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車企一季度業績大滑坡:上汽、一汽轎車凈利跌去八成
4月29日,上汽集團(600104.SH)和一汽轎車(000800.SZ)相繼披露今年一季報業績情況。受疫情影響,兩家車企銷量、營收、利潤等各項數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作為國內汽車行業領頭羊,上汽集團面對一季度國內車市的慘淡狀況似乎也無能為力,其一季度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下滑48.35%、86.42%。
在前不久公布的2019年年報數據上,上汽集團的凈利潤同樣遭遇下滑。數據顯示,去年上汽集團實現凈利潤256.03億元,同比下降28.90%,這也是上汽集團自整體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利潤下滑。
一汽轎車的業績表現同樣是跌字當頭,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2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80.06%。雖然凈利潤大跌,但一汽轎車的營收跌幅卻明顯跑贏大市,數據顯示,一季度其營業收入為286.3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98%。
事實上,除了上汽、一汽轎車以外,各大車企今年一季度表現均受到疫情的嚴重沖擊,不少車企的業績數據更是現斷崖式下滑。不過,業內分析稱,一季度業績表現只是市場短期受劇烈波動的正常反應,國內車市在二季度將逐步回暖,下半年有望恢復至正常水平。
截止今日下午收盤,上汽集團股價報收18.90元,較上一日上漲4.48%,總市值2208.17億元;一汽轎車股價報收9.97元,較上一日下跌0.80%,總市值459.58億元。
上汽前三月銷量下降55.71%
據上汽發布的一季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月,上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012.49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降48.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86.42%。
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上汽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跌幅度更甚,達 90.91%,最終該項凈利潤為6.91億元,一季報顯示,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為5.02億元。
銷量方面亦不如人意,今年3月,上汽集團銷量為231455輛,前三月銷量累計為679028輛,同比下降55.71%。
雖然銷量和營業收入有較大幅度下滑,但報告期內,上汽集團的營業成本、銷售費用同樣也減少了四成以上。一季報顯示,期內上汽集團營業成本為902.48億元,同比減少47.25%;銷售費用為58.41億元,同比減少55.95%。
此外,上汽集團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 90.82%,為-16.46億元。報告解釋稱,主要原因為公司整車企業現金流優化,同時公司之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受疫情影響,本期發放的客戶貸款同比減少。
短期借款方面也較上期期末增長31.32%至336億元,一季報對此解釋稱,主要原因為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而新增借款。
一汽轎車同樣在昨日交出了今年一季度的成績單。
據一汽轎車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86.3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減少3.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2億元,比上一年同期減少80.06%。
不過在銷量方面,一汽轎車並未披露相關銷量數據。
此外,一汽轎車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分別減少1773.98%、211.09%至-5.3億元、-20.24億元。
對於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減少的原因,報告解釋稱,主要是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票據增加,現金減少及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現金增加。
