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爾卑斯山山地旅的武器與裝備
義大利陸軍現已汰換它的貝瑞塔BM59 7.62mm步槍,代之以AR70/90 5.56mm突擊步槍。有30發子彈彈匣和全自動射擊的能力,這是一種現代化版本的貝瑞塔AR70,自70年代末期就開始配發至義大利武裝部隊中的某些特殊單位。
在山區的極端環境下作戰, 原來的AR70會易於損壞一一壓力鋼制的槍機容納室可能會凹陷,或直線部分會彎曲。AR70/90是一種更強韌的武器,有能力在更糟的狀況下保持其功能。
阿爾卑斯山地部隊的支援武器包括米蘭反坦克導彈,閃電式80mm反坦克火箭發射器和奧托美拉105mm分裝榴彈炮。他們也使用法國布蘭特的輕型81mm迫擊炮;奧托美拉生產該類型彈葯。
另外還有一種聞名世界的武器,它是專為阿爾卑斯炮兵而設計的奧托梅拉勒105毫米56型輕型榴彈炮。這種炮可以拆卸成11部分以便騾子運輸,其射程為105 75米。
2. 北方以高原平原山地為主
我國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故選:A.
3. 山地作戰單兵標配裝備
頭盔(80鋼盔、01芳綸盔) 87/99作訓帽 87/99作訓服 99作訓鞋、作戰靴 ,91攜行具(配合81步槍,包括戰斗攜行具、生活攜行具) 95/01攜行具(配合95步槍,包括戰斗攜行具、生活攜行具及作訓包) 被褥、雨衣、備用鞋襪、干糧、工兵鍬等裝入生活攜行具(背囊) 備用彈夾、手榴彈、匕首、水壺、防毒面具等裝入戰斗攜行具(多用途背心)
4. 軍工股當中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下面控股的上市公司分別有哪些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可關註:
西儀股份(25.07
+10.00%,買入):雲南西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或公司」)始建於1939
年4
月,前身為雲南西南儀器廠。
2002
年3
月整體改制為雲南西儀工業有限公司。
*st中特(14.08
+5.00%,買入):公司的前身是2004年12月29日成立的河南中原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所處行業大類為重型機械行業。公司經營范圍:特殊鋼鍛件、特殊鋼材料的機械加工與產品製造;技術服務、咨詢服務;倉儲(不含可燃物質);普通貨運;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的商品及技術除外);轉供電管理、住宿、餐飲(限分支機構憑證經營)。
湖南天雁(10.46
+9.99%,買入):濟南輕騎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於1993年10月20日公開發行股票(a股)並經上海證券交易所批准於1993年12月6日公開上市。
保變電氣(7.58
+7.06%,買入):公司1999年9月27日經河北省人民政府股份制領導小組以冀股辦[1999]33號文批准,由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為主發起人,聯合保定惠源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樂凱膠片(15.17
+3.06%,買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寶碩集團有限公司、保定天鵝股份(47.65
-1.55%,買入)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變壓器、互感器、電抗器等輸變電設備及輔助設備、零部件的製造與銷售;輸變電專用製造設備的生產與銷售;相關技術、產品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開發與銷售等。
5. 山地自行車必備裝備有哪些
1.車架
一部山地車是否騎的舒適,是否輕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強度,能用多長的時間,能否升級等,關鍵就是看車架了。
