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國家對外匯方面的態度

國家對外匯方面的態度

發布時間:2022-06-04 17:31:02

外匯對一個國家的影響

這些外匯儲備只能說算是中國保證外部經濟安全和進行全球一般性擴張的武器,大量的外匯儲備能保證中國的國際收支不出現問題,擁有強大的國際支付能力,比如大規模的購進資源,海外投資等等,其實是保證匯率市場的金融安全,大量外匯有在匯率市場干預人民幣拋售的能力。但是同樣,大量外匯也會導致人民幣升值壓力,不過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第三,大量外匯有利於中國進行金融擴張,比如中國可以搞賣方貸款,就像巴基斯坦買中國飛機那樣,中國給貸款也給飛機,這樣看起來似乎很吃虧,其實是一個將外匯資產置換為債權的途徑,好處很多,第一就是為中國產品進行市場開拓,先佔領市場就有先機,第二就是這些債務雖然是美元計價但是這些欠債國家一般是還不了的,這樣中國在後期就可以美債轉人民幣債,或者美債轉股債,轉資源開發權等等。算得上某種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第三么,大量外匯可以作為貨幣互換的基礎,在外部經濟安全方面,目前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就是對沖貨幣流動性泛濫導致的債務稀釋和損失,實際上隨著歐美日本等國家進行貨幣的超發,中國外匯儲備出現了幾乎一致的大幅提高,雖然比較無奈,不過到底是起了穩定作用。

在資源市場上,大量的外匯基本保證了資源的供給不會出太大的問題,雖然在定價權上中國確實被動,但是重要的是,中國發展的奶不能斷。當然,這個還有另一種用處,就是打擊某些國家的資源購買能力,比如東南亞國家,印度等。對於中國企業進行海外擴張也是極為有利的,尤其是進行股權爭奪,不過這樣龐大的外匯,實際上能花的不多。這幾年中國進口大大增多,從經常項目而言,我認為過不了幾年進出口可能就要達到平衡。這些外匯對我國金融市場壓力會大大的增加,我認為中國應該加快離岸金融中心的建設,把這些外匯的相當一部分進行體外循環,可以這樣說,目前通過正常途徑我國消化外匯的能力其實已經開發潛力不大了,我們要想辦法如何將這些外匯引導到別國。在這個方面,我覺得中國可以有很多路,比如和阿拉伯聯盟國家合作,加快進入拉美地區,在海外的金融市場多建立合作合資企業,甚至不惜直接在某些國家的金融市場,比如股市下手。這個些導流流動性進入他國的辦法,需要離岸金融中心配合。不能把洪水裝在自己的池子里,要把洪水裝在別人的池子里,目前中國想搞什麼高風亮節,我認為極為不可取。尤其是在人民幣壓力極大,國內市場壓力也極大的情況下,同時也是龐大的外匯儲備給予我們的極大的空間和權力,美元如果沖不破中國的防線,那麼最後只會迴流淹死美國自己,而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正是修築堤防最好的工具。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❷ 請問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過多對這個國家會分別有哪些正面的和負面的影響

7000億美元外匯儲備之憂患

作者:巫繼學 來源:東方早報

中國金融目前面臨的風險與挑戰,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都是空前嚴峻。面對7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及其增幅,我們應該認真思考一下,其中是否會隱藏著一些麻煩?

中國人民銀行7月15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六月末,中國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7110億美元,同比增長51.1%。專家稱,中國外匯儲備充裕是一個「中性」消息,不特別好但也不特別壞,外匯儲備關鍵不在多少而在能否發揮效力。(《中國外匯儲備突破7000億美元年底可能超越日本》2005年07月15日中國新聞網)

有的專家認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面臨自身金融改革和防範外在風險的壓力都比較大,外匯儲備相對比較充裕應該是合適的。但在我看來,這種看法大可商榷。中國金融目前面臨的風險與挑戰,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都是空前的嚴峻。面對這有些可疑的7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及其增幅,我們的金融官員應該認真思考一下,其中是否會隱藏著一些麻煩?

如何看待迅猛的外匯儲備增長

那麼,應該如何理解這7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及其不正常的增長幅度?果真如有的專家所說的那樣,中國外匯儲備目前的現狀是「中性」嗎?依我之見,這7000億美元外匯儲備,是一筆疑竇叢生的錢,這是一筆不合時令的錢,這是一筆令人感到不安的金錢!

