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渝經濟圈'展望,成渝的長處和短板,如何形成發展合力動力
成都是我國西部最大的城市,而重慶是我國的第四個直轄市,兩座城市的GDP都位居全國前十,目前成都和重慶所合圍的經濟圈,目前的經濟實體,僅次於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城市群,排在我國第四位,所以,未來發展前景,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就目前來看,中國經濟第四極還不清晰,主要在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間游離,所以,成渝城市群的發展策略和產業定位尤為重要,提前布局,定位好未來10年、20年的發展方向,抓住西部大開發重大機遇,做好產業升級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但需要引起注意一點是,目前成都和重慶在全國的「搶人大戰」過程中,並不是十分突出,深圳、杭州、廣州、武漢、長沙、鄭州等城市表現似乎也很強勁,未來不管是產業還是機遇,都需要人來實現,所以,成都和重慶,要把對人才的引進,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2. 成渝城市群的區位優勢有哪些
成渝城市群處於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沿長江通道橫軸和包昆通道縱軸的交匯地帶,是全國重要的城鎮化區域,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
自然稟賦優良,綜合承載力較強,交通體系比較健全。
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成渝城市群是西部經濟基礎最好、經濟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和金融等產業實力較為雄厚,具有較強的國際國內影響力。人力資源豐富,創新創業環境較好,統籌城鄉綜合配套等改革經驗豐富,開放型經濟體系正在形成,未來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
4. 城鎮體系日趨健全。
成都、重慶核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一批中小城市特色化發展趨勢明顯,縣城(區)和建 制鎮分布密集,每萬平方公里擁有城鎮113個,遠高於西部的12個/萬平方公里和全國的 23個/萬平方公里,各級各類城鎮間聯系日益密切。經濟社會人文聯系密切。成渝城市群 各城市間山水相連、人緣相親、文化一脈,經貿往來密切,區域交通、農業、商貿、教 育、科技、勞務等領域合作不斷加強,毗鄰區域合作不斷深化,川渝合作進程逐步加快, 一體化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
http://ke..com/link?url=RiiR-dk-mGYcDc0tXWPxJegc2bS4_#1_1
3. 長江經濟帶概念股龍頭股有哪些
建設長江經濟帶,就是要構建沿海與中西部相互支撐、良性互動的新棋局,通過改革開放和實施一批重大工程,讓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經濟區三個板塊的產業和基礎設施連接起來、要素流動起來、市場統一起來,促進產業有序轉移銜接、優化升級和新型城鎮集聚發展,形成直接帶動超過五分之一國土、約6億人口的強大發展新動力。
有三類個股有望受益長江經濟帶建設:
首先是港口股。相關概念股如重慶港九、南京港、蕪湖港、上港集團等。其中,重慶港九公司是長江上游最大的內河主樞紐港和西南地區的水陸交通樞紐,也是西部唯一的對外貿易口岸。地處中西部結合點,水路可達長江多個地區,陸路與成渝、襄渝、渝黔鐵路、重慶至武漢、重慶至長沙、重慶至湛江的高速公路和即將建成的渝懷鐵路相連。
其次是沿江基建股。市場普遍預計長江經濟帶內的沿江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相關受益股如華新水泥、國創高新)等。
第三是沿江生態保護概念股。相關概念股如武漢控股等。
4. 成渝城市群的短板是什麼
成渝城市群的短板具體如下:
1、聚集優勢不明顯
資金總量的聚集優勢不明顯成都和重慶,兩座超級城市,資金總量差不多都在4.1萬億左右,這與北京的20萬億,上海的15萬億,深圳的9.5萬億,還有不少的差距。
2、經濟效率有待提升
經濟效率有待提升這也是目前中西部所有城市都面臨的一個問題,這些年,沿海產業轉移到內地,人力成本、長租成本雖然降下來了,但是經濟效率反而下降了比如你在深圳,一天可能工作12個小時,每周只休息一天,但是在成都和重慶,大家普遍都是雙休,一天工作8-9個小時,其他時間可能更喜歡打麻將、喝茶。
3、龍頭城市的首位度太高
龍頭城市的首位度太高,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何為首位度太高,就是第一名與第二民的GDP相差太多,導致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我們把成渝城市群,與長三角和珠三角進行對比,發現成渝城市群的龍頭城市首位度太高了。
成渝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以成都、重慶為中心,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台,是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也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示範區。
培育發展成渝城市群,發揮其溝通西南西北、連接國內國外的獨特優勢,推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契合互動,有利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拓展全國經濟增長新空間,有利於保障國土安全、優化國土布局。
