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當經濟危機時為什麼要實行貨幣貶值
確切的說貨幣的購買力貶值是,為了刺激經濟不至於大衰退,而實行的寬松貨幣政策的副作用。
如果您指的的是匯率的貶值,那麼多數是為了增加本國的出口,也是為了刺激經濟的目的。
② 經濟危機後貨幣是否貶值
何謂「廣場協議」?最簡單直觀而又合乎邏輯的表述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復甦了,美元上漲了,大量國外產品,特別是來自日本和德國的產品輸入到美國。於是,美國人民認為國外產品擠佔了美國國內市場,剝奪了「應該」屬於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導致美國的失業率顯著上升。類似推論通過輿論和國會對里根政府形成巨大壓力,他們不得不把世界主要五個經濟體(G5,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及英國)的財政首腦邀請到紐約,說服他們共同致力於美元的貶值。善解人意的五國財長當即同意,並發表了聯合聲明,即「廣場協議」。
聲明發表幾個小時後,美元開始了瘋狂的貶值進程。國際外匯市場開始瘋狂拋售美元,持續了兩年之久,仍沒有任何停下來的跡象,以至於這五位了不起的先生(或他們的後任)不得不再度聚首,商議採取措施,以阻止美元進一步下跌。這就是1987年達成的盧浮協議,那是後話。
「廣場協議」後,日元和馬克開始大幅升值。自1971年浮動匯率體制實施之後,美元開始對馬克和日元貶值。進入80年代之後,美元穩步走強,這一慢性走高的趨勢在1985年中期再次被打斷,日元和馬克又開始大幅升值。1985年之後的三年左右時間里,美元急劇貶值。馬克的升值水平恢復到了8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日元則升到了戰後的歷史新高。這正是日元成為「廣場協議」焦點的一個重要原因。
「廣場協議」與日元升值的副作用
首先,日元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產品的成本和價格。過去曾以物美價廉馳騁世界市場的日本產品,一下子全都變成了商品世界中的「貴族」。雖說日元升值對那些具有無可替代性的產品出口影響不大,但是,日本的出口產品中,畢竟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可以替代的。日元升值會抑制國際市場對這類產品的需求,從而對生產這類產品的企業造成打擊。這種打擊還會通過產業鏈條波及其他產業,甚至有可能形成對日本經濟增長的全面抑制。這就是日本政府所擔心的「日元升值蕭條」。
第二,日元升值降低了日本的進口價格。這固然可以使資源短缺的日本用較少的支出換取所需要的資源,但是,廉價的外國製成品也同時湧入日本,沖擊著日本原有的產業結構。受影響最大的是那些技術含量不高、但對維持就業具有重要意義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第三,日元大幅度升值引起了國際投機資本的興趣,使日元成為投機資本的炒作對象。此後日元匯率的大起大落和日本股市的動盪,都有國際投機資本在興風作浪。這給日本經濟帶來了新的不穩定因素。
四、「廣場協議」後的日元升值與日本泡沫經濟的關系
按照日本政府的思維定式,日元升值必然帶來經濟蕭條。為了應對「日元升值蕭條」,日本政府提出了向內需主導的經濟增長轉變的政策。在財政方面,從1986年度到1988年度的政府預算,都將克服「日元升值蕭條」作為重要政策課題。在金融政策方面,日本連續5次下調利率,公定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後的2.5%。此外,日本還通過增加政策性貸款,擴大公共投資規模。
然而,原有產業結構下的日本經濟增長已趨飽和,迅速增大的貨幣供應無法被產業吸收。在「土地拜物教」、收益預期的驅動,大量資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產。於是,地價爆漲,股價扶搖直上。日本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泡沫經濟。到1989年末,日經225種股票的平均價格高達38915.87日元,相當於1984年的3.68倍。從表面的因果關系和時間順序來看,「廣場協議」與日本的泡沫經濟似乎確有某種聯系。「廣場協議」促成了日本宏觀經濟政策的轉變,成為改變日本經濟增長基調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轉折點恰恰也是日本泡沫經濟的起始點。
但從另一方面看,「廣場協議」後,主要發達國家的貨幣均對美元升值。但是,那些國家並沒有發生像日本那樣嚴重的泡沫經濟。這說明,「廣場協議」與泡沫經濟並沒有必然的聯系。
諸多研究成果表明,日本泡沫經濟形成的根源在日本內部。這些原因包括:在追趕型經濟增長結束後,未能主動向自主開拓型經濟增長轉變,制度和體制老化;宏觀經濟政策失誤,原有結構下的經濟發展已趨飽和,但卻人為刺激景氣,造成經濟虛漲;金融體制不健全,在金融自由化的風潮中,銀行監管缺位;對剩餘資本流向缺乏引導,致使大量資金流向投機市場等等。
③ 怎麼抵禦經濟危機、通貨膨脹、貨幣貶值
有水平的話炒點外匯。你的說法很極端。如果是所有銀行都倒閉了,那你也跑不了,除非你再國外了。期貨的話,估計普通人也沒這水平。還有就是黃金並沒有保值功能,保值只是教科書上的東西。只要世界經濟,尤其是美國經濟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動,炒匯還是相當保險的。但是你要是問我連美國經濟,世界經濟都蕭條了怎麼辦。那我告訴你,沒辦法。大家一起死而已。