毫無疑義,7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及其不正常的外匯增幅,其中大藏玄機。

第一,外匯儲備漲幅十分可疑。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余額已經達到7110億美元,同比增長51.1%。截至2005年6月末,外匯儲備增加1010億美元,同比多增33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國家外匯儲備還僅為4706億美元。2004年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首度超過6000億美元,達到6099億美元。這個增長速度是歷史上的最高增長紀錄之一,因為它是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增長的。對此,我贊同國資委研究中心趙曉的分析,在增加的外匯中,大概有40%是難以解釋的。這么大的一筆無法解釋的外匯,難道不讓人提心吊膽。依我的看法,就是到賬面的錢,不一定真正是自己的錢。從近年來披露的經濟事件來看,目前金融財務手法也在花樣翻新,表現在或者統計到自己賬面來的錢,可能其中大有文章。甚至移花易木,暗渡陳倉,也不無可能。

第二,中國外匯儲備驟然大幅提升,其時機也很微妙。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我們的外匯儲備的增長,究竟是因為這段時間產業創匯增幅帶來的呢,還是這段時間外商投資增加帶來的,抑或其他國際認同的正當渠道帶來的?其實都不是,至少沒有數據顯示是。然而,從時間段上來說,它恰好與逼人民幣升值遙相呼應。這種巧合無法不令人產生一定的聯想?

第三,國際經濟博弈中也出現了一些十分反常的現象。先是狂逼中國人民幣升值的美國,其參議院突然擱置人民幣升值議案;其間,還有超重量級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財長斯諾參議院作證,反對硬逼人民幣升值。接著,新近召開的八大工業國(G8)會議對人民幣升值如若虛無,其公報對人民幣匯率隻字未提。其時,國內金融界大松一口氣,人們似乎看到人民幣升值如同幽靈般地飄然而去,這時甚至有人竊竊自喜。當然,也有敏銳觀察者提醒人們不可放鬆警惕,卻反被譏為製造噪音。問題能有這么輕松嗎?非常的表象的背後,往往有非常的原因,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博弈人民幣升值靜悄悄地進入了新的境界:大動若靜。居安尚需思危,何況我們的金融體系並不安全。

關注金融形勢中的不安因素

雖然人民幣升值的輿論由來已久,但是它的壓力驟然提升正好與我國房地產價格提升不謀而合。這正是國際熱錢做局中國的新套路:即近期入房市熱錢炒房,伺機再殺入賭人民幣升值。據有關報道稱,國際游資進入我國後,其中大量資金參與了我國房地產的炒作。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房屋銷售價格比2003年上漲了9.7%。另據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的一項調查資料,2005年一季度,35個大中城市的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平均房屋銷售價格上漲9.8%。這一局面,並非完全由國內需求所致,相當程度上乃國際游資所為。有關人士認為,2004年大約有80億美元的海外熱錢投入了上海房地產市場。今年一季度海外熱錢占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的40%。另據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統計,境外資金直接流入上海房地產市場的比重,2001年是16.1%,2002年上升到23.5%,2003年超過了25%,2004年1至11月,境外資金流入上海房地產市場的總量超過222億元。熱錢似乎不像有的專家估計的那樣,在撤離中國房地產市場。

我們絕對不會反對合理的外匯儲備,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中國人艱苦奮斗,殫精竭慮,不就是想提高綜合國力嗎?外匯儲備的多少,是一個重要標志。但是,如果這筆錢中有「貓膩」,它能正常「發揮效力」嗎?

