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首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占發行後總股本的多少有什麼規定嗎
上市公司如何確定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依法應遵循以下幾點:
1、公開發行:
發起人認購股本數額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35%,認購數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向社會公眾發行部分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25%;公司職工認購的股本數額不超過向社會公眾發行股本數額的10%。
2、配股發行:
(原有股東按比例認購配售股份)
一次配股發行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前一次發行並募足股份後普通股總數的30%。
另外增資發行的規定如下:(並未規定發行數量)
增資發行(發行新股票增加資金)
除應符合首次發行所需條件外,還應符合:
①前一次公開發行股票所得資金的使用與其招股說明書中所述的用途相符,
並且資金使用效果良好。
②距前一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時間不少於12個月。
③從前一次公開發行股票到本次申請期間沒有重大的違法行為。
大多數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對上市公司在擁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數量的股東人數方面有著硬性規定。總股本是指上市公司的所有股本數量,包括已上市流通的股本和未上市流通的股本。
股本的數量沒什麼規定,也就是說因為公司規模不同凈資產是一定的發行的股份數量越多每股凈資產就越少相對的把一個蛋糕分成若干份分得越多每份含量也就越少。
確定一個將上市的公司的股本是通過會計師事務所核算出來的公司總資產決定(就是)總股本。
新上市股票發行價格平常是這樣演算的(以至今的中小企業板為例):
P=A×40%+B×20%+C× 20%+D×20%
式中:P=發行價格,A=公司每股稅後純收益×同類公司最近3年均勻本益比(市盈率),B=公司每股股利/同類公司最近3年均勻每股股利,C=近期每股凈資產值,D=預估每股股利/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㈡ 注冊資本和發行股份有何區別和關系
注冊資本是要先向政府注冊登記。發行股份是當資本登記後而發行的股份,所以發行股份不會超過注冊資本。股東須按照所佔的股份比例繳足發行股份,而不是按注冊資本計算。公司未來需承擔的債務責任也是以發行股份來計算的。瑞豐德永幫助企業節省注冊費用、降低投資成本。
㈢ 總股本和總股數有什麼不同啊
總股本,包括新股發行前的股份和新發行的股份的數量的總和。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總股本 capitalization。亦作:資本總額。公司資產的總價值,包括股本金、長期債務及經營盈餘所形成的資產。
總股數是指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總數量
股價=公司總資產/流通總股數
每股收益=盈利總額/總股數.
㈣ 請問總股本和總股份有什麼區別
總股本 :資本總額。公司資產的總價值,包括股本金、長期債務及經營盈餘所形成的資產;而總股份則是公司總持有股數。
一、總股本定義:
包括新股發行前的股份和新發行的股份的數量的總和。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總股本 capitalization。亦作:資本總額。公司資產的總價值,包括股本金、長期債務及經營盈餘所形成的資產。
二、總股本和流通股本的關系
總股本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全部股票所佔的股份總數,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於全流通股份來說總股本=流通股本.
三、總股本的大小與股價的關系
總股本大的話,而且流通股本大的話,莊家不易控盤,該股不易成為黑馬.相反,總股本小,而且流通股本相對來說佔有較小的比例,那麼莊家很容易吸籌建倉,能快速拉升股價,成為黑馬的機率較大.如果沒莊家的介入,股本大的價格波動相對股本小的價格波動要小一些.
㈤ 總股本大小與股價有什麼關系呢
假如沒莊家的介入,股本大的價格動搖相對股本小的價格動搖要小一些。那麼總股本大小與股價有什麼關系呢?
總股本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全部股票所佔的股份總數,流轉股本或許僅僅其間的一部分 ,對於全流轉股份來說總股本=流轉股本。
總股本大的話,並且非流轉股本小的話,莊家不易控盤,該股不易成為黑馬。相反,總股本小,並且非流轉股本相對來說佔有較大的份額,那麼莊家很容易吸籌建倉,能快速拉升股價,成為黑馬的機率較大。假如沒莊家的介入,股本大的價格動搖相對股本小的價格動搖要小一些。
相關概念分類
額外股本:公司章程設定的能夠合法發行的最高股本數額。
已發行股本:公司現已依法向股民發行的股本數額。
發行在外股本:公司現已依法向股民發行的並一直持有股本數額。
庫藏股:公司現已依法向股民發行但由公司回收沒有刊出的股本數額。
已認股本:投資者依據合同分期認購但股款沒有全部繳入的股本。
股本(capital stock)或實收本錢(paid-in)
基本關系
額外股本 已發行股本 發行在外股本。
已發行股本=發行在外股本 庫藏股。
所有者繳入的本錢,在金額上與注冊本錢共同。與股份公司的股本的性質相同。
實收本錢的計價以所繳入的財物的價值為根底,其自身無法獨自計價。
以上便是今日給我們介紹的內容了,信任我們看到這兒也有一定了解了,期望能給你們帶來一些協助哦~
㈥ 已發行股本與總股本的區別
已發行股本是總股本當中的一部分。
已發行股本:公司已經依法向股東發行的股本數額。
總股本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全部股票所佔的股份總數,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於全流通股份來說總股本=流通股本。
額定股本:公司章程設定的可以合法發行的最高股本數額。
發行在外股本:公司已經依法向股東發行的並一直持有股本數額。
庫藏股:公司已經依法向股東發行但由公司收回尚未注銷的股本數額。
已認股本:投資者根據合同分期認購但股款尚未全部繳入的股本。
股本指股東在公司中所佔的權益,多用於指股票。
額定股本≥已發行股本≥發行在外股本
已發行股本=發行在外股本+庫藏股
㈦ 發行總量和流通股本股本各指什麼,有什麼關系,什麼情況下會發生變化.
