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占款215

外匯占款215

發布時間:2022-05-20 11:33:05

A. 中國有多少 外匯占款

215,127.83億元

B. 求2009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支出的構成以下八個部分的比例各是多少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8日表決通過了關於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批准2008年中央預算。

據新華社3月21日報道,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8日表決通過了關於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批准2008年中央預算,全文(1/2)如下:

一、關於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

2007年,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中央各項方針政策和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有關決定、決議,國民經濟保持了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也比較好。

全國財政收入51304.03億元,比2006年(下同)增加12543.83億元,增長32.4%,完成預算的116.4%。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7738.99億元,地方本級收入23565.04億元。全國財政支出49565.4億元,增加9142.67億元,增長22.6%,完成預算的106.6%。其中:中央本級支出11445.04億元,地方本級支出38120.36億元。

從中央預算執行情況看,中央財政收入28589.49億元,增加7345.6億元,增長34.6%,完成預算的117.1%。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7738.99億元,地方上解收入850.5億元。中央財政支出29557.49億元,增加6064.64億元,增長25.8%,完成預算的110%。其中:中央本級支出11445.04億元,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支出18112.45億元。另外,安排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032億元以備以後使用。中央財政赤字2000億元,比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2450億元減少450億元。2007年末中央財政國債余額52074.65億元,控制在年度預算限額53365.53億元以內。

中央財政支出(包括中央本級支出及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支出)執行情況主要是:教育支出1076.35億元,增長76%,完成預算的125.4%;科學技術支出999.99億元,增長26%,完成預算的113.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303.16億元,增長13.7%,完成預算的114.1%;醫療衛生支出664.31億元,增長296.8%,完成預算的212.4%;環境保護支出782.1億元,增長61%,完成預算的164.7%;農林水事務支出1274.49億元,增長43.9%,完成預算的106.2%;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包括安全生產、糧棉油等重要物資儲備、解決政策性糧食財務掛賬本息等方面的事務)支出2429.16億元,增長41%,完成預算的127.9%;國防支出3482.77億元,增長18.1%,完成預算的100.3%;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323.01億元,增長5%,完成預算的100.4%,其中國內外債務付息993.45億元;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財力性轉移支付支出10924.35億元,增長21.2%,完成預算的108.1%。

從地方預算執行情況看,地方財政收入41677.49億元,增加9872.46億元,增長31%,完成預算的114.9%。

其中:地方本級收入23565.04億元,來自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的收入18112.45億元。地方財政支出38970.86億元,增加7752.26億元,增長24.8%,完成預算的107.4%。其中:地方本級支出38120.36億元,上解中央支出850.5億元。地方本級支出的36.7%來源於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其中中西部地區本級支出的54.1%來源於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地方財政收支相抵,結轉和結餘2706.63億元(主要是中央和地方財政用超收收入安排的部分尚未執行完需結轉的項目和結余資金)。上述預算執行數在決算編制匯總後,還會有些變化。

2007年預算執行和財政運行主要情況如下:

(一)全國財政收入快速增長

2007年,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在此基礎上,各級財政、稅務、海關等部門大力推進依法治稅,積極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規范非稅收入管理,全國財政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長。其中,國內增值稅15470.11億元,增長21%,完成預算的108.5%;國內消費稅2206.9億元,增長17%,完成預算的107.4%;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6152.21億元,增長24%,完成預算的109.3%;出口貨物退增值稅、消費稅5635億元,增長15.5%,完成預算的115.5%(賬務上作沖減收入處理);營業稅6581.99億元,增長28.3%,完成預算的113.6%;企業所得稅8769.47億元,增長37.9%,完成預算的120.2%;個人所得稅3185.54億元,增長29.8%,完成預算的110.8%;印花稅2261.76億元,增長500.5%,完成預算的545%;關稅1432.54億元,增長25.5%,完成預算的114.6%;非稅收入5691.04億元,增長22.8%,完成預算的111.2%。

