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遠期的合約的劇情介紹
偵察兵何雲風(簡稱雲風)曾經是戰斗英雄,服役期也很快就要滿了。偵察連有一個轉志願兵的指標,領導上都非常看好雲風,可是雲風為了照顧一個農村的戰友,把志願兵指標讓給了農村戰友,復員回到了北京。
在歡送會上,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們在一起抱頭痛哭,領導們對雲風的復員感到非常惋惜,鼓勵雲風回到地方好好乾。雲風表示,回到地方上以後,一定好好乾,絕對不給部隊上丟臉。
回到北京之後,雲風的父親母親都希望雲風可以找一個安穩的工作,早點結婚生孩子,了卻父母的一幢心願。可是雲風表示,不混出來個人樣出來,堅決不談戀愛不結婚。
這是九十年代初,國家正在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看到很多下海經商的人都賺錢發了財,不甘平庸的雲風內心也是蠢蠢欲動,也想下海闖盪一下,得到了開明父母的支持。一個偶然的機會,雲風遇到發小好友明輝,聽說明輝正在做期貨,非常賺錢。雲風就跟著明輝去期貨市場看看。第一次進入期貨交易大廳,雲風就被期貨市場的翻江倒海、風雲變幻的緊張氣氛所吸引,彷彿又回到了炮火硝煙的戰場。雲風立刻被這個行業深深的吸引住了,下決心一定要在期貨市場干出些名堂。
那個時候,中國的期貨市場剛剛起步。雲風的父母雖然對期貨不了解,可是也對雲風的決定表示了支持。雲風拿著全家的積蓄和東拼西湊借來的十萬塊錢,進入了期貨市場。
進入期貨市場以後,雲風才發現,這個行當可真不是一個普通人可以乾的。期貨市場瞬息萬變,能夠讓人瞬間暴富,也能讓人瞬間破產,需要相當良好的心理素質。雲風作為一個曾經在戰場上經歷過無數次生死的人來說,已經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雲風和明輝經過一段時間的拼殺,很快就從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變成了擁有幾十萬資金的小投機客。在北京的期貨交易市場嶄露頭角,小有名氣。引起了台灣著名的期貨大師方華的關注。
方華對雲風非常欣賞,可是他也看出了雲風的致命弱點,他告訴雲風,期貨不是投機,也不是賭博,想要在期貨市場上做出一番成績,不僅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更需要豐富的知識和良好的技術。方華願意收雲風為徒弟,可是雲風正在春風得意之中,對方華大師的諄諄告誡不以為然。
雲風繼續春風得意,很快盈利資金已經超過百萬,在期貨市場人送綽號「瘋大膽」「瘋百萬」,雲風就像一個「暴發戶」,早就飄飄然了起來,早就把方華大師的告誡丟到了九霄雲外。可是很快,方華老師的預言實現了,一個上午的時間,雲風的百萬資金在一個盲目投資當中灰飛煙滅、血本無歸。這次失敗讓雲風想起來方華大師的話,向方華大師誠懇的認錯道歉,願意拜方華大師為老師,認真學習期貨知識和操作技巧。方華認為,這次失敗,對於雲風來說,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件好事。證明雲風已經走向成熟了。
拜方華為師以後,雲風消停了一段時間,專心學習。在這期間,雲風認識了在期貨市場工作的年輕姑娘文清,兩個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文清很喜歡雲風,可雲風在慘敗之後,不想談感情。沒料想再一次遊玩的時候,雲風認識了美麗可愛的姑娘安安,愛情來的猝不及防,雲風一下子就墜入了愛河。雲風陷入了安安和文清之間的感情漩渦。
可是愛情是短暫的,安安雖然喜歡雲風,可是安安更喜歡錢。安安同雲風交往,是為了在期貨市場賺錢。當雲風知道這個消息以後,痛苦萬分,更不想談感情。於是認了文清做乾妹妹,可是文清並不甘心,默默的等著雲風。
方華不僅是一位期貨大師,更是一位有愛國情懷的金融期貨工作者,在一次國際炒家發起的「咖啡大戰」中,方華為了保衛中國企業利益,義不容辭的選擇了同實力強大的國際炒家對抗,帶領著雲風等幾個學生,經過驚心動魄的幾番較量,取得了「咖啡大戰」的勝利。
通過這次對抗,雲風明白了一個道理。和平年代雖然沒有戰爭,可是發達國家的金融大鱷們,利用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可以對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發動一場殘酷的「貨幣戰爭」,無情的掠奪發展中國家的財富。這種戰爭雖然沒有硝煙,沒有流血,可有的時候比真正的戰爭還要殘酷。作為一個中國的金融期貨工作者,不僅要賺錢,更要有一種捍衛民族和國家利益的責任。
咖啡大戰勝利結束以後,方華老師離開了中國,回到了台灣。中國的期貨市場平靜了一段時間。雲風出錢,同明輝、文清開了一家服裝店,日子過的平靜和愜意,明輝和文清已經對期貨「談虎色變」。可是雲風一直不停的學習著期貨的知識,等待著風雲再起的時機。
很快時機就到了,雲風重新殺回期貨市場,利用自己豐富的期貨知識和嫻熟的技巧,快速成為期貨市場上的明星!每天都有人爭搶著要請雲風吃飯,請教雲風期貨上的知識和操作技巧,這讓雲風萌發了開一家投資公司的想法。這個想法得到了文清和文清乾爹的支持,公司很快就成立起來,雲風的戰友、同學、朋友、鄰居都紛紛把錢投資在雲風這里,公司發展形勢一片大好!
雲風又開始春風得意起來!