5. 成渝城市群的主要城市
成渝城市群主要包括:重慶27個區(縣)和2個區縣的部分地區,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雅安、資陽等共計16市。土地面積合計18.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1.9%;2018年經濟總量5.8萬億元,佔全國的6.4%,從經濟總量上看,成渝城市群與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的差距還非常遙遠;常住人口約1.0億人,佔全國的7.2%;A+H股上市公司市值1.7萬億元,佔全國的2.2%;城鎮化率從2010年的46.3%增長到2018年的53.8%,為西南地區最高,但比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長江中游城市群分別低了31.5%、14.8%、11.6%、7.1%,比全國平均水平還要低5.8%。成渝城市群處於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沿長江通道橫軸和包昆通道縱軸的交匯地帶,戰略地位突出,極具發展潛力。生活方面,西南宜人的氣候和慢悠悠的節奏非常適合生活,居民消費休閑觀念強,消費理念前衛,成都和重慶素有吃喝玩樂的天堂之稱;成都電影票房連續幾年穩居第五,僅次於四個一線城市。區位方面,重慶和成都是中國西部國家級特大中心城市,區位優勢突出,戰略地位重要,是西部大開發大開放的戰略支點。
6. 成渝經濟區的城市群體
成渝城市群的概述
成渝城市群位於成渝地區,以成都和重慶為核心,以遂寧為成渝北弧中心城市,以內江為成渝南弧中心城市,以成遂渝、成安渝和成內渝等交通線為紐帶,包括四川各地市和重慶主城等不同規模等級的城市集合體。
7. 西南板塊,成渝城市群除了成都和重慶,哪座城市會逆勢崛起
西部大開發這些年,成渝城市群率先突起,目前該城市群的規模,已經成為我國第四極。那麼除了成都和重慶,西南地區還有哪些城市值得看好呢?
綜上所述:除了成都、重慶、貴陽和昆明,西南地區還很有潛力的城市包括:南寧、柳州、遵義、宜賓等等,大家最好看西南哪座城市的發展呢?歡迎參與話題討論!
8. 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哪個厲害
首先《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都是國家級城市群。在長江經濟帶就涉及了三大國家級城市群。以上海龍頭為代表的長三角城市群,以龍腰武漢為代表的長江中游城市群,以龍尾重慶為代表的成渝城市群。我們要肯定長江母親河的實力。
成渝城市群,橫跨四川省和重慶市,以成渝經濟區為依託,以為成渝兩市為雙核,主要范圍包括四川省內的成都、綿陽、德陽、樂山、眉山、遂寧、內江、南充、資陽、簡陽、自貢、廣安、達州以及重慶主城九區、涪陵、合川、永川、江津、大足、墊江、璧山、銅梁、萬州等。在國家層面上,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已經納入了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規劃中。
2015年1月,成渝城市群入圍國家級城市群。
長江中游城市群,也稱「中三角」或「中四角」,是以武漢為中心城市,南昌、合肥、長沙為副中心城市,涵蓋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環鄱陽湖經濟圈等中國中部經濟發展地區,以浙贛線、長江中下游交通走廊為主軸,向東向南分別呼應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國家規劃重點地區和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武漢距長沙300公里、距合肥320公里、距南昌260公里,與長三角和珠三角平坦的地勢相比,中三角間山水相阻,地形復雜,面積卻為世界之最,是長三角的3倍,珠三角的5倍。
判斷一個城市能否成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需要從以下要素來判斷:
政治——地區的首府
交通——主要的交通樞紐:尤其是鐵路、機場
經濟——經濟水平最高:大型企業多,尤其是服務類企業
文化——文化中心:大學、研究所等比較集中
人口——人口最多
真的要比哪個強,確實不好比。畢竟一條經濟紐帶上的。
9. 這個地方擁有三大龍頭城市,規劃建設第五大經濟群是哪
是長江中游城市群,這三個龍頭城市分別是武漢、南昌、長沙,經濟都比較發達。
10. 為什麼成渝城市群有望發展成世界級城市群,最有望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四級
從全世界發展格局看,人口及資源向以中心城市為主的城市群集中是大趨勢。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也正在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群,這些城市群有各自的經濟特色,也有各自的發展階段。目前,中國正在形成三大國際級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其中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具備第六大世界級城市群的實力。
隨著西成高鐵的開通,坐動車往來成都、西安兩地全程僅需4小時,西安到重慶只需5小時。渝貴高鐵經開通運行,從重慶到貴陽僅需2小時,到昆明也僅3.5小時。隨著這些高鐵的陸續開通,未來有望形成以西安、重慶、成都、貴陽以及昆明為中心的大西部城市群,也將是中國內陸可以與其他三大城市群比肩的國內第四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