需要說明的是,全國財政收入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結構優化、效益提高和收入征管加強。同時,也有一些特殊性、政策性和一次性增收因素,主要包括:一是證券市場交易活躍和適用稅率提高,證券交易印花稅增收1825.85億元;二是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減少退稅400億元,相應體現為收入增加;三是鐵道運輸企業出售國有資產收入上交196億元,屬於一次性收入;四是石油特別收益金全年徵收501.4億元,增加129.37億元。(2006年只徵收了兩個季度)

全國財政收入比預算超收7239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超收4168億元,主要原因是:國民經濟實際增長速度高於預期目標,特別是與稅收直接相關的工商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企業實現利潤等實際增長大大高於預期目標,相應的稅收實際收入也高於預算數;年度預算執行中國家根據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需要出台一些新政策,如證券交易印花稅和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相應增加了一部分收入;稅收征管加強,徵收率進一步提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中央預算審查監督的決定》和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有關決定、決議要求,並認真研究和吸收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全國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的意見和建議,中央財政超收收入除依法增加有關支出外,主要用於辦關系民生的大事、辦建立機制制度的事。

一是根據現行財政體制和制度規定增加安排支出1014億元。其中:增加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和稅收返還667億元,車輛購置稅超收117億元專項用於病險橋梁維修改造等公路建設,鐵道運輸企業國有資產變現收入196億元專項用於鐵路建設,增加科學技術支出29億元。二是改善民生和加強薄弱環節增加安排支出1437億元。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161億元,教育支出210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44億元,醫療衛生支出313億元,環境保護支出196億元,廉租住房保障補助48億元,公共安全、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33億元,文化支出11億元。三是進一步增強財政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安排1717億元。包括:削減財政赤字450億元,解決政策性糧食財務掛賬歷史欠賬235億元,增加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032億元。2007年中央財政超收收入安排情況,國務院已向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
(二)財政宏觀調控進一步加強

針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認真落實加大「三農」投入和轉移支付力度等措施的基礎上,及時完善穩健財政政策有關措施,並與其他政策協調配合,促進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較大幅度地削減財政赤字,優化中央建設投資結構。財政赤字在年初預算比2006年減少300億元的基礎上,執行中又削減450億元,中央財政赤字2000億元,佔GDP的比重下降到0.8%。中央建設投資規模1344億元,主要用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西部大開發等方面。合理把握投資項目預算下達節奏,優先安排重點項目預算資金。

實施緩解流動性過剩的財稅措施。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及調整2007年末國債余額限額的決議》,財政部發行15500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用於購買2000億美元外匯,減少了外匯占款,減輕了貨幣政策的操作壓力。將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由20%調減為5%,增加了居民存款收益,降低了因物價上漲對居民儲蓄存款利息收益的影響。

調整完善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財稅措施。取消了553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降低了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降低了能源資源性產品等511項商品的進口關稅,提高了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等222項商品的出口關稅。調整了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商品范圍,對部分資源性產品、重大技術裝備等實施進口稅收優惠,出台了對鼓勵目錄內產品和技術進口的補貼政策。支持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

強化支持節能減排的財稅措施。中央財政支出235億元,地方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支持十大節能工程、中西部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淘汰落後產能等。制定並出台了節能產品強制政府采購政策,將政府優先採購的環境標志產品從856種增加到2823種。運用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煤層氣的抽采利用和農業節水灌溉;調整部分應稅礦產品資源稅的稅額標准,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將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等納入新的企業所得稅法的稅收優惠范圍。穩步推進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全面實施促進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政策。創新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機制。

大力支持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增加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的投入,加大對公益性科研機構和公益性行業科研的支持力度,支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

推動科研機構管理體制改革。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開展創業風險投資試點,制定實施支持國家大學科技園以及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科技發展的相關稅收政策。

(三)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力度加大

大幅增加涉農補貼資金。中央財政對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支出276億元,增長130%。農機具購置補貼支出20億元,增長233.3%。良種補貼支出66.6億元,增長60.5%。全國糧食直補資金151億元,13個糧食主產省(區)均達到本省(區)糧食風險基金的50%以上。實施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收購小麥579億斤。中央財政支出105.3億元,支持生豬、奶業和油料生產發展,保障市場供應。在六個省(區)開展水稻、小麥等重要農作物保險保費補貼試點。支持350萬農村勞動力進行轉移培訓,在2萬個村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

