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和人民幣國際化

外匯和人民幣國際化

發布時間:2022-05-12 04:59:21

Ⅰ 現在的哪些經濟政策可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會認為經濟政策也是可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的確是這樣,我們可以看到美元的確實現了國際化。那麼,對於這樣的一個想要去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方式來說,就是能夠去對於人民幣當作外匯使用儲備,這樣的話也能夠去促進我們國家的人民幣進行升值。因為這樣的話就相當於我們自己利用外國的資源去進行人民幣國際化,而且對於這樣的一些資源利用來說也是非常的穩當的。

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人民幣結算的交易來說,也是能夠促進我們國家的人民幣的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的目標。並且人民幣對於其他貨幣的替代性也是十分的增強的,能夠現實的儲備這樣的一些貨幣的分配格局,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人民幣來說,的確是有著非常好的至關重要的作用的。

Ⅱ 人民幣國際化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可以提高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的話語權 ,在當今國際社會,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事務的貨幣後盾。美國宏觀經濟政策和美國匯率政策都影響全球經濟。而2007年美國國內信貸市場引發的次貸危機歸根結底,美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世界貨幣,其他國家持有大量美國債券,這些債券都以美元為主要的備貨貨幣。
1.人民幣國際化也會給中國帶來鑄幣稅收入 、一旦中國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將為中國帶來巨大的鑄幣稅收入。以美元為例。一張100美元鈔票的印刷成本可能只有一美元,但它可以買到100美元的商品。其中99美元的差額是鑄幣稅,這是政府財政的重要來源。同樣,如果美國希望其他國家償還債務和利息,美國只需啟動印刷機。另一方面,對於世界貨幣發行者來說,掌握鑄幣稅實際上意味著控制和影響其他國家的收入。
2.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降低我國外貿企業的匯率風險,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 ,中國對外貿易發展迅速,外貿企業數量眾多。由於人民幣不國際化,這使得中國外貿企業面臨巨大的匯率風險,所有對外貿易交易都以美元或其他貨幣結算。人民幣國際化將有助於中國外貿企業應對這一問題。用人民幣直接支付結算,可以省去復雜的兌換手續和外匯的使用,使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不再受外匯變化的影響。
3.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中國應對宏觀風險,改善外匯資產結構 ,人民幣國際化,特別是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後,可以有效減少外匯儲備,降低巨額外匯儲備付出的成本。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面臨的經濟環境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30年前,中國參與了經濟全球化,,30年後,中國應該成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受益者。2014年,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總額和外匯儲備均居世界首位。人民幣國際化將有助於中國應對宏觀風險,保持國民經濟健康穩定。

Ⅲ 人民幣國際化有什麼好處

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提升,有利於促進我國居民的長期消費水平。
相關數據分析顯示,自2009年人民幣國際化提速以來,我國居民境外旅遊和留學增速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國際化應該在其中發揮了積極的影響。
以美元為例,由於美元是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中我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大部分過剩儲蓄都會流向美元資產,這不僅額外增加了美國的資金供應,也在某種程度上壓低了美國的利率水平。美國通過借貸為其國內的過度消費不斷融資,這也最終導致了美國的高消費。
第二,貨幣的國際化程度越高,其居民的投資渠道就越多,可選擇的投資面越廣。
人民幣國家化後投資者就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產配置,這樣有助於實現風險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已使得個人的投資渠道得以拓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滬港通」。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也為雙向跨境投資提供了新的機制。現在,「深港通」已經獲批,即將啟動,「滬倫通」也已提上日程。
當然,由於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仍然不高,並且受制於我國仍然存在的資本項目管制,我國居民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產配置還需要有一個過程。
對於企業來說
第一,在跨境結算中使用本幣進行國際支付,可以直接規避匯率風險,節省匯率風險管理費用,幫助企業減少匯兌成本並節約時間。
據央行調查發現,企業使用美元等外幣結算的綜合成本比使用人民幣結算高約3%。所以,人民幣的國際化有助於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我國產品的全球競爭力,增加在企業國際經濟交往的競爭力。據悉,實施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以來,累計為企業節約的相關成本可能已經高達7000億元。
第二,人民幣國際化也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助企業走出去,增強國際競爭力。

