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期貨觀後感

期貨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5-09 15:18:21

⑴ 反映新中國成立發展的影視,觀後感

新中國,逐漸上了軌道,的確,飲食,文化,影視都在改變。影視,也許在大家口中是非常熟悉的一個詞,也許在大家口中是非常生疏的一個詞,可是影視是蒸蒸日上,據我了解現在北京已有565家餐廳完全禁煙,到今年年底,這個數字將增加到1000。北京市愛衛會昨日召開擴大會議,部署未來城市控煙規劃。據介紹,正在擬定的法規中,個人在公共場所違規吸煙的處罰擬提高到每次200至1000元。 2008年10月24日8時至11月2日14時,雲南出現了歷史罕見的秋季連續強降雨天氣過程,致使多數地區發生泥石流,楚雄州成為了這次泥石流災害的重災區。據楚雄州委宣傳部11月5日9時通報,據不完全統計,11月2日至4日,楚雄市「11·02」特大自然災害抗災救災指揮部已先後向西舍路鄉調派了340名救援人員,其中包括310名武警官兵、50多名醫務人員。 北京市公選辦公布了公開選拔領導幹部資格初審結果。有10個職位因報名者資格初審合格人數未達到規定的比例被取消招考。筆試通知顯示,市教委副主任、市工業促進局副局長、市科協副主席競爭最為激烈。 兩岸金融座談會今天上午在台北舉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出席。陳雲林致詞時指出,目前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波及全世界,但兩岸實體經濟體質不錯,兩岸兄弟相扶共同研究對策,一定可以度過困難。 民航西南管理局市場處一副處長告訴記者,因「返航門事件」整改要求,東航雲南分公司暫停的兩條黃金航線已復飛,其他頂班的航空公司也相繼取消了增加的航班。然而,這絲毫沒有打亂雲南省培植本土航空公司的計劃。記者從雲南省國資委獲悉,為加強地方政府對雲南航空樞紐地位的支持,由雲南省政府參與,以海航集團旗下祥鵬航空為平台的雲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航空業遭遇寒流之際,仍在籌備推進中。 隨著國家新的糧食收購政策的出台,糧食主產區農產品價格應聲上漲。報道稱,受國家提高糧食收購價格的影響,最近兩個星期,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豆油、玉米等農產品期貨價格全線上漲。在國家收儲政策的支撐下,從10月20日到現在,大商所的大豆期貨價格已經上漲了20%左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日宣布正式設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名錄中收錄了教科文組織於2001、2003和2005年宣布的90項「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古琴曲及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以及中國和蒙古共同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 在海口市城區主要街道口,每當紅燈亮起車輛停下之際,就會有一些人竄到車流當中,為討要錢逐車敲著車窗玻璃,這種做法不僅影響城市形象,還存在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記者昨日獲悉,省公安廳日前建議由海口市政府牽頭,組織該市民政、城管、公安等部門按照職責聯合對攔車乞討的現象進行徹底清理。並對反復糾纏、強行討要或者其他滋擾他人乞討者,將按照有關規定,處五日以下拘留。 針對近期長江流域大多數地區持續陰雨天氣,3日,長江防總召開緊急防汛會商會,對三峽水庫近期調度作出部署。據悉,10月下旬,長江流域降水量較同期偏多1.7倍,其中上游偏多約2.6倍。11月1日,長江幹流及以南地區仍有強降雨發生,其中金沙江南部、烏江、洞庭湖和鄱陽湖水系普降大范圍大到暴雨,較歷史同期罕見;11月2日,降雨主要集中在兩湖水系,以中到大雨為主。長江委水文局專家預測,未來一周長江流域將會出現2次明顯的降雨天氣。 中國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鄭文凱今天表示,中國自一九七八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扶貧開發取得顯著成就,為全球反貧困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過去二十五年全球脫貧事業成就的百分之六十七來自中國。 記者從吉林省社會保險局獲悉,今年1月至9月,全省共為失業人員發放失業金3.22億元,同比增加 0.83億元,增長34.4%;9月末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達到17.04萬名,為歷史最高水平。

麻煩採納,謝謝!

⑵ 電視劇坐莊 股市有關劇情觀後感

沒能成功救出好友的方展博,倒是不愧為閱讀市場的高手。對他而言,股民關心的價格不是最重要的,高手只看市場大勢,在順勢而為的操作中獲利、避險。資本市場本來就是改變個人命運的場所,不管做股票還是期貨,不要總想著去戰勝市場,而要閱讀它、順應它,跟隨它,把它的一部分成果轉化成自己的勝果,你就成功了。計算機失靈又不熟悉原始操作方式的情況下,賽斯選擇及時退出市場不失明智。但他心態大亂,失去判斷形勢的能力,結果輸得一塌糊塗。股指期貨的波段遠多於股票,漲跌逆轉常在瞬間發生。這種嚴酷環境中,心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方寸大亂註定讓你飲恨終生。好心態來自自信,自信來自實力,實力來自實戰。不要以為做過幾次模擬交易就能應付一切,虛擬資本交易遠遠不如真實資本對戰。如果心態尚不穩,趁早像《大時代》中股神葉天說的股票必勝法那樣「及早離去」。
《坐莊》是國內首部將鏡頭對准證券市場「莊家」的電視劇,揭示了當今證券業的非法操作、非法洗錢和違法競爭等擾亂金融秩序的丑惡行徑,是我國首部涉足股市黑幕,正面表現金融警察威嚴的電視劇。該劇講述一個陰謀互動的悚人故事:剛畢業的研究生一步登天當上了「操盤手」,他漸漸屈服於金錢:出賣色相、陷害同仁,取代經理,然後瘋狂設計出一個個天衣無縫的騙局和賭局,在金融警察的打擊下,走向滅亡。該劇不是對炒股事件流於表面的敘述,更沒有簡單地羅列偵察與反偵察的表面過程,而是注重揭示人物命運的內在思辨和深刻剖析。
劇情:囤積物資伺機炒賣為庄,為求利益最大化,庄者投機無所不用其極。刑劍峰研究生畢業就職粵興證券公司,被富刺激和挑戰的行業吸引,多種優勢和機遇,在 「恩師」薛淑玉升為總經理時,一步登天當上「操盤手」,走上新時代金融「豪賭」,快意江湖的中心點。領導、恩師、情人、愛人、朋友、夥伴乃至敵人的位置不停轉換;邢在屢遭隱害打擊中質變:斗死薛淑玉,放任妻子挪用公款被判死刑,逼走摯友,出賣色相,陷害同仁,打法律擦邊球……終成為公司總經理。然後瘋狂設計出一個個天衣無縫的騙局賭局,數額之大曠古驚心……

