統不付給利息。
在柯林頓競選總統之前,美聯儲就已經運用貨幣政策這一「唯一桿桿」對經濟進行調控,即把確定貨幣供應量作為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並正式決定每6個月修訂一次貨幣供應量目標。l993午7月,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突然宣布,今後以實際利率作為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這是由於美國社會投資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量流動資金很難被包括在貨幣供應量之內。使貨幣供應量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必然聯系被打破,因此以「中性」的貨幣政策促使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對經濟既不起刺激、也不起抑製作用、從而使經濟以其自身的潛在增長率在低通脹預期下增長,進一步考察。美聯儲是以實際年經濟增長率為主要標准作為調整利率主要依據的、全部政策安排以逆向思維為基本出發點。美聯儲認為、美國勞動力年均增長率為1.5%、生產率年均增長率為1%、因此,美國潛在的年經濟增長率認為2.5%左右,美聯儲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調控利率、使年經濟增長率基本穩定在2.5%左右。以解除通脹之憂。
[編輯本段]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簡稱 FOMC)。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是聯邦儲備系統中另一個重要的機構。它由十二名成員組成,包括:聯邦儲備委員會全部成員七名,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其它四個名額由另外 11個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輪流擔任。該委員會設一名主席 (通常由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擔任),一名副主席(通常由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擔任)另外,其它所有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都可以參加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討論會議,但是沒有投票權。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最主要工作是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主要的貨幣政策之一),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上貨幣的儲量。另外,它還負責決定貨幣總量的增長范圍(即新投入市場的貨幣數量),並對聯邦儲備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活動進行指導。
該委員會主要的決定都需通過舉行討論會議投票產生,它們每年都要在華盛頓特區召開八次例行會議,其會議日程安排表每年都會向公眾公開。而平時,則主要通過電話會議協商有關的事務,當然,必要時也可以召開特別會議。
[編輯本段]美國聯邦儲備局介紹
美國聯邦儲備局(FED)為美國最高貨幣政策主管機關,負責保管商業銀行准備金、對商業銀行貸款及發行聯邦儲備券。FED共分三層組織,最高為理事會,其下是12 個聯邦儲備銀行和各儲備銀行的會員銀行。
美國聯邦儲備局以「獨立」和「制衡」為基本原則。在制衡方面,該局的七名理事(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內)悉由總統提名,並需經參議院同意。對於貨幣政策的決議,如調高或調低再貼現率,採用合議兼表決制,一人一票,並且為「記名投票」,主席的一票通常投給原本已居多數的一方。總統固然可以掌握理事與主席、副主席的提名,但一經參院通過,任期長達十四年,最多可能歷任五任總統。