Ⅳ 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和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方面:
1、人民幣國際化可以提高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的話語權
2、人民幣國際化也會給中國帶來鑄幣稅收入
3、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降低我國外貿企業的匯率風險,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
4、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中國應對宏觀風險,改善外匯資產結構
5、人民幣國際化將有助於促進世界貨幣體系的多元化發展
人民幣國際化的劣勢方面:
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金融風險的增加
人民幣國際化可能導致中國通貨膨脹危機
人民幣國際化不利於貨幣政策效果的實現
人民幣國際化可能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拓展資料
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方面:
1、人民幣國際化可以提高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的話語權
在當今國際社會,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事務的貨幣後盾。美國宏觀經濟政策和美國匯率政策都影響全球經濟。而2007年美國國內信貸市場引發的次貸危機歸根結底,美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世界貨幣,其他國家持有大量美國債券,這些債券都以美元為主要的備貨貨幣。
2、人民幣國際化也會給中國帶來鑄幣稅收入
一旦中國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將為中國帶來巨大的鑄幣稅收入。以美元為例。一張100美元鈔票的印刷成本可能只有一美元,但它可以買到100美元的商品。其中99美元的差額是鑄幣稅,這是政府財政的重要來源。同樣,如果美國希望其他國家償還債務和利息,美國只需啟動印刷機。另一方面,對於世界貨幣發行者來說,掌握鑄幣稅實際上意味著控制和影響其他國家的收入。
3、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降低我國外貿企業的匯率風險,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
中國對外貿易發展迅速,外貿企業數量眾多。由於人民幣不國際化,這使得中國外貿企業面臨巨大的匯率風險,所有對外貿易交易都以美元或其他貨幣結算。人民幣國際化將有助於中國外貿企業應對這一問題。用人民幣直接支付結算,可以省去復雜的兌換手續和外匯的使用,使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不再受外匯變化的影響。
4、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中國應對宏觀風險,改善外匯資產結構
人民幣國際化,特別是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後,可以有效減少外匯儲備,降低巨額外匯儲備付出的成本。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面臨的經濟環境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30年前,我們參與了經濟全球化,現在,30年後,我們應該成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受益者。2014年,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總額和外匯儲備均居世界首位。人民幣國際化將有助於中國應對宏觀風險,保持國民經濟健康穩定。
5、人民幣國際化將有助於促進世界貨幣體系的多元化發展
如果仔細分析2007年的金融危機,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全球美元供過於求。美元的這種獨特地位很容易給世界經濟帶來危機。近年來,國際社會一直在探索和實踐世界貨幣體系。歐元出來的時候是萬眾期待的,但實際交易中,歐元的結算只有20%左右。強大的經濟應該有強大的貨幣作為後盾。中國人民幣國際化也符合中國經濟實力的要求,也將有助於促進世界貨幣體系的多元化發展,為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Ⅳ 什麼是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如何未來應該怎麼發展

本文核心數據:人民幣國際化指數、人民幣外匯儲備規模、人民幣外匯儲備佔比

1、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現狀穩進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超越日元和英鎊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於2012年設計的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變化趨勢來看,2010-2019年,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由0.02增長提升至了3.03,處於趨勢上升通道。《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1》顯示,截至2020年底,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達到5.02,同比大幅增長54.20%。人民幣國際使用程度在2020年上半年超過日元和英鎊,並連續三個季度在主要國際貨幣排名中位列第三,但與美元和歐元的國際化指數仍存在較大差距。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金融行業創新趨勢與企業發展戰略分析報告》