有了錢,人都會變的。文清在有錢以後,不顧雲風的反對,私自抽調公司抗風險資金在股票市場炒股票,嚴重的損害了公司客戶的利益。為了保護公司的客戶利益,雲風只得壯士斷腕……這次雲風不僅血本無歸,而且負債累累。
雲風的父母為了替兒子還債,賣了祖屋和家傳的首飾,甚至去賣血。雲風覺得自己愧對父母,愧對那些相信自己的戰友、朋友……每日酗酒度日,一蹶不振。
文清也覺得愧對雲風,黯然離開北京,不知去向。
可是「賭場失意,情場得意」,在雲風最消沉的時候,活潑開朗的茜茜來到了雲風的身邊,點燃了雲風的生活激情。
戰友都紛紛勸導雲風,勝負乃兵家常事,讓雲風振作起來。
在大家的幫助下,雲風重新回到了期貨市場,現 在的雲風,更加成熟了。
重新回到期貨市場的雲風,恰巧遇上了一次全國期貨大賽。雲風想參加比賽,通過比賽來證明自己。
可是比賽需要十萬元的資金,已經負債累累的雲風,如何籌集這十萬塊錢呢?這個時候,雲風的戰友們來了,茜茜也哄騙父母拿出了所有的積蓄,終於湊夠了十萬塊錢,讓雲風參加了比賽。
雲風在比賽中,沒有辜負大家的希望,發揮非常出色,一舉獲得比賽的冠軍,並在比賽中認識了好幾位年輕朋友,他們都是期貨市場的高手,大家都成為了好朋友。
雲風在比賽結束以後,靠比賽中賺的錢和獎金,還清了所有的債務,為父母買了房子,並准備和茜茜結婚。
這個時候,期貨市場的經理范涌帶著三位糧油企業的老總推開了雲風家的門,告訴雲風:狼來了!
三位老總告訴雲風,國際期貨大鱷約翰已經來到中國,已經同中國糧油企業交鋒過一次,國內企業損失慘重,請雲風出山,對抗國際炒家約翰。
雲風經過仔細考慮,這次戰役不僅關系著國內糧油企業的利益,也關系著千千萬萬農民的利益……雲風想起來方華老師的話,決定同意三位老總的邀請,組建操作團隊,阻擊約翰。
雲風邀請了幾位參加比賽時的好友小海、老陳、李姐組建團隊,大家又一次聚集在一起,精心商量著對策。
雲風組建團隊的消息很快就有內線傳到了國際炒家約翰那裡,約翰不以為然。因為他已經打遍全球無敵手,中國期貨市場成立不久,還不夠成熟,其操盤手的經驗和技巧更是沒有辦法同他這位國際期貨大鱷相比,更何況約翰帶來了巨額的資金,中國的操盤手,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輕敵的約翰沒有足夠的重視雲飛的團隊,被雲飛團隊抓住機會,打的約翰大敗。初戰得勝,大家一起振臂高呼,國際炒家也不過如此。雲風告誡大家千萬不要輕敵,這場戰役要持續很長時間,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初戰的失敗讓約翰非常的吃驚,開始慎重的審視雲風團隊。並打電話邀請內線一起吃飯,商量對策。
內線終於獻身了,竟然是期貨公司的經理范涌。
范湧向約翰詳細提供了雲風團隊的資料,約翰看過資料,露出微笑。
在接連幾天的戰況里,雲風團隊屢戰屢敗,損失慘重。大家開始重新審視國際期貨大鱷的能力和實力,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摧殘。約翰玩起來心理戰,在市場上揚言,自己在半夢半醒之間就可以輕松的戰勝中國的所有對手,讓雲風團隊氣憤填膺。雲風提示大家,不要上約翰心理戰的當。
冷靜下來的雲風覺得這幾天的失敗都不是偶然,也不是技術上的問題,是內部出現了奸細。那麼誰是奸細呢?
團隊中的李姐不小心聽到了小海和范涌的談話,告訴了雲風。雲風經過核實,斷定是范涌是約翰的人,是同伴小海向約翰提供了重要的情報。雲風決定將計就計,利用小海向約翰提供假消息,引誘約翰上當,第三個回合大勝約翰,終於扳回了一局。
約翰在電話裡面大罵范涌,范涌惱羞成怒,認為是小海反水,找打手痛打了小海一頓,關鍵時刻,雲風趕到,打跑了打手們。
小海向雲風誠懇的認錯,准備黯然離開。雲風挽留了小海,小海非常的感動。
約翰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這次他收買的對象是雲風。
約翰仔細調查了雲風的資料,為雲風的未來設計了美好的事業藍圖,許下重金,並不惜重金收買安安說服雲風。雲風差點為之所動,關鍵時刻,雲風想起來方華老師的話,守住了氣節。
約翰雖然很失望,可是暗地裡對雲風的氣節非常的欽佩。
雲風回到團隊,對大家重申了這次戰役的意義,讓大家已經要堅守氣節。小海向大家認了錯。
約翰為了干擾雲風,和范涌密謀對雲風的女朋友茜茜下手,被小海發覺,小海想將功贖罪,暗中保護茜茜,被范涌的打手開車撞成了殘廢,失去了一條腿。
約翰也覺得范涌做的過於殘忍,可是干擾計劃還是受到了效果,約翰再勝一局。
這個回合失敗反倒讓雲風冷靜了下來,想起來對付約翰的方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請方華老師秘密出山。
方華出山了,面對國際金融大鱷,方華老師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可是對雲風的計劃很有信心。
這一切都在嚴格的保密范圍之內。
可是讓雲風沒有想到的是,方華老師出山的消息很快約翰就知道了。在雲風的團隊後面,還隱藏著一個更加可怕的敵人。
約翰拿著雲風的資料,再一次泛起來微笑。
文清回來了!文清的回來讓雲風非常高興,其實他早就原諒了文清。文清在了解到小海的情況和雲風團隊的現狀以後,主動提出來加入雲風的團隊。雲風同意了。
文清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在公用電話偷偷的打了一個電話,就說了一句話:計劃順利。
在小海出事以後,雲風的團隊就非常的不順利,總是被約翰追著打壓,非常的被動。這一切讓雲風非常的困惑,直覺告訴自己,團隊內部還有內奸!
文清的歸來,讓茜茜醋意十足,雲風在茜茜和文清之間,應付的很疲憊。
終於,雲風發現了文清的秘密,無奈之下,文清說出了原由。
是約翰找到了文清,告訴文清,自己非常喜歡雲風,不希望雲風站到自己的對立面,而且雲風是不可能戰勝自己這位國際金融大鱷的。只要文清幫助自己打敗雲風,約翰就可以給文清和雲風一大筆錢,並且在自己的公司給雲風留下了一個重要的職位,讓文清和雲風一起在國外發展。
面對金錢的誘惑,文清心動了。更讓文清心動的是,只有幫助約翰打敗雲風,自己才有可能奪回雲風。
雲風對文清說:上次你背叛的是我,我可以原諒你!這次你背叛的是我們的國家,我對你很失望。
文清再一次黯然離去,雲風看著文清憔悴的背影,看著這個一直深愛自己的女人的背影,覺得自己殘酷的有些過分。
文清的離去,斷了約翰的在雲風團隊的內線,雲風團隊振奮精神,加上小海的歸來,打了幾個漂亮的翻身仗。
馬上就要決戰在即了,雲風還有一絲的憂慮。
在決戰前夕,文清又來了,告訴雲風一個震驚的消息,團隊內部還有內奸!而且這個內奸不是別人,正是三個糧油公司的老總之一——廖總!
