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

發布時間:2022-12-22 09:34:03

①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裴傳智裴傳智什麼級別

事業單位編制,廳局級

② 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人員數量

上海外匯交易中心有將近2千人進行工作。
在當前金融科技爆發式增長的背景下,外匯交易中心在2018年底成立了金融科技實驗室,選擇通過這一平台匯聚各方資源,打造銀行間市場金融科技生態圈,創新孵化研究成果。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技術開發部總經理朱榮介紹稱,金融科技實驗室的創立,是希望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進行轉變,主要做四件事,創新機制設計、創新資源聚集、金融科技品牌建設和技術業務賦能。

③ 有沒有人了解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中國目前沒有放開外匯交易,主要是進出口貿易企業,跟銀行之間進行結算,銀行跟銀行之間再進行結算。所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和銀行同業拆借在一起,不允許個人交易的。

④ 人民幣匯率制度,未來改革的目標

面對新匯率環境經濟主體要主動校正行為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 09:38 金時網·金融時報

FN記者 黃麗珠 攝影 黑土

編者按 2005年7月21日,我國開始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十一個月來,人民幣匯率制度有序過渡,平穩運行。在人民幣匯率改革即將一周年之際,由本報與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省金融學會共同舉辦了「匯制改革背景下的金融創新與風險規避」專題研討會。此次研討會也是「江蘇金融發展高層論壇

」的開壇之作。其意在促進區域金融和社會經濟發展,及時將研究成果轉化為人總行、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的決策參考。以論壇的形式發布最新理論和政策研究成果,也是《理論周刊》實現理論與實踐更大范圍的結合,更好地推動區域經濟、金融良性互動之策。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江蘇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江蘇省社科院、江蘇省銀監局、各商業銀行、有關高校、企業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學者與會並作了精彩演講。此次研討會由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魏革軍博士主持。

為匯率形成機制營造適宜的宏觀與微觀經濟環境

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 孫工聲

隨著人民幣可兌換進程的推進,各類經濟主體將面對愈來愈大的機遇和匯率風險。在此情況下,各類經濟主體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提高風險意識,學會運用各種避險方式,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努力提高匯率避險能力。政府及有關部門也應作出相應調整,為實體經濟營造有利的環境。

一、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為匯率改革創造良好的氛圍

日本、德國、韓國等國家在經濟崛起過程中升值趨勢的經驗和教訓顯示,匯率改革中從外需帶動轉向內需帶動的增長路徑轉換才是至關重要的。從江蘇的情況來看,要加強財政、金融、稅收、投資、貿易等宏觀政策的協調配合,加大對發展內需和服務業的支持力度,將投資為出口服務的循環,轉變為投資為消費服務的循環,為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

今後一段時期,針對目前基礎性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建議加大公共財政的支出,構建一個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漸釋放居民的消費能力。也可考慮通過稅收政策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降低成本,增加出口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

二、加快外匯市場建設,為各類經濟主體規避風險提供有效渠道

要進一步加快外匯市場建設步伐。允許不同交易目的的主體進入外匯市場交易,提高外匯市場的競爭程度,同時為使市場參與主體具備風險管理能力,應適當增加匯率期權等衍生工具,拓寬經濟主體規避匯率風險的渠道,從而增加經濟主體的選擇,以減少人民幣升值預期中的投機行為,也使市場對人民幣的價值定價更加真實、准確。

三、引導企業主動適應匯率變化,適當運用金融工具規避風險

企業要進一步提高風險意識,培養和引進相關的專業人員,增強處置匯率風險的能力,增強對外匯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同時,企業要加強成本核算,控制費用開支,進一步擴大利潤空間。並且應注重科技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開發高附加值產品,盡快實現產業升級。

四、銀行應積極開發金融衍生產品,提高風險定價能力

商業銀行應適應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形勢和要求,抓住外匯市場快速發展和企業匯率避險需求迅速增長的機遇,正確處理改進金融服務與防範風險的關系,增強服務意識,創新金融產品,推出適應不同需求的外匯避險工具,並相應拓寬遠期結售匯業務的期限設置。