Ⅵ 人民幣如何走向國際化5000字論文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民幣國際化已成為一個日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它不僅僅關繫到我國金融創新能否像實體經濟一樣崛起,形成經濟和金融雙輪驅動,而且關繫到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中我國地位提升能否得到主權貨幣強有力的支持,獲得更多的投票權和話語權。21年在韓國召開的G2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達成「歷史性協議」,中國持有IMF份額從第6位升至第3位,這對人民幣國際化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一、人民幣國際化現狀
目前,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在跨境貿易結算、本幣互換、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基金、建立境外人民幣迴流渠道等方面都有所推進。人民幣最優貨幣區開始在兩岸四地、華人經濟圈、東亞經合組織、上合組織及周邊國家和地區中逐漸形成和擴大。
1.跨境貿易結算。自28年12月廣東和長三角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雲南與東盟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國內試點的省市已經擴大至2個,跨境貿易結算境外地域已擴展至所有國家。據統計,截止到2011年4月底,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已突破1萬億。[1]可以說,跨境貿易結算既是人民幣國際化帶有標志性的第一步,初步體現了國際貨幣的支付和結算功能。與之同時,跨境貿易結算又是人民幣國際化必經階段,其順利拓展將為今後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本幣互換。自28年12月我國與韓國簽訂18億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之後,29年2月,我國與馬來西來簽署了8億人民幣互換協議;29年3月,我國又與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簽署了2億和1億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9年4月,我國與阿根廷簽訂了7億人民幣互換協議。21年6月和7月,我國分別與冰島、新加坡簽署了35億和15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2011年4月,我國又與紐西蘭簽訂了25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截止到目前,我國已與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共8285億人民幣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3.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基金。27年6月,國家開發銀行獲准在香港發行第一隻人民幣債券,金額為5億人民幣;到21年8月,共有財政部、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匯豐銀行及東亞銀行等8個金融機構在港發行了近4億元的人民幣債券;[2]截止到2011年4月底,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金額已達84億元人民幣。[3]境外人民幣基金也於21年8月開閘,海通證券在香港發行了首隻人民幣基金,金額為5億人民幣;之後,恆生銀行、工銀亞洲和建銀國際都在香港發行了人民幣基金。境外人民幣債券和基金的發行,為境外人民幣提供了投資和迴流內地的渠道,進一步刺激了人民幣在境外的支付、結算和流通。
4.有條件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21年8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等三類機構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試點有關事宜的通知》,允許香港、澳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外參加銀行和境外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在核準的額度內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據統計,截止到2011年3月,包括中國銀行香港分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兩家港澳人民幣結算行在內,獲准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已接近2家。[4]這個舉措為境外合法獲得的人民幣資金進一步提供了投資和保值增值渠道,增強了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的信心。
5.一些國家開始接受人民幣作為匯率指數貨幣、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25年4月,歐洲央行在歐元指導匯率體系中增加了人民幣等7種貨幣;25年11月,印度央行在調整匯率指數時將人民幣納入匯率指數的一籃子貨幣;在蒙古,目前人民幣已經占據了貨幣支付、結算和儲備6%的份額。這體現出一些與中國貿易較多的國家開始認可和接受人民幣。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大,一些周邊國家開始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26年12月,菲律賓對外宣布將人民幣作為央行儲備貨幣,這是人民幣第一次被其它國家列為儲備貨幣;21年9月,馬來西亞央行也開始買入人民幣計價債券作為其外匯儲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人民幣充當國際支付手段的流通量,包括邊境貿易、旅遊貿易、人民幣結算貿易與國際周轉及境外留存大約已近萬億。可以說,人民幣正在逐步被其它國家接受和認可,人民幣國際化的外部條件越來越成熟。
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重要機遇
3年來,我國堅定不移地執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方針,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經濟和金融的快速發展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之同時,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國際貨幣體系正處於變革當中,這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
1.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必然要求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眾所周知,包括「金磚四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巴西在內的新興經濟體近1年來迅速崛起,佔世界經濟的比重不斷增加,已成為一支重要的經濟力量。從具體數據來看,199年,全球的新興經濟體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為39%,到26年,這一比重增加到48%。29年,按照購買力來平價測算,新興經濟體佔全球GDP的份額已升至51.87%。[5]從對世界經濟貢獻率來講,28年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就已超過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2.7%,其中發達經濟體增長率為1.3%,新興經濟體增長率則高達5.1%。然而,建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基礎上的牙買加體系已不能適應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該體系設置的原則和框架更多體現的是歐美發達國家的利益,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和投票權沒有充分體現出來,與其不斷上升的經濟地位不相匹配。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
2.美國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進一步推動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27年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迅速波及全球,引起了全球金融動盪。隨著金融危機的逐步深入,特別是雷曼兄弟的破產倒閉,美國金融帝國的基石———投行模式受到了質疑和否定,五大投行破產和倒閉了三家,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也轉向了商業銀行模式,華爾街一度陷入迷茫。奧巴馬上台執政後,對美國金融體制的改革進一步加劇了政府與華爾街的矛盾。金融危機的影響、忙於自救和內部改革以及內耗的結果必然削弱美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和控制力。無獨有偶,29年12月始於希臘的歐洲債務危機讓歐洲陷入了同樣尷尬的境地。忙於對深受債務危機困擾的歐元區國家進行援助以及如何幫助它們削減債務、擺脫危機,已成為歐元區主要國家的頭等大事。此消彼長的作用下,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出現衰退及實力受損,改變了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力量對比,原有的格局和平衡被徹底打破,這進一步推動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3.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呈現出美元地位下降,儲備貨幣多元化的格局,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良好機遇。21年2月底,韓國央行公布的報告《美元地位下降,貨幣秩序料進入多貨幣體系》稱,截至29年9月,全球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的比重已經從1977年的逾8%下降至61.6%,而歐元資產的比重則從1999年的17.9%上升至27.7%。未來5-1年美元仍可能是全球最重要的儲備貨幣,但在更長時期內美元的地位將下降,全球貨幣秩序預計將進入多種貨幣體系。可以看出,國際貨幣體系格局將因美元地位的下降而出現變化,呈現出美元地位下降,歐元地位上升,儲備貨幣多元化的格局。全球外匯儲備中美元下降的比重必將由其它貨幣代替,這對人民幣國際化而言,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三、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障礙和風險