(作者為河南社科院研究員,教授)

關於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適度性的思考

郭華偉 鄧祥康
截止到2004年底,我國外匯儲備跨越6000億美元大關,達到6099億美元。從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期來看,促進我國外匯儲備增加的因素將繼續存在,如果不進行政策調整,我國的外匯儲備將會進一步增加。

一、 外匯儲備超常增長的負面影響

外匯儲備作為一個國家經濟金融實力的標志,它是彌補本國國際收支逆差,穩定本國匯率以及維持本國國際信譽的物質基礎。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往往要持有高於常規水平的外匯儲備。但是,外匯儲備並非多多益善,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急劇擴大對經濟發展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

1、 損害了經濟增長的潛力。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這種狀況不利於一國經濟的增長。如果我國外匯儲備的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2、 帶來了較大的利差損失。據保守估計,以投資利潤率和外匯儲備收益率的差額的2%來看,我國目前6099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年損失高達100多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這一潛在損失會更大。眾所周知,我國外匯儲備構成中大約70%是美元資產,據美國一些經濟學家估計,美元可能在這一輪的危機中貶值20%至40%,果真如此,我國美元儲備將縮水854億到1708億美元。

3、 存在著高額的機會成本損失。我國每年要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我國又持有大約60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閑置不用。這樣,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

4、 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效果。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占款投放量不斷加大。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2004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

5、 影響對國際優惠貸款的運用。外匯儲備過多會使我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按照IMF的規定,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該組織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幫助。這對我國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

二、 我國外匯儲備適度規模

近年來,我國外匯需求主要來自於以下五個方面:維持正常進口用匯需求;償還債務用匯需求;外商直接投資贏利返還用匯需求;政府幹預匯市的用匯需求和其他用匯需求(包括居民出境旅遊、求學、就醫等)等。如果能滿足這五個方面的用匯需求或略有節余,則我們認為外匯儲備規模就是適度的。我國進口用匯需求大約為1120-1680億美元。償還債務用匯需求大約為230-345億美元。外商投資贏利返還用匯需求大約為448-672億美元。目前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我國對資本項目嚴格管制,並實行經常項目的銀行結售匯制,因此,並不需要太多的外匯儲備干預市場,不妨以2004年流入我國的短期資本600億美元為外匯需求的參考數。隨著國家對居民出境旅遊、探親、就醫、留學等方面的限制進一步放寬,所需的外匯儲備也會進一步增加,估計總額在400-600億美元。

由此,我國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區間大致為:2798-3897億美元。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外匯儲備有較大過剩。因此,如何控制外匯儲備的超常增長,加強外匯儲備的管理,提高儲備資產的運用效率成為當務之急。

三、 加強外匯儲備的管理途徑探討

過多的外匯儲備就意味著經濟資源的巨大浪費,長期如此,對我國經濟發展有害無利。我們認為,在當前條件下,加強我國外匯儲備的管理應從兩方面著手:即一方面要採取措施解決外匯儲備的超常增長,另一方面要提高現有儲備資產的運用效率,兩者不可偏廢。

控制外匯儲備超常增長可以從供給機制上著手。從供給來說,外匯儲備增加是國際收支順差的結果,也是當前結售匯體制所致。但根本原因在於,外界對人民幣匯率抱有升值預期,本幣和外幣利率差距太大,國內外幣缺乏安全、穩定、高回報的投資渠道。因此,企業、銀行、個人都願意減持外幣資產,增加人民幣資產。因此,解決問題的思路還需要從打消匯率升值預期、解決利率差距和增加投資渠道入手。當然,還應研究和調整匯率制度,改變目前單一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匯率制度。

1、 改變幣種結構,保持儲備資產多樣化。目前,我國外匯資產面臨的突出風險是美元「一股獨大」,這樣,在美元貶值時我們面臨較大的資產縮水風險。可考慮適當增加歐元、日元等國際貨幣在我國儲備資產中的比重。

2、 提高外匯儲備在國內的運用效率。如可考慮動用部分儲備資產發行美元債券,允許企業和個人用人民幣購買,建立專項基金。同時可考慮發展境內外幣債券市場。以減少到國際市場籌集資金,並替代部分外商直接投資。

3、 調整外匯儲備的投資策略,增加收益。當前,我國外匯資產主要用於購買美國國債等短期投資上,年收益率僅為3%左右。可適當調整投資期限結構,運用外匯儲備進行一些長期的投資計劃。

來源:《經濟參考報》

❸ 我想知道國家對於外匯方面的最新管制政策是怎樣的,謝謝!

