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復星集團是和哪個集團一起創辦的
郭廣昌,男,1967年生,浙江東陽人。現任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復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復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出生於浙江東陽農村的一個貧困家庭,1985年畢業於浙江名校--東陽中學,後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1989年畢業留校,3年後他和四個同學用借來的3.8萬元創業,靠一種乙肝診斷試劑獲得第一桶金。此後,復星進入房地產、百貨、鋼鐵、金融等行業。復星投資3.5億於張志祥(本排名139位)的「建龍鋼鐵」,並於2002年組建德邦證券。復星還通過友誼股份持有中國最大的連鎖超市「聯華超市」的股份,旗下的房地產企業復地集團是上海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正計劃在香港上市。「復星」還持有著名財經報紙《21世紀經濟報道》的股份。郭廣昌持有復星集團58%的股份,他是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民盟盟員。
復旦大學本科復旦大學MBA
公司總部:上海
主要行業:生物醫葯、房地產
行業地位:上海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
主要上市公司:復星實業(600196),1998年6月IPO
商業策略:藉助上海的地域優勢,通過資本運作展開多元化投資
歷程
198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後留校任教。
1992年,已經順利通過TOEFL和GRE考試的郭廣昌,放棄到國外發展的機會,毅然「下海」創業。
1992年他與四個同學用從老師那裡借來的出國學費3.8萬元開始創業,先後從事過市場調查,食品、電子以及化工產品的生產。
1993年進入房地產銷售和生物醫葯領域,開始生產乙肝診斷試劑。靠乙肝診斷試劑獲得第一桶金。
1993年5月,郭廣昌決定將公司最初積累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基因工程檢測產品的開發上。
1995年郭廣昌倡導設立了「復星——大華百萬科教發展基金」。
1996年設立「復星——曹家渡街道百萬扶貧幫困基金」。
1996年10月開始,郭廣昌先後斥資近5億元,堅持市場導向,在現代生活醫葯產業、信息產業、房地產業領域里,積極參與了一批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合資合作和改造嫁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開展了資源優化配置和「1+1>2」的共同發展。
1997年設立「復星——普陀百萬科教發展基金」等。
1997年郭廣昌把市場拓展的眼光瞄準國際市場,經過大量的艱苦工作,復星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國家積極拓展業務,並首批獲得民營科技企業自營進出口權。
1998年,「復星實業」上市後,「復星集團」開始多元化歷程。目前「復星」涉足房地產、鋼鐵、金融等行業。
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在滬期間,專門會見了郭廣昌等12名上海非公經濟企業代表,柯林頓回國後還給郭廣昌來信,對他和復星集團的發展表示贊賞,並約請復星到美國發展。
199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郭廣昌是全國政協委員,間接持有「復星實業」和「豫園商城」各35.1%和11.6%的股份,財富5.19億元。他的投資集中在上海,目前控股、參股5家上市公司,以及其他70多家公司,去年的總銷售收入達10億美元,納稅1000萬美元,有4000名員工。
他是中國資本市場中最活躍的企業家之一,他還投資媒體、鋼鐵行業,其中鋼鐵是與張志祥(第95位)合作的.復星集團旗下還有零售行業,主要是一個超市連鎖,兩個醫葯連鎖和一個大賣場。
主要社會職務:
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全國工商聯九屆執委會常委;
第八屆全國青聯委員;
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
上海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
所獲主要榮譽:
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
97年度上海市勞動模範;
第五屆「上海十大傑出青年」;
第三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00年紫荊花杯傑出企業家成就獎;
2001年中國民營科技優秀企業家「開拓獎」;
2002年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
中國400富人榜第45名;
2002年度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九名。
2007年度胡潤百富榜榜第10名。
------------------------------------------------------------------------------------------------------------
郭廣昌的三大人生轉折
人大了,面臨的機會和誘惑就多,選擇也就多了。
尤其是像郭廣昌這樣的「大」人。
對復星這樣的企業來說,他的每一個選擇都在考驗著他的睿智和創造力。這些選擇對他和他的團隊來說都至關重要。
在重要的關口,幾乎每次選擇,對郭廣昌的人生軌跡來說都是一個轉折點。
第一個轉折點
初中畢業:放棄中師改讀高中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大學畢業前的這段時間的人生軌跡基本上都是被確定了的:小學—中學—大學。
在這段時間里,我們的人生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
可是對於郭廣昌來說,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就出現在中學時代。
