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用期權工具管理外匯風險
期權它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其最大魅力在於,可以使期權的買方將風險鎖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收益卻可以無限大,期權的特性決定了其具有對沖風險的意義。
期權持有者可根據期權到期時的市場情況,選擇行權或者不行權。例如,借款人購買美元看漲期權,若市場匯率低於行權匯率,不行權,以市場匯率購匯;反之則行權,按約定匯率購匯既能在東道國貨幣貶值時防範匯率風險,又能享受東道國貨幣升值帶來的匯兌收益。
以風險逆轉期權組合為例:假設當前美元兌L幣匯率為6.2,借款人買入1年期美元看漲期權,行權匯率7.0,期權費支出0.6%;同時,賣出同金額、同期限美元看跌期權,行權價格6.5,假設期權費收入為0.6%。
② 外匯風險的管理主要有哪些手段
外匯風險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五種手段:
(1)採用貨幣保值措施。
買賣雙方在交易談判時,經協商,在交易合同中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以防止匯率變化的風險。在外匯風險管理中,貨幣保值措施主要有黃金保值條款、硬貨幣保值條款和一籃子貨幣保值條款。
(2)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
應遵從以下原則:第一,在實行單一貨幣計價的情況下,付款使用軟貨幣,收款使用硬貨幣。軟貨幣就是趨於貶值或貶值壓力較大的貨幣。硬貨幣就是趨於升值或幣值穩定的貨幣。第二,在進出口貿易中,以多種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使各種貨幣的匯率變動風險互相抵消。第三,在貿易實務中,通過協商、談判等方式盡可能地用本幣進行支付,即出口商獲得本幣資金,進口商用本幣支付貨款。
(3)提前或延期結匯。
在國際收支中,企業通過預測支付貨幣匯率的變動趨勢,提前或延遲收付外匯款項,來達到抵補外匯風險管理的目的。
(4)進、出口貿易相結合。
一是對銷貿易法,把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聯系起來進行貨物交換。二是自動拋補法,在某進出口商進行出口貿易的同時,又進行進口貿易,並盡量用同種貨幣計價結算,設法調整收、付匯的時間,使進口外匯頭寸軋抵出口外匯的頭寸,以實行外匯風險管理的自動拋補。
(5)利用外匯衍生產品工具。
如簽訂遠期外匯交易合同,即進出口企業在合同簽訂後,把用外匯計價結算的應付或應收款同銀行敘做遠期買進或賣出外匯貨款的合同,通過鎖定匯率波動來進行外匯風險管理,消除外匯風險。
③ 匯率風險管理工具主要包括
來源 | 一瑜中的(ID: Open_Mind_27)
報告摘要
匯率管理體系的未來趨勢
我們認為未來靈活工具運用+專業主觀判斷和趨勢判斷是企業應對匯率風險(尤其是應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加大)的主要趨勢。
為什麼關注匯率的套期保值
首先,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於企業造成匯兌損失(2017年上半年1870家上市公司因為匯兌損失增加了財務費用); 其次,企業有大量的未結匯頭寸(匯改後未結匯頭寸累積+2017年下半年套保到期的結匯需求);最後,年中套保合同到期重新定價,觸發人民幣貶值預期分化(近期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將會觸發套保與結售匯實盤的雙預期改變)。
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方法介紹
對於有外匯買賣需求的企業來說,匯率管理體系包含對管理工具、管理風格、管理類型、策略以及管理形式的選擇。
從管理工具來看,遠期、掉期、期權和期貨是主要套保工具,目從交易情況來看,外匯和貨幣掉期是最大的交易品種(佔比57%),其次是即期交易(佔比40%)。
從管理風格上來看,匯率管理可以是保守或是激進,也可以是動態也可以是靜態。
從管理類型上來看,匯率管理可以分為有主觀研判型套保(如期權、期權組合區間)或是無主觀研判型套保(如遠期、掉期)。
從企業對匯率的管理形式來看,企業即可以成立專屬子公司或專屬部門,也可以聘用專屬人或者依靠外腦。
從經典案例看企業如何建立有效的匯率管理體系
④ 中國銀行的外匯風險管理工具有哪些請詳盡地列明。