國內第一部描寫股市「莊家」的電視劇《坐莊》,以獨特的視角和敏銳的洞察力,對證券業的內幕進行了挖掘,深刻地揭示了當今證券業內出現的非法操作、非法洗錢和違法競爭等擾亂國家金融秩序的丑惡行徑。作品不是對炒股事件流於表面的敘述,更沒有簡單地羅列偵察與反偵察的表面過程,而是注重揭示人物命運的內在思辨和深刻剖析。在拍攝方式上,該片力圖從一般的社會公案片中擺脫出來,從而更深層次地開辟一條創作新路,使全劇的藝術品位得到提升。《坐莊》用藝術的形式「執行」著證券界多年未完成的任務,那就是批判和教育操盤手,培養投資者的自我約束能力,是中國6000萬股民必看的經典教材。
《股瘋》劇情簡介
上海股市興起,平民百姓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和誘惑。公共汽車售票員阿莉不滿足平淡的生活,經股市掮客三寶牽線下她認識了香港來滬的阿倫。阿倫在香港從事炒股,此系為追尋女友而來。阿莉先是幫阿倫排隊買「股票認購證」,後與阿倫聯手炒股。阿莉在股市中連連得手,賺了不少錢,左鄰右舍異常羨慕,要求阿莉帶大家炒股。單位領導阿莉炒股並對她在工作上給予特殊照顧。阿莉雖然獲得了金錢的快感,但寧靜的家庭卻頻臨破裂,她為此感到惆悵和失落。阿倫也有同感,原來他在香港忙於賺錢,結果其女友出走。阿莉的丈夫許昂在設計院從事工程設計,收入微薄,為平衡自我,他將同學的20萬元拿去炒股。結果輸得一塌糊塗,欲跳樓自殺,後被救下。最後在阿倫和鄰居們的幫助下,許昂與阿莉和好如初,阿倫也上上海找回了自己的戀人。在鄰居們的簇擁下,阿莉一家歡天喜地遷往浦東新居。
作為中國經濟新現象的股票在影片中成為真正的主角。影片用輕喜劇的形式充滿善意地描繪了1990年代全民炒股的瘋狂熱潮。在輕松平緩的敘事語氣之中,透露出商業大潮和經濟利益對普通民眾的沖擊。通過對股票市場的漲落起伏和人們生活的戲劇變化,從側面流露出中國民眾對於經濟觀念的轉化。

⑶ 保安臨守自盜讀後感

其實我一直對紀錄片不怎麼感興趣,因為覺得它很枯燥、乏味,聽到紀錄片總是讓我提不起精神。最近,應社會實踐部的要求,我們看了一部名為《監守自盜》的紀錄片。但是說實在,在教室里看的效果不怎麼好,連畫面都看不清楚。不過為了完成「任務」,我又重新將影片看了一遍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很不錯的紀錄片。
《監守自盜》紀錄片在2011年2月27日獲得第83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整個紀錄片採用了訪談的方式,受訪人物論述自己的觀點,結合各類數據分析,從華爾街,到政府,到經濟學家,受訪人物都很知名,涉及美國高級行政人員、諾貝爾經濟學家、頂級銀行家、金融分析師,大學教授和記者,甚至新加坡、中國和法國的政府官員等等。影片探討了2008年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本片一開始,從冰島的美麗風景和國家破產說起,到紐約華爾街的金融巨頭,一眾金融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粉墨登場,並以各種細致的數據與不同的條理邏輯分析,犀利而又准確地揭示這場危機背後發人深省的缺陷與漏洞,揭示了美國次貸危機的真相,也揭示了世界金融危機的真相。
丘吉爾在二戰結束後的「鐵幕演說」里曾經說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或許這句話用在這部美國金融風暴紀錄片《監守自盜》裡面再貼切不過了。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影片中給我們展現了金融危機錯綜復雜的產生原因和形成機制、監管體制的鬆懈、法律的漏洞、金融結構體系的弊病。我們能夠看出,這場危機可以說是由企業高管、政府高官和某些學者共同造成的一場慘劇。他們是體制的運行者,也是體制的監管者,甚至其中有體制的創立者。但是可悲的是,他們明知此舉犯法,明知這是泡沫經濟,卻依然高唱贊歌,依然闊步向前。這些所謂的金融工程師們,以及那些依賴於金融政治的政客們,利用大眾的短視、貪婪、脆弱等心理來進行大規模的投機活動,使得這場次貸金融泡沫越吹越大。而最終的結果,正如中文片名「監守自盜」一樣,他們自己竊取了自己看守的財物,給社會帶來深重的災難,釀成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悲劇。但是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那些拿著高薪攪亂全球經濟的金融工程師,最後卻都賺得盆滿缽溢全身而退。
觀看完此片,我不禁聯想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我們努力工作,拚命賺錢,到頭來也許真的就只是一場空。華爾街和政府勾結,僱傭知名學者來游說,但是這些導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卻能在這場浩劫中安然無事。
甚至在金融風暴過後,繼續坐收名利。受害的,依然是那些普通民眾。也就是說,最後的最後,在美國,90%的財產落入了1%的人的腰包;而全世界的人都要為這1%人的行為埋單。在這里,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為什麼?雖然我對金融方面的知識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這絕對是不合理的。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而慾望這個東西更是得到愈多愈難滿足。這些人對於財富的追求真的達到了一種讓人心驚膽寒的地步,他們人性中的良知在缺失,道德在淪喪。權力與資本的結合,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極為可怕的。正因如此,世界的財富正不斷的從大多數人的手裡流向那極少數人。究其原因,就是金融領域缺乏廣大群眾的監督、缺乏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在如此強大的力量面前,我們這些弱勢群體難道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財富就這樣被無情的掠奪嗎?答案當然是「不」,我們要奮起反擊,齊心合力建立一種健全、公正、合理的秩序來保衛我們的利益。即使這個世界本身並不是很公平,但是我們依然要勇敢面對現實,勇敢的生活。

監守自盜觀後感(2)
《監守自盜》這部影片闡述了2008年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影片通過冰島債務問題展開,討論了這場危機的前前後後。從片名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思,他本身就是非常確定並帶有譴責的以為去將危機的始作俑者如何暗地操作並策劃了這場危機的始末呈獻給觀眾。
看過影片後,我不光對整個金融危機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還得到了一些啟示。影片在痛斥那些貪婪的壞蛋的同時,更是將矛頭對准了社會的管理者。那些壞蛋再壞,他們的目的還是合理的,那就是逐利。但是對管理者來說逐利就是另一種性質的錯誤了。管理者是被人民選出來服務大眾的,他們的報酬就應該取決於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好壞程度,他們的逐利正途應該是把服務工作做好,跟著社會進步提高酬勞。作為規則的制定者,自己也通過不正當手段進去撈一筆,這就是性質錯誤了。整個市場缺乏監管,每況愈下,最後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小小的推動就觸發了整個危機。那些下定了決心要推行「金融衍生不收監管合法化「法律規定、熱心推動放寬政策、頒布「利富」的稅收政策、可以逼迫放棄對某些公司譴責的官僚,那些把客戶的儲蓄存款當做風險投資,狠心推銷反投保的有價證券的投資銀行、信貸機構和保險公司,那些為了獲得高額報酬而書寫虛假文章的專家學者,都在印證著「實用主義」的影響。沒有監管的整個市場在爾虞我詐中變得愈發不可控制。在危機過後的蕭條中,人們終於開始意識到監管的重要性,可是制定這些規劃、條款的人呢?很諷刺的還有當初吹鼓要經濟自由的那些理論家們。
在影片即將結束的時候,導演重申了影片的批判主題,「導致災難的人和機構仍在掌權」,「他們保證這一切不會再重演,當然這一切不會很容易,但那至少還有些東西,值得我們去奮斗」影片拍攝的很應景,內容挖掘恰如其分值得人們深思,也引起了我對金融的興趣。
《論語》有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想要改變現狀,實現金融業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固然任重道遠,但我們依然要充滿信心,相信一切遲早會步入正常的軌道。

