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期貨市場十大悲情人物盤點
1、傳奇人物:逍遙劉強
中國期貨界傳奇人物,因在2015股災中在高位滿倉,做多期指和配資買股票,最終導致破產,於2015年7月22日在北京華貿中心酒店頂樓平台跳樓自殺。
劉強生前為瑞林嘉馳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期貨大作手風雲錄》作者,北京逍遙投資工作室創始人,有著近20年的期貨股票投資經驗,曾供職於股票私募、報社記者、期貨私募,其自創的多點共振操盤系統曾創下在一年中資金賬戶增長20倍的輝煌記錄,在期貨圈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不過在其自殺事件後,一位劉強的師兄和朋友透露,劉強自殺不是因為虧損破產,而是因為其患有抑鬱症,逝者已矣,真相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劉強的抑鬱症是否又能和他的交易撇清關系呢?
2、折翼的「證券之王」:管金生
作為債券市場交易的主導者,1995年「327國債」事件發生的那一周,萬國超賣債券期貨的情況非常嚴重,因為公司預計財政部將下調「保值貼補」——提供「保值貼補」是為了提升國債發行的吸引力——這會導致市場大幅下挫。但萬國後來又獲悉,財政部將提供另一份保值貼補,提高的比例比下調的幅度更大。這一信息令公司驚恐萬分。管金生別無他法,只好在2月23日這天休市前的8分鍾里,做出避免公司倒閉的最瘋狂舉動:大舉拋售。這一舉動,造成了債券期貨市場崩盤,以致中國證監會下令將這8分鍾內完成的交易全部取消,這結束了他作為中國證券業偉大試探者的生涯。
3、億萬富翁:袁寶璟
1996年秋天,袁寶璟向汪興提出,自己在四川成都炒期貨時損失九千餘萬元,懷疑是劉漢與證券交易所修改規則所致。汪興便提出安排人去打劉漢,得到袁寶璟的認可。後袁寶璟出資16萬元讓袁寶琦交給汪興;1997年2月1日晚9時許,受袁寶璟等人指使的李海洋(己判刑)在四川省廣漢市發現劉漢,李海洋向劉漢近距離連開兩槍,但未擊中劉;1997年以來,因汪興多次向袁寶璟借錢未果,便開始以打電話、寫信以要舉報袁寶璟的違法犯罪事實相威脅;袁寶璟向袁寶琦提到了汪興的恐嚇威脅,袁寶琦提出:「不行找人給他辦了,花兩個錢唄。」袁寶璟表示說:「行」,並提供30萬元資金。袁寶琦找到袁寶福,讓他把汪興做掉。後袁寶福向袁寶森提出此事,袁寶森主動提出去做;2001年11月15日,袁寶森刺汪興數刀後逃離。汪興被扎傷後,不斷威脅、恐嚇袁寶璟,袁寶璟對袁寶琦說「不行就辦了他」。之後,袁寶琦向袁寶福說「把尾巴活幹完」,並交給他人民幣18萬元;2003年10月4日23時許,袁寶福與袁寶森攜獵槍來到汪家附近,袁寶森對汪連開二槍,汪當場死亡。
4、財通基金:劉增鋮
2014年10月22日,劉增鋮錯判了聚氯乙烯(PVC)期貨品種將要大跌,對其進行了全面做空,不成想10月23日PVC卻走出了明顯的反彈行情,觸及到產品的止損位,最終清盤。
據知情人士對媒體透露,劉增鋮本打算做空PVC,但PVC出現了較大的期現價差,主力多頭開始逼倉,幾番博弈下來,不見多頭泄氣,無錢可撐,無奈之下只有砍倉,導致當天PVC跌停板打開並最終翻多。在一些期貨從業人士看來,出現這種結果也並不讓人意外,劉增鋮雖負責運營一家公司,但更多的是用公司模式去運作資金,完全是一個人在戰斗,操盤自己說了算,風險控制也是自己。
操盤手不計後果的、孤注一擲的押注PVC空頭,最終導致爆倉,這一行為明顯違背了以程序化套利、組合策略為主,力爭實現計劃資產的穩健增值的原則。
5、中國版利弗摩爾:侯慶華
初中文化,1969年出生於江蘇武進,祖籍浙江金華,剛出生即被遺棄,三天後輾轉於山東臨沂尚無子女的養父母家中,養父母已經相繼去世。16歲初中學業的他,當年以30元起步踏上外出打工路,先後歷時12年,在東北建築行業打拚,血雨腥風中完成原始資本積累,至26歲於人生第一個顛峰時期全身退出建築管理行業,並轉戰實業投資;28歲投身期貨行業,至31歲經歷暴倉,累計虧損本金1000萬;31歲開始期貨交易步入正常穩定的操作軌道,前期虧損補回,並完成了一定的本金積累,至35歲的期貨事業基本進入穩健發展階段。2005年成為億萬富翁,奠定期貨江湖地位。之後經歷離婚,而後又爆倉,最終自殺,是中國的利弗摩爾。
6、頂級慈善家:裘德道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杭州道遠集團董事長。依靠5000元錢起家,自1998年末進入化纖行業以來,短短幾年時間,裘德道就積累了數十億的資產,並在2005年和2007年兩次買下私人飛機。2006年,裘德道宣布捐資1億元成立道遠慈善基金,2008年又以個人名義給汶川災區捐款1000萬元,成為打破國內多項紀錄的頂級慈善家。後來進入期貨行業,在橡膠期貨上賺得數億,後在PTA期貨上巨虧20億,由於患肝癌,又加上期貨巨虧給其身心造成巨大打擊,在2010年聖誕節前夕因肝移植手術失敗去世,終年54歲。
7、白糖分析師:陳樹強
1982年出生,生前為中證期貨軟商品期貨研究員,在上海工作。陳樹強於2011年加入中證期貨,此前在長城偉業期貨任白糖期貨、股指期貨研究員。陳樹強參與工作時間不久,卻獲得了不少獎項:2010年首批鄭州商品交易所高級分析師(全國總共不到20人)、2009年證券時報第二屆優秀期貨公司暨最佳期貨分析師評選最佳白糖期貨分析師第二名 、2010年帶隊承擔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功能課題任務,統稿全文,並接受多家媒體采訪。卻在年滿三十歲之際選擇了跳樓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家屬稱其患有憂鬱症,自殺前曾對於幾次行情的判斷屢屢失手。
8、億萬富翁:侯寶順
侯某本是一個加工廠的小老闆,在2000年以後,他開始鑽研炒期貨,到了2006年,侯某炒期貨賺了竟達1億多。在當時,這個數字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可惜暴富的侯某貪心不足,在期貨走下坡路的時候越虧越多,一下子回到了原點。一個人不怕一無所有,最怕曾經擁有,最終爆虧的他選擇了自殺,卻留下了兩個未成年的兒子。為了生活,在他人的幫助下,他的兩個兒子將欠了父親錢款的8個債務人告上法庭。之後,在法官的強制執行下,侯某的兩個兒子拿到了近30萬元執行款。