郭廣昌出生在浙江東陽的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人傑地靈的東陽,在經濟上還是比較落後的。像大多數的農家父母一樣,郭廣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兒子早日跳出「農門」,因此父母讓他報考了師范。一方面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跳出「農門」,就這樣,成績優異的郭廣昌報考了師范。
拿到中師錄取通知書的郭廣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決書。難道這輩子就呆在東陽做一名鄉村教師嗎?自己的大學夢呢?東陽中學走出了那麼多大學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難道自己這一輩子就只能是一個中師生嗎?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郭做出了第一個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決定——放棄中師,改讀高中。父母不允,他就悄悄卷了一床竹席,背了十幾斤米上了東陽中學。高中3年,靠著每星期回家背幾斤米和一罐霉乾菜,他熬了過來。
正是過早地擔受人生的風雨和苦難,使得郭廣昌能夠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處變不驚,臨危不懼。
今天的郭廣昌,已經很少向人提及這段往事了,可是他自己知道,那是自己人生的第一個抉擇。
這個看似很小的決定,幾乎影響了郭廣昌的一生。正是因為讀了高中,才有了他後來的上大學的機會,他的眼界也由此而更加開闊,這為他以後在資本和產業這條路上一路飛奔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第二個轉折點
1992年:受鄧小平南巡講話影響,放棄出國改而「下海」
郭廣昌實現了他的大學夢。從東陽到上海,郭廣昌發現了一片比東陽更為廣闊的天地。在大學期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接觸社會上。
大學期間,郭廣昌做了兩件令他的同學津津樂道的事: 第一件是在1987年暑期,他一個人不聲不響地騎自行車沿大運河考察到了北京;第二件是在1988年暑假,他組織十幾個同學搞了個「黃金海岸3000里」活動,騎車沿海考察,到了海南。
這兩件事無疑幫助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社會、認識了自己,更直接的結果是使他畢業時被留在了校團委。
在學校團委,他工作出色。但年輕的心使他渴望看到更廣闊的天空,他想出國留學,並為此積極准備,先後通過了TOFEL和GRE考試,而且還向親戚借好了出國所需的資金。
如果命運不發生轉折,他也許出國做了一名留學生。
1992年發生的一件事情改變了他人生的這一軌跡。
這件事就是鄧小平南巡。
鄧小平在南巡中擲地有聲的話,深深地打動了郭廣昌的心。一個年事已高的老人熱情洋溢的講話,讓25歲的郭廣昌熱血沸騰。
上海,也因這位老人的講話而成了投資和創業的熱土。在國內也可以大有作為!何必一定要到國外去呢?
經過權衡和思考,郭廣昌放棄了出國的念頭,而是決定辭職,自己去闖盪一番事業,決定在上海的熱土中根植自己的理想。
事實證明,郭廣昌的選擇是正確的。
也就是在那一年,25歲的郭廣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和同校4位同學湊足人民幣10萬元,辦起了當時還相當少見的信息咨詢和調查專業公司。機緣和努力讓他在25歲那年就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第三個轉折點
創業之後,實施人才戰略
此後的郭廣昌,在人生的道路上可謂一帆風順。
他和他的團隊,在中國商界名聲漸大。
做大了的郭廣昌,對名利看得更加淡薄,對外界也保持著一貫的低調。
因為他知道,更大危機往往潛伏於順利之時,這種「危機」就是暗藏於想做大企業過程中的不可預知的風險。
這是一種在外人很難領略到的「高處不勝寒」的心境。
因此,看起來一帆風順的創業之路反而成了一種風險。
如何來度過這種風險也是人生的一大選擇。
郭廣昌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選擇了「人才戰略」來度過這個「危機」。
早在創業初始,郭廣昌就深刻認識到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青年人最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我們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能打70-80分,但是我們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在復星,我們最大的願望,是培養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企業家群體和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創業團隊。」郭廣昌不只一次地說這番話。
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郭廣昌深化「以發展吸引人、以事業凝聚人、以工作培養人、以業績考核人」的用人觀念。
事實證明,「人才戰略」是郭廣昌最為明智的選擇。
在郭看來,他的選擇很多,轉折點也很多,但是這三點,對他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郭廣昌信奉的理念:
◆企業的發展像一條河,一條不斷流淌的河,我們每一個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無論是在上游、中游還是下游,都能找到自己匯入的位置。
◆青年人最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我們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能打70-80分,但是我們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在復星,我們最大的願望,是培養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企業家群體和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創業團隊。
◆我堅信,企業家的責任就是創造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