雲風大驚!方華大驚!
文清出示了自己收集的相關的證據以後,說從此以後,兩清了。
文清要走,被方華和雲風攔住了,方華誠摯的邀請文清重新加入自己的團隊。師徒兩個人緊急的商量著對策。
雲風團隊精誠團結,發現了約翰致命的漏洞,在決戰時刻,瞞天過海,釜底抽薪,給了約翰致命的一擊,贏得了這場金融貨幣戰爭的勝利。
廖總為了自身的安全,殺人滅口,毒殺了范涌,正在准備毒殺文清的時候,公安人員出現了,廖總落入了法網。
在機場,雲風為約翰送行。這位曾經的對手,贏得了約翰的尊重。
雲風和茜茜終成眷屬,文清和小海也墜入愛河。
『貳』 靠期貨發家的真實故事
可以講述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的傳奇故事:
1998年,在中國的江蘇省,有一個億萬富翁在期貨市場上,連受重挫,遭到3000萬的虧損,瀕臨滅頂之災。
然而,5個月後,這位富翁在一個高參的指點下,卻奇跡般地得以「復活」。不光把虧損的3000萬元扳了回來,還倒賺了5000萬元!
短短5個月,搏取8000萬,這神話是怎麼創造的?那位使億萬富翁復活的「高參」又是誰呢?
為尋根探秘,記者多次慕名來到江蘇中期期貨有限公司,對被人們稱為「神鷹」的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進行了專訪。
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
1997年,為了向國際化基金管理、專業理財方面靠攏,公司讓吉明到南京總部負責基金試點。
當時,期貨交易的品種比較多,有不少品種如天津紅小豆、海南咖啡等行情波動巨大,機構操縱現象多。盡管機會很多,但他還是把這類品種排除在視野之外。因為這些品種可分析性差,超出了個人的判斷之外,掙錢是偶然的,而賠錢卻是必然的。
按照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則,他選擇了大連大豆、上海銅和海南橡膠作為主要觀察對象,這些活躍的大品種本身就提供了足夠的投資機會。這正是吉明在進行基金投資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而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時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往往對風險失去控制,分析立足的根基不穩。
吉明在選擇好了品種後,接著就對所關心的品種做戰略性的評估。即當前的走勢處於發展的什麼階段:是積蓄能量?還是處於趨勢能量釋放的尾聲?還是在構築頂底等等什麼的。他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工作。因為它決定著下一步的操作計劃和策略。只有做到前瞻性預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評估行情的中心任務是:超前地捕捉一波具有戰略投資意義的行情,而不是局部意義的短線行情。
至於對於鎖定的交易品種,交易機會的捕捉,吉明傾向於等到商品的基本面趨向與價格所表現的技術面達到統一時。這樣做,才符合每戰必勝的操作宗旨。他認為貫穿《孫子兵法》全文的精髓在於全勝的思想,期貨交易也是如此。
吉明說,基本面的內在要求,決定著做交易的方向。而進出場策略、時機,則更多地應用技術面的表現。根據他總結的總體方針:「宏觀順勢,微觀逆勢」,戰略方向一旦確定,就在看似最危險的地方進場交易,而實際上這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因為安全與危險是相對的和可轉化的。
『叄』 中國最厲害的資本大鱷
盧志強的事業已是彩光萬丈,但他本人卻隱於光彩後面。盧志強是一個不願意在媒體前露面的商界巨子,默默地做事,悄悄地擴張。作為中國內地資本控制榜第一人,盧志強控制著2600億元的龐大資金,但是他卻低調到很少人知道。
『肆』 北京工商大學 的 經濟學專業 和 物資學院 的經濟學專業 哪個更好更有優勢。
看看北京工商大學的證券實力就知道了,北京物資學院能和北工商比?這是經濟觀察報的文章,北工商是期貨圈子的十大院校,期貨大鱷家族。
從1990年開始起步的中國期貨市場,經歷了試點、整頓、規范發展、迅速擴張等階段,如今已經迎來它的第20個年頭。
與之共同萌生和成長壯大的是期貨行業人才,而這個人才體系與資本市場的其他體系有著顯著的不同。它的主體是一個「家族」式的樹形結構般的網路,諸多相關公司股多期貨公司高管、央企衍生品專家、交易所監管機構「智庫」……形成期貨業關鍵節點的繁茂枝葉,其匯聚根植的則是北京工商大學(下稱「北工商」)這片肥沃的土壤。
著名經濟學家童宛生及其弟子常清和胡俞越在北工商共同創建了我國最大的期貨人才培育基地,主導了中國衍生品人才的本土培養格局。北工商輸送的人才及研究成為推動期貨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不斷壯大的期貨業也為北工商的畢業生提供就業及成長平台,從業校友還會將資源和疑問帶回來。如此的良性循環,令這個圈子保持著新鮮和熱度。
衍生品生力軍
中國的期貨業私下規模最大的聚會,常常和北京工商大學扯上關系。
百人以上規模的聚會一年兩次,從期貨公司高管到央企衍生品專家、交易所監管機構智囊團,期貨業大腕濟濟一堂,而將這些人凝聚到一起的只有一點:他們都曾在北京工商大學證券和期貨研究院(下稱「研究院」)「拜師學藝」。
院長胡俞越就是這些聚會的召集人。「6月份聚了一次,來了80多人,教師節又有40多人的聚會。每年上百人規模的聚會至少有兩次。」胡俞越說。
北京是校友們最常聚集的地方,都在期貨行業浸淫的校友們之間見面更加頻繁。「每月都有聚會,大的上百人,小的二三十人,大家回到學校來見老師、見同學,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就是個圈子。」研究院高揚副教授說。
在胡俞越的觀念里,同學是一個外圍不斷擴張、流動的團隊,經常的聚會讓這個流動的團隊縱向鏈接起來。 「中糧期貨公司總經理黃輝,所有同學都認識他,雖然他並不一定認識其他人,但同學們都親切地叫他師兄。黃輝經常會把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帶回來和學弟學妹們一起討論。」
