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怎麼看上市公司的商譽數值高低

怎麼看上市公司的商譽數值高低

發布時間:2021-03-18 17:01:48

『壹』 如何解決上市公司商譽問題

上市公司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來確認商譽並購價值。
第一,確認自創商譽。
商譽從本質上講是企業的一項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企業獲得超額盈利能力的原因,不是被並購後才產生的。我國會計准則認為自創商譽不符合會計可計量屬性而不予確認,規定的只有非同一控制下溢價合並才能確認商譽顯然太過狹隘,不能如實反映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商譽。因此,根據超額盈利觀,選擇合適的折現率,對預期凈收益與凈資產正常報酬的未來收益折現的金額確認為商譽,便很好的解決了自創商譽的確認問題。
第二,提高商譽公允價值的評估質量。
公允價值的運用是我國融入全球經濟的必然結果,在新准則規定下,要提高商譽的真實性和准確性,前提是取得可靠准確的公允價值。因此,從宏觀上講,要完善市場經濟環境,減少噪音的影響和操縱空間,建立科學可行的公允價值測評體系。從微觀上講,要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機構的水平。
第三,政府應加強對商譽信息披露的監管。
新准則規定商譽在確認和後續計量問題上都以公允價值為基礎計量,存在著人為操縱的空間,因此需要加強監管,如對資產組進行減值測試時應由中間機構或第三方提供有關資本巿場的信息。同時也要注意到,目前提供咨詢服務的評估機構或會計事務所資質、水平差異較大,可能從源頭上使有關巿場公允價值的信息與實際產生偏差,因此,加強對中間服務機構的資格審查和培訓、監管也十分重要。

『貳』 怎樣計算上市公司的商譽價值

很難計算。 中國A股市市場,藍籌低估值似乎有些不錯商譽價值。但一直得不到市場認同的主要問題在與對於這些藍籌股利潤增長的方式逃脫不了計劃經濟時代壟斷性質的單一盈利,缺乏市場經濟實際需要的創新能力。而隨著全球國際化的進一步范圍擴大,這些表面商譽性質良好的藍籌個股,這些上市公司致命傷將更發明顯。

『叄』 商譽的評估有哪幾種途徑

國際上通行的資產評估方法主要為成本途徑、市場途徑和收益途徑。對商譽的評估亦沿用這3種方法。

(一)成本途徑成本途徑是從企業創立商標,形成商譽的各種成本和費用入手,計算其現時條件下的重置完全成本,再加除各種損耗(主要是各種經濟損耗)估算出商譽的價值。

商譽的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但其價值卻與投入成本並無直接的對應關系。人們判斷一家企業的商譽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並不是看它的成本,而主要是看它能不能創造效益,有沒有市場競爭力,這就使得成本途徑的應用受到了很大限制而很少採用。在採用成本途徑時,分析人員需要估計再創造目標商譽無形資產的構成要素所需要的現行成本。最常用的成本途徑通常稱為要素構成法(component build-up method)。要素構成法的第一步是羅列構成目標商譽的各個要素;第二步是估算再創造每個要素所需的成本。此方法是建立在商譽作為存置資產和備用資產的價值概念基礎上的。

再創造與目標商譽相關的持續經營企業的所有要素時,常用要素構成法對該期間內創造的預期收益(例如機會成本)進行分析。例如,我們假定需要用兩年時間來再創造目標企業的所有資產(有形的和無形的),包括所有設備的購買和安裝、所有不動產的建設或購買、供應商的選擇、銷售體系的建立、員工的培訓、客戶認知度和信任度的建立、客戶關系的再建立(與目標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相匹配)。我們還可以假定在兩年的再創造期間,目標企業的年度收益達到1000萬美元。再創造期間內2000萬美元機會成本的現值就是目標無形資產商譽的一個評估值。

(二)市場途徑

市場途徑是通過與各參照物的比較並調整差異而得出的結果。

市場途徑有兩種常用的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將目標企業實際成交的收購價格中扣除有形資產和其他可確認無形資產價值後的余值作為商譽的評估值。第二種方法是以實際的指導性銷售交易為基礎來評估商譽價值。商譽類無形資產很少同其他資產完全分離而單獨出售,因此,指導性銷售交易通常涉及的是持續經營企業或專業機構。在此類交易資料中,銷售價格在商譽和所有其他資產之間進行分配是公開的。這意味著即使是第二種方法也是依賴銷售價格中的余值來評估商譽價值的。