監守自盜觀後感(3)
「真正的工程師造橋,金融工程師造夢,一旦變成惡夢,其他人為他買單。」影片結尾中國人說的這句話,成為我所有感想的源頭。
影片是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評價紀錄片有個很重要的因素——拍攝者的立場。我一直覺得中立是紀錄片應持有的態度,而影片中對商界人士如劍出鞘咄咄逼人的提問,卻使得影片處在了中、低階層人民的立場。但或許在這部影片中帶有這樣的立場也是可以接受的,犀利一點的提問,才能用核心問題直抵問題的核心。於是影片中多次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眼看問題就要揭開一個謎團時,鏡頭前的人也將太極打到了極致。
看完全片,感覺監守自盜並非真正描述2008年的金融危機或闡述經濟問題,它真正著眼點,是披在金錢外衣下的人性與道德,以及面對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時的抉擇。對人性和道德的探討讓全片升華。本次的道德拷問,槍口指向了美國上流階級——銀行家、華爾街寵兒和政府高官們。
然而拿道德的眼光審視經濟能有多大意義呢,我不知道。作為學生,我的道德建立在中、低產階級的立場上,雖然代表著大多數人的東西興許就是正義,但帶著偏頗的道德去質疑他人,總讓我不能理直氣壯。換成上層階級的立場,眼前又會是怎樣的景象呢?上、中、下階層的人們,各自持有自己的立場,他們站在立場之上看待著問題,獲得自己的利益,守護自己的利益,這是相當正常的行為。我相信能量和物質守恆,一個人獲取利益時必將一定程度損害另一個人的利益,無所謂階級。銀行家、資本家們,他們其實和我們一樣做著同樣的事,只是他們獲取利益時傷害了更多的人,於是需要被批判。
我承認他們需要被批判,但使用道德這個武器進行判斷和批評,並不顯得那麼正義。換成那幾個主張監管的人或者道德水平更高的人來管理,世界就會平安無事嗎?「保護最底層者的利益,並不是他們的偏好」,但其實保護其他階層的人們,也不是我們的偏好。我們打著「大多數人」的旗號,似乎考慮到了大部分人的利益,但我們真正擔心的只是「大多數人里自己」的利益,依舊自私,並不比上流的經濟流氓們更高尚。問題根源在於社會讓我們有著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階級,我們也只是憑此行事。挖掘之後發現根於社會,令人頓感無奈與無力。也許共產主義,才是解決人吃人社會的終極方法了。
明白了需要吃中葯慢慢調理治本時,也應該吃點西葯治標,表面的症狀仍需要解決。首先是監管。縱觀美國對於金融的監管法律,監管還是放鬆監管一直都相爭不下,如果前一個法案是放鬆監管,那麼通常會出現危機,導致政府不得不重新監管。而等一切都平復下來,政府又被利益集團游說著放鬆監管,說市場經濟由市場自由解決,政府不能多加干預。每一次金融市場的放鬆監管,幾乎都是自由派經濟學家游說政府(或者自己成為政府決策者,如保爾森成為財政部長)。而每一次對於金融市場的松綁,幾乎都會帶來嚴重後果。如果不是08年全球化金融危機爆發了巨大問題,美國政府也不會重新走上監管的道路——通過加緊對華爾街監管的法案。
其次想談的是大資本家們的算盤。又提到了這個階級,我需要指出他們的自私,盡管我並沒資格,但誰讓你傷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呢。保爾森先前是高盛的老總,格林斯潘以前做過多家投資銀行的董事,這些人或成為了總統顧問,或成為了財長部長,甚至是金融監管者。政府和華爾街的淵源,可以說比一條街還深。在國外,政府總是和大財團利益集團們聯系在一起,互相牽制或幫助。正是這樣的人進入政府,他們帶著大資本家的立場,你不可能指望他們做出的決策真正考慮到中下資產階級,不帶偏向性。這里有個我比較關注的地方,為何他們要放棄在公司的高薪,轉投政府呢?影片給出的答案是,就任財長後,保爾森之流可以冠冕堂皇地拋售股票,又可推遲納稅,因而商而優則仕何樂不為呢?影片提到了08年美國救市的法案,拿納稅人的錢,居然是去救濟保爾森所在的高盛和其他銀行,並且在退休之後,他們還可以回到華爾街和銀行里去。貪婪是人的本性,但是貪婪過度,就必須受到責罰了。
通貨膨脹,房價飛漲,兩極分化,教育昂貴,政經一體,權錢交融......其實提到這些四字經,讓我最先想到的不是美國,是中國。在這些問題上,我們真的有必要以美國為鏡,好好目視自身現狀了。監守自盜,監者自然有不可推卸之責任。監管者相當明白問題和漏洞,格林斯潘說「金融市場已經復雜到金融制度很難監管」的論調太蒼白,監管者缺乏的不是金融知識,也不是觀察力,而是去改變現狀的動力。當經濟危機發生了,民不聊生時,他們才會因為輿論壓力而做出監管的樣子。而等市場一旦復甦,監管松綁,又將再度惡性循環。這是否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呢?
我是個普通人,看問題必須帶著道德角度去看,最讓我心痛的,是納稅人成了最後埋單人。上流金融精英搞出了亂子,這些勤勤懇懇普普通通踏踏實實的納稅人,他們交的稅被用在少數人惹出的亂子的善後上。舉一個片中的例子,美國政府為了挽救其最大的保險公司AIG投入巨額,納稅人的錢到了AIG,又從AIG最後到了高盛口袋中。(高盛從AIG手中買了大量保險,賭自己的客戶買的金融產品CDO會大貶值,而金融危機後,的確如此,(AIG必須賠高盛巨額保險金,瀕臨破產)這種欺騙客戶利益的行為反而讓高盛賺到了。
回過頭說說第一段開場白。自己讀農水這門工科出身,在課程里聽過一些頗有名氣的教授們談過工程,他們的著眼點其實早已超越了工程技術和工程本身帶來的收益。他們放眼的是自然,是工程帶給人們的福利,考慮的是工程和人、自然的和諧共存,目視當下,思及未來。「金融工程師」所做的卻差強人意,利用大眾的投機、貪婪、短視、脆弱等心理弱點謀求自身利益,同時給社會帶來災難。
金融行業左右手來回過過錢,依靠投機賺取高回報,這樣的「經濟發展」有多少意義呢,他們的付出不見得比真正工人、農民、工程師企業家這些階層人民多。我相信真正的勞動和科技,他們是世界向前真正的動力、財富創造的根源,如果沒有勞動與科技,拿錢生錢的行業無非是把錢從大多數人手中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的游戲。真正承載這個世界的,更多的是勞動者和實業家們。
最後,站在道德角度說了很多經濟問題也不知道有多大意義。人性本善本惡都好,自私貪婪是人的原罪不置可否,慾望急劇膨脹之時都應該收緊自己的心。只是希望不同立場的人,能站在互相的立場上思考世界,願共產主義不是在彼岸獨自盛開的夢想。