國內車市受海外疫情牽制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車市消費也逐漸活躍,呈積極向好態勢。
4月29日,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前四周的乘用車市場零售總體回升相對較快:前四周日均零售3.53萬輛,同比增速下降1.6%。但對比3月份的暴跌式降幅,4月車市的消費回暖明顯。乘聯會方面表示 ,4月份較3月的前四周同比下滑42%的增速改善很大。
不過,國外疫情的持續讓國內車市增添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尤其是對於不少依賴進出口環節的車企來說,沖擊波仍將持續。
「隨著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到來,大部分企業都還是能夠很好的恢復,但現在海外疫情持續,二季度車市的恢復情況還是會和往常的產能水平會有較大差距。」4月30日,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告訴試駕報告。
上汽集團在一季報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趨勢是影響今年車市走向最重要的風險因素。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公司將積極發揮競爭優勢、搶抓市場機遇。
上汽集團還表示,考慮到海外疫情仍在蔓延,疫情對國內經濟和車市的影響尚待進一步觀察。公司預計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可能發生較大變動。
除上汽集團外,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多家車企也紛紛推出了包括排查海外訂單、壓縮國際物流周期、成立應急小組等相關舉措,降低海外市場對自身的不利影響。
「總體來講,今年的汽車市場如果沒有疫情,依然處於行業調整期,去年12月份,就預計今年汽車市場會下滑2%,如今加上疫情、海外等影響,樂觀估計,今年國內汽車總量還是會下滑15%。」張翔向試駕報告表示。
張翔還表示,「不過相較於國內,海外的汽車市場,下滑的程度會更加嚴重。」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下,國內的汽車市場也有利好一面,「今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應該就有希望達到和去年一樣的銷量水平,因為近期已經有多項利好政策出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上汽集團2019年凈利潤預計約256億 同比減少28.9%
財經網訊上汽集團2019年凈利潤256億,同比減少28.9%。
1月13日,上汽集團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約256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減少104億元,下降了28.9%左右;歸屬上市公司扣非凈利潤歸約為214億元,同比下滑34%左右。
公開數據顯示,上汽集團2019年整體銷量為623.8萬輛,同比下降11.54%。
由於銷量下滑,上汽集團還下調了2019年銷量目標。根據彭博社報道,上汽集團年銷量目標下調至654萬輛,原定目標是710萬輛。目前來看,上汽集團仍未完成下調後的銷量目標。
自主和合資兩大乘用車板塊銷量同時下滑是主要原因。其中,上汽大眾全年銷量為200.2萬輛,同比微降3.07%,占總銷量的32.1%。而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下滑幅度超雙位數。
對於上汽通用五菱銷量下滑,任萬付表示五菱旗下車型以低端車為主,這些車型大部分都是用作生產工具(如來拉建材或者送貨),但隨著消費升級,這部分需求減少,使得五菱銷量大幅下滑。
上汽乘用車板塊得益於2019年下半年銷量回暖,降幅有所收窄。上汽乘用車去年全年銷量為67.3萬輛,相比去年同期的70.2萬輛,下滑幅度為4.1%。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半數車企2019年業績預悲 長安預虧超24億上汽預減百億
眼下,A股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預告披露逐漸步入尾聲。截至2月5日,我們統計的14家A股上市車企中,已有10家發布業績預告。
其中,業績預悲的整車企業達7家(4家預虧、3家預減),業績預喜的僅3家。
具體來看,除江鈴汽車(000550.SZ)、江淮汽車(600418.SH)和*ST海馬(000572.SZ)凈利預喜外,去年被傳出破產謠言的眾泰汽車(000980.SZ)和力帆股份(601777.SH)飛出「黑天鵝」,分別預虧超60億元和49億元。
