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在中國「外匯卷」上的國內景點,憑什麼榜上有名
很多人都不知道「黃果樹瀑布」以前叫什麼?人們曾經叫它「白水河瀑布」,後來因為瀑布的周圍生長著很多黃顏色皮的果子,因此大家稱它為「黃果樹瀑布」。
說起黃果樹瀑布的名聲大噪,有一個人是必不可提的,那就是徐霞客。在他的游記中曾這樣寫道,翻岩噴雪,溪街如白鷺群飛。一溪懸搗,萬練飛空,搗珠飛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勵。所謂珠簾鉤不卷,飛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狀也。從他的游記中就可以感受到黃果樹瀑布的奇觀了。
⑵ 中國銀行在哪年發行外匯兌換券
1980年4月1日 (農歷二月十六)國務院授權中國銀行在國內發行外匯兌換券。
國務院規定,外匯兌換券是一種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憑證,外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過入中國時,須將所持外幣,在中國銀行或指定的外匯代兌點,以當時的匯率,兌換成外匯券,並在指定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使用兌換券可以購買一些用人民幣買不到的緊缺商品。
外匯券面額有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7種面額,它的官方兌換價與黑市價向來有很大距離,依規定不準私自在民間兌換。
外匯券也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種「紙」。後來東西多了,人民幣啥都能買到了,進友誼商店也不用看護照了,1995年1月1日外匯券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一些人開始收藏它。
【拓展資料】
外匯券是我國改革開放事業中的一個新生事物。從理論上講,它本身不是貨幣,其性質是一種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票證,完整稱謂是「人民幣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前提是「人民幣」,是人民幣外匯兌換憑證,視同旅行支票或水單,是一種支付憑證。
然而,由於認識上的差異等原因,外匯券發行初期,內外各方面對此舉措議論紛紛。擁護者認為:它是一種創新,方便出入境旅客,可防止套匯,有利於創匯,增加國家非貿易外匯收入,便於三資企業計算外匯留成。反對者也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
外匯券是一種票券,一定范圍內具有計價、流通等貨幣職能,但非正宗貨幣。主要體現為,它印有與人民幣等值的面值,但不像人民幣單獨使用;與外匯雖然僅一字之差,但其功能卻有實質不同,只能在我國境內流通使用,而外匯是國際間收支買賣、借貸、轉移的結算手段,可以用作國際上各國資產、債務清償、有價證券、憑證等;與外幣區別顯著,外匯券只限國內市場替代外幣流通,而外幣可在國際市場自由兌換,如:美元、日元、歐元、英鎊等;又別於當年獨特「票證時代」流通中的糧、油、棉、布、糖、煙、酒、煤票,可單獨使用,具備貨幣功能。此外,雖然外匯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貨幣,但這種有價證券與人民幣等值,輔幣與人民幣混用,加之用它購買任何商品,包括當時憑票證供應的物資,都無需再提供票證,具有特殊的優厚條件。為此,在人們的理念中,外匯券具有替代貨幣的概念,在當時被外國客商認為是一種「特權」的貨幣。
⑶ 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1979年十元,現在值多少錢
大概400元左右。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的特點
1.題材上佳。兌換券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產生的,它是與人民幣等值發行的特殊貨幣,反映了當時鮮明的時代特徵。在一個國家同時發行兩種不同的貨幣在國際上也是非常罕見的,故具有特殊的意義。
2.信譽極好。郵票和電話磁卡中有不少品種都跌破了面值,而錢幣收藏從來不存在這種打折現象,信譽一向很好,兌換券又屬錢幣收藏品中的佼佼者,故人們很樂於收集。
3.防偽性強。兌換券設計新穎,紙質精美,印刷考究,使用了當時最先進、最科學的防偽技術和製作工藝,普通老百姓很容易識別其真偽,故目前市場上贗品幾乎沒有。
4.存世量少。人民銀行在兌換券停止流通前曾做了大量的回收宣傳工作,並進行了銷毀,況且兌換券又經過十幾年流通領域的洗禮,目前散落在民間成批的全品相兌換券已很少見了,其實際存世量比同期使用的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幣少許多。外匯券長達15年的流通,損耗保守估算在70%以上,再除去回收後銷毀,所剩不多,而消耗最多的也是壹角、伍角券的找零用量。據收藏人士透露,火炬壹角只發行了兩個大組,是A字頭和Z字頭,其中A字頭僅從AK-AZ16組,Z字頭從ZA-ZZ26組,計42組。而其他券別則是26個英文字母的兩兩選排列為26×26=676組,是火炬發行量的16倍之多。境外收藏沉澱。國外旅遊觀光者、求學者回國來不及兌換的或是有意留作紀念的都不在少數,這些也使小面值的壹角券居多。
5.價格偏低。兌換券在我國形成集藏熱僅十餘年時間,盡管在1997年4月幣市高潮時曾有過不俗的表現,但近兩年來價格卻不斷走低,目前已在底部區域徘徊了很長時間,與流通紀念幣和第三套人民幣部分品種相比,兌換券目前的價格仍屬偏低,可見其後市上漲空間較大。特別是低面值的壹角、伍角和壹元券,由於售價低廉,很受錢幣收藏者的歡迎,是兌換券中的強勢品種,今後定會有不俗的表現。
6.配冊產生新需求的預期較高。眾所周知,到目前為止,只出過兩種外匯券收藏冊,一是中國銀行在外匯券停止流通後設計出版的紀念冊,一套9枚,未含火炬壹角,另一個是1998年《中國錢幣冊》編輯部設計的大16開收藏冊,也是一套9枚的位置,至今還沒有出過10枚大全套的外匯券收藏冊。最近,業界人士開始考慮關於設計新冊並增加火炬壹角位置。這無疑是重大利好,由此帶來的對火炬壹角的需求可想而知,配新冊需要,原有老冊子的要拆開配齊以滿足求全心理。支撐其價格的主要因素是發行量小、價格相對較低、需求量大、市場形象好、人氣指數高。