至於獨立性方面,FED以人事獨立與預算獨立最為人稱道,除理事會之外,另外還設有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負責較長期的貨幣決策並依據外匯指導原 則、外匯操作之授權作業與外匯操作程序進行外匯操作。
由於美元在國際貨幣市場的強勢地位,美國聯邦儲備局在外匯市場的干預行動尤受匯市矚目。日圓因貿易順差而大漲時,日本央行如果要成功干預匯市,最好獲得美聯儲的協助和配合。
聯邦儲備局也是制定美國貨幣政策的首腦機關,1993年10月起,美國經濟景氣快速攀升,有引發通膨之虞,多虧當時也是現任聯邦准備理事會主席格林斯潘(Green Spain)在不顧民意及政治壓力下,連續七次調高重貼現率,使美國經濟軟著陸成功,免於通貨膨脹的威脅。
不算誇張地說,直到今天,中國可能也沒有幾個經濟學家知道美聯儲其實是私有的中央銀行。所謂「聯邦儲備銀行」,其實既不是「聯邦」,更沒有「儲備」,也算不上「銀行」。多數中國政府的官員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是美國政府發行著美元,實際情況是,美國政府根本沒有貨幣發行權!1963年肯尼迪總統遇刺後,美國政府最終喪失了僅剩的「白銀美元」的發行權。美國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須將美國人民的未來稅收(國債),抵押給私有的美聯儲,由美聯儲來發行「美聯儲券」,這就是「美元」。
[編輯本段]美國聯邦其他
許多年以來,究竟誰擁有美聯儲一直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美聯儲自己總是支吾其詞。和英格蘭銀行一樣,美聯儲對股東情況嚴守秘密。
眾議員賴特.帕特曼(WrightPatman)擔任眾議院銀行和貨幣委員會主席長達40年,在其中20年裡,他不斷地提案要求廢除美聯儲,他也一直在試圖發現究竟誰擁有美聯儲。這個秘密終於被發現了,《美聯儲的秘密》一書的作者尤斯塔斯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終於得到了12個美聯儲銀行最初的企業營業執照(OrganizationCertificates),上面清楚地記錄了每個聯儲銀行的股份構成。
美聯儲紐約銀行是美聯儲系統的實際控制者,它在1914年5月19日向貨幣審計署(ComptrolleroftheCurrency)報備的文件上記錄著股份發行總數為203053股,其中:洛克菲勒和庫恩雷波公司所控制下的紐約城市國家銀行(NationalCityBankofNewYork),即花旗銀行前身,擁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0000股;JP摩根的第一國家銀行(FirstNationalBank)擁有15000股;當這兩家公司在1955年合並成花旗銀行後,它擁有美聯儲紐約銀行近四分之一的股份,它實際上決定著美聯儲主席的候選人,美國總統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圖章而已,而國會聽證會更像一場走過場的表演。
保羅.沃伯格的紐約國家商業銀行()擁有21000股;羅斯切爾德家族擔任董事的漢諾威銀行(HanoverBank)擁有10200股;大通銀行(ChaseNationalBank)擁有6000股;漢華銀行(ChemicalBank)擁有6000股;這六家銀行共持有40%的美聯儲紐約銀行股份,到1983年,他們總共擁有53%的股份。經過調整後,他們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銀行15%,大通曼哈頓14%,摩根信託(MorganGuarantyTrust)9%,漢諾威製造(ManufacturersHanover)7%,漢華銀行(ChemicalBank)8%。
美聯儲紐約銀行注冊資本金為一億四千三百萬美元,上述這些銀行究竟是否支付了這筆錢仍然是個謎。有些歷史學家認為他們只付了一半現金,另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他們根本沒出任何現金,而僅僅是用支票支付,而在他們自己所擁有的美聯儲的賬戶上只是幾個數字的變動而已,美聯儲的運作其實就是「以紙張做抵押發行紙張」。難怪有的歷史學家譏諷聯邦儲備銀行系統既不是「聯邦」,又沒有「儲備」,也不是銀行。
