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祥的人物事跡
1998年7月24日,王祥臨危受命,正式出任岳陽造紙廠廠長。上級領導的信任、企業的艱難困境、幾千名職工期盼的目光,聚集在王祥身上。他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毅然踏上重振國企的征程。王祥經過三年艱難的脫困期、三年的振興發展期,企業從原來的潛虧1.6億元,到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34億元,利稅30多億元。產量從6萬多噸增加到60萬噸,總資產從6億多元增加到70多億元,凈資產從1.9億增加到32億,實現利稅3億元。如今,泰格林紙集團已形成以制漿造紙生產為主導產業,林業、機械製造、科研、商貿、港口運輸貿易及物流於一體的有大型綜合企業。集團旗下的岳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上市。集團成為國520戶重點企業和湖南省加快工業化進程而實施「十大標志性工程」的重點龍頭企業,一躍成為中國造紙業領軍企業之一。王祥上任之初便深刻地感受到,面對一個有40多年歷史的國有老企業,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的舊觀念和舊體制根深蒂固。沒有思想觀念的革命,就不可能經得起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他果斷地領導了一次又一次思想觀念的變革。王祥上任之初,便大膽調整生產和銷售思路,根據市場變化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這一看似簡單的思路,後來成為企業脫困的關鍵。他認為,許多國企改革之所以半途而廢,很多是因為改革不夠深入、徹底。為此在改革之初,公司就實行了全員聘用制度和薪酬制度。全面推行談判工資,公司職員根據各自崗位和貢獻與集團協商談判確定工資薪酬,拉大內部分配差距,實行內部淘汰制。造紙工業一直因為大量消耗木材資源、水資源並產生污水排放,被認為是對環境影響較大的產業。如何將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結合起來,是擺在中國造紙業面前一道難題。王祥始終在思考、關注、努力解決著這個難題。為此,王祥和同仁們較早提出和踐行著「林紙一體化」的思路。2000年,他提倡主持召開了全國性林紙一體化研討會,將這一新的產業理念推向全國。被譽為「黑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明庥對「林紙一體化」實施給於高度評價。他認為,「林紙一體化」營造速生林不僅增加農民收入,還可以提高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和環境惡化。2004年6月,集團又投入大量資金建成岳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林業科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