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創業板股票能重大資產重組與不能借殼上市有什麼不同
資產重組是買入合並吸收其他資產 借殼上市是其他資產買了你的公司 用你的股票代碼 一個是收購一個是被收購
㈡ 萬達院線終止重組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空。
公告給出了三個中止重組的理由,分別是:等待萬達影視、青島影投等交易標的正在進行的內部整合完成;傳奇影業需獨立運行一段時間以證明盈利預測的穩定性;以及證券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交易各方擬探討調減交易價格的可行性。
這第三項原因中的「證券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雖然沒有明言,業內人士卻會秒懂,指的就是「史上最嚴重組新規」的發布。
6月6日,萬達院線復牌發布重組預案。這本來是一份含金量極高的重組方案,注入的資產在A股極為稀缺,不光有國內最佳民營影視資產,還有傳奇影業這樣國際級的優質影視資產。彼時,市場極為追捧,復牌首日以漲停報收。
然而,在最講究時間窗口的A股,萬達院線的重組可謂生不逢時。僅僅11天後,今年6月17日,證監會發布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一出,業內嘩然,「史上最嚴重組新規」的稱號就此出爐。
盡管上述重組新規還沒有步入正式實施階段,但對上市公司重組產生的影響卻已經在顯現。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6月17日重組新規發布以來至7月25日,先後有西藏旅遊(600749,股吧)、永大集團(002622,股吧)、銅峰電子(600237,股吧)、長高集團(002452,股吧)、天龍集團(300063,股吧)、全新好、京城股份(600860,股吧)等44家上市公司終止重組。
監管之嚴還不止於此。今年5月市場就傳言稱,證監會對涉及互聯網金融、游戲、影視、VR四個行業的跨界定增叫停。盡管證監會隨後公開表示,政策並沒有變化。但此後,暴風科技(300431,股吧)並購稻草熊影業未能過會,唐德影視終止收購愛美神,鹿港文化宣布終止收購天意影視剩餘股權
彼時,一些嗅覺靈敏的市場人士就認為,萬達院線的重組預案,遇到了一個最不利的時機:重組上市遭遇最嚴監管,所涉影視行業又是首當其沖,順利過會的可能性並不大。
考慮到監管背景,與市場環境,筆者認為,萬達院線主動中止重組,以退為進,不失為明智之舉。
公告還提及,「交易各方擬探討調減交易價格的可行性。」這句話明顯是在為將來調低交易價格預作鋪墊。不論是不是出於監管方面的考慮,調降交易價格客觀上對現有股東更有利。
回過頭來看,公告提及萬達院線中止重組的另外兩條原因,也不無道理。
原因1:萬達影視、青島影投(含傳奇影業)以及互愛互動於2016年5月開始啟動業務、管理、財務、人員等方面的內部整合。交易各方經審慎研究後認為,交易標的宜在內部整合基本完成後,公司再探討與交易標的間的整合機會,可以更好的發揮整合效應。
原因2、傳奇影業預計於2016年扭虧為盈,但是由於傳奇影業收購時間較短,客觀上需要獨立運行一段時間,以證明盈利預測的穩定性,再擇機實施重組。
細細想來,盡管這兩條理由很可能是上市公司的無奈之舉,但對中小股東來說,其利益確實更有保障。原來的方案有助於打造一個世界級巨無霸影視帝國,而內部整合的復雜性,傳奇影業的盈利能力,也確實存在不確定性。如果給相關公司一定時間,用事實讓市場信服,對著眼長遠的投資者來說,焉知非福。
公告中還提及,「公司實現電影全產業鏈發展、不斷完善電影生態圈的戰略將繼續推進,公司成為平台型、生態型的娛樂公司的戰略方向不會改變。」
這個表態並非虛言。就在幾天前的7月27日,萬達院線發布公告稱,擬全資並購國內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媒體及電商服務平台——時光網(mtime.com),解鎖萬達電影生態圈的線上平台領域。可以預見,萬達院線不會停止其朝著巨無霸影視帝國前進的步伐。
如果有投資者擔心重組中止後二級市場股價不利,則大可不必。一則監管收緊後,市場對此次重組中止已有一定的預期;二則6月6日復牌至今,大盤走勢並不穩定,萬達院線也未逆勢上漲,70.8元的現價較復牌首日收盤價88.13元,跌幅已達20%。可以說,市場並未按照資產注入後的情形對萬達院線進行估值。其市值831億元,較其行業地位和極強的盈利能力,並無高估或透支。
更何況,公告最後還留有一處伏筆:「公司承諾2016年內不再籌劃相關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但不排除未來合適時機,基於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重新探討與標的公司間的整合。」
有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這意味著資產注入的預期還在,而且交易價格有可能調低。等交易標的整合完成,傳奇影業盈利能力得到證明,屆時的重組,只會比現在更有想像空間。
㈢ 北京博電新力電力系統儀器有限公司