要關注和重視貨幣流動性和匯率彈性問題

金融時報社總編輯 宋輔良

今年5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2006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提出匯制改革的目標是「增加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還清楚地闡明了「市場供求」在新體制中的「基礎性作用」。並提到深化外匯制度改革要用「創新手段」等。對「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涉及,比如QDII,這些政策的引入意在規避風險的前提下,實施有效的金融創新。

近來,我國金融體系內的流動性問題有加劇的態勢。使得貨幣流動性、匯率彈性與經濟政策的獨立性等問題日益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人民幣的流動性過剩雖然有國內金融結構的原因,但與美元流動性過剩在中國匯率需增強彈性情況下輸入有著緊密的聯系。巨額外匯儲備占款導致人民幣發行過多是目前人民幣流動性過剩的根源之一。

綜觀國際社會,美元的泛濫只能輸入到以美元為國際儲備貨幣,並且在匯率上主要盯住美元的准固定匯率國家。因此,在當前情況下,不僅外部通貨膨脹可能會輸入我國,而且外部的資本價格、商品價格變化都將傳輸到我國,對此,我們要進行定量的和定性的分析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加以妥善應對。

當前,匯制改革工作正在按預定目標向前推進,我們要努力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不斷完善有管理浮動匯率制度,發揮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的基礎性作用。

同時,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使之成為政企分離、可獨立承擔金融風險的主體;在國內逐步推出外匯套期保值衍生工具和避險產品,為金融機構和企業能夠規避外匯風險奠定基礎;依靠收入政策、稅收政策、信貸政策和匯率政策的組合,擴大內需,減少經濟增長對外需的依賴,實現內外部經濟的均衡發展。這里,我特別強調的一點就是要重點關注經濟微觀主體——銀行和企業對匯率改革和匯率變動的反映,關注他們的反饋,這會使匯率形成機制有一個良好的微觀基礎。

積極應對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壓力

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汪泉

自去年7月21日我國實施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盡管在短期內變動的不確定性較大,但從中長期來看,基本呈現出人民幣升值的「漸進性」格局。就是說,人民幣升值的方向是可預期的。這就給外貿出口企業留下了一個「學習期」或「適應期」。對於外貿出口企業來說,與其說面臨匯率不確定性風險,還不如說是面臨能否如期消化匯率升值成本的風險。因此,要求外貿出口企業在「學習期」或「適應期」內,增強匯率風險意識,加強自主創新,挖掘內部潛力,調整產品結構,並學會運用匯率避險工具。金融機構則要積極開發金融衍生產品和工具,加強對外貿出口企業的培訓和咨詢,為企業匯率避險提供優質服務。

在高度關注匯率風險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通貨膨脹的風險。近年來,通貨膨脹的壓力已先後在房地產和股票等資產價格等諸多方面均有明顯反映。之所以尚沒有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充分反映出來,可能有多方面原因:譬如加工業產能過剩,市場過度競爭;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並不完全由市場調節,市場供應充足等。特別是由於經濟國際化的發展,國內商品市場價格受國際商品市場價格影響的程度越來越大,國內市場商品和國際市場商品的價格聯動效應日益顯現。如果國際市場商品價格不上漲,國內市場商品價格也難以有較大幅度上漲。

不久前央行已採取了提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的調控措施。顯而易見,不提高存款利率是為了促進內需,同時防止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提高貸款利率是為了抑制貸款需求,控制信貸投放。但另一方面,利差擴大也可能增加金融機構放款動力。因此,提高貸款基準利率的措施,其重要意義在於發出了央行旨在控制貸款過快增長的強烈信號。如果全球性的加息趨勢進一步發展,特別是歐美等主要貿易國進一步加息,就會給我國在人民幣升值壓力背景下提高存款利率騰出空間。銀根收緊和利率上升,將對信貸和投資過快增長以及資產和商品價格的上漲,起到有力的遏製作用。對此,居民、企業和金融機構都應有所預期和准備,密切關注經濟金融走勢。

