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恆指期貨主要有雙向交易、T+0交易、保證金制度,無漲跌停限制等方面的優點,其杠桿為16倍。
一、恆指期貨主要特點
不管是經驗豐富還是一般的投資者,可同樣透過買賣恆生 指數期貨及 期權合約,就三十三支指數 成份股作出投資。由於本地投資者及國?性投資者均視恆生指數為量度本港股市及 投資組合表現的指標,因此投資者一直沿用恆生指數期貨及期權合約作買賣和風險管理。
1、高成本效益
恆生 指數期貨及 期權合約能提供成本效益更高的投資機會。投資者買賣恆生指數期貨及期權合約只須繳付 按金,而按金只佔合約 面值的一部份,令 對沖活動更合乎成本效益。
2、交易費用低廉
每一張恆生 指數期貨及 期權合約相等於一籃子高市值的股票,而每次交易只收取一次傭金,所以 交易成本比較買入或沽出該組 成份股的交易成本為低廉。
3、結算公司履約保證
正如其他在期交所買賣的期貨及 期權合約一樣,恆生 指數期貨及期權合約現正由期交所全資擁有的香港 期貨結算有限公司(結算公司)登記,結算及提供履約保證。由於結算公司作為所有 未平倉合約的對手,因此結算所參與者之間將毋須承受對手風險。這保證不會推及至結算所參與者對其客戶的財務責任。因此投資者須小心及慎重選用經紀進行買賣。
二、恆指期貨產品特點
1、以港元為貨幣單位
2、最低波幅為一個指數點
3、每張合約價值為指數點乘以港幣50元
4、可供買賣的 合約月份為即月,下月及之後的兩個季月
5、合約以現金結算
三、恆生期貨的優勢:
1、 產品穩定,經得起考驗。由於該產品於1986年開始推出,歷經了多年的市場考察和多次金融危機的洗禮。產品較為成熟,市場認可度較高。
2、 低廉的手續費。客戶每交易一手恆指期貨相當於交易了一攬子的高凈值股票,但手續費只收取一次,所以,手續費比客戶買進相關的成分股要低廉很多。
3、保證金制度:即杠桿交易,以小博大。同樣的資金,在期貨市場能獲取10倍-20倍的盈利效益。客戶自己開需要10萬以上資金,杠桿交易只需5000即可操做一手
4、t+0交易:日內交易,交易時間內,可以隨時開倉,隨時平倉,日內出現盈利可以及時獲取,比股票市場獲得更多的交易機會;日內出現虧損可以及時止損,比股票市場更能有效控制風險(對比:股票交易的t+1交易)
5、雙向交易:可以做多,可以做空,做多可以賺錢,做空也能賺錢,只要看對方向就可賺錢
四、境外期貨配資開戶流程和條件
1、提供身份證和出金賬戶資料
2、簽署投資合作協議
3、獲得交易賬戶和密碼
4、下載交易軟體,更改交易密碼即可入金開始交易。
五、出入金流程:
本金與盈利所得當日可全部申請出金
入金時間:8:30-17:00
出金時間:9:30-17:00
出入金方式需經要經過公司法人賬戶進行中轉
註:(受境內資金出境管理限制,故進入港交所的資金需通過中轉賬戶進行對接)
② 香港交易所推出恆生科技指數期貨期權 將享有交易費折扣優惠
即日起,港交所恆生科技指數期貨期權(下稱“期貨期權”)可與現行的其他恆生指數系列衍生產品互補。持有期貨期權的投資者將可在有關期貨合約結算前,在港交所市場上對相應的期貨倉位進行風險管理。
香港交易所營運總監及市場聯席主管姚嘉仁表示,新推出恆生科技指數期貨期權,對恆生科技指數衍生產品交易作出其他優化,將為升宏咐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及吵純彈性,讓他們有效地就持倉進行風險管理。
據悉,新的恆生科技指數期貨期權將享有交易費折扣優惠,此合約首六個月的證絕虧監會征費亦獲豁免。
③ 香港期貨是否可以24小時交易嗎
香港期貨交易所香港期貨交易所(HKFE)香港期貨交易所的前身是1977年開始運營的香港商品交易所。香港商品交易所起初經營原糖和棉花交易,1979年開始大豆交易,1986年5月生指數期貨合約開始交易,交易量迅速超過其它合約,佔1987年總交易量的87%。香港商品交易所最初每5年進行一次檢討,1982年的檢討認為其經營並未獲得成功,1984年對交易所改組和對管理條例修訂後才重新牌,將香港「商品」交易所更名為「期貨」交易所,並把生指數期貨定為期貨交易的頭類合約。1998年生指數期貨和期權合約交易量占市場總交易量的90%以上。目前在香港期貨交易所上市的還有紅籌股票指數、個股等金融品種的期貨和期權。由於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有著發達的外匯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資本市場和黃金市場,因此,香港期貨交易所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 香港小型恆生指數期貨三合一經歷過多次牛市、股災,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證券市場漸趨成熟。1999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公布,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及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建議把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擁有,當時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機構完成合並,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香港交易所旗下的衍生產品市場為各類期貨及期權產品提供交易的市場,這些衍生產品包括股票指數、股票及利率期貨及期權產品。香港交易所及其附屬公司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有限公司實施一套嚴謹的風險管理制度,讓交易所參與者及其客戶能在一個高流通量和監管完善的市場,進行投資和對沖活動。結算在結算參與者的資本規定方面,香港期貨結算公司不會對直接結算參與者設定最低資本規定(同現有的中央結算系統經紀參與者),因為直接結算參與者本身必須是聯交所參與者,並符合香港證監會制定的「財政資源規則」。