1978年6月15日,美國參議院政府事務委員會(GovernmentAffairs)發布了美國主要公司的利益互鎖問題的報告,該報告顯示,上述銀行在美國130家最主要公司里擁有470個董事位置,平均每個主要公司里有3.6個董事位置屬於銀行家們。其中,花旗銀行控制了97個董事席位;JP摩根公司控制了99個;漢華銀行控制了96個;大通曼哈頓控制了89個;漢諾威製造控制了89個。
1914年9月3日,紐約時報在美聯儲出售股份的時候,公布了主要銀行的股份構成:紐約城市國家銀行發行了250000股票,傑姆斯.斯蒂爾曼擁有47498股;JP摩根公司14500;威廉.洛克菲勒10000股;約翰.洛克菲勒1750股;紐約國家商業銀行發行了250000股票,喬治.貝克擁有10000股;JP摩根公司7800股;瑪麗.哈里曼5650股;保羅.沃伯格3000股;雅各布.謝夫1000股,小JP摩根1000股。大通銀行,喬治.貝克擁有13408股。漢諾威銀行,傑姆斯.斯蒂爾曼擁有4000股;威廉.洛克菲勒1540股。
從1913年美聯儲建立以來,無可辯駁的事實顯示了銀行家們操縱著美國金融命脈、工商業命脈和政治命脈,過去如此,現在仍然如此。而這些華爾街的銀行家都與倫敦城的羅斯切爾德家族保持著密切聯系。
不為人所知的聯邦咨詢委員會
聯邦咨詢委員會是保羅.沃伯格精心設計的一個秘密的遙控裝置來操控美聯儲董事會。在美聯儲90多年的運作中,聯邦咨詢委員會非常出色地實現了保羅當年的構想,幾乎沒有人注意過這個機構和它的運作,也沒有大量文獻可供研究。
1913年格拉斯議員在眾院大力推銷聯邦咨詢委員會的概念,他說:「這裡面不可能有什麼邪惡的東西。每年(聯儲董事會)與銀行家的咨詢委員會談四次,每個成員代表自己所在的聯儲地區。我們還能比這種安排更加保護公眾的利益嗎?」格拉斯議員自己就是銀行家,他沒有解釋或提供任何證據來表明銀行家在美國的歷史上何曾保護過公眾的利益。
聯邦咨詢委員會由12家聯儲地區銀行各推選一名代表組成,每年在華盛頓與美聯儲董事會的成員會談四次,銀行家們向美聯儲的董事們提出各種貨幣政策的「建議」,每名銀行家都代表本地區的經濟利益,每人都有相同的投票權,在理論上簡直無懈可擊,但在銀行業激烈殘酷的現實中卻全然是另一套「潛規則」。難以設想一個辛辛納提的小銀行家和保羅.沃伯格、摩根這樣的國際金融巨頭坐在一個會議桌前,向這些巨頭提出「貨幣政策的建議」?這兩個巨頭中的任何一個隨便從口袋裡摸出一張支票劃上兩筆就足以使這個小銀行家傾家盪產。事實上,12個聯儲地區中的每一個中小銀行的生存都完全取決於華爾街的五大銀行巨頭的恩賜,五巨頭有意地把和歐洲銀行的大筆交易化整為零交給自己的在各地的「衛星銀行」去辦理,「衛星銀行」為得到這些高回報的生意自然更加俯首帖耳,而五巨頭也擁有這些小銀行的股份。當這些「代表各自地區利益」的小銀行們和五巨頭坐在一處探討美國貨幣政策的時候,不需要太多的想像力就能知道探討的結果了。
盡管聯邦咨詢委員會的「建議」對美聯儲的董事決策沒有強制約束力,但是華爾街五巨頭每年四次不辭勞苦地跑到華盛頓不會是僅僅和聯儲的幾位董事喝喝咖啡。要知道,像摩根這樣身兼 63個公司的董事職務的超級大忙人,如果他們的「建議」得不到任何考慮,而他們仍然樂此不疲地來回奔波,那實在是奇怪之極了。
債務美元是怎樣「煉成」的
作為非金融專業的讀者,可能需要反復閱讀以下的內容,才能完全理解美聯儲和銀行機構的「造錢過程」。這是西方金融業最核心的「商業機密」。
由於美國政府沒有發幣權,而只有發債權,然後用國債到私有的中央銀行美聯儲那裡做抵押,才能通過美聯儲及商業銀行系統發行貨幣,所以美元的源頭在國債上。
第一步,國會批准國債發行規模,財政部將國債設計成不同種類的債券,其中一年期以內的叫做T-Bills(TreasuryBills),2-10年期的叫T-Notes,30年期的叫T-Bonds。這些債券以不同的頻率在不同的時間里,在公開市場上進行拍賣。財政部最後將拍賣交易中沒有賣出去的國債全部送到美聯儲,美聯儲照單全收,這時美聯儲的賬目上將這些國債記錄在「證券資產」(SecuritiesAsset)項下。
因為國債由美國政府以未來稅收作為抵押,因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資產」。當美聯儲獲得了這一「資產」之後,就可以用它產生一項負債(Liability),這就是美聯儲印製的「美聯儲支票」。這是「無中生有」的關鍵步驟。美聯儲開出的這第一張支票背後,沒有任何金錢來支撐這張「空頭支票」。
這是一個設計精緻和充滿偽裝的步驟,它的存在使政府拍賣債券時更加易於控制「供求」,美聯儲得到借錢給政府的「利息」,政府方便地得到貨幣,但又不顯露大量印鈔票的痕跡。明明是空手套白狼的美聯儲,在會計賬目上竟然是完全平衡的,國債的「資產」與貨幣的「負債」正好相等。整個銀行系統被巧妙地包裹在這一層外殼之下。
