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wto和外匯的聯系

wto和外匯的聯系

發布時間:2022-05-18 16:33:08

Ⅰ 請問世界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WTO之間的聯系是

世界銀行IBRD、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都是通過訂立專門協定並參加聯合國的自治組織,所以一般都視之為聯合國系統下的專門機構,但它們和聯合國大會及聯合國其他機構之間,是各自獨立,不是從屬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貿組織。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產生的原因:
在19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期間,許多國家試圖通過大幅度加強對外貿易壁壘來應對本國經濟的下滑。有些國家還通過本國貨幣貶值以提高在出口市場上的競爭力,並限制其公民自由持有外匯。然後這些嘗試被證明是弄巧成拙,導致世界貿易急劇下降。許多國家就業和生活水平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國際貨幣合作崩潰致使國際貨幣合作基金組織創始人計劃成立一個機構,該機構負責監督國際貨幣體系的匯率和國際收支,使國家和本國公民能夠從其他國家購買商品和服務。新的全球實體將確保匯率穩定,並鼓勵其成員國消除阻礙貿易交流的限制。 1944年,聯合國贊助的財金會議於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45個國家的代表進行會面,商定了建立一個國際經濟合作框架。1945年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成立,各國在會議上簽訂了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的協議。1946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運作。是為二戰完結後之重建計劃的一部份。

作用: 制定成員國間的匯率政策和經常項目的支付以及貨幣兌換性方面的規則,並進行監督;對發生國際收支困難的成員國在必要時提供緊急資金融通,避免其他國家受其影響;為成員國提供有關國際貨幣合作與協商等會議場所。促進國際間的金融與貨幣領域的合作;促進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維護國際間的匯率秩序;協助成員國之間建立經常性多邊支付體系等。

中國的關系:中國是該組織創始國之一。1980年4月17日,該組織正式恢復中國大陸的代表權。中國在該組織中的份額為80.901億特別提款權,占總份額的3.72%。中國共擁有81151張選票,占總投票權的3.66%。中國自1980年恢復在貨幣基金組織的席位後單獨組成一個選區並派一名執行董事。1991年,該組織在北京設立常駐代表處。2010年中國的份額將由目前的3.65%升至6.1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國和日本之後。

2.世界銀行;
背景:世界銀行成立的初衷是解決戰後各國重建和發展經濟的資金需求,幾十年下來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貧困問題已經轉變為它的主要使命。

作用:世界銀行集團包括五個密切相關的機構: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主要是通過貸款、擔保、風險管理產品和分析與咨詢服務依靠可持續發展來降低中等收入和信用可靠的較貧困國家和貧困程度。 國際開發協會是致力於幫助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旨在依靠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項目提供無息貸款和支持來減少貧窮,縮小貧富差距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國際金融公司是旨在促進發展中國家私人部門的可持續投資,從而減少貧困,改善人民生活。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的使命是發展可持續的外國直接投資,以幫助發展中國家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減少貧窮。 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是解決締約國和其它締約國國民之間的投資爭端提供調解和仲裁的便利,以此增進相互信任的氣氛。

中國的關系: 中國是世界銀行的創始國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在世界銀行的席位長期為台灣當局所佔據。1980年5 月15日,中國在世界銀行和所屬國際開發協會及國際金融公司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1980年9月3日,該行理事會通過投票,同意將中國在該行的股份從原7 500股增加到12 000股。我國在世界銀行有投票權。在世界銀行的執行董事會中,我國單獨派有一名董事。我國從1981年起開始向該行借款。此後,我國與世界銀行的合作逐步展開、擴大,世界銀行通過提供期限較長的項目貸款,推動了我國交通運輸、行業改造、能源、農業等國家重點建設以及金融、文衛環保等事業的發展,同時還通過本身的培訓機構,為我國培訓了大批了解世界銀行業務、熟悉專業知識的管理人才。

3.世界貿易組織 產生的背景:
二十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矛盾深重的經濟大危機,並由此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西方各國都認為應創建並維持一個相對自由的國際經濟新秩序,決定從金融,投資、貿易三方面著手對現有經濟體系進行改造。 1986年9月烏拉圭回合啟動時,新議題的談胖內容覆蓋面有了實質性的擴大,談判涉及減少非關稅壁壘、將農產品納入關貿總協定的管轄范圍、服務貿易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等非貨物貿易問題。這些重大議題的談判成果,很難在關貿總協定的框架內付諸實施,是的創建一個正式的國際貿易組織的必要性日益凸顯。
鑒於關貿總協定的不足,1990年初歐洲共同體首先提出了建立一個多邊貿易組織的倡議。1990年12月,在烏拉圭回合布魯塞爾貿易部長會議上同意就建立多邊貿易組織進行協定商,經過一年的緊張談判,1991年12月形成了一份關於「建立多邊貿易組織協定」的草案。1993年12月,把「多邊貿易組織」改為「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候烏拉圭回合成果的體現,是對GATT的繼承,它的創立是世界各國組建世界貿易組織理想的實現。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

作用: 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代表的多邊貿易體系是各國協調一致、共同應對經濟危機的有效工具,在世界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中要作用: 有禮地促進了世界貿易發展 2. 對國際經濟利益有較強得協調作用 3. 促進了世界范圍內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 4. 使傳統的貿易政策措施得到改觀 5. 使世界市場的競爭方式與競爭手段改變

中國的關系: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進行了長達15年的努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利:①它有利於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促進經濟發展; ②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國際競爭; ③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④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⑥也有利於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擺脫別人制定規則而中國被動接受的不利狀況,從而維護合法權益。 弊: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的弱勢產業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過不加快改革的步伐,這些產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關稅的大幅度減讓,外國產品、服務和投資有可能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免不了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Ⅱ IMF,GATT與WTO和外匯管理與管制措施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IMF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GATT就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從1995年開始被世界貿易組織(WTO)取代。

Ⅲ WTO條款中對於大陸開放外匯交易的規定

咱們國家一直都實行外匯管制的政策,不過經歷這次金融危機以及各方面的國際因素,估計外匯保證金交易可能會在這兩年開放,開放肯定也是民間開放,銀行至多使用小比例的杠桿

Ⅳ 什麼是WTO

WTO是世界貿易組織的縮寫。
、什麼是WTO/TBT協定?