至於成為注冊證券商的全面結算參與者,其建議最低資本規定為2500萬港元,與香港期貨結算公司全面結算參與者的規定相同。另根據「銀行業條例」注冊的認可機構如希望成為全面結算參與者,須維持1億港元最低已發行實繳股本凈額(與現行對中央結算系統託管商參與者的規定相同)。參與費,指所有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包括全面結算參與者和直接結算參與者)必須向香港結算公司繳付參與費。目前規劃向直接結算參與者和全面結算參與者收取的參與費與現行經紀和託管商參與者相同。香港期貨結算所(HKCC)現時所使用結算交所系統為DCASS,即Derivatives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System 從事香港指數期貨及期權的結算交易,現時市場約有128家公司為結算所參與者,其中有123家為直接結算參與者(CP)及 5家為全面結算參與者(GCP)。全面結算參與者(GCP),指在現時中央結算系統規則下,只有經紀參與者才可以在中央結算系統進行交易所買賣的結算及交割。不過,全面結算參與者不一定需要持有聯交所交易權,也可以替非結算參與者的證券交易進行結算。所有聯交所參與者及具有注冊證券商牌照的公司都可以成為全面結算參與者。「銀行業條例」下的認可機構也會獲接納為全面結算參與者。全面結算參與者可為本身交易進行結算(如屬聯交所參與者),也可按第三者結算安排替非結算參與者進行交易結算。非結算參與者則必須先委聘一名全面結算參與者代其結算,才會獲准在聯交所進行買賣。直接結算參與者(CP),指只有聯交所參與者,才符合資格成為直接結算參與者。直接結算參與者只能結算其本身交易,不能接受非結算參與者委聘為其結算。現有的經紀參與者將自動成為直接結算參與者。上市品種香港聯合交易所、期貨交易所和三個結算所合並後,所有的衍生品交易都放在期貨交易所中(股票期權交易曾經在聯合交易所交易)。香港目前有期貨及期權產品四類。(1)股市指數產品系列,包括:恆生指數期貨及期權、小型恆指期貨、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期貨;(2)股票類產品,包括29隻股票期貨,31隻股票期權,20隻國際股票期貨和20隻期權;(3)利率產品,包括:1個月港元利率期貨、3個月港元利率期貨、3年期外匯基金債券期貨;(4)外匯產品,包括:日元、英鎊、歐元的日轉期匯。 現狀在過去幾十年中,香港衍生品的交易量穩步上升。2003年上半年共成交期貨和期權合約540萬張,其中恆生指數期貨交易量佔40.8%,股票期權的交易量佔39.4%,小型恆指期貨為6.8%,恆指期貨的交易量為6.4%,三個月港元的利率期貨為6.47%。總交易量在亞洲排名第二位。2001年11月19日香港交易所推出了債券(外匯)期貨新品種。 目前,香港並沒有商品期貨市場。在1977至1980年期間,當時的香港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其後於1985年改組為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曾推出四種商品期貨合約,包括棉花、原糖、黃豆以及黃金。但由於當地及國際參與者的需求不大,這些合約其後在1981年至1999年陸續停止交易。從交易量的分布來看,以恆指期貨為例,交易量中大部分來自散戶投資者(57.7%),而且近幾年呈現上升趨勢,其次是機構投資者(35%)。交易量中78%為投機交易,13.5%為套利交易,8.5%為套期保值。 為了更好地服務交易者,香港交易所2000年6月開始採用HKATS交易系統,進行電子化交易,同時取消公開喊價交易,2000年8月6日實現期權、期貨在HKATS系統合並交易。香港交易所計劃2002年中期實現衍生品結算系統合並,在DCASS系統結算和交收。期貨傭金商的最低手續費規定2002年4月份取消,以鼓勵經紀商開展競爭,提高香港金融業的服務水平。 未來香港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更加強調交易的電子化水平和國際化。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現貨(股票)交易和期貨期權在一個系統交易和結算,便於市場風險共同管理、抵押品共同管理,以提高整個金融衍生品市場運作效率。電子化自動交易技術將使期貨市場從有形市場到無形市場,交易更加安全和便利。通過產品和交易者的國際化,來提高香港衍生品市場的競爭力。當然,香港金融業的高度開放是其國際化的有利條件。 香港期貨市場的基本架構 香港交易所是由香港聯合交易所、香港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所、股票結算所、股票期權結算所合並而來。香港交易所由財政司下屬的證監會監管,證監會在香港政府的行政級別較低,但由於交易所和證券機構人員薪金相當高(交易所手續收入的一半用於支付薪金),證監會為了吸引優秀的金融人才進入管理層,其人員薪金遠高於財政司其它人員的薪金。 香港交易所實行公司制,並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交易,香港交易所是亞太地區第二個實行公司制的交易所(第一個為澳大利亞)。公司制有利於防止會員對交易所管理方面的干預和影響,協調大小會員在交易所投資和發展方面的矛盾。按照證監會《交易所合並條例》,交易所合並上市後,任何持股者不能超過總股份的5%,交易所工作人員可以持有交易所股份,但在信息披露前的敏感期,交易所工作人員不允許買賣交易所股票。從管理體制上看,交易所的總裁有董事會推舉,報證監會批准。公司制的香港交易所會員隨之改稱「交易所參與者」,交易所參與者具有「交易權」,其他交易者必須通過「參與者」代理才能進行期貨和期權交易。因此「交易權」目前是有價值的,可以轉讓和買賣。據說,交易所明年放開交易權,其他公司可以直接向交易所購買交易權。 期貨和期權在香港交易所下屬的結算所進行結算,目前只有「結算所參與者」才能結算,而且只有「全面結算所參與者」才能代理和為自己結算,一般結算所的參與者只能為自己結算。 香港交易所衍生品市場有130多家交易所參與者,120家全面結算所參與者。 目前香港上市期貨品種需要證監會同意。為了保證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高香港期貨市場的競爭力,香港證監會在品種的審批方面比較寬松,一般不會否決交易所上報的品種。