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船股份為什麼改名
表明中船集團管理層的真實目的是希望盡快解決內部的關聯交易問題,而不是急於將江南重工「私有化」。
從長遠的角度看,「中船股份」比「中船重工」更具想像空間,這為其有力度的重組埋下伏筆,除船配件資產外,未來不排除置入造船甚至軍用資產。
⑵ 江南造船廠和中船股份是什麼關系
中船股份是由江南造船廠獨家發起,以其下屬的鋼結構機械工程事業部經資產評估確認後的國有凈資產折股形成發起人股並通過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方式設立.應該是她的母公司.
⑶ 中船股份與中國船舶總公司是什麼關系
中國船舶總公司為中船股份的間接控股股東,目前通過江南造船集團持股。
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4月1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以體改生[1997]30 號文批准設立,由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獨家發起人改組而成。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6月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⑷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有: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集團」)組建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門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中央直屬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在世界500強中名列第364位。
截至2017年底,中船集團擁有40餘家二級單位,分布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江西、安徽、廣西、香港等地,擁有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上市公司。中船集團在中國香港及美國、俄羅斯、泰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駐外機構。
(4)中船股份擴展閱讀: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源於1950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船舶工業局,歷經第一機械工業部船舶工業管理局、第三機械工業部第九工業管理局、第六機械工業部、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1999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組建成立。
一、 船舶工業(管理)局時期(1950.10~1953.1)
1950年10月1日,重工業部船舶工業局成立,1953年1月,船舶工業局劃歸第一機械工業部,改名為船舶工業管理局,程望、鄧存倫先後任局長。
二、 第九工業管理局時期(1958.2~1963.8)
1958年2月,第一、二機械工業部合為第一機械工業部,船舶工業管理局改名為第九工業管理局。1960年9月13日,第一機械工業部分為第一、三機械工業部,九局歸第三機械工業部領導,12月,第九工業管理局改名為第九工業管理總局。鄧存倫、趙啟民、邊疆先後任局(總局)長。
三、 第六機械工業部時期(1963.9~1982.5)
1963年9月17日,第九工業總局從第三工業機械部分出,成立第六機械工業部,方強、邊疆、柴樹藩、安志文先後任部長。
四、 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時期(1982.5~1999.6)
1982年5月4日,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成立,第六機械工業部建制同時撤銷,柴樹藩任董事長,馮直、胡傳治、張壽、王榮生、徐鵬航先後任總經理
五、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1999.7~)
1999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陳小津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2008年7月,譚作鈞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宏任黨組書記、副總經理。2010年7月,胡問鳴任黨組書記、副總經理。
2012年5月29日,經中央領導同意,胡問鳴主持集團公司全面工作。2012年7月,胡問鳴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2015年3月,董強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吳強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2017年底,正式改制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3月,雷凡培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2018年6月,楊金成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集團所屬成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⑸ 中船股份為什麼改名
本報今天消息 原擬更名為「中船重工」的江南重工(600072)今日再度發布關於證券簡稱調整的公告,稱自下周一起更名為「中船股份」。
江南重工今日公告稱,10月9日,公司在《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上刊登了「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證券簡稱變更的公告」,現考慮到「中船重工」這一股票簡稱可能存在歧議,經公司申請,並經上海證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證券簡稱自10月15日起由「江南重工」變更為「中船股份」,證券代碼不變。
10月9日,在宣布更名後,江南重工股價扶搖直上,昨日再封漲停,而這已經是江南重工本周第三個漲停板,之前該股還經歷了四個跌停板。
江南重工為何要將簡稱「中船重工」更名為「中船股份」?這是因為目前央企有兩大造船集團,除中船集團外,還有中船重工集團。而中船重工集團正計劃整合其配套企業,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A股上市。如果江南重工改名為「中船重工」,中船重工集團上市後該如何起名?
有分析人士認為,無論江南重工將簡稱改為「中船重工」還是「中船股份」,都表明中船集團管理層的真實目的是希望盡快解決內部的關聯交易問題,而不是急於將江南重工「私有化」。從長遠的角度看,「中船股份」比「中船重工」更具想像空間,這為其有力度的重組埋下伏筆,除船配件資產外,未來不排除置入造船甚至軍用資產。
⑹ 中船重工股票代碼
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1989-中國重工。
⑺ 中船重工的股票是哪支
中般重工的股票代碼為601989。
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國資委批准,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作為主發起人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2008年3月18日在國家工商管理局注冊登記並領取法人營業執照,注冊地在北京市海淀區昆明湖南路72號。
本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資產經營、投資管理;艦船、艦船配套產品、海洋工程及裝備、能源裝備、交通裝備、環保裝備和機械電子設備的設計、研製、生產、修理、改裝、租賃、銷售;進出口業務。
拓展資料: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重組成立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主要從事海洋裝備產業、動力與機電裝備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的研發生產,2017年已連續7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233位,位居全球船舶企業首位。
⑻ 中國船舶股票怎麼樣
還可以,中國船舶在日線上,有一個高開漲停+大陰線組合,加上下一個交易日的大幅低開,基本決定了這里的島形反轉大頂部。因此,中國船舶接下來後續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回調,這也為長期持有,滾動操作的投資者提供比較好的操作機會。
出現了2根類似的蛟龍出海圖形:1根是3月30日的大陰線,均線系統開始修復。還有1根是4月22日的大陽線,不光重新吞沒了5.10.20日均線,開始多頭散發,而且也吞沒了下行的60日均線。短期能夠出現2根這樣的陽線,說明主力的做多動力顯而易見了。今天開始高開高走,繼續攻克半年線。
中國船舶方面表示,南北船合並以來,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全球最大造船集團,上市公司也由此迎來更大的機遇,所以公司方面在加緊資源整合,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從中國船舶的周線圖形來看,半年線已成為它的生命線,每次調整都在半年線處拉起,半年線目前有開始拐彎上行的趨勢出現,這是股價向好的積極信號。
(8)中船股份擴展閱讀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中央企業。前身是1963年9月國務院決定將船舶工業從第三機械工業部分出來成立的第六機械工業部。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民所有制企業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的重大決定和國務院國資委有關工作部署,經國務院國資委批復同意,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重工)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已於2017年12月15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工商變更手續。
2019年7月1日,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其控股股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正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籌劃戰略性重組,有關方案尚未確定,方案亦需獲得相關主管部門批准。
⑼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股份公司的區別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股份公司的區別:
前者是後者的母公司。而後者是前者的子公司。屬於母子關系。前者一定控股後者,而後者不一定持有前者的股份。
補充: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由中央管理,是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擁有46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員工14萬人,總資產1900億元。
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SH:601989)是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作為發起人,以發起設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⑽ 誰在誤讀造航母對中國船舶和中船股份是利好
目前根據多方信息,上航母是指日可待的。 但很多人認為造航母對中國船舶和中船股份這兩個股票是天大利好,藉此瘋狂操作,愚弄不明真相的小股。 這里,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中國船舶工業的形勢: 中國目前有能力承接航母業務的只有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船股份)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如果訂單落到中國船舶,那麼中國船舶下屬企業有能力承接航母任務的只有江南重工,這種情況下對中國船舶和中船股份無疑是天大的利好。 但是從目前形式來看,訂單落到中國船舶的機會是很小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在軍品建造無論是和海軍以及國防科工委的關系還是技術實力上來說都要強於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因此中國第一艘航母的製造廠必定會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下屬的大連船舶重工而不是江南重工,除非同時開工三艘以上才會輪到江南重工,但這種可能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