車架大致分為兩種:硬尾車架、全避震車架(軟尾車架)
簡單說下車架大小的選擇:一般根據身高選擇車架,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車架,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車架與身高參考數據:
14寸-150-160 15寸-155-165
16寸-160-170 17寸-165-175
18寸-170-180 19寸-175-185
20寸-180-190 21寸-185-195
在2009年之前,幾乎所有的山地車都是26寸的,直到2009年,,MARMOT土撥鼠自行車公司在美國華盛頓研發出全世界第一台27.5寸/ 650B整車。由於該車型具有能使自行車發揮最佳的操控性、穩定性、安全性以及最佳的性能,自此,自行車界新的輪徑革命正式到來,各大品牌紛紛效仿開發該尺寸整車,27.5寸/ 650B整車逐漸成為自行車市場主流產品 。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比例都不一樣,腿長臂長不同,教大家一個最簡單最實用的實際測量方法:穿著你的鞋,跨著車架站立在車架上管,雙腳與肩同寬,胯部與車架上管應有5—6厘米左右的距離;若上管接近或挨著胯部就是車架大了,若上管離胯部太遠就說明車架小了。喜歡越野的車友就要選小一些,胯部與車架上管應有6—10厘米左右的距離。這樣操控性好,安全性高,因為越野是比較危險的,所以車架要小一些。
2.硬尾車架
騎起來更省力,更輕巧,價格低廉,2000左右的架子就不錯了。
硬尾車,顧名思義,沒有後減震功能,但大部分都有減震前叉。幾年前,要在這兩者中做出選擇還很簡單:人們通常都會購買硬尾山地車。隨著後減震技術的發展,到底是購買硬尾山地車還是全減震山地車就很難抉擇了。盡管全減震山地車改進了很多,但硬尾山地車技術也在發展。選擇硬尾山地車還是全減震山地車取決於您打算騎車做什麼——您打算參加越野競賽,還是進行全山地越野或是平穩的大自然探索旅程?憑經驗來說,您打算穿越的地形對技術性要求越高,您就可能需要一輛硬尾山地車。
硬尾山地車是非公路地形、單行道及競賽的理想選擇。它比全減震山地車更輕、更耐用且更便宜。更輕是因為車架上的零件更少,更耐用是因為它沒有樞軸或後減震需要保養。這意味著它需要較少的維修保養費,所以用起來比較便宜,最初購買的價格也較低。基於這些原因,硬尾山地車一直是許多越野競賽者的選擇。無論您是山地車的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手,硬尾山地車都是很不錯的場地賽自行車。實際上,如果您騎過硬尾山地車,您就很可能會認同,它確實能應付大部分地形。
一般大家常用的有:Giant ATX Pro/XTC FR/Team, Merida TFS/HFS, Trek 8500, Trek Elite 8.9(8500升級款), Specialized S-Works硬架, 拉皮200等等
3.軟尾車架
也稱全避震車架,更舒適,過顛簸的山路時不用減速,不過騎起來有懈力,不適合長途,價格較高,尤其是選擇一款優秀的後避震器,價格跟車架價格不相上下了。
車架種類
市面上這么多種類的車架結構,各個廠牌都略有不同,但是大致上都可以分為以下三個種類,而各種類下又有其它的次種類,我們將談到的包括:
固定轉點 a.單搖臂(Monopivot) b.連桿式(Fauxbar)
虛擬轉點 a. Horst link b. VPP c. NRS d. Lawwill e.abp
其它a. URT b. i-Drive c.app
踩踏對避震車架的影響
避震車架最令人在意的就是對踩踏力量的反應,由於避震車架的前三角跟後三角是分離的,因此踩踏的力量有可能會造成避震器的壓縮或拉伸因而產生能量損 耗,而這樣的情形我們稱之為'Bobbing' (雖然有人翻譯過這個名詞,但我覺得翻得並不好,所以沿用原文)。先進的車架設計就是希望能達到避震器對踩踏力量沒有反應,此時我們稱車架對踩踏的反應為 '中性(neutral)'。
一般常見的有:Specialized epic(xc),Giant anthem(xc),Merida 96(xc),Trek Fuel ex(trail),Ibis Mojo(am),Santa Cruz Nomad(am),此外還有Intense,Marmot, Yeti,Kona,Nicolai等等。