我市工業圍繞加快結構調整這一主線,突出經濟運行、項目建設、國企改革、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等重點工作,積極培育經濟自主性增長。工業經濟規模、質量、效益和企業市場競爭能力顯著提高,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加強運行調控,工業經濟運行速度、質量、效益大幅攀升。「十五」期間,全市規模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分別為94億元、103.6億元、132.1億元、 186.9億元、214.5億元,年均增長19%;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339億元、376億元、485.7億元、687億元、771億元,年均增長 17.6%;5年累計實現利潤50億元。
——加大工業固定資產投入,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十五」期間,全市工業產業固定資產累計投資723.7億元。通過投資改造,中油吉化分公司70萬噸乙烯擴建項目、120萬噸柴油加氫精製項目;吉化集團公司丙烯腈擴產項目、三羥甲基丙烷項目;吉林輕型車廠CA6471、CA6350微型車擴能改建項目;吉林建龍鋼鐵公司100萬噸鋼整體改造;吉林化纖公司年產4萬噸差別化腈綸項目;亞泰水泥明城公司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增強了行業競爭優勢,構築了我市產業結構新格局。
——加快產權結構調整,國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組啟動了松江水泥、明城鋼鐵廠等34戶企業,引進資金40.9億元、盤活呆滯資產20.4億元, 安置職工2萬余名。對吉諾爾、毛紡集團等13戶企業進行了破產操作,核銷金融部門不良債務24.6億元。分離吉化集團、吉鐵分局等14戶企業的廠辦學校 68所,每年減輕企業負擔1.3億元。指導華微電子、吉恩鎳業等4戶企業完成上市發展,首發融資近13億元。全面完成省國企改革攻堅計劃的任務。
——加速國際化進程,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德國巴斯夫公司、荷蘭飛利浦公司、義大利蒙特公司等一批跨國公司,建龍鋼鐵、冀東水泥、晨鳴紙業等一大批國內知名企業相繼投資我市。瑞寶車燈與長春東光、吉原鋼管與通鋼集團、吉林紙業與山東晨鳴等17戶企業成功實現產權重組,引進到位資金9.4億元。
——積極推動技術創新,企業技術進步明顯。截至2005年底,全市規模工業企業主要生產裝備約有63000套,其中具有國際水平裝置990套,國內先進水平裝置3700套,國內一般水平裝置58130套,分別比「九五」末期提高了20.5%、23.2%、30.1%。2000年以來,全市共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4個,省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10個。
二、「十一五」指導思想、發展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發展為主題,大項目建設為基點,大基地、大企業、大品牌為依託,技術創新化、產業集群化和資源集約化為特徵,全面優化產權、產品、產業結構,努力實現工業經濟增長快速、協調和可持續。
(二)堅持原則
1、可持續發展原則。改變「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2、統籌發展原則。統籌兼顧,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發展傳統產業培育龍頭企業與扶持發展中小企業的關系。
3、開放式發展原則。加強與跨國公司的合資合作,積極引進資金、先進技術、品牌和管理,承接國內外產業和資本轉移。
4、自主創新原則。加大新產品開發和產業技術研發力度,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三)發展目標
重點打造年銷售收入超200億元的四大支柱產業(化工、汽車、冶金、農副產品深加工),大力推進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三大優勢產業(輕紡、電子、醫葯), 積極發展年銷售收入超50億元的三大傳統產業(建材、能源、機械),全面加快四大工業集中區建設,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產業特色鮮明、競爭優勢突出、工業布局合理、生態環境優良的國內重要的現代化工業城市。
具體目標:(1)總量方面,實現銷售收入26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實現增加值72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全市工業企業戶數突破1 萬家;工業佔GDP的比重提升到46%以上。(2)質量方面,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500億元;全市工業實現利稅200億元,利潤100億元;開發省級重點新產品50個;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30%左右。