正是這一簡單而至關重要的一步,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不公正。人民的未來稅收被政府抵押給私有中央銀行來「借出」美元,由於是向私人銀行「借錢」,政府就欠下了巨額利息。其不公體現在:
一,人民未來的稅收不應被抵押,因為錢還沒有被掙出來,抵押未來必然導致貨幣購買力貶值,從而傷害了人民的儲蓄。
二,人民的未來稅收更不應該抵押給私有中央銀行,銀行家們在幾乎完全不出錢的情況下,就突然擁有了人民未來稅收的承諾,這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
三,政府憑白無故地欠下巨額利息,這些利息支出最終又成為人民的負擔。人民不僅莫名其妙地被抵押了自己的未來,而且現在就要立刻交稅來償還政府欠私有中央銀行的利息。美元的發行量越大,人民的利息負擔就越重,而且世世代代永遠無法還清!
第二步,當聯邦政府收到並背書美聯儲開出的「美聯儲支票」後,這張神奇的支票又被存回美聯儲銀行並搖身一變,成了「政府儲蓄」(GovernmentDeposits)並存在政府在美聯儲的賬戶上。
第三步,當聯邦政府開始花錢,大大小小的聯邦支票構成了「第一波」貨幣浪潮湧向經濟體。收到這些支票的公司和個人紛紛將它們存到自己的商業銀行賬戶上,這些錢又變成了「商業銀行儲蓄 」(CommercialBankDeposits)。此時的它們呈現出「雙重人格」,一方面它們是銀行的負債,因為這些錢屬於儲戶,早晚要還給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構成銀行的「資產」,可以用於放貸。從會計賬目上一切都還是平衡的,同樣的資產構成了同樣的負債。但是,商業銀行在此開始藉助「部分准備金 」(FractionalReserveBanking)這一高倍放大器,開始准備「創造」貨幣了。
第四步,商業銀行儲蓄在銀行賬目上被重新分類為「銀行儲備」(BankReserves)。此時,這些儲蓄已經由銀行的普通「資產」,一躍為生錢種子的「儲備金」。在「部分准備金」體系之下,美聯儲允許商業銀行只保留其 10%的儲蓄做「儲備金」(一般而言,美國銀行只保留相當於總儲蓄額的 1%到 2%的現金和8%到9%的票據在自己的「金庫」里,作為「儲備金」),而將90%的儲蓄貸出。於是,這90%的錢就將被銀行用來發放信貸。
這裡面存在著一個問題,當90%的儲蓄被貸款給別人之後,原來的儲戶如果寫支票或用錢怎麼辦?其實,當貸款發生的時候,這些貸款並不是原來的儲蓄,而是完全無中生有地創造出來的「新錢」。這些「新錢」使銀行擁有的貨幣總量比「舊錢」立刻增加了90%。與「舊錢」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新錢」可以為銀行帶來利息收入。這就是「第二波」涌到經濟體中的貨幣。當「第二波」貨幣回到商業銀行中時,就產生了更多波次的「新錢」創造,其數額呈遞減趨勢。當「第 20幾個波次」結束時,一美元的國債,在美聯儲和商業銀行的密切協同下,已經創造出了 10美元的貨幣流通增量。如果,國債發行量及其創造貨幣的餘波所產生的貨幣流通增量大於經濟增長需要時,所有「舊錢」的購買力都會下降,這就是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當2001年到2006年,美國新增了3萬億美元國債時,其中相當部分直接進入了貨幣流通,再加上多年前的國債贖買和利息支付,所造成的後果就是美元劇烈貶值和大宗商品、房地產、石油、教育、醫療、保險價格的大幅上漲。
但是,大多數增發的國債並沒有直接進入銀行系統,而是被外國中央銀行,美國的非金機構,和個人所購買。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購買者花的是已經存在的美元,所以並沒有「創造出」新的美元。只有當美聯儲和美國的銀行機構購買美國國債時,才會有新美元的產生,這就是美國能夠暫時控制住通貨膨脹的原因。不過,掌握在非美國銀行手中的國債,遲早會到期,另外利息也需要半年支付一次(30年國債),這時,美聯儲將無可避免地造出新美元。
[編輯本段]美聯儲的性質
美國建國雖然才短短200多年,但光光是貨幣史,講起來就可以無窮無盡。經濟學大師米爾頓·弗里德曼的經典著作《美國貨幣史1867-1960》,洋洋灑灑800多頁,也只講了個歷史片段的概要,可見經濟和貨幣歷史的復雜。
美國建國之後的1791年,在當時的財政部長、天才式人物漢密爾頓的強烈支持下,第一個中央銀行成立,但是這家央行在20年後就消失了。隨後成立於1816年的第二家央行,也在1836年在當時的總統傑克遜的反對下消失。從那以後一直到1913年的80來年間,美國的經濟是在沒有央行的情況下運行的。
