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A股上市公司2017年多少家業績虧損
伴隨著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的正式收官,樂視網以139億元的虧損額登頂新的「虧損王」。過去一年不僅虧掉了7年凈利潤,樂視網2018年一季度再虧3億元,退市風險隱現。二級市場上,今年以來樂視網市值蒸發7成,令投資者損失慘重。
包括樂視網在內,一共有220家A股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業績虧損,此外還有38家公司連續兩年隱形虧損且2018年一季度繼續虧損。業績地雷隨時都可能引爆,你躲過了么?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以來年度虧損過百億的案例並不多,而2017年就佔了兩個。除了樂視網虧損139億外,*ST油服虧損額也高達106億,這也是*ST油服連續第二年虧損過百億。
進一步分析220家虧損公司的行業特徵,只有銀行、鋼鐵行業無一虧損。虧損公司家數最多的是化工(18家)、機械設備(17家)、電子(14家)等行業。
從虧損面(虧損家數占行業內公司總數的比例)來看,採掘、建築材料、通信、休閑服務、農林牧漁、綜合類等6個行業,虧損面均超過10%。
受樂視網拖累,傳媒成為虧損金額最多的行業。11家A股傳媒類上市公司2017一共虧掉182億元,相當樂視網的最新總市值。
來源:華西都市報
Ⅱ 融資租賃企業有多少資產上市公司情況如何
融資租賃業務正成為上市公司的「新寵」。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統計,8月以來,包括金固股份、皇庭國際、長榮股份、方盛制葯等在內的近30家上市公
司涉足或加大融資租賃業務,參與形式包括設立或收購融資租賃公司、開展售後回租業務等。業內專家認為,我國融資租賃業正處於從粗放發展向穩定性競爭過渡階
段,協同產業鏈的發展才是未來主流的發展方向。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對供貨人的選擇,出資向供貨人購買租賃物件,並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則分期向出租人支付
租金。它是一種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技術更新於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商務部日前發布的《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2016-2017)》顯示,截至
2016年底,全國融資租賃企業資產總額2153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4%。
記者了解到,目前A股市場上,以融資租賃作為主業的公司只有渤海金控,其他企業主要以子公司的形式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如中航資本、東莞控股、廣匯汽車、柳工、摩恩電氣、申通地鐵、華鐵科技、金洲慈航等,還有各大銀行下設的金融租賃公司。
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國融資租賃行業雖然經過了前幾年的快速發展,但整體從行業內分部門、分地區來看,發展存在不均衡,市場滲透率不到5%,遠低於成熟市場15%至30%的水平,並且業務模式趨同,盈利模式相對單一。目前,該行業正處於從粗放發展向穩定性競爭過渡階段。
話題是炒熱的,不過確實很成功。
Ⅲ 慘烈退市!14年保殼功虧一簣,連續多年財務造假
導讀
上海普天最後一次扣非凈利潤為正值還得追溯到遙遠的2003年,當年上海普天取得營業收入20億元,獲得5300萬的扣非凈利潤和5150萬的歸母凈利潤。
1
A股中罕見的「高風亮節」
日前,A股發生了一件異常轟動的大事,竟然有公司要主動退市了!