此外,長安汽車(000625.SZ)預計巨額虧損超24億元,一汽夏利預虧超12億元。而昔日「賺錢大戶」上汽集團(600104.SH)2019年凈利亦預減百億。
1、2月車市降幅或在兩成以上
事實上,銷量下滑、凈利「降」字當頭……上市車企當前遭遇,只是整體車市的縮影。
2019年,中國車市在28年高速增長後連續第二年現負增長,同比下滑幅度甚至超過2018年。
不過,去年的觸底讓業內對今年抱以反彈回暖的期望。中汽協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全年銷量2531萬輛,同比下滑2%;全國乘聯會則預計,2020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將增長1%。
而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上月20日亦曾稱,今年汽車產銷形勢應該好於去年。估計今明兩年將是汽車企穩築底的關鍵時期,今年的產銷規模總體上大概能夠維持在2500萬輛左右。
與此同時,多家券商機構紛紛看好今年的車市表現。
萬和證券上月指出,汽車行業政策穩定預期加強,預計2020年產銷穩中向好。「政策企穩有助於修復產業鏈盈利能力;特斯拉、Aions等存量爆款有望進一步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傳統車廠(大眾、ABB等)大量純電車型在2020年推出,有望帶動忠誠客戶的購買慾望。」
然而,期待的回暖還未至,車市在2020年開頭前兩個月,便遭遇了來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重擊」。據我們采訪各大車企獲悉,目前包括廣汽、江淮、海馬、力帆等絕大多數廠家和經銷商都延遲復工或開張。
「這次疫情的沖擊對車市屬於雪上加霜,導致剛剛回暖的車市又受到一定影響。預計今年1、2月車市下滑的幅度可能在20%以上。」崔東樹對我們表示。
不過,在崔東樹看來,危中有機,中國家庭私車消費基數低,潛力大。「雖然前兩月車市銷量會較差,但行業會克服困難,更多的挖掘車市機遇,推動首購群體購車的熱情進一步提升,推動車市2020年前低中高後強的走勢還是有機會的。」崔東樹說道。
事實上,疫情對汽車市場的影響或只是暫時,而來自新四化轉型升級壓力、存量市場困局等因素仍是車企亟需應對的。
「2019年包括國六實施等一些列政策等因素客觀上拉升了汽車銷量,是廠家和經銷商犧牲了利潤換取的。「郎學紅對我們表示,終端讓利和廠家的價格補貼是不可持續的,2020年已經很難再有大力度的促銷和以價換量,這些因素都決定了2020年汽車市場下行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上汽集團:4月銷量跌幅收窄 四大子公司回暖
上汽集團公布的4月產銷快報顯示,集團4月份整車銷量為41.76萬台,同比下降8.59%,跌幅明顯收窄。
上汽集團4月銷量跌幅收窄的同時,旗下四大子公司也出現迅速回暖態勢。其中,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4月銷量均突破了10萬台,且上汽通用五菱出現了罕見的正增長狀態。與此同時,上汽乘用車4月銷量為4.15萬台,同比跌幅收窄至26.67%。接下來,我們就這四大子公司的銷量表現做具體分析。
上汽大眾:主力車型依舊強勢,斯柯達亟待發力
上汽大眾4月完成銷量12.01萬台,同比下滑16.14%。其中,大眾品牌單月銷量超過11萬台,斯柯達僅售8000多台。
在上汽大眾的大眾品牌體系內,朗逸、帕薩特、途觀依舊是銷量主力。其中,朗逸4月銷量突破3萬台達3.55萬台,位居4月轎車銷量排行榜第二位。不過,在上汽大眾轎車陣營中,凌渡、新桑塔納和全新POLO單月銷量下滑明顯,其中,全新POLO銷量僅有2千多台。自換代之後,全新POLO銷量一直較為疲軟。
大眾品牌SUV陣營中,除了小型SUV途鎧外,其它車型如途觀、途岳、途昂現階段的表現在細分市場中依舊堅挺。這也為上汽大眾4月銷量的穩健表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圖片來源:上汽大眾官網
斯柯達品牌4月銷量依舊低迷,旗下車型僅明銳、昕銳和柯米克三款車型單月銷量突破千台,其餘車型單月銷量均在三位數徘徊。
斯柯達銷量持續不振,使得上汽大眾不得不拿出「降價」的殺手鐧。4月下旬,斯柯達宣布全系車型「官降」,最高降幅為2.45萬元,但「官降」後的效果要在5月份才能顯現出來。乘聯會分析認為,隨著疫情對車市的影響逐步減弱,首購群體剛需釋放,5月份車市將進一步回暖。「官降」後的斯柯達,性價比增強,覆蓋更多的首購群體,銷量也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上汽通用:別克回歸正增長,但壓制了雪佛蘭的潛能
上汽通用4月銷量11萬台,同比下降12.35%。其中,別克品牌4月銷量為6.95萬台,同比增長8.02%;雪佛蘭2.55萬台,同比下滑42.31%;凱迪拉克1.5萬台,同比下滑11.65%。
由此來看,上汽通用4月銷量同比跌幅收窄,主要受益於別克和凱迪拉克銷量回歸「常態化」。
圖片來源:別克品牌官網