WTO/TBT協定是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又稱標准守則,它對各成員在國際貿易中制定、採用和實施的技術法規、標准及合格評定程序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2、WTO/TBT協定是如何產生的?

在國際貿易中,由於各國實施的技術法規和標准各不相同,差異較大,給生產者和進出口商造成困難,甚至形成了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各成員普遍認為有必要制定有關規則,以約束大家的貿易行為。在「東京回合」談判期間,由GATT貿易交涉委員會多邊貿易談判工作組的標准小組,具體負責《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即《標准守則》的起草工作。經過反復討論、協商,最終就技術法規、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的制定與實施,以及解決爭端等問題達成一致,並於1979年4月簽署了《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自198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此協定又稱為《標准守則》,簡稱TBT協定。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TBT協定已經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各項協定中最重要的協定之一。

3、WTO/TBT協定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WTO/TBT協定共分為六個部分,十五條,一百二十九款和三個附件。其基本內容包括:

①序言、總則

主要闡述了該協定的目的、宗旨及適用范圍。

②技術法規和標准

規范了各成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非政府機構制定、採用和實施技術法規和標準的行為。各成員在制定技術法規、標准方面應以國際標准為基礎,否則必須在文件的初期階段進行通報。

③符合技術法規和標准

規定了各成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機構和國際及區域性組織制定、採用和實施合格評定程序的行為。其原則是:採用通用的國際規范;盡可能承認其他國家的認證結果;積極參加國際和區域性的合格評定活動。

④信息和援助

要求各成員設立國家級WTO/TBT咨詢點,代表政府按規定開展通報咨詢工作。對其他成員提出的請求給予技術援助。對發展中國家成員提供特殊和差別待遇。

⑤機構、磋商和爭端解決

設立技術性貿易壁壘委員會,就協定執行中出現的有關事項進行磋商,並負責解決爭端。

⑥最後條款

要求各成員在加入WTO時,對執行WTO/TBT協定做出承諾。未經其他成員的同意,不得對執行本協定的任何條款提出保留。

附件1:本協定中的術語及其定義。

附件2:技術專家小組。

附件3:關於制定、採用和實施標準的良好行為規范。

4、《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的宗旨是什麼?

《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的宗旨是:為防止和消除技術性貿易壁壘,避免技術法規、標准以及合格評定程序給國際貿易帶來不必要的障礙,使國際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在技術法規、標准、合格評定程序以及標簽、標志制度等技術要求方面開展國際協調,遏制以帶有歧視性的技術要求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為世界經濟全球化服務。

5、WTO/TBT協定的目標是什麼?

WTO/TBT協定的目標是:

①發展國際貿易;

②規范各成員制定、採用和實施技術法規、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的行為;

③消除國際貿易中不必要的技術壁壘。

Ⅳ WTO對世界經濟有什麼影響

世界經濟一體化對中國的影響最重要的就是加入WTO

中國市場封閉數十年,改革開放以來部分企業經營情況不錯,但一旦面對全面開放而帶來的外來激烈競爭未必有防禦抵制能力。絕大部分中小企業更未有充足的經驗對付外來產品的競爭。國外投資者以低廉價格買入國有資產和自然資源的情況亦會更加嚴重,國有資產流失令人擔憂。一些證券公司認為,即使中國可以申請若干年的過渡期來逐步削減關稅和配額,相當比例的國有企業會面臨破產命運。目前那些受到國家保護的行業和企業沖擊更大,而依賴於市場競爭的那部分企業受到的沖擊或許要輕些。即使是那些經營有方的特大型上市國有企業,目前主要是受到對進口商品的高關稅和配額的保護而占據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即使這些企業生產成本低、技術先進,一旦關稅降低,必將面臨國外著名品牌的強有力、毀滅性的競爭而陷入困境。中國幼稚的股票市場因此亦會受到打擊。

中國對某些幼稚工業或產品應採取適度保護措施,對那些在國際市場上富有競爭力的工業,如紡織、電子和家電等可先行實行貿易自由化。中國企業由於缺乏必要的資金、技術和專長,加入wto 後難以打入發達國家市場。貿易保護主義尤其是以保護環境為理由的「綠色環保運動」更令中國產品難以打入歐美市場。即使中國加入wto, 依然會遇到世界各地區域性自由貿易區與世界貿易組織的協作與沖突問題。事實上,一半左右的國際有形貿易是區域性貿易。歐美之間區域性貿易對發展中國家產品產生一種歧視作用,區域保護主義與世界貿易體系的沖突,將繼續存在,進而影響wto的作用和潛力。 進口關稅是中國政府財政一大筆收入,降低關稅勢必減少政府稅收來源,乃至於擴大財政赤字。