周小川行長針對匯率改革指出:「各類經濟主體要主動校正自己的行為模式以進一步適應彈性增加、波動加大的匯率環境。」可以想見,隨著人民幣匯率日益走向彈性化、市場化,以及人民幣可兌換進程的不斷推進,各類經濟主體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再過一個月就是人民幣匯率改革一周年,在這個時點下,召開「匯制改革背景下的金融創新與風險規避」專題研討會意義深遠。與會各界人士就匯制改革後,經濟微觀主體如何適應新的匯率形勢的變化,不斷進行金融創新,有效規避匯率風險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各方面眾多觀點的交流和碰撞,生產了許多新的金融智慧,加深和推動了人們對匯制改革背景下的金融創新與風險規避等問題的認識,這將有力地推動這項改革的深入和發展。

市場化是外匯儲備制度改革的根本取向

江蘇銀監局局長周忠明認為,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三元悖論」,一個國家在資本自由流動、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與固定的匯率制度之間,最多隻能舍一求二,不可兼得。人民銀行作為貨幣政策的制定者,同時,又是事實上最終的和最大的外匯需求方和供給方。既要穩定的貨幣政策,又要保持相對適量的外匯儲備,這雙重角色的沖突使得人民銀行必須有所取捨。

人民銀行是專司貨幣政策的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外匯制度應該服從並服務於貨幣政策。因此,人民銀行在外匯管理上的角色需要有根本的轉變,將外匯的供給和需求還給市場和大眾。簡而言之,就是要將目前的藏匯於人民銀行轉變為藏匯於人民和銀行。

藏匯於人民和銀行,是我國外匯管理體制市場化的又一重要進程。市場機制是一種分散決策機制,通過市場價格的波動,全面、准確地反映各方參與者的偏好。藏匯於人民和銀行,就是希望通過市場化方式來消化央行手上過多的外匯儲備,讓國內投資者更便利地進入外匯市場,表達多元化的偏好。外匯市場要由行政性的集中決策向市場化的分散決策轉變,充分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基礎性作用。

匯制改革背景下的金融創新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韓紅梅認為,所謂「金融創新」,指在中國現有社會經濟背景下的一種制度創新。國際上已經有成型的外匯市場和外匯產品,像掉期、遠期、期權、期貨等。所以,在產品創新方面,我們還處於學習階段;就制度上來講,國際上也有非常成型的衍生產品、避險產品的制度。我國的金融創新應該是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增強企業、銀行和各類經濟主體的競爭能力。

而要想實現金融創新,首先要在觀念上創新。政策制定者要認識到不同交易主體在市場發育過程中不同的作用,不斷完善市場基礎設施,並對市場進行必要的監管。企業要從企業成本核算方面進行觀念更新。雖然企業利用遠期結售匯來規避風險的比例在增長,但是,占總交易量還很低。銀行需要在人員配備、會計核算、技術支持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國外市場主體追求高附加值產品,而我們可以用漸進的方式做好基礎性產品,培育市場後再逐步走向高端產品。

其次,從外匯管理局目前的研究看,要克服制度性約束、增強金融創新,需要加強行業組織的作用。對於監管和政策設計、管理者,需要不斷增強監管能力。同時,在設計產品方面,要加強對市場系統性風險的研究,保證國家金融安全。

外匯管理局作為政府管理部門,主要職責是為商業銀行和企業提供更加充分有效的政策環境和制度保障。我們將努力為更多外匯市場新產品的推出提供良好的市場發展空間和配套政策措施,推進我國外匯市場的健康發展。

不斷增強對匯率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魏革軍博士認為,經濟主體的靈活性、適應性,是有效實施宏觀經濟政策的基礎。在漸進改革的戰略下,匯率形成機制的變化與各類經濟主體的適應程度既相互關聯,又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我們不能僅僅把目光盯在匯率本身的變化上,應著力觀察匯價背後所隱含的深度和廣度變化。一年來,我國經濟金融結構已經發生了一些明顯變化,金融改革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治理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外匯市場產品和價格形成機制更加多元化和市場化,各類經濟主體對匯率改革適應性逐步增強。這些變化本身體現了我國關於匯率改革漸進性、可控性和主動性原則,體現了我國經濟的實際狀況和對外開放的整體戰略。

在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後,國際收支不平衡所帶來的種種壓力並沒有根本緩解,經濟主體的適應性也有待增強。這反映了經濟運行的復雜性和經濟結構的特殊性。必須看到,國際收支不平衡不是單純的貨幣問題和匯率問題,需要政策、市場和國際協調多方面的努力。今後一段時期,要盡快減少政策特別是稅收政策和利用外資政策所帶來的扭曲,逐步消除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的非理性繁榮,同時,不斷完善、培育和深化外匯市場。此外,還要重視外匯改革及其相關政策的溝通,為市場主體了解政策、了解改革、適應改革創造更好的條件。