證監會只要求交易所作好市場的調查和品種設計。 香港期貨交易所和內地比較 交易品種和月份:香港期貨交易所的衍生產品的特色是:金融期貨為主,本地化的產品和國際化的產品相結合,但是本地化的產品交易較為活躍。目前內地期貨以內地商品為主要上市品種。香港衍生品市場活躍的品種主要是指數期貨和股票期權。合約月份設計和英國期貨市場大致相同,一般為現貨月份和下一個月,以及之後最近兩個季月(3、6、9、12為季月)。股票期權合約實行的是美式期權,美式期權有利於隨時交割現貨股票,方便套期保值。指數期權採用歐式期權,因為指數期權採用的是現金結算,沒有現貨交收。目前香港股票期貨活躍的月份為現貨月和現貨月的下一個月。而內地期貨品種遠期合約月份活躍,近期合約月份受持倉限制和保證金提高的影響,活躍程度很低。 保證金(按金):香港期貨按金採用絕對數值,內地採用比例保證金(5%)。結算所用SPAN計算期貨和期權按金,按金水平與標的物的現貨價格水平和價格波動有關。當利用SPAN計算出的按金比實際採用的按金高(低)25%時,交易所將重新調整按金水平。交易者本身並不知道結算所何時調整按金,只能按照結算所的通知來增減。交易者習慣這種按金的調整方法,因此,按金的調整似乎對期貨和期權的價格沒有影響。 交易所參與者(經紀公司)收取客戶的按金分為開戶按金和維持按金。目前恆指期貨的開戶按金為57000元/張左右,維持按金在47000元/張左右,按金相當於合約價值的10%左右。結算所收取「參與者」(經紀公司)的按金為「參與者」收取客戶按金的80%。據結算所全面參與者——獲多利金融服務公司介紹,他們對不同客戶收取的按金不同。內地期貨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會員收取客戶保證金為8%。 持倉限制和漲跌停板:交易所參與者在交易所只有三個賬戶,自營賬戶、客戶賬戶(所有客戶用一個賬戶)和做市商賬戶。持倉限制是針對交易所參與者自營賬戶,交易所不對參與者客戶賬戶限倉。另外,交易所更多地關心市場的活躍,也不願對客戶賬戶限倉,客戶的風險問題有交易所參與者負責控制。不分長倉和短倉,交易所參與者恆指期貨、小型恆指期貨以及恆指期權所有合約月份持倉總計不超過10000delta(一個期貨合約為一個delta,期權按照delta的計算方法調整)。內地根據客戶、經紀會員和非經紀會員、合約月份、品種規定較為繁雜的持倉限制。香港衍生品交易沒有漲跌停板制度,內地所有品種的漲跌停板為合約價值的3%。 做市商和套利交易:目前香港交易所的期權都有做市商,期貨合約只有三個月港元利率期貨有一家做市商(匯豐銀行)。市場參與者可以用自營賬戶做市,也可以由其代理的客戶做市。不過代理客戶成為做市商,要通過交易所參與者開立做市商賬戶,然後對於做市賬戶進行管理和實行優惠。交易所一般用電話要求做市商報價,做市商可以不報價,但是每個月對交易所報價要求的回應不能少於80%,優惠措施是減免手續費的80%和減免租金。內地期貨目前沒有做市商制度。 香港期貨交易所對套利交易在按金(保證金)方面給予優惠,套利按金也是由SPAN計算出來。內地期貨市場對套利保證金沒有優惠,與投機的保證金相同。最近香港期貨市場為了將OTC市場的交易者吸引進入期貨市場交易,實行了「大手交易」(block trading)制度,即兩個客戶如果進行大額交易,可以在當日最高價與最低價的范圍內,按照協商價格建倉或平倉。為了防止交易所內原有交易演變為場外協商交易,大手交易要求每手交易量在100張以上。目前,香港衍生品市場的大手交易每日成交有幾百手。 信息披露:香港期貨交易所目前在信息披露方面,HKAT系統可以顯示市場上最好的5個賣出價和買入價及其數量,顯示即時市場上前250個買賣盤之價格及其數量,每日披露前十名的交易量和持倉量,其他不予公布。最近證監會在修改信息披露條款時,也遇到信息披露與保護投資者(套保者)商業機密的沖突問題,交易所的看法是,注意兩個方面的平衡。內地期貨市場交易期間信息披露內容沒有香港多,事後披露的信息包括交易量、持倉量、交割配對情況等比香港多。 風險基金:香港衍生品市場有儲備基金(Reserve Fund)和補償基金(Compensation Fund)作為期貨市場的風險保障。當市場出現大的風險,參與者期貨(權)交易按金不能彌補交易虧損,結算所可以動用儲備基金補償其他交易所參與者的盈利。當市場參與者因期貨交易而破產,其客戶的按金無法收回,客戶可以向證監會申請調查和補償,如果情況屬實,客戶可以得到補償,客戶補償金的來源是補償基金。內地目前沒有補償基金,只有儲備基金。
④ 如何進行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管理
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方案確定後,必須付諸實施,實施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的效果和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過程中內在風險的大小,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在執行決策的過程中,對決策的評估也是相當重要的,通過評估,可以檢測一定的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措施是否收到預期的效果,也可根據需要隨時調整風險管理對策,以適應變化了的實際情況,達到進行風險管理的目的。
(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經過曲折復雜的發展過程才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其中既含有沉痛的教訓,又有成功的經驗,並且從正反兩個方面進一步豐富了國際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風險管理的經驗。
1 形成有序的市場機制
