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汽車自動駕駛系統上市公司

汽車自動駕駛系統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11-15 13:10:40

A. 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哪個公司好一點

沒錯,我也看到相關的新聞了,新能源自動駕駛中十分重要的技術是激光雷達,歐司朗推出的激光雷達,能在行駛過程中實時生成高解析度的三維信息,監測行車周圍環境,包括高速公路上的行車路況、城市交通狀況,均一覽無遺。在其他應用領域里則有大量的紅外器件,比如常見的自動雨刷,可以感應雨量的大小從而調節雨刷的頻率。在防疲勞駕駛的探測、人臉識別、手勢識別、防碰撞等領域,有著大量感應器件。在可見光領域,整個車用照明的LED化趨勢非常明顯,從大燈、中小燈,到信號燈等。歐司朗的Eviyos智能大燈在單個LED晶元上有上萬個獨立像素點,並跟感測器進行連接,可以感知對面來車與行人,避免遠光燈眩目。

B. 自動駕駛概念股有哪些

沖天牛為您解答:
比亞迪,航天科技,天澤信息,中航電測,均勝電子,盛路通信,啟明信息,銀江股份,亞太股份,保千里,東軟集團
望採納!!

C. 哪個公司掌握了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

掌握了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的公司有吉利公司、美國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和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自動駕駛分六個階段,數字越高自動化程度就越高。

汽車自動駕駛評級標准主要是由SAE(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來制定,並且會對不同的車進行專業的評價和等級,讓人們了解自動駕駛技術水平。當中L1是最簡單的輔助支持,整個駕駛過程完全是要靠人們自己來操作。L2這兩年比較火,也是現在所謂能自動駕駛的車型所在的級別。L2里自動剎車輔助系統、自動泊車系統、ACC自適應巡航等功能,可以讓人們有機會暫時性離開方向盤。

美國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下的斯特拉在駕駛輔助系統方面比較領先,model s和modle x車型其實都已經可以搭載L5級別的硬體,困於軟體弱點,實際還是L2級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下的大眾探岳也有L2級別的輔助駕駛級別,ACC自適應巡航功能,科技感十足。

自動駕駛的技術現在大多源於機器人,定位靠SLAM和地圖的交叉,起的是輔助功能。這些公司掌握了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才有希望在不久的未來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技術。

D. 車載激光雷達概念股一覽 車載激光雷達概念股有哪些

萬集科技(87.95 -1.97%,診股)從2015年開始開發多線車載激光雷達,已形成了非常好的技術積累,有著較為穩定和較強實力的研發團隊,同時布局了未來的激光雷達技術路線。

永新光學(32.48 +1.12%,診股):在高性能車載鏡片加工、自動駕駛激光雷達鏡頭製造方面具有較好的技術競爭力,已實現相關產品的批量或小批量製造銷售。

中海達(8.55 +2.76%,診股):北斗+精準位置應用解決方案所涉及的衛星導航、光電、海洋聲吶、激光雷達、UWB超寬頻、高精度慣導等技術和產品在軍方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

(4)汽車自動駕駛系統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例如Velodyne基本放棄了中國市場。原因在於,激光雷達領域,Velodyne的產品已不是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的唯一選擇,中國的激光雷達公司包括禾賽、速騰、大疆、innovusion等公司的產品,成為了自動駕駛公司的選擇。

隨著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產業與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所需要的感測器「激光雷達」正日益受到整車製造商、自動駕駛廠商以及高精度地圖廠商的重視。國內廠商除了更便宜,技術支持也更及時,受到青睞。

E. L3級自動駕駛系統是亮點 長安UNI-T於6月正式上市

前不久,長安汽車全新UNI系列的首款車型——長安UNI-T進行了全球首發。據悉,新車將定位為緊湊型SUV,售價或在12-15萬之間,將於6月份正式上市。值得一提的是,新車搭載了量產級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一旦法規允許後,用戶就能獲得更智能的自動化駕駛體驗。

傳動系統方面,與發動機匹配的則是藍鯨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據悉該變速箱綜合傳遞效率為94.3%,實際表現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自動駕駛賽道,國內外有哪些主流車廠

自動駕駛賽道,國內外有哪些主流車廠?