採用收購價格余值法進行評估時,要有與目標商譽相關的企業銷售行為的存在。首先,分析時應當確認目標銷售是一種正常的交易。其次,分析時應確認買價代表的是現金等價物的價格。如果有非現金支付方式或遞延付款,如獲利後支付條件(an earn-out provision),分析人員應將各種支付方式轉換為現金等價物。第三,分析人員應對目標企業所有可認定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進行估價。第四,分析人員應把所有可認定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總體價值從總收購價格中扣除,余值即為商譽類無形資產的價值。

在使用指導性銷售交易法進行分析時,分析人員應確認並選擇足以與目標企業進行比較的實際交易作為參照物。對某些行業來說(如專業機構),這些指導性銷售交易的資料一般會在出版物和期刊上公布,所以容易獲取。在這些實證交易中,商譽常以整個交易價格的百分比或目標企業年度銷售收入的百分比來表示。這些來源於市場的定價倍數,隨後被運用到目標企業上,以得出目標商譽的價值。當然我們應注意到,對來源於市場的定價倍數的估計就是建立在資料來源中的每個企業或專業機構銷售價格的分攤的基礎上的。

(三)收益途徑

收益途徑是通過預期商標商譽能帶來的未來的超額收益,進行折現後確定為現時價值。商譽的評估價值取決於其使用價值,即其生存、競爭、發展、獲利能力,能為市場所承認,商譽才有真正價值,這正是收益途徑的出發點。由於商譽的價值與其形成過程中所投入的成本缺乏直接的聯系,而往往取決於它們所能帶來的未來超過同行業一般水平的超額收益,因而對商譽的評估,較多的採用的是收益途徑。

二、商譽價值評估的超額收益法

(一)超額收益法適用性分析

超額收益法的理論基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健全,科學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生產社會化,專業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國際間經濟聯系也越來越密切,在這樣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顯露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際間企業投資不僅單用有形資產投資,用無形資產作價進行投資不僅越來越多,而且比重日益增大,尤其象商譽這樣不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無形資產,更是企業對外投資時的重點,准確評估商譽十分重要。

1.商譽的基本特性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夠為企業帶來超額經濟利益的無法具體辯認的資源

20世紀20年代初期,楊汝梅先生在其之無形資產論中就指出:「凡足以使一個企業產生一種較尋常收益為高之收益者,均得稱之為商譽」,在其之後的理論家對商譽的界定中,仍未能出其左右。我國的《企業會計准則》也將商譽定義為企業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超額收益法是建立在商譽是「企業獲得超額利潤的能力」的觀點之上,在企業發生整體購並和不發生整體購並都可以應用。所以,一個企業只要說明其具有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就可對其商譽進行評估。

2.商譽的性質決定了評估商譽用超額收益法商譽性質三元理論即「好感價值論」、「總計價賬戶論」、「超額收益論」,都在商譽評估的發展過程中,起過不同的作用。「好感價值論」其合理在於:人們對企業的印象有好壞之分,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企業獲取超額收益的一個因素。顧客對企業的好感可能來自有利的地理位置、先進的生產工藝、獨占的特權、以及良好的經營管理水平等。但是,對上述這些屬性單獨計價是極其困難的。商譽的價值並不是由這些無形屬性的單獨價值計價加總而計算出來的。所以對企業好感的價值難以用貨幣去計量。由「總計價賬戶論」支持的商譽評估缺陷在前面我們已有論述,這里就不多說了。我們可以看到總計價賬戶論從會計計算演變成數學計算,已完全無視商譽的真實性質,從定性上來看,無任何意義了。通過對商譽三元性質中的其它兩種理論的評析,「超額收益法作為商譽評估的理論基礎,其合理性及優點便逐一顯現出來。超額收益論,其科學性在於:該觀點把握住了商譽作為資產的基本條件——經濟資源、獲利潛力、貨幣計量三要素。

3.商譽是一個動態概念

它的存在在於企業與同行業相比,原先某些獨占性的優勢條件是否仍然存在。若這些曾經是企業獲取超額利潤的獨占性優越性條件,已成為企業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並為其它企業擁有,成為一般獲利條件,此時,商譽存在的基礎就消滅了。商譽的存在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大致可以分為內外兩因素。外在因素有政治、經濟形勢、產業政策、消費趨勢等。內在因素有產品的品質、技術、管理和推廣等。公式是一種靜態計量法,不能更好的與商譽的內涵一致。而超額收益法則立足於動態計量,即通過與同行業相比的超額收益的計算,從而確定商譽價值,更多的體現了企業經濟資源的獲利性。