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首先必須深刻認識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風險管理關系市場命運,是市場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欲求市場健康發展,根本大計是形成一個有序的市場機制,這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從失敗到成功的基本經驗,也是各國衍生工具市場發展實踐的共同經驗。國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發展實踐證明,任何一個有序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必須具備以下四個基本條件。(1)市場制度的穩定性。市場制度穩定是指市場制度不會因各種風險而受到威脅,甚至在發生嚴重危機時,也能採取應變措施補救。(2)市場交易的公正性。市場對所有參與者都是公平的,不應受操縱,也不允許欺詐和不正當競爭,信息是公開的。(3)市場運作的規范性。市場運作的規范性是指市場運作既是有效率的、流通順暢的,又是在統一規則下有序進行的。(4)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障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障性是指市場對投資者的合法收益要給以法律上、市場運作上的保障,使投資者的收益能按時、按量進入帳戶。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運行,達到上述基本條件,才能贏得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市場才能發展。但是,上述四項條件的形成和確立,首先都是取決於對風險處理的能力。如果市場本身缺乏風險管理制度,顯然談不上市場的穩定性,市場不穩定,就難以正常有序地運作,市場公正性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更保障不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2 對會員實行嚴格管理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風險管理的對象,主要是對會員實行嚴格的管理。國外對會員實行管理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1)資產控制。期貨交易所對會員進行資產控制,並不是看會員注冊資本多少,而是看其是否擁有與其交易部位相適應的流動資金數額。所以世界各國普遍根據會員的類別,如本戶會員(自營)、經紀會員、非結算會員、結算會員(各國會員結構不同類別、名稱各異)及其在交易中帶來的風險程度,規定出會員必須維持的資本凈值。會員用於期貨的凈資本過多,意味著其持有的倉位過大,風險過於集中。對此,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明確規定:結算會員的調整凈資本達到分隔客戶資金的6%時為預警水平。當結算會員凈資本逼近預警水平時,每月必須受到主管單位的監督,甚至個別情況實行每日監督。實行上述規定後,許多國家的期貨交易所和結算公司還按照會員的凈資本,規定出會員每次為客戶或公司進行交易的合約數量,稱作持倉限額,依此作為監督會員的依據。(2)保證金管理。保證金一般是根據一定時間的價格波動幅度和會員的借貸信用狀況,同時考慮結算方法和時限後確定的。但是,各國的實踐表示,確定一個比較合理的保證金水平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許多國家在執行過程中經常根據市場的實際價格波動情況而出必要的調整。例如,香港期貨交易所推出恆生指期貨價格波動600點為參數的,1987年崩市事件期間價格大幅度滑落,保證金水平卻未作及時地調整,結果吃了大虧,事後汲取了教訓,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時,便及時調整保證金水平。各國在具體做法上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凈額保證金辦法(買入同賣出17金融衍生工具特點及風險管理合約軋差後的倉位凈額),採用這種辦法的期貨市場較為普遍。另一種是總額保證金辦法(買入與賣出合約相加後的倉位總額),目前實行這種辦法的只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所和香港期貨交易所。(3)實行結算會員基金。實行結算會員基金,是近20年來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場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價格波動起伏較大的背景下,對會員採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其目的是讓製造風險者集體承擔市場風險。美國在開始推行時,稱為結算會員信用擔保金,之後許多國家也相繼實行這種管理方法。例如,新加坡實行了結算會員共同契約制度;香港是在汲取股市教訓之後作為一項重大改革措施而實行會員基金制度的。在如何確定提取比例方面,各國做法不盡相同,但實踐證明,推行結算會員基金對於增加結算保證能力、嚴格會員管理是很必要的。