監守自盜觀後感(4)
《監守自盜》是探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原因的紀錄片,本片主要是通過采訪華爾街金融精英、經濟學家、政府要員、金融消費者等和展示客觀真實的數據材料,給觀眾呈現出了金融危機爆發的諸多原因。
從影片中可以找出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如下:低利潤和寬松的信貸條件;貪婪的華爾街金融精英對金錢的無止盡的追求;信用評價機構的錯誤引導;美國金融監管機構的失職。在上述原因中,美國金融機構監管的缺陷和失職是主要原因,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馬斯金教授曾指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主要責任在政府的監管失職。在影片中「監管」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但是幾乎每次提到監管都意在指出金融監管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失職。
美國在金融危機前採取的是「多重多頭」的監管體制,多重是指聯邦和各州均享有金融監管的權力,多頭是指在一個國家有多個履行金融監管職能的機構。美國危機前的監管機構在聯邦層面主要有美國聯邦儲蓄系統(FRS),貨幣監管署(OC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儲蓄管理局(OTS),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等七個機構。上述機構的分工是:FRS、OCC、FDIC三家機構負責對商業銀行的監管,SEC負責對商業銀行的監管,CFTC負責期貨交易機構和期貨市場的監管,OTS負責對儲蓄存款協會和儲蓄貸款控股公司的監管,NUCA負責對信用合作社的監管。美國這種專業化分工和多重監管機制很長時間是許多國家效仿的對象,這套制度在自由主義主導的美國確實支持過美國經濟大繁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套制度確實讓美國經濟秩序極度失控。
危機並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由某個行業失控引起的,某個行業就是金融行業,而金融行業的失控的主要責任在於監管的失職。1982年裡根政府實行的是金融監管寬松政策,放寬了對儲蓄貸款公司的限制,允許貸款公司動用儲蓄存款進行風險投資,這最終導致了80年代末上百家儲蓄貸款公司倒閉,直接經濟損失1240億美元,無數人損失了一生積蓄。在這場儲貸危機中,OTS並沒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有效監管。OTS是不是應該存續存款公司的存款進行核計,是不是該對風險投資進行有效的督查和監控,進而限制儲蓄存款風險投資。在90年代末發生的危機中,針對投資銀行對網際網路泡沫的股票投資崩潰導致5萬億美元憑空蒸發的事實,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此毫無作為。這些只是監管不力的具體表現,對於影片中所展示的金融監管失職遠不於此。
在危機前美國實行的是「多邊監管」機制,這種機制隨著次貸證券化、金融創新以及監管者為提高市場競爭力放鬆監管的發展,就會出現監管重復和監管疏漏。花旗在危機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務企業,監管它的不僅有貨幣管理署、聯邦儲備銀行、聯邦存款保險機構、儲蓄機構監管署以及交易委員會,還有其他50個州的監管機構,這些機構存在監管重復的現象。不同的監管文化、監管理念、監管標准,沒有統一的監管標准確要做到高效監管確實不易。另外監管重復也可能會在造成無人監管局面,有一名美聯儲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聯儲沒有對不斷發放的抵押貸款進行深入的調查是因為他們以為有人在進行調查,這種推脫中可以看到多重監管缺失是會導致無監管局面的出現。當一個金融機構處於低效監管或者無監管狀態時,在利益的驅使下,就會出現類似抵押貸款呈倍數增加的不合理現象。
多標准監管和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各監管機構監管區存在監管漏洞是很正常的,於是就出現了影片中呈現出的諸多監管真空。隨著金融創新,各種金融衍生品蓬勃發展,為了最求利益的最大化,各類金融企業把焦點瞄準了衍生品交易。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薩默斯部長合作提議金融衍生品不應受到監管,2000年12月國會通過了商品交易現代化法案,規定禁止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不受法律約束的衍生品交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愈演愈烈。除了傳統的期權、期貨等衍生品,新出現的CDO和CDS等金融衍生品在不受監管的前提下為投資銀行所用來大發財。抵押債務責任證券和信用違約互換都是風險分散、收益極高的金融產品,這些產品都處在資產證券化的鏈條中,具有明顯的蝴蝶效應。由於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放貸者不再擔心還款,投資銀行同樣也不在乎,於是銷售的CDO越來越多,在短短三年內抵押貸款總量增加了四倍,這使得原本就不穩定的金融交易市場不穩定性倍增。除了金融衍生品不受監管外,對沖基金、私募基金、高杠桿率運作等也都處於監管真空或監管不充分。游離於金融監管之外的產品和交易逐漸釀成此次金融危機。
08年金融危機追本溯源,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打上「3A」標志的次債是一切問題的根源。「3A」是誰給的,當然是美國的評級機構。我記得影片中對沖基金經理說:「有價證券沒有評級機構的認定就買不出去」。由此可以看出信用評級機構的重要性,在整個金融交易鏈條中,評級對於投資者而言就是向標和導向。但是美國的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普、惠譽卻沒有盡好自己的責任。一方面評級更新比較滯後,另一方面美國的評級機構評級與評級費用呈正相關,評級越高,評級費用也就越多。穆迪作為最大的評級機構,其利潤從2000年到2007年番四了倍。於是「3A」證書也就成百上千的發放出去,每年都有上千億美元的投資被評級,甚至五大投資銀行在破滅前其評級仍至少是A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於評級機構的貪婪行為並沒有採取措施,這也助長了評級機構進行虛假評級。如果對美國的信用評議制度進行規范化和立法化,把它作為金融監管體系的一部分,那麼次債的破壞程度就不會那麼深,次債危機的影響也會減少。可以說疏於監管的評級機構發出的引導投資者投資的「3A」次債是此次危機爆發的重要原因。
此次危機的導火線是美國銀行利潤上漲以及房地產價格下降帶來的資金斷裂,這其中監管失職負主要責任。業主公平保護法案廣泛授權聯邦儲備委員會對抵押貸款行業進行規范,但是格林斯潘拒絕使用,抵押貸款行業處於放任自由的狀態。一些金融機構為了更快更多的發放次級貸款,有意放鬆對貸款人基本貸款資質和條件的審查,由於過度競爭一些機構和開發商達成「默契」,部分借貸人購房時可以是「零首付」。每個人都可以申請抵押貸款,借款人用高額的次貸置地,房價和對房的需求急劇增加,形成了歷史上最大的經濟泡沫,證券交易委員會在泡沫期間沒有對投資銀行進行任何調查。疏於監管的抵押貸款行業發放巨額得到貸款並且獲得巨額利潤,全國信貸公司放出970億的貸款從中獲利110億美元。在次貸證券化的鏈條中,風險巨大在於消費者的還款能力是個未知數,當消費者還不起次貸時,次級債就欠款,進而使得銀行或者信託倒閉,接著聯儲調控,從而信貸緊縮,之後帶來一系列的資金斷裂短缺,引爆金融危機的導火線就是如此。
把油輪比做的市場,為了防止巨大的油輪傾覆後原油泄漏所以要把巨大的油輪用水密隔艙加以分割,而市場中的監管機制就相當與於水密隔艙,監管失職或放鬆監管就相當於去掉這些隔艙,沒有隔艙的油輪容易發生原油泄漏,所以要預防金融危機的發生就必須要監管有效充分。