4.前叉
前叉是山地車中科技含量較高的部件,硬前叉的山地車已經不多見了,基本都是帶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幾家廠的前叉不錯:RST、SR Suntour(三拓)、DNM、RockShox、Marzocchi(馬祖奇)、Manitou、FOX、BOS……其中前五個廠的叉子有1000元以下的普及型號叉,而後兩種較少見,且價格太高,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車友難以承受,買了也難以發揮其功效。
前叉的介質種類:
⑴、彈簧叉:最低檔的叉,沒有阻尼。
特點:便宜, 300元就能買個不錯的。
⑵、阻力叉:以阻力叉為介質,沒有阻尼。
特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過阻力叉用三年左右會老化,需要換。
⑶、油簧叉:以彈簧(Coil)為回彈介質,以油為阻尼。
特點:最重,但是最結實。彈簧用起來比較潤,對小震動反應靈敏,一般半年換一次避震油,拆叉換油。
⑷、油氣叉:以空氣(Air)為回彈介質,以震油為阻尼。
特點:比油簧叉輕,但結實度有所降低。(也不至於低到哪兒去,普通越野足夠了。)半年打一次氣,車行都會提供專門的氣筒免費打,單獨買也可以,帶氣壓表200元左右。以空氣為介質的好處是重量更輕點,可以在高速越野中保護騎行者的手腕部位,不過對小震動反應不太靈敏。
前叉的工作順序應該是:遇到障礙物——前叉被壓縮——到了極點——被回彈到原來長度(回彈的速度受阻尼的影響)——彈跳系統工作結束。
前叉的專業或英文詞語:
行程Travel:前叉能夠壓縮的極限長度。XC用80-120mm。trail和AM用的叉130-160mm。速降的要180mm以上。
回彈Rebound:彈起後收縮到極點之後,由介質(阻力膠、彈簧、空氣)彈回原來的行程長度,即彈跳Spring的後半部分,因為回彈速度要受到油阻尼的影響,所以單獨成為一個專業名詞。
阻力Damping:回彈的時候,回彈速度有多快,這個由阻力來決定。高速行使下,回彈快了,會被彈飛;回彈慢了,連續障礙物時行程被越壓越短,手感跟沒有回彈的硬叉一樣。
回彈調節Rebound Adjustment:這是一個科技賣點,有這個功能的叉要貴幾百元。但是馬祖奇的經典叉Z3帶這個功能;另外RockShox的叉,只要型號後面跟SL的也帶。顧名思義,是調節回彈速度快慢的。帶這個功能的叉,不用換清、濃的油,就能達到調節回彈的目的。回彈調節在越野中的影響——小石頭路、泥路,需要回彈快點的;岩石、大落差的路需要回彈慢點的。回彈調節旋鈕一般在叉腳的左邊。原理是轉動以後,可以使油孔變小,而減少單位時間油的通過量,延長出油的時間,達到回彈變慢的目的。跟飯店帶孔的塑料鹽瓶一個原理。按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把回彈調節理解為阻力調節要容易些,因為回彈的快慢是通過油阻力進出量來控制的。
鎖死Lockout:騎行的時候,通過一個特殊的旋鈕,能把前叉鎖死,跟硬叉一樣,對任何障礙物都沒有減震的反應。這樣可以減少懈力,使爬坡變得更容易,騎長途時也可以省力些。普通玩家用處不明顯,建議把金錢用在其它部件上。鎖死結構有兩種,一種機械鎖死,一種阻尼鎖死。
5.制動系統
制動系統包括剎車、剎把、剎車線。
山地車用兩種剎車:[V剎]、[碟剎],而普通自行車的[吊剎]不常見。
V剎:力量很大,因為是靠摩擦輪圈制動,所以輪圈一定要調整到位,且不容易形變。
碟剎:比起V剎,更不容易把輪胎抱死,高速行駛的時候,抱死很危險,會導致側滑和翻車。碟剎的價格很貴,好點的都在千元左右,V剎400元能買相當好的了。
碟剎分兩種:油壓碟剎和機械碟剎,油壓碟剎靠油去壓剎車片,獲得巨大的剎車力,這種剎車在速降車上很常見;線拉碟剎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動,其實用在XC上綽綽有餘了。
V剎也分兩種:油壓V剎和機械V剎,壓剎車皮原理分別和兩種碟剎一樣。只是油壓V剎不怎麼常見,太容易抱死了,所以幾乎沒有車子用,但09款的GIANT ATX850用的就是油壓V剎。