3月21日晚間,*ST上普(600680.SH)發布公告稱, 公司擬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撤回A股和B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 ,並在取得上海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批准後,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兩網及退市公司板塊(俗稱老三板)掛牌。
這條公告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所有的媒體的關注報道。因為這在A股市場里,實在是太罕見了,罕見到自從有A股以來,這是第二家主動退市的公司, 上一家主動退市的公司叫二重重裝 ,於2015年退市。
由於在A股上市門檻比較高,上市以後估值也非常高,融資較為方便,所以很多公司一旦上市成功以後,輕易不會退市,就算要退市了,也要想辦法把「殼」找個下家賣個好價錢。
所以說像*ST上普這么有覺悟,要主動退市的公司實在是不多見。
實際上,因在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連續三年虧損,*ST上普股票已於2018年5月底被暫停上市 。目前,*ST上普2018年年度報告尚未披露,但其預計,公司2018年的經營業績為虧損。
根據相關規定,即便不主動退市,在2018年年報披露以後,*ST上普也將觸發強制終止上市情形。
一般來說,很多公司遇到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是採取能拖就拖,拖到最後一刻再走。而*ST上普走得這么乾脆,公司給出的原因是為保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退市整理期股價波動給中小股東造成影響。
聽到這個理由,小券真的是感動了,好久沒有遇到這種能為小散考慮的良心上市公司了,要知道一旦公司進入退市整理期,十個八個跌停那是止不住的,就像*ST吉恩,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累計下跌77.27%,其中連續18個交易日跌停後才打開。
雖說如此,*ST上普目前的股東總數為 3.65萬戶 ,在這種情況下,*ST上普能不能主動退市成功還要聽一下其他3萬多股東的想法
為了解除其他股東的困擾,*ST上普還很貼心地為中小股東提出了退出方案。
按照*ST上普提出的方案,除控股股東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天股份)外,*ST上普的其他全體股東將擁有現金選擇權,行權價格為: A股每股6.74元;B股每股0.416美元 。
不過小券注意到,*ST上普股票暫停上市前 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每股7.37元 。股東現金選擇權的行權價格要比收盤價低上6.81%。
對此*ST上普解釋稱,本次現金選擇權選擇了董事會審議通過主動終止上市事項前30個交易日公司股份的平均交易價格,考慮到上海普天停牌及暫停上市期間相關指數及大盤的下跌情況,實際上該現金選擇權已經給予了一定程度的溢價。
據公告,本次現金選擇權的提供方為*ST上普控股股東普天股份。資料顯示,普天股份是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普天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而普天集團是國資委直屬的全資國有企業。
如果說其他股東不同意這個解決方案,那麼*ST上普的其他股東將不能獲得現金選擇權,且待年報披露以後,*ST上普將面臨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命運。
也就是說*ST上普將進入前面提到的退市整理期,這樣看來的話,*ST上普的現金選者權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當然也有股東覺得,像*ST上普這樣有著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就算退市了,以後回來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是股民們可不要想得太簡單了,按照現行政策規定,重新上市必須具備「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為計算依據」的條件。
也就是說,就算*ST上普退市以後業績能夠改善,最快也得三年以後,更何況以*ST上普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想要重新回來,希望真的不大。
2
真心不想退市,保殼14年
*ST上普是國內最早的通信設備製造企業之一,1993年登陸A股,之前的名字是上海普天。
小券在扒過上海普天的過往業績之後發現,這個公司能夠撐到現在簡直就是個奇跡,現在主動退市實在是明智之舉。
小券注意到,上海普天已經 連續14年扣非凈利潤為負 了,說白了就是主業已經連續14年虧損了。
上海普天 最後一次扣非凈利潤為正值還得追溯到遙遠的2003年 ,當年上海普天取得營業收入20億元,獲得5300萬的扣非凈利潤和5150萬的歸母凈利潤。
到了2004年,隨著營業收入下降到16億元,同比下降20%,上海普天扣非凈利潤開始出現虧損,當年扣非凈利潤虧損1900萬元。
隨後上海普天的業績一直保持著扣非凈利潤為負,十幾年不變,所以誰要說上海普天能在三年後回到A股上市,小券真的不相信。
那上海普天是怎麼一直堅持到現在才退市的呢?
自然是用的是A股里公開的保殼絕招,「一年盈利一年虧,虧損一年再盈利」。
當然在個別年份可能會有誤差,不過上海普天這么多年基本上就是這么過來的。
舉個例子來說,在2009年,上海普天為了避免虧損,並表了一個叫做上海普天網路的公司,而普天網路之所以能夠在當年取得較大額的凈利潤,也不是因為經營業績好,而是因為 它當年賣了廠房 。
看到了沒有,在2009年就已經到了需要子公司賣廠房才能活下去的地步了。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上海普天過去那麼多年都過來了,保殼這么成功,怎麼近幾年就撐不下去了呢?