④ 經濟危機的根源 貨幣貶值
經濟危機的根源:
1、追求發展速度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導致的投資沖動和利益驅動;同時伴隨投資拉動型的通貨膨脹;
2、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導致的消費需求增長過快,同時伴隨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
3、投資沖動、利益驅動與過度消費、超前消費單獨作用或聯合作用並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經濟泡沫漲大到極限時必然會破裂,必將造成資金供給短缺,正常的資金供應鏈條斷裂,進而引發連鎖反應,先從金融領域爆發信貸危機和信用危機,之後就會引發實體經濟產能過剩危機,企業大規模破產倒閉,勞動力大量失業,導致購買力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形成惡性循環。
貨幣貶值的原因:
從國內角度看,貨幣貶值在金屬貨幣制度下是指減少本國貨幣的法定含金屬量,降低其對金屬的比價,以降低本國貨幣價值的措施;貨幣貶值在現代紙幣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紙幣數量超過所需要的貨幣需求量即貨幣膨脹時,紙幣價值下降。從國際角度看,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例如,如果100美元去年兌換300元人民幣,今年兌換400元人民幣,則人民幣貶值了。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⑤ 金融危機時為什麼要貨幣貶值
貨幣貶值有助於刺激消費,而外國使商品具有競爭力,並刺激本國經濟的復甦和發展。 保護國內經濟,但負面影響是使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這不利於全球經濟的復甦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南亞及「亞洲四小龍」,日本的經濟全面崩盤,並影響到了歐美發達地區,在這危急關頭,全球矚目於亞洲唯一還具有能力的中國。
如果中國貨幣貶值,或許可以讓中國避免經濟危機的影響,免受經濟損失,但代價就是亞洲經濟甚至是全球經濟衰退。 然而,中國堅持貨幣不貶值,是以自身損失為代價的。
(5)經濟危機貶值外匯交易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的區別。
理論上而言,「金融」與「經濟」本身就存在較大差別。「金融」是以貨幣和資本為核心的系列活動總稱,與它相對應的主要概念有「消費」和「生產」,後兩者則主要是圍繞商品和服務展開。
所謂金融危機,就是指與貨幣、資本相關的活動運行出現了某種持續性的矛盾,比如,票據兌現中出現的信用危機、買賣脫節造成的貨幣危機等。
就美國次貸危機而言,其根本原因在於資本市場的貨幣信用通過金融衍生工具被無限放大,在較長的時期內帶來了貨幣信用供給與支付能力間的巨大缺口,最後嚴重偏離了現實產品市場對信用的有限需求。
當這種偏離普遍地存在於金融市場的各個領域時,次貸危機,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機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經濟」的內涵顯然比「金融」更廣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費」、「生產」和「金融」等一切與人們的需求和供給相關的活動,它的核心在於通過資源的整合,創造價值、獲得福利。
就此而言,「經濟」是帶有價值取向的一個結果,「金融」則是實現這個結果的某個過程。因此,經濟危機,是指在一段時間里價值和福利的增加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比如,供需脫節帶來的大量生產過剩(傳統意義上的經濟蕭條),比如,信用擴張帶來的過度需求(最近發生的經濟危機)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對社會福利造成的影響程度和范圍不同。金融危機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過程危機,而經濟危機則是一種結果危機。
⑥ 為什麼1929經濟危機中一些國家放棄了貨幣金本位會使本國貨幣貶值
一戰後,法國採取紙幣通貨膨脹的政策,法郎發生貶值,到1922年時,其購買力已跌至1915年的43%,同英鎊的比價從1914年的25.22:1跌到1926年的240.2:1。因此,法國不得不放棄金本位。
⑦ 經濟危機的時候, 適宜抄外匯嗎
首先你要從外匯操作的機制上來看。
外匯
二十四交易,周一到周五每天隨時可以進行買賣;
T+0的模式,這一秒買進,馬上賣出都可以;
杠桿式交易,加大了資金的利用率;
多空雙向操作漲跌都可以選擇的產品,完全根據行情的走勢來選擇;
這樣的一個機制,根本不會受到任何因素的制約。可能有人金融危機貨幣貶值,第一貨幣貶值可以做空同樣獲利;第二外匯交易是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形成兌這樣才能交易的,那這樣的話一種貨幣貶值必定有另外一種貨幣升值。
綜上所述,金融危機同樣可以正常進行外匯買賣。有什麼問題 歡迎隨時再問。金融之子諾言!
