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一國外匯的供給來源有哪幾方面
外匯供給來源主要有三方面。
貿易外匯,也稱實物貿易外匯,是指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匯,即由於國際間的商品流通所形成的一種國際支付手段。
非貿易外匯是指貿易外匯以外的一切外匯,即一切非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匯,如勞務外匯、僑匯和捐贈外匯等。
金融外匯與貿易外匯、非貿易外匯不同,是屬於一種金融資產外匯,例如銀行同業間買賣的外匯,既非來源於有形貿易或無形貿易,也非用於有形貿易,而是為了各種貨幣頭寸的管理和擺布。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截至2015年,中國位居世界各國政府外匯儲備排名第一。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有大量民間外匯儲備,國家整體外匯儲備遠高於中國。
⑵ 國際儲備的主要供給渠道有哪些
1.國際儲備的主要供給渠道有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順差。
2.眾所周知,外匯儲備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一是經常項目順差,二是資本項目順差。部分外匯儲備其實是通過「通貨膨脹稅」獲得的;央行購買外匯所使用的人民幣中有一部分貨幣屬於「經濟發行」。而這樣過多的外匯儲備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年積累的經常項目贏余,另一方面是多年流入的外資。
3.國際儲備供給是指國際儲備的來源,包括外匯儲備、黃金儲備,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地位。外匯儲備是由外匯儲備貨幣國由於貿易逆差而向國外輸出所形成的。黃金儲備則是一國貨幣當局直接開采並冶煉黃金或在國內外黃金市場上購買黃金所形成的,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地位則是該組織根據有關原則進行分配而形成的。
拓展資料:
1.一國的國際儲備水平,不僅取決於它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而且還取決於其國際儲備供給的數量。具體來講,國際儲備的供給主要來自於以下七個方面:
1)國際收支順差。一國國際收支出現盈餘(或赤字),則意味著該國國際儲備存量的增加(或減少)。在國際收支平衡中,假設不考慮錯誤和遺漏這一項,則國際儲備變動額=經常項目差額+資本項目差額。
2)干預外匯市場所得外匯。當一國貨幣的匯率升勢過猛,給國內經濟及對外貿易帶來不利影響,該國貨幣當局就會進入外匯市場拋售本幣收購其他儲備貨幣,所得外幣一般列入國際儲備。
3)黃金存量增加。官方黃金的增加一般通過兩條途徑:其一,在國內收購並在中央銀行儲藏,這將導致國際儲備總量的增加。其二,進入國際黃金市場以外匯儲備購入黃金並由中央銀行持有,這只會改變國際儲備的結構,不會改變國際儲備的總量。
4)特別提款權的分配。
5)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的增加。
6)儲備資產收益,包括儲備外匯存款利息,作為儲備資產的國外債券、國庫券、CD的收益等。
7)儲備資產的溢價,這包括由於外匯匯率的變動造成的一國外匯儲備折成SDRs或美元的溢價,也包括由於金價的上漲造成黃金儲備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黃金儲備價值的增加。
⑶ 我國外匯儲備從哪些地方來哪些方式來
眾所周知 外匯儲備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一是經常項目順差,二是資本項目順差。部分外匯儲備其實是通過「通貨膨脹稅」獲得的;央行購買外匯所使用的人民幣中有一部分貨幣屬於「經濟發行」。而這樣過多的外匯儲備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年積累的經常項目贏余,另一方面是多年流入的外資。 經濟大國的外匯儲備,最主要的來源是對外貿易順差。中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貿易順差的快速增加 外匯儲備有3大作用:一是支付,國家進口重要戰略物資和關鍵技術必須用外匯購買;二是保障金融安全,這是最關鍵的,比如發生戰爭、災害或國際經濟形勢突然變化,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資,央行可以用充足的外匯儲備來對付突發的金融風險;再比如,一旦本國貨幣面臨貶值的風險,政府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干預外匯市場,應對金融危機;還有一點是軟作用,但在現代經濟中也極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實力的象徵,能夠產生巨大的心理作用,讓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經濟安全和該國貨幣的幣值充滿信心,同時也能增加這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的金融影響力和在國際經濟組織中說話的分量。
⑷ 外匯市場有哪些需求者和供給者