剛剛當選為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的黃輝,是北京工商大學期貨市場方向的第一批畢業生。如今,他的師弟師妹也成為各大期貨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例如金鵬期貨副總經理喻猛國、宏源期貨總助叢小虎、經易期貨總助邱菡儀、經易期貨公司營業部總經理李宏濤、南華期貨公司營業部總經理池洪濤……
胡俞越介紹,研究院的畢業生幾乎都駐守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金融重鎮。在校生也因學校在業內的人脈資源而紛紛進入大型期貨公司、央企和外企的期貨部以及交易所、期貨業協會等機構。
「80後的學生,目前已經有不少成為了營業部總經理。」胡俞越說。
因為研究院在教學中講求「貼近市場、貼近行業、貼近前沿」,並成立了期貨實驗室讓學生熟悉期貨操盤等務實內容,許多學生都將投資作為志向所在。
「學生們似乎對投資熱情很大,喜歡一些能做期貨交易的地方。」胡俞越介紹,畢業生的另一個重要流向,就是進入央企做衍生品交易。
中航、中糧、中紡、五礦……研究院的校友們駐守重地,每天操作著幾十億的資金在國外衍生品市場上進進出出,設計套保方案。93級的朱璋,中糧集團嘉海國際貿易公司副總經理;01級的裴勇,中紡集團糧油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俞越隨口就羅列出十餘個在央企從事衍生品交易的學生。
此外,證監會期貨部相關領導稱研究院為監管部門的 「智庫」。這個「智庫」的種種課題對中國期貨市場上層建築的布局和規則建立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中期協每年給我們兩個以上的課題,而證監會期貨部的調研、教材等也有很多交由研究院進行。」胡俞越表示。
「碩士後流動站」
校友圈子聚會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從業校友把在工作當中遇到的問題帶回學校來解決。中國的期貨市場尚處在「青春期」摸索階段,發展迅猛但也經常冒出一些新鮮問題,研究院校友們基本和中國期貨市場同步成長,於是也經常帶著新的課題來到聚會上。
校友徐欣23歲畢業後在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所工作,24歲就開始獨立承擔課題,因為年輕還沒有助手,徐欣就經常帶課題回到母校,尋找 「群眾智慧」,在圈子的共同努力下,他的課題受到多方肯定。
這種模式漸漸固定下來,校友們打趣說,研究院有一個「碩士後流動站」,三五成群的聚會正是這個非官方「流動站」的載體。
在外做投資、做管理的校友們,經常還會在胡俞越的邀請下回到學校講課,「一般都安排在晚上,但是來聽的人很多,因為全是最貼近市場、最貼近行業的信息。」
在央企、外企做衍生品交易的校友,帶來很多計量經濟學的話題,不少學生對建模、程序化交易和結構性的產品產生了巨大興趣。
「學生們開始向國外交易衍生品的高級人才方向發展,這一特徵越來越明顯,隊伍也越來越龐大。」胡俞越稱。校友鄭強在中谷等機構多年從事外盤投資,後來還出了一本叫做《操盤芝加哥》的書,銷售得非常好。
溯源
北工商圈子之所以能成為期貨行業的中流砥柱,與學校的教育是直接相關的,這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是這個衍生品家族的家族長——童宛生。
「國內最重要的兩個衍生品人才基地就是北京工商大學和農大,而兩個基地的領頭人都是童宛生老師的弟子。」一家大型期貨公司高管稱。
常清為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學科帶頭人。
認識童宛生的人都說,她是一個感覺極為敏銳的人,對時代的脈搏抓得非常准。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化,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定價系統開始失靈。期貨市場擁有的定價功能引起了北京商學院研究「價格學」的童宛生的注意,她轉舵駛向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1988年5月,國務院決定進行期貨市場試點;1990年10月,我國第一家商品期貨市場——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誕生。中國自此開始擁有衍生品,向現代金融市場邁進了一大步。也正是這個時候,童宛生剛剛收下第一批研究期貨市場的學生,其中就包括常清、胡俞越、黃輝……
童宛生的學生,一部分留下來繼續從事期貨市場理論研究,其中常清、胡俞越和童宛生攜手創辦了我國首個也是我國最大的期貨人才培育基地;另一部分則走了出去,成為期貨市場最早一批有著科班背景的實業家。
對於期貨這一創新的學科,學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解決師資難題:首先是和經濟學院、會計學院研究金融、資本市場等方面的知名專家通力合作,將期貨研究放到更大的藍圖之內;其次是將圈子打開,90年代,杜岩、陶�、吳碩、高鐵生、賀強、任興洲、廖英敏等知名學者幾乎每年都會來北京工商大學指導研究生的答辯工作,其中多數還被聘請為期貨專業的兼職教授;而中國證監會期貨部、中國期貨業協會、四家期貨交易所和一些大型期貨公司的專家領導也被聘為兼職教授,經常來校進行專業交流。
師資網路的延展,提供的不僅是寬廣的眼界,更是一張廣博的行業「人脈網」。
1999年6月,北京輕工業學院與北京商學院合並成為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應運而生,胡俞越成為所長。從上世紀90年代初迄今,這個期貨人才基地已招收23屆共120多名研究生,在職研究生、MBA等培養了200名碩士研究生。2001年開始在本科專業里設置期貨市場方向,北工商向市場輸送實用型人才的步伐正在加快。
北京工商大學是北京市重點建設的多科性大學,1999年6月由北京輕工業學院與北京商學院合並,北京機械管理幹部學院並入組建而成。
>>投資方面的專業特色
1999年創立證券期貨研究所,金融系建有國內最先進的證券期貨外匯投資實驗室。注重計量經濟學在衍生品投資中的運用,數學建模、程序化交易。
>>知名導師
童宛生、胡俞越
>>傑出校友
黃輝中糧期貨公司總經理,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朱璋中糧集團嘉海國際貿易公司副總經理喻猛國金鵬期貨公司副總經理