分析美元和日元的國際化過程,人民幣國際化將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和過程:一是人民幣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和在周邊國家廣泛受歡迎的支付、結算和流通貨幣;二是人民幣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交易的結算貨幣和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具有一定地位的初級硬通貨;三是人民幣成為世界各國普遍看好的國際儲備貨幣;四是人民幣成為像美元一樣的超主權貨幣。然而,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克服各種各樣的障礙和風險。
1.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方面的障礙。國際社會中,絕大多數國家認同的是西方文明和資本主義制度,盡管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許多國家並沒有認同我國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更多地是將我國的崛起視為潛在的競爭對手,而不是一個合作夥伴。同樣地,我國歷史悠久、具有東方特色的文化傳統與西方文明有著明顯差異,語言、觀念和思維方式的不同無形中會導致溝通的障礙,加劇尋找認同感的差距。因而,人民幣國際化相比較美元、歐元和日元而言,其過程將會更加曲折和漫長。
2.一些既得利益大國的阻撓。在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盡管美元的地位在下降,但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美國是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霸權地位的,必然會想方設法維持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享受鑄幣稅收益,阻撓其它貨幣的崛起。歐元區國家同樣也會如此。而在亞洲,已成為國際硬通貨的日元為維護其在亞洲的貨幣地位,更會將人民幣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千方百計進行打壓和阻撓。因此,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3.技術層面的障礙。目前最主要的障礙是資本項目下人民幣未實現自由兌換。盡管我國近年來適當放寬和擴大了外國投資者在中國金融市場上的直接投資規模,在資本流出方面也在逐步放鬆境內居民以及金融機構對海外投資的限制,但這距離人民幣國際化的要求而言還遠遠不夠。當然,考慮到我國的現實情況,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人民幣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也不會輕易放開,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必將給國際資本和金融運作帶來較大的風險考量。此外,人民幣國際化存在的技術障礙還包括與此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思維方式的轉變、金融體系的健全以及金融人才的匱乏等。
4.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一些西方國家和國際金融機構善於運用的「金融戰」或「貨幣陷阱」。令人記憶猶新的是1997—1998年的香港金融保衛戰,以美國索羅斯旗下對沖基金為首的國際炒家大肆作空港元,雖然最後香港政府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成功地擊退了國際炒家,但也付出了慘重代價。隨著境外結算、流通和儲備人民幣的規模大幅提升,國際資本或熱錢炒作人民幣或人民幣資產的風險也隨之上升。因此,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必須防範國際資本利用我國可能存在的金融缺陷或漏洞來作空或作多人民幣,以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同時,也要防範美元、歐元等主要國際貨幣貶值所帶來的陷阱和風險。
四、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相關策略
1.制定人民幣國際化的時間表。這是進一步推動和落實人民幣國際化總體戰略和目標的具體體現,這個時間表既可以是粗放型的,也可以是具體細化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的「人民幣國際化三步走戰略」就提出了一個時間表:21年至22年人民幣由國內結算貨幣成為重要的貿易結算貨幣,22年至23年人民幣由貿易結算貨幣成為國際金融結算貨幣,23年至24年人民幣由國際金融結算貨幣變成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筆者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時間表不應簡單地劃分,其進程應與我國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相吻合,時間表的制定應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相結合,也就是說,人民幣國際化的內容應體現在今後若干個「五年規劃」中。這樣,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才能與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相匹配,既不超前,也不落後。
2.在路徑選擇上,我們可以採用政府和民間共同推動的方式,多層次、全方位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一方面,通過政府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如鼓勵和放寬境內機構和個人進行境外投資;建立境外人民幣迴流的多種渠道,進一步完善境外人民幣迴流機制;適當放寬資本項目下的人民幣兌換等,在政策層面為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條件。另一方面,通過龐大的民間經貿和金融往來渠道,藉助跨境貿易、承接海外工程、跨國公司境外投資和經營、國際代理、國際租賃、國際保險和直接對外投資,在現實國際經濟往來中推動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的拓展,逐步侵蝕、擠壓和占據美元、歐元等主要國際貨幣原有的份額和空間。
3.堅持「走出去」戰略與人民幣國際化相結合。「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制定的一項長期國家戰略,它不僅僅關繫到我國經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而且也關繫到我國龐大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問題。「走出去」戰略與人民幣國際化兩者的關系是相伴相生,相輔相成,我們不應簡單地割裂開來。因此,我們在具體執行「走出去」戰略時,既要注意防範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陷阱,也要藉此機會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充分發揮中投等「主權基金」平台的作用,在對外投資和金融結算中提高人民幣的佔比。如在購買境外資源能源和資產時增加使用人民幣支付,或以貨幣組合方式(即將人民幣與美元、歐元等主要國際貨幣按一定比例組成貨幣組合)支付,鼓勵在國際金融結算時使用人民幣結算等。
4.抓緊建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離岸金融中心(OffshoreFinancialCenter),又稱作離岸金融市場(OffshoreFinancialMarket)或境外金融市場(ExternalFinancialMarket),它是任何一個國家貨幣國際化、全球化必備的基本條件。從歷史上看,無論是美元、日元還是歐元,其國際化進程都離不開離岸金融中心的支持,因此,建立離岸金融中心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然過程。從條件來看,目前建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首選地是香港,無論是語言、文化背景,還是金融基礎、區位優勢,香港都當之無愧,而且,香港與大陸已經建立了較為緊密的金融合作,這為建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還應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如紐約、倫敦以及我國拓展經貿關系的主要地區非洲、拉美等地建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為人民幣真正實現國際化提供必要的金融基礎設施。
5.大力發展人民幣金融衍生品。發展金融衍生品是避免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產生劇烈波動、分散匯率管理風險的一種較佳方式。但目前人民幣金融衍生品的現狀是境內品種少、規模小,只有人民幣外匯掉期、人民幣利率互換等少量產品;相比之下,境外的人民幣衍生品品種多、規模大、交易活躍,如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人民幣無本金交割期權(NDO)、人民幣無本金交割互換(NDS)和人民幣結構性票據(StructuredNotes)等。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估計,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日均交易量在3至5億美元之間。[6]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遠期交易的定價權似乎有旁落之嫌。因此,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我國應大力發展基於人民幣匯率的金融衍生品,如人民幣指數期貨等,掌握人民幣定價權,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平穩、健康、有序地進行。
6.組建大型國際零售貿易商,占據國際經貿制高點,掌控國際商品定價權和人民幣結算主動權。在我國日益成為世界製造工廠和世界商品供應商的情況下,不應過度依賴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零售貿易商,這容易受制於其渠道。與之相反,我們應組建大型的國際零售貿易商,建立龐大的國際營銷網路和渠道,直接佔領國際市場。這是國際經貿的制高點,通過控制國際營銷網路,可以進一步控制國際品牌市場和國際商品定價權,甚至影響和控制上下游產業及產業鏈的整合。實踐證明,發達國家的商業定價權和市場壟斷網路是其貿易結算、產品與品牌控制的源泉和依據。因此,為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我們應組建類似於沃爾瑪、家樂福的國際零售貿易商,通過其渠道增加人民幣貿易結算量,為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國際市場規模、增強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的實現機制奠定更好的基礎。