⑷ 西部地平線上的日落讀後感悟

[讀後感悟:地平線上的桅桿]但我不太同意《十年一夢》這個書名,這讓我聯想起才子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竊以為多了些傷感和無奈,少了點平和和坦然,讀後感悟:地平線上的桅桿.我基本同意青澤先生的一個觀點,就是奉勸試圖進入期貨投資領域的人在沒有充分認識期貨投資本質之前,不要輕易嘗試期貨投資.我們很清楚一點,我們這一代期貨人註定生活在沒有大師的時代,這是命中註定的悲傷,但是我們一直沒有放棄,一直在孤獨的探險.當你選擇當了一名期貨操盤手或是投資者,你必須搞清楚,你在做什麼?做期貨十三年來我總想起兩個人,一個是司馬遷,一個中華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史學家,我在猜想,如果當初他沒有受宮刑之苦,是否還會有《史記》?另一個是貝多芬,如果他的耳朵不聾,是否會有《命運交響曲》傳世?困難困苦,玉汝於成.叔本華是個天才,所以他瘋了,但他的話太有穿透力:一棵大樹想要到達天空就必須進入最深的土壤,他的根必須進入地獄,深深進入,這樣樹頂才能達到天空.我在《獨自行走在天堂與地獄之間》一文中引用過一段文字:人的成功有五大要素--命、運、風水、學習、為善.這一點與期貨交易非常相似,但你必須用時間、過程和經驗去積存,時間到了,自然體會到大道至簡.--讀青澤先生《十年一夢--一個操盤手的自白》札記做了十三年,我一直有個沖動,無論成敗與否,有一天我會將自己的經歷形成文字,算是對自己的一生有個交待,當然是在生命結束的前夜或是退出江湖以後.十幾年來,在期貨市場的沉浮之間經歷了太多的失敗和辛酸,但我一直疏於作文,只習慣於日記,網上已經有太多的論壇和博客,我相信真理總是在寧靜中被了悟的,因此我更多地習慣於思考和觀察.突然有一天於萬籟俱寂時寫了一篇短文《獨自行走在天堂與地獄之間》,純屬草根習作,承蒙網友厚愛而轉載,心中仍有幾分忐忑.不料卻與青澤先生的大作幾乎同名,好在青澤先生的大作第二版《十年一夢--一個操盤手的自白》很快出版,算是消除了些許誤會.與青澤先生相比,我顯然沒有他當眾刮骨療傷的勇氣,能夠對自己人性上的弱點進行如此深刻的剖析和自己所經歷的每一次成功與失誤進行回憶與總結.與我所了解和讀到的國內操盤手的著作相比,青澤先生的大作盡管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究其對期貨操盤的理解深度和境地及其對期貨操盤手職業素養的理解深度,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堪稱國內期貨操盤手記之中的力作.他畢竟只有十年的操盤手經歷,客觀的講,我的理解是,一個期貨操盤手沒有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磨礪,沒有極其成功的、長達幾十年穩定的賬戶盈利作為實證,操盤手的手記是不足以說明問題的.這里我絕對沒有貶損青澤先生的意思,相反,盡管沒有人和青澤先生的期貨投資經歷完全相同,但青澤先生在書中通過表達的和描述的成長經歷以及提煉十年期貨操盤經歷而形成的觀點和體會,正是幾乎所有還在堅韌堅持期貨投資的探究者共同思索的問題,並且多少年以後,仍將繼續面對.從極終意義上講,期貨投機客註定是永遠的探路者."個人外匯賬戶"華爾街沒有新事物,這個市場古老的就像山一樣.人性是我們永遠的敵人,期貨投資是一項非人道的行業,人性的弱點將不停被放大,優秀的期貨投機客必須是處在半人半神的狀態.很多年以前我在日記中寫到:每一張單子無不折射出人性的色彩.所以我十分贊同青澤先生在書中的觀點: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哲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和價值觀,哲學的抽象思維模式,不要因為一個升降單位而貽誤時機.也許可以更為有效地幫助投機者把握市場運動的脈搏,領悟到市場交易成功的奇異,讀後感《讀後感悟:地平線上的桅桿》.一個高明的投機大師的修養和境地往往與哲學家屬同一層次.這讓我想起了一句十分有名的廣告詞:"思想有多遠,我們就可以走多遠."但我擔心,青澤先生的大作或許是陽春白雪,在這個功利化盛行的時代,先生的觀點絕對不會成為速效膠囊,他在書中所描述的投資經歷我感同身受,無需評價,但真正的期貨投機客一定會從他的字里行間里引起內心共鳴.我注意了書的發行量,區區10000冊,我不禁想起了印度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奧修的一段話:"據說在愛因斯坦活著的時候,全世界只有十二個人,理解他,知道他在說什麼.然而即使這樣也足夠了."十餘年以來,期貨投資不僅已經邊緣化,而且已經被妖魔化了.當年期貨被給予"一夜暴富"的"盛名",結果很多人卻為之傾家盪產.就是現在,盡管期貨市場已經相對規范,進步了許多,但期貨投資必定是虧多贏少的市場,期貨投資也絕對不應該成為絕大多數人可以涉足的市場.問題是很多人還是沒有弄清楚期貨投資的定位.剛剛發生的"中航油"事件和"中儲"事件還餘音繞梁,國際期貨市場上"圍剿中國"的觀點時有所聞,國有禁止國有企業進入期貨市場的規定仍然白紙黑字.面對已經運行了四年的全球商品期貨牛市格局卻仍然有很多所謂期貨專業分析師仍在振振有詞地批判國際基金和國內主力操控價格,悲哉期貨!殊不知多少國際重量級基金也曾在期貨市場虧得體無完膚!殊不知多少年前沒有中國參與的國際期貨市場價格一樣波瀾壯闊、大起大落!可是我們不要忘記一個重要的事實,不也有江恩、羅傑斯們幾十年來在期貨市場長期穩定的盈利嗎?!如果一個市場有那麼一些人在穩定盈利,說明這個市場一定有某種規律可循,遺憾的是,命運有時候只是用我們的缺點和無知推動我們前行.《十年一夢--一個操盤手的自白》至少和試圖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們的失敗源於我們的無知和盲動,我們的些許成功源於我們的努力和正確思維.過去的痛苦只能成為我們正確理解這個市場的必由之路,失誤和失敗其實是期貨投資的有機構成部分.但我不太同意《十年一夢》這個書名,這讓我聯想起才子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竊以為多了些傷感和無奈,少了點平和和坦然.我基本同意青澤先生的一個觀點,就是奉勸試圖進入期貨投資領域的人在沒有充分認識期貨投資本質之前,不要輕易嘗試期貨投資.青澤先生引用本傑明的一段文字很精彩:在投機方面的培訓,無論多麼精妙多麼全面,對個人來說都埋下了不幸的根源.許多人都是由此被引入市場,初期小有收獲,最終幾乎人人慘敗.但這並不是說我已經消沉了,恰恰相反,和青澤先生以及很多期貨人一樣,我們所從事的期貨投資絕對是一項頂尖級的行當,怎麼形容期貨投資的難度都不過分.1720年春天,牛頓捲入了著名的南海公司股票投機事件,南海泡沫的破滅使他最後損失了20000.他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股市的曲線和人性的瘋狂.1929年,英國首相邱吉爾訪問美國,在參觀了紐約華爾街股市後,深深地被那裡緊張而熱烈的氣氛感染,於是決定小試牛刀.令邱吉爾沒有想到的是,是不論出身的,他的第一支股票很快就被套住,這使他很沒面子.於是,他又盯住了另外一支很有希望的績優股,但股價彷彿有意跟他過不去似的,一路狂跌,邱吉爾又一次被套牢了.一天的時間很快過去了,邱吉爾每每交易,卻每每陷入泥潭,終於"破產"了.以邱吉爾之大家智慧,竟然在股票市場大敗而歸!我們很清楚一點,我們這一代期貨人註定生活在沒有大師的時代,這是命中註定的悲傷,但是我們一直沒有放棄,一直在孤獨的探險.十餘年的經歷絕對是成為大師必須經歷的路程,青澤們的存在,讓我們知道,有很多很多期貨人在奮進,在趕路!讓我們知道,在極度邊緣化的角落有人呼吸急促地在憑著盲杖探究前行!十餘年的磨練,我們似乎已經看見了海平面上出現的桅桿!人活在世上干什麼行業也許是天意,干好一個專業絕不取決於運氣.當你選擇當了一名期貨操盤手或是投資者,你必須搞清楚,你在做什麼?做期貨十三年來我總想起兩個人,一個是司馬遷,一個中華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史學家,我在猜想,如果當初他沒有受宮刑之苦,是否還會有《史記》?另一個是貝多芬,如果他的耳朵不聾,是否會有《命運交響曲》傳世?困難困苦,玉汝於成.一名期貨投機客,如果沒有經歷過撕心裂肺的痛和失誤,他就不可能擁有全世界!叔本華是個天才,所以他瘋了,但他的話太有穿透力:一棵大樹想要到達天空就必須進入最深的土壤,他的根必須進入地獄,深深進入,這樣樹頂才能達到天空.樹必須接觸到兩者--地獄和天堂.其實,我們現在正在做的是我們的先輩曾經做過的,我們正在經歷的也是我們的先輩已經經歷過的,當然我們的後輩必將繼續去經歷,因為我們正在經歷的戰爭的敵人是--永遠的人性.我在《獨自行走在天堂與地獄之間》一文中引用過一段文字:人的成功有五大要素--命、運、風水、學習、為善.前三條我們無能為力,但後兩條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期貨投資絕對是一門需要長期學習的藝術,在沒有觸及到市場本質以前,讓我們耐心趕路,耐心修行.或許我們是針尖上的舞者,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在針尖上如履平地,那是命運對我們最好的獎賞,也是生命中最燦爛的幽默.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天你做期貨到了沒有痛苦沒有快樂的境地,只有生命本體感受的境地,你已經達到了生命所能達到的最高理想."當鞋子合適的時候,腳被忘卻了."有人說你做了多少年期貨其實並不說明什麼問題,竊以為此言差矣!青澤先生在書中有一句話我十分贊同:華爾街的一位操盤高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投資績效完全在於我28年來錯誤經驗的積存.在某種意義上講,期貨投機客和老中醫是一個行當,真正的老中醫年齡不會小於50歲,甚至更高.和西醫相比,我認為中醫更為精妙,懸脈問診,精妙到只需一根絲線就可以診斷出你全身的陰陽是否協調,看看你的臉色就可以知道你的五臟六腑什麼地方出問題.望聞問切而知陰陽調和,尤其是相同的葯方可以有不同的葯效,不同的葯方卻可以有相同的療效!與西醫相比,中醫更注重身體系統,而不是疾病本身.這一點與期貨交易非常相似,但你必須用時間、過程和經驗去積存,時間到了,自然體會到大道至簡.上帝總是幫助自助者.如果一個投機者自己不能挽救自己,誰還能幫助得了他呢?青澤先生是學哲學的,所以他在書中引用的一些哲學觀點無疑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我特別觀賞他所引用的一段話:挽救靈魂的唯一方法是禁慾、犧牲及對簡單和樸素毫不動搖地堅持.在某種意義上說,期貨投資是離生命本源最近的行業.如果命運可以重新讓我選擇,我絕不做期貨.如果命運讓我現在選擇,我或許已經無需選擇.〔讀後感悟:地平線上的桅桿〕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94ejf7 2014-12-14