可以預見,中國加入wto, 企業將面對雙重挑戰:一是國內市場份額相對減少。二是中國企業一時難以大規模進入國際市場。雖然wto 締約國亦同時向中國企業開放其國內市場,但在現階段,由於我國企業在技術裝備水平、勞動力素質、產品質量和價格等方面和發達國家企業仍存在不少的差距,即使其他締約國向我國開放其國內市場,我國產品一時還難以大規模地打入國際市場。因此, 一部分專家認為, 中國加入wto將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的生存造成嚴重的損害。

然而,也有相當一部分政府官員、專家持不同意見,認為中國加入wto,有利於推動中國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中發展。 眾多發展中國家加入wto的經驗表明,沒有一個國家因為加入wto而導致民族工業的衰落和破產,反而有助於它們加速經濟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民族工業在國際市場上更富有競爭力。盡管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還有差距,但從整體上看,已具備了在更大程度、更高層次和更廣泛范圍內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的基本條件。事實上,面對加入wto的挑戰, 愈來愈多的中國企業已經開始樹立國際市場的觀念,努力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按照國際市場的營銷戰略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加入wto 所產生的壓力和動力已對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特別是企業內部的改革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加入wto有助於中國藉助多邊組織和規則的力量, 遏制單邊貿易行動和貿易保護主義。當然,也應該看到,由於美國、歐盟等至今沒有放棄使用單邊貿易行動的權力,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並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因此,中國對wto這類多邊貿易體制不宜抱不切實際的幻想。況且,相當一部分wto協定的法律規范基本上是從發達國家的利益出發, 並沒有充分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目前相當一部分wto締約國企圖在環境、勞工標准等問題大做文章,使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更不利的地位。還應該看到,歐美各國從本國利益出發,亦會不斷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即使中國加入wto後, 亦不意味著可順利獲取各國、各區域性貿易組織的最惠國待遇。各國對削減關稅亦是逐步進行的。歐美表示在10年內逐步削減對來自中國的紡織品及服裝進口的配額限制,對一些敏感產品的配額和減稅一般十分輕微。因此,由於wto 成員國相互逐步開放市場,對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從長遠上來講有好處,但效益未必可以即時反映。出口機會也許得到增加了,但國有企業由於種種原因出口能力不夠、產品競爭力不夠,機會再好亦白搭。與此同時,外國產品會以其技術、資金及產品優勢拓展中國市場,其可能後果是:中國出口不力,「進口飢渴症」強烈,結果進口增長速度超過出口增長速度,最終導致由貿易逆差產生的國際收支失衡並惡化的局面。

更好地打入工業化國家市場是所有發展中國家加入gatt/wto 首要原因。然而,應當看到,中國目前主要出口商品是紡織品服裝、皮革、鞋類及旅行用品等。工業化國家對這些商品關稅的削減往往低於其他商品的削減程度。即使西方國家對中國主要出口商品大幅度削減關稅和減少貿易和非貿易壁壘,中國的得益程度最終還是靠其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以及滿足市場需求增加的供給能力。

農產品出口擴張是所有發展中國家關心的問題。加入wto 並把農產品進出口納入國際貿易體系,對那些農產品出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長遠的收益。農業領域創造工作機會要比工業領域來得容易,出口導向型農業生產還有助於改善農民生活水平、減少農民向城鎮遷移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中國是農產品進口大國,加入wto 後中國將面對不利的競爭局面,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削減對農副產品生產和出口補貼、進口關稅;另一方面,以現代化、機械化為特徵的西方農副產品會大規模地侵佔中國農副產品市場。如果放開農副產品市場,中國以家庭小農經濟為單位的農村經濟難以與社會化大生產為特徵的歐美農副產品競爭,擁有8 億農民的農村市場必將受到巨大威脅。

中國的貿易服務業比較落後,沒有形成完善的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向wto成員國開放貿易服務業,逐步走向貿易服務自由化之道路, 可以迅速開辟新的服務領域,盡快縮短我國服務業發展方面同國際水平的差距;加速形成服務業內部的競爭機制,促進服務業市場的進一步完善,推動我國服務業向優質高效方向邁進;開放中國國內服務市場,還可以換取其他締約國國內服務市場的相應開放,從而為我國服務業打入國際市場提供新的機會。但是,加入wto 對中國貿易服務業的沖擊也許是主要的。中國服務業尚處於「幼稚產業」階段而受到政府政策的全面保護。中國開放貿易服務業,實力雄厚、相當發達的西方服務業會大規模入侵,全面沖擊中國服務業的發展,最終使大部分國內服務業市場為西方服務業所壟斷和操縱,使國內服務業的發展更多地受國際服務業的影響和制約,不但可能加劇無形貿易逆差的擴大,而且會進一步導致服務業失業人口的增加,造成國內服務業市場的混亂局面。

中國基礎產業、基礎產品目前尚由國家壟斷,缺乏競爭機制。電力、交通、旅遊等基礎性行業的開放次序應是:打破國家壟斷,在特定行業引入競爭機制,只有當這些基礎行業具有足夠的實力、競爭力與國外公司抗衡時,才可考慮引入國外競爭者。英國、法國等國經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實際上,中國在對外開放行動電話設備市場上已經過早、過快,日本公司認為日本花費幾十年才打開日本電訊通訊設備市場,中國在一夜間便讓美國摩托羅拉、瑞典愛立信等著名電訊製造商佔領了中國大部分電訊設備市場。在某些戰略性製造業方面(如汽車、化工、電子機械、金融、建築、通訊),中國尚採取色彩濃厚的保護主義。