3
保殼失敗,功虧一簣
實際上,上海普天也不是不想保殼,實際上真的是功虧一簣。
2017年上市公司業務業績欠佳,因此早就部署了出售資產的計劃。2017年8月26日上海普天發布公告稱,公司准備以土地出資外加通過關聯交易出售子公司來保殼。
此外,上海普天還通過其他方式增加非經常性收益,本來是萬無一失的,只可惜問題出在了多年前的一筆舊賬上。
2012年底上海普天以特別重大公告的形式,發布了公司全資子公司普天能源與浙江大衛共同簽訂的《能源管理建設合同》的公告,建設的核心內容是位於台州市仙居縣仙居新區「大衛世紀城」的能源中心項目。
根據公告, 該項合同總共價值9.73億元 。
按理說公司能接手這么大的一個項目是好事,可以說上海普天就指望這個項目翻身了。
但是,這筆合同存在隱患,根據該合同, 浙江大衛只需要給普天能源3000萬的技術資訊服務費,其餘9.43億元的巨款將在未來分期支付,其中合同最晚一筆回款要到2019年12月31日才支付 。
可以說問題就出在這個合同上了,到了2017年,由於合同的合作方浙江大衛房地產公司資質欠佳,在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出現滑坡的時候出現了資金問題。這導致上海普天幹了活,卻拿不到錢。
於是上海普天一紙訴狀將浙江大衛告上了法庭, 根據2017年半年報,此訴訟金額高達5.9億元 。可是對方沒錢就是沒錢啊,告上法庭也還不起錢啊。
這就造成了上海普天在2017年年報中需要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直接導致了公司當年財報虧損,被迫暫停上市,由此保殼失敗。
4
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如果說上海普天的問題僅僅就是業績問題的話,以它往常的保命絕招,估計還能挺一挺,可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公司遇到了更大的麻煩。
2018年3月,*ST上普收到證監會上海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稱 公司在 2014年年報中造假,虛增利潤總額998萬元 ,占*ST上普2014年合並財務報表利潤總額1354.96萬元的73.68%,隨後大批投資者開始維權索賠。
蓋子揭開後,上交所調查發現,*ST上普竟然連年造假。
*ST上普共虛增2013年度以前未分配利潤約6408.88萬元,並 分別虛增2013年、2015年、2016年歸母凈利潤約647.15萬元、304.31萬元、103.49萬元 ,占同期公司凈利潤絕對值的42%、3.2%和0.2%。同時,上述違規行為導致公司2017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否定意見。
2018年12月,因虛增利潤等導致公司存在多項信批違規問題,*ST上普及公司近20名相關責任人收到上交所紀律處分。
就算被上交所發現財務造假,依然沒有打消*ST上普要保殼的決心。
*ST上普2018年11月公告顯示,公司擬轉讓子公司山崎公司73.2%的股權,轉讓後公司持有山崎公司5%的股權,以緩解公司現金流緊張的局面。
不過截至目前尚無人接盤。
從*ST上普的過往可以看出,公司此次主動退市實在是無奈之舉,就像周華健的一首歌里唱的那樣,「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Ⅳ 通過A股上市的中國的銀行為何市盈率如此低
隨著2017年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完畢,上市公司的各類總量數據都可以統計出來了。有媒體報道稱:「按可比口徑統計,2017年上半年,全部A股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7.9%,較今年一季度的21.5%有所回落。A股(非金融)中報盈利同比增速為36.9%,同樣較一季度的53%高位回落。整體而言,A股中報業績增速從一季報高位回落,但仍維持在30%以上的較高水平。」
因此,我們應該客觀看待當前A股盈利增速提升的現象,業績增速加快固然可喜,但如果只是在過去基數較低的情況下提升業績,也只能認為業績有好轉而效益無扭轉。不少人總是抱怨A股熊長牛短,其實,僅從中美股市ROE比較的角度看,也可以從中找出美國股市能夠持續走強的原因,因為它的ROE水平遠高於A股(恕不能找到美股中位數ROE的數據)。
Ⅳ 滬深上市公司2017盈利怎麼樣
4月底,滬深上市公司全部按期對外披露2017年年報信息。2017年,滬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7.97萬億元,同比上升14.46%;共實現凈利潤約2.62萬億元,同比上升18.55%,增長率創近年新高。2017年,深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3.46%;實現凈利潤7295億元,同比增長20.58%;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同比增長19.71%,盈利質量明顯提升。
綜觀業績狀況,滬深兩市公司在經濟發展的韌性、結構優化、新動能等方面呈現出多個新亮點,高質量發展的趨勢正在形成。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這是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現,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成果。