⑸ 《華爾街幽靈》的讀後感

[《華爾街幽靈》的讀後感]

進入這個金融市場以來,看了太多的書——股票的期貨的,投資的交易的,技術分析的數據分析的,策略的心理的,不一而足,《華爾街幽靈》的讀後感。

隨著所看的書越來越多,交易的次數越來越多,我也逐步從一個菜鳥進化成了老鳥。

當然,看的多了,也就有了總結和分辨的能力,發現大部分成功人士所倡導的原則都是相似的,而其本質的核心內容基本就是相同。

通過一本又一本的書驗證了這個事實之後,我就很少再買書,因為這些都是換湯不換葯的,既然你已經知道了核心內容,那麼變換的書名和封面又有多少意義呢?

這個觀點一直持續到了《華爾街幽靈》的出現。當然,我也不想神化此書,我相信每一本書都有其核心內容,只要讀懂了這個核心,那麼這本書的精髓也就吸收到了。

其核心內容不過三法則:

法則一:只持有正確的倉位。

這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非凡之處,實際上我認為假如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話,那就是這句了。市面上絕大部分的交易類書籍中第一強調的就是止損的重要性,通過止損來保護我們的本金免受太大的傷害。止損的潛台詞就是,除非通過止損來被證實是錯誤的,否則你持有的倉位就是正確的,這是兩種法則的本質區別。恰恰相反《華爾街幽靈》則認為交易是失敗者的游戲,就是說未被證實是正確的,那就是錯誤的。按照幽靈法則一,只要在我們認可的范圍內,不出現上漲的倉位,就應該被清除。這相比止損法則要主動得多,而且此時被清除的倉位可能還是小有盈利的,即便是出現了損失,其損失也會比觸及止損位而產生的被動止損要少得多,讀後感《《華爾街幽靈》的讀後感》。根據我以往的經驗,那些最終產生損失的止損交易,通常都是一開始就出現損失的交易。

法則二:對正確的倉位加碼。

這是所有贏家的秘訣。沒有這一條,我們就會陷進純粹的概率游戲中去,為了贏得勝利我們只能不斷地追求提高我們的勝率,可事實已經無數次證實了我們是人不是神,我們的勝率是有限度的。有了這一條法則,我們就可以在正確的時候不斷地加碼,以擴大我們的勝利果實。索羅斯就是其中好手,有一次米肯朱爾持有30億美元的英鎊頭寸,索羅斯知道後譏諷他「這也叫做頭寸?」並鼓勵他將頭寸加倍,最終量子基金的英鎊頭寸超過了100億,造就了戰勝英國央行的輝煌戰績。在實際應用中,法則二對股票的波段操作也很有幫助,不過其對盤中交易的幫助並不大,關於這一點《華爾街幽靈》也用了不少篇幅說明,對於盤中交易更合適的是直接建立足夠大的倉位,這是因為交易周期和模式不同造成的。

法則三:放巨量後兩三天內全部賣出。

《華爾街幽靈》也承認,並沒有一個完美的賣出法則,法則三隻能是針對特定狀況的。我個人認為幽靈三法則中,這個法則三可謂是雞肋,因為對巨量的定義隨著實際情況中成交量的變化情況,這個法則三的可操作性是比較低的。而且,我也認為,實際上法則一已經兼顧了賣出法則。只要上漲的情況不再符合你原來的預期,那麼就應該果斷賣出。

幽靈的法則可不是紙上談兵的東西,其對實際操作的指導意義是非常大的。就拿我近期的權證交易來說,我的風格是在權證價格啟動的初期介入,這樣就有一定的風險,一旦判定錯誤,直到止損的時候,往往已經造成了足夠讓我心疼的損失。自從學習了法則一之後,只要買入後價格不是迅速上漲,我很快就會賣出,這樣就節省了很多的止損損失,甚至有時還小有斬獲。這也是我對幽靈法則這么肯定的原因之一吧。我要說,單憑這一條,就已經值回書錢了。

〔《華爾街幽靈》的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⑹ 看了《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怎麼寫讀後感

先介紹這本書寫了哪些內容。
然後結合這些內容談目前1-2個品種的當前走勢,言之合理即可。
然後分析你以前做的單子,哪些是哪些形態。
最後做個總結,說哪些內容合適,哪些內容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以上是我的思路。

⑺ 關於抗戰題才的電視劇,50字,讀後感.