『伍』 有誰聽過中國的證卷教父管金生拜託了各位 謝謝
管金生和「3.27」國債期貨事件 如果說中國股市存在大鱷的話,那麼當年萬國證券(現在申銀萬國證券即由申銀和萬國兩家證券公司合並而來)的總經理管金生無疑要算現在這些大鱷的鼻祖。管金生生在紅旗下,喝過洋墨水,擁有比利時的兩個碩士學位,當年在上海灘叱吒風雲,被譽為「證券教父」,可如今管金生正在上海的牢獄中反省。 1995年2月2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生了震驚中外的「327」國債事件,當事人之一的管金生由此身陷牢獄,另一當事人尉文淵被免掉上交所總經理的職務。事隔九載,尤其是在當前監管當局要求加強監管力度的情況下看看「327」事件,對我們認識中國股市,認識監管的重要性不無助益。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先向證券商自營推出了國債期貨交易。但由於國債期貨不對公眾開放,交投極其清淡,並未引起投資者的興趣。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國債期貨交易向社會公眾開放。與此同時,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貨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國債期貨交易。1994年至1995年春節前,國債期貨飛速發展,全國開設國債期貨的交易場所從兩家陡然增加到14家(包括兩個證券交易所、兩個證券交易中心以及10個商品交易所)。由於股票市場的低迷和鋼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貨品種相繼被暫停,大量資金雲集國債期貨市場尤其是上海證券交易所。1994年全國國債期貨市場總成交量達2.8萬億元。 此時「327」事件發生了,327國債是指92年發行的三年期國債92(三),95年6月到期兌換。92---94年中國面臨高通漲壓力,銀行儲蓄存款利率不斷調高,國家為了保證國債的順利發行,對已經發行的國債實行保值貼補。保值貼補率由財政部根據通漲指數每月公布,因此,對通漲率及保值貼補率的不同預期,成了327國債期貨品種的主要多空分歧。以上海萬國證券為首的機構在「327」國債期貨上作空,而以中經開為首的機構在此國債期貨品種上作多。 當時雖然市場傳言財政部將對「327」國債進行貼息,但在上海當慣老大的管金生就是不信這個邪。當然,管金生的分析不無道理:國家財政力量當時極其空虛,不太可能拿出這么大一筆錢來補貼「327」國債利率與市場利率的差,而且當時通脹局勢已經得到初步控制。另一方面,由於長期身處證券市場,管金生對市場傳聞的不相信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感覺。於是管金生出手,聯合遼國發等一批機構在「327」國債期貨和約上作空。 1995年2月23日,傳言得到證實,財政部確實要對「327」國債進行貼息,此時的管金生已經在「327」國債期貨上重倉持有空單。據說,當時管金生曾經要求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為萬國證券的持倉多開敞口,但遭到尉文淵的拒絕。而尉文淵並不知道的是,管金生此時已經在「327」國債期貨上超過規定持倉量很多。 按照比較演義的說法,面對中經開為首的機構借利好殺將過來,本來管金生還能勉強穩住陣腳,但此時萬國證券的重要盟友遼國發突然翻空為多,聯盟陣營的瓦解讓空方始料不及,管金生面對巨額虧損,惡膽向邊生,於是,在下午4:22分,管金生開始出手,短短的八分鍾之內,萬國證券拋出大量的賣單,最後一筆730萬口的賣單讓市場目瞪口呆(按照上交所的規定,國債期貨交易1口為2萬元面值的國債,730萬口的賣單為1460億元,而當時「327」國債總共有240億元),據說,在最後8分鍾內,萬國證券共拋空「327」國債1056萬口(共計2112億元的國債)。「327」國債期貨收盤時價格被打到147.40元。當日開倉的多頭全線爆倉,萬國證券由巨額虧損轉為巨額盈利。但成交量的迅速放大並不能說明問題,關鍵是期貨交易的保證金根本沒有,一句話,是透支交易,但反映在期貨價格上卻成為當天的收盤價。 「327」國債期貨事件事後被著名經濟學家戴園晨稱為「中國的巴林銀行事件」。管金生的確膽大,膽大本身不是錯誤,關鍵是他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實施了錯誤的行為,所以,管金生被捕。
『陸』 高盛在中國資本市場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雙面」高盛 眾所周知,從今年11月的CPI達到4.4%,並創出25個月以來新高的情況來看,中國內地加息在未來一段時間,都應該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但是我們也很清楚,即就是加息,目前銀行存款一年期2.5%的利率水平,相對於CPI而言,依然處於負利率水平。要想使得百姓的財富增長速度趕上CPI上漲的速度,投資成為百姓一個不得不為之的選項之一,因此加息對股市的下跌影響力,作用不會太大。至於上調印花稅,則更顯得有些滑稽。目前股指在2800點附近震盪,藍籌股的市盈率僅為10倍左右,市場根本不存在「投機過熱」跡象,何談上調印花稅呢?至於傳出內地基金大佬級人物范勇宏先生被雙規的消息,更顯得有些好笑。范勇宏先生作為國內基金業的領袖級人物,其被雙規的消息自然在市場中引發擔憂,進而引發A股市場的大幅震動。事實上,上證指數再度暴跌3.98%,收於2894.54點。謠言惑眾的作用已經起到了。盡管華夏基金管理公司新聞發言人張後奇先生11月17日迅速出面澄清說,此為市場謠言,純屬無中生有。但謠言對市場的負面沖擊作用已是木已成舟。 值得玩味的是,高盛看空A股的傳聞。如果我們再參考12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了一篇名為《要警惕和打擊操縱市場的國際資本大鱷》,感覺就更清楚了。該文旗幟鮮明地指出,上調印花稅謠言以及某國際知名投行向投資者群發賣出中國股票郵件是大跌的導火索。文章特別指出,此前不久,正是這家投行發布了積極看好中國股市投資前景的策略報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有操縱股指牟利之嫌。