您好,上市公司發行總量是指公司上市首次發行的股份,以及後期定增股份的總和,也就是股票市場中發行的所有股份,包括流通股和限制股。
個股中,上市首發,定向增發,或者股權激勵過程都會有一部分股票不允許交易,也就是限制流通股,在規定的周期(多數為一年)結束後,會自動轉為流通股。
㈧ 股份和發行股是什麼關系,一個公司可以發行多少股
.1、簡單點說根據注冊資本,確定發行下限;
2、根據融資量、公司估值等和承銷商,確定具體發行數量;
3、注冊資本就是股本,
1億的注冊資本,就代表1億總股本;
4、發行數量規定是不低於發行後股本總數的
25%
。1億股本,發行量,基本在3500萬股以上,發行的部分是新增部分,不是公司出售原有股份.當然原來的控股權會被稀釋
㈨ 求助:請問股票發行股數和總股本一樣嗎是同一個概念還是有所區別有什麼區別急!
不一樣。股票發行量只記錄每次股份公司向市場發行的數量,一般是記錄單次發行量,不記錄其他股票數量變化的情況。股本是股票數量,不是金額。股本就是股票的份額,即股票的股數,總股本就是該公司發行的總股票數量。流通股本也就是我們在交易市場上能買賣交易的總股數,相對應的限售股本則是是暫時還不能流通的股分。
拓展資料:股本的大小會隨著送股和配股而增加,當企業進行送股,轉增股,配股等股改時,總股本都會相應增加。如果是配送紅股這種情況,那麼對公司來說僅僅是股本增加了,資產質量並無變化,因此股價往往會下跌。如果是以增資擴股或定向增發這樣的方式增加股本,往往是利好消息。
股票發行可以有很多次,發行總量是某一次發行股票時的數量。總股本包括新股發行前的股份和新發行的股份的數量的總和。股本指股東在公司中所佔的權益,多用於指股票。上市公司與其他公司比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將上市公司的全部資本劃分為等額股份,並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本。股東以其所認購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股份是很重要的指標。股份總數為股本,股本應等於公司的注冊資本,所以,股本也是很重要的指標。
總股本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全部股票所佔的股份總數,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於全流通股份來說總股本=流通股本。 比如外國有些股份公司的內部職工股或管理層持股在一定的期限內可能是限制流通的。 股份公司發行股票總股本中,一般有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社會公眾股、外資股(B股)等。2008年前,考慮到二級市場擴容不能過快等因素,國家股、法人股一般不得上市,內部職工股也只有在社會公眾股上市半年後才能上市流通。流通股是指已上市流通的股數,它主要是指社會公眾股,已上市的內部職工股。 總股本-非流通股本=流通股 其中非流通股即是上述所指的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社會公眾股、外資股(B股)等。 總股本的大小與股價的關系:總股本大的話,而且非流通股本小的話,莊家就不易控盤。該股不易成為黑馬。相反,總股本小,而且非流通股本相對來說佔有較大的比例,那麼莊家很容易吸籌建倉,能快速拉升股價,成為黑馬的機率較大。如果在沒莊家的介入的前提下,股本大的價格波動相對股本小的價格波動要小一些。 IPO發行股數一般是指總股本,而不是流通股數。
公司上市時的發行股數是根據公司IPO前公司的總股本確定的,根據證券法的規定,公開發行的股份不得少於總股本的25%,一般公司都是按照25%這個標准發行的。如果這個公司上市後沒有再做過增發的話,那可以用現在的總股本乘以25%算出來IPO時候的發行股數。 上市後的股票增發沒有限制,跟總股本和面值沒有關系。大陸股票的面值都一樣,一元,只有極少數特例。
個人建議:總股本=總股數*每股價格 我們國家由於市場制度的原因,通常說的股本是指流通股本,即,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股本。與之相對應的是非流通股。可流通股與非流通股之和就是該公司的總股份。
㈩ 股票和股份的區別是什麼發行股票會扣除公司的總股份嗎
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
股票是擁有股份的憑證,股票價格則表現了股份的價值。
發行股票不會扣除原有的股份,而是通過增發使公司資本金增加,從而公司的股份也相應增加。(下圖為早期的紙質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