目前絕大部分國有企業由於深層體制原因而日益困難,企業虧損額和虧損面日益擴大,下崗工人增加,大部分企業依賴於國家財政補貼或銀行貸款而勉強生存;況且,企業承包制等企業改革措施導致企業經營行為短期化,企業規模、技術改造和競爭力日趨下降,與現代化大生產趨勢背道而馳,除少數大型技術先進型企業外,真正富有競爭力的產業和產品微乎其微,大部分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企業已完全喪失市場競爭力,名存實亡。一旦這些企業由於中國加入wto 而被取消補貼和低息銀行貸款,加上實力強大的外國公司的競爭必然會破產,進而導致失業率上升、國際競爭力下降之惡果。目前城鎮失業率實際上遠遠高於官方公布的3%的水平,有人估計早已超過8%,若失業率進一步上升,中國的社會穩定性必將受到威脅。過早加入wto 不僅帶來高失業和社會不穩定的問題,亦會令中國市場完全受制於外國產品,中國最後可能成為外國產品的廉價加工基地和消費市場。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唐英年認為,中國國有企業目前一半以上經營不善、虧損嚴重。倘若再進一步開放市場,企業倒閉勢必更為嚴重。從社會問題著眼,中國人口超過12億,若一半以上的國有企業因開放市場倒閉,失業問題更為嚴重,會造成社會不穩定。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wto 成員資格並不一定直接有助於各國的經濟增長與出口。各國宜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不管是否為wto成員國, 均按照wto貿易規則不斷完善本身的貿易體制, 不斷融於國際經濟一體化之中,這應該是中國目前應採取的態度。

中國切不可放棄作為發展中國家加入wto這一根本原則, 中國亦需要相當長的過渡期來達到wto的所有義務與要求,否則, 一些幼稚的民族工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勢必潰不成軍。中國加入wto, 不僅要從中短期利益出發,更應從長遠、戰略的角度來衡量其得失利弊。中國加入wto首當其沖的便是要削減關稅、開放內銷市場, 外國產品則會以其資金、名牌、技術、質量及價格等因素迅速壟斷中國消費市場,最終導致大量資金外流,而同時國貨由於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而不能夠擴大出口,結果必然是外貿逆差加大。因此,開放市場要有一個漸進過程。同時加強外國生產企業產品內銷的監管和反走私的力度,如實了解國外產品的市場佔領率。目前許多行業,如家電、膠卷、煙酒、洗滌劑、輪胎等產品行業,國外產品市場佔有率要遠遠高於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絕大部分是「水貨」走私入口。其實,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已被遠遠低估了。中國政府應該更清楚、更確切地知會wto 主要成員國:中國要求加入wto並不意味著中國有求於人, 而是外國公司要急於打開中國這個擁有世界1/5人口的消費大國。實際上,中國經濟體系比不少現有的世貿成員國(如波蘭、古巴、日本、韓國)而言已相當開放了。既要看到中國需要wto,更要看到wto更需要中國。

專家估計,如果中國加入wto,其主要支柱產業,如汽車、化工、石油等會受到嚴重沖擊。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1997年3月決定對全國212家重點國有大型企業(例如上海石化、青島啤酒、東方航空公司、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聯想計算機公司、長城計算機公司等)給予政府扶持,其中包括給予優惠性貸款對這些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賦予更大的外貿經營權,以增強其整體競爭力。在此之前,中國政府已宣布重點搞好1000家國有大型企業,鼓勵大型企業進行兼並與結構調整,使之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與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旗艦」。

四、有關專家對中國加入wto利弊得失的具體評估

香港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加入wto應該是利大於弊, 現在問題不在於該不該加入、何時加入問題,關鍵在於在什麼前提條件下加入?如何在談判中獲得一些比較優惠的條款和更長的過渡期。香港工商界對中國經貿部務實而靈活的原則與態度表示贊賞:「已經做了的,可以承諾繼續做下去;本來就准備做的,承諾盡快去做;將來可以做的,但一時還不能完全做到的,可以承諾一個時間表,逐步實現;不能接受的,無論外來壓力有多大,絕不會去做。」換言之,中國在透明度、國民待遇和統一實施外貿政策等會盡快去做,在外匯制度、取消非關稅措施、擴大市場准入等問題上,中國承諾了一個時間表,逐步去做。對於中國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中國絕不可能同意其他締約國要求中國以發達國家的身份加入wto。無論在什麼壓力下, 中國政府絕對應該堅持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中國參加多邊貿易體制所承擔的義務與中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及國內承受能力相適應, 從而使中國加入wto後大會造成對中國產業的重大沖擊,確保改革有條不紊地進行, 確保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

j.p.摩根的專家認為,如果中國加入wto,代價亦將是巨大的。 中國將放寬進口管制,生產企業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必將大量進口外國機器設備,進而引起資金嚴重外流和外貿赤字。外國投資企業以其明顯優勢與國有企業及其他民族工業競爭,加上政府削減工業補貼,勢必引起大量企業倒閉破產和工人失業。中國主要通過其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比較優勢維持其出口貿易的地位亦會受到挑戰。此外,東部沿海省市受到的沖擊或許要大於中西部地區。