缺少了央行,就無法動用適當的貨幣政策調節經濟,並且,沒有了最後的貸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金融系統也更容易出問題。試想一下,如果世界各國缺少了央行,本次危機中破產的恐怕將遠遠不止雷曼兄弟這一家。1836年後美國經濟,正是處在這種不穩定的狀態下。到了1907年,蔓延的危機把美國的金融系統推向了崩潰的邊緣。好在當時的金融巨頭摩根(J.P. Morgan)及時出手,憑借一人之力,扮演了央行的角色,挽救了整個系統。
自此之後,美國政府和國會更加感覺到建立一家央行的必要。國會在1913年通過了聯邦儲備法案(the Federal Reserve Act),並由威爾遜總統簽字通過成為正式法律。聯儲法案授權組建中央銀行,美聯儲正式誕生。這是判斷美聯儲是否是私有機構的第一個事實:從成立之初,美聯儲就是一家由國家立法成立的機構。
但是,美聯儲確實有私有機構的假象。整個聯儲系統,由處於核心的聯儲委員會(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和12家位於全國各地的分行組成。這12家分行,由當地的私有商業銀行參股組成,一看之下,聯儲分行很像股份公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又需要從美國的歷史講起。
筆者在以前文章中提到過,美國的誕生,是13個原英國殖民地互相妥協的結果,因此,這個國家的基因中充滿了各方利益的妥協。決定向英國開戰是各個殖民地妥協商議的結果,憲法的誕生和國家的成立是獨立後的殖民地投票妥協的結果,參議院和眾議院的設置是妥協的結果,用選舉人團制度、而不用大眾選票多寡來選舉總統也是妥協的結果。聯儲法案的產生,自然也是一個妥協的結果。
1836年後,美國的銀行業相對處於一種自由狀態,遍地都開起了銀行。到美聯儲成立以後的1920年,美國的銀行數量還高達3萬來家,比全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的數量還要多。這些銀行,自由自在了80來年,如何能輕易接受中央政府的監管?
在美國,一個法案要通過,是需要來自各地的參議員和眾議員投票同意的,不向各地利益妥協的法案,就無法獲得通過。每家銀行都有各自的參議員和眾議員作代言人,如果沒有大多數的議員同意法案,聯儲系統就會難產。於是,就像在憲法中設計出選舉人團制度一樣,聯儲法案也設計了一種向各地銀行妥協的制度。
為了兼顧分布各地的私有銀行的利益,法案把美國分為12個區並成立12家聯儲分行。分行由當地銀行參股,分行的董事會由參股銀行投票選舉,並且,參股銀行還可以每年獲得分紅。這一系列規定,都是為了兼顧地方利益。從這些規定來看,美聯儲系統確實帶有私有的假象。
但是法案的條款遠不止這些。聯儲的最高權利機構是位於華盛頓的聯儲委員會和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前者的7名委員全部由美國總統任命,其中包括委員會主席。FOMC是聯儲的利率決定機構,由12名委員組成,其中,7位聯儲委員會成員是FOMC的常任委員,在投票表決的時候佔有絕對多數的優勢。FOMC的另5名委員由聯儲分行主席輪流擔任。需要指出的是,分行主席雖然由各參股銀行推選,聯儲委員會對分行主席的任用有最終的否決權。
由此可見,雖然聯儲法案向地方利益作了妥協,但是聯儲系統的核心權利仍然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上。更重要的是,入股銀行雖然能分得紅利,但是,法案限定紅利的利率為每年6%,聯儲多餘的收入,需要統一移交國庫。另外,凡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只有政府機構才能在網站上以GOV結尾。
以上說明,第一,美聯儲是妥協地方利益後才得以成立的機構,也的確有股權私有化;第二,聯儲形式上是私有股份公司,但從根本上受美國政府控制,可以認為是美國的中央銀行;第三,聯儲法案規定,美聯儲的責任是維護經濟正常運行並保持價格穩定,也是在為私有公司服務,法案同時保證,聯儲的運作獨立於政府,目的是使得政府無法控制央行的貨幣發行和貨幣政策,以保證貨幣和金融制度的相對獨立。(需要說明的是美國貨幣發行實行「發行抵押」的制度,通過提供100%質量合格的抵押品使聯邦儲備券的發行成為具有充分擔保的經濟發行,同時又不以事先規定的限額為依據,具有相當的彈性。美國貨幣發行制度的最大特點是獨立性極強。)