三、「十一五」發展重點
1、著力打造化工、汽車、冶金、糧食轉化及食品製造四大支柱產業
化工產業:以吉林石化、吉化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為骨幹,以江北工業集中區為載體,以上、中、下游主導產品為主體,以下游終端產品和配套三劑為兩翼,堅持壯大吉化,引進跨國公司和催生民營化工企業多路推進的產業發展思路,建設形成國內一流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石油化工生產基地。重點發展乙烯及其配套系列、芳烴系列、合成材料系列、有機硅系列、生物化工系列等五大系列產品。重點建設37萬噸/年苯酚丙酮裝置擴能改造、100萬噸/年乙烯擴能改造、C4、C5制丙烯、10萬噸/年α-烯烴等項目。
汽車行業:推進汽車產業群建設,以整車製造業為龍頭帶動零部件行業發展,以汽車工業推進貿易、物流、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把吉林市建設成為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汽車製造中心和汽車零部件產業配套基地。整車製造依託一汽吉林汽車公司,重點發展微型車、經濟型轎車和多功能用途車。零部件企業著力發展一批與整車發展保持同步的零部件供應企業,提高一級模塊產品企業的能力和水平,大力發展底盤、內飾件、電氣、非金屬件、發動機及變速箱、車燈等六大系列配套產品。重點建設T4、T5商務車、小型客車、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擴能改造、底盤系列等項目。
冶金行業:以吉林鐵合金有限公司、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吉恩鎳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建龍鋼鐵公司為主體,以發展特鋼、炭素及鐵合金製品為重點,整體改造哈達灣工業集中區,建成北方重要的精品鋼材基地;在磐石明城鎮以建龍發展帶動上、下游共同發展,形成帶鋼、金屬製品基地。重點發展帶鋼、特鋼、金屬製品、炭素製品、鎳製品、鐵合金製品及工業鋁型材。重點建設80萬噸精品鋼、吉林碳素集團特種石墨、吉林鎳業公司鉬系列產品改擴建等項目。
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結合地區特點,圍繞糧食深加工、畜禽產品深加工和長白山特產資源深加工等三大領域,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快農產品的合理轉化,不斷提高食品產品競爭力。重點是壯大龍頭企業,鞏固現有企業,延伸產業鏈條,逐步形成以資源綜合利用為主線的玉米、大豆、稻米、畜產品、長白山資源、食品化工6個產業集群。重點建設60萬噸燃料乙醇、29.1萬噸蛋白飼料、10萬噸精練植物油、永吉15萬噸綠色有機稻米生產加工、天池葡萄酒公司 5000噸/年五味子精深加工等項目。
2、全面提升醫葯、輕紡、電子信息三大優勢產業
醫葯行業:做精做優化學原料葯,做大做強現代化中葯,做精做特化學合成葯及制劑,大力發展生物技術制葯,以長白山名貴葯材為基礎,開發保健食品。重點培育注射用泰爾安、松柏泰針劑、康艾注射液及凍乾粉針、枸櫞酸西地那非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十大主導產品。
輕紡行業:重點發展紡織、造紙產業。化纖,通過與跨國公司合作,提升現有技術,開發新優產品,發展深加工,重點建設吉林化纖集團奇峰公司年產15 萬噸差別化腈綸工程和吉林化纖股份公司6萬噸粘膠短纖改造項目,打造世界級的腈綸和纖維素纖維生產基地。造紙,通過構造「以林為本,以林養紙,以紙促林,林紙結合」的新的產業格局,有效提升吉林晨鳴的市場競爭力。
電子信息:重點發展電力電子、汽車電子等信息技術應用產業。以吉林華微電子股份公司、吉林飛利浦半導體有限公司、吉林麥吉柯半導體有限公司為主,重點開發生產新型電力電子、汽車電子等半導體大功率器件、模塊及電路。以吉化儀表廠和吉林永大集團公司等企業為主要載體,生產智能型工業控制儀器儀表產品。
3、積極推進建材、電力、機械三大傳統產業
建材行業:以調整結構,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和節能、節地、節水、環保達標為重點,加快技術創新,重點發展水泥、牆體材料、非金屬礦製品、石材、化工建材,使建材工業達到東北領先地位。重點建設亞泰水泥二期日生產水泥熟料8000噸、年產水泥100萬噸項目、冀東水泥二期日生產水泥熟料4000噸、年產水泥80萬噸項目、吉林市大地環保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6億塊粉煤灰燒結空心磚生產線。
電力行業:要堅持區域統一規劃,兼顧近期開發與長遠發展的關系,協調電網與電源發展。加快推進國電公司吉林熱電廠江南分廠、白山發電廠抽水蓄能電站工程以及新力熱電公司二期工程建設,使電力工業發展適應我市工業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