別克4月銷量之所以實現正增長,與全新英朗的暴漲有密切關系。根據乘聯會統計的數據,全新英朗4月銷量達3.06萬台,同比激增143.24%。蓋世汽車研究研究分析認為,全新英朗4月銷量暴漲,與上汽通用在3月底新增了兩款搭載國六b排放標準的1.5L四缸新車型有關。四缸新車型的加入,一方面為消費者帶來了多樣化的產品選擇,使得部分對三缸發動機有抵觸情結的用戶不會因為「全系三缸」而放棄購買英朗;另一方面,新車型一經入市終端市場就有大幅優惠,以上海地區為例,現階段英朗1.5L自動進取型終端優惠達3萬元以上。
別克其它產品4月銷量回升明顯的是昂科威和君威,不過,GL8顯然還沒有回歸到正常水平。5月初,別克旗下多個車系均有新增車型加入,如君威GS、威朗GS、別克GL8 ES等。這些車型的加入,將助力別克5月銷量再度升溫。
雪佛蘭4月銷量依然沒有明顯改善,旗下車型僅科魯茲4月銷量破萬,探界者表現不溫不火,4月上市的開拓者亟待發力。
隨著市場回暖,凱迪拉克銷量也回歸穩健狀態。主力車型XT5、XT4銷量逐步回到正常軌道上來;最近上市的CT4在豪華B級車市場開始嶄露頭角。
開年至今,上汽通用旗下三大品牌均有新車型推出,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在車市低迷期希望用新產品贏回之前丟失的市場。不過,上汽通用的短板也很明顯,即別克品牌終端售價的下探擠壓了原本屬於雪佛蘭的市場,如果別克和雪佛蘭在定位和產品售價上不能進一步拉開距離,那麼這種品牌內部傾軋現象還將持續上演。
上汽乘用車:主力產品回升緩慢
上汽乘用車4月銷量4.15萬台,同比下滑兩成,其中榮威品牌4月銷量2.3萬台,同比下滑34.85%;MG品牌銷量1.8萬台,同比下滑18%。
上汽乘用車現有產品中,4月份僅一款榮威RX5單月銷量沖進萬台大關,其它主力車型銷量回升均不太明顯。另外,榮威品牌SUV產品陣營凝聚力不強,榮威RX3和榮威RX8近幾個月銷量持續低迷,這反映出在RX5之外,榮威缺少一款更具競爭力的SUV產品。
圖片來源:上汽乘用車官網
MG品牌現階段銷量表現最好的依舊是SUV車型,小型SUV MG ZS迅速回溫,HS還有待提升。轎車領域MG6最有發展潛力,但4月份銷量僅有正常月份的三分之二。
今年以來,上汽乘用車在營銷上動用了不少創新舉措。比如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在疫情期間擔起了「主播」,在線與粉絲互動,收獲了不小的關注度。
除了管理層加入直播大軍外,品牌向上也是上汽乘用車今年的主旋律。前不久,上汽乘用車正式對外發布中高端新能源汽車R品牌以及新獅標。「雙標戰略」的發布,意味著上汽乘用車向年輕化和科技化方向進軍。
上汽榮威接下來的表現更多的取決於「雙標戰略」後的產品更新。
上汽通用五菱:低端車市場「王者」回歸
上汽通用五菱4月銷量為12萬台,同比增長13.5%,率先回歸正增長。其中,乘用車品牌寶駿基本回歸正常狀態,五菱在低端微面市場優勢顯著。
自去年開始,伴隨乘用車市場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寶駿旗下多個「爆款車型」失去了昔日「王者」之勢。此種情況下,上汽通用五菱適時推出了新寶駿。從目前上市的幾款車型來看,新寶駿很難延續此前寶駿「爆款車型」製造者的形象,但新寶駿在產品調性和售價上均有提升,長遠來看,非常符合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
圖片來源:上汽通用五菱官網
五菱品牌在低端MPV和微面市場再度突顯強大競爭力。業內分析指出,疫情之後,伴隨經濟復甦,物流通暢,「發家致富」的好幫手「微面」市場也逐步恢復活力。五菱憑借多年來在微面市場上的口碑積累和強大的性價比優勢,理所當然地再度受到用戶青睞。
二季度「主抓」銷量
除了以上四大子公司外,上汽集團旗下包括上汽大通在內的其它商用車公司,4月銷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回暖。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通採用商乘並舉的發展策略,並依託C2B定製化營銷模式,4月取得了1.22萬台的銷量成績,同比微跌1.94%。
上汽集團4月銷量復甦,不僅預示著國內車市整體向好,也表明自第二季度起,上汽集團開始擼起袖子主抓銷量,以期彌補一季度丟失的市場份額。
進入5月份,上汽集團依託上海市政府牽頭舉辦的「五五購物節」,拿出數百台「五五折」新車回饋上海地區消費者。據上汽集團公布的數據,5月1-12日,上汽集團在「五五購車節」期間共收獲近萬個訂單;與1月上旬相比,上汽在上海地區的銷量增長超過90%。這一消息也意味著,上汽集團5月份將有望迎來正增長態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上汽集團2019年凈利潤為256.03億元 同比下降28.9%
財經網汽車訊?上汽集團發布2019年年報,歸母凈利潤下滑28.9%,為10年來首次下降。
4月13日,上汽集團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該公司的營業總收入為8433.24億元,同比下降6.53%;總資產達到8493.33億元,同比增加8.5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6.03億元,同比下降28.90%。這是上汽集團自整體上市後十年來首次出現凈利潤下滑。