香港嶺南學院社會科學院院長郭益耀教授認為中國不需要急於加入wto。國內某些部門如體改委、經貿委主張加入wto主要是基於由此可以加快國有企業、外貿體制改革,按照國際慣例參與競爭。外經貿部面對外面壓力亦要改革外貿體制,因為改革可以使國有企業提高效率、進一步走向國際市場。但問題在於國內主要工業行業,包括汽車、化工、醫葯等將面臨關稅減讓後的外國產品的激烈競爭乃至生存問題,進而涉及其他許多問題。如何權衡利弊很難作出一個准確的判斷和結論。但有一點很明顯: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十大貿易大國,被排擠在wto 這個多邊貿易體系之外,在國際形象上不妥當。中國也許要作出一些犧牲來換取國際形象和地位。

中國產業部門對加入wto的承受能力屬於「灰色地帶」。 許多部門承受不了, 但也有不少部門已經承受住了。 中國目前的工業體系比1978年前強得多,不能說完全沒有國際競爭力。目前中國平均關稅已降到23%,並承諾到2000年進一步降至15%。外國認為關稅削減還不夠,發展中國家平均關稅水平為13%,發達國家為3%~4%,美國等wto 締約國強求中國以發達國家身份加入wto。如果中國平均關稅削減到7%~8%,許多產業部門面對的壓力與沖擊是可想而知的。 除了部分產業部門承受不了沖擊外,中國外匯儲備亦會因為加入wto而急劇下降。 雖不一定完全承受不了,但若處理不當,貿易赤字會加劇,甚至五六年內難以扭轉。因此,中國應找到一個平衡點。

少數專家認為,墨西哥並沒有因為加入wto 和北美自由貿易組織而得益。中國不宜過早開放其金融市場,否則導致利潤外流。

華盛頓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經濟問題專家nicholao lardy教授認為,按照wto規則,中國政府必須停止補貼國有企業。 一旦喪失國家財政補貼,絕大多數國有企業將會被迫關門,大量工人由此被推入失業大軍隊伍。中國經貿合作部wto談判專家們很難將wto概念與條款向那些擁有上百萬工人和國有企業的工業部委推銷,中國短期內大概不會匆忙推出一系列過激改革措施。

日本大藏省研究報告認為,如果中國加入wto 的努力最終失敗必將危害中國經濟的信任程度和長遠發展。中國加入wto 對進一步實現其貿易自由化及擴大國際貿易極為重要,亦有助於把中國這一貿易大國納入wto這一共同的體系之中並為解決多邊貿易糾紛提供一個國際准則, 因此最終有助於把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合於國際經濟體系之中。繼續把中國拒於wto門外已經難以阻止中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巨大作用, 反而會為多邊貿易體系帶來日益嚴重的負擔。 該研究報告建議中國在加入wto後的過渡期間對其承諾的義務必須嚴格堅持wto規則, 取消外國公司不允許經營外貿的限制,並在增加透明度的條件下為取消進口限制提交一個明確的時間表。中國政府還應在補貼、外資投資與貿易政策、產業政策、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進一步努力。高關稅政策亦是wto 締約國關注的一大問題,中國在流通領域的種種限制對自由貿易無疑構成了嚴重阻礙。美國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對中國來說比加入wto更為重要。

新加坡發展證券有關專家認為,如果中國按照美國提出的苛刻條件加入wto,必將有損於中國的長遠利益。

香港著名經濟學家曾樹基教授認為,中國已經和90%的wto 締約國建立了廣泛的貿易與經濟關系,中國加入wto旨在和剩下的10 %締約國建立或加強經貿關系。因此,能否加入wto其效果區別不大, 即使中國不能加入wto, 中國依然可以連續依賴已建立的雙邊貿易關系擴大經貿活動。因此,加入wto僅是中國加速經濟起飛的一個中期目標。當然,中國加入wto,將有助於中國吸引更多的外資以改善基礎設施。

wto主要締約國迫使中國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 尤其是放開金融銀行保險、零售批發、以及通訊、交通等基礎產業讓外國公司全面競爭。美國j.p.摩根證券公司專家認為,雖然加入wto會引起嚴重失業問題,但有助於國有企業改善經濟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削減成本開支,從而進一步加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雖然多數學者專家認為中國過早加入wto 會導致眾多虧損國有企業破產倒閉並進而引起社會不安定,但亦有少數學者認為, 中國加入wto倒有助於改善國有企業運作,尤其是私有權改造、內部管理、技術改革、產品結構調整等難題。事實上,近50%的國有企業屬於微利的中小企業,早已面臨破產邊緣,這部分企業受加入wto的沖擊最大, 大部分盈利企業將會受益於更多的出口稅收優惠和wto成員身份。

美林證券公司有關專家認為,從總體上看,中國加入wto 是利大於弊。從長遠來說,加入wto具有積極作用, 雖然在短期內或許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但是,中國不應該害怕競爭。其實,中國彩電便是在近十幾年的無序、激烈競爭中完成了優勝劣汰的過程而在國內外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中國眾多名牌彩電在質量、售後服務方面並不遜於日本、韓國同類產品。中國永遠不會為加入wto做好充分准備。

世界銀行中國經濟研究項目顧問肖耿博士認為,中國是否或者能否加入wto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 目前中國尚不是wto成員國,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無形中受到影響。 現在問題不在於是不是要加入wto,而在於以什麼條件加入,目前中國正在與wto主要成員國討價還價。國內目前有一部分人認為中國能否加入wto 對中國來說已經無所謂的看法是很危險的,是傲慢、自大和狹窄民族主義心理的反映。中國必須與世界融為一體,否則會孤立於世界之外,不利於中國的長遠發展。雖然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增長,但是目前存在或潛在的問題要遠遠大於已取得的成績。中國的經濟並不是奇跡,而僅是一個經濟起飛前夕的「趕超」過程,帶有相當的補償性質。事實上,中國已經比西方國家落後幾十年,雖然目前發達國家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它們現有的經濟秩序、經濟環境、社會制度相當穩定,不會像中國那樣「大起大落」。