⑷ FOMC是什麼意思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隸屬於聯邦儲備系統,主要任務在決定美國貨幣政策,透過貨幣政策的調控,來達到經濟成長及物價穩定兩者間的平衡。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由12名委員組成,7名聯儲委員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佔8個席位,另外4個席位則由其餘11家聯邦儲備銀行的行長輪流擔任。公開市場委員會決議和執行公開市場操作,是聯儲體系中最重要的部門,每年要開八次會議,每六周一次。

負責職能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最主要工作是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主要的貨幣政策之一), 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上貨幣的儲量. 另外, 它還負責決定貨幣總量的增長范圍(即新投入市場的貨幣數量), 並對聯邦儲備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活動進行指導。

該委員會主要的決定都需通過舉行討論會議投票產生, 它們每年都要在華盛頓特區召開八次例行會議, 其會議日程安排表每年都會向公眾公開。而平時, 則主要通過電話會議協商有關的事務, 當然, 必要時也可以召開特別會議。

決策過程

在每次定期召開的 FOMC 會議之前,系統工作人員都會准備一份關於過去和未來經濟和金融發展的書面報告,這些報告發送給委員會成員和非成員儲備銀行行長。還分發系統公開市場賬戶管理人自上次例會以來國內公開市場和外幣業務情況的報告。

在會議上,參謀人員就當前和未來的商業形勢、金融市場狀況以及國際金融發展情況進行口頭報告。

在討論中,委員會考慮了諸如價格和工資趨勢、就業和生產、消費者收入和支出、住宅和商業建築、商業投資和庫存、外匯市場、利率、貨幣和信貸總量以及財政政策等因素。系統公開市場賬戶的經理還報告自上次會議以來的賬戶交易。

在這些報告之後,委員會成員和其他儲備銀行行長轉向政策。通常,每個參與者都會對經濟狀況和未來前景以及貨幣政策的適當方向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後,每個人都對即將到來的會議期間(以及長期,如果正在考慮)的政策提出更明確的建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⑸ 公開市場委員會是什麼意思啊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是服務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的機構,制定利率及信貸政策。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最主要工作是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主要的貨幣政策之一),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上貨幣的儲量. 另外,它還負責決定貨幣總量的增長范圍(即新投入市場的貨幣數量),並對聯邦儲備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活動進行指導.該委員會主要的決定都需通過舉行討論會議投票產生,它們每年都要在華盛頓特區召開八次例行會議,其會議日程安排表每年都會向公眾公開. 而平時,則主要通過電話會議協商有關的事務,當然,必要時也可以召開特別會議.

⑹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負責職能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最主要工作是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主要的貨幣政策之一), 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上貨幣的儲量. 另外, 它還負責決定貨幣總量的增長范圍(即新投入市場的貨幣數量), 並對聯邦儲備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活動進行指導。
該委員會主要的決定都需通過舉行討論會議投票產生, 它們每年都要在華盛頓特區召開八次例行會議, 其會議日程安排表每年都會向公眾公開。而平時, 則主要通過電話會議協商有關的事務, 當然, 必要時也可以召開特別會議。