上汽表示,公司本年整車銷量同比減少,同時疊加國五與國六車型切換加劇供需矛盾,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
分業務來看,汽車製造業務的營收為8265.30億元,同比降低6.88%,毛利率為12.15%;金融業務營收為167.94億元,同比增長15.28%,毛利率為73.28%。
現金流方面,2019年上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62.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5.53%,主要原因為公司之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發放的客戶貸款同比減少。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則同比下降498.83%,主要原因為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本期根據流動性需要,調整了金融資產的配置,投資支付的現金同比增加。
2019年,上汽集團全年整車銷量為623.8萬輛,同比下降11.5%,降幅超過國內車市大盤(8.0%)。其中,乘用車銷售537.8萬輛,同比下降12.7%;新能源汽車銷售18.5萬輛,同比增長30.4%;整車出口和海外銷售35萬輛,同比增長26.5%。
在過去的一年中,上汽乘用車及其合資品牌陸續發布了榮威RX5MAX、榮威Ei5、上汽大眾途鎧、途昂X等新品。
此外,帕薩特在中高級轎車市場銷量排名第一,上汽通用五菱則連續推出4款新寶駿車型。
2019年,上汽集團的研發投入為147.7億元,推進「新四化」技術的各項業務開展。
在新能源方面,上汽實現了第二代EDU電驅變速箱的批產上市,繼續推進EDUG2Plus、電軸、HairPin電機、專屬電動車架構、全新一代電子電器架構等技術和產品的自主開發工作,並啟動了400型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的開發。
此外,上汽大眾MEB新能源工廠落成,上汽大眾MEB、上汽通用BEV3等電動車平台開發項目也在推進過程中。
上汽集團表示,公司面向未來的電子電器架構、新一代智能座艙等自主開發工作正在推進,並圍繞智能駕駛產業鏈,加快產品開發和能力布局。
在共享化方面,上汽旗下出行服務品牌享道出行注冊用戶數超過700萬,日均訂單穩定在10萬單以上。
上汽認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國內宏觀經濟和汽車市場將面臨階段性的嚴峻考驗。但隨著疫情的消退,階段性被抑制的汽車消費需求將出現回補。
業績預期方面,上汽集團表示,2020年公司將力爭實現整車銷售600萬輛,預計營業總收入為7800億元,營業成本6786億元。
受疫情影響,上汽集團在2020年初的銷售情況出現大幅下跌。官方數據顯示,該公司1-3月的累計銷量為67.9萬輛,同比下滑55.71%。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上汽集團1月銷量同比下滑超三成,上汽通用銷量超越上汽大眾
國內最大車企上汽集團最新公布了1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上汽集團1月銷量為40萬輛,同比下滑34.55%,超出國內乘用車市場一月同比下滑20.2%的整體水平。
具體來看,1月上汽集團旗下合資板塊下滑明顯,上汽通用1月銷量為12.5萬輛,同比下滑30.49%;上汽大眾銷量為11.3萬輛,同比下滑40.53%;上汽通用五菱1月銷量為7.8萬輛,同比下滑51.1%。上汽大眾的月銷量跌幅高於上汽通用,這種現象之前並不多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團旗下自主板塊1月銷量出現了上升。其中,上汽集團乘用車分公司1月銷量超過了6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提升;而上汽大通1月銷量為1.15萬輛,同比提升11.42%。
2019年,車市寒冬、國五國六切換以及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等多種負面因素的糅雜,讓上汽集團開始面臨拐點,罕見地出現銷量、業績雙雙下滑的現象。
近日,上汽集團公布了2019年業績預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5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104億元,同比減少28.9%左右。
同時,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21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110億元,同比減少34%左右。
