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兌換券的發行公告

外匯兌換券的發行公告

發布時間:2022-06-17 19:31:23

『壹』 為什麼要發行外匯兌換券

在改革開放初期,來華訪問的外國人、歸國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日益增多,而中國的市場供應還非常緊張,國內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糧油、肉、布等)還實行定量供應。為滿足來華的外國人及歸僑的需要,中國興建了一批賓館和商店。然而,當時國內是禁止外幣流通的。為了便於他們在這些場所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同時又使他們區別於國內居民,國務院於1980年4月1日授權中國銀行發行外匯兌換券。外籍人士須將所持外幣在中國銀行或指定的外匯代兌點兌換成
外匯券,並在指定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離開中國大陸時,他們可以選擇將外匯券換回硬通貨或留著以備下次來華時使用。很多外國人當時都管外匯券叫「旅遊貨幣」。

『貳』 外匯券的曾經的特權

1993年12月30日一大清早,數十位外國駐華大使、大使夫人以及來華的外商們蜂擁進北京的一家免稅店,焦急地把他們看到的貨架上的一切東西盡量塞滿他們的購物包。
這次瘋狂的購物並非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而是因為前一天晚上央行的一紙公告:12月29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1994年1月1日開始停止發行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盡管央行的通告非常清楚地說明現存的外匯券仍然可以暫時流通,但外匯券的擁有者們還是覺得越快花完手中的外匯券心裡越踏實。
這家位於北京建國門附近的免稅店毗鄰使館區和許多外商辦公的寫字樓。在30日這一天,營業額比平時多了9倍。該店一名姓董的經理在當天接受《中國日報》記者的采訪時說,「生意比聖誕節的時候都紅火,看來我們元旦的假都不能放了」。
在跨國公司雲集的國貿寫字樓里也是一片混亂。許多當時在外企工作的中國雇員的工資都是以外匯券的形式支付的。因此,他們非常急切地想知道他們的老闆是否會彌補由於外匯券停止發行而給他們帶來的損失。雖然理論上講,外匯券應該與人民幣等值,但在黑市上,它們的價值比同樣面值的人民幣高出30%。
「我們都急死了」,一名在香港貿發局工作的中國員工告訴《中國日報》的記者。 1980年4月1日,中國開始發行外匯券。1995年1月1日,外匯券最終退出市場。在這15年間,中國實行了非常獨特的雙貨幣制度——人民幣和外匯券同時在市場上流通。
在改革開放初期,來華訪問的外國人、歸國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日益增多,而中國的市場供應還非常緊張,國內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糧油、肉、布等)還實行定量供應。為滿足來華的外國人及歸僑的需要,中國興建了一批賓館和商店。然而,當時國內是禁止外幣流通的。為了便於他們在這些場所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同時又使他們區別於國內居民,國務院於1980年4月1日授權中國銀行發行外匯兌換券。外籍人士須將所持外幣在中國銀行或指定的外匯代兌點兌換成外匯券,並在指定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離開中國大陸時,他們可以選擇將外匯券換回硬通貨或留著以備下次來華時使用。很多外國人當時都管外匯券叫「旅遊貨幣」。
外匯券有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7種面值,與人民幣等值,背面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風景名勝畫面,如三峽、長城、天壇等。
當時,外匯券是特權貨幣。正如美國愛荷華大學的新聞學教授Kenneth Starck在《畫龍點睛》一書中描寫的那樣,「如果錢能說話,外匯券的聲音比人民幣大50%」。Kenneth Starck於1986年來到中國,在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院教授英語新聞專業的寫作課程。他對外匯券的使用深有體會,有了外匯券,人們在中國就可以買到進口商品,可以在特殊的地方消費,還可以換美元,這些都是人民幣所沒有的功能。
外匯券只能在特定的地方使用,如賓館、友誼商店、免稅店等等;也只有在這些地方,人們才能買到當時被視為奢侈品的高檔貨——人頭馬的洋酒、萬寶路香煙、彩電、瑞士手錶。一些有中國特色的手工藝品和絲綢等也能在友誼商店買到。
但漸漸地,擁有外匯券就不是外國人的專利了。有一些大陸居民從他們的海外親戚朋友那裡能得到一些外匯券。一旦擁有外匯券,他們立刻成為他們的同事、鄰居和朋友眼紅的對象,因為外匯券就是出入友誼商店的特殊通行證。