9、政協委員:謝貴華
廣東樂山市夾江縣政協委員、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董事長,44歲的時候跳樓自殺,據一些熟悉謝貴華的知情者透露,謝的自殺與當年植物油期貨價格暴跌有關,因為當時的他已經把所有家當虧盡,謝貴華跳樓前還在聯系銀行,希望能再獲300萬元貸款,以殺入期貨市場「抄底」翻身。
10、糖業大佬:龐貴雄
46歲,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龍頭鎮人,當地知名的糖業老闆,廣東中谷糖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湛江市優秀民營企業家。在2005年-2006年榨季里,中谷集團在湛江以及廣西屬下6間糖廠共生產白砂糖20萬噸,酒精約2萬噸。中谷糖業是湛江製糖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廣東民企100強企業。據熟悉龐貴雄的人士介紹,龐曾經操作"期糖",虧損金額巨大,可能是這個原因讓他走上了不歸路,於2008年跳樓自殺。 據稱當時中谷公司債務估算總額高達10億。
類似於這樣帶血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期貨交易是一條艱辛而坎坷的路,希望每位投資者在期貨市場都能夠自律、自知、自醒。
❷ 胡長生的介紹
男,1966年3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投資經濟專業博士。是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中文名
胡長生
性別
男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6年3月
職業
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任職經歷
1997年至1998年: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科員;
1998年至2005年:中國證監會政策研究室副處長(主持工作);中國證監會規劃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國證監會機構部正處級調研員;中國證監會深圳專員辦處長;中央匯金公司資本市場部副主任、主任;
後歷任中央匯金公司非銀行部資深業務主管;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代總裁、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中央匯金公司非銀行部副主任。在中央匯金公司任職期間,曾兼任中國銀河金融控股公司董事、執委會委員;中國銀河證券股份公司黨委委員、董事;中國銀河創新資本管理公司董事長;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中國光大實業集團董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公司副董事長。現任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總裁。
工作成績
曾赴澳大利亞、香港證監會工作學習。在規劃委工作期間,曾主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規劃(白皮書)》,在機構監管部、風險辦工作期間,曾負責南方證券、大鵬證券、閩發證券、五洲證券等證券公司風險處置工作。2007年1月底新銀河證券重組完畢之後,由匯金公司和財政部共同成立的銀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占據公司99.88%股份。胡長生和肖時慶、俞文修、顧偉國一起成為銀河證券的黨委成員,但胡長生並未在新銀河證券擔任任何職務。
不過,胡長生本身具有證券市場監管經驗,曾擔任過證監會深圳證券監管專員辦事處幹部,2005年底調至匯金工作。2006年銀河證券注資重組前通過了證券公司高管資質水平測試。
有知情人士透露,匯金公司其實一直希望能夠真正在銀河證券行使「大股東權利」。早在新銀河成立之初,有關「央行與證監會爭奪券商管理權」說法已經不脛而走——2007年新銀河重組完畢時,曾任證監會稽查二局局長的李鳴並沒有擔任公司董事長,而只出任董事會召集人和法人代表一職,肖時慶擔任公司總裁,消息稱二人是在「證監會三主席」的護送下成功履新的。
坊間傳聞,肖時慶的去職與證監會前副主席王益案直接相關,若傳聞屬實,那麼對於銀河證券來說,管理層的變更意義更大。
昨天,多位銀河證券內部人士對肖時慶事件具體內容並不知情,很多人表示都是從報紙中看到了相關新聞,他們目前尚未見到新的領導,更有人表示公司網路處在監控中,因此不希望談論這個事情。
銀河證券控制權之爭
4月30日,中國銀河金融控股公司聲明稱:「日前,肖時慶因個人原因辭去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職務及現任黨內職務和社會職務,正在因為個人問題接受有關部門調查。」
關於肖時慶被調查的原因,目前流傳最廣的版本是與原證監會副主席王益案有關。也有稱是因券商上市股權劃分以及貪污受賄等「舊事」被拘。
銀河證券系證監會會管券商,其負責人每年都要參加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這是證監會系統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全國工作會議。銀河證券系財政部出資的公司,2002年將一定的管理權轉給了證監會。