4.商譽作為無形資產,它的建立未必一定有發生的各項成本

商譽的價值形成是建立在超額收益基礎上。與企業為形成商譽的花費無直接關系。所以並不是企業為商譽花費越多,其評估值越高。盡管所發生費用或勞務費會影響商譽的評估價值,但可以通過未來預期收益的增加得以體現。這種成本無關性,使得商譽的評估以超額收益為基礎,而有別於有形資產中以成本法為基礎的評估方法。

(二)超額收益法原理

商譽權是一種排他性專有權,不是作為一般商品和生產資料來轉讓,而是以它們的獲利能力來轉讓。因此它們的價格不是以其自身成本為基礎,而是以它們的新增收益來衡量。購買者願意支付價款,正是由於它們在未來能夠為企業創造超額收益,這也就是超額收益法的依據所在。超額收益法的基本思想是:估計商譽為企業帶來的超額收益,即企業購買商譽後新增收益中商標或商譽的貢獻份額,然後按一定的比率將其折現,得出商譽的評估價值。即:

商譽=企業每年預期超額收益×每年折現率

在這個公式中,需要對每年預期超額收益、折現率、折現期限進行確定。

(三)超額收益的確定

影響企業超額利潤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1)企業的素質:企業員工的技術水平、加工工藝方法、企業管理以及設備、工具、材料等,這是對企業整體素質的綜合反映;2)市場環境:企業產品的市場佔有率的大小、產品的競爭能力等;3)企業及產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新興行業還是一般行業,是高新技術企業還是傳統企業等等。評估時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合理預期企業由於商譽所帶來的超額收益。

在評估實務中,由於預測遠期收益難度大,通常預測一定期限內的年超額收益,再假定以後各年的超額收益同精確估計的最後一年的超額收益,將其分段處理。實際的超額收益要受到多種經濟因素的影響,我們要尤其注意那些偶然的、例外的或特殊的因素的影響。例如:當前商譽所有權人在法律上、行政上享有某種特權或某種特殊的限制,致使企業收益偏高或偏低,而這些權利或限制又不能隨同轉讓。由於評估的結果是用來作為正常市場交易的參考,因此,必須對存在上述偏差的實際超額收益進行修正,剔除其中偶然的、特殊的因素,取得正常市場條件下因使用商標或利用商譽而取得的超額收益值,當然,其中應包括對未來收益與風險的合理預期。

(四)折現率的確定

由於存在資金的時間價值,等量的貨幣在未來並不具有與現在同樣的價值,所以必須將未來的超額收益進行折現。商譽的評估選用的未來期望收益率主要是折現率和資本化率。折現率適用於一定時期未來收益折算成現值,資本化率適用於永久性、連續的、周期的未來收益。兩者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在實質上是相同的,因此我們統稱為折現率。折現率是商譽評估的重要參數,它的選取直接決定著評估結果。它應體現3方面的影響:資金的時間價值,通貨膨脹的影響,能承擔的各種風險(如財務風險、破產風險等)。

(五)剩餘經濟壽命的確定

經濟壽命是指從評估基準日到資產喪失獲利能力的年限。一般說來,商譽的壽命應與企業的存續期相同,所以一般不專門確定經濟壽命,而視為無限期。當然,由於市場競爭和條件的變化,導致某一商標或某一企業商譽貶值,此時商譽的經濟壽命就會短於法定、合同壽命或法定經營期限。所以,要維持商譽的經濟壽命,需要不斷的資本投入。

三、余值法

(一)余值法及計算

余值法又稱割差法。一般適用於商譽的評估,即先評出企業整體資產價值,扣除企業全部有形資產和可確指無形資產價值,即為商譽的價值,從本質上來說,這種方法也是採用收益法的原理。余值法評估理論的基石來源於'總計價賬戶論',其早期依據的兩個觀點,無論是"整體大於其各個組成部分的總和"、或還是"未入賬資產",都在不同程度上從不同角度揭示了商譽的某些特徵,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其種種缺陷及不合理性便顯示出來。在總計價賬戶觀點下,一個公司的商譽價值計算公式如下:

P=W-Z

式中:P-商譽的評估價值;

W-企業的整體資產評估值;

