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因素可以導致外匯儲備下跌
外匯儲備相當於國家的「第二個國庫」,它的數量增減的意義和動作自然不容忽視。那麼,外匯儲備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人說是對外貿易得來的,這話沒錯,但是有些過於籠統。所以小白依然用例子來解釋吧。小白開了一家外貿公司,專門對外出口衣服,其中有一筆訂單賺了100萬美元。小白高興壞了,可是這美元在國內不能用啊,必須要換成人民幣。於是小白跑去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以1:6的匯率(為方便計算,下同)換成了600萬人民幣。可是中國銀行也不能留著這些美元過活啊,這時另一名角——外匯占款登場了。外匯占款簡單說是央行投放貨幣的工具之一,原理說白了就是收回多少外匯,就要向國內相應地投放多少本幣。這么一來,中行手中的100萬美元幸運地被央行「收」走了。而央行在投放完貨幣後便開始拿著這些美元去國際市場上投資、進口大宗商品等等。
這就是外匯儲備的「身世」。不過,外匯儲備中並不全都是美元,它是一攬子貨幣,其中包括歐元、日元等等,而且外儲中還有一部分是以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形式存在的。總之,外儲有兩大部分:貴金屬和外幣現鈔。
回到問題,外匯儲備下降了,意味著啥?的確,從去年年中算起,到現在,外儲波動確實挺大,從3.2萬億直降到今年1月跌破1萬億,然後重新回升到現在的3.1萬億左右。同樣,外匯儲備的下降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很多自媒體拿外儲下降來做文章,說什麼用國人的血汗錢買美國國債,借錢給美國人用、21世紀的廣場協議等等陰謀論。在此,小白先說明,這些都是片面的,至於為何下降?其中又意味著什麼?待小白娓娓道來:
1、維持匯率穩定。中國拿巨額外儲購國外政府債是有原因的。重要的一方面是穩定人民幣幣值。剛剛小白說了,外匯是由對外貿易順差得來的,隨著多餘的外幣在本國越來越多,就會造成輸入型通脹。因此,適當地購買美債,也是消化多餘外幣,緩解通脹的方法之一。
2、外匯占款增加。外匯占款的定義是一國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到本國貨幣的那部分。那用什麼收購呢?人民幣是非自由貨幣,那就只能動用外儲了。舉個栗子,央行用1000億美元收購了等值的外匯資產,那麼向國內市場投放6000億人民幣。需要說明的是,外匯占款也是資金流的重要風向標,目前外匯占款在連降22個月後,首次回升至21.5萬億左右。這說明熱錢湧入國內的壓力正在減少,人民幣開始堅挺,外貿開始改善。
3、大宗商品漲價。目前,我國的石油、糧食,稀土等戰略資源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而在國際上買東西則必定需要用美元。這時外儲的作用又來了,就相當於國家用外幣賬戶去國外買東西,然後咱們用人民幣去購買國家進口來的東西。顯然,大宗商品漲價了,就需要花費更多的外儲來進口啦!
4、購美債。大量購買美債是有原因的。雖說美帝有時主動讓美元貶值導致外儲縮水是非常不要臉的,可是,這巨額的外儲找哪投資呢?這就好比你有1萬億人民幣,我估計哪怕你一天花1億你都要二三十年,所以你必定要找一個地方投資。當然這是極端的例子,換成是外儲也是一樣。美債的信用擔保還是有保證的,盡管收益並不高,但也是當前巨額外儲資產最好的投資辦法。這又回到了第一個問題,如果增持美債的話,外儲就會下降。至於為何,請參照第1點。
5、貿易逆差。顯然這算是最直接的原因吧!進口大於出口,流出的外幣大於流進的外幣,自然而然外儲就下降了。不過,外儲也分為資本賬戶和經常性賬戶,如果逆差上升(經常性賬戶余額減少)的幅度大於外匯投資收益增加(資本賬戶余額增加),則外儲總體還是減少的,反之則增加。
『貳』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是多少
在不同的時期,中國大陸(不包括港澳台地區)的外匯儲備如下 時間 外匯儲備(億美元) 備注 2006年2月 8536.72 首次超過日本,上升到全球第1 2008年4月 17566.55 超過世界主要7大工業國G7的總和 2009年4月 20088.8 全球第一個超過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國家,獨佔全球外匯儲備30% 2011年3月 30446.74 全球第一個超過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國家。2011年4月更新
『叄』 國內信貸擴張為什麼必然伴隨著外匯儲備的減少,能幫忙闡述其中的作用機制嗎
中央銀行投放的基礎貨幣包括國外凈資產和國內信貸兩部分,即基礎貨幣=國外凈資產+國內信貸。就是說,國內信貸和外匯儲備構成中央銀行的主要資產。
基礎貨幣通過再貸款、財政透支與借款、外匯占款三種渠道投放。前兩項統稱為中央銀行信貸,也就是國內信貸;而外匯占款是指中央銀行為收購外匯所投放的資金,是因國外凈資產改變而產生的貨幣供給。可以看出,基礎貨幣是外匯占款的同向線性函數,即在假設其他變數不變的情況下,外匯占款的增加直接造成基礎貨幣的等量增加。中央銀行國內信貸和外匯儲備的變化直接影響基礎貨幣的投放量.