中國銀行成立於1912年2月,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銀行。從1912年至1949年的37年期間,中國銀行的職能發生了三次變化。1912-1928年,行使當時政府中央銀行的職能;1928年中國銀行被改為政府特許的國際匯兌銀行;1942年中國銀行成為發展國際貿易的專業銀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政府接管了中國銀行,同年12月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由上海遷至北京。1950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歸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領導。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中國銀行條例》,明確中國銀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特許的外匯專業銀行。
1979年 3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中分設出來,同時行使國家外匯管理總局職能,直屬國務院領導。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改為中國銀行總行,負責統一經營和集中管理全國外匯業務。198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隨後中國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總局分設,各行其職,中國銀行統一經營國家外匯的職責不變。至此,中國銀行成為中國人民銀行監管之下的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銀行的各項業務得到了長足發展,跨入了世界大銀行的前列。1994年初,根據國家金融體制改革的部署,中國銀行由外匯外貿專業銀行開始向國有商業銀行轉化。
⑤ 金融市場上有哪些外匯風險管理工具
金融市場上的外匯風險管理工具參考如下:
1、遠期外匯交易
遠期外匯交易是指外匯買賣雙方成交後並不立即辦理交割,而是在未來約定日期按照成交日約定的期限、幣種、數量、匯率等要素辦理交割的外匯交易。
2、外匯期貨
當前境外人民幣期貨最活躍的交易場所分別是香港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境外人民幣期貨合約是交易所的標准化產品,屬於場內交易的一種。相對於遠期來說境外人民幣期貨合約具有三個特徵,即價格透明度高、交易對方風險低、集合全球參與者。
3、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
NDF(Non-deliverable Forwards),即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屬於遠期外匯交易模式的一種。NDF通常應用於實行外匯管制國家和地區的貨幣,一般通過離岸場外市場進行交易。
4、外匯期權
外匯期權,通常指雙方在交易日約定交易合約的買方以支付期權費的方式,擁有在未來某一時間,按約定的執行價格和交易金額向合約的賣方買賣外匯貨幣權利的合約。
人民幣外匯期權的交易品種包括人民幣與美元、日元、歐元、英鎊、港幣等不同外匯,一般情況下,期權費幣種境內為人民幣。人民幣外匯期權則可分為外匯看漲期權和外匯看跌期權,境內外匯期權類型為普通歐式期權。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2-1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⑥ 管理外匯交易風險的金融法的含義和工具是什麼
交易風險是未了結的債權債務在匯率變動後,進行外匯交割清算時出現的風險。這些債權債務在匯率變動前已發生,但在匯率變動後才清算。匯率制度體系是外匯交易風險產生的直接原因。固定匯率體制將風險給屏蔽了,而浮動匯率體制增加了未來貨幣走勢的不確定性,擴大了風險敞口。
外匯風險一般包括兩個因素:貨幣和時間。如果沒有兩種不同貨幣間的兌換或折算,也就不存在匯率波動所引起的外匯風險。同時,匯率和利率的變化總是與時間期限相對應,沒有時間因素也就無外匯風險可言。經濟主體帳款收付與最後清算日的時間跨度越大,匯率波動的幅度可能越大,貨幣間的折算風險也就越大。外幣與本幣間的兌換,成為外匯交易風險產生的先決條件,而時間因素則是外匯交易風險產生的催化劑。
⑦ 金融市場上有哪些外匯風險管理工具
金融市場上的外匯風險管理工具有:
即期外匯買賣產品;遠期外匯買賣產品;擇期外匯買賣產品;遠期結售匯產品;超遠期外匯買賣產品;掉期外匯買賣產品;外匯期權交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