據此,《南方日報》亦撰文指出,該文所指的國際知名投行,依據事實,顯然是指高盛無疑。這也難怪有媒體稱,在此輪暴跌之前,高盛公司分別向中國境內媒體和境外客戶提供了內容迥異的「陰陽」兩份研究報告,一份是向內地公眾唱多中國股市的;另一份卻是向其客戶下達賣出指令,掩護其客戶從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賣出的。 為什麼這次又出現了高盛的影子?為什麼國內主流財經媒體經常質疑高盛,每逢中國有重大政策出台或調整之際都能「精準」押注,使其客戶和自身大牟其利?高盛到底在中國資本市場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狼外婆」或是「吸血鬼」?那麼,就讓我們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看看高盛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吧! 一屠金融資本 作為國際投行大鱷,高盛對賺取資本市場的「快錢」向來是來者不拒,由此培養出其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高度敏感性。1984年,國內舉辦的盛大的建國35周年大慶讓高盛看到了中國經濟崛起的勢頭,為了便於就近觀察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動態,方便制訂進軍中國資本市場的策略,高盛在香港成立了亞太地區總部。 1990年,國內證券市場設立,讓高盛嗅到了香味撲鼻的商機。為此,高盛動用了其在美國政界、商界、金融界等多方面的人脈資源,為其打開中國金融資本市場鋪路。高盛的努力沒有白費,1994年,高盛獲准在北京和上海設立代表處。與此同時,高盛成為第一家獲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中國B股股票的外國投資銀行。拿到進軍中國資本市場「通行證」的高盛絲毫沒有耽誤這「從天而落」的餡餅,把其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一步邁向了其最熟悉的金融市場:1994年6月,美國摩根投資銀行和高盛正式參股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以超過每股凈資產6倍的價格取得平安13.7%的股份,其中高盛投資3500萬美元。2005年,匯豐銀行出資81億港幣收購高盛、摩根手中9.91%的中國平安股權。高盛轉讓平安保險股份之後,10年投資收益高達30倍以上。有趣的是,2007年3月1日中國平安發行上市之日,高盛參股的高盛高華證券公司作為主承銷商參與了中國平安的IPO發行,為已經是賺的盆滿缽余的高盛又奉獻了一把。 殺向中國金融資本的第一刀讓高盛品味到了中國資本市場美味的大餐,30倍的投資回報讓高盛嘗到了「嗜血」的快感。由此而一發不可收拾,高盛把砍向國內金融資本的刀鋒磨得更加鋒利。2002年,高盛擔任中銀香港首次公開上市的主承銷商。2003年,高盛與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並資助該合資公司收購了價值19億元人民幣的不良貸款及地產資產組合。與此同時,鑒於高盛在國際投行的大鱷地位,高盛也成為第一批獲得中國政府發放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執照的金融機構,投資國內A股市場的額度為5000萬美元。 2005年,對於高盛扮演的中國金融資本市場「殺手」這個角色而言,無疑是一個極為忙碌的年頭。高盛先後擔任交通銀行價值21.6億美元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的聯席全球協調人,在淡馬錫控股以14億美元入股中國建設銀行的項目中擔任財務顧問,在蘇格蘭皇家銀行以16億美元入股中國銀行的項目中擔任財務顧問,擔任凱雷投資集團收購中國太平洋人壽24.9%股份項目的財務顧問。而這一年最為引人注目的重頭戲則是高盛以18億美元入股工商銀行。 伴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和金融體系的改革,國內銀行登陸資本市場上市發展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高盛也非常看好國內銀行上市的商機。不過,為了降低參股工行的成本,增加自己在參股工行價格上的話語權,高盛也是頗費心機。先是利用評級機構說事,惠譽國際評級在當時一份評價工商銀行的報告中指出,資產負債狀況近來出現的改善能否長久持續下去還有待觀察。惠譽認為,工行的資產質量狀況依然欠佳,截至2004年12月底,其不良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為4.7%就是一個明證。在此背景下,以高盛為代表的國際投資人要求擬上市的國內銀行改善資產質量。為此,四家國有銀行在上市前,政府用行政手段成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承接了由銀行剝離的2.5萬億元不良資產,這不僅使四家銀行大大「瘦身」,資產質量一夜之間大幅改善,向「境外戰略投資者」出售的是一個甩掉歷史包袱、資產優良的銀行股權,使得國家擔負了銀行改制的巨大成本,也導致了工行發行價的低迷。2006年4月28日,高盛以25.822億美元的總價認購164.76億股工行股份。而在高盛成功地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入股工行以後,利益的驅使使得高盛為國內銀行大唱贊歌,工行也在一夜間由一個資產狀況不佳的銀行一躍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銀行」。而當國人沉醉於這個「全球最賺錢的銀行」稱號之時,高盛則是低聲埋頭發大財,其持有的工行股份4年獲利近120億美元,資產增值4.65倍。高盛在去年6月沽售約30.32億股,已套現19億美元。 通過參股國內金融機構賺取豐碩收獲的同時,高盛也把屠刀揮向了儼然成為「世界工廠」的國內產業資本,利用資本優勢和人脈資源,對國內優秀企業展開了新一輪「剪羊毛」運動。 二屠產業資本 高盛在國際投行中的卓然地位為其在國內企業開拓投行業務提供了無可比擬的便利。