⑷ 1979年外匯兌換券
外匯兌換券
foreign exchange certificate
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代用券。簡稱外匯券。它只能在指定的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但不是另一種貨幣。20世紀70年代後期,隨著中國旅遊事業的發展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的不斷增加,來中國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日漸增多,專門為他們服務的賓館、商店及其他服務部門也相應增加。由於中國實行統一的人民幣市場,禁止外幣在國內市場流通,為便於外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及駐華外交、民間機構常駐人員在這些場所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中國銀行從1980年4月起發行外匯兌換券。其面額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種,票面與人民幣等值,不準掛失。外匯兌換券的兌換手續是:凡國外旅客、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入境時,所攜入的外幣、外匯可一次向中國銀行兌換成外匯券。出境時,如有剩餘外匯券來不及兌回外幣時,允許自由攜出境外,以後來華時可再攜入使用。1995年7月1日起,外匯券停止流通。
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是中國銀行發行的以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等持有的外幣為兌換對象,在國內指定范圍內同人民幣等值流通的票券。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惟一法定貨幣,外匯券嚴格說只是一種票券,而不是一種貨幣,但它又在一定范圍內具有計價、流通等貨幣職能。
中國銀行於1980年4月1日開始發行1979年版外匯兌換券,面額分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種,1990年4月1日又發行了1988年版50元、100元券,這樣共計發行了7種面額、9種版別。外匯券發角為最小單位,角以下的小數使用人民幣輔幣。
外匯兌換券的票面特點是:正面上書「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中央是我國的風景名勝圖景,四周飾以機刻花紋構成的封閉式四邊框,兩旁上部分別有機刻花球圖案和阿拉伯數字面額,下部印有漢字面額與漢字、號碼。1979年版各票券為2個漢語拼音冠字6位號碼,1988年版各票券為2個冠字8位號碼,並有「行長之章」印,下邊框有「一九七九年」或「一九八八年」年別年號。50元、100元右方有國徽固定水印,10元至5角券有五角星、火炬混合滿版水印,1角券為國旗五角星滿版水印。背面印有英文「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和阿拉伯數字、英文數字面額,中間是中、英文的文字說明。1988年版100元券與1979年版100元券只是顏色不同,1988年版50元券與1979年版50元券除顏色不同之外,主景和花紋圖案等均有變化。
1994年1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關於外匯兌換券停止流通和限期兌換的公告》,公告規定,「從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兌換券停止在市場上流通。境內機構、外商投資企業以及來華的外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和境內居民均不得再用外匯兌換券標價、收付、結算」。「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1994年12月31日,外匯兌換券持有者可以到各銀行指定的外匯兌換期截止到1995年1月1日以後只能到中國銀行兌換;中國銀行兌換期截止到1995年6月30日」。1996年5月13日,中國銀行又發布了《關於延長外匯兌換券收兌期限的公告》,公告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國銀行將收兌外匯兌換券的日期延長到1996年6月30日」。「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1996年6月30日,外匯兌換券5持有者可到中國銀行各機構停止辦理兌換,從1996年7月1日起,中國銀行各機構停止兌換外匯券,且今後不再延期」。至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使用達15年之久的外匯兌換券全部退出流通,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外匯券雖然是一種票券,而非正宗貨幣,但它又不同於糧票、布票、煤票、油票等票券,它印有與人民幣等值的面值,可以不如人民幣單獨使用,屬於一種集券、幣於一身的特殊的貨幣。隨著銀行停止兌換,市面停止流通,外匯券的職能僅剩下收藏一種,目前還有為數不多的外匯券散落在民間和幣商手中,投資者、收藏者對其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關注。外匯券之所以受到垂青,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外匯券具有增值性。現在人民幣群眾投資意識濃厚,希望能有一種收藏品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外匯券由於國家發行了15年後又限期收回,散落民間的數量不多,特別是品相較佳的全套外匯券更是鳳毛麟角,故而成了投資者競相追逐的目標。