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局、外匯管理部,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市分局;各中資外匯指定銀行,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❹ 外匯市場國家處於什麼態度

由於人民幣匯率並非完全自由浮動,所以目前還不能在外匯市場交易。而且,當前國內還尚未形成正規的外匯市場,中國投資者只能通過一些代理機構或跨國公司,在國外市場進行外匯交易。

❺ 談談你對外匯的看法

外匯與股票相比在交易機制方面有很多優勢,當然現在股市好的話可以一邊做股票一邊學習外匯,因為股市畢竟是有牛熊市之分的。
國際外匯市場交投旺盛,吸引了不少人參與,買賣外匯已成為普通大眾的一種重要的投資工具。
投資外匯的八大優點:
(一)投資目標是國家經濟,而不是上市公司業績。
(二)外匯是雙邊買賣,可買升可賣跌,可避免其中之規限。
(三)可以進行保證金方式交易,投資成本輕。
(四)成交量大,不容易為大戶所操控。
(五)T+O交易。
(六)能夠掌握虧損的幅度(設定止損),不會因為沒有買家或賣家承接而招致更大的損失。
(七)二十四小時交易,買賣可隨時進行。
(八)利息回報率高(股票每年最多隻派息四次,而外匯則是若投資者持有高息貨幣合約者,每天都可享有利息)。

外匯保證金(外匯期權)買賣之優點:
A、 世界性金融市場
國際性外匯市場不可能被部分人士、銀行、外匯商、基金、外匯供需者或國家操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之統計每日全球成交量接近二兆億美元。
B、 全球性的買賣
每日國際間之外匯買賣以一日24小時,由東方至西方不間斷的進行。就投資則言,幾乎可在任何時刻,隨時根據新的走勢變化,進行外匯的買賣操作,可絕對的掌握匯率之漲跌,極具投資的方便性。
C、 大眾化的市場
外匯買賣的參與者,有各國之大小銀行,中央銀行、金融機構、進出口貿易商、企業的投資部門、基金公司甚至於個人,因此不論貧富均有參與買賣的機會。
D、 資金靈活度高,變現性高
在長達近24小時的時段,投資者根據匯率的波動進行買賣,無論是進場或出場均無時間的限制,而且可因個人的資金調動隨進將資金匯入或匯出市場,極具變現性和靈活性。
E、 雙向買賣,操作靈活
保證金方式可先買後賣,亦可先賣後買,買賣可設{止損單-控制風險}及{獲利單-保障利潤},除了匯率波動之獲利外,投資者亦可買進利率較高之貨幣或賣出利率較低的貨幣,以賺取利息。
F、 成本量低,獲利率最大
外匯保證金之額度可擴充至數十倍大,因此可充分利用財務杠桿之原理,便利資金的靈活運用。
G、 交易方便,無套牢之苦
外匯保證金的買賣是以電話買賣或網上買賣,因此在近24小時的時間內,投資者可任意的選擇出場,不會發生無法出場而被套牢的風險,從而有效控制投資者的資金風險

❻ 政府對外匯市場干預的方式有哪些

中央銀行在進行這種干預時可採取雙管齊下的手段:

(1)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外匯時,同時在國內債券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債券,從而使匯率變而利率不變化。例如,外匯市場上美元對日元的匯價大幅度下跌,日本中央銀行想採取支持美元拋出日元,美元成為它的儲備貨幣,而市場上日元流量增加,使日本貨幣供應量上升,而利率呈下降趨勢。為了抵消外匯買賣對國內利率的影響,日本中央銀行可在國內債券市場上拋債券,使市場上的日元流通量減少,利率下降的趨勢因此而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國內債券和國際債券的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銀行不改變政策的干預就越有效果,否則就沒有效果。

(2)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通過查詢匯率變化情況、發表聲明等,影響匯率的變化,達到干預的效果,它被稱為干預外匯市場的「信號反應」。中央銀行這樣做是希望外匯市場能得到這樣的信號: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將要發生變化,或者說預期中的匯率將有變化等等。一般來說,外匯市場在初次接受這些信號後總會作出反應。但是,如果中央銀行經常靠「信號效應」來干預市場,而這些信號又不全是真的,就會在市場上起到「狼來了」的效果。1978年至1979年卡特政府支持對美元的干預,經常被認為是「狼來了」信號效果的例子。而1985年西方五國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的「廣場飯店聲明」立刻使美元大跌,就經常被認為是「信號效應」成功的例子。

