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潘剛為什麼有伊利那麼多股份

潘剛為什麼有伊利那麼多股份

發布時間:2021-11-11 04:32:13

Ⅰ 請問伊利的老闆是潘剛嗎

當然是啊,潘剛,沒錯

Ⅱ 伊利幕後老大是誰

領導者是潘剛 1992年畢業,2002年當上伊利集團的總經理,2005年當上伊利集團的董事長,在十幾年的成長經歷中,能夠有這么大的跨越,實在是非一般人所能為。而報道裡面不經意透漏出的一句話,也許能讓人琢磨出點什麼,那就是「當初畢業時放棄了進機關的機會」。但我們知道,作為一個農牧學校畢業的學生,畢業時能有機會進省會城市的機關,那身後應該是有一定背景的(當時還沒有公務員考試一說)。但在潘剛成長的過程中,背景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敢做敢為,是他會來事,八面玲瓏(我不認為是壞詞啊),能夠圓滿處理方方面面的關系,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機遇。想想92年當時的企業才不到200人,現在已經發展到3萬多人,從那個時候一直走過來的,如果不呆不傻,即使做不到副總,也應該是個中層的位置了吧。所以機遇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機制對一個單位或者說企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單位雖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雖然有各種潛在資源和優秀人才,但機制不行,也只能錯過機遇,逐步萎縮,而人才也只有或遠嫁他鄉或空悲白發了,嘆!話題扯遠了。對潘剛來說,從畢業生到生產部長,從生產部長到總經理助理兼液態奶事業部經理,從助理到總經理,從總經理到董事長,基本上都是三年一個台階。在昨天晚上中央電視台年度經濟人物見面會上,一個記者提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就是潘剛走得很快,而走得快的人很容易摔跟頭,問他是不是摔過跟頭,或者會不會摔跟頭。潘剛回答的很巧妙,他沒有回憶自己的挫折,而是說他走的並不快,呵呵,少年得志,春風得意啊。上網上搜索一下,有關潘剛名字的網頁有71000多條,可咱的名字,才只有幾十條,還不是咱本人的,怪爹娘沒給起好名字啊。其中,有一個有意思的報道是,蒙牛集團面向全球招聘總經理,一個所謂的專家說,最合適的只有潘剛。真是搞笑,我們承認潘剛確實年輕有為,但地球上是不是只有他一個,離了他地球還不轉了呢?另外,作為牛根生來說,當初從伊利出來自己做企業,現在兩家重組,並且不是兼並式重組,那兩家如何相處呢?既然如此,何必當初。而潘剛也是不會離開伊利,到同樣是總經理位置的蒙牛的。這是今年4月份的報道,比較早了,我也沒看明白,也不知道最近怎樣了。但最近好象網上又紛紛揚揚的炒作蒙牛形象顧問李草根的事件。總之,在處理對外宣傳方面,在營銷渠道方面,蒙牛最近好象在伊利強大的攻勢下有點處於下風。但不管怎麼說,我希望這兩家企業能夠好好的和平相處,就象麥當勞、肯德雞,或者是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而不是象我們國內的什麼兩家阿膠,非要置對方於死敵。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相關報道是,12月22日,就是本周四,法院將開庭審理鄭俊生挪用公款一案,對於正春風得意的潘剛來說,不知是笑料,還是警醒。潘剛,一路走好。

Ⅲ 伊利股份發展的這么好,是潘剛的功勞嗎

我相信潘剛的功勞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個企業的發展要取決於每一位員工的努力和付出,正是有了千千萬萬人的努力才能創造出優良的佳績

Ⅳ 潘剛32歲,出任伊利集團總裁是怎麼做到的

國企,三十二歲當總裁,首先牛根生牛逼不?牛根生在伊利那麼多年也沒干到總裁,而且年齡也不小了!
在中國,有能力的人多去了,有能力、有平台的就不多了,有能力、有平台、有後台的只能出故事了,
看透不說透,還是好朋友~~~

Ⅳ 潘剛何時成為伊利老大

潘剛,中共黨員,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中歐工商管理學院EMBA。

潘剛1970年出生於內蒙古;1992年7月大學畢業後即進入伊利集團;2002年7月任職伊利集團總裁兼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時為中國520家重點工業企業最年輕的總裁;2005年6月股東大會上,得到流通股代表的全票支持,當選為董事,進而全票當選為伊利集團董事長,兼任總裁。

被過濾廣告

被過濾廣告

在潘剛率領下,伊利集團創造了持續進步的出色經營業績,已經成為中國食品業的領導者和領先者,下轄原奶、液態奶、冷飲、奶粉、酸奶五大事業部,液態奶、冷飲與奶粉等主營產品都名列全行業第一。公司2004年銷售收入87.35億元,2005年前9個月就突破了90億元,全面超越2004全年水平,穩居全行業首位。

