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至正股份發行前股東成本

至正股份發行前股東成本

發布時間:2021-11-04 17:13:45

A. 公司上市的時候所募集資金歸誰

誰花的錢就歸誰,問題是誰是大股東。大股東就是代表全體股民的執行者(大股東說了算)給你舉個實際點的例子你就知道了
股票市場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散戶,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中小股民;另一種人是「主力莊家」,是擁有大資本的富人,也就是包括基金在內的張三、李三們。什麼是牛市?以上海綜合指數為例:2005年的底的時候,不到1000個點,現在是3000多個點,什麼意思?2005年滬深兩地股票總市值不到1萬個億,現在是30萬個億,假如股票支數一樣,就等於原來的股票平均由1塊錢漲到了30塊錢,當然,這兩年還發行了一些股票,漲幅沒有那麼大。按理,算帳面值,誰都會賺錢?可散戶們為什麼80%又虧了呢?簡單地說,就是高買低賣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想一想,上證指數從2007年10月的6000多點,攔腰砍一半,下降到了現在的3000多點,也就是說股民們平均起來要虧50%。這是怎麼跌下來的呢?是主力莊家撒退造成的。為什麼要撤?賺得差不多了,從1000點到6000點已經有6倍了。那麼散戶呢?恰好相反,6000點時候,證券交易廳里擠滿了黑壓壓的人頭,新開戶的人絡繹不絕,證券公司的人星期天都不能休息。是什麼?一個拋一個接,莊家拋得差不多了,就開始暴跌,到現在為止,莊家手裡的股票肯定不多了。現在,證券廳里人頭呢?不多了。干什麼去了?捂著股票不做聲了。現在還好,再過年把時間跌到底,散戶們就會象猩猩一樣望著香蕉,再也不動了,這就是熊市,到證券廳里鬼影子都不見的時候,就是熊市的谷底。那麼,散戶為什麼一定會虧呢?熊市的時候,誰也不敢也不會去碰股票,要等到漲了,聽說有人賺錢了,才慢慢有人進去,越漲人越多,直到瘋狂,這是散戶。莊家呢?熊市的時候,悄悄里進去,然後,等你散戶都瘋狂了又悄悄地出來。散戶為什麼不能象莊家一樣呢?因為你沒有能力控制一支股票的漲跌,所以,就要分析哪支股票會漲,去跟風,而莊家利用的恰好就是這種心理,哪個散戶會認為自己愚蠢呢?個個都只會認為自己聰明,所以,莊家與散戶就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就有了什麼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什麼潛力股、績優股、垃圾股,什麼鋼鐵股板塊、科學技股板塊,什麼籠頭股、黑馬股,什麼KDJ、RSI等等,這樣就產生了另一個群體,什麼專家,咨詢師,在報紙、雜志等媒體上,發表分析評論,說哪只股票會漲,哪只股票會跌,股指會漲到10000點,散戶們當然就深信不疑,這些東西有用嗎?都是騙人的。莊家利用的就是這個,在媒體講科技板塊成長性如何如何的好的時候就出貨,在說大盤股股性如何如何不活躍的時候就悄悄地建倉。散戶呢?恰好總是會踩錯節奏。

所以,單就炒作股票而言,其實,就是一種投機,是莊家與散戶在博奕,說得再透一點就是窮人與富人一起在玩賭博游戲,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乾脆就講:中國股市連賭場都不如。
為什麼連賭場也不如呢?
有一本書叫《基金黑幕》,是一個叫「保護中小股民組織」利用「美人計」從基金經理那裡挖出來的絕秘,是講基金如何操控股市,把散戶的錢如何騙到手,然後又如何淘空基金輸送給內部人的。其中講到:2000年10月,華夏證券在太極集團(600129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每股16到17元價位時開始一路建倉,截至2001年12月31日,成為太極集團第一大流通股股東。一個月後,連拉兩個漲停板,股價躥升至22元,次年再拉升至29.85元,在2002年「624」行情中達到37.99元的歷史高位。