所謂改變政策的外匯市場干預實際上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一種轉變,它是指中央銀行直接在外匯市場買賣外匯,而聽任國內貨幣供應量和利率朝有利於達到干預目標的方向變化。例如,如果馬克在外匯市場上不斷貶值,德國中央銀行為了支持馬克的匯價,它可在市場上拋外匯買馬克,由於馬克流通減少,德國貨幣供應下降,利率呈上升趨勢,人們就願意在外匯市場多保留馬克,使馬克的匯價上升。這種干預方式一般來說非常有效,代價是國內既定的貨幣政策會受到影響,是中央銀行看到本國貨幣的匯率長期偏離均衡價格時才願意採取的。

判斷中央銀行的干預是否有效,並不是看中央銀行干預的次數多少和所用的金額大小。從中央銀行干預外匯的歷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兩個結論。

第一,如果外匯市場異常劇烈的波動是因為信息效益差、突發事件、人為投機等因素引起的,而由於這些因素對外匯市場的扭曲經常是短期的,那麼,中央銀行的干預會十分有效,或者說,中央銀行的直接干預至少可能使這種短期的扭曲提前結束。

第二,如果一國貨幣的匯率長期偏高偏低是該國的宏觀經濟水平、利率和政府貨幣政策決定的,那麼,中央銀行的干預從長期來看是無效的。而中央銀行之所以堅持進行干預,主要是可能達到以下兩個目的:首先,中央銀行的干預可緩和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跌勢或升勢,這樣可避免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對國內宏觀經濟發展的過分沖擊;其次,中央銀行的干預在短期內常會有明顯的效果,其原因是外匯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這種突然出現的政府幹預。這給予中央銀行一定的時間來重新考慮其貨幣政策或外匯政策,從而作出適當的調整。 3、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歷史發展

從1973年到現在,工業國家的中央銀行經常在外匯市場上進行直接干預,其中較大的聯合干預約有5次,成功和失敗的兼而有之。對1976年—1979年美元弱勢的干預 在經過1974年至1975年的世界性經濟衰退以後,美國的經濟仍處於高通貨膨脹,高失業率和低經濟增長率的處境。卡特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決定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雖然利率在上漲,但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漲得更快,外匯市場因此開始不斷地拋美元,使美元的匯價一路下跌。面對美元的跌勢,卡特政府決定干預外匯市場。1978年10月底,卡特政府宣布了一項反通貨膨脹的計劃,但由於對美國未來的貨幣政策並沒有明確的表示,美元反而在外匯市場上狂瀉。面臨馬克和日元升值的巨大壓力,德國和日本兩國的中央銀行被迫進行不改變自己政策為前提的大規模干預,買美元拋本國貨幣,但收效甚微。

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目標 自從浮動匯率制推行以來,工業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來沒有對外匯市場採取徹底的放任自流的態度,相反,這些中央銀行始終保留相當一部分的外匯儲備,其主要目的就是對外匯市場進行直接干預。 一般來說,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的價格出現異常大的、或是朝同一方向連續幾天劇烈波動時,往往會直接介入市場,通過商業銀行進行外匯買賣,以試圖緩解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對於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原因,理論上可以有很多解釋,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原因大致有三個。
第一,匯率的異常波動常常與國際資本流動有著必然聯系,它會導致工業生產和宏觀經濟發展出現不必要的波動,因此,穩定匯率有助於穩定國民經濟和物價。現在國際資本跨國界的流動不但規模很大,而且渠道很多,所受到的人為障礙很小。工業國家從70年代末開始放寬金融方面的規章條例,進一步為國際資本流動提供了方便。在浮動匯率制的條件下,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動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外匯市場的價格浮動。如果大批資本流入德國,則德國馬克在外匯市場的匯價就會上升,而如果大批資本流出美國,外匯市場上的美元匯價必然下降。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人們都期待某一國貨幣的匯率會上升,資本就勢必會流向該國。