⑧ 請問世界經濟危機為什麼美元貶值能夠轉嫁危機
第一是歷史原因美國當時很強大然後資助做了一些事,然後得到了美元可以與金條等價的權利(也就是為什麼美元被稱為美金)。美國前財政長曾說過這么一句話:美元我們的通用貨幣,你們的問題。由於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美元主動貶值會引發國際市場的擔憂,同時一些美元儲備國會對外匯儲備的安全感到憂慮,這會造成國際資本拋售美元,由此導致國際資本對美元資產的減持,這對美股是很不利的。
一般情況下會認為貨幣的貶值將利於資產價格的上漲,但這不是經濟鐵律,尤其對主要國際貨幣來說不大適用,譬如美股近十年來的牛市,主要是在美元升值與中長期中性美元的前提下完成的,這是因為美元的升值使全球對美元信心增強,會增持美元,同時為了保值增值會將美元置換為美國的資產,這樣就會推動股市的上行。
因此美元的主動貶值不僅不能有效推動美股的上漲,反而會形成反效果,國際資本拋售美元與跨境資本流出將嚴重影響美國的金融市場安全,當美元貶值的幅度明顯大於美國一些資產的收益率時,這會進一步激化矛盾,會加速國際資本撤離美國市場,這無疑將對美元匯率與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沖擊。也就是說美元貶值美國就過得不好我們就好過一些。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買更多東西,東西買進來了就不會餓危機就會被消滅,物品賣出去了就不用擔心沒有錢花。
近些年來我國的貨幣不斷漲值說明我們國家實力不斷提高,望祖國更加強大昌盛。
⑨ 為什麼一國爆發經濟危機會被迫放棄固定匯率政策從而導致貨幣貶值那
首先 這些國家的政策是允許外部資金進出的 而當這個國家的經濟一旦出現風吹草動 外資出逃 用本幣買美元出逃 這樣的人越來越多 根據市場供求規律本幣貶值 ,可能在平時,這個國家還可以用那麼點外匯貯備在外匯市場上通過購買本幣來支持本幣匯率來穩定,但在特別時期,像泰國那麼點外匯貯備根本不能和索羅斯一幫人抗衡,當外匯貯備用完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本幣貶值
⑩ 經濟危機會導致人民幣貶值嗎
長期維持小幅雙向波動的人民幣匯率,最近兩日突現大幅波動。中國經濟學家指出,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促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大幅走低,但長期走勢不會逆轉。 12月1日,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回落156個基點後,即期市場詢價系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跌近500個基點,創下自2005年匯改以來最大單日跌幅。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度下跌22個基點,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 在中美兩國即將舉行第五次戰略經濟對話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的持續下行引起外界普遍關注。一些海外交易商據此判斷人民幣匯率將進入下行通道,甚至有市場人士認為中國央行有可能通過讓人民幣貶值來刺激出口的增長,緩解國內經濟壓力。 此間市場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勢是國際市場和國內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外部環境來看,國際原油價格由146美元/桶的歷史高位迅速回落,震盪在50美元/桶大關附近。美國股市頻現暴跌,本周一,三大指數均出現7%以上的跌幅。而歐盟公布的歐元區失業率等數據均低於市場預期,也使得市場對於歐洲央行將大幅降息的預期迅速升溫。 在此背景下,避險需求上升令國際投資者持有美元的意願高漲,從而推動美元維持強勢。 在中國國內,央行上周出人意料地大幅降息,降幅最高達1.08個百分點。在此前後,央行還不斷出台各種政策以保證貨幣市場的流動性。 交通銀行上海分行國際業務部高級經理葉耀庭說,人民幣匯率大幅下行,可能與出口的大幅度縮減密切相關。 作為宏觀經濟現行指標之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發布的11月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降至38.8的歷史新低。 這一針對700多家製造業廠商進行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內地經濟增幅回落態勢進一步加重,經濟收縮跡象更加明顯。其中,11月新出口訂單數下降幅度高達12.4%,表明中國的出口面臨巨大壓力。 另外,臨近年底,歐美國家在華設立的大量外資企業可能提前匯回今年的盈利。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國外匯市場上美元的買盤力量。 按照2007年末的中間價計算,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6.59%,而下半年累計升值幅度不足0.1%。按照即期市場的收盤價計算,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甚至出現了微幅貶值。 但市場人士表示,短期內的穩中有降並不意味著人民幣會逆轉其長期走勢。 「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一直處於單邊升值,已累計升值近20%,匯率的此次波動是市場釋放風險的正常、理性反應。」中國銀行首席匯率分析師譚雅玲對記者表示。 專家指出,今年7月以來,西方主要貨幣之間也在調整關系。從人民幣形成機制上看,人民幣匯率要參照一籃子貨幣政策,只有對美元匯率調整,才能平衡人民幣和歐元之間的關系。 中國央行有關人士日前也對媒體表示,央行會在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匯率改革。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指出,盡管出口下滑,但中國10月的貿易順差仍然創出新高,且擁有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支持人民幣強勢,人民幣匯率出現持續大幅度貶值的可能性很小。 「盡管目前出口大幅縮小,但一旦全球經濟出現一定幅度的復甦,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依然會顯現出來。」葉耀庭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未來人民幣不太可能持續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