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債還不起

上市公司債還不起

發布時間:2024-10-08 08:24:14

Ⅰ 民營上市公司債務違約頻現該怎麼解決

近一段時間以來,債券市場信用風險加速暴露,一些民營上市公司或持有上市公司的集團接連出現債券違約,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債務違約,體現出金融與政府債務雙重監管大背景下,一些企業自身經營和財務控制能力出現了問題,債券市場的風險整體仍然可控。

而在稍早之前,則出現了企業發債10億元幾乎全部流標的情況。5月21日,東方園林發布公告稱,公司公開發行不超過15億元的債券已經獲批,原本計劃發行的10億元公司債券,實際發行規模僅0.5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在信用收縮的大環境下,資質較差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和部分城投平台再融資壓力進一步加大,這可能將繼續加快相關信用風險的暴露。

WIND統計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已經發生至少19起債券違約事件,涉及發行主體11家,合計債券余額為176.04億元。除此前的春和集團、大連機床、丹東港、億陽集團外,新增違約主體5家,分別為上海華信、富貴鳥、凱迪生態、神霧環保和中安消。與2016年不同的是,本輪違約多集中在民營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一些較知名的上市公司,因此引發了市場對風險蔓延的擔憂。

中金公司認為,本次「違約潮」並非事出偶然,本輪債務違約加速受去年底來融資環境收緊所驅動,尤其是資管新規出台後銀行非標資產快速回表為地方政府與民企的資金鏈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同時,多項去杠桿宏觀政策疊加,包括財政支出放緩、地方政府融資及基建投資監管趨嚴,表內信貸額度偏緊等,也加劇了企業融資的壓力。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記者表示,這一情況的發生,主要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調整所致。由於中國經濟區域發展差異較大,違約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以及其他一些經濟形勢相對較差的地區。從行業來看,違約事件主要集中在一些面臨較大行業分化和環保壓力的傳統產業。

上市公司發債熱情高漲

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上市公司信用債發行規模已達4465.34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為979.41億元,增幅高達355.92%。大幅攀升背後,上市公司償債壓力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存量信用債規模已達28188.96億元。其中,年內償債規模將達5436.61億元。即使扣除年內發行的短融,償債規模仍達3666.11億元。

從行業分布來看,按照細分行業分類,房地產發債規模最高,達到了864.9億元,緊隨其後的是電力能源行業,達到了831.9億元,采礦行業發債規模也達到了215億元。這三類行業發債規模占上市公司發債總量的比例達42.81%。Wind統計顯示,在年內上市公司債券到期情況方面,包含多個細分行業的製造業到期債券規模為1761億元,其次為電力能源行業,到期規模為822.6億元,房地產行業為717.86億元。

東方金誠評級公司首席分析師蘇莉認為,強監管下發生的信用收縮對債券發行人構成了一定的挑戰,融資成本和再融資難度有了較大的提升,尤其是對「借新還舊」過度依賴的企業沖擊較大。具體來說,部分負債高企、盈利能力出現顯著下降的民營企業或較為邊緣化的國企,尤其是處於產能過剩領域企業或成為信用風險暴露的集中區;部分面臨債券到期和回售壓力的房地產企業,在再融資難度明顯上升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出現新的違約主體。

另一方面,公開信息顯示,年報公布後,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正在受到交易所的高度關注。以飛樂音響為例,5月18日,上交所對其下發2017年年度報告的事後審核問詢函,問詢函要求該公司結合業務構成、資金使用安排、經營情況,說明報告期資產負債率大幅上升的原因,並要求上市公司結合短期借款規模、流動資金等,分析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是否存在短期償債風險以及應對措施。

債券市場信用風險整體可控

盡管債券違約事件時有發生,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仍然整體可控。李迅雷強調,從違約金額來看,信用債違約金額比例還不到1%,大概只有0.4%、0.5%左右,遠遠低於目前銀行的壞賬水平,在一個正常的范圍內。李迅雷表示,從金融監管角度來講,要打破剛性兌付,所以不排除接下來還有不少公司出現違約。他指出,應當要有防範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意識,做好預期引導。

中信證券則認為,近期頻繁爆發的信用風險事件,各家主體違約的導火索和根源有所不同,其風險的積聚與爆發不在貨幣政策或流動性環境,而在於自身經營和財務控制能力。在穩杠桿和防風險目標下,預計原有風險處置將更加溫和,防範新風險積聚。未來信用風險總體會更為緩和,但結構上低評級主體仍然面臨一定風險。

中金公司建議,在政策層面,要遏制風險蔓延,短期內需要提供必要的流動性支持及較穩定的政策預期,保持社融增速環比在一個較合理的水平有助於穩定總體融資條件及總需求,同時盡快頒布資管新規的執行細則及過渡期的安排也有助於「非標」資產有序退出,降低「踩踏」風險。中長期制度建設方面,金融去杠桿不能「單兵突進」,平穩去杠桿需要財稅體制改革及低質量信用資產平穩退出機制等方面的配合。

