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外匯儲備的問題及其對策
根據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和外匯儲備的實際需要兩方面因素考慮,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應為4540億美元。鑒於4540億美元是以2004年的數據為依據得出的結果,相對於我國當前所需要的外匯儲備規模應該是偏小的,但考慮到我國現在外匯儲備已經超過萬億美元大關,還是可以明顯看出我國的外匯儲備有過剩的傾向。
外匯儲備過高的負面效應
過高的外匯儲備給我國的經濟平穩運行,已經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外匯儲備過高,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2.高額的外匯儲備改變了我國的貨幣的供應結構,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影響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3.外匯儲備的匯率風險。
4.持有外匯儲備的機會成本。
解決外匯儲備過高問題的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超過適度規模的外匯儲備會給一國經濟平衡發展帶來壓力和風險。因此,我國有必要採取一些積極措施來抑制外匯儲備不正常的擴大。當前我國的外匯儲備管理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遏制外匯儲備持續高速增長的勢頭,控制外匯儲備規模。其次,對外匯儲備結構適當調整,改變我國長期以來美元資產在外匯儲備中獨大的局面。
1.外匯儲備規模的調整。(1)對進口措施進行調整。進口政策調整不僅可以減少我國過高的貿易順差,也有利於消除政策干預造成的價格扭曲,建立開放的市場體系和靈敏的市場機制。同時,通過進口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也有利於促進我國相關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產能擴大。(2)購買戰略石油儲備。石油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被喻為「工業的血液」。但石油的蘊藏和使用卻極不平衡。產油國和工業國之間控制與反控制的博弈,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以及國際游資在石油期貨市場上的投機行為,都會造成石油價格的劇烈波動。今年國際原油價格曾經一度摸高至80美元一桶。過高的石油價格給我國國內經濟的平穩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了避免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對我國國內經濟的沖擊,我國可以在石油價格回落到合理的時候,利用我國的外匯儲備,加緊購買石油,擴大石油戰略儲備。(3)為社保基金注資。目前,全國的社保基金規模只有1477億元,隨著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社保基金的規模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項懷誠就曾公開表示,社保基金的缺口在1萬億元以上。與社保基金的短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高達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中央明確指出要多渠道籌集社保基金。因此,將部分外匯儲備劃撥到社保基金賬下是有政策支持的。
2.外匯儲備結構的調整。外匯儲備的結構調整有兩方面內容:一是儲備貨幣幣種的選擇以及比重安排;二是外匯儲備資產的調整。
(1)儲備貨幣幣種的選擇以及比重安排。儲備貨幣幣種的選擇以及比重安排是各個國家外匯儲備結構調整共同所面臨的問題。近年來由於美國貿易逆差和巨額財政赤字使得美元兌換國際主要貨幣匯率持續下跌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對於美元的貶值程度,專家提出了不同的預測,有專家認為美元的貶值率在20%左右,也有專家認為美元的貶值率將達到40%。因此,為避免美元貶值造成本國外匯儲備縮水,調低美元資產比重成為各國外匯儲備調整的一個方向。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
我國外匯儲備幣種調整不能通過大規模減持美元資產來達到減小美元資產比重的目的。當前,我國最穩妥的做法是增加新增外匯儲備中非美元資產的比重同時將美元資產的增長速度調整到適度的范圍,從而降低美元資產在外匯儲備中的比重。近幾年,我國同日本、歐盟的貿易發展良好。目前歐盟、美國和日本為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2007年我國與上述三個經濟體的雙邊貿易額分別為3561.5億美元、3020.8億美元和2360.2億美元。三者合計佔到我國對外貿易規模的41.2%,如果考慮到內地經香港對上述地區的轉口貿易,則該比例將上升至50%左右。我國可以以此為契機,進一步鼓勵我國企業選擇歐元和日元等非美元貨幣結匯,從而擴大歐元、日元等外匯儲備的份額。
(2)外匯儲備資產的調整。外匯儲備資產調整是我國面臨的特殊問題。外匯儲備資產種類包括長期國債、短期國債、企業債券,股票等。外匯儲備的資產調整就是對以上資產比重進行重新配置。對我國而言,則主要是如何調整美元資產的問題。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05年6月底,我國的美元長期債券投資占外匯儲備的68%,達4850億美元。其中美國國債比例為57%,政府機構債券比例為36%,企業債券比例為7%。而我國投資美國股票的資金僅占外匯儲備的0.47%。由此可見,我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配置的主要問題在於過分強調儲備的安全性而忽視了收益性。在我國當前外匯儲備較為充裕的背景下,外匯儲備的盈利性是我們必須充分考慮的目標之一。
❷ 中國外匯市場存在的問題
阻礙交易者的自由選擇。