實體經濟再上新台階,高端製造顯活力
股東回報意識推動現金分紅創新高。滬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意識不斷增強,現金分紅水平持續維持高位。2017年,滬市公司分紅整體比例為37.92%,高於去年約5個百分點。統計顯示,共有1000餘家公司推出派現方案,占公司總數的74.47%,同比增加約5個百分點;合計派現8111億余元,同比增加約18個百分點,現金分紅金額再創歷史新高。
從公司分布情況看,持續穩定高比例分紅公司群體已形成,滬市單年分紅比例在50%以上的企業194家,30%以上的778家。其中,有370餘家公司連續3年分紅比例超過30%。
當然,年報也反映出,在落後產能加速出清市場環境下,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存在階段性經營困難或風險,多家公司出現虧損。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公司主營不暢,甚至公司長期失去造血能力,淪為市場所詬病的「殼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規范運作風險。特別是一些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出現信用風險,利用不同形式損害公司利益,干擾公司經營,甚至直接出現資金佔用、違規擔保問題。對於這些情況,交易所將繼續從嚴監管,防範出現重大風險。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Ⅵ 上市公司連續17年增長是哪家股票
2017-2020營收增長情況: 3隻2017-2020年10倍營收股【北京君正—營收從2017年1.84億到2020年21.7億、智飛生物—營收從2017年13.43億到2020年151.9億、星徽股份—營收從2017年5.26億到2020年55.23億】 5股2017-2020年營收翻了5-8倍【分別是佳沃股份、帝爾激光、致遠新能、潛能恆信、凱倫股份】 22股2017-2020年營收翻了3-5倍【依次為廣和通、邁為股份、青松股份、天能重工、法本信息等】 21股2017-2020營收翻了2-3倍【蘇文電能、歐普康視、億緯鋰能、健帆生物等】
市值情況:6隻千億級市值股票【智飛生物、億緯鋰能、康龍化成、愛美客、沃森生物、貝泰妮】,17隻百億級市值股票【6股高於400億,分
Ⅶ 論述股票的估值方法
一、市盈率估值法
所謂市盈率,就是指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盈利,即PE(市盈率)=P(股價)/E(每股盈利)。
其中,E的數值一般採用最近一個完整財年的每股盈利數據;而P的數值則是目前時點目標個股的最新股價。
作為國際成熟股市經過長期實踐的一種估值方法,市盈率估值法最突出的特點,是其非常簡潔有效。簡單來說,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未來若干年每股收益為恆定數值,那麼PE值代表了上市公司的股東(也即該股票的投資者)可以在多少年之後收回初始投資(不計算資金的時間價值)。相比較而言,市盈率的原理類似於實業投資中的「回收期」概念,只是忽略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需要指出的是,通常而言,絕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在未來若干年裡一直保持恆定的每股盈利(即保持每年凈利潤不變),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E的變動往往還取決於宏觀經濟環境、企業的生存周期、經營管理情況、企業自身發展和成長性所帶來的波動,未來每年的每股盈利仍然會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市盈率估值法只是對股票價值的一種粗略估計,只能大致衡量一隻個股在當前的市盈率水平下,股價是高估還是低估、抑或是大致合理。由此,一些專業投資者也會將其進一步延伸至「動態市盈率」估值法。比如,在目前2017年財年還沒有結束時,根據已經某上市公司已經公布的2017年一季報或半年報的業績數據,大致推測該上市公司2017年全年的每股盈利,然後再計算其「動態市盈率」,並評估其股價究竟是高估還是低估。
整體而言,市盈率估值法的優點主要在於,這種方法非常簡單、直觀和明了,非常適用於業績穩定、前景明朗的公司。此外,其對全市場整體股價水平的高低,也會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比如2005年上證指數998點時,兩市平均市盈率大概在16倍左右;2008年1664點時上證指數平均市盈率大概在14倍左右;2014年A股在滬指2000點最新一輪牛市啟動時,兩市的平均市盈率在13倍附近。而這些全市場歷史底部的市盈率估值歷史數據,都可以作為投資者在決策時的重要參考。而另一方面,歷史市盈率估值的缺點,則主要在於「看後視鏡開車」,不能充分反映一隻個股未來基本面的變化形勢。比如,有些強周期性的上市公司,在周期頂點的時候市盈率反而最低,而這個時候的股價也往往處於歷史高點附近。
二、PEG估值法