亮劍觀後感600字
《亮劍》成功地塑造了李雲龍這個角色,把他好戰、善戰、直率、蠻橫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是一個有血有肉、性格多面、打仗勇猛、鬼點子特多、不按照戰爭游戲常規作戰、敢於抗命、尊重戰場實際、有點歪邪的主角,也是一個注重生活注重情感的人物,更是一個精忠報國視死如歸赤膽忠心的真實的中國軍人形象的再現。在李雲龍身上是有一股「匪氣」和「霸氣」,他酗酒、罵娘、臟話常掛在口頭,「老子」不絕於耳,這看上去不符合革命軍隊軍人的作風行為,可他不失為一個真正的軍人,這都是在特定的戰爭環境下產生的一個軍人的毛病。人無完人,金無赤足,十全十美的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用「高大、完美」的眼光來審視電視劇中的主角人物是可笑的,電視劇也應該尊重現實生活,更要尊重人格的發展人性的張揚。為什麼一些人就那麼的委曲求全呢?為什麼總要按照「文藝標准」的那一套路子來欺騙觀眾欺騙自己呢?李雲龍身上的缺點只是玉之瑕疵,並不會暗淡他身上熠熠生輝的中國軍人之勇猛智慧愛國的光芒。


難道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中就不存在這樣現象?一個軍人就不能在戰斗之餘休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放鬆一下自己的精神?李雲龍這個人物非要塑造的完美無瑕不可?如果是這樣的話,這部電視連續劇那就看頭不大了!不要說其他人,我就是不看這樣的電視劇,像那些個談情說愛、整天無所事事、只會耍嘴皮子、人能飛天、氣功如炸彈之劇我是絕對不敢苟同的。李雲龍在戰場上竟敢膽大包天「抗命」,這在許多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君不知「軍令如山倒」?!但是也確實存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在抗戰時期,戰場上敵我雙方戰況瞬息萬變,對於在那個血雨腥風在戰場上捨生忘死的軍人們來說,根據戰場實際情況爭取最大限度地消滅敵人消耗敵人,那將有利於保存自己壯大自己的力量,難道我們作期貨就沒有可借鑒之處嗎,偶爾有過「抗命」也是在戰爭中允許的也就是說確實存在這種狀況。這並不是《亮劍》的敗筆,而恰恰是《亮劍》區分其它按照常規邏輯鋪就的電視作品之亮點。
「明知不敵也要敢於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中國軍人的軍魂。」這就是本劇導演所要向觀眾傳達的一種「亮劍」精神!現在的中國,我們的中國,千真萬確需要這種精神!何嘗不是呢?現階段的中國雖然如日東升一路凱歌,但是危機伴隨著機遇如洪水猛獸般襲來,內在的外來的威脅時刻在考驗著中國人。面對威脅面對危機我們中國人怎能安步當車?怎能不居安思危枕戈待旦?「敢於亮劍」這就是我們的回答!我們的精神!是的,李雲龍是草莽出身缺少文化涵養,他不知鋼琴不曉洋畫不懂花前月下的浪漫,但這不是他的錯,而是特殊歷史環境所造成的。在我們解放軍將軍行列里,像他這樣的將領很多,憑著他們頑強的毅力,憑著他們對國家對民族對黨的忠誠,他們通過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戰爭中學習文化,在戰爭中升華自己,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我們有什麼理由去責備他們缺少文化涵養,有什麼理由說他們張口「老子」閉口「弟兄」的呢?
這部電視劇以展現李雲龍的命運為主,但並不單憑一個李雲龍打動觀眾。給我感動和震撼的居然全是那些無名英雄。騎兵連的奮勇殺敵、王喜奎的寧死不屈、小分隊的自我犧牲幾度讓我落淚。這是《亮劍》的魅力,它的魅力在於壯烈,在於軍人的膽識和骨氣,在於充盈其中的英雄氣,也就是劇中所說的「亮劍」精神。《亮劍》的熱播的確牽動了不少人的心,不用論人物的真實性,可能是一個人的身影,也可能是多個素材合成的人物,不必深究。無論怎樣畢竟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英雄的硬漢形象,為這個人感動,為這個集體感動。一個大老粗的帶兵者,形象的在劇中靈活表現,給人的印象是頗深的,畢竟這是戲,沒必要雞蛋里挑骨頭,我覺得李幼斌是好樣的!說實在的,《亮劍》這部片子所塑造的李雲龍有血有肉,稜角分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影視作品。藝術創作是講究規律的。這個規律的核心就是塑造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毫無疑問,《亮劍》中的李雲龍是一個不好管理的角色。但是這個李雲龍,對國家、對民族、對****大業有著無比的忠誠。這個人的「粗口」不僅不讓人感覺反感,反而讓人覺得親切;這個人的大大咧咧也給人一種視死如歸的大將風度。個人感覺,這才更像是一名驍勇善戰的將軍。相反,如果一味要照顧什麼「高級幹部的整體形象」,採取了與此相反的處理方式,那麼,這部電視劇的魅力至少會降低一半。

⑻ 急求2012新聞聯播觀後感 400字

正值日本核危機愈演愈烈之際:

首相和新聞發言時一身西服亮相,脫去了前些天的作戰服。此一則。

在日本的中國大熊貓出來見遊客了,遊客絡繹不絕。此二則。

目前,中國除了西藏,各省市自治區都監測到了核塵埃。此三則。

石油和黃金期貨價格大漲。此四則。

日本考慮改變能源結構,此五則。



從日本核危機一開始,心裡就有一個疑問——最先進入核反應堆的日本中央特殊武器防護部隊到底在核反應堆里做了什麼?堆心現在真的融化了嗎?日本是不是刻意誇大宣傳了這次核危機?日本政府真如新聞報道里那樣效率底下反應遲鈍,錯過了最佳的核危機干預時間?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也許真想永遠是一個謎,但總會有些「蜘蛛馬跡」。

又想起核危機期間,俄羅斯曾派出偵察飛機(當時心裡還在想,俄羅斯真不厚道,乘人之危。現在想想俄羅斯做出的是本能的反應,任何一個國家在涉及到自身安全的時候都有必要查清鄰國的動向。日本在核反應堆的事情上雲里霧里的,俄羅斯派偵察機去搞清楚狀況是很有必要的),日本自衛隊反應速度奇快,立刻派戰機升空攔截。這點小事都有時間去顧及,說明日本的管理水平還是很高的。核反應堆這么大的事情,控制棒居然沒有插進去?!這更加加深了我的疑慮。