3 完善結算制度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風險管理的基本條件是建立完善的結算制度,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是以少量保證金為保證的信用交易,其本身潛藏著高倍數風險。金融衍工具交易開始,就意味著風險的發生,首先是通過結算反映出來的,而且規避風險也是通過結算進行的。因此,實行風險管理應主要依靠結算運作系統進行。但欲要結算系統有效地運作,就必須從制度上做出周密的安排。這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科學周密的設計。金融衍生工具結算涉及內容既包括保證金、每日結算,又包括會員監督和財務保證,設計時既考慮各項內容構成的要素條件,又要注意彼此之間的聯系。在結算運作方式上,既要適應已經上市合約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金融衍生工具種類的延伸;同時還應注意市場內外相關條件,尤應注意國際間金融衍生工具結算方式的銜接。國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發展實踐表明,建立金融衍生工具結算制度,有兩項基本原則是必須遵循的。第一,設計結算制度的根本出發點,應是從有利於對風險的防範、規避和控制出發;第二,維護保證金、每日結算、財務稽核和財務保證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提高結算系統整體抗險能力。許多國家都是按照上述原則和市場細分的特點,普遍形成了一套保證金與每日結算緊密聯系的雙向運作系統,其運作程序大體是:客戶保證金交與經紀人,然後由會員經紀人或非結算會員以及本戶會員交與結算會員,最後由結算會員交與結算公司(所)構成擔保或附屬擔保,每日結算會員在結算公司的合約,根據當日進倉及平倉的相對數結出合計,並計算出會員翌日開市前應向結算公司(所)交付或收取的結算額。實踐證明,這樣一套結算運作系統不僅有利於分層控制,減緩風險積累程度,對於提高結算系統整體抗險能力也是十分有效的
⑤ 期貨有什麼風險
環境方面的風險
股票指數期貨推出後將引起證券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而帶來各種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過度投機的風險。
股指期貨推出的初衷是適應風險管理的需要,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場的過度投機,但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交易者的投機心理和行為,指數期貨對交易者的吸引力主要來源於其損益的放大效應,一定程度上,指數期貨工具的引進有可能是相當於又引進了一種投機性更強的工具,因此有可能進一步擴大證券市場的投機氣氛。
(2)市場效率方面的風險。
市場效率理論認為:如果市場價格完全反應了所有當前可得的信息,那麼這個市場就是高效的強勢市場;如果少數人比廣大投資者擁有更多信息或更早得到信息並以此獲取暴利,那麼這個市場就是低效的弱勢市場。
(3)交易轉移的風險。
股指期貨因為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桿倍數高的特點,會吸引一部分純粹投機者或偏愛高風險的投資者由證券現貨市場轉向股指期貨市場,甚至產生交易轉移現象。市場的資金供應量是一定的,股指期貨推出的初期,對存量資金的分流可能沖擊股票現貨市場的交易。國外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日本在1998年推出股指期貨後,指數期貨市場的成交額遠遠超過現貨市場,最高時曾達到現貨市場的10倍,而現貨市場的交易則日益清淡。
(4)流動性風險。
如果由於期貨合約設計不當,致使交投不活,就會造成有行無市的窘境。撇開其他因素,合約價值的高低,是直接影響指數期貨市場流動性的關鍵因素。一般而言,合約價值越高,流動性就越差。若合約價值過高,超過了市場大部分參與者的投資能力,就會把眾多參與者排除在市場之外;若合約價值過低,又勢必加大保值成本,影響投資者利用股指期貨避險的積極性。因此,合約價值的高低將影響其流動性。
交易方面的風險
在實際操作中,股票指數期貨按交易性質分為三大類:
一是套期保值交易;
二是套利交易;
三是投機交易。
相應地,有三種交易主體:套期保值者〔Hedger〕、套利者〔Arbitrageur〕和投機者〔Speculator〕。而參與交易的投資者包括證券發行商、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以及中小散戶投資者,投資者因參與不同性質的交易而不斷地進行角色轉換。雖然股票指數期貨最原始的推動力在於套期保值交易,但利用股票指數進行投機與套利交易是股票指數期貨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1)套期保值者面臨的風險。
參與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相當數量是希望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以規避風險的投資者。雖然開設股指期貨是為了向廣大投資者提供正常的風險規避渠道和靈活的操作工具,但套期保值交易成功是有前提條件的,即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現貨與股票指數的結構一致,或具有較強的相關關系。在實際操作中再高明的投資者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這點,尤其是中小散戶投資者。如果投資者對期貨市場缺乏足夠的了解,套期保值就有可能失敗。
套期保值失敗主要源於錯誤的決策,其具體原因包括:
第一是套期保值者在現貨市場上需要保值的股票與期貨指數的成分結構不一致;
第二是對價格變動的趨勢預期錯誤,致使保值時機不恰當;
第三是資金管理不當,對期貨價格的大幅波動缺乏足夠的承受力,當期貨價格短期內朝不利方向變動時,投資者沒有足夠的保證金追加,被迫斬倉,致使保值計劃中途夭折。
(2)套利者面臨的風險。
套利是跨期現兩市的。根據股指期貨的定價原理,其價格是由無風險收益率和股票紅利決定的。從理論上講,如果套利者欲保值的股票結構與期貨指數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則套利幾乎是無風險的。但獲取這種無風險的收益是有前提的:即套利者對理論期貨價格的估計正確。如果估計錯誤,套利就有風險。由於我國利率沒有市場化,公司分紅派息率不確定,並且,股票價格的變動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由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的,種種原因使得套利在技術上存在風險。
(3)投機者面臨的風險。