匯金則是在券商綜合治理期間進入銀河證券的,並注資使銀河證券重組重生。當時匯金注資成立了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控股99.88%的比例,聯合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清華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重慶市水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五家股東,於2007年1月26日發起成立銀河證券,接手老銀河證券原有優質證券資產。
雖然匯金注資並控股銀河證券,但銀河證券原總裁肖時慶卻為證監會派出。此次匯金派出胡長生接任銀河證券代總裁,或許正是其加強對銀河證券控制權之舉
❸ 周正毅被通緝!上海前首富如何控制四家上市公司 背後有神秘力量
作者:周遠征
18年前的5月25日下午,上海逸和龍柏酒店,上海灘首富周正毅與一位來自北京的神秘人相談甚歡,他誇下海口說要投資數十億給這人所在的集團。
這是他失聯前的最後一次商務會談。不久,周正毅被有關部門控制。
消息不脛而走,周正毅實際控制的內港兩地四家上市公司遭遇了持續多日的暴跌。
2003年5月29日,周正毅控制的港股公司上海地產(00076.HK,已退市)卻聲稱,並不知悉扣留事宜。
然而,紙包不住火。幾天後,上海市有關方面證實了農凱集團掌門人周正毅正在接受有關部門調查。
2006年5月26日,僅僅服刑三年就被提前釋放的周正毅從「提籃橋監獄」出來。不久,他再次東窗事發,被判刑16年,二進宮。
祖籍江蘇無錫、成長於楊浦棚戶區的上海灘首富,他的人生跌宕起伏。
至今,中國香港廉政公署依然將其列為被通緝人士,理由是:串謀詐騙和公司董事作出虛假陳述。
當年他如何成為內港兩地四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成為了資本市場至今難解的謎題。
征探君十餘年來在滬港兩地,對一些塵封已久的資本事件展開調研,將推出系列調研報告。
上海一中院的一份判決書顯示,周正毅出生於1961年4月23日,江蘇無錫人,高中文化。中國香港廉政公署已經掛了十多年的公開通緝令中,周正毅持有中國香港身份證,皮膚白皙。
從小在上海楊浦區長大的周正毅素來膽大,在街坊眼裡他是一個不省心的孩子。周正毅早期發家的 歷史 撲朔迷離。各種發家版本以周正毅和「准太太」毛玉萍接受專訪的方式呈現。其中,比較多的說法是周正毅曾經前往東瀛,售賣101洗發水。
101洗發水對於東瀛脫發者是福音。日本脫發率高達27%以上,高居亞洲第一。據說前北京首富李曉華也是通過在日本售賣這種洗發水,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北京、上海兩大前首富除了賣洗發水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喜歡豪車。
1997年,上海花園酒店裡舉行了一場特殊的交車儀式。時年36歲的周正毅,成為了上海第一輛法拉利車主。從此,耀眼的紅色法拉利經常停在黃河路上的阿毛燉品大酒樓門前。
那個時候的周正毅,已經在上海、中國香港擁有多家公司,資本市場玩得風生水起。喜歡被人叫周公子的他自述, 「當時大概是1995、1996年,很多國企排隊上市,我們就用個體戶名義開始收職工股,應該有五六十家(上市公司),那時國企員工通常要現金不要股票,他們將股票全部賣給我們,等到一上市,就由幾元升到幾十元,當時炒買上市國企的人,個個都賺大錢的。」他提到的這些國有股中, 還包括了時下依然紅火的格力(000651 SZ)。不得不佩服,周正毅卓越的投資能力。
買了法拉利,強廣告效應下阿毛燉品生意越來越好。周正毅與同在附近開設海鮮大酒樓的一位陳姓人士也越走越近。周正毅在上海灘的生意也即將迎來一個更輝煌的農凱系時代。
1997年11月,一家名叫上海農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凱集團」)的企業成立。股東名單中,有一家名叫上海正藝的裝飾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正毅;股東上海申花茂盛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則是劉根書。劉根書是誰?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是昔日的上海公路大王劉根山的弟弟。
劉根山與周正毅很早就認識,算是街坊鄰居。1957年出生的劉根山,有上海公路大王之稱,2004年劉根山在胡潤中國百富榜上排名36位,曾經擔任上海茂盛集團、H股上市公司茂盛控股董事局主席,並投資了多條高速公路。他與周正毅,將會在地產、高速路等領域交集。那時候,朋友圈或許是某些富豪發家的第一生產力。
設立農凱集團後,周正毅出任了這家公司董事長。這家公司最初由上海農業投資總公司、上海正藝等七家公司投資設立,注冊資金一億元。不久,這家公司將成為周正毅在房地產和資本乾坤大挪移的旗艦。
周正毅投資上海地產,眼光獨到,他收購了一系列爛尾樓,大賺特賺。在「倫敦伯爵豪園」項目上,周正毅自言大賺了5個億。
他想成為上海地產之王。
在資本市場屢有斬獲的周正毅,也有失手的時候。遭遇97年亞洲金融危機洗劫後,周正毅耐心等待重新出擊時刻。
農凱集團之後,他又陸續成立一系列公司,龐大的農凱系初露端倪。
一系列隱秘的資本布局很快展開。
徐工 科技 (000425.SZ)被他納入了狩獵名單。1999年8月18日,徐工 科技 內部職工股開始上市流通,周正毅立即出擊。
經過一番巧妙的收購後,周正毅一度控制了徐工 科技 八成流通股。他坐莊徐工 科技 的「總部」是西南證券上海定西路營業部,只是,意圖成為徐工 科技 實控人的圖謀,並未成功。那個時代,一些國企控制權被所謂民企巧取豪奪。但是,依然有一些負責任的國企人堅守和抵抗,並且帶領公司走出了困境。
周正毅事發後,上海農商行通過訴訟,直到2011年初才將農凱系各類公司持有的徐工 科技 流通股全部接盤。接盤之後的上海農商行,躍居徐工 科技 第二大股東,持股4.89%。
發現搞流通股難以控制上市公司後,他改弦易轍鎖定了兩只上海本地股:海鳥發展(600634.SH,已退市)、英雄股份(600844.SH,現更名為丹化 科技 )。
2000年9月7日,注冊資金5000萬元的 上海東宏實業投資注冊成立。
成立的第二天,這家公司就把1992年上市的海鳥發展吞並了 。故事怎麼發生的?