華夏基金是誰的?中小股民的,如果高位獲利了結,賺的錢就還是中小股民的,只是從甲手裡轉到了乙手裡,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請看,此前,華夏證券高管的內部人,在股價16元以下就大量建滿了「老鼠倉」,這時,華夏證券開始邊建倉邊推高股價。股價升到25元以上時,內部人開始賣出,但多數還在等待30元以上,由於大盤下跌,散戶股民跟風很少,內部人又想賺大錢,要在30元以上才賣出,所以華夏證券不得不在高位護盤。在這期間,內部人是只賣不買,就是只賺不賠,華夏證券是只買不賣,就是只賠不賺。當內部人賣完了,華夏證券也就開始賣了,股價一路下跌,最後狂瀉至每股3.7元。其中,某經理賺了3000萬。

華夏證券呢?到2005年止虧損80個億。

所以,中國股市從開市到現在近20年來,所有的散戶,也就是真正的股民從來都沒有逃脫80%虧損的命運。所以,中國股市,也就如此這般地造就了一批批的富人,也如此這般地造就了一批批的窮人。

B. 3.3元一隻的原始股,我買了五萬元,上市後怎麼計算自己的錢

股價升到了4元一股,3.3元買的,那每股賺0.7元,然後除去應交的稅,餘下的錢就是你賺的。大佬身家蒸發,就是股價暴跌,他們持有的股份和原先相比減少了多少。不管股價如何,在沒有拋出變現之前,都不算數。就算每股漲到50,身家瞬間百萬,但如果沒有拋出變現,身家也是沒啥用。
拓展資料:正常股票面值都是1元一股,原始股通常溢價水平較低,按照你的購入價,溢價應該是3.3倍。 如股票正式上市交易,需要按照市場交易價格減掉你的買入價格後,扣除相應稅費,就是你掙得錢。 如需要簡單估算就是賣出價減買入價。對有意購買原始股的朋友來說,一個途徑是通過其發行進行收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公司發起人認購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 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由於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一年內不得轉讓,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
如果原始股為1元,持有一萬股,之後漲到一股一百多元的時候,可以賺上一百多萬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原始股不一定是持有者之前持有的一萬股,因為其中有可能有多次的送股和增股等情況,具體的數據會顯示在持有者的資金賬戶裡面,如果僅僅只是擁有股東卡,可以選擇一下證券公司,開戶指定後,所有的數據均會顯示出來。 此外,股票上市以後不是馬上就可以出售的,如果不是控股股東,那要等到一年以後原始股才可以解禁出售,如果本人是董事監事或者監理人員,那在一年以後原始股可以解禁,但是每年轉讓股份不能超過25%,離職內半年不能轉讓。
看承銷商資質:購股者要了解承銷商是否有授權經銷該原始股的資格,一般有國家授權承銷原始股的機構所承銷的原始股的標的都是經過周密的調研後才進行銷售該原始股的,上市的機率都比較大;反之,就容易上當受騙。 企業經營情況:購股者要了解發售企業的生產經營現狀。了解考察企業的經營效益的好壞可從企業的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利潤總額等項情況去看,這些數字都能在企業發售股票說明書中查到。
個人建議:公司發起人持有的股票為記名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一年之後的轉讓應該在規定的證券交易場所之內進行,由股東以背書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轉讓。 對社會公眾發行的股票,可以為記名股票,也可以為無記名股票。無記名股票的轉讓則必須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轉讓。一些違規的股權交易大多數是以投資咨詢公司的名義進行的,而投資咨詢機構並不具備代理買賣股權的資質。

C. 關於股票上市前和上市後股本和每股凈值的變化

上市之前每股凈資產=1億元/1億股=1元

1、(新發行股票)上市之後每股凈資產=(1億股*1元+2000萬股*8元)/1.2億股=(1億+1.6億)/1.2億=2.16元

2、(中國移動上A股模式)上市之後每股凈資產=(0.8億股*1元+2000萬股*8元)/1億股=(0.8億+1.6億)/1億=2.4元
按照會計准則規定,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股份是按成本價格計算。當然你的發行價是假定的,實際上是融資規模是有規定的。

D. 企業融資的時候,發行多少數量的股數和每股價格根據什麼決定的啊

你好,
1、發行多少數量的股份,應該是在企業股份制改革完成以後要做的事情;
2、如果企業完成股分制改造。那就有了一定的原始股東與數量。這是一個基數;可以在此基礎上與其他投資人談融資入股的事情;
3、一般來說,公司凈資產是決定性因素之一,用來判定上市融資數量與價格;
4、市場對公司的估值也是決定發行數量與價格的因素之一;
5、發行當時的市場大趨勢也會左右一個公司發行數量與價格。如近期一家鉬業公司的發行價就從六元下調至三元。這就是市場定價的結果。