投機者面臨前面所講的三大風險:「杠桿作用」、「價格漲跌不具確定性」、「交易者自身因素」。簡單地說就是,投機者是處在一個不具確定性的市場中,任何風險在杠桿作用下都將放大了幾十倍,包括自身的一些因素。
投機交易在股指期貨交易成交量中往往占很大比重,香港期貨市場1999年市場調查表明:以投機盈利為主的交易佔了整個市場交易的74%〔避險佔17.5%,套利佔8.5%〕。期貨市場中,參與交易的資金流動快,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一般比別的市場更為劇烈。
監管方面的風險
對股指期貨的監管依據不足,帶來股指期貨的交易規則上變數較大,游戲規則的不確定性將蘊藏著巨大的風險。雖然這種風險不會時常出現,但在出現問題時,不可避免地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預市場。
證券、期貨市場是由上市公司、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及其它市場參與者組成,由證券、期貨交易所的有效組織而得以正常進行。在這一系列環節中,都應具有相應的法律規范。
⑥ 期貨如何控制風險
對於任何一個從事像期貨這樣高風險交易的投資者來說,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控制風險。總結自己一年來的交易經驗,在這里我向新入市的投資者提供兩條建議。 第一個建議:學會控制損失。 我們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取決於投資之外的收入情況。如果一個投資者每個月除投資之外能賺5000,那麼一個月內損失2000不會對他造成困擾。但是如果一個月損失5萬,他就會因為恐懼或者迫切想要翻本而變得不理性。所以,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對每個月的損失做一個限制。有個笑話講到了這個道理:一個醫生找到他的病人,對他說:「我有一個壞消息和一個更壞的消息要告訴你。」病人說:「什麼壞消息?」醫生說:「你的化驗報告已經出來了,你還能活24個小時。」病人大吃一驚:「還有比這更壞的消息?」醫生說:「我從昨天就開始找你了!」對於投資者來說,壞消息是: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的交易有問題;更壞的消息是,這個時候,他已經虧光了所有的錢。所以,要從投入的角度,提前對風險做出預防。 第二個建議:交易之前要有計劃。 普通人剛接觸投資,很容易跟著感覺交易,跟著消息到處跑。香港人管這類投資者叫「盲俠追風劍」。不能說這樣的操作一定虧錢,但賺錢的概率真的不高。那麼,什麼是計劃?就是在交易之前,先找出買點和賣點,再交易。買賣點是所有投資理念的基礎,如果把投資看做一棟大廈,買賣點就是地基,有關投資的各種技巧、心法、理念都是建立在買賣點的基礎之上的。尋找買賣點的方法有很多,投資者參考相關的技術分析書籍。 事先控制風險,知道如何尋找買賣點,這就算入門了,接下來我們再談談交易。 任何人從事任何事業都會面臨很多困惑,但投資的困惑只有一個——為什麼不賺錢?有些人回答「因為沒有跟住主力」,有些人說「因為沒有可靠的消息」,有些人說「因為沒有找到預測的秘笈」。但這些都不對,真正的答案是:因為不懂投資。有個小測驗可以測試大家對投資的理解:有一個股評家經常在電視上推薦股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你發現他推薦的股票十隻中有六七隻能漲,現在你想請他幫你理財,請問:你准備拿出多少資金給他操作?答案有4個選項: A.所有的資金; B.50%的資金; C.20%的資金; D.一分錢也不給。 很多人會認為,投資,就是找到一個能漲的品種買進然後等著。表面上看是正確的,但事實上,投資是一連串事件,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挑一個能漲的品種,這個過程叫預測; 第二,什麼價位買,什麼時間買; 第三,買進之後跌了怎麼辦,賺錢了賣不賣,不賣又跌回來怎麼辦?賣了繼續漲,還追不追?在這個過程中,預測的重要性佔20%,買進佔30%,賣出佔50%,所以上述測驗的正確答案是C。 錯誤地高估了預測重要性的投資者,經常會把賠錢的原因單純理解成預測錯誤,所以經常埋怨分析師沒有看對方向。有一次,一個客戶問我「你不是說這個品種會漲嗎?現在跌了吧!你要說什麼?我回答」我只能說恭喜你,因為你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去買了。重點就在這里,下跌並不是對所有的人都是壞事,如果你空倉,對你反而是好事。所以,問題不在於漲跌,而在與空倉和持倉的時機。如果我們在預測失誤的時候,大部分時間空倉,在預測成功的時候,有足夠多的持倉。那交易的過程就會對我們有利。這就是接下來要談的訣竅——如何賣出。 在投資中,買進只是一小步。買進之後,投資者馬上要面臨的問題就是「賣,還是不賣?」,這才是最難的部分。這樣的決定盤中很容易做,但事後常常後悔。所以,我們要在投資之前,考慮好賣點。 先說止損和止盈。買入之後,設定一個具體的止損價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及時終止一個正在虧損的倉位,避免損失的無限擴大。止損是個老掉牙的招數,一般投資者會在接觸期貨一個星期之內完全理解,但一旦實際應用問題就出現了:當看錯行情時,會頻繁止損,賺錢的倉位經常會被止損掉。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沒有主動止盈。如果價格上漲了,賣點就變成了止盈,因為賣點就是壓力位,在這里出現賣出信號,意味著價格有可能反轉,應該先鎖定獲利。止損和止盈是交易中的兩條腿,如果光是止損,行情的正常調整也會造成頻繁止損。如果光是止盈,一旦做錯趨勢損失會很大。 止損是為了保障交易的安全,但是止損本身就是損失,這個損失要用盈利去彌補,止盈是為了鎖定獲利彌補損失。這個復雜關系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明:有兩兄弟去混黑社會,哥哥負責吃飯和打架,但每次吃飯之後需要弟弟買單,如果弟弟不幫哥哥買單,哥哥就不能幫弟弟打架,如果哥哥不幫弟弟打架,就沒有人幫他買單。