機械行業:加快技術引進,採用先進技術和工藝改造傳統產業。重點發展大型瀝青混凝土攪拌成套設備、大型混凝土攪拌機械等大型機電一體化產品;智能化科學測試儀器、智能控制系統等工業化產品;圓盤式乾燥機、環保用大型泵等特色專用機械產品。同時,針對國家加大對大氣、固體廢棄物、水等環境治理力度的要求,重點發展煙氣脫硫、工業廢水廢氣處理、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成套裝置。
四、「十一五」期間工業發展的布局調整
1、加快產業集中區建設。適應發展產業集群的需要,打破產業分割、體制分割和行政分割,圍繞江北、哈達、江南、九站四個工業集中區,實施對老工業區、各級開發區產業發展統籌規劃、基礎設施集中建設,搭建產業整體運作平台。
2、加快開發區建設。以吉林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為重點,創新引資方式,優化服務方式,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投入產出比例,真正做到「招得來、留得住」,使開發區成為我市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
3、加快縣域工業經濟發展。實施縣域經濟突破戰略,推進區域經濟整體升位。以市場為導向,注重發揮比較優勢,突出發展農牧產品加工業、資源型加工業和為城市大工業配套的產業,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的產業化、工業化和市場化水平。
㈣ 吉林市的工業特色,我急需!!!!!!
我市工業圍繞加快結構調整這一主線,突出經濟運行、項目建設、國企改革、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等重點工作,積極培育經濟自主性增長。工業經濟規模、質量、效益和企業市場競爭能力顯著提高,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加強運行調控,工業經濟運行速度、質量、效益大幅攀升。「十五」期間,全市規模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分別為94億元、103.6億元、132.1億元、186.9億元、214.5億元,年均增長19%;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339億元、376億元、485.7億元、687億元、771億元,年均增長17.6%;5年累計實現利潤50億元。
——加大工業固定資產投入,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十五」期間,全市工業產業固定資產累計投資723.7億元。通過投資改造,中油吉化分公司70萬噸乙烯擴建項目、120萬噸柴油加氫精製項目;吉化集團公司丙烯腈擴產項目、三羥甲基丙烷項目;吉林輕型車廠CA6471、CA6350微型車擴能改建項目;吉林建龍鋼鐵公司100萬噸鋼整體改造;吉林化纖公司年產4萬噸差別化腈綸項目;亞泰水泥明城公司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增強了行業競爭優勢,構築了我市產業結構新格局。
——加快產權結構調整,國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組啟動了松江水泥、明城鋼鐵廠等34戶企業,引進資金40.9億元、盤活呆滯資產20.4億元, 安置職工2萬余名。對吉諾爾、毛紡集團等13戶企業進行了破產操作,核銷金融部門不良債務24.6億元。分離吉化集團、吉鐵分局等14戶企業的廠辦學校68所,每年減輕企業負擔1.3億元。指導華微電子、吉恩鎳業等4戶企業完成上市發展,首發融資近13億元。全面完成省國企改革攻堅計劃的任務。
——加速國際化進程,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德國巴斯夫公司、荷蘭飛利浦公司、義大利蒙特公司等一批跨國公司,建龍鋼鐵、冀東水泥、晨鳴紙業等一大批國內知名企業相繼投資我市。瑞寶車燈與長春東光、吉原鋼管與通鋼集團、吉林紙業與山東晨鳴等17戶企業成功實現產權重組,引進到位資金9.4億元。
——積極推動技術創新,企業技術進步明顯。截至2005年底,全市規模工業企業主要生產裝備約有63000套,其中具有國際水平裝置990套,國內先進水平裝置3700套,國內一般水平裝置58130套,分別比「九五」末期提高了20.5%、23.2%、30.1%。2000年以來,全市共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4個,省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10個。
二、「十一五」指導思想、發展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發展為主題,大項目建設為基點,大基地、大企業、大品牌為依託,技術創新化、產業集群化和資源集約化為特徵,全面優化產權、產品、產業結構,努力實現工業經濟增長快速、協調和可持續。
(二)堅持原則
