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2014年香港新上市公司

2014年香港新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11-03 15:05:15

1. 有人知道香港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截止2007年10月31日香制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數量總數為1220家(包含主板和創業板)(5562個證券品種),請見香港聯交所的統計數據頁面:
http://www.hkex.com.hk/data/markstat/mkthl200710.htm
其中,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截止10月31日是193家(196個證券品種),請見GEM板的統計數字頁面:http://www.hkgem.com/statistics/ms1/e_MktHighlights.html

2. 香港是哪年有股市的剛開始有哪幾家上市公司

香港股市發展歷史

1866年 非正式證券交易市場成立。
1891年 香港經紀協會成立,證券交易市場正式開始。
1914年 香港經紀協會易名為香港經紀商會。
1921年 香港第二間交易所 — 香港股份商會成立。
1947年 兩所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合力重建二次大戰後的香港股市。

60年代銀行風潮令不少公司被迫減少向銀行借貸,轉向股市集資,從此活躍了香港股市。
1969年 遠東交易所成立。

70年代 港股於73年創1774.69點新高後74年暴跌至150.11點。同期兩間證券交易所成立。
1970年 金銀證券交易所成立。
1971年九龍證券交易所
1973年 大市於3月9日創出1774.69點新高後,因假股票及石油危機而大跌至1974年的150.11點。
1976年 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讓投資者可透過逾130家交易所參與者買賣期貨及期權合約。

80年代 港股經歷三次大起大落,分別於81年、87年及89年。同期四間證券交易所合並成為香港聯合交易所。
1980年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
1981年 物業市道強勁帶動港股見1810.20點的高位,但由高通脹帶來的高息潮使香港地產陷入低潮,加上97回歸問題使港股大跌至1982年12月的676.3點。
1984年 中英草簽了中英協議,物業市道復甦,出口轉旺及中國大陸開放,帶動香港經濟,港股重拾升軌。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九龍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合並,並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同年港股沖破73年及81年高位。
1986年 10月1日港股見3968.7點高位後因美國股災及香港停市,港股大挫至12月的1973.96點。
1987年至89年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成立。同年年中港股升至3329.05點,其後因突發事故而下挫至2022.15點。

90年代 港股經歷兩次大起大落,分別於93年及97年。98年港府更因抗衡炒家操控本港金融市場而入市購買逾千億藍籌股票,令恆指由6454點反彈。
1990年 港股7月見3559.89點後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而下跌。
1991年 11月後中英達成新機場備忘錄,港股因海外資金相繼入市而逐步上升至92年8月的9239.67點。
1992年 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投入服務。
1993年 外資大量湧入,恆指急升12599點。
1994年 17間上市公司股份可沽空買賣。同年因美國突然加息,外圍債券市場下跌及部份資金撤離香港,令恆指挫40%至接近6900點。
1995年 期權交易市場成立。同年美息見頂及香港公司盈利回升,港股亦回升。
1997年 恆指見16820點新高後,因國際炒家狙擊港股匯而急挫五成,港息更一度抽高至300厘。
1998年8月 港府入市干預,買逾千億藍籌以抗衡炒家操控港股、匯市及息口,令港股反彈至00年初的18000點。
1999年 創業板股票市場於年底成立。

千禧年 港股升至18000點後回落至現時的12000點水平;創業板指數更跌至7月份的239點新低。
2000年中 香港聯合交易與香港期貨交易所實行股份化後,與香港中央結算合並成為香港交易所,並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上市編號:0388)。同年由於加息、原油價升及科網股泡沫爆破,港股由18000點下跌至14000點水平後於14000點至16000點之間徘徊,創業板則由3月份的逾千點高位下降至年底的300點水平。
2001年 美國經濟放緩拖累本港經濟,加上 「911事件」發生,令港股由年初的16000點水平持續下跌,最低跌至8894點。
2002年 美經濟自谷底大幅反彈,於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季錄得6.5%的增長,帶動港股一度升至12000點水平。惟其後受美經濟增長減慢甚至有機會陷入雙衰退的危機,加上美會計丑聞不斷,美股道指於7月跌至7533點低位,港股亦回落8772點低位。
2003年首8月 恆指因SARS疫症肆虐本港而跌至8332點低位,其後大陸放寬國內人士到港旅遊的限制及推出CEPA等多項利好政策,令恆指大幅反彈至萬點以上。