在97年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下,海鳥發展依然保持了強勁勢頭。1999年該公司被評為上海市區、縣工業百強企業,位列第46位,主營業務收入2.58億元,主營業務利潤632萬元。
這家公司正在投入巨資建設商住項目海鳥大廈,未來可期。無論從什麼角度講,這是一家優質上市公司,實控人為國資。
「海鳥」被獵人瞄準了。熟悉周正毅的人都清楚,他想做的事情會千方百計去做到。
2000年9月8日,海鳥發展第一大股東上海華成無線電廠與上海東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以1.57億元將海鳥發展26%的股份轉讓給了上海東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這次重組,異常迅速。2000年10月,相關股權轉讓就完成,隨後,上海東宏相關人士進入海鳥發展董事會,成功掌控了該公司。
蹊蹺的是,彼時海鳥發展的公告裡面,並未披露上海東宏由周正毅實際控制。直到周正毅被有關部門帶走後,海鳥發展還義正言辭地否認周正毅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然而,隨著周正毅相關涉案信息披露,海鳥發展被狠狠打了臉。
周正毅隱藏了實控人身份進而控制海鳥發展後,不但採取關聯交易將上海農凱旗下房地產公司注入海鳥發展,還不斷通過海鳥發展買入房地產項目。
這家電子企業變身成了房地產企業。
簡單粗暴的違規擔保也發生在周正毅入主後。只是,直到2004年8月,這些事情才被披露。聞知細節的股民感到震驚,上市公司還能這么胡來么?
征探君簡單說下這個違規擔保的情況。2002年底,上海農凱向華夏銀行上海分行申請總額約5.5億的信用貸款,其中,有約2.7億的商票貼現和借款,由上海農凱的關聯企業華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公司提供擔保 ,華夏銀行上海分行還要求上海農凱安排其所控制的海鳥發展追加擔保。
這一擔保情況,最初海鳥發展是知曉的。在內部強烈反對下,擔保事項並未能夠提交給董事會討論。畢竟,那時候海鳥發展還不承認農凱系是公司實控人,為什麼要上市公司幫一個外人去承擔幾個億的擔保責任呢?
然而,在上海農凱施壓下,2002年底至2003年初期間,海鳥發展還是在相關擔保合同及票據上加蓋了公章。加蓋公章一事,時任公司董事長、周正毅干將唐海根是知曉的。海鳥發展無疑在這個事情上層層失守,最終釀成了大錯。
周正毅把上市公司當成自家的菜地割得溜溜轉,用上市公司擔保換來的錢去解決農凱系資金問題。
慾望不斷膨脹的周正毅這時還瞄準了另外幾個獵物。被視為早期上海工業驕傲的英雄股份(600844,SH,後數度易手,現名丹化 科技 ),即將被他攫在手中。
2001年6月13日,英雄股份否認公司控股股東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輕工」)將轉讓持有的國有股一事。
生產英雄鋼筆的英雄股份難道是遇到了經營困境,被迫找下家?事實並非如此。2000年英雄股份收入4個多億,利潤也有一千多萬,銀行賬戶上還趴著大幾千萬現金。
聽聞有重組,二級市場的炒作,自然是熱鬧非凡。那時候,炒家都喜歡把上市公司否認的消息反過來想。英雄股份一時被炒家們弄得風生水起。
幾個月後,英雄股份的控股股東上海輕工與上海市農業投資總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農投」,國有獨資),於2001年11月21日簽署了《關於英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股股份轉讓協議》。
征探君發現,這一次跟周正毅進入海鳥發展一樣,一開始看不到周正毅的身影。
秘密是藏不住的。
很快,英雄股份就與周正毅實際控制的海鳥發展簽訂了《互為擔保協議》,簽訂時間是2002年1月24日。
這並不奇怪,上海農業投資總公司是國有獨資企業,只是它與周正毅的農凱系淵源很深。畢竟,上海農凱成立之時,上海農業投資總公司就是其發起人。
只是說好的國資來入主,後面怎麼就能這么輕易變樣呢?
2002年9月開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更。最終,周正毅控制的上海農業產業化集團和華信投資分別成為了英雄股份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上海農業投資總公司則成為第三大股東。英雄股份就這么順利地被周正毅收編。
其間,英雄股份還順利收購了上海農業投資總公司和周正毅控制的上海農業產業化集團持有的上海大盈肉禽聯合總公司100%股權。
最終,英雄股份也更名為大盈股份。
周正毅煞費苦心的入主帶給了英雄股份什麼呢?許多事,潮退了才知道。
周正毅被控制後,大盈股份在2004年報中發布了又一個讓股民愕然的信息:公司大股東及其關聯企業直接和間接佔用公司資金 7.13 億元,其中公司第一大股東上海市農業產業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實際控制人為上海農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直 接和間接佔用上市公司資金 3.12 億元;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下屬的關聯企業 佔用上市公司資金 3.92 億元;公司第三大股東上海市農業投資總公司下屬的關聯企業佔用上市公司資0.09 億元。
周正毅入主的原因揭曉:套取上市公司資金、用上市公司擔保套取大量貸款!