1、可持續發展原則。改變「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2、統籌發展原則。統籌兼顧,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發展傳統產業培育龍頭企業與扶持發展中小企業的關系。
3、開放式發展原則。加強與跨國公司的合資合作,積極引進資金、先進技術、品牌和管理,承接國內外產業和資本轉移。
4、自主創新原則。加大新產品開發和產業技術研發力度,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三)發展目標
重點打造年銷售收入超200億元的四大支柱產業(化工、汽車、冶金、農副產品深加工),大力推進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三大優勢產業(輕紡、電子、醫葯), 積極發展年銷售收入超50億元的三大傳統產業(建材、能源、機械),全面加快四大工業集中區建設,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產業特色鮮明、競爭優勢突出、工業布局合理、生態環境優良的國內重要的現代化工業城市。
具體目標:(1)總量方面,實現銷售收入26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實現增加值72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全市工業企業戶數突破1萬家;工業佔GDP的比重提升到46%以上。(2)質量方面,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500億元;全市工業實現利稅200億元,利潤100億元;開發省級重點新產品50個;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30%左右。
三、「十一五」發展重點
1、著力打造化工、汽車、冶金、糧食轉化及食品製造四大支柱產業
化工產業:以吉林石化、吉化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為骨幹,以江北工業集中區為載體,以上、中、下游主導產品為主體,以下游終端產品和配套三劑為兩翼,堅持壯大吉化,引進跨國公司和催生民營化工企業多路推進的產業發展思路,建設形成國內一流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石油化工生產基地。重點發展乙烯及其配套系列、芳烴系列、合成材料系列、有機硅系列、生物化工系列等五大系列產品。重點建設37萬噸/年苯酚丙酮裝置擴能改造、100萬噸/年乙烯擴能改造、C4、C5制丙烯、10萬噸/年α-烯烴等項目。
汽車行業:推進汽車產業群建設,以整車製造業為龍頭帶動零部件行業發展,以汽車工業推進貿易、物流、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把吉林市建設成為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汽車製造中心和汽車零部件產業配套基地。整車製造依託一汽吉林汽車公司,重點發展微型車、經濟型轎車和多功能用途車。零部件企業著力發展一批與整車發展保持同步的零部件供應企業,提高一級模塊產品企業的能力和水平,大力發展底盤、內飾件、電氣、非金屬件、發動機及變速箱、車燈等六大系列配套產品。重點建設T4、T5商務車、小型客車、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擴能改造、底盤系列等項目。
冶金行業:以吉林鐵合金有限公司、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吉恩鎳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建龍鋼鐵公司為主體,以發展特鋼、炭素及鐵合金製品為重點,整體改造哈達灣工業集中區,建成北方重要的精品鋼材基地;在磐石明城鎮以建龍發展帶動上、下游共同發展,形成帶鋼、金屬製品基地。重點發展帶鋼、特鋼、金屬製品、炭素製品、鎳製品、鐵合金製品及工業鋁型材。重點建設80萬噸精品鋼、吉林碳素集團特種石墨、吉林鎳業公司鉬系列產品改擴建等項目。
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結合地區特點,圍繞糧食深加工、畜禽產品深加工和長白山特產資源深加工等三大領域,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快農產品的合理轉化,不斷提高食品產品競爭力。重點是壯大龍頭企業,鞏固現有企業,延伸產業鏈條,逐步形成以資源綜合利用為主線的玉米、大豆、稻米、畜產品、長白山資源、食品化工6個產業集群。重點建設60萬噸燃料乙醇、29.1萬噸蛋白飼料、10萬噸精練植物油、永吉15萬噸綠色有機稻米生產加工、天池葡萄酒公司5000噸/年五味子精深加工等項目。
2、全面提升醫葯、輕紡、電子信息三大優勢產業
醫葯行業:做精做優化學原料葯,做大做強現代化中葯,做精做特化學合成葯及制劑,大力發展生物技術制葯,以長白山名貴葯材為基礎,開發保健食品。重點培育注射用泰爾安、松柏泰針劑、康艾注射液及凍乾粉針、枸櫞酸西地那非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十大主導產品。
