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人民幣超發與外匯儲備

人民幣超發與外匯儲備

發布時間:2022-05-13 14:57:46

㈠ 為什麼貨幣會貶值

貨幣貶值(又稱通貨貶值),是貨幣升值的對稱,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貨幣貶值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
從國內角度看,貨幣貶值在金屬貨幣制度下是指減少本國貨幣的法定含金屬量,降低其對金屬的比價,以降低本國貨幣價值的措施;貨幣貶值在現代紙幣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紙幣數量超過所需要的貨幣需求量(即貨幣膨脹)時,紙幣價值下降。
從國際角度看,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例如,如果100美元去年兌換300元人民幣,今年兌換400元人民幣,則人民幣貶值了。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1、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2、匯率工具常用於調節一國國際收支失衡,各國政府都希望使用匯率工具使失衡的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特別是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多使用本幣貶值的策略,希望通過本幣的貶值,一方面降低本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增強本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促進出口,增加出口額,另一方面,提高外國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的本幣價格,降低外國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減少進口。總之,通過本幣匯率的下調擴大出口,縮減進口,使貿易收支以至國際收支逆差縮小,恢復平衡,甚至出現順差。
3、沒有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甚至惡化國際收支。加大了一國的國際收支逆差,我們稱這種現象為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現象歷來就存在,但近年顯得尤為突出。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像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等國的貨幣貶值均在30%—70%之間,貶值幅度之大實屬罕見。然而,這些國家的國際收支卻在相當長時期內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近年俄羅斯金融危機,土耳其金融危機,巴西金融危機,阿根廷金融危機,這些國家的貨幣也嚴重貶值,但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改善效應卻不明顯。

㈡ 外匯儲備和人民幣升值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隨著金本位的消失,世界貨幣體系失去了「黃金紀律」,這就產生了兩大效應:第一,作為霸權國家的美國可以不受黃金儲備的約束而自行決定貨幣的發行數量,各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對美元採取浮動政策,結果,浮動匯率制度開始盛行起來;第二,為了防止浮動過於頻繁,歐洲國家開始推行地區貨幣合作政策來穩定貿易區內的貨幣(外匯)價格,並且最終導致了地區性貨幣的產生。

現在的問題是:處在這樣的一種貨幣體系之中,中國又能做些什麼呢?很顯然,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人民幣不是世界的本位貨幣,中國想要自主地決定人民幣的定值(也就是匯率)幾乎是不可能的。此外,我們還應當看到,中國與亞洲國家去建立一種類似於歐元那樣的區域性貨幣,也是風險很大的。中國所在的亞洲地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差異很大,在目前階段就連建立共同市場都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建立一體化的區域貨幣了。既然如此,那麼當美國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國時,中國在現階段的最佳策略顯然是牢牢地釘住世界本位貨幣美元,藉以維持一個穩定的貿易加權的均衡匯率。所以,我們的結論是,所謂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說到底就是釘住世界本位貨幣、維持一種有效的貿易加權匯率。

針對這樣的結論,或許有人會問,市場的作用到哪裡去了呢?我們的回答是,市場的力量只有在市場形成以後才能起作用。在今天的中國,我們所看到是外匯管制、銀行系統與資本市場存在隱患,在這樣的金融環境下怎麼會有健康的市場力量存在呢?更何況,匯率定價涉及到國家利益,面臨著外部的沖擊,我們必須在十分明確國家利益的前提之下,並且有了十分健全的國內金融體系之後,再來討論如何發揮市場力量在匯率決定中的作用問題。