一路綠燈下,英雄股份引入的是一群虎狼!
那些年,一些人在圍獵下,紛紛淪陷。一些上市公司的控制權神奇轉換,其實往往背後有神秘力量左右。多年來,征探君也在持續追蹤研究。
上海灘的資本舞蹈,讓周正毅欣喜欲狂。
2002年,他和毛玉萍開始重點進攻中國香港資本市場。那些年,周正毅與中國香港女明星的故事不時流傳。
風流倜儻的周公子,成為了香江名人。
「竟花光這運氣,到這日才發現,曾呼吸過空氣「(2002年中國香港十大金曲 陳奕迅《明年今日》)
人逢喜事精神爽,周正毅從2002年1月開始,不到半年時間就相繼拿下了中國香港兩家上市公司:盈榮集團(01104.HK,現為亞太資源)和建聯通(即上海地產,00067.HK,已退市)。
2002年1月,周正毅透過一家全資擁有的BVI注冊公司Angel Field Limited,以6180萬港幣收購港股上市公司盈榮集團(後改名「上海商貿」)74%的股權。這是一家高度控盤的公司。收購之前,該公司已發行股本中98.9%控制在10名投資者手裡,其餘由公眾股東持有。
周正毅收購時,這家公司的業績下滑,並持續虧損。2001年虧損高達4000多萬港元。
緣何要當接盤俠呢?周正毅自然有他的企圖。
這得從周正毅擅長的電解銅交易講起。2007年11月到2008年1月,經過上海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和上海高級人民法院一審和終審判決,周正毅的許多秘密才得以公開。
檢方指控,周正毅為了獲取銀行貼現資金,採取了虛構交易的方法。從1999年1月到2003年5月,周正毅安排農凱集團旗下各關聯企業虛構購銷合同,進行電解銅(註:由硫酸電解、陽極吸附而提煉出來的純銅,工業價值很高,是金屬期貨交易中的重要品種)的循環交易。
審計報告顯示,農凱集團及其關聯企業實際購銷電解銅14.86萬噸,最後形成賬面購銷的電解銅則達到199.7萬余噸。其間,農凱集團旗下的16家企業之間,以及與利源公司之間,共計虛開增值稅發票4.02萬份,形成245個循環!其中直接用於申請貼現商業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的增值稅發票8400餘份。
通過這種方式,農凱集團向銀行貼現84.22億余元,扣除利息後實得82.3億余元。這些資金中,有19.58億元被投入證券公司賬戶炒股,有9.98億元用於歸還貸款,企業內部使用22.1億元,其他款項則被用於歸還到期票據款等。
意圖躋身國際貿易集團的上海商貿在2002年,也恰恰進行的是金屬交易。周正毅入主後,由於金屬交易的開設,該公司營業額從2001年的3810萬港幣陡增到4.037億港幣。基本金屬貿易帶來了450萬港幣的盈利。基本金屬的主要品種銅、鋁等,國際市場基本金屬交易以期貨交易為主。
周正毅早在90年代就成立了一系列貿易公司進行包括基本金屬在內的期貨交易。他也被視為「327」國債事件中的受益者。那些年,不少神秘起家的富豪均把「327」當個筐,發達好像都與此有關。只是「327」事件的部分受益者,後來死於非命。
周正毅規劃的五大產業就是進出口貿易(包含期貨)、現代農業、房地產、基礎設施、高 科技 產業。他一度還想收購期貨經紀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上海商貿在周正毅掌控下,也試圖不斷拓展以電解銅為主的基本金屬交易。可惜,好景不常在。周正毅和毛玉萍分別被內港有關部門帶走後,上海商貿也被重組。
周正毅收購盈榮集團之後,瞄準了新的目標——建聯通。
那時候,一位著名的中國香港殼王也發現了這個現金充裕的上市公司。建聯通的股東背景顯赫,穿透後是愛立信、和記黃埔等巨頭的身影。
這位殼王對征探君回憶當年的收購細節時說:「我跟公司董事認識,這個殼也是我介紹給周正毅的,可是他最後沒有付我中介費。」近二十年過去了,他依然記得當年交易前後的許多細節,對周唾罵不已。
2001年底,建聯通持有的現金上升到22.3億港幣。正在加速拓展的周正毅,對這個現金充足的公司異常興奮。經過各方打探摸底後,周正毅下定決心要收購這家公司。然而,收購資金從哪裡來呢?
2002年5月3日,建聯通的主要股東與周正毅簽訂了相關協議,以超過15億港幣的價格同意出售建聯通已發行股份的59.958%。周正毅實施收購的主體則是新農凱(離岸群島設立的新農凱公司,由周正毅全資擁有,前稱Global Town Limited) 。
周正毅還有錢支付15億港幣嗎?
他被抓之後,關於這筆錢從何處來的謎底陸續被揭開。2003年5月28日,上海地產在澄清公司並無財政困難時,附帶提及:「本公司主席兼控股股東周正毅已向本公司董事會確認,彼於2002年5月向一間財務機構取得銀行貸款融資,以收購本公司控股股權,而所取得的股權全部抵押於財務機構。」
這個財務機構正是中銀香港。 中銀香港向周正毅旗下的新農凱提供了一項額度為21.07億港元、為期一年(可續期半年)的過渡性貸款,作為新農凱收購建聯通(上海地產)股權的資金。新農凱最終實際提取貸款金額17.7億港元。
完成對建聯通的收購之後,周正毅將建聯通改名為上海地產,同時又裝入了一系列上海的地產項目。他雄心勃勃地宣稱,要讓公司成為上海首屈一指的物業發展商!