輕紡行業:重點發展紡織、造紙產業。化纖,通過與跨國公司合作,提升現有技術,開發新優產品,發展深加工,重點建設吉林化纖集團奇峰公司年產15萬噸差別化腈綸工程和吉林化纖股份公司6萬噸粘膠短纖改造項目,打造世界級的腈綸和纖維素纖維生產基地。造紙,通過構造「以林為本,以林養紙,以紙促林,林紙結合」的新的產業格局,有效提升吉林晨鳴的市場競爭力。
電子信息:重點發展電力電子、汽車電子等信息技術應用產業。以吉林華微電子股份公司、吉林飛利浦半導體有限公司、吉林麥吉柯半導體有限公司為主,重點開發生產新型電力電子、汽車電子等半導體大功率器件、模塊及電路。以吉化儀表廠和吉林永大集團公司等企業為主要載體,生產智能型工業控制儀器儀表產品。
3、積極推進建材、電力、機械三大傳統產業
建材行業:以調整結構,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和節能、節地、節水、環保達標為重點,加快技術創新,重點發展水泥、牆體材料、非金屬礦製品、石材、化工建材,使建材工業達到東北領先地位。重點建設亞泰水泥二期日生產水泥熟料8000噸、年產水泥100萬噸項目、冀東水泥二期日生產水泥熟料4000噸、年產水泥80萬噸項目、吉林市大地環保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6億塊粉煤灰燒結空心磚生產線。
電力行業:要堅持區域統一規劃,兼顧近期開發與長遠發展的關系,協調電網與電源發展。加快推進國電公司吉林熱電廠江南分廠、白山發電廠抽水蓄能電站工程以及新力熱電公司二期工程建設,使電力工業發展適應我市工業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
機械行業:加快技術引進,採用先進技術和工藝改造傳統產業。重點發展大型瀝青混凝土攪拌成套設備、大型混凝土攪拌機械等大型機電一體化產品;智能化科學測試儀器、智能控制系統等工業化產品;圓盤式乾燥機、環保用大型泵等特色專用機械產品。同時,針對國家加大對大氣、固體廢棄物、水等環境治理力度的要求,重點發展煙氣脫硫、工業廢水廢氣處理、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成套裝置。
四、「十一五」期間工業發展的布局調整
1、加快產業集中區建設。適應發展產業集群的需要,打破產業分割、體制分割和行政分割,圍繞江北、哈達、江南、九站四個工業集中區,實施對老工業區、各級開發區產業發展統籌規劃、基礎設施集中建設,搭建產業整體運作平台。
2、加快開發區建設。以吉林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為重點,創新引資方式,優化服務方式,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投入產出比例,真正做到「招得來、留得住」,使開發區成為我市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
3、加快縣域工業經濟發展。實施縣域經濟突破戰略,推進區域經濟整體升位。以市場為導向,注重發揮比較優勢,突出發展農牧產品加工業、資源型加工業和為城市大工業配套的產業,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的產業化、工業化和市場化水平。
五、「十一五」期間重點工作
(一)深化改革,提高經濟發展的市場化程度
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加強企業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設,在重點大中型企業中推行ERP、PDM、CRM、SCM,推進企業流程再造,以信息化帶動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實施名牌戰略。在現有名牌產品的基礎上,努力培育出更多的有吉林市特色、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佔有率高、有影響力的名牌產品,不斷提高我市工業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二)加大投資力度,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抓好、抓實大項目建設,做大產業規模。重點抓好60萬噸乙烯、15萬噸腈綸、80萬噸精品鋼、油母頁岩等大項目建設。堅持終端化的取向,優化產業鏈條。圍繞化工、汽車、冶金、食品、輕紡等我市優勢產業的關聯需求和資源優勢,設計、包裝一批上游配套、下游深加工項目,拉長產業鏈條,發揮產業最大效益。全方位融通資金,為項目建設提供保證。
(三)加快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
抓好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增強創新主體意識,增強企業自主研究開發能力。重點抓好吉林石化年產5萬噸有機硅硫化床配套技術開發等15項列入省產業重點技術開發項目。積極引導「產學研」共建企業技術中心和開展國際合作。加快面向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服務中心和行業技術創新基地建設。