現在我們就來討論中國的國家利益問題。就目前的狀況來說,中國的國家利益就在於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我們這樣說的根據在於:第一,中國的人口問題仍然非常嚴重,新增人口的增長率仍然很高,存量人口中的失業問題依然嚴重,假如沒有經濟增長和隨之而來的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就業和降低人口增長率的目標是很難實現的。第二,中國的經濟轉型已經逐漸從低成本改革階段進入到高成本改革階段,所謂高成本改革指的是假如沒有對利益相關者的高額補償,那麼改革就將難以深化,面對即將到來的高成本改革,中國必須藉助於可持續的增長來提供改革深化所必需的現金流和其他的資源。第三,中國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國的鄰國印度正在迅速崛起,中東歐國家的轉型已經基本成功,並且已經被整合到歐洲經濟共同體,東盟各國也已順利地走出了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出現了較快的經濟增長。所有這些都告訴我們,在這樣的內外經濟環境下,假如中國貿然選擇人民幣升值,將會導致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喪失殆盡,並且極有可能導致經濟增長的停滯,從而激化國內的各種矛盾。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所要得出的結論是:一個國家外匯儲備的增加並不是該國的貨幣必須升值的主要理由,該國的貨幣應當不應當隨著外匯儲備的增加而升值,關鍵還要看這種做法是否有利於該國經濟實現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的一般均衡,而內部經濟均衡的關鍵所在又在於是否有利於增加就業。今天的中國並不能滿足這樣的條件,所以選擇人民幣升值可能會犯一種危及國家利益的戰略性錯誤。

進一步的分析,我們還可以發現,人民幣升值事實上對於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長也是非常不利的。對此,我們大致可以分析如下:

由於中國的秉賦特徵是人口多、資源少的國家,這就決定了中國必須通過引進外資、走加工貿易為主的國際化道路。當很多的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都在擔心或者批評中國以加工貿易為主的貿易結構存有巨大隱患的時候,市場和企業還是按照客觀的經濟規律選擇了加工貿易。因為中國選擇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國際分工模式,結果,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就要大大高於一般的開放經濟國家。

中國極高的貿易依存度和對外開放度產生了兩大效應:其一,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急劇增加,從世界有關研究機構的推算來看,中國的GDP只佔世界GDP的4%,但是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要高達17.5%;其二,從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的事實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中國的經濟增長事實上是被世界各國所分享的。這種狀況在世界經濟史上還是比較罕見的,因為在中國出現經濟增長以前的時代里,幾乎每個大國的崛起都會產生負的外部性,即一些國家的發達,必定要以另外一些國家的相對貧困為代價。但是,今天中國經濟的發展卻正在改變這樣的狀況。正因為如此,幾乎所有國家都對中國的經濟增長予以高度關注,並且充滿期待。

如果我們對中國的經濟增長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作一番具體分析,那麼我們將可以看到,中國的經濟增長幾乎可以說是惠及天下。我們這樣說的根據在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大致通過以下七個渠道給世界帶來了好處:第一,中國所出口的廉價商品為世界所有國家消費者創造了消費者剩餘;第二,中國的原材料進口帶動了所有原材料生產國的經濟增長;第三,中國的中間品進口帶動了所有中間品生產國的經濟增長;第四,中國的資本品進口帶動資本品輸出國家的經濟增長;第五,中國的奢侈消費品進口帶動了生產奢侈消費品生產國家的經濟增長;第六,中國大量吸收國際直接投資又為資本輸出國家帶來巨大的所有權收益;第七,中國政府的官方對外投資還為世界的資本循環、增加世界貨幣供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對世界經濟的以上貢獻表明,中國正在成為今天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的動力來源。在這樣的格局下,假如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導致中國的經濟衰退,那麼這不僅是中國的損失,而且也將是世界的損失。正因為如此,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經開始批評那種要求人民幣升值的錯誤論調。

假如我們以上的分析都是成立的,那麼人民幣是絕不應當升值的。但是,面對著不斷增加的外匯儲備,人民幣如果不升值,那麼我們又能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降低或消除人們對於人民幣的升值預期,進而達到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目標呢?對此,我們的觀點是,在開放消費者境外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東亞地區推進貿易領域中的人民幣自由流通制度,本文把這種做法稱之為「建立人民幣貿易區」。其含義,就是把人民幣境外自由流通的范圍從消費者逐漸擴大到從事貿易的廠商。

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一,中國沒有改變世界貨幣的本位,世界本位貨幣仍然是美元,因此,中國和東亞國家不必像歐元區國家那樣為尋找一個統一的「貨幣錨」而煩惱;第二,大量流入中國的外匯(美元)可以通過向境外發行人民幣而不對中國的內部經濟造成沖擊,特別是由過多外匯流入所導致的通貨膨脹沖擊;第三,可以逐漸地在東亞地區形成一種以中國的外匯儲備為擔保的地區貿易結算體系,這樣做既可以避免由外部匯率波動造成的對於地區經濟造成的沖擊,又可以避免像歐元區那樣的地區經濟合作的高額成本。所以這實際上是在獨立貨幣和地區貨幣一體化合作這兩種極端狀態中尋求一種更加有利可圖的貨幣與經濟合作機制。