渣打銀行廖群博士強調,中國加入wto從長遠、 宏觀層次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但在短期、微觀層面則難以判斷,不同部門會從其本身的產業、行業對加入wto利弊得失作出不同的判斷, 例如紡織部門會認為中國加入wto後可以不必再受美國紡織品進口配額的限制。

具體來講,中國加入wto 會從各方面加速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和與世界經濟的進一步接軌。中國可利用關稅平等、反傾銷等方面得到一些好處,有利於中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短期內肯定會對國有企業、民族工業產生不可低估的沖擊與壓力,削減關稅不但對減少國家關稅收入,而且對國有企業、外貿平衡形成巨大的負面影響。要看到,短期的「弊」很可能是永遠的「利」。

原新加坡國立大學王教授認為,中國把加入wto既當作政治目標,又當作經濟目標。對中國經濟尤其是民族工業也許代價太大。但不宜忽略一點:由於中國不是wto成員國,國際貿易戰、 反傾銷等方面的律師費用太高。也許微觀企業在這方面感覺不到

Ⅵ 根據WTO有關規則,請分析WTO同意成員國因人民幣匯率操縱而對中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的可能性和原因。

接受《經濟參考報(微博)》采訪的專家表示,關於匯率政策是否構成貿易補貼,在現有的WTO規則里並沒有相應規定。根據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的規定,構成禁止性補貼或者可訴補貼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存在由政府或任何公共機構提供的財政資助;企業因此而獲得利益;該補貼行為具有專向性。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業務總監龔柏華表示,在分析人民幣匯率是否能構成WTO協定下的補貼時,首先有個前提,即人民幣匯率是否被人為地低估。此外,從WTO相關判例來看,匯率低估不構成資金的直接或間接提供和轉移。退一步講,即便人民幣匯率低估構成財政資助,但要構成補貼,還需要證明中國政府通過人民幣匯率授予了出口商以利益,需要將人民幣匯率與所謂人民幣自由市場價值做比較。但對什麼是人民幣的自由市場價值難以達成一致意見。美國企業提出的用一種推定匯率來衡量人民幣現行匯率是沒有經濟學和法學依據的。
再從專向性來看,要確定一項補貼是否在事實上取決於出口實績,需要對補貼的事實、補貼與出口促進的關聯性質進行分析。僅有出口企業收匯後按照市場匯率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這一事實,並不足以得出補貼事實上取決於出口實績的結論。

Ⅶ 什麼是WTO

從世界135個經濟體先後加入關貿總協定到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組織,迄今沒有一個成員退出,30多個經濟體正在努力申請加入和我國13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可以看出,加入多邊組織對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盡管中國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需要付出一定的「入門費」,為此可能產生一定的臨時性的負面影響。但只要我們拿出應對措施,正面影響一定會遠勝於負面影響:

1�有利於中國更快、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

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加入這個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國際分工利益,與世界先進經濟技術同步前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可以幫助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2�有利於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

WTO是三大全球性國際經濟組織之一,被稱為「經濟聯合國」。WTO具有制訂和管理世界經貿秩序的作用,目前WTO規則主要由美歐等發達國家制訂。加入WTO,將使我國在國際經濟舞台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可以為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維護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作出更大的貢獻。

3�有利於推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

WTO是以市場經濟為基點的一整套多邊秩序。加入WTO,與我國建立市場經濟方向的改革目標相一致。可以鞏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並以WTO規則為參照,有力推進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全和完善。

4�有利於擴大出口貿易。

加入WTO後,我國可獲得多邊、穩定、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並以發展中國家身份獲得普惠制等特殊優惠待遇,有利於實現市場的多元化,使我國出口貿易有較大的增加,短期內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將受益最大。由於目前中國尚不是WTO的締約方,中國的出口商品常常受到歧視性待遇,比如在一些國家我國不能獲得普惠制待遇,在有的國家被實施配額限制,還有一些國家以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在反傾銷案中主觀選定類比國價格或生產成本作為測算中國出口商品傾銷率的依據,致使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不斷增多。加入WTO後,當與其他國家發生貿易糾紛時,可以通過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比較公正、合理地解決貿易爭端,維護我國國家和企業利益。

5�有利於引進外資。

加入WTO,實施WTO的有關協議,中國的國內市場,尤其是服務市場將更加開放;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產品外銷比例將不再適用;外匯平衡制約不復存在;外經貿政策的透明度增加;中國將給予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這樣,隨著投資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外國直接投資的總量將大幅增加,投資方式實現多樣化,從而大大活躍投資市場,擴大生產規模,有力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6�有利於激發中國企業的競爭意識。

加入WTO後,將有更多的外國跨國公司進軍中國市場,從而將強化競爭機制,激發中國企業的競爭意識,迫使國內企業注重研究開發和對品牌的培育,加大技術投入,竭力提高員工素質和企業管理水平。競爭的壓力會促使國有企業加快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加速改制、重組、聯合、兼並的進程。由於進口原材料價格的下降,有利於降低某些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提高他們的競爭能力。

7�有利於我國技術進步。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由於我國不是WTO的締約方,目前主要工業發達國對我國實行技術出口管制,同時由於我國未參加WTO知識產權保護協議,外國企業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環境尚存疑慮,不願向我國出售先進技術。加入WTO後,我國在獲得高新技術產品和先進技術方面的條件將大大改善。