(四)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提高工業經濟對外開放度
開展好多種形式的主題招商活動。重點圍繞優勢產業的結構調整,開展產業招商活動;圍繞資本、市場、品牌、資源等存量優勢,開展存量招商活動;圍繞吉化、輕型車、化纖、建龍、科龍等龍頭企業,開展配套招商、以商招商活動。大力推動優勢企業的對外合資合作,增強企業競爭能力。
(五)鼓勵開發和應用節能降耗新技術,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開發和應用節能降耗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抓好化纖、建龍鋼鐵等耗能大戶的工藝技術改造和設備的更新換代工作。以石化、有色金屬、造紙等3行業為重點推廣節水技術。圍繞我市產業結構及產品結構調整,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技術改造的力度,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六)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快速發展
積極開展全民創業工程。不斷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撐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擴大中小企業總量。積極鼓勵中小企業向支柱產業、優勢行業和重點骨幹企業搞協作配套。有重點地扶強做大一批中小企業。支持龍山有機硅、永大集團等一批具有較高科技含量企業不斷開發生產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
(七)積極化解制約因素,保障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全面深化協調服務機制。建立煤炭、電力、油、天燃氣等重要生產資料的監控體系、信息網路和應急機制。加大交通運輸的綜合協調。全面深化監測分析機制。對重點企業、重要產品進行實時監測,及時掌握企業相關信息。把握宏觀經濟走勢,研究制訂我市應對措施和調節預案。
(八)開發人力資源,為工業經濟實現快速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建立和完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靠環境吸引人才,靠機制留住人才,靠激勵人盡其才。多梯度發展人才。注重企業家隊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高素質技術工人隊伍等不同梯度人員隊伍的建設。多渠道引進人才。圍繞產業發展方向、企業重點攻關領域,打破地域、身份限制,有針對性地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落實優厚的政策和待遇。多元化培養人才。採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放式培養經濟發展所需人力資源。
我幫只能找到這些 你要寫論文的話把十一五去掉
㈤ 上海永大電梯設備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1994.10 第一期廠房建築完成。
1995.08 生產第一台電梯樣機。
1996.01 獲取生產許可證。
1997.01 二期廠房完工,並正式啟用,廠區總面積55,000平方米,其中廠房 面積13,680平方米。
1997.04 增資500萬美元,即注冊資本1,500萬美元,投資總額2,000萬美元。
1998.01 通過ISO-9001國際品質認證。
1998.01 培訓中心正式成立。
1998.02 生產第一台電扶梯樣機。
1998.06 設立北京分公司。
1999.09 營業處遷至浦東湯臣金融大廈辦公。
1999.10 設立成都分公司。
2000.03 設立福建辦事處。(福建省)
設立浙江辦事處。(浙江省)
設立山東辦事處。(山東省濟南市)
設立武漢辦事處。(湖北省)
設立廣州辦事處。(廣東省)
設立南京辦事處。(江蘇省)
設立大連辦事處。(遼寧省)
設立重慶辦事處。(四川省)
2000.06 被評為上海高新技術企業。
2001.09 設立西安辦事處。(陜西省)
設立鄭州辦事處。(河南省)
設立哈爾濱辦事處。(黑龍江省)
設立昆明辦事處。(雲南省)
2002.04 三期廠房完工,並正式啟用,廠房面積19,700平方米。
2002.06 設立烏魯木齊辦事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設立安徽辦事處。(安徽省合肥市)
設立石家莊辦事處。(河北省)
設立蘭州辦事處。(甘肅省)
設立長春辦事處。(吉林省)
設立天津辦事處。(遼寧省)
2002.07 購入四期土地17,619㎡。
2003.01 增資500萬美元,即注冊資本2000萬美元,投資總額3000萬美元。
2003.05 設立貴州辦事處。(貴州省貴陽市)