Ⅶ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的邏輯已經改變。人民幣國際化雖然只經歷了短短的11年,但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就。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發生了一些變化。人民幣國際化初期,人民幣主要用於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國際貿易結算。在此期間,人民幣總體上繼續升值。2009年至2014年,人民幣升值近40%。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貿易國,推動人民幣的國際使用從2009年的區區幾十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十幾萬億元。伴隨著這一進程,人民幣的國際使用不斷推進。
然而,2016年後,人民幣國際化的邏輯發生了變化。第一,中國外貿進出口順差佔GDP的比重從前期的10%以上下降到2%以下。二是2015年「8·11」匯率改革後,人民幣貶值壓力明顯。2016年折舊壓力非常突出。2014年下半年,媒體和學術界都在討論人民幣匯率是否會「破6」,進入5的時代;到了2016年下半年,大家都在擔心人民幣會不會破7(見圖1)。從業務創新發展、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來看,這一時期人民幣國際化仍在持續推進。此時,人民幣國際化的邏輯,以及海外市場主體接受、使用、投資、持有人民幣的動機,實際上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更多海外市場主體持有人民幣的原因,逐漸從早期的貿易結算工具轉變為投資增值資產,形成人民幣投資和儲備資產。2016年前後,隨著人民幣加入SDR,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出台了一系列開放國內金融市場的措施。要使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首先要開放金融市場,允許外國央行和主權財富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購買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
總的來說,人民幣金融資產很有吸引力。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例。在大多數國家,這種典型的無風險收益率指數往往是其金融市場和金融資產的定價基準。目前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約為0.91%;歐洲10年期債券的回報率為零或更低。例如,德國約為-0.6%,法國約為-0.3%。日本的指數通常在0左右。相比之下,中國10年期政府債券的回報率為3.3%。對於海外國際投資者來說,在中國購買這種基本無風險的10年期國債產品,回報率比在美國投資10年期國債高出約240 bp。如果2015年和2016年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超過4%,利差將更大。只要市場開放,就會有大量的外國投資者願意進來購買和持有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從而分享人民幣資產高回報率的好處和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紅利。