⑺ 美國聯邦儲備局的機構組成

美國聯邦儲備局(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FED,共分三層組織,最高為理事會,旗下是12個聯邦儲備銀行和各儲備銀行的會員銀行。美聯儲是私有制銀行,全部股份為私人所有。
聯邦儲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由美國國會通過1913年的《聯邦儲備法案》而創設,以避免再度發生類似1907年的銀行危機。該系統包括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聯邦儲備銀行、約三千家會員銀行、及三個咨詢委員會。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是以私有形式組織的行使公共目的的政府機構。美國政府雖不擁有美聯儲的股份,但美聯儲的94%利潤(2009年總利潤為450億美元)轉交給美國財政部,剩餘6%用於給會員銀行發放股息。
聯邦儲備系統的核心機構是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簡稱美聯儲;它的全稱叫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即聯邦儲備系統管理委員會,也可以稱之為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其辦公地點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該委員會由七名成員組成(其中主席和副主席各一位,委員五名),須由美國總統提名,經美國國會上院之參議院批准方可上任,任期為十四年(主席和副主席任期為四年,可連任)。
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由12名成員組成,包括7名美聯儲理事會成員(即主席、副主席和5位常任理事,其成員由美國總統提名,參議院批准,為了防止總統操控聯儲,委員任期長達14年,且原則上不允許連任,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聯儲委員經常在任期滿之前就自動辭職,並由總統再次提名、參議院批准而獲得實際連任)、紐約聯儲主席以及其它4位成員,這4位成員主要由11位州聯儲主席每年一次輪流擔任。 委員會目前的成員專員 入職時間 任期屆滿 耶倫 Janet Louise Yellen
(主席) 2006年2月1日 2020年1月31日
2014年1月31日(主席) 凱文沃什 2006年2月24日 2018年1月31日 伊麗莎白A.杜克 2008年8月5日 2012年1月31日 丹尼爾.塔魯洛 2009年1月28日 2022年1月31日 薩拉布盧姆拉斯金 2010年10月4日 2016年1月31日 空置 -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是聯邦儲備系統中另一個重要的機構。它由十二名成員組成,包括:聯邦儲備委員會全部成員七名,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其它四個名額由另外11個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輪流擔任。該委員會設一名主席 (通常由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擔任),一名副主席(通常由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擔任)。另外,其它所有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都可以參加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討論會議,但是沒有投票權。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最主要工作是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主要的貨幣政策之一),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上貨幣的儲量。另外,它還負責決定貨幣總量的增長范圍(即新投入市場的貨幣數量),並對聯邦儲備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活動進行指導。
該委員會主要的決定都需通過舉行討論會議投票產生,它們每年都要在華盛頓特區召開八次例行會議,其會議日程安排表每年都會向公眾公開。而平時,則主要通過電話會議協商有關的事務,當然,必要時也可以召開特別會議。
奧巴馬將提名耶倫任美聯儲主席
人民網舊金山10月8日電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周三提名美聯儲現任副主席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出任下任美聯儲主席。
報道稱該消息來自白宮一名官員。如果消息屬實,耶倫將取代伯南克成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擔任美聯儲主席一職的任期將在2014年一月份結束。
此前有媒體報道,19名參議院民主黨人曾聯署去信奧巴馬,促請其提名耶倫。參議院民主黨第三號人物舒默(Charles Schumer)較早前亦表態支持耶倫,指其是接替伯南克的絕佳選擇。
耶倫是一位美國猶太裔經濟學家及經濟學教授,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名譽教授。2010年10月4日她宣誓就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副主席,任期4年,至2014年10月4日。耶倫曾於2004年出任舊金山聯儲行長。 姓名 任期 珍妮特·耶倫 Janet Louise Yellen2014/2/3-至今本·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 2006/2/1-2014/2/2 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1987/08/11-2006/1/31 Paul A. Volcker 1979/08/06-1987/08/11 William Miller 1978/03/08-1979/08/06 Arthur F. Burns 1970/02/01-1979/01/31 William McChesney Martin,Jr. 1951/04/02-1970/02/01 Thomas B. McCabe 1951/04/15-1970/04/02 馬里納·斯托達德·埃克爾斯Marriner S. Eccles 1934/11/15-1948/02/03 尤金·羅伯特·布萊克Eugene R. Black 1933/05/19-1934/08/15 尤金·邁耶Eugen I. Meyer 1930/09/16-1933/05/10 Roy A. Young 1927/10/04-1930/08/31 Daniel R. Crissinger 1923/05/01-1927/09/15 William P.G. Harding 1916/08/10-1922/08/09 Charles S. Hamlin 1914/08/10-1916/08/10