8�有利於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增長。

據國外專家估計,加入WTO,中國的GDP可增長2~4個百分點。

9�有利於擴大就業機會。

加入WTO後,投資和出口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參考資料:http://www.stee.agri.gov.cn/ztzl/ztzl_view.asp?int_id=384

Ⅷ WTO是什麼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簡稱WTO)成立於1995年1月1日,總部設在日內瓦。其宗旨是:促進經濟和貿易發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長;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合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生產和服務;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大幅度削減和取消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並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截止1999年12月底,該組織由成員135個,現任總幹事是紐西蘭的邁克爾.肯尼思.穆爾。WTO作為正式的國際貿易組織在法律上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處於平等地位。他的職責范圍除了關貿總協定原有的組織實施多邊貿易協議以及提供多邊貿易談判所和作為一個論壇之外,還負責定期審議其成員的貿易政策和統一處理成員之間產生的貿易爭端,並負責加強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合作,以實現全球經濟決策的一致性。WTO協議的范圍包括從農業到紡織品與服裝,從服務業到政府采購,從原產地規則到知識產權等多項內容。

WTO的最高決策權力機構是部長會議,至少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下設總理事會和秘書處,負責世貿組織日常會議和工作。總理事會設有貨物貿易、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產權三個理事會和貿易與發展、預算兩個委員會。總理事會還下設貿易政策核查機構,他監督各個委員會並負責起草國家政策評估報告。對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每兩年起草一份政策評估報告,對最發達的16個國家每4年一次,對發展中國家每6年一次。上訴法庭負責成員間發生的分歧進行仲裁。

與其前身關貿總協定相比,WTO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知識用於商品貨物貿易。

WTO是一個國際性的貿易組織,其成立的目的就在於要公平,公正的處理各國貿易活動中所發生的爭端,建立平等互利的健康國際貿易秩序。然而在美國向歐盟出口的使用激素的牛肉這一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雖然WTO 不斷完善其規章法案,但是仍然有不少國家和經濟體,出於各種不同的原因,尋找種種借口,不遵守貿易條款。雖然一些權威的認證機構可以通過實驗等方法,證明貿易品完全符合要求,但是貿易方仍會通過其他因素,控制貿易。
摘自雅虎知識堂中國加入WTO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2001年11月10日18時30分,在多哈喜來登酒店薩爾瓦會議大廳,世貿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主席、卡達財政、經濟和貿易大臣卡邁勒宣布:大會開始討論下一個重要議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問題。世貿組織中國工作組主席吉拉德向大會報告工作組的工作,並向大會提交了部長級會議《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決定》草案,請大會審議和通過。在沒有任何反對意見的情況下,會議主席卡邁勒手中擊槌輕落,標志著中國長達15年復關和加入世貿組織進程的結束,宣告了一個歷史性時刻的誕生。坐在主席台上的世貿組織總幹事穆爾等首先起立鼓掌表示祝賀;接著,中國代表團全體成員起立鼓掌,全場700多名與會代表也紛紛站起來,熱烈鼓掌祝賀。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中國逐漸認識到了加強同GATT(關貿總協定)聯系的重要性。1986年7月11日,中國駐日內瓦聯合國常駐代表團代表錢嘉東大使,向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總幹事東克爾(阿瑟�6�1鄧克爾)提交了中國政府關於恢復中國在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的申請。並准備就此問題同關貿總協定締約各方進行談判。提出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申請後,中國與關貿總協定由此開始了長達9年的「復關」談判,一直持續到1995年11月。世界貿易組織取代關貿總協定後,從1995年11月起,中國的復關談判轉為「入世」談判,這個談判又進行了6年,一直到2001年11月世界貿易組織決定中國成為正式成員。中國「復關」、「入世」進程歷盡曲折,漫長的15年談判大致經過了以下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86年7月到1989年5月,為申請、答疑和綜合評估階段。第二個階段從1989年6月到1992年1月,為談判停滯階段。第三個階段從1992年2月到1994年12月,為談判重新啟動和攻堅階段。但由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出爾反爾,要價越來越高,進行無理阻撓,致使在1994年12月17日—21日的第19輪談判中,中國與其他締約方未能就中國成為WTO創始成員國問題達成協議。第四個階段從1995年1月到2001年11月之前,為「入世」談判階段。中國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美歐等主要締約方進行了長達15年的艱苦談判。2001年11月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上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一攬子法律文件,從當年12月11日起中國成為世貿組織正式成員。中國對外開放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加入WTO,將會對近遠期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是中國對外經貿在21世紀實現快速、持續發展的一次重要機遇。從機遇角度和積極的方面看,通過加入WTO,中國可面臨如下機遇:第一,中國加入WTO,有利於協調與世界各國的經貿關系,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擴大出口。可依照世貿組織有關法規和程序,維護中國出口企業的正當權益。第二,加入世貿組織還有助於促進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秩序的建立。第三,加入WTO將有利於在全國建立公平競爭的秩序。第四,加入WTO將會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制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秩序的建立。第五,中國加入WTO,有利於中國調整產業結構,改善產品素質,提高企業競爭力。第六,中國加入WTO,有利於改善和進一步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促進雙邊和多邊關系的長期穩定發展。第七,中國加入WTO,還有利於大陸與港澳台之間經貿關系的發展,有利於加快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最後,中國加入WTO,有助於擴大中國在國際事務特別是在國際貿易方面的介入范圍。不僅可以在政治上和國際事務方面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維護國家主權,而且可以通過在制定國際貿易規則中發揮作用、施加影響,來維護中國的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及時調整和制定中國對外貿易戰略。避免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被歧視和遭受不平等的待遇。加入WTO雖然能給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帶來諸多好處,但並不意味著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入世」猶如一把鋒利的雙刃劍,既有「利」也有「弊」。弊是因為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後必須履行WTO的一系列義務。根據中國與WTO有關締約國的談判結果,中國在「入世」後應承擔的WTO義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較大幅度地削減進口關稅;二是逐步取消非關稅壁壘,如進口許可證、進口配額、外匯管理等;三是增加外貿政策透明度,如取消各種內部規定,公布外貿政策、法規等;四是開放服務貿易市場;五是擴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六是放寬對引進外資的限制,等等。承擔這些義務,將不可避免地給我國國內經濟帶來一定的沖擊和挑戰。但總的來說有利於擴大對外開放,為中國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有利於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增強國家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摘自中國網