資本流動與外匯市場變化的相關性對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產業配置和物價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當一個國家的資本大量外流,導致本國貨幣匯價下跌時,或者當人們預計本國貨幣的匯價會下跌,導致資本外流時,這個國家的產業配置和物價必然出現有利於那些與對外貿易有聯系的產業的變動。任何一個國家的產業從對外貿易角度來看,可分為能進行對外貿易的產業和無法進行對外貿易的產業兩種。前者如製造業,生產的產品可出口和進口,後者如某些服務業,生產和消費必須在當地進行。當資本流出貨幣貶值時,能進行對外貿易的產業部門的物價就會上升,如果這一部門工資的上漲速度不是同步的話,追加這一部門的生產就會變得有利可圖,出口因此也會增加,但是從國內的產業結構來看,資本就會從非貿易產業流向貿易產業。如果這是一種長期現象,該國的國民經濟比例就可能失調。因此,工業國家和中央銀行是不希望看到本國貨幣的匯價長期偏離它認為的均衡價格的。這是中央銀行在本國貨幣持續疲軟或過分堅挺時直接干預市場的原因之一。

資本流動與外匯市場變化的相關性對國民經濟的另外一個重要影響在於,大量資本流出會造成本國生產資本形成的成本上升,而大量資本流入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通貨膨脹壓力,影響長期資本投資。美國從80年代初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大量資本流入,美元匯價逐步上漲,而美國的聯邦儲備銀行(美聯儲)在1981年和1982年間對外匯市場又徹底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西歐國家為了防止資本外流,在歐洲貨幣的匯率不斷下跌時,被迫經常直接干預外匯市場,並一再要求美聯儲協助干預。 第二,中央銀行直接干預外匯市場是為了國內外貿政策的需要。

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外匯市場的價格較低,必然有利於這個國家的出口。而出口問題在許多工業國家已是一個政治問題,它涉及到許多出口行業的就業水平、貿易保護主義情緒、選民對政府態度等許多方面。任何一個中央銀行都不希望看到本國外貿順差是由於本國貨幣的匯率太低而被其他國家抓住把柄。因此,中央銀行為這一目的而干預外匯市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❼ 國家對個人參與囯際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態度

交易市場
外匯交易市場是全球最大的金融產品市場,到2007年9月日均交易量達到3.2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證券市場的30倍,中國股票市場日均交易量的600倍。日常所說的外匯交易是指同時買入一對貨幣組合中的一種貨幣而賣出另一種貨幣的外匯交易方式。國際市場上各種貨幣相互間的匯率波動頻繁,且以貨幣對形式交易,比如歐元/美元或美元/日元。
外匯交易市場的主要優勢在於其透明度較高,由於交易量巨大,主力資金(如政府外匯儲備、跨國財團資金匯兌、外匯投機商的資金操作等)對市場匯率變化的影響能力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對匯率波動的基本面分析來看,能夠起到較大影響的通常是由各國政府公布的重要數據(如GDP、央行利率),高級政府官員的講話,或者國際組織(如歐洲央行)發布的消息。
外匯交易市場沒有具體地點,沒有中心交易所,所有的交易都是在銀行之間通過網路進行的。世界上的任何金融機構、政府或個人每天24小時隨時都可參與交易。

❽ 結合實際談談對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的看法

一、 我國外匯儲備現狀
1.外匯儲備持續增加
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外匯占款成為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2008年年末,我國的外匯儲備超過1.9萬億美元,高居世界之首;2009年上半年,我國的外匯儲備額達到21316.06億美元:;2010年3月,我國的外匯儲備額達24470.84億美元,截至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4543億美元。
2.國際收支雙順差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經常賬戶順差額在1999—2001年有所回落,但大體上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近三年以來呈現明顯增加趨勢,尤其是2006年達到2498.66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55%。資本與金融賬戶也只有在1998年出現逆差,從2001年以來順差的幅度也不斷擴大,在2004年曾突破千億大關,該差額在2006年出現明顯回落,較2005年回落84%。兩個賬戶共同影響到雙順差的總額,在1998年至2000年出現低潮,而後幾年保持大幅度上升,在2005年超過2千億。
二、 我國巨額外匯儲備的成因
我國巨額外匯儲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持續的貿易順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迅速,現已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體,並形成了多年的貿易順差。這已經成為我國巨額外匯儲備形成的直接原因。
二、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對新增外匯儲備的貢獻率不斷上升。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和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有效地利用外資,成為世界上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大規模的國際資本流入沒有完全被實體經濟部門吸收,相當一部分滯留在金融系統內成為相對過剩的資本,直接導致了外匯儲備的增加。
三、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大量國際短期資本進入升值預期導致各種投機資本大量湧入。任何國家的資本管制都是有一定缺陷的,大量國際游資(即,熱錢),繞過資本管制進入目標國,以期獲得升值之利,並導致了外匯儲備增加。
四、我國現行出口結售匯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出口企業和個人外匯留存,抑制和直接限制了外匯需求和有效利用,導致外匯儲備持續、被動的增加。