Z-企業全部有形資產價值和可確指無形資產價值。

對於商標來說,也可採用這種途徑,即商標價值等於企業整體資產價值減去企業全部有形資產和其他可確指無形資產價值。

這里,有三類不同的預期收益:利潤總額、凈利潤和凈現金流量,其財務內涵、計算口徑和計算公式均有明顯差異,因此對同一企業在同一年度也不會是同一數值,估計預期收益和折現率的方法與超額收益法類似。在選取相應的折現率時,要注意與計算口徑的一致。當預期收益是企業的凈利潤時,折現率要選組合利率(即安全利率+風險利率);當以凈現金流量作為預期收益估算企業整體價值時,應選取行業基準收益率為折現率;當以(利潤總額+利息支付)估算企業整體價值時,應選取總資產報酬率為折現率。

余值法還有一個途徑,即先估算企業全部收益,再分別估算各類有形資產、其他可確指無形資產價值及其相應的收益率,從企業全部收益中減去這些資產的收益,即得了商譽所帶來的收益,將其本金化,即得出該商譽的價值。

(二)余值法適用性分析

余值法公式是商譽傳統確認方法的概括,雖然能計算商譽的價值,但得出的商譽並不能真正代表商譽的價值。

(1)余值法公式中購買成本的高低,是經過買賣雙方的談判造成的,體現了不同利益當事人對企業價格的判斷,不僅僅決定於企業的內在價值,而且受到買賣雙方談判條件和談判技巧影響。如果買賣雙方在不等的條件下談判,那麼收購價格倒計出來的商譽必然含有非商譽的因素。比如美國聯合公司(UAL)在市場兼並的交易協商中,從1989年8月至1993年期間,其收購價從37億美元上升至67億美元,而後又跌至51億美元,而此期間該公司的有形資產並沒有重大變化,由此可見這樣計算出來的商譽是不可靠的。

(2)可明確辯認無形資產評估的問題。據筆者對上市公司所做的調查,有些可明確辯認的無形資產並未入賬,幾乎所有上市公司對商標權、專利權等都未入賬。在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造或資產重組中,僅對無形資產的土地使用權進行評估並入賬。隨著經濟的發展,無形資產在企業經營中越來越重要,對無形資產定量研究也得到了重視。這樣,無形資產按照各種分類廣泛得到了分解,美國永安會計公司提供的資料把無形資產分為十六種之多。我國近幾年的有關無形資產評估的專業類書籍,也對無形資產作了細致的分類,並為每類無形資產建立了嚴格、科學的評估體系,就是說隨著無形資產評估技術的發展和無形資產可分解性的提高,商譽的價值變得越來越高。

(3)余值法公式中的各部分資產價值是通過不同性質的評估方法得到的。從預期收益現值法評估出企業整體價值,以成本法或市場法評估有形或無形資產的價值,它們之間評估標准選擇不同,以此推算出,商譽也就不大相同了。所以,上述余值法公式不能正確的評估出商譽。

『肆』 一個上市公司商譽規模高那麼就永遠不會下降嗎

一個上市公司商譽規模高通過計提商譽減值准備或整體轉讓可以下降。

『伍』 光大證券軟體怎麼查看商譽值

這個要看年報中披露的會計報表,按f10

『陸』 商譽高好還是低好

商譽就是前些年,公司買了高溢價的資產(公司),這幾年出現了經營不善或者是導致存貨積壓過多,同時較多的外債無法收回,這樣的一筆名為虧損的資金,就放到了商譽里邊,有的公司沒有商譽,有的公司高達幾十個億的商譽。


從投資者角度,商譽是過去並購事件形成的後遺症,一直留在賬面成為沒有價值的資產才更有欺騙性;公司主動計提減值,反而是對股民更負責的一種做法。


收購的目的是為了未來創造更多的盈利,所有商譽會隨著合並後B公司新創造的現金流和利潤,逐漸減少。在2018年,減少多少是通過減值測試來完成的。但因為減值測試是財務估計的藝術里,隨機性很大的一個事項,審計事務所換一個測試方法,能得出完全不一樣的結論,所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商譽,很可能很多年都沒有減值,一直掛在資產上,那就變成了一項虛增的資產,而實際可能並購帶來的收益並不明顯。這對投資者而言就可能是一種欺騙。


總之,看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最需要關注的就是資產的質量,商譽是資產中最容易有爭議,也最難估值的一項資產吧。類似的還有無形資產,有些公司為了避開很明顯的「商譽」,可能會考慮把溢價收購體現在無形資產中。所以,巨額的無形資產賬面余額,同樣是需要仔細甄別的。

『柒』 具體到商譽攤銷是怎麼個情況商譽的高低代表了什麼

按新的企業會計准則,企業的商譽不能做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入帳,也不予攤銷。

『捌』 商譽怎麼看

『玖』 商譽值到底怎麼算的

商譽的定價原理是購買成本減去被合並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
商譽的經濟含義是收益水平與行業平均收益水平差額的資本化價格。它是由顧客形成的良好聲譽、管理卓著、經營效率較好、生產技術的壟斷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優勢所產生的。