外匯券的這種特權引起了很多擔憂,甚至是外國人的擔憂。1980年9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查?羅伯遜的來信,「我是一個對現代中國的成就深為欽佩的人,現在向你們寫這封信。最近我在中國作了為期兩周的訪問,剛剛回到美國。所到之處,中國人民的生氣勃勃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到了2000年,四個現代化一定可以實現。但是我必須承認,對外國人的優待和對中國公民的歧視這種不平等的待遇使我深感不安。我指的是對非中國公民發行的外匯兌換券。憑這種外匯兌換券,外國人可以在特殊的旅館住宿,在特殊的餐館就餐,在特殊的商店購買東西——所有這些特殊的地方一律不接待中國公民。這種制度使人想起19世紀時清政府給予外國人的特權。此外,那些專為外國人設立的特殊的等候室等等也似乎是不必要的。作為一個外國人,我對這些特殊待遇感到不安,這些特殊待遇會助長並加深優越感和自卑感。我強烈主張對此給予重新考慮」。
Starck教授在自己的書中將此雙貨幣制度描寫為「令人質疑的」和「有害的」。「外匯券貶低了官方貨幣的價值並鼓勵了黑市交易」,他寫道。
但是,大陸居民仍然試圖用各種辦法來獲得外匯券。自20世紀80年代起,越來越多的中國居民開始走出國門,出國留學或探親,他們需要外匯券來換美元,甚至連學生們考托福的報名費也需要用美元來交。對外匯券和美元的強烈需求直接催生了整整一代倒匯者——俗稱「黃牛」。 整個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外國人在北京或者其他中國主要旅遊城市聽到的最多的招呼也許是「換錢嗎?換錢嗎?」黃牛們冒著坐牢的風險在大陸居民對外匯券的渴望和外國人對人民幣的需求中找到了商機。有了人民幣,外國人就可以在任何商店和餐館消費;而人民幣和外匯券的價差使倒匯成為利潤豐厚的職業——盡管這是非法的。
1994年以前,中國的匯率制度也是雙軌的。一個是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的官方匯率,大概在1美元兌元人民幣,另一個是企業外匯市場匯率,當時大概在1美元兌元人民幣。只有大約20%的外匯交易是按官方匯率來進行的。1994年1月1日,這一雙軌制度被廢除。
但在雙軌制廢除以前,個人可以用外匯券按官方匯率換美元等硬通貨。如果人們手裡只有人民幣,那麼他們只能到黑市上換美元。通常,黑市的匯率比為企業服務的外匯市場價格還要高,常常是1美元約兌9元人民幣。跟美元的黑市匯率相對應,當時外匯券的黑市價通常是130元人民幣換100元外匯券。
黑市的交易常常是在陰暗的小巷裡進行的,要不就是在自由市場的攤位後面。進行交易時,雙方都會警覺地看看對方身後是不是有警察的身影。一旦交易完成,黃牛們迅速將外匯券換成硬通貨再賣給急需美元的大陸居民,而外國人則拿著他們非法得來的人民幣享受出入任何餐館和商店的自由。
興旺的黑市買賣迅速蔓延到了全國。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昆明等旅遊城市都能看到各式黃牛的身影,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他們日夜守候在繁華的商業區或旅遊賓館附近,等待商機的到來。而與此同時,在中國銀行的分支機構外面也總能看到黃牛們攔住任何一個他們認為有可能成為他們顧客的行人。「要外匯券嗎?」他們常常會主動地問。
甚至在央行宣布1994年匯率並軌、停止發行外匯券後,黃牛黨也沒有銷聲匿跡。大陸居民仍然沒有官方渠道去購買美元,而對美元的需求越來越高,於是黃牛們依然能找到生存的空間,只不過他們的問題從「要外匯券嗎?」改成了「要美元嗎?」
直到1998年中國開始逐漸放開個人購匯,情況才開始有所改變。當年,外管局規定個人因私出境一次可購匯2000美元。2003年9月,這一額度提高到個人因私出境6個月以內為3000美元,6個月以上為5000美元。2005年8月,上述個人購匯額度分別被提升為5000美元和8000美元。
從2006年5月1日開始,中國實施了年度購匯管理制度。居民每年可購買2萬美元外匯。這一額度在2007年2月1日提高到5萬美元。
隨著中國居民購匯額度的提高,一度紅火的黃牛生意一蹶不振了,黃牛們不得不另謀出路來維持生活。 需要轉型的卻遠遠不止黃牛們,友誼商店和免稅店同樣面臨著考驗。這種特殊商店中有很多已經轉為普通的百貨店,盡管一些店還保留著友誼商店的名稱。
位於朝陽區惠新東街的外匯商品大樓曾經是北京最大的一家專收外匯券的商店之一。20世紀90年代初,用外匯券在這座大樓里購物是一件令人眼紅的事情。在轉型中,它搖身一變,成為了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
然而,外匯券卻成了某些人的新寵——這一次是在收藏品市場上。
在北京的郵幣市場上,一整套7個面值的外匯券售價可達1萬元。在廈門,一張背面是天壇圖案的5角面值外匯券能賣到9元,而背面是長城圖案、面值為100元的外匯券則標價1000元。
專家認為,由於大部分外匯券都被中國銀行回收了,現存於居民手中的外匯券數量非常有限,外匯券作為收藏品還存在巨大的升值空間。