6.傳動系統
傳動系統包括牙盤、中軸、鏈條、飛輪。
牙盤:也叫齒盤。大部分是3個齒輪,有人追求輕量就改成兩個,不過也有人CNC成4個的,不過這樣的有點不舒服。平時我們的牙盤都是44-32-22T的,不過有3*10速的牙盤就是42-32-24的。
中軸:有一體中軸,梅花孔中軸和方孔中軸三種,長度和直徑也有不同的標准,必須依照對應的的牙盤購買。
鏈條:這個是個易耗品,斷鏈條是經常的,騎長途的話,一定要帶好備用的喲,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車。
飛輪:這個要選擇了,有8飛24速的,有9飛27速的,還有10飛30速的,SRAM更是出了11速的飛輪。其實車手是不會把所有檔用遍的,80%的時間只用一個檔,這個檔一定是最適應車手蹬踏力度和頻率的。由此可見,檔數越多的變速系統,車手選擇適合自己的檔位就越精確。27速的比24速的多3個檔,讓車手有更多的選擇。而且檔越多,換擋越順暢。
7.變速系統
變速系統包括變速變把、前撥、後撥、變速線。
變速器,國內最常見的兩個牌子,一是禧瑪諾Shimano(日本),二是速聯SRAM(美國)。
SRAM是變速系統生產的鼻祖之一,設計剛性、耐用性多於精緻性。喜馬諾在山地上是唯一能與SRAM相提並論的生產廠商,其高端產品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工藝品。二者佔領中國市場很多年,SRAM在性價比上的確優越一些,比如SRAM X9 變速系統就是針對Shimano Deore XT設計的,但是價格便宜許多。還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例如SRAM指撥拉線比為1:1,而禧瑪諾為1:2.5),最好不要混用。
變把:分兩種,一是指撥,二是轉把,轉把變檔時來得更快,有的人有鍾愛指撥,因人而異了。Shimano的變速器大多是指撥的,SRAM的轉把很有名。
還有一種是雙控變速,把指撥和剎車的閘把做成一體的了,這樣的好處是具有極高的兼容性和美觀,不足之處是,萬一閘把壞了指撥沒壞,還是得全部一起換。此外,同時操作剎車和變速對安全有很大的隱患,雙控系統在山地車領域已基本退出市場。
前撥:錢多的往XT上走,錢少的9速車用Alivio,10速車用Deore。
後撥:比前撥重要些,建議裝比前撥高一檔次的傢伙。比如Shimano的SLX、Deore XT系列,SRAM X9等,結實耐用。錢少的,9速就裝Shimano Alivio,9/10速用SRAM X5。
變速線:比剎車線細。
附:Shimano的級別從高到低依次是 XTR, Deore XT, SLX, Deore, Alivio, Acera, Altus, Tourney。此外還有Saint和Zee用於DH市場,而SLX則比較適用於AM。
裝備XT變速系統的山地車
SRAM的級別從高到低依次是XX1, XO1,X1(均為11速), XO, X9, X7, X5, X4(比X4再低的級別不算為普遍認知的山地強度的零部件,暫不列入)
8.車輪
車輪包括車圈、鋼線、前後車軸、外胎、內胎。
車圈:山地車應選用雙層圈。因為雙層圈比單層圈更結實,更能經受惡劣地勢對單車性能的考驗。車圈又分為:刀圈和工型圈。
刀圈優點是抗縱向的沖擊強,再大的強度也不會發生圓周變形,而橫向的變形是很好調整的;刀圈還能減小空氣阻力,適合業余車手和訓練使用。缺點是重,不適合爬坡。
工型圈抗橫向的沖擊能力強些。
鋼線(輻條):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的,橫截面是圓形;另一種橫截面是扁的(風阻條),能減少正面的風阻。
車軸:又稱花鼓。用碟剎的朋友,應該選擇碟剎車軸,因為碟剎片是固定在碟剎軸上的;用V剎的朋友,可以用普通軸,如果以後想升級到碟剎,可先裝碟剎軸。
車軸分為[培林]軸和[珠檔]軸。建議買培林軸,可以更換。
外胎:很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騎手在特定路面對車的操控。不同的胎紋適應不同的路面。
胎紋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強。光頭胎,適合城市裡平整的水泥路。