『拾』 企業的商譽價值如何評估

評估方法

當前,商譽的評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割差法。

割差法是用企業的總體價值扣除各項有形資產和可辨認的無形資產價值後的差額,以之來確定企業商譽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只有當企業的總體價值扣除各項有形資產和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後還有剩餘時,才存在企業的商譽價值,這里有兩個前提條件:

①必須首先知道確定企業總價值。

②對企業有形資產以及可確指的無形資產數量和現行估算均具有準確性。這種情況下可用割差法來計算該商譽的價值。主要步驟是:

(1)通過整體評估的方法評估出企業整體資產的價值;

(2)通過單項評估的方法分別評估出各類有形資產的價值和各項可確指的無形資產的價值;

(3)在企業整體資產評估價值中扣減掉各單項有形資產及單項可確指的無形資產的價值之和,其剩餘即是企業商譽的評估值。

二、超額收益法。

超額收益法是以改組企業的超額收益為基礎,以之評估企業商譽的方法。

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直接用企業超過行業平均收益來對商譽進行估算,理論依據是商譽的定義。根據企業獲得超額收益的年限不同,這種方法一般可進而分作兩種方法:

1、超額收益資本化法。在對經營狀況好,收入穩定的永續性企業商譽進行評估時,可採用此方法。步驟是:

①分別評估出企業各單項有形資產與單項可指無形資產的價值,並求出它們的加總值;

②合理確定行業平均收益率ih;

(10)怎麼看上市公司的商譽數值高低擴展閱讀

商譽的初始確認的會計處理

1、在新准則體系下,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涉及到商譽的會計處理。

中國新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中規定:「購買方對合並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可以看出,中國就商譽的初始確認及計量與國際會計准則的規定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差額式的間接計量。

按照中國新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涉及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首先應區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對於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新准則規定相關資產和負債均以賬面價值計量,合並溢價只能調整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並不確認商譽。

2、非同一控制下合並成本的內容。

根據新准則第20號,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購買方在進行賬務處理時應分別根據准則確定合並成本以及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並比較兩者之間的大小。其中合並成本應包括以下三項內容:

(1)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

(2)為進行企業合並而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

(3)合並合同或協議中所約定的未來事項對合並成本的可能影響金額,但該金額計入合並成本的前提是:在購買日能夠合理估計該未來事項很可能發生並且對合並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

若合並成本大於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則應當將其差額確認為商譽;而若前者小於後者,則首先應對兩者的計量進行復核,如果經復核後前者仍然小於後者,則將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也就是說,新准則對於正商譽和負商譽採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於正商譽,新准則規定要單獨確認為一項資產。結合第2號准則的要求,在確認商譽的同時還應對按合並成本所確定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進行相應的調整。對負商譽沒有採用遞延收益的方式分期計入損益,而是在合並當期一次性計入損益。

不形成母子公司關系的企業合並交易,即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購買日購買方的賬務處理中就能夠單獨確認商譽,從而在合並後存續企業的單獨資產負債表中單項列示,而形成母子公司關系的控股合並交易。

因在合並日賬務中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入賬的合並成本中就包括商譽價值,所以在合並日購買方的單獨資產負債表中商譽並未單獨列報,而是包含在「長期股權投資」項目中,而在合並日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才需要單獨列報合並商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譽評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譽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上市公司的商譽數值高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民間融資合法化 瀏覽:370
怎麼看個股的融資余額 瀏覽:980
支持企業融資的工作措施 瀏覽:129
如何賣股票不 瀏覽:914
宜興市金融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777
金融機構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困難 瀏覽:489
深圳薩摩耶金融公司地址 瀏覽:345
再融資新政實行日期 瀏覽:481
融資租賃資產管理招聘 瀏覽:991
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站開展宣傳 瀏覽:904
第一黃金網投資幣57五分 瀏覽:289
金融機構稅前壞賬計提比率 瀏覽:176
mobikeofo融資 瀏覽:371
華發股份研究報告珠海唐家灣 瀏覽:281
怎麼解除微信金融服務 瀏覽:75
居民中長期貸款包括哪些 瀏覽:485
中海達融資融券 瀏覽:988
外匯入金私人賬戶怎麼追回 瀏覽:185
女性貸款秒批口子 瀏覽:989
汽車4s店融資經理職責 瀏覽: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