『叄』 什麼是外匯兌換券,什麼時候發行,什麼時候停止使用

是我國在特殊時期漸漸對外開放,但是有一定限制的開放。由中國人民銀行1979到九十年代初期發行使用外幣兌換卷。。分別有一百,五十,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一角面值。現在開始慢慢進入收藏視野,一套集全大全套,品相好,應該要上萬元了。光79年的五元就三千有人玩。

『肆』 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

匯兌換券由中國銀行發行,專供外國人在中國期間到某一指定商店購物用,它是一種具有特殊職能的人民幣(其面值與同面額的人民幣等值),同時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

外匯兌換券有7種面值,共10個幣種。其中1979年版1角2種(有五星水印和五星+火炬水印之分)、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面值各1種,1988年版50元、100元各1種。其收藏的難易程度(亦稱稀缺度)依次為79年50元、100元,88年100元、50元,79年10元、火炬1角、5元、1元、5角、普通1角。

外匯兌換券紙質好,防偽性強,畫面美觀,整套幣券主圖均為祖國山水,展開一看,五顏六色、光彩照人,壯麗河山盡收眼底 ,令人陶醉。

外匯兌換券具有發行量小,作用特殊,流通時間短,存世量少等特點,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自1995年6月30日停止流通以來,中國銀行以1:1.48的比價回收銷毀。同時,被一些收藏愛好者追逐吸納,大量吃進,市面上已不多見,價格不斷上揚。1995年7—8月間到11月中旬,市場交換價格不斷盤升,到1997年郵市高潮時,在上海等地創出了每套6000元的高價。在經歷了長達10年之久的振盪整理之後,獲利籌碼已逐步兌現,絕對價位失去大半,正是逢低吸納的大好時機。目前全新絕品價格在2600元/套以上,已經有啟動上揚跡象,再創新高,指日可待。

火炬壹角、10元三峽、50元象鼻山等是超級潛力品種。

有志於收藏外匯券的朋友應及早運作,多多吸納成套或整刀、捆的全新外匯兌換券,必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伍』 這是什麼錢