E. IPO一般能募到多少股

1、上述說法是不正確的,應該是——IPO一般能募到多少資金。公司發行股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募集公司未來的發展資金。
2、IPO是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英文簡稱。至於公司發行多少股票是由公司的資產總量決定的,不能任意或隨意發行多少股票。

F. 股份公司上市前後的資本有變化嗎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1\如果公司要上市,該公司自成立後應持續經營3年以上,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
人民幣3000萬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3億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吸納進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發行前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
問題1:該公司在上市的時候是按照現有的1000萬資產就只發行1000萬股呢?還是可以增發股票,比如雖然現有資產只有1000萬,但可以發2000萬股或者3000萬股或者更多?
可以增發股票,但是發起人的認股數不得低於總股本的35%。
問題2:如果可以增發股票?可以增發多少股票?增發數量依據的標準是什麼?增發後,原股東的資產有沒有變化?持股比例有沒有變化?會影響原股東的股權嗎?
增發的股票最終折算的發起人股份不低於總股本的35%就可以了,這是公司法和證券法規定的。增發後,如果原股東不認購,那他的實際資產沒有變化,但是持股比例肯定變小了。當然會影響到原股東的股權了。比如原公司1000萬,法人持有80%,就是800萬,現在增加發行股票,增發了2000萬股,如果法人不認購增發的股票,那總股本就有3000萬了,800/3000,就只有26.67%了,這樣都不符合公司法的規定了,因為發起人認購的股本不能低於35%,就算原來的1000萬都是由不同發起人集體購買的,如果都不認購新股,那1000/3000也不到35%了,這樣,證監會是不允許的。
你想如果原股東的股份這么低,他還有什麼決定權啊,分配股利也是按照持股比例分配的亞。

G. 在主板發行新股,公司股本總額至少是多少3000萬還是5000萬怎麼在看到兩種說法都有

《公司法》規定了一個公司要上市的基本條件:公司股本3000萬以上,持1000元以上的股東在1000人以上,公司最近三年內無偷稅漏稅的事件、業績良好。根據《證券法》: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百分之十以上。 25%和10%都是指發行後的,如果發行前股份數是45000萬,發行5000萬股就可以了。
拓展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五十條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公開發行; (二)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三)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百分之十以上;
1、總股東本由具有證券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公司凈資產的結果,一般以1元1股設計。公司發行前股東總額必須在人民幣3000萬元以上才能申請上市 2、有必要考慮原股東想要銷*的股份數來確定股票發行量,原股東長期看本企業的話,發行數可能不太多。因為發行數量過多會影響原股東的控股權 3、確定股票發行量需要看市場實際情況。例如,在市場行情爆發,股價收益率高的情況下,可以發行更多的溢價,相反發行的時候少或者只能放棄發行。
有關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本總額不少於多少,公司上市必須合作的中介機構是律師、注冊會計師和券商。以股本5000萬元的公司上市比例收費,律師費20萬左右,注冊會計師收費50-100萬,券商中介費大約200萬。公司上市面上是個漫長的過程,從聘請律師整理有關法律文件啟動上市工作之日起算,包括注冊會計師的各種審計工作、律師的法律工作、到券商介入上市前輔導推薦,到完成上市工作,至少需要1年時間。創業板與主板上市條件的比較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並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現就創業板. 主要區別表現在經營時間、財務要求、股本要求、業務經營、公司管理這五個方面。 . 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於30%,主板和中小板則要求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
常見問題: 總之,公司上市的股東總數需要根據公司的凈資產來確定,股票發行量需要考慮原股東想賣出的股票數量和市場實際情況等來確定。

H. IPO首發多少比例的股份,有沒有上限規定。如發行前股本4億,可不可儀IPO發行1個億股本還是只能發10%以上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相應證券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

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有限責任公司在申請IPO之前,應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一種獲得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允許私人公司將它們的股份向公眾銷售。

這些股份被認為是「自由交易」的,從而使得這家企業達到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要求條件。 大多數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對上市公司在擁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數量的股東人數方面有著硬性規定。

(8)至正股份發行前股東成本擴展閱讀: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相應證監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有限責任公司在申請IPO之前,應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估值模型

就估值模型而言,不同的行業屬性、成長性、財務特性決定了上市公司適用不同的估值模型。較為常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收益折現法與類比法。