3. 香港上市公司有哪些分類

為了提高證券市場的信息質量,規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信息,中國回證監會公答布了《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應該說,《指引》對上市公司的分類較原來兩地交易所的行業劃分更加細致,並且參考和借鑒了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國際產業分類、北美產業分類標准和摩根斯坦利全球行業分類等國內外權威行業劃分標准。然而,不少證券業專業人士認為,目前兩地交易所公布的分類結果仍有值得商榷之處。按照《指引》的規定,上市公司分類的原則與方法是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為分類標准。當公司某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則將其劃入該業務相對應的類別。當公司沒有一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時,若某類業務營業收入比重比其他業務收入比重均高出30%,則將該公司劃入此類業務相對應的行業類別。

4. 香港上市公司年報一般什麼時候發

香港公司年報是指香港公司注冊滿一年後,該公司必須根據公司股東、董事、法定秘書、注冊地址等資料做一份公司周年申報文件向香港公司注冊處每年申報一次,不等同於香港公司報稅。

香港公司注冊滿一周年必須到香港政府領取新的商業登記證及遞交年報,因為商業登記證的有效期限只有一年,所以必須每年都要去政府領取。如果已經過期一個月仍然沒向政府遞交年報及換商業登記證,政府就會產生罰款。然而香港公司的做賬報稅也是每年結一次賬,出一次核數報告的。除了第一年的會計期間最長可以18個月(有些公司只有 16個月),第一年的結帳日可根據公司的注冊日期來定,以後是一周年結帳。香港公司年報要符合《香港公司法》的要求來進行。

5. 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你可以登錄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官方網站上查詢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信息。

以下是網站上市公司查詢頁鏈接: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advancedsearch/search_active_main_c.aspx

該頁面公告稱:
上市公司公告進階搜尋可供搜尋自1999年4月1日起由主板及創業板上市發行人根據上市條例披露
要求而發出的公司公告、股東通函及其他公司信息(如年報及上市招股書)。請注意,由於在2002年2月15日前部份公司信息並未強制要求提交電子檔案,所
以閣下的進階搜尋結果也許未能包括該等公司信息在內。為簡化搜尋參數的輸入,請到上市公司公告簡易搜尋以搜尋最新或過去七天的上市公司文件。

6. 香港上市企業的董事會要求和內地有哪些不同

「H股公司」指那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注冊成立並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批准來港上市的公司。這些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以港幣或其他貨幣認購及買賣的中國內地企業股份稱為「H股」,自從《上市規則》列載有關H股的上市規定後,「H股」一詞已為市場接受並廣泛使用。「H股」中的「H」字代表香港(Hong Kong)。 「紅籌公司」指至少有30%股份由中國內地實體直接持有的公司;及/或該公司由中國內地實體透過其所控制並屬單一最大股東的公司間接持有;又或由中國內地實體直接及/或間接持有的股份合共不足30%,但達到20%或以上,而與中國內地有聯系的人士在該公司的董事會內有重大影響力的公司。中國內地實體包括國營企業及由國內的省、市機關所控制的實體。 簡單來說 H股是在內地注冊香港上市,記帳本位幣人民幣,沿用國內會計准則紅籌股香港注冊,香港上市,記帳本位幣港幣,香港會計准則,主要資產在內地 ...