還有你不知道的事情:事實上,蘋果小心托出來駕駛這一業務。標志著,踏入汽車領域的「泰坦項目」(項目泰坦)長期以來一直在流通,但經歷了一系列項目的有職位變化後,該項目是「閹割」,其戰略目標是最終轉向研發。驅動系統。

有一些你不知道的東西:自發布以來,Tesla自動駕駛儀一直是統一的,掩碼一直保持「盲目自信」,以實現無人技術。矽谷鋼鐵俠一直是公眾的「手撕裂」舊合作夥伴,並在尼斯,我已經承認了「自學晶元」尼斯計劃:「自動駕駛儀副總裁Jim Keller專業為特斯拉產品開發。人造智能晶元將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籌碼。「

G. 中國本土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自動駕駛系統研發企業

除了網路、谷歌等互聯網科技巨頭紛紛斥巨資投入自動駕駛領域外,一些創業公司也憑借自身所長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國與國之間也有一場看不見硝煙的競爭。

成立於2016年初創公司馭勢科技一直專注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致力於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重構人和物的交通,為十億級人群交付安全、舒適、低成本的智能駕駛技術方案、產品和服務。

相對傳統車企而言,馭勢科技不僅匯聚著優秀的人才,軟體開發經驗也是十分豐富的。在硬體方面,馭勢科技自主研發了專為L3-L4級自動駕駛提供高性能、高集成、車規級的智能駕駛控制器——馭勢桂冠™。

負責運行環境感知、融合定位、實時決策、車輛控制等任務,實現在10餘種不同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應用。經過車規要求的嚴苛測試後,該產品成為業界首款可規模量產的智能駕駛控制器。

在軟體方面,馭勢科技開發了雲端大數據綜合管理平台,該平台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及車上感測器數據的採集、存儲、傳輸及分析全流程自動化,不斷優化無人駕駛演算法、系統的安全性及用戶體驗,對系統組件做實時和預測性的運維,支持無人駕駛應用的運營和管理。同時遠程監控系統可以進一步增強系統在復雜環境下的運營能力。

H. 目前已經入局自動駕駛的各家廠商都做出了哪些技術和應用成果

隨著智能信息技術的不斷推進,世界汽車產業也正發生著顯著變化,圍繞著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技術的深入研究,不少廠商將曾經這一幻想變成了現實。從上個世紀末開始自動駕駛汽車就已經出現,真正走向實用化趨勢是在21世紀。

另外,人們也可以充分利用行駛途中的空閑時間完成其他事情,提升工作效率。不過,研發一輛具備全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可不簡單,由於需要上萬個零件協同工作,自動駕駛汽車除了硬體,還需要依靠人工智慧、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等復雜的軟體共同支撐。比如定位系統,就得疊加高精地圖以幫助車輛理解它們自己所處的位置,而感知系統則會幫助車輛確定它們周圍正在發生什麼。至於規劃系統,則需要綜合所有信息並為車輛找到行車路線。在沒有駕駛員控制方向盤和油門踏板的情況下,軟體需要肩負所有調度任務。

I. 在自動駕駛研發上,汽車公司和科技公司誰跑的更

在人們的印象里,自動駕駛、無人駕駛還只是某些公司和尖端科研實驗室的內部項目。它們看起來很酷,但是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真正出現在生活中。

然而,它的進展其實比人們想像的快: Google 早就在加州和美國其他幾個州取得了自動駕駛上路的許可;特斯拉已經交車的 Model S、X 系列中也已經上線了實際可用的自動駕駛功能,駕駛員可以在高速公路環境下把方向盤和油門制動交給計算機和感測器接管。

別以為只有 Google、特斯拉這樣具有科技和互聯網基因的公司才會鑽研自動駕駛技術。通用汽車、寶馬、福特等一眾「傳統」汽車公司也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當然,它們擁有豐富的造車經驗,因而大都選擇了跟互聯網科技公司合作,交換資源。

我們整理了一個列表,對各大押注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進行了盤點,你會發現,原來整個汽車工業都認准了,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汽車將會在未來正式接管道路。

「傳統」汽車生產商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是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的汽車之城,密歇根州底特律。通用汽車旗下擁有別克、凱迪拉克、雪佛蘭和 GMC 四大本土品牌,以及歐寶、五菱等其他小品牌。

通用汽車在今年以 10 億美元收購了自動駕駛技術創業公司 Cruise Automation,此前還斥資 5 億美元購買了手機叫車軟體公司 Lyft 9% 股份。通用汽車與卡耐基梅隆大學等美國科研單位有合作,也在矽谷 Palo Alto 設立了前沿科技實驗室,啟動了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研究。

就在最近,通用汽車宣布將和 Lyft 合作,爭取在一年內上路實測自動駕駛電動專車——不是一兩輛,而是一個專車編隊。通用汽車計劃在雪佛蘭推出的電動汽車 Bolt 基礎上進行改裝,設計並等產出這個計劃所使用自動駕駛電動專車。目前,通用汽車和 Lyft 還沒有正式宣布其他的細節,但就華爾街日報報道,它們會在一個尚未揭曉的美國城市進行測試,而當地的用戶在叫車的時候,將有機會選擇是否乘坐自動駕駛的專車。