綜上所述,面對中國不斷增加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中國要想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並對世界經濟增長繼續做出積極的貢獻,進而達到和平崛起之目標,比較可行的做法不是去迎合市場和國際投機力量,選擇人民幣升值,而是應當從兼顧內外經濟平衡發展、以及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平衡增長的立場出發,選擇人民幣的區域擴張政策。這樣做,無論對於中國還是對於世界,特別是與中國的經貿關系日益密切的東亞都將帶來巨大的經濟福利

㈢ 我國外匯儲備的多少與人民幣升值有什麼關系

外匯儲備和匯率:

從外匯的含義中可以看出,外匯儲備和匯率關系時非常緊密。外匯儲備變多了,相當於本幣購買力增強,而且本幣需求增加,這樣根據本幣外幣的供給需求曲線,可以得到本幣升值的趨勢。從貨幣政策來說,外匯儲備變多,代表央行用大量本幣購買了外國資產。

從而使得市場上流動性過剩,這樣提高了利率,不過對外可能是升值的,但是實際上可能對內是貶值的,因為大量本幣供給,推高了物價指數。實際物價的上抵消了貨幣的供給。

一國選擇儲備貨幣總是要以儲備貨幣的外匯匯率長期較為穩定為前提。如果某種儲備貨幣其發行國國際收支長期惡化,貨幣不斷貶值,匯率不斷下跌,該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就會不斷削弱, 甚至會失去其儲備貨幣的地位。

(3)人民幣超發與外匯儲備擴展閱讀:

主要組成

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

1、主要用途

外匯儲備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還經常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2、主要形式

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19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

3、儲備比例

在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外匯儲備比例不斷增高。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繫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

㈣ 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儲備什麼關系

我國大量的外匯儲備來源於兩個途徑:貿易項下以及資本項下。當存在大量貿易順差和資本凈流入時,就產生了外匯儲備。
匯率決定:匯率是兩國貨幣的相對價格,是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的。流行的匯率理論如:利率平價理論和購買力平價理論。

關系:
1)一國產生大量的外匯儲備,意味著大量外匯流入中央銀行,同時中央銀行按照及時匯率發出相應的本國貨幣。在市場上,就會產生大量的本幣需求(因為參與者預期未來他們需要本幣進行結算),

從而導致本幣升值的壓力。
2)另外,大量外匯儲備意味著大量的本幣發行流入市場,那麼市場上的流動性可能過剩(這也是我國現在存在的問題)。回收流動性的主要途徑就是提高利率,而提高利率最終會導致本幣升值。因為如果國內的利率上升並超過境外外幣利率,資本逐利的特性會導致境外外匯的流入以獲取高利息。這樣市場上對本幣的需求導致本幣升值的壓力。

另外一種解釋:

外匯儲備變多了,相當於本幣購買力增強,而且本幣需求增加,這樣根據本幣外幣的供給需求曲線,可以得到本幣升值的趨勢。從貨幣政策來說,外匯儲備變多,代表央行用大量本幣購買了外國資產。從而使得市場上流動性過剩,這樣提高了利率,不過對外可能是升值的,但是實際上可能對內是貶值的,因為大量本幣供給,推高了物價指數。實際物價的上抵消了貨幣的供給。

㈤ 為什麼人民幣升值會導致我國外匯儲備縮水,不利於外匯儲備安全

因為外匯儲備本來就是外幣資產,人民幣升值也就是外幣貶值,那外幣資產就縮水了嘛

㈥ 增加外匯儲備對貨幣供應量的作用是為什麼

拿我國的情況來說,實行強制結售匯制度,當企業總體上出口超過進口時,就有很多外匯收入,在央行被強制兌換成人民幣,所以表現出來的就是外匯儲備增加,國內人民幣供應量增大(給了企業)。所以增加外匯儲備對貨幣供應量是增加的,我國過去幾年的貨幣超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外匯收入過多而被動發行的人民幣,叫「外匯占款」。
供參考。