很多國有大型企業尋求海外上市融資時,由於缺乏對國際資本市場的了解,也缺乏與國際資本溝通的渠道,這就為高盛「一個蘿卜兩頭切」的內外通吃手法大開方便之門。 從1997年高盛擔任中國移動募資40億美元首次公開上市的主承銷商至2006年,南方航空、中國石油、中國網通、中芯國際、東風汽車、北汽控股、盛大、平安保險、中興通訊、TCL、聯想集團、中海油、分眾傳媒、上海先進半導體的融資上市都有高盛的參與。2006年,高盛再度向國人展示了其高超的資本「吸血鬼」玩技。 2006年4月26日,高盛以20.1億元人民幣中標雙匯股權拍賣,獲得雙匯集團100%股權,間接持有雙匯發展35.715%的股權,後通過受讓掌握60.715%股份。2006年6月1日,高盛提出全面要約收購。高盛參股雙匯發展以後,藉助著雙匯發展這只「下金蛋」的母雞,通過加大利潤分紅比例以圖迅速收回參股成本,其中以2006年與2007年最甚,分紅方案均為每10股派8元,其中2006年度現金分紅41084.4萬元,2007年度現金分紅48479.59萬元,分別占當年合並報表凈利潤88%和86%。2008年比例有所回落,每10股派6元,但仍占凈利潤52%。最高分紅額度占凈利潤額度的比例高達88%,這在國內上市公司的分紅比例中絕對是前所未有的。不僅如此,隨著2007年國內股市牛市的到來,高盛在狂吞雙匯發展分紅的同時,悄悄地把自己所持有的股權轉讓給鼎暉投資以及其他公司,並未在雙匯發展信息披露中有所提示,直至2009年12月14日雙匯發展才對外發布澄清公告,雙匯發展因此受到中國證監會督查。 2006年7月20日,高盛以每股3元的價格從西部礦業前股東東風實業公司受讓3205萬股。2007年4月8日,西部礦業召開2006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以2006年12月31日該公司股份總數32,050萬股為基數,以資本公積金按每10股轉增12股,以法定公積金按每10股轉增3股等方式大比例向全體股東轉增,以未分配利潤按10送35股比例送股。轉增和送紅股後,高盛持有西部礦業的股權猛增至1億多股。2009年3月5日,西部礦業發布公告,稱2008年8月7日至2009年 3月3日,Goldman Sachs Strategic Investments L.L.C. 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統出售所持西部礦業公司119,150,000股股份,所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若按減持期間市場均價8.67元計算,高盛累計套現10.3億元。高盛持股西部礦業1.923億股的全部投資成本只有9610萬元,以減持市值和持股成本計算,投資回報高達974.3%。高盛對西部礦業的此次投資曾被業內人士指責有手續違規、利益輸送、關聯交易、操縱市場的嫌疑。 2007年9月3日,高盛對海普瑞增資491.76萬美元,持股數增至1125萬股,佔有12.5%的股權比例。2009年,高盛持有的外資股變更為4500萬股,平均持股成本約為1.57元/股;以海普瑞148元的發行價計算,高盛獲利達93.27倍。 在隨後的日子裡,在新東方、阿里巴巴、國美電器、分眾傳媒、中國糧油控股、先聲葯業、英利新能源、寧波銀行、中國鋁業、北京控股、遠洋地產、雨潤食品、SOHO中國、東南融通、波司登、尚德電力、中國旺旺、遠洋地產、茂業國際、太平洋航運、吉利汽車的上市融資路上,都能看到高盛這個資本大鱷的身影。而在掘金國內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之後,高盛也把資本陰影伸向了剛剛邁過「溫飽」進入「小康」的國內中小投資者。 三屠中小資本 今年的股市讓很多中小投資者極為郁悶,因為股市中為數不多的行情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直上直下的「坐電梯」。從11月11日至今,滬指單日漲跌超過50點的大幅異動次數超過5次,使得很多習慣於波段操作的投資老手疲於應對。 導致股指直上直下的因素很多,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股指期貨大幕拉開後,中國證券市場已經進入了對沖時代,進入了做空也可以賺錢的股指套利時代。各種跡象表明,這一次的暴跌固然有宏觀面的原因,但是,市場中存在著一股不為投資者所知的雄厚資本,利用國內指數編制上的缺陷以及金融衍生品工具通過操縱指數和影響輿論造成市場短期大幅異動來謀取暴利。而能夠在市場上具備如此雄厚資本實力和影響輿論能力的大玩家中或許就有高盛的背影。 從高盛精確出台的國內外「陰陽」研究報告來看,其出台時機和市場異動時機極為吻合,由於能夠看到高盛精準研究報告的都是國內外大型機構投資者,當這些機構投資者接受了高盛的投資思路,憑借其資本實力,很容易在市場中形成急漲急跌的走勢,為高盛「渾水摸魚」掠奪中小投資者的散碎資本大放「綠燈」。這些跟隨高盛投資思路資本採取的是拉高權重股吸引跟風盤、在股指沖高時逐步布局股指期貨空頭頭寸、通過散布利空製造恐慌引發股指下跌三部曲實現的。由於中小投資者資金額度所限無法參與股指期貨投資,成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犧牲品。 高盛「三屠」,讓剛剛20歲進入青年期的國內證券市場累累受傷。而高盛之所以能夠在國內資本市場「橫」著走,所依仗的不就是一張國際著名投行的「畫皮」?所依仗的不過是美聯儲高官以及美國財政部高官多是從高盛出身的美國政界資源?因此,對於國內資本市場的監管者和投資者來說,在國內證券市場步入20歲之際,我們的資本市場是不是也應該發揮青年人的「闖勁」和創新精神,探索走出一條適合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特色之路。走中國特色資本之路,讓高盛這個國內資本市場的大鱷賺取應該得到的利益,而不是謀取暴利!
麻煩採納,謝謝!
『柒』 國內的金融大鱷,地產大佬,商界大佬,私募大佬都是誰
那還是很多的,你可以看看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進行查看,理解的商界、金融、地產大佬等都會在裡面,私募大佬比較出名的就是前段時間的徐翔,還有裘國根、但斌等等,具體建議可以到一些網站平台(eg私募排排網)上進行查看,裡面的微專欄涵蓋了私募行業中的幾乎所有大佬。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望採納,多謝!