潘剛1999年起任職伊利集團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被業內外譽為「中國液態奶第一人」,隨著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和龍頭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液態奶已經取代奶粉成為目前中國乳業最重要的產品。在潘剛主導下,伊利集團率先大規模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技術,將液態奶的保質期延長了20多倍,突破了此前只能囿於本地的銷售半徑,從而改變了行業游戲規則,引發了全行業的跟進,現在液態奶事業部每年給伊利集團貢獻65%以上的銷售收入,中國液態奶產銷量佔到了行業總量的50%以上。

潘剛就任總裁主抓公司經營後,體現了卓越的經營領導能力,伊利集團進入一個加速度發展的黃金時代。2002年銷售收入40.10億元,比2001年的27.02億元增加51.2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6.57%;2003、2004年銷售收入分別達到了62.99億元、87.35億元,同比增長分別是57.09%、38.67%;2005年銷售收入將輕松突破百億元。

伊利集團在2004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公司接連發生「獨董風波」與「高管事件」,2004年12月,前任董事長鄭俊懷等五名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因涉嫌犯罪被依法立案審查,震驚全國,引發了部分流通股東的不安和動搖。在公司內外建立起了極大威望的潘剛此時臨危受命,被寄以率領公司化危為機的厚望。潘剛以其特有的穩健縝密風格,全面推行精確管理,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強化信息披露透明制度,高度重視贏利能力,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迅速增強了公司員工、投資者與輿論的向心力,率領伊利集團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連續創造了中國乳業歷史最佳經營業績,前三季度銷售收入已經超越2004年全年水平,贏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時使得伊利「牛奶專家」的形象更加突出;而其主持通過的一攬子十多億元的投資計劃更是令業內外驚嘆不已,被形象地稱為「將會釋放核彈一般的產銷能量」,他領導公司進入了又一輪發展的黃金時代。

潘剛還是中國「五四」青年獎章與內蒙古十大傑出青年的獲得者,剛剛成為全球最富盛譽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世界青年領袖(The Young Global Leader)」,並且當選為「2005年中國十大優秀品牌領袖」、「2005年度中國十大營銷人物」、 「2005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Ⅵ 潘剛在央視講的伊利故事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像潘剛所講述的春節故事每年都會在伊利上演。
實際上潘剛每個春節也都會堅守在崗位之上,剛剛過去的17年春節他就組織了多個質量巡查小組,對伊利多個城市的一線工廠進行了走訪,還對終端基礎建設、市場營運及春節促銷執行情況進行實地調查,深入了解伊利的實際發展情況,並為奮斗在一線的伊利員工們送上誠摯的節日祝福。

Ⅶ 潘剛為什麼每次為伊利提出的目標都很高

潘剛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潘剛曾經為伊利提過進入全球乳業二十強、十強的目標,當時很多人認為不可能,但現在看來這些目標都實現了。「登高莫問頂,途中耳目新。」是潘剛的座右銘。一個目標實現了,就迅速制定一個更大的目標。從二十強、十強到今天的全球乳業五強,正是在潘剛這些目標的引領下,伊利才沒有止步不前,有了今天的成績。

Ⅷ 潘剛持有伊利集團多少股票啊能不能說啊我怎麼搜不到呢

董監高姓名 高管職務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學歷 年薪(萬元) 持股總額(萬元) 持股數量(萬股)
潘剛 總裁 2006-06-20 -- 碩士及研究生 350.57 40862.84 6296.28

Ⅸ 伊利董事長潘剛和伊利集團是什麼關系

潘剛是在35歲的時候接任伊利集團的董事長的。原來潘剛只是部門的一個部長,人家現在經過自己的努力,慢慢升職,跟著企業一起成長。

閱讀全文

與潘剛為什麼有伊利那麼多股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晉中銀鑫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572
工行法人理財產品最新 瀏覽:155
股票市場 瀏覽:879
股東查賬如何發現問題 瀏覽:236
融資融券打新舉例 瀏覽:900
2019公司境外匯款的規定 瀏覽:616
600664股票價格 瀏覽:679
美國貸款銀行有哪些 瀏覽:841
期貨原油外匯通 瀏覽:684
民營銀行的理財產品有本金保障嗎 瀏覽:324
sps財務指標 瀏覽:641
期貨投資公司掛靠 瀏覽:109
期貨白銀盈虧怎麼計算 瀏覽:105
瑞達期貨關聯上市公司 瀏覽:530
期貨老師公開課件 瀏覽:485
依賴科技股票 瀏覽:71
mcst指標選股 瀏覽:263
上市公司未融資公司 瀏覽:39
長江證券樂享賺錢嗎 瀏覽:363
2017央企北京戶口指標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