這是已經停止使用的外匯兌換券。
外匯券,全稱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俗稱「外匯兌換券」、「外匯券」,為中國銀行發行,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流通、特定場合使用,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一種特定貨幣,分為1979年和1988年二個版本,外匯兌換券自1980年4月1日開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使用,中國銀行回收。
中文名
外匯券
全稱
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
流通時間
1980年4月1日
停止使用
1995年1月1日
俗稱
外匯兌換券
歷史
綜述
外匯券始發行於1980年4月1日,止於1994年1月1日,並於1995年1月1日起停止流通。面額分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個券別,全套總面額為316.6元。外匯券分1979年版和1988年版兩種,其中1988年版只有 100元和50元兩種面值。外匯券以前作為一般等價物是人見人愛的「寵兒」,今天則成為收藏界的「新貴」。
沿革
1988年版 100元則在1979年版的基礎上將色調做了調整,以淺綠色作主色調,其它未變。1988年版則以淺褐色作主色調,正面以桂林灕江春色作主題,反映了祖國秀麗迷人的自然風光。1979年版100元券以灰黑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70×170毫米,正面以長城作主題,萬里長城,延綿萬里,景色壯麗,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50元券以紫紅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與五十元一致,正面以桂林象鼻子作主題;10元券,以藍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6×164毫米,正面以長江三峽作主題;5元券以褐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62×158毫米,正面以黃山風光作主題;1元券以綠色、淺綠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8×152毫米,正面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作主題;5角以紫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52×134毫米,正面以北京天壇作主題;1角以褐色、淺黃色作主色調,票面幅度為48×127毫米,正面以黃果樹瀑布作主題。
外匯券無論面值大小,其背面均為中英文對照的「本券的元與人民幣元等值;本券只限在中國境內指定的范圍使用;不得掛失。」
總之,外匯券完美的設計構想、獨特的雕刻繪畫風格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最後,由於外匯券限量發行,後在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券在市面上停止流通,中國銀行回收,因而流落在民間的數量十分有限。非凡是1979年版的高面值券種稀少,要湊齊一整套全套的外匯券是十分不易的。
友誼商店:當時一戶家庭一個月只能領到四包香煙,新婚家庭才能領到糖吃,更不要說電視機,自行車,你拿著錢還要憑票......但憑外匯券在友誼商店就能買到
價值
外匯券的收藏價值主要在於:
1、外匯券是我國改革開放這一非凡歷史時期的記錄和見證,是珍貴的一段歷史的反映。
2、外匯券紙質優良,印製精美,「中國銀行」瀟灑秀美的幾個字又出自書法大家郭沫若之手,圖案表現的都是祖國的美麗河山。
外匯券與第一、第二套人民幣相比,品種較少,價格較低,很適合中小錢幣收藏者投資參與,再加上它的圖案均以我國名勝古跡為畫面,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和收藏價值。每種外匯券的價格都大幅度上升,少則增值五六倍,多則增值幾十倍。非凡是低面值的壹角、貳角、伍角和壹元券,由於市場價比較低,上漲空間大,具有極大的增值潛力,是外匯券中的強勢品種。
曾經的特權
1993年12月30日一大清早,數十位外國駐華大使、大使夫人以及來華的外商們蜂擁進北京的一家免稅店,焦急地把他們看到的貨架上的一切東西盡量塞滿他們的購物包。
這次瘋狂的購物並非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而是因為前一天晚上央行的一紙公告:12月29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1994年1月1日開始停止發行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盡管央行的通告非常清楚地說明現存的外匯券仍然可以暫時流通,但外匯券的擁有者們還是覺得越快花完手中的外匯券心裡越踏實。
這家位於北京建國門附近的免稅店毗鄰使館區和許多外商辦公的寫字樓。在30日這一天,營業額比平時多了9倍。該店一名姓董的經理在當天接受《中國日報》記者的采訪時說,「生意比聖誕節的時候都紅火,看來我們元旦的假都不能放了」。
在跨國公司雲集的國貿寫字樓里也是一片混亂。許多當時在外企工作的中國雇員的工資都是以外匯券的形式支付的。因此,他們非常急切地想知道他們的老闆是否會彌補由於外匯券停止發行而給他們帶來的損失。雖然理論上講,外匯券應該與人民幣等值,但在黑市上,它們的價值比同樣面值的人民幣高出30%。
「我們都急死了」,一名在香港貿發局工作的中國員工告訴《中國日報》的記者。
特權貨幣
1980年4月1日,中國開始發行外匯券。1995年1月1日,外匯券最終退出市場。在這15年間,中國實行了非常獨特的雙貨幣制度——人民幣和外匯券同時在市場上流通。