『捌』 國內有沒有出名的期貨高手
林廣茂作為中國期貨第一人,在2010年600萬資金多棉持倉3萬手,26個月賺內220倍到容13億,創造了從浮虧60%到20個億的傳奇。
林廣茂,天津易孚澤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81年生人,市場俗稱「棉花期貨大鱷」,網名「濃湯野人」,在2010年的一波棉花行情中一戰成名,
2002年前後林廣茂從北京物資學院證券期貨專業畢業,此後擔任中紡操盤手職業投資人,為當時中紡棉花唯一操盤手。個人從2002年開始做期貨賺錢,不到半年賠光,此後反復經歷過四次,真正做到穩定盈利是2008年以後。
『玖』 中國股市十大高手排名
中國投資界高手如雲,只是他們行事低調,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如葛衛東、王亞偉等。
1、 葛衛東 葛衛東,江湖人稱「葛老大」,2000年做期貨,數次爆倉,一度輕生。2004年閱讀大量巴菲特書籍,使其領悟投資真諦,操盤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如今坐擁150億資產,榮登胡潤財富榜第216名。
2、 王亞偉 王亞偉,曾經的「公募一哥」,率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出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神話。他為人低調,操作極其犀利,被譽為「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操作風格過於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錶現令人唏噓,王亞偉掉下神壇,但如今他涅盤重生,攜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巔峰。
3、 傅海棠 傅海棠,農民,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貨投資,2009年到2010年,18個月從5萬炒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第一散戶」。獨創「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4、 蔣菲 蔣菲,史上「最牛散戶」,25歲就通過炒股賺到4億,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為人低調,所以其財富來源頗具爭議,然而,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手法中,我們能看出她是一個典型的「浙江派」短線游資,出手及其果斷,資產管理非常嚴格,交易體系自成一派。
5、 趙丹陽 趙丹陽,人稱「私募教父」,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1996年回歸國內市場。2007年、2014年兩度狙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能做出精準的判斷,李大霄曾將他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索羅斯相提並論
拓展資料:
1、 林廣袤 「濃湯野人」林廣袤,2010年600萬元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2011年1億元空棉1萬手賺7億,被稱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場,虧損7億,此後,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2、 張磊 張磊,一級市場「投資狂魔」,是高瓴資本的創建人,管理的資產規模達300億美元。他投資過的項目包括騰訊、京東、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資哲學,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股權管理基金。
3、 裘國根 裘國根,70億身家,學院派出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成為掌舵人。無論股票、期貨、債券市場,我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長投資組合,旗下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4、 曹仁超 曹仁超,內地股民將他奉為"香港股神"。1969年開始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股票,40年後擁有42億元的資產,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主張「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對行業發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於2015年2月去世。
5、 徐翔 徐翔,曾經的「私募一哥」,人稱「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17歲帶3萬入市炒到40億,曾經管理數百億元資產「傲視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資神話就此落幕。
『拾』 期貨界有什麼傳奇人物
期貨市場有漲有跌,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格波動推動市場前行。在價格波動過程中肯定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一些日間「雜波」影響了我們的交易心態和趨勢性判斷,以致最終導致交易失敗。其實期貨的漲跌就可以看作是人生的起伏,我們生存的這個社會充滿了矛盾,人們就是在解決矛盾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正因如此,能在期貨行業里叱吒風雲,嶄露頭角的人總是讓人們連聲叫好。
如果說中國股市存在大鱷的話,那麼當年萬國證券的總經理管金生無疑要算現在這些大鱷的鼻祖。管金生生在紅旗下,喝過洋墨水,擁有比利時的兩個碩士學位,當年在上海灘叱吒風雲,被譽為「證券教父」。1995年2月2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生了震驚中外的「327」國債事件,當事人之一的管金生由此身陷牢獄。
陳久霖闖盪海外市場7年整,冰火兩重天。一個因成功進行海外收購曾被神話般稱為「買來個石油帝國」的石油大亨,卻因從事投機行為造成5億多美元巨額虧損而轟然倒塌;一個引領亞洲經濟潮流、年薪490萬新元的「打工皇帝」,因在期貨市場的違規操作,行將站到新加坡的法庭上接受審判,譜寫了人生的悲歌。
蔣仕波,浙江諸暨人,曾任大地期貨副總經理。1962年出生,股市牛人。喜好做ST摘帽股,主做年底到第一季度的摘帽行情,做過蘇寧環球,萬向德農,煙台冰輪,無一失手。2004-2005年因違規交易被市場禁入,此後該人從浙江大地離職。蔣熱衷於期貨橡膠投資,在國內期貨市場名氣非常大。
葛衛東,江湖尊號「葛老大」,2000年開始做期貨,兩次爆倉,2004年迅速崛起,成為期湖中一代梟雄。血風腥雨十幾載,自稱「沒有對手」,渴望挑戰葉大戶。六年來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不講規則,被罰1000萬。目前資產已達120億。
葉慶均,現任浙江敦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畢業於鞍山鋼鐵學院。03年以10萬起家,08年身價已過50億,創造了幾萬倍的投資收益,在期貨市場樹立起第一大佬的江湖地位,已創造順其者未必能贏、逆其者必虧的神話。目前身價百億,是中國的索羅斯,國內期貨界已無能超越他之人。
林廣袤,江湖稱號「濃湯野人」,專職做棉花,被稱為棉花奇人。2010年做多棉花,11年反空棉花,從600萬做到20億;2012年做多棉花,遭受重大虧損,在上海青澤投資公司成立之際,承認虧約7億。此後,野人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近期總結失敗原因:大賺之後信心過度膨脹,自以為已無所不不能,想承擔國家才能承擔的重任。
黃偉,資本大鱷,尊號「黃大哥」。91年拿2萬從股市中賺了第一桶金,後轉戰期貨,「3.27」國債期貨事件中賺了2億,令當時常務副總理朱鎔基大為震驚。後在商品期貨中又賺了10億。94年開始投入房地產行業,目前控股3家上市公司,身價達220億。為人低調,目前仍玩期貨,2012年從螺紋、銅上賺了5億左右。
92年開始投資銀行債券,初涉金融市場。93年4月,應聘到大連首家國際期貨公司,成為大連期貨業首批經紀人之一。後擔任過多家公司的業務經理、投資顧問、操盤手。96年開始個人期貨投資,10萬元,到收益超過千萬元,僅用了短短的5年時間(1997-2001)。從1999年開始,其個人賬戶成交量連年位居大商所第一(2001年達300多萬手),受到大商所的嘉獎。
徐王冠,被稱作為「東方猶太人」的浙商,20年前放棄教師行業下海經商,憑借期貨起家,20年後的今天,已經擁有了9家控股子公司,涉及房地產、能源、實業投資等多個領域。7年前,他的團隊正式進駐蘇州房地產市場,以國香園項目正式亮相,取得首戰「大捷」。
傅海棠,農民出身,曾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開始做期貨,前兩年從5萬起步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傳奇人物,不看任何技術圖表、不做任何技術分析,用「天道」思想理解分析市場、指導操作方向和節奏,擁有最純粹最樸素的投資思想,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期貨生涯始於1993年,20年只專注做銅一個品種,內盤外盤均有涉足。以精準的隔夜單和極高的日內交易功底操作銅,雖有能力操控龐大資金,但一直注重資金規模的管理,不追求短期暴利,用「積小勝為大勝」的理念參與市場。在2012年《期貨日報》第六屆全國期貨實盤大賽中,以1003.42%的收益率獲得重量組冠軍。
孫道臣,期貨公司普通業務員,工薪階層。2012年正式加入杭州期貨交易私募圈。兩年多的時間從20000塊賺到2000萬,很快身價上億,還是一個十足的85後新生代私募頂級操盤手, 此人涉獵廣泛:股市、期市、匯市、現貨以及東西方多個二級市場均有涉足 此人為技術派交易員,通過總結自己的交易心得,創立了「期貨太極區間交易」圈子裡都稱其「道哥」,後以老師自居,後背喜歡尊稱其「孫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