在中國外匯交易市場,所有參與者都會選擇最有利的貿易夥伴。然而,在中國目前的交易市場上,銀行外匯交易所被迫在交易所競價,只有會員才能參與競價。
❸ 中國外匯問題
其實中國央行現在也很在意自己的外匯儲備問題了,現在已經想要改變這種美元的單一模式,轉而改變為外匯儲備的多樣性,現在已經開始介入歐洲資產以及澳洲資產,這樣的分散的外匯儲備對中國也是有利的
❹ 如何看待我國過多的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
分析:
目前對於外匯儲備的很多看法並未觸及本質,甚至還存在不少誤解,因此,非常有必要重新審視外匯儲備的本質以及外匯儲備的管理體制與模式。
所謂「國家外匯儲備」,通常應該是指國家財政出資購買和管理的外匯資產。但在中國,目前是指央行以人民幣購買的,並由央行統一存儲、支配和管理的外匯。嚴格來講,由央行購買、存儲並管理外匯,是央行投放貨幣的一種渠道,由此形成的外匯儲備,本質上應該是一種貨幣發行儲備物,是流通中貨幣的抵押物或信託網擔保物。其買賣主要用於控制貨幣供應量,平抑貨幣幣值,避免發生超過預期的重大波動。
而只有回歸「央行外匯儲備」作為貨幣儲備物的本質屬性,現有「國家外匯儲備」模式下掩蓋的諸多問題就會水落石出,很多糾結的問題才有可能找到解決之道。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改變「國家外匯儲備」模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但只要明確了改革的方向和原則,做足了充分的准備,才能回歸外儲本質,繼而推動現有的外匯儲備模式,真正達到預期的政策效果。
❺ 對現階段我國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水平的看法
截至2005年年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8189億美元,較上年末增加了2089億美元,過去三年累計增加了5325億美元。如果考慮到2003年年底和2005年年中向國有商業銀行注資的因素,我國這幾年外匯儲備的實際增幅更大。時下,人們對於外匯儲備的問題又有諸多議論,筆者擬就此進行探討。
從進口支付能力和短債償還能力等傳統的國際警戒指標看,當前我國外匯儲備相當於一年多的進口或外債余額的兩三倍,總體上不存在國際支付風險。但是,外匯儲備規模大大超過國際警戒標准也常遭人詬病。
由於資源的稀缺性,做任何事都是有「機會成本」的,因此,一國持有外匯儲備也不是越多越好,需要把握一個度。當前關於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問題在全社會引起較多關注,意味著中國正逐步走出外匯短缺思維,有其積極意義。事實上,隨著近年來外匯由短缺轉為相對過剩,國家已明確將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列為當前經濟工作的主要目標。如果國際收支能夠基本平衡,則作為國際收支的平衡項目——外匯儲備規模—— 的增減就不會很大。這也正是中國人民銀行領導多次在各種場合強調中國不刻意追求積累外匯儲備的原因所在。
當前討論外匯儲備規模問題時存在一種傾向,經常把它孤立起來分析,就外匯談外匯,將外匯儲備增加作為國家刻意所為的宏觀調控目標,並由此批評政府在總體國際償付能力已較為充足的情況下還大幅增加儲備的做法。這里,且不論中國究竟持有多少外匯儲備合適,也不論中國是否將增加外匯儲備作為目標(實際上,我國確立國際收支平衡目標已經證明這種推測缺乏依據),持上述觀點者至少忽視了宏觀調控目標之間的沖突與協調問題。
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是開放經濟條件下國家宏觀調控的四大目標。前三者屬於經濟對內均衡目標,國際收支平衡屬於對外均衡目標。理論上講,當一國經濟內外均衡時,上述四個目標則都達到最優狀態。但現實世界中,均衡是相對的,不均衡是絕對的。在不同階段,上述目標反映的問題不同,解決起來不可能同時兼顧,只能抓主要矛盾。目前,在國際收支連年較大順差、國內市場外匯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如果中央銀行不收購外匯、增加外匯儲備,勢必導致人民幣匯率較快上升。而人民幣大幅升值很可能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造成大的沖擊,進而影響到就業。由於增加就業是國家當前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國際收支平衡目標勢必要讓位於充分就業目標。因此,「儲備增加、匯率穩定」雖不是最優卻是可行的政策組合。
關於外匯儲備激增的化解之道
我國是一個處於經濟高速增長和體制轉軌時期的發展中大國。外匯儲備充足,有利於增強國際清償能力,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對外信譽;有利於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降低經濟轉軌的不確定性;有利於應對突發事件,防範金融風險。但是,外匯儲備持續較快增長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制約貨幣政策操作、加劇經濟結構失衡、激化國際經貿摩擦,等等。因此,我們需要積極採取措施化解外匯儲備激增的態勢。對此,一般想到的是增加進口、減少出口、擴大資本輸出、減少資本流入等辦法。這些措施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現實中卻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
現階段增加進口不僅有利於國際收支平衡,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有助於引進經營人才和管理經驗。但是,增加進口不能靠行政指令,應由市場自主選擇。過分鼓勵出口的做法要調整,不計成本的出口也必須改變,但如果採取特別的措施來限制出口,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公平原則。況且,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還存在著將進口產品賣給誰、國內產品不出口誰又能買的問題。是否限制資本流入也要認真研究。雖然我國本外幣資金都已不再短缺,但國內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渠道不暢,而引進外資則可以帶來國內缺乏的技術設備、管理經驗和市場渠道。加強對資本流入的管理,無非是要加強對短期套利資本流動的監控和控制,但很難將短期套利資本與合法合規的貿易投資完全區分開來。適當擴大資本流出,不僅有助於改善國際收支平衡,也符合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大方向,但資本賬戶的開放進程不取決於外匯供求狀況,而是取決於宏觀調控效力、公司治理水平、產權保護程度、金融監管能力等其他約束條件。
