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匯儲備通俗解釋是什麼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通俗點講就是一個國家持有的國外貨幣的量,比如一個中國商人把產品賣到國外獲得的是美元,他會到銀行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中國銀行把這些美元成立一個專門的部門來管,這部分美元就成了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的儲備資產,可以充當儲備資產的貨幣必須在國際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外匯儲備體現為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國家可以通過外匯儲備增加進口貨物和出口收入;同時,外匯儲備對國家的貨幣政策具有一定的影響,具有一定的貨幣宏觀調控能力,對外匯儲備的控制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外匯儲備的發展
為了應付國 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外匯儲備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還經常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外匯儲備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在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外匯儲備比例不斷增高。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繫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是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是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四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B. 請問外匯儲備來源於哪裡
主要是通過我們的貿易順差,因為我們中國持續十餘年保持了外貿逆差,出口收入大於進口收入。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實施針對FDI流入的優惠政策,所以導致FDI大量流入,FDI流入之後轉換成人民幣過程中也會形成外匯儲備。由貿易順差FDI之外的資本流動。大家知道我們中國現在還沒有全面開放我們資本帳戶,所以外資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現在只能夠通過QFII,而QFII目前規模只有100多億美元,所以絕大部分通過貿易合FDI流入的資本都不是通過QFII的正規渠道,而是通過各種地下錢庄或者虛假的貿易順差,或者虛假的外資流入進來的。是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順差。部分外匯儲備其實是通過「通貨膨脹稅」獲得的;央行購買外匯所使用的人民幣中有一部分貨幣屬於「經濟發行」。而這樣過多的外匯儲備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年積累的經常項目贏余,另一方面是多年流入的外資。
C. 外匯儲備是誰的
外匯儲備是央行的錢,也代表國民財富,不能理解成一般意義上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不能無償使用
「出口創匯」——對這個前些年熱火朝天的口號,許多人至今仍記憶猶新。於是,有觀點認為,我國外匯儲備是國內千千萬萬企業或個人用實實在在的商品、能源、資源及隱性的環境代價換來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錢」。
無償分給民眾,會導致通貨膨脹、央行破產等嚴重後果,「花」外儲應堅持有償使用、境外使用的原則
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企業和個人不是把外匯無償交給央行,而是通過銀行賣給央行,並獲得了等值人民幣。這些交易都是出於等價和自願的原則,企業和個人的經濟利益在外匯與人民幣兌換時已經實現,即「銀貨兩訖」。另一方面,央行購買外匯,要付出等值的人民幣,這個過程表現為人民幣投放,也就是「發票子」。換言之,外匯儲備是央行用「發票子」這種向社會負債的方式「買」來的,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資產方為外匯儲備,負債方則是等值的人民幣投放。看似光鮮的外匯儲備其實並非央行的「凈資產」,背後對應的是等量負債。
D. 中央銀行負責的黃金外匯儲備業務有哪些作用
黃金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黃金量和外匯儲備的簡稱,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外國債券和財富的水平。
黃金和外匯是國際重要的支付手段和購買手段,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增加本國的黃金外匯儲備,以增加自己的經濟實力。
中央銀行負責的黃金外匯儲備業務有助於穩定幣值和匯價,有助於降低對外債的依賴,靈活調節國際收支,以維持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
我國的國際儲備主要有四種形式:黃金儲備、外匯儲備、特別提款權和在IMF的儲備寸頭。
其中黃金、特別提取款、在IMF的儲備寸頭在一定時期內是較為穩定的,因此國際儲備管理主要體現在對外匯的管理上。
我國的外匯儲備是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下,在國際市場上直接負責經營和管理,同時對部分儲備資金實行委託管理。
在外匯儲備管理上遵循安全性、流動性和增值性的原則,以安全性為第一要求,在保證外匯資金安全和流動性的基礎之上有所增值。
E. 外匯儲備包括哪些方面
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的總額。
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19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
中國外匯儲備組成:中國外匯儲備主要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巨額貿易順差;二是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的大幅增加;三是外國貸款的持續增多;四是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的「熱錢」流入(估計2008年年初已超過500億美元,2009年年初超過1000億美元)。
外匯儲備,是指中央銀行和其他政府機構為滿足國際收支需要而集中持有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是國家貨幣當局持有的資產,可隨時兌換外幣。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方式,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支票、本票、外幣匯票等。國際收支逆差和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匯率。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F. 中國的外匯儲備指的是中央銀行持有的外匯還是全社會的儲備
中國 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國大陸外匯儲備作為國家資產,由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部分實際業務操作由中國銀行進行
G. 外匯儲備是不是放在央行,沒有放在商業銀行流通
一是外匯儲備是由中央銀行掌控的,而中央銀行又是將外匯儲備以某種形式(存款或購買有價證券等)將外匯儲備投資在國際金融市場或儲備貨幣發行國。
二是並不是央行發現商業銀行外匯少了或多了,而是外匯經營銀行在外匯經營業務中外匯賬戶余額多了(多頭)出售給中央銀行,少了(空頭)向中央銀行購買。
H. 外匯儲備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管理還是由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
儲備是由央行管理!進出口外匯方面的管制有外管局管理!
I. 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外匯儲備的作用:
1:可以購買外幣或者賣出外幣來調控匯率以致平衡
當一個國家的本幣面臨升值的時候,這說明國外市場對本過的貨幣要求量提高,如果這時候我們不把本幣更多的投入國外市場,這時貨幣升值,不利於本國出口貿易。反之,如果本幣貶值,那麼我們就需要減少外匯儲備買入外幣來達到匯率平衡。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越多,它對於本幣匯率的調控能力越強。
2:進口貿易的需求
我們都知道進口商品是通過外幣進行交易的,如果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不足,一旦進口交易金額超過了外匯儲備,那豈不是很尷尬。羅伯特·特里芬,知名的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曾經說過,一個國家為了保證進出口中的外匯需要,應該保持3-4個月進口總額的外匯儲備,這樣才不會在進出口上不至於出現很大的外匯短缺。
3:代表國家的財富
外匯儲備也是也是屬於央行的資產,外匯越多,對於國際的事務,償債能力也會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