我國匯制改革的遠景目標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裴傳智認為,我國匯制改革的遠景目標有兩個:一個是人民幣從局部可兌換到最終完全可兌換;另一個是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從以市場供求為基礎變成把市場供求作為主導的力量。大家知道,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價格,來決定資源的配置,這是市場規律。市場供求的力量在市場中是最基本、最主導的力量。它的不平衡會引起波動,即引起金融危機或者金融風暴,所以,我們要尊重市場的供求規律,把市場供求作為匯率最終的主導力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放棄宏觀調控,放眼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放棄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只是調控的方式不同而已。市場經濟越不發達,越不成熟,調控的方式更多的是直接的;市場經濟成熟時,更多的是用利率來調節。

那麼,匯率制度改革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機遇和挑戰呢?匯率的波動會帶來風險,這就需要我們規避風險。在市場開放的條件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融入國際社會的程度在不斷加深,就必須學會規避和管理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它會迫使國內金融機構和企業有緊迫感,加快掌握和運用避險工具,同時也給銀行的中間業務進一步打開了空間。

當然,也給我們帶來了挑戰。我們知道,匯率變化以後,即期匯率或遠期匯率怎麼確定,它有成型的經濟理論。但在匯率決定模型中,我們現在知道的主流理論只是其中一個主要的變數而已,而在現實中,操作這些避險工具需要尖端人才。所以,第一個挑戰就是需要知識的創新和人才的創新。第二個挑戰是制度方面的創新。在制度創新方面,一方面監管部門在制度方面要做出更多的創新;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在內部制度上也要多創新。第三個挑戰是需要更多的金融避險工具。所有的避險都需要工具。目前我們能夠做的只有遠期和互換,下一步我們需要更多的金融工具。

以風險控制為保障實現銀行業穩健發展

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郭寧寧提出,外匯業務是中國銀行的傳統優勢,如何應對匯制改革帶來的變化,是中行關注的重點。匯制改革以後,中行敏感地意識到市場對產品創新的要求,注重研究並及時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外匯避險、保值、增值的相關金融產品,幫助企業和個人合理運用金融衍生產品規避匯率和市場風險。2005年中國銀行及時推出人民幣貨幣掉期業務,並成為全國首家擁有開辦銀行間人民幣與外幣掉期交易資格的銀行。中行江蘇分行在去年9月份成功敘做了全國第一筆人民幣貨幣掉期業務;研發並敘做了公司及個人人民幣結構型理財產品,向市場推出規避人民幣匯率風險的新產品———補貼式售匯(NDO)和提升式遠期結匯(三角形NDF);完善國際結算遠期結售匯產品,提供出口信用證項下人民幣押匯業務、(假)遠期信用證、海外代付等業務;研發「出口全益達」、「進口匯利達」、「國內綜合保理」等國際結算新產品,積極向客戶推薦貿易融資產品等。

當然,由於人民幣目前仍屬於不可自由兌換貨幣,雖然從產品角度有很多的國際化經驗可以借鑒,但是,鑒於國內匯率改革政策的循序漸進性,目前有效規避人民幣匯率和利率風險,或者結構較為復雜的理財產品需要銀監部門進一步的審批通過。所以,總體上來說,銀行和客戶操作空間還很有限。

新匯率制度下銀行業的風險管控

南京市商業銀行副行長禹志強認為,在未來幾年裡,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匯率改革政策理念,將貫穿匯率制度改革的始終。匯率制度改革進程的加快,向國內銀行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對國內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針對匯率制度改革的要求,銀行應採取以下對策:

1、加快觀念轉變,增強適應能力。在市場營銷、內部控制、風險管理、考核激勵等方面及時做出調整,應對變化。2、加強研究力量,提高分析能力。加強對人民幣匯率走勢以及國內金融市場利率走勢的跟蹤分析,為風險產品的定價提供准確的決策依據。3、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對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中涉及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要建立完整的風險管理辦法和操作流程。4、加強對金融衍生產品的研究,提高創新能力,將外匯市場的成熟產品復制到本幣市場來,從中挖掘獲利的機遇。5、抓住市場機遇,大力發展個人理財產品。6、利用差別定價策略提高利潤,降低風險。商業銀行可根據不同的客戶、不同的交易方式、不同的風險靈活定價,實現規避匯率風險、提高自身利潤的目標。7、推動本外幣交易一體化。通過本外幣市場不同工具的組合運用,實現對沖匯率風險、利率風險等目標。

在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之間尋找平衡

英國渣打銀行南京分行行長陳蓮英認為,利率市場化改革是內地金融改革中的重要一環。先放開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再逐步推進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央行按照這樣的思路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這固然減緩了一次性推動利率市場化的風險,但貨幣市場的浮動利率制度與商業銀行存貸款的固定利率制度同時存在,也造成了一些問題。

以剛剛過去的2005年為例。2005年3月,央行大幅下調超額存款准備金率,加之2005年的宏觀調控,商業銀行存款高速增長,貸款增速卻有所回落,這兩項因素導致銀行資金過剩。在資金過剩的局面下,完全自由浮動的貨幣市場利率便自然走低。

根據統計,在2005年3月超額存款准備金率降低之後,銀行間市場利率以及1日回購利率迅速走低,並在5月之後持續連綿的陰跌態勢。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由於仍是固定利率制度,而保持2004年9月上調後的基礎不變,即保持在1年期存款利率2.25%的水平上。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不變,貨幣市場連續陰跌,在2005年的很多時間里,便出現了貨幣市場主要投資工具利率與存款利率倒掛現象。對我們銀行來說,存、貸款間的利差意味著盈利,持續下跌的貨幣市場利率則意味著損失。

所以,近期央行正採取措施推動貨幣市場利率上行,並有序地進行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改革,這對金融及資本市場的發展都有正面影響。

外貿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策略選擇

江蘇蘇美達集團董事長余本禮在發言中說,去年匯制改革啟動當天,人民幣「出其不意」地升值2%,一夜之間我們公司賬戶上收到的外匯賬款,一下子縮水了近1000萬元,影響還是較大的。對於習慣了匯率穩定的外貿企業來說,在匯率變動的不確定性、彈性逐漸增強的現實情況下,該如何規避匯率風險、保證既得利益的實現是對外貿企業經營和管理能力的又一次考驗。為此,在充分利用現有的銀行避險工具;改變貿易結算方式和結算貨幣;加強管理,增強企業自身抗風險能力;尋求政策支持,申請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基礎上,提出幾點建議:

1、期待人民幣匯率及早參照一籃子貨幣自由浮動,使企業盡快適應,並採取有效措施防範匯率風險。

2、目前銀行推出的匯率避險產品種類不夠豐富,實用性不強,希望金融機構盡快提供期貨、期權、互換產品等高端品種,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金融避險工具。

3、匯率變動影響的是全部進出口企業,是「一刀切」政策,國家應更多地通過下調出口退稅率、提高利率等手段合理引導企業優化出口產品的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推進外匯制度改革的緊迫性

江蘇省社科院信息研究所所長吳先滿教授認為,外匯制度改革應該加緊推進,其緊迫性來自以下幾方面:

第一,從廣義市場的建立與完善角度來看,外匯市場的發展與完善非常緊迫。目前,外匯市場發展滯後於其他要素市場的發展。在「十一五」期間,外匯改革的重要任務就是進一步推進外匯市場的改革。

第二,從廣義的價格體系建立與完善角度來看,一般商品勞務價格都已放開,市場調節機制基本形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也比較完善,但是,匯率機制的市場化程度還比較低,影響了整個價格體系功能的發揮。在「十一五」期間,要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就必須把價格體系完整地建立起來,要在目前匯率形成機制的基礎上,鞏固成果,深化推進。

第三,從廣義的國家經濟實力來看,匯率制度改革的緊迫性凸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增強,成為儲備大國,但同時也隱藏了很多問題。但外匯儲備的增加也為我們更多、更大幅度地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條件。