㈦ 外匯儲備與貨幣超發的關系最好用一些數據具體說明一下

我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通過對外貿易積累的,大概流程是這樣,中國企業向美國出口,收到美元貨款,由於我國實行的結售匯制度,美元按照當日匯率賣給央行,央行把相應的人民幣貨款給出口企業。這樣,央行在中間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相當於被動地向國內(出口企業)發放了人民幣。

我國對外貿易如火如荼,所以央行就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已超3萬億),而另一手,就向國內被動地發放了很多人民幣,這部分給出口企業的人民幣,央行是沒有什麼控制權的,企業只要找央行結匯,央行就必須買美元賣人民幣,所以造成了被動的「外匯占款」。去年很多人都在分析,我國的結匯制度造成的外匯占款規模很大,相當於對國內增發了貨幣,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國內的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將來,只要我們看到國家的外匯儲備還在快速增長,我們就可以斷定,央行對出口企業的被動的人民幣的發行就還在增加。

㈧ 人民幣升值對外匯儲備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外匯儲備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存量外匯儲備購買力的影響。由於我國外匯儲備存量巨大,到2005年末已經超過了8000億美元,因此人民幣的小幅升值就能引起外匯儲備購買力的巨大變動,如何防範人民幣升值對外匯儲備購買力造成重大損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第二,對外匯儲備流量的影響。外匯儲備主要是由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凈流入而形成的,人民幣匯率變動會影響外匯資金的凈流入量,從而對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產生影響。
第三,人民幣升值對外匯儲備的管理和使用產生的影響。人民幣升值情況下外匯儲備的購買力遭受損失,同時外匯儲備收益率低下,在人民幣升值情況下,出現了一些有利的投資機會,如何合理運用外匯儲備提高收益,也是一個需要重新考慮的問題。

㈨ 關於人民幣的發行量的問題以及外匯儲備所對應·的人民幣的問題

2014年人民幣發行量120萬億 4年後(2018年)或超200萬億
按央行公布的數據,現在M2為120萬億元。
而且每年M2按14%增長,
那麼4見後M2 = 120 萬億元 * (1.14)的4次方= 202萬億元。
貨幣(M0)=流通中的現金,即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
狹義貨幣(M1)=(M0)流通中的現金+支票存款(以及轉賬信用卡存款) ;
廣義貨幣(M2)=M1+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儲蓄存款);
-------------------------------------------------------
200萬億是什麼概念呢? 我們假設中國人口是13億,那就是每人的現金加存款=15萬3千8百元。
注意了,這些不包括房子汽車家電等等資產哦, 也不包括債券股票等等。
人民幣發行量越多,錢越貶值,物價將會越來越高。
簡單說:如果4年(2018年)後你沒有15萬現金或者存款,實際上你賺錢速度就落後於人民幣的貶值速度
即使你有15萬現金或存款,也僅僅是與人民幣貶值速度持平。
當然,有錢人賺錢速度一般會超過人民幣的貶值速度的,因為本金多。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閱讀全文

與人民幣超發與外匯儲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鄭州億成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270
期貨青澤合集 瀏覽:693
浙能集團算是好單位嗎 瀏覽:630
永輝超市股份佔比情況 瀏覽:494
金融服務圖片 瀏覽:735
特斯拉股票超豐田 瀏覽:920
公司企業理財產品 瀏覽:446
牛可以用來融資租賃嗎 瀏覽:949
如何加強對融資的監管 瀏覽:110
天地集團 瀏覽:504
中儲股份監管事業部 瀏覽:216
錦江集團的控制 瀏覽:648
手機什麼貸款好申請信用卡嗎 瀏覽:979
福鞍股份有利好嗎 瀏覽:732
基金管理公司屬於金融企業 瀏覽:950
分期樂合作金融機構放款額度緊張 瀏覽:237
公司投資理財崗位 瀏覽:967
著名投資理財公司排名 瀏覽:20
期貨市場吸引投機資本 瀏覽:885
問醫生股票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