隨著一些事情的發生,踏馬揚鞭的周正毅突然折戟。
周正毅被抓後,上海地產一系列問題爆發。上海地產也由中國香港高等法院指派了接管人維持公司正常運營和進行各項處置。
接管人進入後發現,已經裝入上海地產的上海龍柏酒店被抵押給農信社,用於貸款3.3億。然而,董事會卻並未對這一貸款進行授權和批准。
接管人派人前往上海進行管理,卻遭遇了暴力阻礙。類似的接管故事,征探君看得多了。要想文明而優雅,需要時間來洗滌。
最終,上海地產在2005年選擇了退 市。這只是周正毅控制的一系列上市公司中驚心動魄的一幕。各種狗血劇,在那幾年頻頻發生。
海鳥發展或許是周正毅旗下上市公司最慘的一個,繼周正毅之後的兩任接盤者都遭遇證監會譴責和處罰。海鳥發展而今已經成為了退市富控,即將結束坎坷的資本30年。
周正毅在今年4月的一次高調亮相後,突然安靜了。那些年,資本市場發生的許多奇葩事,能夠經得起倒查嗎?
中國香港廉政公署對於周正毅的通緝,至今掛在官網:懷疑周與他人串謀詐騙兩家公眾上市公司的股東、香港聯合交易所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像記憶的照片,綻放著歡笑;有你在的時光, 是如此美好。」(楊恭如 《如此美好》)周正毅,怕是再也回不了曾讓他歡愉無比的中國香港!
❹ 從負債兩億到身家百億,史玉柱的東山再起是偶然嗎
史玉柱,1962年9月15日生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商人、企業家。1984年從浙江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分配至安徽省統計局工作。1992年在廣東省珠海市興辦珠海偉人高科技集團。1997年推出保健品「腦白金」。2012年,在《財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首領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十二位。2016年5月,史玉柱任世紀游輪董事長。
5.寧可慢一點,資金鏈一斷就完蛋
一個企業負債率不能太高,太高真是要出事。所以搞投資,最大的經驗就是要控制本人的負債率,控制本人的杠桿。
❺ 從20萬到10億-張松允的獨門投資術的作者介紹
張松允
被譽為「期貨天王」
生日:56年,摩羯座
血型:A型
出生地:彰化埔心
學歷:彰化員林崇實高工
嗜好:看海、看書、翻閱《易經》、打高爾夫球
第一次進場買股票:1988年
最興奮的時刻:賺得第一個一億元
目前身價:超過10億元
致勝關鍵:資金+膽識+眼光
現階段目標:45歲(民國100年)達到30億元身價
最大的心願:建立自己的團隊,與夥伴開創一份事業經歷
77∼85年 散戶投資人
85∼87年 元富證券襄理
87∼88年 元富證券經理
88∼89年 元富證券協理
89∼90年 元大京華期貨副總經理
90∼92年 元大京華期貨副董事長
92∼93年5月 元大京華期貨經理事業董事長
93年6月 富邦期貨經理籌備召集人(期貨經理公司預計93年9月開幕)得獎紀錄
◎元富「錢滾錢實戰交易」競賽 第一名,期貨交易獲利率4982.38%
◎元富「期貨三冠王」競賽 第一名
◎期貨交易所「小期兵期貨交易」競賽 第一名
◎元大京華「期貨大贏家」競賽 第一名
◎獲期交所頒發「最佳貢獻獎」以彰顯其對台灣期貨市場的卓越貢獻
❻ 哪位給詳細解釋一下住友的那個叫濱中泰男的那個傢伙最後栽跟頭的那次銅期貨事件
世界最大的金融丑聞:住友事件
早在16世紀時,住友家族因在四國島上開創並經營一座銅礦而日益發展壯大,成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銅商,主要服務於當時日本一些極具實力的名門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間統治日本長達200多年的德川幕府。當時,該家族的掌門人自豪地宣稱,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銅出口商。
19世紀中葉,日本市場逐步對西方開放,住友商社也更為廣泛地在冶鋼及煉鋼等領域發展起來。到20世紀初,住友家族已經迅速發展成為日本國第三大金融財閥。
本世紀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頗具政治影響力的壟斷集團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追隨者,住友財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住友財團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顯,該財團的大部分產業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傳人已經掌握了財團股本總額的90%之多。
日本戰敗後,各財閥在美國的限制下紛紛解體而改組成為企業集團。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經濟上的影響力也大大削弱。但是,隨著戰後日本經濟的復甦,住友財團又東山再起,日益發展壯大。從那以後,住友商社更加廣泛地參與國際間金屬、機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紡織等領域的貿易活動,成為住友財團的核心企業及日本四大貿易商之一。