汲取國際經驗,結合中國實際,解決外匯儲備激增問題,關鍵是要努力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對外不平衡是經濟對內不平衡的反映,因此,實現國際收支平衡不能局限於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根本上還是要從恢復經濟對內平衡入手。首先,要採取有效措施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改善儲蓄、投資、消費的關系。其次,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包括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第三,要發展多層次的金融市場,增強儲蓄轉化為投資的能力,減少對外資的過度依賴。因此,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是一項全局性的、戰略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同時,我們不是為國際收支平衡而平衡,根本上還是要實現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這正是各部門形成共識、加強政策協調配合的基礎。
在外匯短缺和計劃經濟條件下,長期以來我國形成了涉外經濟發展優先的非對稱管理政策模式,外貿「獎出限入」,資本「寬進嚴出」,外匯「增收節支」。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國際收支持續較大順差的剛性,成為實現國際收支平衡的體制約束。有鑒於此,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在實現國際收支平衡尤其是國際收支的總量平衡中要發揮積極作用。但這種調整不應刻意作為調節國際收支的手段。國際收支順差時對資本流動實行嚴進寬出、國際收支逆差又反其道而行之,這樣的做法無異於削足適履,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際收支平衡問題,還會影響到政策的連續性,進而損害整個投資經營環境。
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應該遵循市場化的方向,致力於逐步取消資本和外匯管制,實現人民幣完全可兌換和貿易投資的便利化。在目前外匯供大於求、人民幣存在升值預期的情況下,開放資本流出的風險較小,改革步伐可以大一點、快一些。當然,所有相關改革不能僅從當前國際收支狀況考慮,更要看市場主體的風險控制能力和管理部門的監管能力,不能操之過急。同時,應繼續按照「動性、漸進性和可控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擴大匯率彈性,進一步發揮匯率在調節國際收支中的重要作用;逐步統一中外資企業和境內外資金使用的稅收政策,減少對內外資的稅收扭曲;穩步推進土地、能源、電力等要素價格的市場化,切實落實土地、環境和勞動保護等相關政策法規,逐步解決人為壓低要素成本所帶來的價格扭曲和資源不合理配置。
關於外匯儲備的經營與使用
我國外匯儲備已達數千億美元之巨,如何實現這筆巨大財富的保值和增值,相關部門責任重大。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中國人民銀行作為我國中央銀行持有國家外匯儲備,授權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其進行經營和管理。2006年年初召開的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完善儲備經營管理,積極探索更加有效運用儲備資產的方式。其中特別強調指出,要進一步優化儲備的貨幣和資產結構,繼續拓寬儲備投資領域,把儲備運用與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改革開放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積極提高儲備資產的收益水平。這些闡述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眾所周知,採取儲備貨幣和資產結構多元化的投資策略是必要的。但這種調整必須基於長期、戰略和發展的考慮,不能盲目追隨市場波動,更不能片面理解為增持或拋售某種貨幣或資產。有人用美國官方公布的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情況來說明美元在中國外匯儲備資產中的地位在下降,這實際似是而非。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持有美國國債2005年11月底達到2498億美元,較上年末增加269億美元,中國減持美元資產的結論不攻自破。況且,除國債之外,高信用等級的政府機構債券、公司債券和國際金融組織債券等,也符合儲備經營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原則,也是我國儲備資產運用的重要方面。此外,考慮到我國經常項目出現持續較大順差,尤其2005年外貿盈餘激增,經常項目順差急劇擴大,我國包括儲備經營在內的資本輸出也必然相應達到較大規模。在對外直接投資規模有限的情況下,對外證券投資是主要的資本輸出形式。由於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仍居主導地位,美國金融市場仍是世界最發達的市場,美國無疑仍是我國重要的資本輸出目的地。