二是外匯券具有欣賞性。外匯券採用的是高質量的水印紙,紙質柔韌適度,畫面設計疏朗明快,圖案全部是祖國的名勝古跡和名山大川,有長城、天壇,還有聞名世界的黃果樹大瀑布,風光秀麗的西湖三潭印月,被譽為天下第一山的黃山,舉出聞名的長江三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特別是出自郭沫若先生之手的「中國銀行」的行名題字,更使票面熠熠生輝。
三是外匯具有史料性。外匯券是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在當時物資供應、外匯管理一時跟不上迅速發展形勢的特定條件下產生的,在替代、肅清外幣在我國市場上的非法流通方面,起到了維護我國貨幣主權尊嚴的作用,並且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堵塞了非法套購非貿易外匯渠道,防止了外供單位的商品被搶購、進口商品外匯供應無保證,因此,外匯券本身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名稱 當前最高成交價(元/張) 當前最低成交價 (元/張)
外匯券1979年壹角瀑布(水利發電) 7 3
外匯券1979年壹角瀑布(火炬水印) 130 70
外匯券1979年伍角北京-天壇 10 7.8
外匯券1979年壹圓西湖-三潭印月 15 12
外匯券1979年伍圓黃山 70 60
外匯券1979年拾圓長江-巫峽 150 115
外匯券1979年伍拾圓桂林-象鼻山 2800 2350
外匯券1988年伍拾圓桂林山水 900 750
外匯券1979年壹百圓萬里長城 1800 1300
外匯券1988年壹百圓萬里長城 850 700
⑸ 手上有一些過去的外匯兌換券,請問有什麼價值么
所謂外匯兌換券。是指我國在實行外匯管理,禁止外幣在國內流通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為了適應我國對外經濟與文化交流的發展,便於外匯持有者在國內消費,而發行的一種有外匯價值的特殊貨幣。1979年,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行,許多海外友人及資本擁有者紛紛進入中國,或旅遊觀光,或投資辦廠,一時成為一種潮流、在這種形勢下,中國銀行經國務院授權,特地發行了一套為方便境外人士在國內消費支付需要的特殊貨幣,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外匯兌換券」。
外匯兌換券的全稱是「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始發於1980年4月1日,止於1994年1月l日,並於1995年1月1日起停止在市場上流通。外匯兌換券的面額分別為1角、5角、l元、5元、10元、50元、100元7個券種,共有1979年和1988二年兩種版別,其中1988年版只有50元和100元兩種面額。
目前,只有收藏價值。
⑹ 什麼是外匯劵
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是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代用券。它只能在指定的專范圍內與人屬民幣等值使用,但不是另一種貨幣。中國銀行從1980年4月起發行外匯兌換券。外匯券是一種票券,印有與人民幣等值的面值,可以單獨使用,有購買能力,而且購買力與當時的人民幣鈔票不同,屬於一種集券、幣於一身的特殊的貨幣。1995年1月1日停止流通後,它只具有收藏價值。
⑺ 為什麼要發行外匯兌換券
在改革開放初期,來華訪問的外國人、歸國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日益增多,而中國的市場供應還非常緊張,國內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糧油、肉、布等)還實行定量供應。為滿足來華的外國人及歸僑的需要,中國興建了一批賓館和商店。然而,當時國內是禁止外幣流通的。為了便於他們在這些場所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同時又使他們區別於國內居民,國務院於1980年4月1日授權中國銀行發行外匯兌換券。外籍人士須將所持外幣在中國銀行或指定的外匯代兌點兌換成
外匯券,並在指定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離開中國大陸時,他們可以選擇將外匯券換回硬通貨或留著以備下次來華時使用。很多外國人當時都管外匯券叫「旅遊貨幣」。
⑻ 中行外匯兌換券發行四十周年加字紀念券有沒有收藏價值和購買必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相信有很多朋友在現實生活中會購買一些具有價值的珍藏品,因為這些具有價值的增長,並隨著年限的增長,會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甚至在未來的某一天,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因此很多朋友都非常關心這一塊,尤其是對於中行外匯兌換劵發行的四十周年的加志紀念券更是如此,很多朋友都想知道這樣的債券究竟有沒有收藏的價值和有沒有購買的必要,實際上收藏的價值還是很大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這套紀念券的價值還是非常大的,如果有想要購買的朋友也是可以去購買,畢竟珍藏之後還是會有很大的升值空間的,這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不錯的。
⑼ 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是要來幹嘛的
所謂外匯兌換券。是指我國在實行外匯管理,禁止外幣在國內流通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為了適應我國對外經濟與文化交流的發展,便於外匯持有者在國內消費,而發行的一種有外匯價值的特殊貨幣。
外匯兌換券的全稱是「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