所謂收益折現法,就是通過合理的方式估計出上市公司未來的經營狀況,並選擇恰當的貼現率與貼現模型,計算出上市公司價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現模型(DDM)、現金流貼現(DCF)模型等。

貼現模型並不復雜,關鍵在於如何確定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和折現率,而這正是體現承銷商的專業價值所在。

所謂類比法,就是通過選擇同類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P/E即股價/每股收益)、市凈率(P/B即股價/每股凈資產),再結合新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如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來確定上市公司價值,一般都採用預測的指標。

市盈率法的適用具有許多局限性,例如要求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要穩定,不能出現虧損等。而市凈率法則沒有這些問題,但同樣也有缺陷,主要是過分依賴公司賬面價值而不是最新的市場價值,因此對於那些流動資產比例高的公司如銀行、保險公司比較適用此方法。

在此次建行IPO過程中,按招股說明書中確定的定價區間1.9~2.4港元計算,發行後的每股凈資產約為1.09~1.15港元,則市凈率(P/B)為1.74~2.09倍。除上述指標,還可以通過市值/銷售收入(P/S)、市值/現金流(P/C)等指標來進行估值。

通過估值模型,可以合理地估計公司的理論價值,但是要最終確定發行價格,還需要選擇合理的發行方式,以充分發現市場需求,常用的發行方式包括:累計投標方式、固定價格方式、競價方式。

一般競價方式更常見於債券發行,這里不做贅述。累計投標是國際上最常用的新股發行方式之一,是指發行人通過詢價機制確定發行價格,並自主分配股份。

所謂「詢價機制」,是指主承銷商先確定新股發行價格區間,召開路演推介會,根據需求量和需求價格信息對發行價格反復修正,並最終確定發行價格的過程。一般時間為1~2周。

例如此次建行最初的詢價區間為1.42~2.27港元,此後收窄至1.65~2.10港元,最終發行價將在10月25日前確定。詢價過程只是投資者的意向表示,一般不代表最終的購買承諾。

I. 原始股的價錢是怎麼定的

原始股一般按照每股面值元人民幣計算。

原始股的每股價格因為股份制公司實行股份制時間的長短不同,價格也會不同。如果其後1股送1股的話,那麼它的成本就變成了0.5元/股了。

以富臨為例:期間有過一次10股送2股,還有過一次10股送10股,那麼它現在的原始股成本就是1元除以1.2再除以2,即現在他們的原始成本就是0.416元/股,倘若按照現在8塊的價格賣的話,相當於翻倍了19.2倍。

如果在上市之前,公司多次送轉股,那麼,原始股的每股價格極可能攤薄至每股0.20元,甚至0.05元。


(9)至正股份發行前股東成本擴展閱讀: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

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通過上市獲取幾倍甚至百倍的高額回報。通過分紅取得比銀行利息高得多的回報。

對有意購買原始股的朋友來說,一個途徑是通過其發行進行收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公司發起人認購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

由於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一年內不得轉讓,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

另外一個途徑即通過其轉讓進行申購。公司發起人持有的股票為記名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一年之後的轉讓應該在規定的證券交易場所之內進行,由股東以背書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轉讓。對社會公眾發行的股票,可以為記名股票,也可以為無記名股票。

J. 一家公司如何在多家交易所上市同一塊資產在多家交易所上市,比如之前股東控股,到新交易所,怎麼計算

股票不論是在哪個市場買的,只要是普通股權利都是一樣的,分紅按持股比例分配。

閱讀全文

與至正股份發行前股東成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期貨推廣好不好 瀏覽:596
交易所平台 瀏覽:423
電信託管伺服器價格 瀏覽:489
支付寶的基金和理財哪個收益好安全 瀏覽:232
鄭醇期貨1909最新價格 瀏覽:173
陝西煤業歷史最高價格 瀏覽:450
陳浩指標 瀏覽:327
長江證券上市咨詢 瀏覽:606
2019興業銀行最新理財產品 瀏覽:228
天津瑞茂通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452
恐怖融資界定始終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瀏覽:50
硫醇甲基錫的價格 瀏覽:369
宏源期貨烏魯木齊營業廳客服電話 瀏覽:519
晉中銀鑫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572
工行法人理財產品最新 瀏覽:155
股票市場 瀏覽:879
股東查賬如何發現問題 瀏覽:236
融資融券打新舉例 瀏覽:900
2019公司境外匯款的規定 瀏覽:616
600664股票價格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