1995年會計年度,住友在全球的總銷售額達16兆日元,合1468億美元之多。
1996年6月,住友家族面臨著歷史性大災難。而且這一災禍又恰恰是在曾給住友家族帶來滾滾財源的法寶——銅闖下的。肇事者是有色金屬交易部部長首席交易商濱中泰男。
濱中泰男有兩個綽號十分耐人尋味,一個是「百分之五先生」,一個是「錘子」。前者是圈內人對他能力的尊稱,而後者正刻畫了他的性格。
圈內人士之所以稱他「百分之五先生」,是因為濱中泰男所帶領的住友商社有色金屬交易部控制著全球銅交易量的5%之多。由此可見濱中泰男在國際銅期貨交易上的顯赫戰績,同時也反映出住友在這上面的買賣決策對國際鋼市場所能造成的重大影響。
「錘子」是從濱中泰男的英譯名稱yasuo hamanaka演繹而來的,因為濱中泰男在英語中的讀音與「錘子」十分類似。但這個雅號之所以能叫開來,更主要是因為它正反映了濱中泰男在交易中所具有的錘子一般堅硬的性格。這種性格促成了他的成功,但或許也正是這種性格又鑄就了他的失敗。
1970年,年僅22歲的濱中泰男加盟住友商社。從那以後,他在國際銅市上連續征戰了20多年。濱中泰男能長期保住這一身份,是極不尋常的。據日本商業內部人士介紹,日本的交易行通常在兩至三年間便調整一次交易員。由此可見濱中泰男在交易中的能力非同一般。
70年代末,濱中泰男終於有機會到倫敦金屬交易所參與金屬期貨交易,當時他主要做的是錫和鎳的期貨合約。
剛開始時,他沒有什麼名氣,只不過是一名普通的職員。但僅僅幾年時間,濱中泰男就開始顯露其英雄本色。到l983年,他的銅交易量每年就已經達到1萬噸。到80年代末,他已經在國際期銅大戶中擁有了一席之地,「百分之五先生」和「錘子」就是這時候喊出來的。
但是,可能誰也沒有想到,濱中泰男後來會犯下如此「前無古人」的超級失誤。在他給住友商社帶來高達40億美元的損失後,人們已完全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住友商社總裁秋山富一不得不承認重用濱中泰男是一個錯誤,並宣布解除濱中泰男的職務。他十分沮喪地說:
「在我的印象中,他十分富於自製力,而且也十分講究邏輯,於是我信任他,並委任他為首席金屬交易員。但我現在感到非常失望!」
濱中泰男的錯誤是利用公司的名義以私人賬戶進行期銅交易,正是他的「錘子」性格,給他、也給住友商社造成了19億美元的巨額損失。
濱中泰男在期銅交易中所持有的是多頭頭寸,即大量買進期銅合約,這在銅價上漲之時無疑是獲利的,濱中泰男曾經為此暗喜。但是,自1995年以來,國際銅價一跌再跌,1995年1月20日有國際銅價還高達每噸3075美元,到1996年初,卻跌至每噸2600美元以下。銅價的連續下挫使得濱中泰男的多頭頭寸贏利不僅損失殆盡,而且造成了相當嚴重的虧損。
其實,據倫敦金屬交易所總裁大衛·金介紹,早在1991年末,他們就已注意到了濱中泰男的行為,並數次對他提出過警告。
1991年11月,金收到了dlt經紀公司總裁施瑞爾凱德的來信,信中披露了濱中泰男要求他向其非法提供虛假交易證明,並建議對濱中泰男進行調查。
這位負責交易的總裁還不止一次地召見濱中泰男以及另一位交易員。1991年底以及1993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幾次對住友在該交易所銅市中所持有的頭寸規模表示擔憂。
1995年10、11月份,有人已經意識到期銅各月合約之間價差的不合理狀態,要求董事會展開詳細調查。在對每個客戶各個合約上所持有的頭寸,及交易所倉庫中倉單的所有權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後,倫敦金屬交易所專門成立了一個由相互之間毫無聯系、沒有根本利害沖突的專業人士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就如何處理進行了探討。這個特別委員會包括行業著名律師和資深監管人員等。
但是,正是濱中泰男的「錘子」性格再次將他推出深淵。他天真地認為,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必將扼住銅價連續下跌的強勁勢頭。基本面的不佳表現在他日益發脹的頭腦中已經顯得不再重要,於是在他的操縱下,倫敦交易所銅價果然在1995年末略微持穩。
銅價的反常波動再度引起了英美兩國證券期貨監管部門的共同關注,濱中泰男企圖操縱市場的行為也逐漸敗露。監管部門的追查以及交易大幅虧損的雙重壓力,使濱中泰男難以承受。1996年5月,倫敦銅價已經跌至每噸2500美元以下,有關濱中泰男將被迫辭職的謠言也四處流傳。業內人士擔心,一旦這樣一位對銅價起巨大支撐作用的顯赫人物退出,國際銅價又如何能挺得住?於是,在這些傳聞的刺激下,大量恐慌性拋盤使得隨後幾周內銅價重挫25%左右。
1996年6月5日,濱中泰男未經授權參與期銅交易的丑聞在紐約逐漸公開。1996年6月24日,住友商社宣布巨額虧損19億美元並解僱濱中泰男之後。銅價更是由24小時之前的每噸2165美元跌至兩年來的最低點每噸1860美元,狂跌之勢令人瞠目結舌。
按照當時的價格計算,住友商社的虧損額約在19億美元左右,但是接踵而來的恐慌性拋盤打擊,使住友商社的多頭頭寸虧損擴大至40億美元。
事發之後,人們都在捉摸到底是誰賺走了住友的錢,因為這不是一般的商業好奇,而是這些資金的去向在某種程度上決定未來誰會在期銅市場上起更大的作用。
期貨交易是零和交易,有人虧必定有人賺。那麼住友的巨額虧損資金到底流到了誰的手中呢?