克萊斯勒 Pacifica。圖片來自《連線》

菲亞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是世界上知名的汽車製造商,由義大利的菲亞特和美國的克萊斯勒在 2014 年並購組合而成。菲亞特克萊斯勒旗下擁有菲亞特、法拉利、克萊斯勒、道奇、阿爾法·羅密歐、瑪莎拉蒂等知名汽車品牌。

菲亞特克萊斯勒與近日和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達成了合作,將向後者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提供 100 輛經過改裝的 Pacifica 廂式轎車,用於測試 Alphabet 的自動駕駛技術。

福特(Ford)是汽車業界的元老,現在也是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總部位於美國密歇根州迪爾伯恩。福特旗下擁有福特、林肯等汽車品牌。

福特在世界一線的傳統汽車公司當中較早確定了自動駕駛發展路線,投入了重金和大量研發力量進行研究,在密歇根州、亞利桑那州和加州都進行過上路測試。和其他汽車公司還處在自動駕駛研究初級階段不同,福特宣稱已經在雪地、完全無光的黑夜環境等非最佳環境下完成了自動駕駛的測試,效果比人類駕駛更好。

福特主要採用 Fusion 混合動力轎車進行測試,據稱擁有目前汽車工業最大規模的自動駕駛汽車編隊,多達數十輛。

豐田(Toyota)是日本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旗下擁有雷克薩斯、斯巴魯等品牌。

豐田是 Google 此前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汽車供應商,為 Google 提供了混動車普銳斯,以及雷克薩斯 RX 等車型。豐田也在去年 10 月設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研究單位 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跟斯坦福、MIT 等美國名校正在進行合作。TRI 的主要技術成員來自美國國防部 DARPA 實驗室、Google、Facebook 和 MIT 等。

奧迪基於 RS7 改裝的自動駕駛汽車

奧迪(Audi)屬於德國的大眾汽車集團旗下,是一家中高端轎車品牌。

2014 年初,奧迪在 CES 上推出過輔助駕駛技術 Traffic Jam Assistant。顧名思義,它的主要功能是在交通堵塞時輔助司機駕駛。司機按動方向盤上的 TJA 按鈕,當硬體系統探測到周圍的車況適合啟動自動駕駛狀態時(比如適當的車速、無路邊行人等),就會在中控屏上提示駕駛員 TJA 系統已激活。

2015 年 6 月 PingWest品玩曾經試乘過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奧迪 A7 汽車。這輛車只有在道路封閉、沒有紅綠燈、地面標識清晰的路況下才能進入自動駕駛狀態,而且時速必須低於 60 公里——說白了,就是只有在城市的環路或者快速路上才可以開啟。這屬於有限條件下的輔助駕駛,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范圍,但仍然算做自動駕駛。奧迪方面透露 2017 年就將在市售的 A8 等高端車型當中加入這種自動駕駛功能。

其他正在研究這種輔助性質,條件有限的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品牌,還包括戴姆勒(賓士)、 吉利(沃爾沃)等等。

Delphi可能並不是一家十分知名的公司。然而在過去一百年中這家公司為全世界幾乎所有的一線汽車製造商提供零部件。據雷鋒網報道,Delphi 曾經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電力起動機,第一款嵌入式收音機,第一套車用無線電導航系統。

J. 自動駕駛概念股龍頭是什麼

1、華陽集團

華陽現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10餘家,在香港等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是中國大型汽車電裝企業之一,全球最大的激光頭和各類機芯生產製造基地之一;

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影音產品製造商之一。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科研開發中心——華陽工業研究院,並與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及國際知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

閱讀全文

與汽車自動駕駛系統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新高放量 瀏覽:209
華潤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154
股票申購幾次 瀏覽:705
配資炒股持倉多少合適 瀏覽:736
精選個股股票 瀏覽:605
81黃金分析 瀏覽:272
合作買賣股票 瀏覽:629
美國汽油價格2016 瀏覽:752
駱駝股份4月17日 瀏覽:730
沈陽中國銀行澳幣匯率 瀏覽:929
杠桿利率 瀏覽:352
kd通達信指標 瀏覽:434
基金跟銀行理財區別 瀏覽:920
基金理財會計分錄 瀏覽:71
中央經濟會議降杠桿 瀏覽:403
理財產品協議屬於哪類合同 瀏覽:690
外匯搭建流程 瀏覽:696
中國南車集團長江公司 瀏覽:967
工行私人銀行理財怎麼樣 瀏覽:260
簡述外匯儲備的管理特徵 瀏覽: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