從理論上講,貨幣需求有交易、預防和投機等動機,因此各國持有外匯儲備無外乎是出於國際支付、穩定匯率和增加財富等目的。如前所述,當前我國外匯儲備較為充足,已基本滿足了國際支付和市場干預的需要,所以,在確保安全性、流動性的情況下,儲備經營管理的贏利要求自然更高。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國外匯管理局已經確定了明確的儲備經營管理目標,即拓寬外匯儲備投資領域,把儲備運用與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改革開放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積極提高儲備資產的收益水平。實際上,向國有商業銀行注資就是儲備經營的一種有益嘗試,既支持了國家金融體制改革,又為外匯儲備贏得了較好的回報。當然,還有其他形式可以進一步探索,如改革儲備經營管理體制,借鑒新加坡模式,按照公司制原則招攬市場人士經營管理部分外匯儲備,從而謀求更高收益;嘗試將部分外匯儲備轉化為實物儲備,將一部分外匯儲備用於進口國內緊缺的石油、礦產等,建立戰略物資儲備,等等。
總之,我們有這么多外匯儲備,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要避免矯枉過正,尤其要防止將外匯儲備資產當作財政的錢來用。如果國家把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1/3強的外匯儲備都用於行政配置,勢必加強對經濟生活的干預,不符合市場化改革方向。而且,與日本、新加坡等國不同,我國的外匯儲備是央行資產而非國家財政的錢,將外匯儲備用於國家財政支出,就會再度形成財政向央行的透支,最終釀成通貨膨脹、信貸膨脹、資產膨脹的等惡果。另外,將外匯儲備向國有商業銀行注資的做法簡單地外延拓展,還有可能形成廣泛的道德風險,從長遠看也會侵蝕宏觀經濟金融穩定的基礎。(作者:文亮)
❻ 中國的外匯的問題
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指一個國家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黃金、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
外匯儲備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是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是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四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外匯儲備作為一個國家經濟金融實力的標志,它是彌補本國國際收支逆差,穩定本國匯率以及維持本國國際信譽的物質基礎。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往往要持有高於常規水平的外匯儲備。但是,外匯儲備並非多多益善,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急劇擴大對經濟發展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
1、 損害了經濟增長的潛力。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這種狀況不利於一國經濟的增長。如果我國外匯儲備的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2、 帶來了較大的利差損失。據保守估計,以投資利潤率和外匯儲備收益率的差額的2%來看,若擁有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年損失高達100多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這一潛在損失會更大。另外,很多國家外匯儲備構成中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若美元貶值,則該國的儲備資產也將嚴重縮水。
3、 存在著高額的機會成本損失。我國每年要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我國又持有大約60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閑置不用。這樣,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
4、 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效果。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占款投放量不斷加大。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2004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
5、 影響對國際優惠貸款的運用。外匯儲備過多會使我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按照IMF的規定,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該組織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幫助。這對我國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
以我國為例
第一點:
我國採用的是強制結匯制度,就是說企業進出口的外匯都要受到外管局的管理約束。
在國際市場中,美元是主要的交易工具,黃金是各國都認可的通貨,所以一國必須保證足夠的外匯儲備,才能保證對國外的支付。
第二點:
在外匯市場上,本國的匯率是受到供求影響的。
為了保持穩定,本國管理機構可以通過自己手中持有的外匯儲備,去進行干預。
例如:一當前人民幣為例,當前面臨巨大的升值壓力,從供求角度分析就是因為人民幣需求過盛,這是央行就有必要買進美元,拋出人民幣來平衡。
第三點:
一個國家的償債能力,很大一部分是體現在他的經濟實力上,經濟發展是基礎。外匯儲備是最直接的保證能力的體現
第四點:
外匯儲備代表著我國央行的資產,外匯儲備越多,央行資產就越多。我國進行國際事務就越有經濟支持。
同時,當國際發生金融危機時,我國就越有能力去面對。例如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各國紛紛宣布貨幣貶值,而我國本著一個負責任大國,宣布人民幣不貶值。這是以外匯儲備為基礎的!