所謂PEG (Price Earnings Ratio)指標,即是指一隻個股的「市盈率與盈利增長速度的比率」,是由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長速度得到的數值。作為市盈率估值法的一個重要延伸,PEG估值法既可以通過市盈率考察一家上市公司目前的業績狀況,也可以通過盈利增長速度考察未來一段時期內公司的增長預期。該指標最先由英國投資大師史萊特提出,後來由美國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發揚光大。
PEG指標的計算公式為:PEG=市盈率÷盈利增長比率;
假設某隻股票的市盈率為20,通過相關計算之後某投資者預測該企業的每年盈利增長速度為10%,則該股票的PEG為20÷10=2;如果盈利增長速度為20%,則PEG為20÷20=1。顯然,PEG值越低,說明該股要麼市盈率越低,要麼盈利增長率越高,從而越具有投資價值。一般而言,PEG估值法將PEG數值的標准數定為1。當PEG值低於1時,說明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值得投資者進行投資;當PEG值超過1時,說明該股票價值已經被市場高估。在彼得·林奇看來,最理想的股票投資標的,其PEG值應該低於0.5。
整體來看,PEG估值法的主要優點在於,其考慮了企業業績的增長情況,適合適度成長股或基本面變化較大的股票估值。而其缺點則在於,一方面盈利增長速度過低或者過高的企業,PEG估值法可能並不合適;另一方面,對於不同行業、不同周期、基本面有較大特殊性的股票,PEG高估或低估的標准,較難確定,需要投資者進一步在更深層面進行把握。
三、PB估值法
所謂市凈率,就是指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最新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即PB(市凈率)=P(股價)/B(每股凈資產)。
其中,B的數值一般採用最近一個財報的每股凈資產數據,也即當前最新公開披露的每股凈資產;而P的數值則是目前時點目標個股的最新股價。
整體而言,歷史市凈率估值方法和歷史市盈率估值方法基本相同。PB的數值,一般經常被專業投資者參考的標准數值有兩種。一種是結合全市場過往歷史波動和個股所在的全行業情況,所計算得出的市盈率區間范圍。另一種則是數值1,即個股的股價是否跌破每股凈資產。跌破一般將意味著該個股存在大幅低估。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PB估值法一般還要結合ROE(凈資產收益率)指標進行綜合評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東、投資者,最期待的事情之一,無疑是該公司一直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能夠一直能為企業所有人創造高盈利、越來越多的盈利。因此,在不同的ROE水平下,每股凈資產的實際價值,可能並不是賬面所反映出的一個簡單數字。「高效」凈資產與「垃圾凈資產」的實際價值,顯然有天壤之別。
整體而言,PB估值法的主要優點也是相對簡單、直觀和明了,並且相對廣泛適用於銀行、地產等基本面相對穩定的重資產行業。其缺點則與市盈率也大致類似,相對不能有效反映在上市公司基本面發生深刻變化時的內在價值變化。在此背景下,PB估值法能夠有效應用的最大前提,就是要合理評估一家上市公司凈資產背後的內在價值。
四、DCF估值法
相對於以上介紹的3種常規估值方法,DCF(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估值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於它是一套很嚴謹和具有嚴格科學體系的「絕對定價」估值方法。
所謂現金流折現估值法,就是對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及其風險進行預期,然後選擇合理的折現率,將未來的現金流量摺合成現值。此時,現金流量指的是扣除了折現、維持企業運營的費用等之後的凈現金流量。當目標個股的股價高於折現現值時,意味著股價高估,反之則意味著股價低估。
對於這種估值方法,投資大師巴菲特也深表認同。他曾經表示,一家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是這家企業在其餘下的壽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的貼現值。一般而言,投資者對於一家上市公司的現金流折現估值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前5-10年的高速成長期的折現,另一部分是5-10年後的永續發展期的折現。整體來說,投資者要想得出准確的DCF值,就需要對公司未來發展情況有清晰的了解。得出DCF值的過程,就是判斷公司未來發展的過程。比如,在計算一家上市公司未來5到10年的DCF數值時,就需要在各種樂觀、中性和悲觀的假設條件下,推算其合理的股價數值。
Ⅷ 半年報成績單金融業最賺錢那嘉凱呢
時間進入8月末,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年報披露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階段。證券時報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已有1950家上市公司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績單。