三 巨額外匯儲備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一) 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過大,提高機會成本
高額外匯儲備使機會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資本的有效使用率。外匯儲備是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國銀行的,如果不是用於儲蓄而用於對外投資的話,可以用於進口或投資,那麼收益率則要遠遠高於儲蓄收益,這樣就構成了外匯儲蓄的機會成本。由此可以看出越多的外匯儲備,就有更多的機會成本。
(二)高漲的外匯儲備影響了貨幣政策的自主性
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的外匯儲備變動是貨幣供給的重要渠道。一國的貨幣供應量是由中央銀行發行,再通過各種渠道向市場投放的貨幣數量。外匯占款是中央銀行持有外匯儲備所對應的貨幣投放。同時,外匯儲備占款具有高能貨幣的性質,通過乘數效應可以對貨幣供應產生成倍的放大作用。當我國國際收支持續出現順差時,外匯市場上供過於求。
(三)現行的外匯管理制度,增加通貨膨脹壓力
1994年初,我國實行了單一匯率制度,在對資本與金融項目實行嚴格管制的同時,對經常項目實施強制的結售匯制度。該制度規定,除了允許部分外商投資企業開設外匯現匯賬戶外,對中資企業實行強制結匯,經常項目下的外匯收入除少數非貿易非經營性收入外,都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而外匯指定銀行的結算周轉頭寸等都是有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實際情況核定的,也就是說,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外匯市場最大的買入者。近年來,我國連續貿易順差,中國人民銀行只能購買超額的外匯,這就造成了基礎貨幣投放量的增大,加上貨幣乘數的作用,形成過分寬裕的貨幣供給,加劇了通貨膨脹壓力,不利於人民銀行對國內的宏觀經濟進行調控。
(四)我國巨額外匯儲備面臨著巨大的匯率風險
從國際金融體系角度觀察,我國外匯儲備快速上升,但結構仍以美元為主。這使得我國經濟增長已有成果和未來命運承受著巨大的匯率風險,特別是美元匯率風險。
(五)結構相對單一,增大了儲備風險
目前,在我國外匯儲備中美元所佔的比例較大,每當美元貶值或美國國內出現通貨膨脹時,我國外匯儲備都會隨之貶值,從而造成外匯儲備的損失。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由於國際資本迅速大規模地流動,金融市場的利率與匯率波動也將十分激烈,因此匯率風險增大。另外,一國大量地持有另一國的貨幣資產,勢必會帶來一定的政治風險。假使中美關系惡化,我國很可能面臨持有的美元資產被凍結的風險,使我國的外匯儲備遭受重大損失。
(六)巨額外匯儲備給人民幣帶來巨大的升值壓力,使央行需要使用更多的手段來維持幣值的穩定
持續擴大的國際收支順差,造成了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明顯失衡,在中國的外匯管理體制和匯率政策操作下,其結果就是外匯儲備的不斷積累,這使人民幣處於不斷增大的升值壓力下。事實上,盡管人民幣升值問題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際經濟利益的矛盾和沖突,但必須承認,經常項目與資本和金融項目「雙順差」的存在是人民幣升值壓力形成的關鍵和根源所在。而人民幣的升值勢必給中國的出口帶來不利影響,從而對促進就業和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七)央行所承受的風險日益加劇
央行長期以來一直是外匯市場的出清者,因此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資產方的外匯儲備不斷擴張,資產越來越「外幣化」;同時負債方的基礎貨幣外匯占款發行也在飆升,負債越來越「本幣化」,央行面臨日益嚴重的貨幣錯配風險,以至使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匯率風險加速向央行集中。
四 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建議
妥善管理我國的外匯儲備能提高我國的對外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增強我國防範金融風險的能力,維護我國金融體系穩定和國家經濟安全,增加國家財富。針對我國外匯儲備現狀,筆者有三點管理政策建議:
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協調內外均衡。
在我國經濟內外失衡並存的結構中,外部失衡是外在表現,內部失衡才是根源所在。外匯儲備不斷增加是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結果,而持續15年左右的雙順差是我國長期實行出口導向政策導致中國經濟存在內外失衡和市場扭曲現象的結果。協調經濟的根本途徑是要轉變中國過度依賴外需的經濟發展模式,將經濟建立在以內需為主的基礎上。
二、逐步推進意願結售匯制。
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結匯和售匯在經常項目下一直是放開的,而我國主要的進出口是由外資企業創造的,再加上大中型進出口企業的用匯也基本放開,所以實行意願結售匯制不會給外匯市場造成大的沖擊。企業和居民持有一部分外匯可以減輕我國外匯儲備過度的壓力,同時對於外匯體制的完善和外匯市場的活躍也具有積極作用。
三、提升外匯儲備管理理念,拓寬外匯運用渠道。
按照「安全、流動、增值」的原則經營管理外匯儲備,轉變思想觀念,將外匯儲備投資的收益性放在管理的首位,並從國家戰略角度考慮富裕儲備的多元化運用渠道。近年來,我國在這方面已經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如通過中央匯金公司注資改制國有銀行,不但促進了國有銀行改革,也提高了外匯儲備投資收益率。為化解巨額外匯儲備面臨的高風險,可嘗試外匯儲備證券化以釋放過多的外匯儲備;也可適當引入戰略儲備政策,購買全球戰略性物資,建立戰略儲備,提高宏觀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五、總結
中國的外匯儲備高增長是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結果,同時也是因國內經濟不平衡而過度依賴外部需求的表現。因此,一方面我們必須探討高外匯儲備的綜合管理政策,另一方面,還需從多角度入手,化解經濟增長中的結構性矛盾,擴大消費需求,以保持內部平衡的方式化解外部不平衡。鑒於當前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國應該充分利用高外匯儲備的優勢,發展中國經濟。