⑻ 美聯儲的組織結構

在組織形式上,美聯儲採用的是聯邦政府機構加非營利性機構的雙重組織結構,從而避免了貨幣政策完全集中在聯邦政府手裡。美聯儲把12個聯邦儲備銀行設立成非營利機構而非政府機構的一個初衷就是希望制定貨幣政策時能同時考慮政府和私營部門的聲音。雖然位於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部分,但12家聯邦儲備銀行不屬於聯邦政府機構,而是非營利性私營組織。但需要強調,聯邦儲備銀行不同於一般的私營組織。聯邦儲備銀行並不以營利為目的,而與聯邦儲備局一起承擔美國中央銀行的公共職能。
美聯儲的組織結構是根據《美國聯邦儲備法》按照不同地區在私營企業和政府部門,以及在銀行、商人以及公眾之間分權的要求而形成的,主要包括:聯儲銀行、美聯儲董事局、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聯邦顧問委員會以及3000多家商業銀行。
一、美聯儲董事局
美聯儲董事局有7名董事;都是由總統任命並經參議院確認,董事的任期為14年,各董事任期的起始時間不同,相互交錯。董事局主席和副主席也是由總統指定並經參議院同意,但任期只有四年(可在他們董事任期內連任)。
董事局的主要職責如下:
1.每年要向國會就美國經濟狀況和美聯儲對貨幣和信用增長的目標等進行年度和年中匯報。董事局主席經常與總統和財政部長會見,董事局董事們則要經常在國會陳述作征;
2.設定存款准備金率及批准由各聯儲銀行董事們提出的貼現率;
3.制定和執行金融安全、健康以及保護消費者的有關規定;
4.檢查聯儲銀行的服務、監管及會計程序;批准各聯儲銀行的預算。
二、聯儲銀行
美聯儲共有12個大區聯儲銀行分布在波士領、紐約、費城、克利夫蘭、里士滿、亞特蘭大、芝加哥、聖一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堪薩斯城、達拉斯及舊金山。這12個聯儲銀行共有25個分行分布在其他25個城市。每個聯儲銀行都獨自以公司的形式存在,並且有9名董事,這些董事在美聯儲量事局的監管下監管聯儲銀行的運作。並批准聯儲銀行總裁和第一副總裁的工資。
聯儲銀行9名董事中有3名A類董事、3名B類董事和3名C類董事。A類董事代表銀行界,B類董事由所有會員銀行選舉出,C類董事(包括董事會主席和副主席)則由美聯儲董事局任命。B類董事和C類董事代表著聯儲銀行所在區的農業、商業、工業、勞工界和服務業,但不能是某一商業銀行的官員、董事或職員。C類董事不能是商業銀行的股東。聯儲銀行的分支銀行一般有5名或7名董事,他們大多數由所屬聯儲銀行的董事會任命,其餘則由美聯儲董事局任命。
聯儲銀行的主要職責如下:
1.密切關注國家
和世界經濟狀況並向美聯儲董事局提供本地區的經濟信息供美聯儲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做參考;
2.控制儲備平衡,向儲蓄機構貸款。聯儲銀行董事會確定貼現率(要由美聯儲董事局批准)向這些貸款收取利息;
3.檢查和監督儲蓄機構;
4.向儲蓄機構和財政部提供服務;
5.向會員銀行支付紅利、保持與注冊資本相等的盈餘並在支付營運開支後將盈利余額上繳財政部。
三、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每年在首府華盛頓召開8次會議。共有12名成員,其中7名是聯邦董事局的董事,加上5名聯儲銀行的總裁,其中聯儲紐約銀行的總裁始終是其成員,其他四名按一年任期輪沈由其他11家聯儲銀行的總裁來做。但所有12家聯儲銀行的總裁都參加每一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職責是指導公開市場操作,這是最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四、 聯邦顧問委員會
向美聯儲提出建議,並向受美聯儲政策影響的各種團體提供參考信息。聯邦顧問委員會每年至少要就經濟和銀行等問題與關聯儲量事局召開四次會議。並要適時對各種經濟、金融等問題向聯儲銀行提出顧問建議。

⑼ 2021個人外匯政策學習亮點和成效

摘要 您好。今年以來,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在人民銀行、外匯局有關司局以及中國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黨史學習教育和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緊緊圍繞成員機構等市場主體所急所需,搭建同業平台,反饋行業聲音,積極支持監管政策傳導和落地,深度參與全球外匯市場治理,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大動力,轉化為辦實事的工作成效。

閱讀全文

與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九典制葯上市交易時間 瀏覽:911
喜馬拉雅融資 瀏覽:574
國內最大鋅礦的上市公司 瀏覽:541
美國斷供華為晶元股票受益 瀏覽:540
股票查詢6 瀏覽:55
濟南中歐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瀏覽:999
國稅局融資租賃業務 瀏覽:516
基金子公司與信託公司合作 瀏覽:940
塔塔集團區塊鏈 瀏覽:922
螞蟻積分增加理財收益 瀏覽:1
2漲停的股票 瀏覽:319
中信集團總經理助理羅 瀏覽:917
出口成本外匯買入價 瀏覽:847
交易真實性承諾 瀏覽:831
兩個公司買賣外匯 瀏覽:436
外匯專家講壇 瀏覽:971
興業證券大連招聘 瀏覽:980
哪些是創投股票 瀏覽:204
深圳市訊飛凌股份分配 瀏覽:646
圍繞一隻股票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