這個哥哥叫止損,弟弟叫止盈。最理想的狀況,是用止盈的利潤去彌補止損,這樣有兩個好處: 1.交易具有可持續性,你可以在這個游戲里長時間玩下去; 2.一旦行情判斷失誤,對你的影響也不大。 到這里還沒有結束,只是止損和止盈,投資就成了一個體力活。要想大幅獲利,需要的是持倉——正在盈利的持倉。這需要加入一個目標位的概念,在買進之前,需要一個目標位,當沒有止盈信號出現時,就持有;再次買進,還是沒有止盈信號,繼續持有;再次買進,直到價格到達了目標位,逐漸清倉離場。這就是一個完整的交易流程。設立目標位的目的有兩個: 1.止損止盈是為了讓短線有利,目標位能夠讓短線的優勢一路保持到長線; 2.將預測轉化成操作的依據,為交易提供明確的方向。如果沒有目標位的話,預測和交易就是完全不沾邊的兩個東西。這就是我所謂的訣竅,總結起來,只有一句話: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目標位為中心,以止損止盈為兩個基本要點。這就是訣竅的所有的內容。 很多人認為,做投資要跟住主力,要有內幕消息,要料事如神,我認為這些都是不可掌控的因素,都屬於運氣的成分。事實上,做投資最忌諱關注那些不能確定的東西,我們只需要去關注那些確定的東西——目標是確定的,虧損是確定,盈利是確定的,我們要學的是如何管理他們。曾國藩說「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因為天命盡在人事」。
⑦ 請問香港的期貨市場健全嗎
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的架構與監管
(a) 香港的監管架構
(i)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的主要監管者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證監會是1989年根據《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條例》(《證監會條例》)成立的獨立法定監管機關。《證監會條例》及另外九條與證券及期貨業相關的條例已經整合為《證券及期貨條例》,並於2003年4月1日生效。
證監會的職能是執行規管證券及期貨市場的條例及促進與鼓勵證券期貨市場的發展。按《證券及期貨條例》訂明,證監會的規管目標為:
維持和促進證券期貨業的公平性、效率、競爭力、透明度及秩序;
提高公眾對證券期貨業的運作及功能的了解;
為投資於或持有金融產品的公眾提供保障;
盡量減少在證券期貨業內的犯罪行為及失當行為;
減低在證券期貨業內的系統風險;
採取與證券期貨業有關的適當步驟,以協助財政司司長維持香港在金融方面穩定性。
證監會分為四個營運部門:
企業融資部,負責涉及與上市事宜有關的雙重存檔職能,監管公眾公司的收購及合並和股份購回活動,監督聯交所在上市事宜方面的職能,及執行與上市及非上市公司有關的證券及公司法例;
中介團體及投資產品部,負責制訂及執行證券、期貨和扛捍式外
⑧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詳細資料大全
港交所,即「香港交易所」,全稱「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 ,英文簡稱HKEx),是全球一大主要交易所集團,也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
港交所在香港及倫敦均有營運交易所,旗下成員包括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還包括世界首屈一指的基本金屬市場── 倫敦金屬交易所 ( London Metal Exchange ,簡稱LME)。現任董事會主席 史美倫 ,集團行政總裁為 李小加 。香港交易所近年來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以發展成為一家提供全方位產品及服務、且縱向全面整合的全球領先交易所,並做好准備以把握中國資本項下審慎、加速開放的種種機遇。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發布IPO新規,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此次改革被市場人士視為25年來,港交所意義最為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作為此次IPO改革的重點,同股不同權成為關注焦點。2018年香港市場新股融資額再次榮膺全球榜首。
⑨ 聯交所和港交所什麼關系
聯交所屬於港交所旗下成員。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香港交易所或港交所,英語:,縮寫:HKEX;港交所:0388),是全球主要交易所之一,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在香港及英國倫敦均有營運交易所,
旗下成員包括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還包括基本金屬市場──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結算所。
(9)香港期貨風險管理擴展閱讀:
港交所的衍生市場:
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於1976年成立,是亞太區內主要的衍生產品交易所。期交所提供一個高效率且多元化的市場,讓投資者可透過逾130家交易所參與者(許多為國際金融機構的聯系機構)買賣期貨及期權合約。
香港交易所旗下的衍生產品市場為各類期貨及期權產品提供交易的市場,這些衍生產品包括股票指數、股票及利率期貨及期權產品。香
港交易所及其附屬公司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有限公司實施一套嚴謹的風險管理制度,讓交易所參與者及其客戶能在一個高流通量和監管完善的市場,進行投資和對沖活動。
⑩ 期貨市場風險的構成