7. 香港上市公司一共多少家

500多家上市公司吧
准確的數字不好說,因為公司不斷上市,但有的也能下市。

8. 香港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時間表

根據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第十三章規定:

中期財務報告:該財政年上半年結束後,3個月內提交中期財務報告
年報:該財政年結束後,4個月內提交年報

具體哪一天,可以直接查詢英為財情的財報日歷

全球上市公司財報日歷

9. 截至2013年香港上市中小企業有多少

香港成為2013年全球
第二大IPO上市地

李焱

圖為行人從香港恆生指數電子顯示屏前走過。 新華社資料圖片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李焱)憑借6宗超大型上市項目,2013年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IPO上市地,較2012年的第四位前進了兩位。這是專業服務機構德勤昨日發布的香港2013年IPO數據顯示的結論。

截至2013年12月31日,香港市場共有104隻新股上巿,融資為1689億港元,較2012年62宗IPO融資900億港元,新股數量和融資額分別上升68%和88%。盡管巿場對可能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廣泛猜測,以及中國經濟數據轉弱導致IPO活動從2013年第二季度中期起放緩,但自去年9月中國大陸和美國發布利好經濟數據後,IPO活動開始穩步回升。在2013年11月召開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出台了改革措施決定,顯著提升了巿場對中國經濟中長期前景的信心,這對維持IPO窗口至2013年年底至關重要。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華北區主管合夥人林國恩先生表示:「盡管香港IPO市場於2013年在許多方面表現出色,但與紐約證券交易所相比仍有一段距離,未能夠摘取IPO寶座。2013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融資額幾近翻倍,增長97%,從2012年的1788億港元增至3523億港元,IPO數量增加50%,從2012年的80宗增至120宗。」

預計香港市場IPO勢頭今年一季度將得以持續。受到2013年10月1日生效的新保薦人條例推動,申請上市公司數量在2013年7至9月份大幅上漲。對於未能趕及在2013年年底前上市的公司將會極力爭取在2014年第一季度上市。同期,市場將迎來一家能源與資源公司的大型IPO項目,計劃融資超過300億港元。

H股上市依然為巿場提供巨大機遇。在2013年的6宗超大型IPO中,5宗是H股發行,其中4宗是金融服務機構。這個趨勢將於2014年延續下去,德勤預計有4—5家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將赴香港上市。

能源與資源以及醫葯行業的國有企業H股上市,以及大型消費企業的上巿項目將有助於香港在2014年預計實現85—100隻新股上市以及1700—2100億港元的融資額。

A股IPO市場自2012年11月開始停滯,德勤預計2014年將有200—230家在審企業可以完成發行,總融資額約為1500—1700億人民幣。有望首批上巿發行的50家企業中,超過一半(58%,29家)的企業將在深圳創業板上市,32%(16家)的企業將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10%(5家)的企業將在上海主板上市。大多數潛在上市項目(62%)將來自製造業(32%)及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30%)。鑒於市場看好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前景,以及2013年創業板公司的理想表現,相信該行業的企業可享有更高的估值。

閱讀全文

與2014年香港新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參股瑞達期貨股東 瀏覽:619
通達信幅圖黑馬線指標公式 瀏覽:337
農行期貨出金時間 瀏覽:267
電匯匯率與現鈔匯率的關系 瀏覽:43
金融信息咨詢服務是幹嘛的 瀏覽:301
杠桿的阻力點和動力點 瀏覽:947
銅產品的出廠價格 瀏覽:156
鹽酸能溶解貴金屬嗎 瀏覽:166
做期貨推廣好不好 瀏覽:596
交易所平台 瀏覽:423
電信託管伺服器價格 瀏覽:489
支付寶的基金和理財哪個收益好安全 瀏覽:232
鄭醇期貨1909最新價格 瀏覽:173
陝西煤業歷史最高價格 瀏覽:450
陳浩指標 瀏覽:327
長江證券上市咨詢 瀏覽:606
2019興業銀行最新理財產品 瀏覽:228
天津瑞茂通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452
恐怖融資界定始終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瀏覽:50
硫醇甲基錫的價格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