說的簡單點就是基礎貨幣上,國內信貸釋放資金和外匯儲備相對被減少。
『肆』 中國外匯儲備下降是怎麼回事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表示,中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可能由外資撤離和人民幣貶值預期等多個因素匯合導致。
自2003年12月開始,我國外匯儲備余額一直加速增長,並於2006年10月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仍居世界第一。
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副經理趙慶明表示,外匯儲備下降有幾個原因,一是,近段時間人民幣貶值預期強烈,導致部分資本趁機流出。二是,金融危機下,各國經濟遭受打擊,部分外資企業的外國母公司資金出現短缺,有些外資公司藉助貿易、分紅等形式將資金迴流母公司。
影響
增持美國國債勢頭將趨緩
建行趙慶明稱,「手上錢少了自然少買甚至不買」
外匯儲備的下降將直接影響到我國對美國國債的購買力,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副經理趙慶明表示:「很簡單的道理,以前我們外匯儲備一直在增長,手上的錢多,就得找投資渠道,而美國國債是最好的投資品種。現在外匯儲備開始減少,手上錢少了,自然就少買點美國國債甚至不買了。」在此之前,我國曾在10月單月增持美國國債659億美元。
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外債處蔡秋生表示,純粹從外匯管理的角度來說,這種適當的下降是外匯管理局所希望的。
『伍』 中國外匯儲備縮水的原因有哪些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由於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它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反之亦然。
由於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每個月外儲的變化可能會有不同的具體原因。比如,今年11月份的下降,外匯局有關負責人分析是因為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美國大選後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率總體呈現貶值、債券價格也出現回調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下降。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累計下跌超過6%。由於美元升值明顯,很多境內企業和個人選擇持有外匯資產,這種「藏匯於民」也消耗了大量外匯儲備。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1月銀行結售匯逆差334億美元,較上月的146億美元逆差擴大逾一倍,且為連續第17個月出現逆差。分析人士指出,11月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快速貶值,導致購匯意願更加強烈,是導致結售匯逆差擴大的最主要原因。
去年8月,央行有關負責人解釋當月外儲下降原因時分析稱,無論是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操作,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還是外匯儲備委託貸款項目在8月份進行了一些資金提款,其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為境內其他主體持有外匯資產的增加,這意味著企業、居民和金融機構的資產配置更加豐富,這是我國「藏匯於民」戰略的體現,有利於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最後外匯天眼提醒廣大投資者,在進行外匯交易前,一定要對平台進行多方面的考慮,
如遇到無法判斷的外匯平台,可在外匯天眼APP中進行查詢,平台真假,一查便知~
外匯天眼APP-全球交易商監管查詢APP
『陸』 少了多少整整一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跟我有關嗎
什麼是外匯儲備?
首先,還是和往常一樣,我們先來用人話翻譯一下,到底什麼是外匯儲備?
根據官方的定義:外匯儲備是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
這句話可能還是很難理解,我們不如舉個例子來解釋,我們經常說一句話,地主家都沒有餘糧了!那麼其實外匯儲備就相當於地主家的余糧,假設中國是一個比較有錢的地主,他平時賺到了很多錢,但是他很會理財,不會大手大腳的把錢給花出去,於是這些錢就存了起來,如果到了需要的時候,就把這些存起來的錢取出來,拿出去用,這個就是最為通俗的外匯儲備的解釋
那我們國家這么多的外匯儲備從哪裡來的呢?
任何的金錢都不會憑空的產生出來,中國的外匯儲備肯定也不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中國的外匯儲備是中國人民辛勤勞動所創造的財富的一部分。
二、外匯儲備減少了對我們普通人會有什麼影響呢?
相信關注中國經濟的朋友都應該記得,曾幾何時中國的外匯儲備是非常多的,在2014年的時候中國的外匯儲備一度曾高達四萬億,當時的這么多的錢,其實很多人的反應都是外匯儲備太多了。但是,不到三年的時間內,一度讓我們很發愁的錢多了現象不僅消失了,而且是錢少了,少了多少?整整一萬億美元!
如果是少了點也不是什麼事情,但是少了一萬億美元恐怕是一個誰都無法忽視的問題了,那麼外匯儲備減少了這么多,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一是大家的錢會變少了。
前些時候,我們一直在擔心說「李嘉誠跑了」、「曹德旺跑了」,這些所謂的有錢人跑了就是中國外匯儲備減少的重要原因,因為他們都把國內的錢投到國外去了
二是想要賺錢變得更難了。
其實為什麼外匯儲備會減少,資本會外流,在某些方面都是因為中國缺少合適的投資產品,說股市,股市不景氣,說債市,債市去年出了大問題,說基金,基本上誰買誰虧,那麼只有買房子了,所以催生了房地產價格的上漲,
三是企業的經營可能會變得困難了。
因為外匯減少,資本溜走了,對於進出口企業來說意味著更加嚴格外匯管理,對於國內企業來說,不僅是借錢難了,而且投資也變少了,企業的經營將會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柒』 為什麼外匯儲備減少,貨幣供給減少
流通中的貨幣用於購買外匯,外匯占款就減少了,從而導致了名義貨幣供給的下降。
『捌』 外匯儲備減少說明什麼
據介紹,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大幅下降,兩年內下降了25%,如今已經逼近3萬億美元。但即使是這樣,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首位,那麼,中國外匯儲備下降原因是什麼?外匯儲備下降的影響有哪些?