期貨市場風險主要包括:市場環境方面的風險、市場交易主體方面的風險、市場監管方面的風險。 股票指數期貨推出後將引起證券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而帶來各種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過度投機的風險。
股指期貨推出的初衷是適應風險管理的需要,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場的過度投機,但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交易者的投機心理和行為,指數期貨對交易者的吸引力主要來源於其損益的放大效應,一定程度上,指數期貨工具的引進有可能是相當於又引進了一種投機性更強的工具,因此有可能進一步擴大證券市場的投機氣氛。
(2)市場效率方面的風險。
市場效率理論認為:如果市場價格完全反應了所有當前可得的信息,那麼這個市場就是高效的強勢市場;如果少數人比廣大投資者擁有更多信息或更早得到信息並以此獲取暴利,那麼這個市場就是低效的弱勢市場。
(3)交易轉移的風險。
股指期貨因為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桿倍數高的特點,會吸引一部分純粹投機者或偏愛高風險的投資者由證券現貨市場轉向股指期貨市場,甚至產生交易轉移現象。市場的資金供應量是一定的,股指期貨推出的初期,對存量資金的分流可能沖擊股票現貨市場的交易。國外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日本在1998年推出股指期貨後,指數期貨市場的成交額遠遠超過現貨市場,最高時曾達到現貨市場的10倍,而現貨市場的交易則日益清淡。
(4)流動性風險。
如果由於期貨合約設計不當,致使交投不活,就會造成有行無市的窘境。撇開其他因素,合約價值的高低,是直接影響指數期貨市場流動性的關鍵因素。一般而言,合約價值越高,流動性就越差。若合約價值過高,超過了市場大部分參與者的投資能力,就會把眾多參與者排除在市場之外;若合約價值過低,又勢必加大保值成本,影響投資者利用股指期貨避險的積極性。因此,合約價值的高低將影響其流動性。 在實際操作中,股票指數期貨按交易性質分為三大類:
一是套期保值交易;
二是套利交易;
三是投機交易。
相應地,有三種交易主體:套期保值者〔Hedger〕、套利者〔Arbitrageur〕和投機者〔Speculator〕。而參與交易的投資者包括證券發行商、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以及中小散戶投資者,投資者因參與不同性質的交易而不斷地進行角色轉換。雖然股票指數期貨最原始的推動力在於套期保值交易,但利用股票指數進行投機與套利交易是股票指數期貨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1)套期保值者面臨的風險。
參與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相當數量是希望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以規避風險的投資者。雖然開設股指期貨是為了向廣大投資者提供正常的風險規避渠道和靈活的操作工具,但套期保值交易成功是有前提條件的,即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現貨與股票指數的結構一致,或具有較強的相關關系。在實際操作中再高明的投資者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這點,尤其是中小散戶投資者。如果投資者對期貨市場缺乏足夠的了解,套期保值就有可能失敗。
套期保值失敗主要源於錯誤的決策,其具體原因包括:
第一是套期保值者在現貨市場上需要保值的股票與期貨指數的成分結構不一致;
第二是對價格變動的趨勢預期錯誤,致使保值時機不恰當;
第三是資金管理不當,對期貨價格的大幅波動缺乏足夠的承受力,當期貨價格短期內朝不利方向變動時,投資者沒有足夠的保證金追加,被迫斬倉,致使保值計劃中途夭折。
(2)套利者面臨的風險。
套利是跨期現兩市的。根據股指期貨的定價原理,其價格是由無風險收益率和股票紅利決定的。從理論上講,如果套利者欲保值的股票結構與期貨指數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則套利幾乎是無風險的。但獲取這種無風險的收益是有前提的:即套利者對理論期貨價格的估計正確。如果估計錯誤,套利就有風險。由於我國利率沒有市場化,公司分紅派息率不確定,並且,股票價格的變動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由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的,種種原因使得套利在技術上存在風險。
(3)投機者面臨的風險。
投機者面臨前面所講的三大風險:「杠桿作用」、「價格漲跌不具確定性」、「交易者自身因素」。簡單地說就是,投機者是處在一個不具確定性的市場中,任何風險在杠桿作用下都將放大了幾十倍,包括自身的一些因素。
投機交易在股指期貨交易成交量中往往占很大比重,香港期貨市場1999年市場調查表明:以投機盈利為主的交易佔了整個市場交易的74%〔避險佔17.5%,套利佔8.5%〕。期貨市場中,參與交易的資金流動快,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一般比別的市場更為劇烈。 對股指期貨的監管依據不足,帶來股指期貨的交易規則上變數較大,游戲規則的不確定性將蘊藏著巨大的風險。雖然這種風險不會時常出現,但在出現問題時,不可避免地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預市場。
證券、期貨市場是由上市公司、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及其它市場參與者組成,由證券、期貨交易所的有效組織而得以正常進行。在這一系列環節中,都應具有相應的法律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