『陸』 1979年外匯兌換券

外匯兌換券
foreign exchange certificate
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代用券。簡稱外匯券。它只能在指定的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但不是另一種貨幣。20世紀70年代後期,隨著中國旅遊事業的發展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的不斷增加,來中國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日漸增多,專門為他們服務的賓館、商店及其他服務部門也相應增加。由於中國實行統一的人民幣市場,禁止外幣在國內市場流通,為便於外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及駐華外交、民間機構常駐人員在這些場所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中國銀行從1980年4月起發行外匯兌換券。其面額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種,票面與人民幣等值,不準掛失。外匯兌換券的兌換手續是:凡國外旅客、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入境時,所攜入的外幣、外匯可一次向中國銀行兌換成外匯券。出境時,如有剩餘外匯券來不及兌回外幣時,允許自由攜出境外,以後來華時可再攜入使用。1995年7月1日起,外匯券停止流通。
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是中國銀行發行的以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等持有的外幣為兌換對象,在國內指定范圍內同人民幣等值流通的票券。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惟一法定貨幣,外匯券嚴格說只是一種票券,而不是一種貨幣,但它又在一定范圍內具有計價、流通等貨幣職能。
中國銀行於1980年4月1日開始發行1979年版外匯兌換券,面額分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種,1990年4月1日又發行了1988年版50元、100元券,這樣共計發行了7種面額、9種版別。外匯券發角為最小單位,角以下的小數使用人民幣輔幣。
外匯兌換券的票面特點是:正面上書「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中央是我國的風景名勝圖景,四周飾以機刻花紋構成的封閉式四邊框,兩旁上部分別有機刻花球圖案和阿拉伯數字面額,下部印有漢字面額與漢字、號碼。1979年版各票券為2個漢語拼音冠字6位號碼,1988年版各票券為2個冠字8位號碼,並有「行長之章」印,下邊框有「一九七九年」或「一九八八年」年別年號。50元、100元右方有國徽固定水印,10元至5角券有五角星、火炬混合滿版水印,1角券為國旗五角星滿版水印。背面印有英文「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和阿拉伯數字、英文數字面額,中間是中、英文的文字說明。1988年版100元券與1979年版100元券只是顏色不同,1988年版50元券與1979年版50元券除顏色不同之外,主景和花紋圖案等均有變化。
1994年1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關於外匯兌換券停止流通和限期兌換的公告》,公告規定,「從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兌換券停止在市場上流通。境內機構、外商投資企業以及來華的外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和境內居民均不得再用外匯兌換券標價、收付、結算」。「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1994年12月31日,外匯兌換券持有者可以到各銀行指定的外匯兌換期截止到1995年1月1日以後只能到中國銀行兌換;中國銀行兌換期截止到1995年6月30日」。1996年5月13日,中國銀行又發布了《關於延長外匯兌換券收兌期限的公告》,公告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國銀行將收兌外匯兌換券的日期延長到1996年6月30日」。「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1996年6月30日,外匯兌換券5持有者可到中國銀行各機構停止辦理兌換,從1996年7月1日起,中國銀行各機構停止兌換外匯券,且今後不再延期」。至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使用達15年之久的外匯兌換券全部退出流通,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外匯券雖然是一種票券,而非正宗貨幣,但它又不同於糧票、布票、煤票、油票等票券,它印有與人民幣等值的面值,可以不如人民幣單獨使用,屬於一種集券、幣於一身的特殊的貨幣。隨著銀行停止兌換,市面停止流通,外匯券的職能僅剩下收藏一種,目前還有為數不多的外匯券散落在民間和幣商手中,投資者、收藏者對其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關注。外匯券之所以受到垂青,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外匯券具有增值性。現在人民幣群眾投資意識濃厚,希望能有一種收藏品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外匯券由於國家發行了15年後又限期收回,散落民間的數量不多,特別是品相較佳的全套外匯券更是鳳毛麟角,故而成了投資者競相追逐的目標。
二是外匯券具有欣賞性。外匯券採用的是高質量的水印紙,紙質柔韌適度,畫面設計疏朗明快,圖案全部是祖國的名勝古跡和名山大川,有長城、天壇,還有聞名世界的黃果樹大瀑布,風光秀麗的西湖三潭印月,被譽為天下第一山的黃山,舉出聞名的長江三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特別是出自郭沫若先生之手的「中國銀行」的行名題字,更使票面熠熠生輝。
三是外匯具有史料性。外匯券是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在當時物資供應、外匯管理一時跟不上迅速發展形勢的特定條件下產生的,在替代、肅清外幣在我國市場上的非法流通方面,起到了維護我國貨幣主權尊嚴的作用,並且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堵塞了非法套購非貿易外匯渠道,防止了外供單位的商品被搶購、進口商品外匯供應無保證,因此,外匯券本身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名稱 當前最高成交價(元/張) 當前最低成交價 (元/張)
外匯券1979年壹角瀑布(水利發電) 7 3
外匯券1979年壹角瀑布(火炬水印) 130 70
外匯券1979年伍角北京-天壇 10 7.8
外匯券1979年壹圓西湖-三潭印月 15 12
外匯券1979年伍圓黃山 70 60
外匯券1979年拾圓長江-巫峽 150 115
外匯券1979年伍拾圓桂林-象鼻山 2800 2350
外匯券1988年伍拾圓桂林山水 900 750
外匯券1979年壹百圓萬里長城 1800 1300
外匯券1988年壹百圓萬里長城 850 700