❼ 中國外匯儲備現狀是多少 外匯儲備是不是越多越好
截至2018年9月份,中國外匯儲備為31097.16億美元。
外匯儲備過多可能引起的問題:
1、外匯儲備的過度增長,有可能通過基礎貨幣的擴張,引發泡沫經濟或通貨膨脹風險。而泡沫經濟和通貨膨脹,是威脅經濟穩定高速增長的兩大宿敵。盡管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沖銷干預吸收過多的貨幣,但是,其效果會受到市場規模的限制。從市場的承受能力來看,央行每年大規模發行票據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一旦出現通貨膨脹風險,央行會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
2、過多的外匯儲備有可能降低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和財富增長速度。這一結論主要來自以下三個觀點:其一,我國外匯儲備的收益率要遠遠低於外商直接投資的收益率,二者的差額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國民財富的流失。據推測,通常外匯儲備的收益率大概在3%左右,而外商直接投資的平均收益率至少達到10%。其二,央行發行票據回籠貨幣需要支付利息,而外匯儲備利息形成央行收入,當前者大於後者時,央行持有外匯儲備的成本會相應上升。其三,官方外匯儲備屬於短期、低收益對外投資,而民間對外資產主要為中長期、高收益投資,因此,前者的比重過高會降低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
3、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會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貿易摩擦。國外一些人士一直把外匯儲備的增加作為中國政府阻止人民幣升值和操縱外匯市場的「證據」,並據此要求中國擴大匯率制度彈性和實現人民幣升值。此外,一部分發達國家政府也會以人民幣匯率問題為借口,對中國出口商品實施貿易保護措施。
由此可見,由國際收支失衡引起的外匯儲備過度增長,不僅妨礙了對外經濟的穩定發展,而且「威脅」著國內宏觀經濟的穩定。在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物價水平較低、就業狀況有所好轉的宏觀形勢下,國際收支不平衡正在成為我國宏觀調控面臨的突出矛盾。正是基於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重指出,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
❽ 求:關於中國外匯市場的幾個問題
中國沒有外匯市場,外匯交易市場,中國人口中的外匯主要是指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有杠桿的,t+0,24小時電子盤報價,沒有固定交易場所,都是通過交易軟體完成交易。外匯保證金交易,目前中國政府對於外匯的態度基本是不支持的,但是並未公開出文制止,而是通過兌換外匯限額來控制資金外流。
在中國提供開戶服務的,都是代理國外的交易平台,當然,也有許多是冒充國外的平台,需要謹慎辨別。不同的交易平台,提供的可交易貨幣對也不盡相同,主要的貨幣對想歐美,磅美,澳美,美日,美瑞,美加,每個平台都會有,在叉盤方面會有差異,有的叉盤貨幣對,有的平台有,有的平台就沒有
❾ 怎麼看待中國外匯儲備問題
什麼是國家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國家外匯儲備怎樣應對金融危機
為什麼說國家外匯儲備多 能應對外國金融危機
外匯儲備指由各國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兌換的儲備貨幣,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中國人民銀行履行持有、管理和經營我國外匯儲備的職責。商業銀行、企業、個人手裡的外匯並不算在一國的外匯儲備之內。經濟大國的外匯儲備,最主要的來源是對外貿易順差。 一般而言,它有兩大作用:一是支付,國家進口重要戰略物資和關鍵技術必須用外匯購買;二是保障金融安全,這是最關鍵的。比如,當發生戰爭、災害或國際經濟形勢突然變化,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資,央行可以用充足的外匯儲備來對付突發的風險;再比如,一旦本國貨幣面臨貶值的風險(本幣匯率動盪顯然會導致國內股市動盪),政府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干預外匯市場,應對金融危機。說白了就是:由於我國不是實行浮動匯率,而是盯住幾個貨幣組合有限浮動。為了保持匯率穩定,央行可能就要動用外匯儲備。例如如果人民幣相對美元面臨貶值,證明流通中的人民幣過多而美元外幣過少,為了穩定匯率,央行就會拋出儲備的美元而買入人民幣,使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變少 ,恢復與美元的匯率平衡,這時外匯儲備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以上都是外匯儲備在特定條件下對股市和匯市的影響。當然一般情況下它的軟作用表現得更明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實力的象徵,也是國家宏觀調控實力的重要標志,能夠產生巨大的心理作用,讓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經濟安全和該國貨幣的幣值充滿信心,同時也能增加這個國家的國際金融影響力和在這個星球上說話的分量。對國內投資者來說,外匯儲備有抵禦熱錢流失作用的意義就更大了;而且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穩定匯率對國際貿易極其重要。其實綜合起來,主要的作用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國外匯儲備現狀?