胎紋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強。
內胎:屬於易耗品。
6. 山地自行車的裝備都有什麼那些是必須的
山地自行車的裝備有:頭盔、綁腿、前車燈、後車燈、手套、防風眼鏡等,都是必備裝備;其他佩戴裝備如頭巾、袖套等都是可選裝備。
1、頭盔
能給予頭部適量的安安全,自行車頭盔重量輕,而且材質具有反光性能,在夜間可以增大本身的的可見性,頭盔還可以起到遮陽的作用。
2、綁腿
山地車的鏈條是沒有瓦蓋的,所以騎車時褲腿會蹭到鏈子,不僅會磨損褲子還會弄臟褲子,這時就需要有一個綁腿,它的作用是固定褲腿,使它不能碰到鏈子,這樣也可以減少褲腿過大帶來的阻力,右腿是必綁的,左腿邊沒有鏈條,可以自由選擇綁不綁。
3、前車燈
夜晚或者在隧道中騎行時,由於看不清前方的路,會很危險,前車燈不僅可以照清路況,還能讓對面駛來的車輛注意到騎行人。而且有的前車燈也有超車時所用的閃光信號功能。
4、後車燈
後車燈的主要功能是提示後方車輛,避免他們撞到騎行人。比較常見的除了自行車座下面帶的反光燈之外,還有自配的電帶的閃光燈。
5、騎行眼鏡
眼鏡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因為平時騎車會遇到大風、沙塵、強光等天氣,騎行眼鏡不僅可以保護騎行人的眼睛,也可以增加騎行路上的安全系數。
7. 山地車裝備有哪些
【自行車】
自行車、碼表、頭盔(2)、電筒、尾燈、騎行眼鏡、水壺(2)、修車工具(補胎膠套裝,sigma多用工具套裝、鉗子,打氣筒,綁扎帶(2)、備用內胎(2)、備用外胎(1)、備用剎車皮(4對以上)、備用鏈條(5-6節)、備用輻條、變速線(1根)、長短剎車線(各1根)調節輻條松緊的鋼環(1)、備用螺絲(螺絲的具體情況而定,主要是上剎車螺絲的)、自行車馱包及防雨罩、車首包及防雨罩、馬鞍包、廢牙刷(1把,刷車上的泥巴)、行李架
如果騎顛簸的土路的話記住每天檢修一次車,主要是要檢查兩個輪子和踏腳軸的螺絲是否鬆了,還有就是貨架的螺絲容易松。
【衣物】
騎行衣褲長2套,短1套。羽絨服,沖鋒衣褲、頭巾5根、防寒頭套1個,騎行手套2雙、防水手套1雙,內褲20條、襪子5雙,徒步鞋1雙、騎行鞋2雙,涼鞋1雙,拖鞋1雙,防水鞋套
【宿營】
睡袋、防潮墊、打火機、繩子3米
【通信】
手機、充電器(相機、手機)
【攝影工具】
相機、存儲卡、相機包
【證件】
身份證、護照、郵政儲蓄卡、龍卡,多准備點零錢,路上藏民要錢的太多
【日常用品】
飯盒、筷子、洗漱袋、肥皂、牙膏、牙刷、毛巾(2)、袋裝洗發水、濕紙巾、衛生紙、唇膏、高度數防曬霜、曬後修護霜,面膜,梳子、筆記本、筆、軍刀、指甲剪、口罩、電池(相機、手機電池)
【食品】
巧克力、牛肉乾、壓縮餅干、口香糖、鹽、水
【葯品】
1、外傷葯:雲南白葯、創可貼、紗布、醫用膠布、酒精棉、好得快噴劑
2、清熱:板藍根沖劑(但是不能連續超過7天服用),一清三顆粒沖劑
3、消炎葯:青黴素V鉀片
4、腸胃葯:霍香正氣水
5、感冒葯:維C銀翹片、感康,抗病毒沖劑,維生素
6、高原反應葯:魚鯊烯,復方丹參滴丸,肌肝片
7、頭痛葯:加合百服寧、去痛片
8、其他:風油精、葯品盒體溫計
9、水源消毒片,過濾紙
8. 山地師一般有什麼武器裝備
裝甲車輛方面,第21山地師只配備少量俄制BMP-2步兵戰車(爬坡性能較好)。
9. 北方的山地種什麼農作物好呢
山地最好的是種牧草來發展養殖業,比如養牛羊,這樣即不花多少時間,利潤還相當可觀,種牧草最好選擇比較適應你們那裡氣候的優質牧草種來種,這樣效益會更好.至於養殖方式,採用放牧最好,這樣成本比較低些,用圈養也可以,但你種的草離畜舍遠的話或遠輸不方便那就不要考慮圈養了,不劃算也行不通的.
另外種樹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最好種速生豐產性能比較好的樹種來種,一般5到8年就能成材,現在樹木是很貴的所以效益也就不用說的.
再就是你說的種葯材也可以,但你不說你是哪裡的,怎麼給你選擇品種呢.
10. 打算騎行長途,山地車和人都需要什麼裝備、
山地車根據經濟實力決定,一輛入門級別的山地車騎長途是沒有問題的,關鍵在於你的體能!騎行頭盔手套是必須的,騎行衣服根據你的需要了 ,關鍵要有一顆向著遠方的心就OK了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