Ⅷ 人民幣國際化是什麼有怎樣的好處

簡單的說人民幣就能夠在其他國家使用,可以在境外進行合法流通,也被外界所認可。比如說我們拿100元人民幣在巴基斯坦可以直接用來消費。隨著國家實力不斷提升,人民幣的影響力也跨出了國門,如今人民幣可以在28個國家當中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比如俄羅斯伊朗阿爾及利亞,都可以直接用人民幣進行消費,直接就省去了兌換成當地貨幣的麻煩,對我們來說還是有很大好處的,而且作為國人的我們也會為此而感到驕傲。

人民幣國際化對於投資者和金融機構來說則有著更多的投資機會。對於投資機構來說,省卻了匯率的風險,在國際上進行投資會有了更多的選擇。

Ⅸ 人民幣國際化對外匯的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

有利於我國外匯儲備的結構調整:如果人民幣實現國際化,我國在貿易中使用人民幣來計價和結算,這樣講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美元等外匯儲備的收入;進口產品可以用人民幣支付,這樣可以用紙幣換來實物性的商品。

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後,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外貿企業持有大量外幣債權和債務。人民幣國際化後,中國不僅可以減少因使用外匯引起的財富流失,還可以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為中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

貨幣國際化後如人民幣國際化果本幣的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或是即期匯率、利率與預期匯率、利率出現偏離,都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的機會,刺激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

閱讀全文

與外匯和人民幣國際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非法融資和非法刻章哪個罪大 瀏覽:522
期貨遠近合約 瀏覽:509
外匯管理員英語 瀏覽:44
燕京啤酒融資決策的影響研究 瀏覽:137
鐵路航空股票 瀏覽:170
股票窗口前 瀏覽:904
購買信託有沒有返點 瀏覽:97
股票指標是滯後的 瀏覽:791
2013年6月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個別達8 瀏覽:868
萬聯證券長沙營業部 瀏覽:884
網上銀行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313
直接融資的不可逆性 瀏覽:837
蒙特卡洛在期貨的應用 瀏覽:305
浙江浩天金融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00
指南針主力機構進出指標 瀏覽:356
國內期貨指標軟體 瀏覽:126
股票大摩科技 瀏覽:808
幣股網交易平台 瀏覽:477
美元和盧比的匯率 瀏覽:43
2011年12月31日美元對港幣匯率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