如果日本這次真的是在全世界面前表演,那他絕對不是在裸奔,而是有很深的內涵。結合利比亞局勢,順理成章的得出一個結論:兩個地區,同時演了一出戲。用利比亞局勢推高石油價格,用日本改變能源結構(煤炭發電替代核能發電)推高煤炭價格。用世界性的通脹消耗中國的美元儲備,輔之以其它手段。中國的美元儲備消耗殆盡之時,便是中國惡性通脹爆發之時。中央用鐵血手段控制通脹,資金鏈斷裂,經濟立刻陷入蕭條,好比是休克,同時經濟陷入緊縮。之後,潛伏在銀行里的國外資本出動,輕松廉價收購國內優良資產,控制國民經濟要害部門,包括銀行。中華自此萬劫不復。

局勢已經謀劃到如此精妙的地步,何止是後心冷汗。

放開別人的手腳,讓其掠奪,邊觀種種,悲憤之極。

有人說,歐美打利比亞卡扎菲政府打得好,是民主對獨裁的勝利,兄弟我只想問一句,你有沒有智商?買鹽的時候有木有考慮過醬油的感受?腦殘至此,無鹽以對,還是炒菜多放醬油吧。

人家給你一個甜頭,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讓你向錢奔的時候,已經在圈套里了。

裡面有兩篇

⑼ 保險觀後感言100字

《成功保險代理人營銷的100個細節》
本書結合了學理與實戰經驗,通過作者自身十幾年來在大型金融、期貨、保險機構的親身體驗,並融會貫通其精華,以其敏銳的視角和獨到的見解,苦心孤臆,完整地呈現一個卓越、成功的營銷人的畫像,而且深入淺出,綱舉目張地具體列舉各技巧實操方式,實為近年來一部不可多得的營銷實戰工具書。本書還結合了心態激勵、行銷規劃、溝通技巧、個人潛能激發等眾多相關知識、理論,並以劉俊先生多年營銷實戰及團隊治理經驗,可謂獨樹一幟、見血封喉!

態度決定一切,朋友就是見過多次面的生疏人瞄準目標,點燃夢想,好聽的話靚如珠玉,高尚的行為會說話。本書結合了學理與實戰經驗,通過作者自身十幾年來在大型金融、期貨、保險機構的親身體驗,並融會貫通其精華,以其敏銳的視角和獨到的見解,苦心孤臆,完整地呈現一個卓越、成功的營銷人的畫像,而且深入淺出,綱舉目張地具體列舉各技巧實操方式,實為近年來一部不可多得的營銷實戰工具書。

⑽ 《327國債事件》。。怎麼寫讀後感想救命。。

請參考以下這篇文章:

327國債事件「究竟告訴我們什麼
——商品期貨市場反思與借鑒(5)

(作者:常清 教授、博導 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

反思過去,最值得一提的是「327國債事件」。在1990年代初,中國進行期貨市場的試點是很

成功的,不僅在很短時間內大宗商品的交易很活躍,而且開始了國債期貨交易。到1995年,試點已成全面發展趨勢。但由於出現了一些惡性事件,導致政府對期貨市場進行全面治理整頓,致使期貨市場發展形勢急轉直下。從歷史角度講,「327國債事件」是一個轉折點。

關於「327國債事件」,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研究頗為深入。但我在看資料時始終感覺許多研究者並沒有切中要害,而是對期貨市場進行了不必要的非難。

「327國債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1995年2月2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國債期貨交易過程中,由於空頭大戶虧損累累,為免遭「爆倉」的不利局面,利用上海交易所計算機交易系統的不完善,採用嚴重違規手法,透支幾十億元保證金,做了近千萬手的合約,8分鍾內將」327「國債期貨品種單位合約價位壓下跌4元。由於其違規非常明顯,上證所發現之後,宣布尾市327品種成交無效,並不得不採取暫停國債期貨自由競價交易等措施。

「327」事件後,上海證券交易所在3月份的第一周暫停國債期貨自由競價交易,尤其對「32」7品種進行協議平倉。其後,從3月7日起,恢復了除「327」品種以外的其它品種的自由競價交易,但規定一律只能平倉,不得開新倉,並將保證金從原來的每合約500元提高到2000元,且每筆最高申報數量不得超過1000手合約,同時將漲跌停板限為漲跌0.50元,並相應提高進入交割月份的保證金標准,使國債期貨在爆炒之後逐步降溫。從3月13日起,上證所價格漲跌停幅度調整為漲跌1元,並且允許開設新倉,才開始了正常的交易。

從以上史實事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導致「327國債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直接原因在於交易者。萬國證券公司作為一個機構投資者依仗自己的政府背景和財大氣粗而不尊重市場,認為市場價格可以短期內被操控,所以才用透支的方法打壓市場。當時消費物價一直沿上升通道不斷上漲,而根據物價指數計算的保值貼補率勢必逐月提高。當萬國證券等大戶認為國債價格被高估之時,在市場上做空,無可厚非,問題在於明知做錯了方向卻不認錯斬倉,反而加倉,最後孤注一擲,透支打壓市場,造成公司破產。這種交易的不理性正好與當時巴黎銀行交易員尼克·里森是一樣的。

第二個原因在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一個現貨交易所,沒有按期貨運行規則進行設計,才出現了問題。期貨市場有保證金、每日結算等制度管理風險,當時上證所不實行嚴格的保證金制度,萬國證券在沒有保證金的情況下,可以透支幾十億進行交易,才出現此類事件。與此同時,

327國債在各個期貨交易所也同樣進行交易,交易量並不少於上證所,但由於期交所有一套嚴格的管理風險的制度,所以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327國債事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今天金融期貨再開要汲取什麼教訓呢?

首先,要充分認識期貨市場運行的規律性,按期貨市場的規律辦事。不能像上證所當年,期貨現貨不分,不按期貨的原則管理。

其次,要對投資者一視同仁,不能搞特殊。當時的上證所認為券商財大氣粗,透支交易不會有風險,所以才給券商透支額度的,而其它的中小投資者都是保證金交易。我們千萬不能以注冊資本大小看承受風險的能力,而應以風險管理的制度管理風險。

再次,要認識到專業化分工的道理。當時327國債由期貨經紀公司代理,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的交易很成功,只是上證所出了問題。反思過去,上市股指期貨這個期貨品種,只能由期貨公司專營代理,在期貨交易所內運營。證券公司的長處不在於此,若用證券的思維和管理來運營股指期貨,將來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期貨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機構特點 瀏覽:529
支付寶理財產品都是不會虧本的嘛 瀏覽:720
滴露的股票 瀏覽:839
四通股份的主營業務 瀏覽:249
人民幣比英國匯率 瀏覽:587
上海證券開戶手續費 瀏覽:474
貸款是怎麼樣還 瀏覽:757
期貨市場是金融市場么 瀏覽:476
期貨雙年份合約 瀏覽:711
中城建第四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5
信託財產算不算遺產 瀏覽:567
三線天機指標 瀏覽:380
股票買賣都要傭金嘛 瀏覽:384
北京股指期貨培訓班 瀏覽:219
國家規定傭金收取方式 瀏覽:750
浦發銀行理財產品天添盈1號的產品編號是啥 瀏覽:60
幾個跌停融資盤爆倉 瀏覽:453
哪個杠桿費力 瀏覽:146
外匯風控管理辦法 瀏覽:848
股票短線好的指標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