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長的上市公司達到1421家,業績同比下滑的公司為527家,扭虧為盈的上市公司數量為106家,續虧的公司為115家,還有52家公司的凈利潤是由盈轉虧。
嘉凱城暫成虧損王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虧損。例如,截至8月25日,已經公布2017年半年報的上市公司當中,嘉凱城以7.17億元的凈
利潤虧損金額暫時成為虧損王。不過,相較去年同期凈利潤-9.40億元,嘉凱城的虧損幅度已經減小。2017年上半年公司可結算項目及銷售收入減少,是嘉
凱城虧損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通過控制各項費用還是令虧損金額有所減少。
「虧損王」嘉凱城是恆大旗下的上市公司。2016年4月24日,恆大地產以36.1億元收購嘉凱城(000918)約9.52億股,占總股本
52.78%,成為嘉凱城的控股股東。今年2月6日,恆大地產與控股股東凱隆置業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恆大地產將其所持有的公司9.52億股,轉讓給其
控股股東凱隆置業。今年5月,已經完成相關股份的過戶登記,實際控制人仍為許家印。
金融也一直都是很賺錢的行業。
Ⅸ 公司上半年利潤增長多少要公告
上交所上市公司中報增長超50%不需要公告。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含創業板):上市公司預計全年度,半年度,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將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進行業績預告:凈利潤為負值。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實現扭虧為盈。
(9)上市公司2017半年報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三季報的預約時間是26號,參照2016年各季度業績增速的話,三季度應該是略少於年中的,而2017年的中報扣非凈利增長為66.08%,那麼預計三季報的增長應該在60%左右。如果三季報業績增長55%以上,2017年度扣非凈利增長是大概率能夠達到年初公司的目標,扣非凈利增長60%的。如果三季度的增長超過70%,那麼今年的業績基本上就會超預期。絕大部分券商的預期是55%——60%。
根據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 1 號》,公司預計第一季度業績將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在知悉後的第一時間在年度報告摘要中或以臨時報告形式披露第一季度業績預告:
(一)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負值;
(二)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 50%以上;
(三)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扭虧為盈。比較基數較小的公司(即上一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絕對值低於或等於 0.02 元人民幣)預計出現本款第(二)項情形且凈利潤變動的金額較小的情況除外。
《創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 11 號》: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 3 月 31 日之前的,應當最晚在披露年度報告的同時,披露下一年度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 4 月份的,應當在 4 月 10 日之前披露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應當在 7 月 15 日之前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在 10 月 15 日之前披露第三季度業績預告,在 1 月 31 日之前披露年度業績預告。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11.3.1 上市公司預計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後一個月內進行業績預告,預計中期和第三季度業績將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進行業績預告:
(一)凈利潤為負值;(二)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三)實現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