對於業績出現下滑的原因,上汽集團將主要原因歸咎於去年銷量的下滑:公司2019年度整車銷量623.8萬輛,同比減少11.54%。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國汽車銷量為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這意味著上汽11.54%的銷量下跌幅度高於整體市場。
此外,從歷年銷量數據來看,2016年,上汽集團取得預計全年實現整車銷售突破640萬輛,同比增長9.6%的優異成績;2017年,銷量數據繼續同比增長6.80%至693萬輛;2018年,上汽集團更是達到了705.2萬輛的新高,同比增長1.8%。換句話來說,2019年的上汽銷量不僅近三年來出現首次兩位數的同比下滑,體量上更是跌回了三年前的水平。
好消息是,相比於合資板塊的大幅下挫,上汽集團旗下的自主乘用車表現有抬升的勢頭,雖然2019年全年仍同比下降4.08%,以累計銷量67.3萬輛收官,但在2019年12月實現銷量7.74萬輛,同比增長了11%,已經開始回升。其中,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在2019年累計銷量超過了18萬輛,與2018年相比取得了30%的增長,遠高於行業增幅。
與此同時,上汽集團海外業務也有所收獲,根據官方數據,2019年,上汽集團整車出口及海外銷售汽車總計35萬輛,同比增長26%,佔中國車企海外總銷量的33%,也就是說國外出口每三輛自主品牌汽車中,就有一輛來自上汽乘用車。
2019年是上汽集團業務轉型調整的關鍵一年。高層人事層面,王曉秋接任了退休的陳志鑫,出任上汽集團總裁。在新任「掌門人」王曉秋的帶領下,上汽集團開始在「保住市場佔有率」的同時,積極布局「新四化」,謀求未來可持續發展。
2019年,沉寂近三年的上汽奧迪項目「呼之欲出」。據公開信息顯示,首款實現國產的上汽奧迪車型,極有可能是加長版的中大型轎跑——奧迪A7。屆時,上汽奧迪或將成為上汽集團新的動力引擎。
此外,上汽集團還在去年底宣布與廣汽集團「牽手」,作為中國排名前五的兩家汽車巨頭,雙方將探討在技術研發、資源協同、投資布局、市場拓展、商業模式創新及國際經營等相關領域開展合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賓利6.75L發動機或將謝幕,上汽集團去年整體銷量下滑
新車資訊:賓利發布了一組慕尚6.75Edition特別版官圖,該車將採用限量發售,共計30輛,賓利慕尚將於今年春季正式停產,這或許宣告了6.75L發動機的落幕;福特Bronco採用了硬派的整車設計風格,搭載2.3T四缸發動機,傳動系統匹配10速自動變速箱。
行業資訊:上汽集團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在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5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約104億元,同比減少28.9%左右;最新預測顯示,2020年歐洲汽車行業將因難以達標排放標准而受到監管機構高達約340億歐元的罰款,歐洲排名前13位的汽車製造商則將背上罰款14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11億元)。
01
豐田汽車發布了第二代Mirai量產版車型的官圖,新車外觀造型基本沿用了概念版Mirai的設計語言。此外,相比第一代Mirai,新車續航里程還增加了30%,達到405英里(約合651.8公里);根據此前消息,新車將於2020年底在日本、北美及歐洲等地開始銷售。
——換裝了後驅平台之後,和第一代簡直不像一款車型,是真好看,可惜國內不會引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車企為何紛紛下調銷量目標
因為人們對汽車的需求度沒那麼大了。
⑼ 11月銷量盤點:上汽集團同比增長,上汽大眾同比下滑
11月,根據上汽集團發布的最新產銷數據顯示,上汽集團銷售64.39萬輛,相比去年同期的58.19萬銷量,同比增長10.65%。1-11月,上汽集團累計銷售485.4萬輛,相比去年同期的554萬輛銷量,同比下滑12.39%。
值得一提的是,另外有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份,上汽集團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到25萬輛,同比增長63.2%。此前,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也已經正式啟動。由此來看,上汽集團未來或將在新能源領域上取得更為明顯的增長。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上汽集團「縮水」的100億究竟去哪了
曾經,作為全年營收萬億級的上汽集團,年凈利潤可達360億元,如今卻呈現利潤下降,銷量低迷的態勢,未來,上汽集團能否重拾威風,重回「日進斗金」的時代,且看時間見分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