截止到現在我國外匯儲備有多少億美元了?今天聽新聞美國打算印鈔,按此情況,預計我國將有多大損失呢?
2萬億美元總儲備嘛,其實政府我國外匯儲備現狀手上的才4,5千萬億,其他的都是一些公司啊什麼的 美國家外匯儲備國印鈔的話,由於我們持有的是美元本身,因此可以視作並沒有影響,只是再兌換成其他貨幣就會虧了,如果只是兌換成人民幣的話 我可以放心大膽的告訴你,國家現在印錢速度肯定比美國還快,最近 有大量的新錢流入了市場,這樣算起來這些外匯還是要升值的 國際金融方面,我國目前外匯儲我國外匯儲備現狀,國家外匯儲備備現狀
產生這種現狀的原因,現狀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解決此現狀帶來的眾多問題的方案
外匯儲備的現狀2002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進入激增階段。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1996年首次超過1 000億美元,到2005年則超過8 000億美元,9年間增長近7倍。特別是近4年來,外匯儲備增速進一步加快,每年新增儲備都超過1 000億美元,2004年和2005年更是超過2 000 億美元。2006年4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儲備大國。截至2007年3 月,我國外匯儲備已達12 020.31億美元。外匯儲備激增已經對宏觀經濟運行造成相當的負面影響,也使我們在對外經濟交往中處於被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2006年6月末,我國基礎貨幣為63 096億元人民幣,而作為基礎貨幣投放渠道之一的外匯儲備占款就高達72 216億元人民幣。這表明外匯儲備激增嚴重製約了宏觀金融調控,也表明外匯儲備規模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並非我國獨有。 原因; (一)長期的外貿順差是巨額外匯儲備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優惠的外資、外貿政策,帶來大量外商直接投資進入,形成了同際收支資本項日的持續順差。 (三)缺乏彈性的匯申制度,形成了巨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虛增了我國外匯儲備。 (四)全球經濟不平衡狀態,促使大量美元儲備資金的迴流,在一國開放經濟條件下,經濟系統的內部不平衡需要相應的外部不平衡來彌補。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和外貿持續順差就成為緩解內部不平衡的外在表現。 正面影響就是增強償債能力,國際地位……(其實就是外匯儲備的功能) 負面影響: 第一,加大了央行的對沖外操作成本,削弱了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貨幣政策調控的有效性。 這種旨在弱化基礎貨幣大量投放的負面影響的「對沖」操作限制了 第二,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均衡,不利於實現經濟增長向內需主導型模式的轉變。 第三,增大了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利於對外貿易順利開展 第五,成為導致流動性過剩的重要原因,影響了銀行的資金使用效率,加劇了經濟結構失衡。 我國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與管理
請幫我分析下我國外匯儲備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要自己觀點,請別轉載
外匯儲備顯然過多,大量的外匯占款是我國流動性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 外匯儲備會根據當時的經濟需要增加會減少,具體趨勢不好預測,但短期看來應該還會增加
❿ 中國外匯儲備的利弊分析,主要分析我國目前外匯儲備的現狀、存在的問題、著呢對問題應該提出的相應對策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對於中國巨額的外匯儲備,並不是如何來讓它花掉的問題,而是如何來有效管理,是如何在這種有效管理中保值與升值的問題。特別是當中國持有巨額的外匯儲備之後,中國政府的任何動作都會對國際市場造成巨大影響。因此,對於中國的外匯儲備管理更是應該審時度勢,這樣才能使其保持在一種優勢的地位。否則,任何一個小的疏忽都可能導致中國外匯儲備的巨大損失。所以,如何分散巨大的外匯儲備風險(如激勵企業與居民持匯的偏好),如何來提高國際儲備風險管理水平和營運效率,如何保證巨大的外匯儲備用得其所,這才是中國外匯儲備管理所面臨的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