解決人民幣內外價值偏離的策略

南京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裴平教授提出,糾正人民幣內外價值偏離不可操之過急,要穩步前行。短期內,應在均衡、合理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緩解人民幣對外升值壓力和對內貶值壓力,減輕內外價值的偏離程度。一是緩解人民幣外部的升值壓力。在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的背景下,要調節經濟的內外平衡,須從總量和結構兩方面入手。在總量方面,可以通過刺激總需求或者保持高增長來減輕匯率升值壓力;在結構方面,可以通過調整關稅水平和出口退稅率,放鬆資本流出管制和居民持有外匯的限制,進一步提高國內投資率,以及擴大消費、降低國內儲蓄等。二是預防惡性的通貨膨脹。要求貨幣政策要有預見性或前瞻性,避免貨幣在傳導過程中偏離目標,適度控制貨幣信貸的增長。三是增強公眾對匯率變動的心理准備。在內外部壓力減輕和公眾有心理准備時,擴大匯率浮動區間,可以暫時緩解人民幣內外價值的偏離程度。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利於短期內維護人民幣匯率的正常浮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並為長期內改革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糾正人民幣內外價值偏離奠定基礎。

⑤ 我國外匯市場建立人民幣對外幣同步交收機制了嗎

近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依託大額支付系統推出人民幣對盧布交易同步交收業務,這標志著我國外匯市場正式建立人民幣對外幣同步交收機制,外匯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據悉,目前共有10餘家人民幣對盧布市場會員參與同步交收業務,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龍江銀行和黑河農村商業銀行首批參加同步交收項下人民幣對盧布交易。10月9日,各行通過交易中心系統達成人民幣對盧布交易,10月10日,經交易確認完畢後成功執行同步交收流程,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完成首筆同步交收業務。

⑥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總裁是誰

原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總裁謝多接替金琦出任國際司司長,在此次調整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總裁之位暫時空缺

⑦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機構簡介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於1994年4月18日成立,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事業單位。作為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貨幣市場、債券市場以及匯率和利率衍生品市場的具體組織者和運行者,交易中心在人民銀行、外匯局的直接領導下,緊緊圍繞人民幣匯率、利率改革和金融市場發展,致力於銀行間本外幣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產品和機制創新。銀行間本外幣市場交易量屢創新高,交易機制不斷創新,原生、衍生產品序列逐漸豐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交易平台成功上線,人民幣基準匯率和利率引人矚目,市場主體數量和類型不斷增加,清算、信息、監管服務功能日益完善。銀行間市場已經成為我國金融市場中交易量最大的一個市場,涵蓋外匯市場、貨幣、債券、衍生品市場。2008年本幣市場交易總量超過110萬億人民幣,2009年交易總量達138萬億人民幣。

⑧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介紹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簡稱交易中心),為中國人民銀行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職能是:提供銀行間外匯交易、人民幣同業拆借、債券交易系統並組織市場交易;辦理外匯交易的資金清算、交割,提供人民幣同業拆借及債券交易的清算提示服務;提供網上票據報價系統;提供外匯市場、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信息服務;開展經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

⑨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是干什麼的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簡稱交易中心)於1994年4月18日成立,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事業單位。

⑩ 2022年外匯通道今年會開通交易不呢

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通知稱,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符合相關條件,自2022年9月16日起可通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從事外幣同業存款交易。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飯鍋杠桿開關兩對常開觸點 瀏覽:78
微店網怎麼賺傭金 瀏覽:676
比特幣未來價格 瀏覽:519
有沒有私人外匯調換 瀏覽:953
大有股指期貨 瀏覽:20
中國黃金如何 瀏覽:726
外匯量化期權騙局 瀏覽:151
外匯崩盤會怎麼樣 瀏覽:755
上海期貨交易所張江中心最新招聘 瀏覽:996
irr比較股權融資 瀏覽:704
中鐵成都招信1號信託 瀏覽:949
晉利特股票 瀏覽:824
客戶追加保費業務員有傭金嗎 瀏覽:77
商業保險與投資基金理財 瀏覽:505
60股權的股東可以撤換法人嗎 瀏覽:604
融資租賃央企的筆試試題 瀏覽:988
林業股份股票 瀏覽:410
永安期貨待遇怎麼樣 瀏覽:571
非小號收錄交易所 瀏覽:914
林業股權融資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