❾ 外匯的平台監管嚴格嗎都是哪些監管中國對外匯什麼態度

監管嚴格不嚴格其實都跟我們沒有太大的關系。

都是忽悠我們的。監管,只是對於那些在平台公司所在地注冊的客戶才有監管。
外匯交易,香港市場,最高不超過20倍,高於20倍不受香港法律保護。同時,香港政府法律保護的是在香港當地開戶的人。

而歐洲市場、美洲市場、甚至澳洲市場、東京市場等幾大市場受保護的杠桿倍數也就是100倍。

這該明白了吧。你要受監管,你得上平台公司的注冊地去注冊,否則,都是忽悠。

我們國家沒有開放保證金交易(也就是杠杠)的外匯交易業務。在銀行以外的外匯交易都是非法啊。國家隨時隨地予以取締。

❿ 政府對外國外匯公司是什麼態度呀

態度一般較關注,畢競中國現在在金融這一塊還是比較重視.
不出幾年可能會開發保證金交易.
你可以先到論壇上去了解下比如:外匯客論壇 匯通論壇`````

閱讀全文

與國家對外匯方面的態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卡幣交易 瀏覽:591
商品期貨保證金多少會強平 瀏覽:234
自動交易助手授權文件生成器 瀏覽:579
人民銀行貸款計算方式 瀏覽:495
理財子公司如何籌建 瀏覽:766
中國銀行11月1日中間匯率 瀏覽:616
壽光的金融投資公司 瀏覽:993
公司理財的案例 瀏覽:422
招商銀行買不了理財 瀏覽:286
開源證券十大股東 瀏覽:821
2015年山西上市公司資產凈利率 瀏覽:74
金融機構責任追究原則 瀏覽:711
期貨中盈虧平衡點 瀏覽:27
中美匯率影響因素 瀏覽:954
工行貴金屬定投特點 瀏覽:276
天元機電股票 瀏覽:302
湘財證券官網電話 瀏覽:349
假設總杠桿系數大於 瀏覽:418
成都國銀普惠金融服務外包有 瀏覽:432
天津銀行北京分行經營貸款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