Ⅸ 中國加入wto對人民幣匯率影響

針對部分國家向WTO提出人民幣匯率操縱的問題,商務部部長助理俞建華17日表示,WTO 應是主管貿易事宜,沒有一個部門及案例是關於國家匯率的。外匯相關的議題應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審議,在此議題上中國會表達自己的聲音和立場。
俞建華在國新辦舉辦的入世10周年新聞吹風會上說,中國加入 WTO 十年以來,全面履行了入世承諾,平均關稅水平從15.3%降至9.8%,開放了100個服務貿易部門。中國貿易順差呈現下降趨勢,今年1-10月順差額僅有124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4%。貿易順差額佔GDP的比重只有1.4%,完全符合國際公認的所謂貿易基本平衡,就是順差佔GDP3%以內。因此,用貿易順差來說人民幣匯率問題是沒有道理的。

Ⅹ WTO與IMF、WB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WTO: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只適用於商品貨物貿易。世貿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並稱為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貿組織的貿易量已佔世界貿易的95%以上。

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是世界銀行巨頭們私有的歐美中央銀行以及其它一些掌控了世界經濟命脈的銀行家們所掌握的(歐美中央銀行一般是私有的,這些國際銀行家們掌握了貨幣發行權,也就是這些政府真正的幕後之手)國際金融組織。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經營上有其獨立性。總部設在華盛頓。該組織宗旨是通過一個常設機構來促進國際貨幣合作,為國際貨幣問題的磋商和協作提供方法;通過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把促進和保持成員國的就業、生產資源的發展、實際收入的高水平,作為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穩定國際匯率,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避免競爭性的匯價貶值;協助成員國建立經常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在有適當保證的條件下,基金組織向成員國臨時提供普通資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機會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調,而不採取危害本國或國際繁榮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減輕不平衡的程度等

WB:
WB全名為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原名國際復興開發銀行(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它是聯合國屬下的一個專門機構,負責長期貨款的國際金融機構。World Bank是根據1944年美國布雷頓森林會議上通過的《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成立的。其宗旨是通過對生產事業的投資,資助成員國的復興和開發工作;通過對貸款的保證或參與貸款及其他和人投資的方式促進外國和人投資,當成員國不能在合理的條件下獲得私人資本時,則在適當條件下以銀行本身資金或籌集的資金及其它資金給予成員國直接貸款,來補充私人投資的不足;通過鼓勵國際投資,開發成員國的生產資源,提供技術咨詢和提高生產能力,以促進成員國國際貿易的均衡增長及國際收支狀況的改善。 根據世界銀行的宗旨,其主要業務活動是,對發展中成員國提供長期貸款對成員國政府或經政府擔保的私人企業提供貸款和技術援助,資助他們興建某些建設周期長,利潤率偏低,但又為該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必需的建設項目。 世界銀行與國際開發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DA)、國際金融公司(Interational Finane Corporation,IFC)、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MIGA)、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nter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ICSID)五部分共同組成了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nk Group)。

區別於連系
國際貨幣基金主要的角色是核數師,工作是記錄各國之間的貿易數字,和各國間的債務,並主持制定國際貨幣經濟政策。至於世界銀行,則主要提供長期貸款。世銀的工作類似投資銀行,向公司、個人或政府發行債券,將所得款項借予受助國。
IMF的成立目的是要穩定各國的貨幣,以及監察外匯市場。由於IMF不是銀行,它不會放款。然而,國際貨幣基金有儲備金,供國家借用,以在短時間內穩定貨幣;做法類似在往來戶口中透支。所借款項必須於5年內清還。

世貿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並稱為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

閱讀全文

與wto和外匯的聯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金融公司套取首付貸 瀏覽:839
國檢集團漲停 瀏覽:213
金融服務費用的進項稅是否可抵扣 瀏覽:148
投融資規劃報告 瀏覽:934
基金高端理財優勢 瀏覽:405
國際注冊外匯交易師ipa 瀏覽:562
小額貸款公司是金融機構嗎 瀏覽:740
收傭金經營范圍 瀏覽:667
甘肅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908
全國有幾家綜合金融公司 瀏覽:524
信貸資產證券化交易所市場 瀏覽:277
家庭杠桿率排名 瀏覽:626
哪家銀行理財收益比較高 瀏覽:127
傳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 瀏覽:371
天津文化產權交易所下載 瀏覽:667
空港股份股票價格 瀏覽:154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 瀏覽:68
什麼叫會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441
外匯入金進不去是怎麼回事 瀏覽:261
荊門金融投資證券企業名錄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