蘇莉認為,近期及後續可能出現的違約案例是我國信用債市場去除剛性兌付面紗之後呈現的信用風險本來狀態,信用風險的還原和釋放將促使信用債市場回歸信用風險定價的本源,引導投資者理性平衡信用風險與收益,有助於消除系統性風險的隱患。不過,在相對集中暴露信用風險的階段,也需要避免金融機構集體非理性和踩踏效應導致風險傳染性加劇。建議債券市場投資者提升信用風險識別和組合管理能力,對債券風險的暴露制定應對預案,冷靜應對信用風險。

Ⅱ 為什麼有人說股價跌了上市公司還不起債務 會破產

我不太看的懂你的意思,這么說吧,A以1元每股發行10股,市值10塊,B接盤的時候已經是10元*10=100元的市值了,如果跌到5元賣出,就是50元的市值,沒毛病啊,上市公司一切正常,而且還給它高估了,因為發行的時候是10塊的市值,現在50塊了,直接溢價了五倍。

如果要破產,基本上是這幾個方面,上市公司經營不善,回報太低,甚至虧損,此時已經沒有投資價值了還欠一屁股債,股份跌到一元以下,持續二十天,則上交所是可以直接摘牌的,也就是退市破產的,還有一個是上市公司一看現在都值十塊一股了,我直接把手裡的股票押壓給證券公司或銀行,當然裡面會有一定的比例,比如當跌到八塊時,你就要補充押壓了,如果不銀行會直接給你平倉掉,一平倉,這個股份在誰手裡,誰就是公司實際控制人,這個就是上市公司移主,算不上破產吧。所以要小心有些上市公司押壓太多的股給銀行。相當於打折套現。
破產清盤後,投資者怎麼辦,那就是要清盤後才知道,按一定的比例來進行賠付,由於你是小散,一般都拿不到的,
股票只有在中國不能做空,國外都是可以的。

Ⅲ 欠薪3個月,市值曾超90億的上市公司*ST文化,為啥電費交不起了

市值曾突破90億的廣東文化長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文化,代碼:300089)近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引來了公眾的廣泛關注。這家擁有8000多股東的企業近期遭遇了一系列動盪,從高管變動到公司停工,似乎進入了「水逆期」。

高管層變動頻繁,新任董事長李曉光在接任僅10天後就被免職,而在此之前,董事長一職長期空缺。代理董事長任職僅20天便辭職,董事會秘書黃德豐也在5天內匆匆離職。這些變動背後,是公司財務困境的顯現:欠繳水電費導致停工,員工工資累積拖欠3個月。

*ST文化曾風光無限,但如今卻面臨電費都無法支付的尷尬。盡管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賬面仍有900萬元貨幣資金,但應付職工薪酬高達625萬元,還背負3.6億元的短期借款。問題的根源追溯到多年前,公司試圖跨界投資教育行業,但行業衰退和頻繁的並購導致商譽高達20億元,成為其沉重的負擔。

2018年收購翡翠教育後,公司接連虧損,商譽減值、壞賬損失、控股股東的資金佔用等問題接踵而至。加上孫光亮的控制權問題和蔡廷祥的市場禁入,*ST文化陷入了債務困境和法律訴訟的漩渦中。孫光亮的離開和對公司交接工作的爭議,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運營難題。

面對這樣的局面,*ST文化未來走向何處,如何擺脫困境,成為亟待解答的問題。公司的出路何在,外界的關切和期待都在等待答案。

Ⅳ 上市公司破產,債卷會不會不能贖回

1、上市公司的債券持有人,就是公司的債權人。

2、公司破產,一般是無力償還到期債務,指望公司主動贖回債券,已經失去了條件。

3、在公司破產的時候,債券持有人要在法定期限內對公司破產資產主張權利,參與破產清算後的財產分配,並爭取取得盡可能高的償付順位,這樣,債務才有可能得到償還。

Ⅳ 上市公司拖欠我貨款不還,我如何討債

關鍵要看欠貨款的證據是否充分,比如合同、發票、送貨單、對賬單等證據是否充分。
如果證據充分的話,可以向法院起訴,起訴的同時可以申請法院查封對方的銀行賬號。
這樣就能確保你打贏官司後能拿到貨款了。
還有問題的話,可以跟我們聯系:
http://..com/expert/view/jupengli

Ⅵ 當一個公司還不起債後,為什麼申請破產後就能還得起了呢

不是說申請破產以後就還得起了 什麼時候申請破產呢?答案:資不抵債; 即凈資產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債還不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實在貸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98
銀龍股份前十大股東 瀏覽:573
十月12日跌停股票 瀏覽:887
金融公司高管微信群 瀏覽:864
金融公司標志設計 瀏覽:898
捷信金融徐州公司電話號碼是多少錢 瀏覽:683
債券基金和理財產品哪個收益高 瀏覽:130
微信理財購買哪個基金好 瀏覽:375
金融服務面臨的困境 瀏覽:533
改革開放的哲學杠桿是 瀏覽:105
商湯融資真假 瀏覽:884
雅運股票實時 瀏覽:974
上海貴豐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網址 瀏覽:713
江西工業投融資平台 瀏覽:791
某金融機構產品組合狀況分析 瀏覽:26
武漢期貨培訓中心 瀏覽:346
汽車金融行業上市公司 瀏覽:145
雇員受益信託的發展歷程 瀏覽:312
創業板上市首日可否融資融券 瀏覽:634
上市公司債還不起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