外匯實際供求者
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微觀經濟主體、投資者、投機者、旅遊者和留學、移民等都是外匯實際供求者。外匯銀行和中央銀行也是外匯實際供求者。
外匯需求主要包括:①購買外國商品;②購買外國服務;③外國人將在當地直接投資獲得的利潤和間接投資獲得的利息匯回本國;④本國對外國的單方面轉移;⑤本國企業向外國進行長期投資或短期貸款;⑥本國政府增加外匯儲備。
外匯供給主要包括:①本國商品出口,獲得以外幣表示的債權;②本國服務出口;③本國人將在外國投資所獲得的股息和利息匯回;④外國對本國的單方面轉移;⑤外國企業向本國進行長期投資或短期貸款;⑥本國政府減少外匯儲備資產。
⑸ 中國外匯儲備的來源有哪些
外匯儲備咋來的?多如牛毛的出口單位往國外賣出去貨物或者服務或者技術,收進來外幣,不能花,怎麼辦,再把外幣賣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是老二啊,然後眾多老二們統計個數給央行,央行就知道啦,老大央行心裡就有數啦,我的外匯家底是多少。
外匯儲備的流動,就是你心裡想的這個事,國家得發展啊,發展得有政策扶持啊,擴大對外開放吧,政策好了出口順差大了啊,外匯儲備越來越多,儲備的這部分外匯幹嘛去了,一部分買了各國的國債了,一部分可能存入國外銀行了,一部分可能投資了,誰知道呢,你央行買了出口企業的外幣,你得給人家人民幣啊,肯定不能一直這么開著印鈔機,通貨膨脹了肯定,國家就宏觀調控,於此同時採取對沖操作,怎麼對沖,簡單說下,比方說國家按計劃得印1萬億的人民幣,一看外匯還有5000億,得啦,印5000億就夠啦,當然裡面還有很多因素,國家要把外匯儲備和通貨膨脹率兼顧,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波動水平。
為什麼要儲備,你看啊,儲備老外的錢,各種損失,匯率損失,通貨損失,儲備貶值,反正外匯儲備多了,受影響的面很多,為什麼還要儲備,這就上升到政治層面了,we call it 政治經濟學,呵呵,賣弄一下,中國目前還在經濟層面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屬於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之下,說白了就是人為的控制之下,在限定的某個區域內受市場調節,為森么?因為目前我國市場體系還不完善不成熟,逐步的對外開放,但不全放,我只能這么說,國家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也就是穩,在所有能預見的金融風險中,通過外匯儲備這只大手,把匯率檔做工具,來對國家經濟實施對外的宏觀調控。
⑹ 一國外匯儲備最主要的來源是
外匯儲備的來源是貿易順差和資本流入,集中到本國央行內形成外匯儲備。
⑺ 為什麼會有外匯儲備我國的外匯儲備哪裡來的
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外國貨幣。大多數國家以美元為主。我國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出口大於進口。我國看起來外匯儲備多,是因為我國實行強行結售匯制,外匯都在政府手裡了。如果算上民間的,我國並不是第一,而是日本。
這增強了我國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增強了我國在金融領域說話的能力。我國應該使外匯儲備多元化,或用來增加石油儲備。
⑻ 懂經濟的解釋一下,中國外匯儲備是怎麼來的……
來源:
第一種是:貿易順差。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國際貿易出口劇增,每年國際貿易順差巨大,每年賺錢了大量外匯。
第二種是:外資投資。如各國外商對的中國投資,或者熱錢的湧入,經過多年累積,形成了巨大外匯儲備。
第三種是:資本升值。通過專業的投資機構,用外匯進行投資,購買外國債券、股票、基金等等賺取的收入。
在我國,外匯是央行負責統一管理。比如:外資企業來中國投資,10萬美元需要兌換成人民幣,用人民幣投資,央行得到美元。企業對外貿易賺取了10萬美元,需要到央行兌換人民幣,央行得到了外匯,企業得到了人民幣。央行獲得兌換來的20萬美元,由專門機構進行投資、保值、升值,央行錢又生了錢。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⑼ 描述外匯需求如何與國內居民對外國商品的需求相關
外匯需求與 「外匯供給」相對而言。從理論上說,外匯的供給與需求體現著國際收支平衡表所列的各種國際經濟交易,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借方項目構成外匯需求。具體來說,一國的外匯需求主要來自於:①本國的商品勞務進口。②本國對外國的單方金融資產轉移。③本國居民購買外國的金融資產或對外國進行直接投資。④外國居民出售所持有的本國資產。因此,一國國際收支赤字就意味著在外匯市場上外匯供不應求,本幣供過於求,結果是外匯匯率上升。反之,一國國際收支盈餘則意味著外匯供過於求,本幣供不應求,結果是外匯匯率下降。
⑽ 引起一國外匯供給的主要經濟活動有
引起一國外匯供給的主要經濟活動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該國的對外國貿易。主要就是出口與進口貨物貿易。如果總的出口貨物金額大於進口貨物金額,在國際收支方面就體現出貿易順差,就會體現出外匯供給有贏余。反過來就叫貿易逆差,就會體現出外匯供給不足。祝你好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