『柒』 1996.4.30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什麼通知 急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國際信用證結算有關事項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1996-4-30)

去年,中國銀行某支行開出的兩份遠期信用證,國外某銀行議付交單後,由於一份單據上未註明「ORIGI-NAL」(正本)字樣,中國銀行某支行以其不符合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的要求為由予以拒付,國外某銀行訴諸法律,經國外法院裁決,中國銀行勝訴。鑒於我

國外貿業務中以復印、復寫、電腦列印等方法繕制出口單據的情況十分普遍,而此案很可能成為今後處理跟單信用證問題時可以援引的一個先例,事關我國外貿出口的收匯安全,為此,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應嚴格遵守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500),進出口審單時應十分謹慎,盡可能避免因自己的疏漏失誤而授人以柄,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各開戶的外貿出口單位,注意在用復印、復寫或電腦列印等方法繕制的單據上加註「ORIGINAL」字樣。同時各行可自備「ORIGINAL」圖章,當外貿出口單位漏注時,可代為加蓋,以利及時、安全收匯。

以上請速轉知所轄所屬各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和開戶的外貿出口單位。

1996年4月30日

『捌』 外匯兌換券發行40周年怎樣

這套紀念卷是在2019年發行的,紀念券分單枚,雙連體,四連體,整版四個品類。
外匯卷作為特定時期的特殊票證,一定程度上為中國的經濟交流起到了促進作用,這套紀念卷旨在紀念中國經濟外貿發展的青蔥歲月。

『玖』 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劵壹圓劵值多少錢

一、簡介: 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由國務院授權中國銀行於1980年4月1日發行,1995年1月1日 各面值外匯券圖片(1張)停止使用,兌換限期在1996年6月30日止,歷時15年零3個月。目前,已知共發行外匯兌換券7種面額,10個版別,其中:壹角有國旗五星滿版水印和火炬五星滿版水印兩種,伍拾圓有79版和88版兩種,壹佰圓有79版和88版兩種,共計發行324個冠號。 二、背景資料 1979年5月4日,印製管理局通知東河印製公司印製中國銀行人民幣外匯券,有壹圓券、伍圓券、拾圓券、伍拾圓券、壹佰圓券5種前3種為滿版水印紙,後2種為固定水印紙。東河印製公司參與設計、製版、造紙。 同年9月12 日,北京印鈔廠承擔印製任務。 1980年6月6日,印製管理局通知北京印鈔廠增印外匯券,增加小面額品種;1981年8日27日又通知該廠繼續完成外匯券任務。1990年12月,中國銀行發文增印壹角券和壹圓券,1991年增印。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共有7種面額。 壹角券 年號1979;規格128毫米x48毫米;使用103—1號國旗五星滿版水印紙。1979—198年印數不詳(下同),1991年生產4028萬張。 伍角券 年號1979;規格134毫米X52毫米。 壹圓券 年號1979;規格152毫米x58毫米;使用103—4號火炬五星滿版水印紙。1991年生產:2 500萬張。 伍圓券 年號1979;規格158毫米x62毫米。 拾圓券 年號1979;規格164毫米X66毫米。 伍拾圓券 年號1988;規格170毫米X70毫米。 壹佰圓券 年號1979;規格170毫米X70毫米。 三、各版別發行冠號數量統計:(已知全部冠號324個) 壹角券 發行冠號127個,其中:國旗五星滿版水印85個,火炬五星滿版水印42個; 伍角券 發行冠號26個; 壹圓券 發行冠號74個; 伍圓券 發行冠號35個; 拾圓券 發行冠號32個; 伍拾圓券 年號1979;發行冠號12個;年號1988;發行冠號3個; 壹佰圓券 年號1979;發行冠號12個;年號1988;發行冠號3個.