目前,在國際期銅中放空的主要有一些國際基金,其中包括美國金融大戶。在80年代英磅危機中一舉「打敗」英國政府而舉世聞名的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以及羅賓遜的老虎基金,加拿大富豪布萊克和至少一名歐洲知名金屬交易商。
一些交易人士認為,目前這些基金已經或多或少地控制住了大局。但是它們在這場風波中獲利多少,以及對今後銅價能夠帶來的影響依然鮮為人知。
不過索羅斯的發言人6月18日在紐約極力否認,並表示索羅斯並未介入這個市場,而且與濱中泰男無任何業務往來。這樣,是誰賺走了住友商社的錢頓時成為一團迷霧——畢竟與財大氣粗的住友財團作對還是小心點為好,賺了錢也不要聲張。
目前,國際銅價雖基本持穩,但是風光已去,而且交易商們普遍認為一旦住友多頭平倉,銅價必將繼續走低。但是美國信孚銀行和美澳交易商們都在猜測,住友可能早已平倉,因而市場不必太過憂慮。然而日本和亞洲的金屬交易商們則對此持審慎和懷疑的態度。
總之,一旦住友商社在國際期銅中強勁的多頭地位有所動搖,國際銅價勢必將繼續走軟,更何況近年來全世界銅的生產速度遠遠高於消費的增長。因此,有交易人士預測,今年下半年國際銅價將會在每噸1750-1950美元之間波動,重返每噸2000美元以上只不過是一個奢望。
住友事件發生後,該商社總裁秋水富一仍然在公告中信誓旦旦地強調,住友商社將保持正常運作,並繼續積極廣泛地參與國際期銅及其他商品的交易。而且,盡管遭受巨大損失,住友商杜的金融體制及資金實力依然強勁雄厚。但是,世界著名的信用評級機構標准普爾(亞洲)公司已經將住友商社的短期信用評級由a-1+降到a-l,還表示將對住友商社及其兩個分支機構繼續進行信用考察。紐約的穆迪信貸評級機構也在「住友事件」後發表聲明,計劃將住友的高級債務等級aa-3降低。
秋水富一還允諾住友商社將積極與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英國證券投資委員會以及日本有關部門進行合作,就此事進一步展開調查。倫敦金屬交易所也召開緊急會議,擬定了許多應急措施穩定交易,紐約及日本國內各金融部門也相繼採取了行動,力求把「住友事件」給市場帶來的動盪控制在最低限度。
住友事件(1995年—1996年)
住友公司是日本集金融、貿易、冶金、機械、石油、化工、食品和紡織為一體的一家超大型集團。在全球500強企業中,一度排名第22位。公司通過控股或參股等形式擁有全球包括智利、菲律賓等國眾多銅礦山和冶煉廠部分或全部股份。住友公司很早就參與LME的金屬交易,1987年初,當倫敦金屬交易所期貨銅價在1300美元徘徊時,住友公司的操盤手濱中泰男在期貨市場逐步建立了大量的銅遠期合約。到1988年中,倫敦銅價暴漲至2500美元。濱中泰男從期貨市場套取了巨額利潤。從八十年代中期到1996年住友銅事件之前近十年的時間里,濱中泰男在倫敦銅期貨市場「叱吒風雲,呼風喚雨」,屢屢得手。由於其經常控制著倫敦銅市場5%以上的成交量和未平倉合約,因此獲得「百分之五先生」稱號。應該說,住友本身就是在LME非常活躍的大鱷。
90年代前期,中國和南美的一些企業紛紛敗在「西方列強」默契的攻擊中。一批弱者被消滅後,這些強者一時難以找到對手。於是,烽煙在列強之間燃起。由於住友商社是當時倫敦和紐約市場的大多頭,終於被歐洲和美國大型基金鎖定。
據當時業界人士估計,1994—1996年期間,濱中泰男控制的銅期貨頭寸在100—200萬噸之間。與此同時,倫敦三月期貨銅價從1993年年底的1650美元/噸左右一直飈升至1995年年初的3075美元/噸高位。1994年至1996年年初,濱中泰男通過人為地控制現貨,長期大量控制LME的銅倉單。他控制的LME銅倉單最高時占交易所的90%之多,使得倫敦銅期貨市場長期處於現貨升水的狀態,遠期大大低於近期,以此遏制市場的遠期拋盤,人為抬高價格。
但是,對手也非常強悍,據說其中有量子基金、羅賓遜老虎基金,加拿大金屬貿易商Herbert Black,美國基金Dean Witter以及歐洲一些大型金屬貿易商。他們針對住友的多頭大量拋空,從3000美元/噸以上一路拋壓,倫敦銅價從3075美元/噸高點跌至1995年5月份2720美元/噸左右。但頑強的濱中泰男並沒有輕易就範,當年7、8月份又把銅價拉升至3000美元以上。
1995年年末,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開始對住友商社在美國國債和銅期貨市場的異常交易情況開始調查,在美國的通報與壓力下,倫敦金屬交易所也開始了調查。在調查壓力下,倫敦銅價下跌至2420美元左右。但濱中泰男並沒有放棄戰斗,經過頑強的抵抗,銅價在1996年的5月份時又拉升至2720美元以上。多次較量後,索羅斯等基金也感覺到筋疲力盡,幾乎都想放棄了。然後,就在基金欲放棄戰斗時,5月份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和倫敦金屬交易所宣布准備對住友採取限制措施,有關濱中泰男將被迫辭職的謠言也四處流傳。基金終於撈到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在新一輪的強大攻勢下,倫敦銅價從5月份2720美元/噸高位一路狂泄至6月份1700美元/噸左右,短短一個多月,跌幅超過1000多美元。住友商社以徹底失敗而告終,據估計,住友的損失高達4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