近日,央行公布11月我國外匯儲備數據,規模為3.05萬億美元,較10月底下降691億美元,降幅為2.2%。最近幾個月,中國外匯儲備一直都在降降降,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後,人民幣出現持續貶值,不少人都去把人民幣兌換為美元謀求升值。而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大幅下降,兩年內下降了25%。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的外儲從2000年開始「野蠻生長」,從1600多億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近4萬億美元。其中,2014年6月最高,達39932.13億美元。
如今已經逼近3萬億美元。但即使是這樣,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首位,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烏地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
外匯儲備下降有三個原因
第一:和全球總體局勢有很大關系。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影響,美元走強非美貨幣集體大幅回落,人民幣也在影響范圍內。特殊性在於人民幣處於國際化的過渡階段,為了防止大幅下跌引起的恐慌性拋盤,所以央行必須要動用外儲去穩定人民幣匯率。
第二:和出口的貿易順差有關。由於受到全球消費疲軟的影響,出口創匯的能力有所下降,使得外匯儲備增加量在縮減。
第三:國家支持人民幣「走出去」政策,如「一帶一路」,使得我們對外投資的結算用人民幣而比較少用美金,美元儲備自然就會下降。
外匯儲備下降的影響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外儲下降是消化,是好事
2014年外儲將近4萬億美元時,大家討論的是外匯儲備「太多了」;現在將要臨界3萬億美元,是對過去擔憂的改變,這是一件好事。只不過因為人民幣貶值,所以恐慌性比較大,大家覺得負效應比較凸出。
如果從教科書的角度去看,一般一個國家能夠應付3-6個月進口的需要、償還外債的需要,那麼外儲就夠了。但現在的經濟規模和金融市場規模,都跟傳統教科書時代完全不一樣了。流動過剩的局面是歷史新變局。
但很難說破3萬億美元就是驚險的,很難界定。如果按目前的市場環境,破3萬億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直線下降的情況會被打破,在一定時間內會有所改變。2017年將繼續有增也有降,也會有新的情況出現。
『玖』 外匯占款下降原因
先搞清楚外匯占款。
首先,先搞清楚外匯占款:外幣進來後因為不流通,需換為人民幣才能使用,比如1美元換為7塊人民幣,這7塊錢就是外匯占款。在不考慮匯率變化的因素下,當外匯占款下降,意味著市場上的錢減少,會產生銀根緊縮---大白話說,錢不夠用了。中國人民銀行(央行)12月14日更新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央行口徑外匯占款11月環比下降3826.76億元,降至22.26萬億元。這是央行口徑外匯占款連續第13個月下滑,並創下2016年1月來最大降幅。去年年末今年年初,外匯占款曾出現一波大幅下降,今年1月央行口徑下降6445億元,創歷史第二大降幅,僅次於去年12月下降7082億元。外匯占款是指央行因收購美元等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還不是自由兌換貨幣,外貿企業和居民等獲得外匯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流通使用。過去受強制結匯制度和熱錢流入影響,中國外匯占款不斷增加。隨著美元走強和外匯管理局實施意願結匯後,外匯占款開始逐漸下降。在此前很多年,不斷增加的外匯占款均被視作央行的貨幣投放工具,而在外匯占款大幅縮水後,央行可能需要通過降准等其他手段投放流動性來補充。外匯占款的這一降幅,與11月外匯儲備的降幅基本一致。今年11月外匯儲備下降690.57億美元,這一降幅為今年1月以來新高。3.0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規模,降至2011年3月以來的5年半新低。受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美元指數單邊走強,非美元貨幣承壓貶值,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有所貶值,市場上「資本外流」的擔憂不絕於耳。備受關注的美聯儲將在北京時間12月15日凌晨3點公布議息結果,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將加息25個基點。而在美聯儲議息結果出爐之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在岸市場雙雙走低。12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16時30分收盤價報6.9049,較前一交易日下跌34個基點,最低貶值至6.9084。早間,更多反映央行意志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貶94個基點,報6.9028。而在離岸市場上,人民幣在表現「淡定」在一度貶值至6.9284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復部分失地,回到6.91關口下方。外匯占款的下降給中國貨幣政策自主性打開了空間。外匯占款減少的最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場持續震盪下,資金避險動機增強,全球投資風險偏好下降,海外資金開始撤出新興市場,這使我國曾經持續大規模流入壓力得到緩解。多年來,外匯儲備迅速增長導致外匯占款激增已經嚴重改變了我國貨幣供應結構,面對持續快速增長的外匯儲備,貨幣當局不斷地使用貨幣沖銷工具,影響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