設立山西辦事處。(山西省太原市)
2003.07 電梯研究塔正式投入使用,塔高80米。
2003.08 四期廠房完工,並正式啟用,廠區總面積達到72,500平方米,其中廠 房面積26,700平方米。
2003.11 通過ISO-14001國際認證。
2004.01 正式更名為上海永大電梯設備有限公司。
2004.01 購入土地47,600平方米,土地面積達到120,564平方米。
2004.03 上海營業部、北京分公司、成都分公司改制為上海營銷總公司、北京營銷總公司及四川營總公司。
2004.03 設立江蘇分公司。
設立遼寧分公司。
2005 公司產品更名為「上海永大電梯」(貌似由於日本收購更多股權原因)。
2005.02 永大集團入主上海國際足球隊,成立上海永大足球俱樂部。
2005.07四川分公司遷址至成都市小天西街8號麗景天成3棟2樓3號。
2006.01 被評定為上海市級技術中心,享受因為研發技術的大力投入,政府給予的政策優惠。
2006.07 設立兩湖分公司、浙江分公司、廣東分公司。
2006.07 北京分公司遷址至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甲52號華騰園小區西側順邁金鑽大廈1裙2號樓。
2006.09 參與上海市松江區政府建設新農村計劃,贊助新浜鎮RMB:90萬,改善農村基礎建設。
2007.07 設立安徽分公司、重慶分公司。
2007.08 天津廠土地簽約(100畝)。
2007.10 增資3600萬美元,即注冊資本5600萬美元,總投資7000萬美元。
2007.10 上海永大電梯設備有限公司被評為上海市專利工作試點企業。
2007.10 上海永大電梯設備有限公司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建立產學研聯合研究中心。
2007.11 進入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網上公示階段。
2007.12 設立濟寧辦事處。(山東省)
2008.01 設立松江辦事處。(上海市)
2008.02 設立南通辦事處。(江蘇省)
2008.03 設立貴港辦事處。(廣西省)
2008.03 設立漢中辦事處。(陝西省)
設立濱海辦事處。(天津市)
2008.03 設立淮南辦事處。(安徽省)
設立阜陽辦事處。(安徽省)
2008.04 設立永川辦事處。(重慶市)
設立滄州辦事處。(河北省)
設立大興辦事處。(北京市)
2008.05 設立懷化辦事處。(湖南省)
設立洛陽辦事處。(河南省)
設立新鄉辦事處。(河南省)
設立盤錦辦事處。(遼寧省)
2008.07 設立徐州辦事處連雲港站。(江蘇省)
設立延吉辦事處。(吉林省)
設立涪陵辦事處。(重慶市)
2008.08 通過GB/T28001國際認證。
2008.08 通過ISO-9001國際品質認證。
2008.09 設立「上海永大電梯安裝維修有限公司」。
2008.10 設立十堰辦事處。(湖北省)
2008.11 天津永大電梯設備有限公司奠基。
2008.12 設立運城辦事處。(山西省)
2008.12 設立紅河辦事處。(雲南省)
2009.01 設立臨夏辦事處。(甘肅省)
2009.02 設立遵義辦事處。(貴州省)
2009.06 公司營銷組織機構重組,增加江蘇一、江蘇二、魯皖、閩贛、東北、中原、西部一、西部二分公司,廣擴營銷服務通路。
2010.07 天津永大廠房及倉庫竣工驗收。
2010.10 天津永大正式量產。
2011.02 天津永大通過ISO 9001體系認證。
2011.03 永大電梯榮獲「2011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建材(電梯業)采購首選品牌」。
2011.05 天津永大盛大開業。
2011.09 上海永大電梯榮獲「中國電梯行業十強」稱號。
2011.09 上海永大電梯榮獲「全國顧客滿意(行業)十大品牌稱號」。
2011.09 上海永大小機房節能電梯Posh-Green通過國際認證機構TUV南德意志集團最高能效A類標准認證。
2011.11 上海永大「Posh-Green綠色環保節能之擔架用電梯」獲得「2011年第八屆精瑞科學技術獎」。
2011.12 上海永大電梯隆重發布「抱閘力偵測」和「溜梯自救」兩項安全技術發明專利,宣布中國電梯安全技術獲重大突破。
2012.01 上海永大電梯榮獲「2011年度政府采購電梯安全技術貢獻品牌」獎。
2012.03 榮獲全國質量誠信承諾示範企業獎。
2012.03 榮獲全國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用戶滿意承諾單位稱號。
2012.05 永大電梯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12.07 設立南充辦事處。(四川省)
2013.08 公司更名為永大電梯設備(中國)有限公司
台灣永大於1989年在台灣證券市場上市,隨及以充足的資金、先進的技術,高素質的領導團隊,迅速擴充了經營版圖,穩健拓展、銳意創新,因此上海永大得益其堅實基礎,秉承「技術第一」、「品質第一」、「服務第一」的經營宗旨,自1995年建成投產以來,一直以卓越的產品以及優質的售後服務系統,在國內立下良好的口碑,年產量居全國前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