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中央財政支出194.6億元,加強農村「六小」工程建設。支持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支出42億元。推進農業綜合開發,支出115.7億元,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准農田2360萬畝,全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30億公斤,扶持1457個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支出172億元,用於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土地整理以及耕地開發。支出10億元,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農業科技推廣。加強農村商貿流通和市場體系建設支出12.9億元。

支持抗災救災和扶貧開發。針對2007年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形勢,中央財政及時安排並撥付133億元,地方財政也積極安排資金,有力地支持了抗災救災。加強扶貧開發工作,支出144億元,重點支持中西部貧困地區,並創新工作機制,提高扶貧開發實效。

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大力支持農村義務教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繼續實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西部地區計劃生育「少生快富」等工程,啟動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制度試點。

以上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各項支出合計4318億元,增加801億元,增長23%。(需要說明的是,「三農」支出並不是單獨的預算科目。為了便於審議,專門把涉農的各方面支出項目綜合反映在「三農」支出中,因此與以下教育、醫療衛生等相關科目會有所交叉)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進展

推動教育事業發展。中央財政用於教育支出1076.35億元,增長76%。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對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全部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提高中小學公用經費和校舍維修經費補助標准,中央財政支出364.8億元,地方財政也相應支出323億元,使1.5億學生和78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受益。支持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施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實施新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擴大資助比例,提高資助水平,通過助學金等形式對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給予資助。

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央財政用於醫療衛生支出664.31億元,增長296.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面擴大到全國86%的縣,參合農民達7.3億人,中央財政補助114億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開始試點,財政對試點城市參保居民按每人每年不低於40元的標准給予補助。

進一步推進城鄉醫療救助工作,支出34億元。加大公共衛生投入力度,支出96.8億元,重點支持重大疾病防治和社區衛生服務發展。

支持社會保障和就業等工作。中央財政用於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303.16億元,增長13.7%。在全國農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補助財政困難地區30億元,地方財政也增加了投入。補助160億元,支持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補助65億元。提高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擴大優撫對象范圍,補助17億元,享受補助的優撫對象達到600多萬人。對受豬肉等食品類價格上漲影響較大的城市低保對象和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大中專學生等給予補貼。對受成品油價格調整影響較大的漁業、計程車司機等行業和群體補貼150億元。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支出51.1億元。安排92戶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補助200億元,安置職工35.7萬人。補助100億元支持解決國有企業職工工資歷史拖欠。支持做好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工作,支出137億元。加大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補助238億元,進一步完善失業人員、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就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中央財政支出383.7億元,支持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進一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政策。其中,新增11.2億元,用於在現行退耕還林糧食和生活費補助期滿後繼續補助退耕農戶。支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央財政補助15.8億元。

建立廉租住房制度。中央財政安排51億元,各地也相應加大了投入,並制定財政配套措施辦法,明確相關稅費扶持政策,支持各地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

促進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支持實施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和農村電影放映等工程,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支持我國動漫產業發展。

加強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中央財政支出33億元,支持加強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展質量抽查打假和專項整治,健全食品安全標准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支出30億元,加強訴訟收費制度改革後法院經費保障。幫助貧困地區政法機關改善執法辦案裝備和解決辦案經費不足,補助74.9億元。

(五)財稅改革穩步推進

轉移支付制度進一步完善。2007年中央財政對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區)的財力性轉移支付達到7092.9億元,增加1933.2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2505億元,促進了地區間財力均衡分配。完善財力性轉移支付測算辦法,建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移支付制度。調整完善「三獎一補」政策,增加了對地方調節縣級財力差距和保障重點支出的獎勵,中央財政獎補資金達到340億元,增加105億元,縣鄉財政困難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全國縣級支出佔地方支出的比例較政策出台前提高了3個百分點。清理整合中央財政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從213個壓縮到174個。有關規范財政轉移支付情況國務院已向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