『拾』 中國銀行在哪年發行外匯兌換券

1980年4月1日 (農歷二月十六)國務院授權中國銀行在國內發行外匯兌換券。
國務院規定,外匯兌換券是一種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憑證,外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過入中國時,須將所持外幣,在中國銀行或指定的外匯代兌點,以當時的匯率,兌換成外匯券,並在指定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使用兌換券可以購買一些用人民幣買不到的緊缺商品。
外匯券面額有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7種面額,它的官方兌換價與黑市價向來有很大距離,依規定不準私自在民間兌換。
外匯券也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種「紙」。後來東西多了,人民幣啥都能買到了,進友誼商店也不用看護照了,1995年1月1日外匯券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一些人開始收藏它。
拓展資料
外匯券是我國改革開放事業中的一個新生事物。從理論上講,它本身不是貨幣,其性質是一種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票證,完整稱謂是「人民幣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前提是「人民幣」,是人民幣外匯兌換憑證,視同旅行支票或水單,是一種支付憑證。
然而,由於認識上的差異等原因,外匯券發行初期,內外各方面對此舉措議論紛紛。擁護者認為:它是一種創新,方便出入境旅客,可防止套匯,有利於創匯,增加國家非貿易外匯收入,便於三資企業計算外匯留成。反對者也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
外匯券是一種票券,一定范圍內具有計價、流通等貨幣職能,但非正宗貨幣。主要體現為,它印有與人民幣等值的面值,但不像人民幣單獨使用;與外匯雖然僅一字之差,但其功能卻有實質不同,只能在我國境內流通使用,而外匯是國際間收支買賣、借貸、轉移的結算手段,可以用作國際上各國資產、債務清償、有價證券、憑證等;與外幣區別顯著,外匯券只限國內市場替代外幣流通,而外幣可在國際市場自由兌換,如:美元、日元、歐元、英鎊等;又別於當年獨特「票證時代」流通中的糧、油、棉、布、糖、煙、酒、煤票,可單獨使用,具備貨幣功能。此外,雖然外匯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貨幣,但這種有價證券與人民幣等值,輔幣與人民幣混用,加之用它購買任何商品,包括當時憑票證供應的物資,都無需再提供票證,具有特殊的優厚條件。為此,在人們的理念中,外匯券具有替代貨幣的概念,在當時被外國客商認為是一種「特權」的貨幣。

閱讀全文

與外匯兌換券的發行公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5月5日美金匯率 瀏覽:924
孟晚舟指控金融機構 瀏覽:394
醫療投資集團排名 瀏覽:188
成熟國債期貨最小變動價位 瀏覽:549
存金寶周五價格不顯示 瀏覽:876
寶鋼股份環保部部長 瀏覽:866
銀行怎麼銷售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824
消費貸款途徑 瀏覽:654
分時租賃企業融資情況 瀏覽:536
開立對公外匯存款賬戶的識別主體 瀏覽:633
大連貸款依然需要提供無房證明 瀏覽:614
深圳聯拓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436
我國目前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有 瀏覽:840
深圳隨意貸金融公司 瀏覽:691
2020建行理財產品 瀏覽:903
山海股票資訊 瀏覽:839
攤余成本計量金融資產重分類後攤余成本 瀏覽:465
剛開始理財期貨和基金定投 瀏覽:440
禾裕科技金融集團有限公司 瀏覽:609
荷馬金融客戶服務中心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