稅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改革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從2008年1月1日起實施。修訂後的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運行平穩,相關政策進一步完善。在東北地區試點基礎上,增值稅轉型改革范圍擴大到中部26個老工業基地城市的八個行業。

資源稅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預算制度改革逐步推進。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開始試行。全面使用新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編制政府預、決算,組織預算執行。部門預算改革不斷深化,支出標准體系繼續完善,開展了實物費用定額和預算支出績效考評試點。所有中央部門及所屬基層預算單位,全國所有省份和計劃單列市本級以及大多數市縣的基層預算單位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減少了資金運行的中轉環節。財稅庫銀稅收收入電子繳庫橫向聯網在10多個省份開始試點,近50個中央部門和絕大多數地方實施了非稅收入收繳改革,保障財政收入及時入庫。政府采購制度不斷健全。「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進一步深化。規范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工作平穩開展。支持企業、金融等改革也取得了成效。

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全國31個省份在不同范圍內進行了農村綜合改革。推進國有農場稅費改革,減輕1856萬農場職工負擔62億元,人均減負332元。中央財政補助60億元,地方也積極籌措資金,開展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試點。穩步實施大湖區農民負擔綜合改革,共減輕大湖區2616萬農民負擔23億元,人均減負89元。

(六)財政管理和監督繼續強化

增加預算編制時間,規范預算編報程序,預算編制管理進一步強化。加強預算執行工作,完善有關制度措施,預算執行效率不斷提高。穩步推行公務卡管理試點。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圓滿完成。新的企業所得稅法等一批法律法規順利出台。政府會計改革研究不斷深入。新的《企業財務通則》和《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公布執行。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在上市公司和部分國有企業平穩實施,新的審計准則體系在會計師事務所全面執行。財政監督成效明顯,共查出各種違規違紀資金569億元,挽回損失215億元,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財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作用逐步顯現。國務院對全國人大有關決定、決議和審計報告所提問題和意見高度重視,要求財政部及有關部門自覺接受全國人大、審計和社會監督,切實加強整改。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深入查找原因,認真加以整改。相關情況國務院已報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

2007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回顧過去的五年,財政工作呈現新的面貌。

財政實力不斷壯大。2003-2007年,全國財政收入累計約17萬億元,比上一個五年增加10萬億元,年均增長22.1%;全國財政支出累計約17.7萬億元,比上一個五年增加9.6萬億元,年均增長17.6%。

財政宏觀調控作用有效發揮。根據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由積極的財政政策轉向穩健的財政政策,較大幅度地削減中央財政赤字,及時、有針對性地完善調控措施,促進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C. 香港的外匯儲備總值在世界外匯儲備中排行第幾

香港外復匯儲備全球排行第八位.
香港製金融管理局7日公布,截至6月底的香港外匯儲備資產為1266億美元,比5月底增加1億美元。
金管局表示,目前香港外匯儲備額在全球排行第八,外匯儲備資產相當於香港流通貨幣的6倍多。
據了解,全球外匯儲備占前7位的依次是中國內地、日本、中國台灣、俄羅斯、韓國、印度和新加坡。

閱讀全文

與外匯占款215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融資規劃報告 瀏覽:934
基金高端理財優勢 瀏覽:405
國際注冊外匯交易師ipa 瀏覽:562
小額貸款公司是金融機構嗎 瀏覽:740
收傭金經營范圍 瀏覽:667
甘肅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908
全國有幾家綜合金融公司 瀏覽:524
信貸資產證券化交易所市場 瀏覽:277
家庭杠桿率排名 瀏覽:626
哪家銀行理財收益比較高 瀏覽:127
傳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 瀏覽:371
天津文化產權交易所下載 瀏覽:667
空港股份股票價格 瀏覽:154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 瀏覽:68
什麼叫會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441
外匯入金進不去是怎麼回事 瀏覽:261
荊門金融投資證券企業名錄 瀏覽:922
有哪個金店回收黃金 瀏覽:212
蘭州證券公司最低傭金 瀏覽:650
兩物體對地面壓強一樣且杠桿平衡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